第一篇:一体化办学经验介绍
同享一片蓝天 共沐一缕阳光
民族小学----古浪小学一体化办学模式初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办学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自2013年秋学期开始,在甘州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古浪小学成为了民族小学一体化办学结对学校。两年来民族小学充分发挥优质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将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策略、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等通过各种方式辐射到古浪小学,实现无缝隙对接管理,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模式,扎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城乡的孩子同享一片蓝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
一、办学目标明确,为均衡发展的导航。
目标明确是两校均衡发展的起点,是均衡发展的导航。针对古浪小学的办学水平及现状,双方学校的相关领导经过商讨后制定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科研水平。双方一致认为以上三点是实现两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均衡发展工程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
1、抓课程建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民族小学连续召开两次校长联动办公会,就课程建设的问题共同研究讨论,最后决策。以国家课程方案、甘肃省课程方案为依据,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课程方案。结合民族小学“三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古浪小学的有利本土资源,着重下大力气在地方课程本土化、学校课程生本化上下功夫。通过“名师引领”、集中强化培训与自主学习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系列校本培训与研修活动,让老师们潜心研究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努力开发精品课程,现如今古浪小学已编著校本课程两套,而且推广后在师生中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2、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均衡发展。
本校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民族小学,与城区老师们共同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理论知识,以点带面辐射到全校每一个教师;民族小学选派四位优秀教师分两次对我校教师进行有关高效课堂的知识讲座以及他们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经验的介绍的座谈会。讲座及座谈会的举行使我校教师进一步的理解了高效课堂并窥到了相关门径,加速了我校教师的成长;积极主动借阅民族小学图书室中有关高效课堂的书籍达38人次,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我校底蕴,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全面实施“一课三备”集体备课制度,我校教师全程参与相对应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二、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送教下乡,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在一体化办学理念及目标的指引下,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到我们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民族小学进行了多次的“送教下乡”活动。“送什么”每次都是双方都要考虑的大事,双方普遍认为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区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双方领导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送教下乡的“三送”原则。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给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我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我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我们甚至付出了比城区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我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我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三送”原则的规范下,民族小学累计向我校送教四次,共计16节课。全镇各校教师积极参加观摩并参与研讨。每次送教活动中,送教教师精巧的课堂教学设计、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准确精练地讲解、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优雅的教态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誉。送课教师的精彩示范引领,课后送课教师的务实说课,观摩教师的精当点评,改变了“一言堂”的局面,使观摩也积极参与研讨,相关教师针对困惑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使我们的课程视野开阔了,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2、支教与交流,培养骨干教师。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到,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下乡支教作为教师交流轮岗的一种形式,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根据《甘州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甘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交流实施办法》,一体化办学至今已有四位教师进行了交流,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支教教师使农村学生了解更大的世界,接受科学的教育方法。支教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农村学生在与支教教师零距离接触中,迫切想知道城里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城市的一切,激发他们了解外面更大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支教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用个性化手段辅导学生,能进一步挖掘和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殊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支教教师潜移默化的更新着农村教师教学理念,提升着教学能力。支教教师通过和农村教师一起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研教改和共同管理学生,将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支教过程中,让农村教师近距离的体会、借鉴和学习。农村教师在与支教教师共同切磋更加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逐渐意识到教学更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非结果,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支教活动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和教学现代化水平。支教活动不仅促成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搭起了交流学习的桥梁,也实现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共建共享,甚至实现了教师互派、统一备课、统一考评。在两校交流往来中,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
(4)、交流教师成长迅速,成为学科骨干。2013年赴民族小学学习的代丽老师在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提到,民族小学对交流教师高度负责,教导处专人负责交流教师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学习目标,组织安排交流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按照工作量安排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一年来,他们与民族小学的老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专业技能有很大的提升。代丽老师成长迅速,已成为我校英语学科的骨干教师,在我校的英语学科领域刮起了一场高效风暴。代丽本人也取得区级英语优质课三等奖的可喜成绩。
3、分层推进,加强教师队伍均衡建设。
根据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经验论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共同组织观摩课展示课,教师沙龙论坛、同学科教师说课评比、“教育叙事”演讲比赛、教师学课标理论测试等教师培训活动,开展教师交流协作,加强教师队伍均衡建设。
四、加强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而且必要会实验、会写教育研究论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科研型”的教师则是农村教育的短板,针对这一现象,民族小学有针对性的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统一认识理解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的必要性。
美国一名牌大学的校长说,一所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唯其如此,才能感受教师职业的自由、充实和幸福,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分析省内外乃至整个世界不同类型“名师”的成长,无一不与教育科研紧密有缘,无一不是教育科研为“名师”的成“名”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的:“无论是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可能不带来研究的因素”。“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力”。他还说:“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教学的幸福,就必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美国教育协会出版的《谁是一位好教师》中阐明了教师服务成绩评定的总趋势是曲线前进的。这种规律性呈现两条曲线:一条是逐步衰退曲线――开始显著上升;继而平衡;逐步下降;终于出现衰退的趋势。一条是持续发展曲线――开始时显著上升;中间阶段时有起伏,趋向持续发展;终于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成长的两条曲线表明,“匠人型”教师刚开始由不适应到适应,5、6年后,习惯于已有的数学程序,在教学中吃老本,囿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形成动力定型,能力出现滑坡。而“科研型”教师总是追求进步,日新月异,经常处在不断的自我更新的历程中。
将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办学灵魂注入“垛庄分校”,实施“六个统一”策略:统一办学思想、统一课程方案、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工作计划、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评价机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每周工作安排、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学生评价机制等,通过一次次座谈会、教师全体大会、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校本培训等,渗透融入到垛庄分校的工作议程中。
2、依托讲座,座谈、业务学习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两年来民族小学多次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从《新课标解读》、《课题的研究》、《说课评课的艺术》、《反思--教师的成长之路》、《好课的标准》、《如何写好论文》、《PPT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讲座,并与我校教师就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是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收获巨大。两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省级论文12篇,多篇论文获镇级论文一二等奖,李霞老师的课件《什么是周长》,曹兴杰教师的课件《林中乐队》获镇级一等奖,妙景景,代丽老师获二等奖的喜人成绩。学校立项课题两项,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民族小学领导与教师的支持与帮助。
回顾过去,我们与民族小学,在常态的活动中,从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到活动的实效化,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形成固定做法(包括干部、教师的业务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实践交流活动),让我们倍感喜悦。展望未来,我们更充满信心,在张掖甘州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我们正为打造优质现代化的农村窗口学校而艰苦奋斗。
第二篇:学校办学经验介绍材料
学校办学经验介绍材料
——青海省大通县石山乡中心学校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73名,小学教学班15个,在校小学生752名,教师63名。位于大通县东南部石山乡华尖村,是一个纯回族乡,属浅山地区,自然条件差,办学条件相比之下较差。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办学效益日益显著,教育教学得到长足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认真研究了学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确立了“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向,秉承“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教学理念的核心,积极开展“打造快乐课堂和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曾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市级德育先进集体”、“市级留守儿童家长示范性学校”、“市级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学校”;“县级教学质量二等奖”、“县级先进集体”、“县级目标管理一等奖”、“县级精细化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下面,就我校的办学情况谈谈两点具体做法。
一、快乐教学,实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
(一)、落实常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1、“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的运用与集体备课。2014年9月,我校在原有教学模式“三段式”基础上尝试采用“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授课,为了使“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落实有效,学校制定了《石山乡中心学校“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石山乡中心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集体备课制度》,设计了“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电子稿模板。“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下的集体备课,做到了有制度、有监督(备课组长、学科组长、教导处三级网络管理与监督)、落实备课时间、落实主备人与修改人、落实集体备课与研究时间。各学科组在进行集体备课时,严格执行“个人粗备——集体齐备——个人细备——反思复备”的步骤,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后才进行授课。授课之后,备课组还会进行二度备课,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收获做教后反思,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整理后归档建立资源库与同事资源共享。由于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我校五大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教学设计逐步规范,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课前自学与课中探究,这种模式现已得到学校师生的青睐,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2、抓上课。几年来,我校坚持继续开展推门随堂听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学科组组织的评估课、磨课、研究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求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5节。
3、抓辅导与作业有效布置。要求教师经常辅导学生,利用早中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对优秀学生知识强化提高,对中等学生指导方法、努力赶超,对学困生采用谈心交流、家访等方式,鼓励脱困,提高学习积极性。除此,要求每位教师抓作业布置与批改这一环节,制定各科培优补差和作业分层布置计划,强调了作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避免了乱布置作业和大量重复性作业的出现。
(二)狠抓学习、重视培训,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1、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1)、支持教师的外出培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如:校长研修、骨干教师培训、网络学科培训、中考备考培训等。2014年9月至今,累计参加省外培训50人次,市级培训60人次,县级培训80人次。经过这些培训之后,教师的教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有了很大的转变。(2)、加强教师的二次培训。自2009年起我校先后派学校中层干部、学科组长、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东庐中学、西南大学、陕西师大等学习,归来后组织他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活动。同时,学校又根据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选定校本教研主题专门安排时间进行校本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我校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先后开展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前操作培训”、“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中实施“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等具有主题、能解决实际教学与教研问题的专题培训。近年来,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每学年每人达8次以上。
2、营造教科研氛围,搭建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平台。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实录等进行校本培训。建立教师QQ群,为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便利。同时,我校自编了《教师论文集》《教师教学案例集萃》,及时印发“教育简报”,及时反映学校教研动态,为教师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
3、开展师徒结对与帮带活动。
我校根据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师徒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确定了师徒结对教师,把培养重心放在年轻教师上。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签订结对协议书,并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理论培训与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专业引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如中学数学组的李红红老师与韩玉娟老师结对后,在李红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韩玉娟老师很快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每学期都列年级前茅。在2015年10月县教研室对我校的“质量评估与教学视导”课堂观摩中,韩玉娟老师的数学课受到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并指出由于“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研究并应用,使师生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中助学部分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安排同学科教师结对,共同交流,互帮互学、对比差距、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促进个人教学业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重视教学常规检查,注重细节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加强教学常规的建设与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我们依然遵循此规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从细节抓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对于教学常规检查我校一直贯彻落实《石山乡中心学校月常规检查和评价制度》,采用每月学科组组内定期检查和教导处随机抽查办法,督促教师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具体做法是在一学期中,除了学科组长每月定期对组内成员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并量化评价外,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在每学期中和末对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进行两次全面的检查与督导,从教师的教案准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课后的辅导反思,作业批阅等方面细致检查指导,检查后教导处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为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的积极性,教导处组织人员分别于2014年12月28日上午、2015年5月10日在中学部开展了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的展览评比活动,全校教师共同参与评比、参观。在评比活动中各小组严肃认真、公正公平地按学校教导处制定的“教案、作业评比评分表”标准,为全校每位教师教案、作业打分。通过评比发现,每位教师都做到了“每课必案”,而且项目齐全,内容丰富。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有的教师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有的教师教案编写图文并茂;有的教师课后反思可圈可点。作业批阅详尽细致,有规定的日期等级和次数,还有的教师作业批阅有个性化的鼓励语言和符号。
(四)重视教学效果监测,抓细节,突出教学质量分析 我校在教学管理中非常注重每学期的月考、期中、期末测试,每次测试都有科学、详细的安排,做到了检测规范有效,而且抓好细节,做到每次检测后都做详细的试卷分析与测试质量分析。通过试卷分析让学科组的教师发现试卷命题的方向、命题是否做到科学、规范,是否注重“双基”,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通过质量分析让教师发现自己在一阶段教学中的得失和学生学习中的成败,为下一阶段的教和学提供经验和有力的方法指导。在每次的期中和期末测试后,均由教导处做统一的学校质量分析,总体指出各科教学的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使我校教师的教学阶段性经验和方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五)学校“研训一体化”的现状
1、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打造有效课堂。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在“教科研三年规划”中,对课题研究工作作了具体的规划。老师们在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中,认真落实和开展了此项工作。各学科组、备课组的老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实际,找出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理归纳后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题,确立自己的教学研究小课题,并在个人研修学习、教学研究课中逐一践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积极认真地进行研究,注意积累一些过程性资料。各学科组及小课题主持人在学期末的时候都能针对自己的研究写好课题总结,及时提炼研究成果。这样,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课题的研究。截至目前,我校教师的2项市级课题都已结题;11项县级小课题都已结题,一个市级课题和8个县级小课题正在开展研究。
2、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建设特色学科组(1)、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我校分设五个学科组,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各学科组在学期初根据县教研室工作安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制定了各学科组教研活动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2009年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后,根据学校的教科研现状,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三段式”校本教研模式。几年来,在这种模式引领下教师的教研能力大大提高,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也得到加强。学校各学科组每学期都组织本组每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授好每一节课,并在同伴的观课和议课中准确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2014年学校依据“三段式”教学模式在研究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经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反复研究论证后,对“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拓展延伸,将其确立为“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并组织各学科组积极研究实施。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每个学科组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英语组在“研究初中词汇教学,创有效教学方法”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中,保丽娟、陈海霞两位老师为今后英语组教师更好的抓好词汇教学创出了新方法;数学组在“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的校本教研主题引领下,开展了“如何设计以情激学环节,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的研究,语文组开展“目标导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体现”的探讨等为子主题的校本教研修活动。这些活动让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能自然流淌,教学问题凸显,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积极开展争创优质课和联片教研活动。
1、近年来,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就定出中小学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争创优质课研讨活动”的计划。如新调入教师姚晓琳、苏春林、陈海霞的汇报课;三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教师间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七年级数学教师间开展的“一课多轮”活动等。三年间,共开展了各级各类活动共40余次。活动中,都是自己确定活动主题,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同科目教师都及时参加了每次的校本教研观摩活动。
2、“校级联动”、“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等教研活动。2013年5月份,教导处安排语文王生良老师和汪永生老师到大通县桥头第三完全小学进行校际教研联动。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组织小学部数学教师与大通县桥头第三完全小学的数学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校级联动等;2015年11月,我校教务处又组织全校五大学科的骨干教师与长宁镇中心学校进行了校级联动。每位教师都在不同的主题教学中,分别展示了各自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在活动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真正地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收获。教师们围绕研修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牢固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因此,我校课堂教学研究氛围较浓,涌现了一批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升格。
(3)、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结合上级的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多次说课、课堂教学、硬笔书法、教学设计、演讲等技能大赛活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进行了充分准备,积极参与了活动。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每次活动都进行了认真评比,评选出等级进行了奖励,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总之,快乐教学的实施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和乏味感,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并且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寓德育美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快乐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负担,又遵循了教学规律,教师越教越乐教,学生越学越乐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其乐无穷。
二、习惯培养为孩子的未来幸福奠基
我校把“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融为一体,成为“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教学理念的核心,日常培养教育中,把落实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作为准则,为少年儿童终生幸福奠基。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我们分为五个板块,红领巾广播站—礼仪队与红领巾监督岗建设—值班汇报—班主任工作研讨—星级学生评价。
1、红领巾广播站。组织学生从各种媒体及校园内师生美德行为上选择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新闻,在政务处校园广播系统上向全校师生做介绍,与同学老师共同分享校内外新闻。
2、礼仪队与红领巾监督岗建设。
礼仪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修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荣誉感,结合学生会日常检查工作,每天早上在学校大门口迎接老师同学到校,并对学生仪容仪表,佩戴红领巾和团徽情况进行督查。少先队组织红领巾辅助学生会同学在课间时间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维护校园财产爱护等工作。
3、每周由带班领导汇总汇报值周情况。
由学生会主席总结一周校园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根据值班要求进行校园学生德育行为思想汇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汇报,教师能及时地掌握思想、学习和活动情况,采取措施促使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
4、班主任经验研讨。
首先,在培养学生的得失方面,各班主任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召开班主任经验介绍工作会议,集思广益,相互借鉴经验。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方面,自我查找思想、学习、言行等存在的问题,寻找根源,自我认识,取长补短,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又要提出如何改正的意见和建议,在管理班级中受到启迪。
5、星级学生评定。
每月评选星级学生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使优生更优,学困生变优,对于学困生,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激励,调动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不断前进。
(二)狠抓常规管理,强化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1、常规管理:通过开学初对学生的强行入轨教育,学生对学校的一日常规能较好的遵守,言行举止等方面与上学期相比有明显改变,学生的到课率、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学生红领巾佩戴比较规范,学生长发得到清理,学生对学校常规的认识基本到位,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卫生管理:一是搞好《公共卫生》课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研究。二是加强教学卫生监督,搞好“六病”的防治;三是搞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并做好疾病传染预防登记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卫生档案,搞好卫生室建设。五是实行卫生班级负责制,校园绝大多数学生的卫生意识有了增强,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能主动拾起身边的废纸和杂物,对身边违反学校规定的、影响校园卫生环境的人和事能及时举报,配合学校搞好学校的卫生环境。
3、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学校制定的《一日常规》和各班制定的《班级公约》。另外,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能正常进行作息。
4、班主任建设:我们强化了对班主任的管理,严格按照班主任管理细则,要求班主任“三到岗”(课间操到岗、重大集会到岗、学生卫生打扫到岗),“三查”(学生到课率、学生到校率、学生出操率),我们还严格的进行了班主任签到制度,加大了班主任考核力度,使全校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化。
5、住校生管理:为加强住校生管理,规范住校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预案。并安排了两位责任心强的老教师,专门负责住校生具体管理工作;带班领导带领值周小组长和四位值周教师协同生活老师负责学生打饭、晚自习、就寝、夜查等工作,保证住校生安全。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对家长进行了有关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协助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做好了寄宿生往返家校之间的安全,寄宿生校内生活安全和寄宿生宿舍区安全工作。另外,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专门进行“星级宿舍”的评比。
(三)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是班主任在班级制订严明的制度,也就是教学生以规矩,上课如何听讲,如何回答问题,如何坐、如何站,在开学开始都要告诉学生。每一位老师在第一次走进新的班级时都应该讲清你对课堂常规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如何与你配合。二是对课堂常规一定要常抓不懈,学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使以后上课省劲,那么一开始就要在常规上多下功夫,强化训练。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三是与家长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共识与配合,让家长明白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按中国孩子的特点,不遵守纪律就无法获取知识。四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重点贯穿在科任教师教学当中,每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前预习知识点,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指导,布置具体的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明确细化要求,让学生将疑难问题整理在预习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课堂中教给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点的方法,课后要求及时巩固知识点,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对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老师还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批评与教育相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转化他们,这就更加不是一日之功了。
(四)活动育人,成就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校采取以活动为载体、内化主动意识的方式加强培养。制定了切实可行、可操作的习惯养成教育评比细则,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考核之中,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守则》、《规范》学习,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学习、习惯细节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团(队)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组织开展了以“摒弃脏乱差,留下真善美”为主题的德育宣传周活动。与此同时,学校通过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正反面宣传教育,举行大课间操、硬笔书法、绘画或是利用重大纪念日进行征文比赛,年终评选优秀作业、日记等形式,处处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每年在年末评出各班级的优秀少先队员或是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适时表彰,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形成。
通过采取以上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行为、生活中,逐步养成不需要别人管,自己也能做到的“慎独”能力,成就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现在,我校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浓郁学风,“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醇厚教风和“文明、和谐、奋发、进取”的文明校风。尤其是在“学习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的教学理念引领下,营造了与“快乐教学为侣、习惯相伴”的育人环境,从“学会”达到了“会学、乐学”,从“要学做人”达到了“学会做人、会做人”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日益成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校办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校会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和反思我校的教育,在纠错中进步,在摸索中发展,坚信能走出一条符合我校持续发展和孩子们自己幸福成长的路子。以上是我校办学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共勉,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经验介绍(本站推荐)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95年,学校从电脑培训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现有在籍学生13000余人,职业中专在校生人数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学校开设的专业也由单一的电脑培训发展到18个专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省最大的职业中专。
一、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民办职业教育诚实守信是立业之本,创业之基。***职校在办学之初就定下了“诚信是根本,市场为先导、规模作基础,管理出质量,质量创品牌”的基本发展理念。办学十年来,***职校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就业服务等诸多环节,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扎实工作,信守诺言。在中职招生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客观地说,我校在招生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并不多。我们只是在工作中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认真做好每件事,注重质量的不断提高,注重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职校建立了严密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体系。驻外就业办的任务,不仅是联系企业,也跟踪服务已就业学生。每年***职校领导都要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发展状况。毕业生就业二年内有权要求重新推荐,学校有义务重新指导推荐毕业生,直到家长、学生满意为止。这些举措,使得毕业生满意,家长放心,用人单位也非常赞赏,称赞我校“产品售后服务好”。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诚信办学的理念,良好的服务体系,为***职校的发展赢取了生机。
二、坚持德育为先,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技能学习并重的育人观,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任何企业不会接受道德缺失,心智不全,毫无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即使他有相当熟练的技术。为此,***职校的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正确的行为引导人,以崇高的形象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德育教育开展办法,如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考评,并在就业推荐体系中推行“德育操行分不达标一票否决制”,凡是德育操行不及格需重修半年、一年后方可就业。
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无缝对接的订单式教育新模式
“就业畅,学校才能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畅通了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职校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百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十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职校设立了一线技术员工培训基地。与此同时,***职校大力推行工读结合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临时性顶岗实训、有计划性的带薪实习、校内实训等多种途径实现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零距离对接,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培养了18000余人上岗适应快、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中、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四、创新兴校,质量兴校,打造“***”职教品牌
质量和特色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特色是学校活力的源泉,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反映。***职校全面推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引导其选择不同类型的专业,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取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职校狠抓证书教学。要求每位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考试考核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等级证书。证书教学适应了企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了学风的提高,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升了学生就业竞赛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为此***职校制定了教师招聘专家评审制度,教师五级五评考核考评制度,教师业务进修制度。以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特别制定了学生考评教师实施办法,给学生考评教师甚至选择教师的权利。学校在每个班级设若干名教学信息员,对任课老师逐个打分考评,考评不合格的教师自然淘汰。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端正教风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艺术班办学经验介绍发言稿
另辟蹊径,迎难而上
——管店中学艺术班办学经验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同仁: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明光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对管店中学2010年高考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与兄弟学校交流沟通、互相学习。说实话,经验介绍不敢当。在座的校长主任、高三同仁,哪位不是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我只是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仁汇报一下管店中学2010届艺术班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我汇报的题目是《另辟蹊径,迎难而上》
一、背景及成绩。
众所周知,管店中学地处农村,近几年来生源质量每况欲下,我校录取分数线以每年60分的落差下降。面对这样的困境和这样一批学生,管店中学校委一般人不怨天尤人,及时转变办学重心,加强艺体类教学。2008届首届艺术班成立(班主任:曹万山),2008年高考_____67_名艺术类考生有____28__人拿到了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2009年艺术班____62__名艺术类考生有_____22_名同学考取本科(班主任:李刚)。2010届我们总共181名考生有___100___人学艺术,分成三个教学班(班主任:李刚、王庆恒、周孝纯),结果有___36___名同学考取了本科院校。三年摸索,三年耕耘,三年收获。我们让中考只考了三百分左右的同学圆了本科大学梦。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办学之路。
二、具体做法
1、加强思想教育。
俗话说“欲成才,必先成人”,但中考失利的考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这批学生在平时就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高一入学,我们就以班会、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并通过纪律约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一一年下来,原来上高中纯粹为了混一张毕业证的同学也有了升学的梦想。然后我们循循善诱,鼓励赏识。通过办板报、主题班会、画展、艺术节、运动会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优点,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让我们这些入学以来一直内心自卑的同学找到了自信,从而认识到文化课方面的劣势只是个人素质的“短板”。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没有注意“扬长避短”。于是我们发现,原来木讷的学生健谈了,原来看见老师躲着走的同学敢于主动喊“老师好”了,课堂气氛也由死气沉沉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总之,理想教育、赏识教育、纪律约束、扬长避短,使我们的学生找回了自信,从而奠定了我们艺术专业课教学成功的基础。
2、加强教学管理。
在明光市,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艺术班课程设置我们没有可以仿效的对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几年来,我们摸索设置了符合我们校情学情的一系列教学方案。高一第一学期在教授新课的基础上,帮学生补缺补差并重视艺术欣赏课教学,发现并培养艺术苗子。高一第二学期我们文理分科,成立艺术班。对艺术班在保证文化课新课进度的基础上,我们每周利用三个下午指导学生专业课入门,培养学生的专业课素养。在这一阶段,很多零起步的同学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找到了自信,使艺术班的班风由内敛自卑慢慢变得外向自信。高二全年,我们坚持文化课和艺术课并重的原则,每周三个下午的专业课,其余时间加强文化课教学。这样既有条不紊地推进艺术专业课教学进度,又保证了学生良好的文化课基础,为日后冲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到了高三,我们要求暑假里继续强化文化课教学,高考考点教学完成基础部分。九月一日开始我们将文化课教学暂停,全天候安排专业课教学,素描、色彩、速写交替进行,直到12月中旬的省专业课统考结束。在这一阶段,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课水平,我们从华东师大、安师大、南京艺术学院外聘一些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或研究生充实学校的专业课师资队伍。从而保证了我校艺术考试在100天的强化训练中,专业课“质”的飞跃。当然,为了有效调动专业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还制订了《管店中学高三艺术班管理办法》,将教师待遇与专业课考试成绩挂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专业课省考,我们___100___位考生有___99___位考生拿到了省考合格证。这些拿到省统考合格证的同学信心倍增,为高三下的文化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3、加强专业课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捕捉专业课高考信息。
从高三(上)新学期开始,我们充分利用外聘教师在我校工作的机会,加强专业课研讨活动。内外教师之间教学互动、切磋交流,有效促进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我们还像组织文化课月考一样组织专业课月考,抽签选题,选择作画角度,考生匿名,集体评卷,素描速写色彩一天完成,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另外,我们又充分利用外聘教师及时捕捉艺术高考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保证了我校艺术班专业课教学质量。
4、文化课教学。
在12月中旬的专业课省统考及省外校考结束以后,学校调整师资力量,加大艺术班文化课教学强度。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4月下旬完成高考考点教学任务,然后强化综合训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快速提高,从而保证了艺术班高考的最后胜利。
三、几点体会
总结过去,我们在艺术班办学这一块之所以能取得了显著成绩,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校领导审时度势,及时转变办学理念,另辟蹊径,迎难而上。并且身体力行,支持专业课教学。我们学校领导、老师都能放下架子,抽出时间,给画室做模特,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
2、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大胆外聘教师来我校进行专业课教学,一改过去把学生放出去学习
专业课的做法。不仅给学生家庭节约了大量的培养费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专业
课的同时,不放松文化课学习。而且便于学校管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一年来,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与学生同起早、共摸黑、带病坚持工作。有一位教师腿摔伤了,拉着拐去给学生上课。还有一位老师为拼搏高考而推迟婚期。这种忘我奉献的精神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给了学生以鼓舞和力量。2010届我校高三教师共___19___位,其中有___11___位教师是第一次带高三,就是这样一批年轻人创造了管中的历史。因此,在我今天讲话临近结束的时候,我想借此机会给各位同仁介绍一下创造管中2010年高考辉煌的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是:李刚、方红加、王庆恒、周孝纯、樊敬玉、黄垚眉、刘明慧、赵亮、杨樱、徐孔峰、赵小兵、孟娟芳、陈玉梅、阚芳、齐乃雨、周本芳、王志双、穆宏娴、吴兴成„„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慈利四中初中部办学经验介绍材料
慈利四中初中部办学经验介绍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现就慈利四中初中部几年来的办学情况具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慈利县城北部。其办学历史可追朔到1943年(其时校址在零阳镇南洋村),迄今有71的历程,解放前校名为五全小学,1949年—1968年这个阶段名为代家岗完小,从1969年开始办中学,校名为蒋家坪“五.七”中学,改革开放后更名为蒋家坪乡中学。1995年撤区并乡蒋家坪乡并入零阳镇,随之学校更名为零阳镇城北中学,学校迁址到零阳镇太坪居委会(原蒋家坪乡政府所在地)。时代的前进给学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4年四月城北中学并入慈利四中,就在此时,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慈利校区在慈利四中挂牌成立,城北中学为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慈利校区初中部。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7567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394平方米。创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发展羽翼渐丰,尤其并入四中后无论在办学规模、教学设备设施、校园环境,还是在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质的飞跃。
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教师7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合格率达100%。有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43人。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共有学生848名。
二、办学特色
1.构建科学管理模式办学。
(1).完善六位一体的分层管理模式。即学校、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学生干部的分层的管理模式。学校规划好宏观工作思路,量化细化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处室落实好线上工作,年级组抓好年级管理,教研组抓好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学生干部协助学校或班主任工作。这些层面分别体现了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即,贴近实际的科学决策作用,认真务实的贯彻执行作用,积极热情的得力助手作用。
(2).制定完善系列管理职责和制度。近年来,我们主要制定和完善了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39种职责制度。
(3).借用他山之石完善管理措施。2012年9月18日、9月20日由唐西文副校长带领各处室主任和全体班主任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学习通津铺中学班级管理、杨柳铺中学的食堂管理和寝室管理、二坊坪九年制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管理、零溪中学团队工作的管理。
(4).实施“一岗一证一规范”的学生干部管理。为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学生干部持好一张证,上好一个岗,规范一种行为,提高一种自管能力。这一举措,使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有了长足的进步。
(5).开展 “一月一星”评选活动。为强化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本期开展了“一月一星”评选活动,即,全校一月评选一名星级科任教师和一名星级班主任教师,每班评选一名星级学生。
2.注入优良团队精神办学。一所学校如果有了优良的团队精神,那么这所学校就有了“撑天柱”,团队精神有“人心齐,泰山移” 的力量。我们本着这个理念在工作中弘扬优良的团队精神。弘扬优良的团队精神我们建好三支团队,(1).建好一支行政干部团队。我们的行政班子担起三份责任,一是担起了一份引路人的责任,时时先行一步,处处为人师表。做到到教室看看学生晨读;到食堂瞧瞧伙食蔬菜;到操坪视视精神风貌;到寝室扯扯门窗风钩。要求教师参加升旗行政会站在队伍的里头;要求教师打扫卫生行政会先拿起扫把;要求教师撰写论文行政会先动笔头;要求教师贡献捐款行政会先掏腰包。我们的行政在教学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行政人员上教学第一线的达到90%以上,如:邓跃华副校长是即将退休的人了,还担任毕业班的政治教学,政教主任杜名洪年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二是担起了一份人文关怀的责任,担起这份责任我们的行政是这样做的,首先,关心、爱护、尊重老教师。我们视老教师为宝贵的财富,再就是换位思考:“老教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每年老人节,我们都要召开老教师座谈会,鼓励老教师建言献策。我们每年对每位退休教师进行慰问,对患病和家庭困难的的退休教师时刻关注,把慰问款送到他们的手上,把医保证明送到他们的病榻前。近年来,我们看望了中风偏瘫的张俊楚老师,到医院看望了患重度老年疾病的杨余爱老师和患肝癌的肖章清老师。杨余爱老师在病榻上和我们交谈时热泪盈眶,肖章清老师在弥留之际交代他的后人“要记住学校的好人”。第二,关心、爱护、尊重在职的教职工。在职的教职工是教育教学顶梁柱。尊重他们的劳动就是对他们的工作成绩客观地评价和肯定。我校在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给予适当倾斜,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疾苦就是为他们排忧解难,消融他们心灵上的冰霜。如:近三年来,我们四次慰问患有严重内风湿的女教师汪云霞,我们为她争取了省“爱烛行动”救助基金,省、市、县领导多次慰问看望了她。第三,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我们的理念是关注留守生,看重潜能生,呵护家困生。三是班子担起了一份悉心管理的责任。班子成员发挥的指挥决策作用,每个班子成员献出管理良策并能独当一面的完成工作。如各处室献出了“以争创文明卫生寝室为突破口搞好寝室管理”的策略、“堂堂查课周周评课的课堂管理模式”、“学生分区域开餐”食堂开餐管理办法等。(2).建好一支班主任团队。我们要求这支团队要有大爱的品格,发挥呵护学生成长的作用,我们的班主任做到了:栽培优秀生,关心贫困生,看好潜能生。为使德育工作做好,用三种方式进行德育工作交流,即班主任之间进行交流、科任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从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为留守学生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我们的班务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涌现出李红晖、覃勇华、黄生桃、卓名英、朱立群、刘春丽等一批优秀班主任,且有李红晖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覃勇华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3).建好一支教学骨干团队。要求每位教师观念上“从当教书匠向当科研型教师转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显示出攻坚克难精神、力求创新精神、耐心细致精神,然而使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我前面所提到的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的代名军、黄生桃、李红晖、王晓红四位老师就是在打造教学骨干教师团队的过程中诞生的。
正因为我们弘扬优良团队精神,我们的学校一路走来,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走过了一道道坎儿。我们的经费是捉襟见肘(全县有名的困难学校),而是享受的待遇少做的工作多,我们原来的办学条件严重滞后(这也是全县少有的学校),而是用简陋的教学设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切都说明了团队精神的力量所在。
3.运用质量兴校理念办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一条永不过时真理。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始终牢牢握紧这条生命线,想方设法的抓教学质量的的提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我们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出台刚性的管理制度;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开展实效的教研活动;在学习方法上下功夫,针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由于我们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功夫,我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学质量。2012年和2013年,在毕业学考中,升一中的比率在全县居前列位置,被教育局评为:初中毕业生分流、优质生源稳控、支持四中创艺术特色高中、向县属学校分流工作先进工作单位。且2012年毕业学考综合评价为县“十强”单位。
为打造精品质量,我们引进麓山的教学模式(三件套模式):准备好教案、检测单、课件才进教室。学生的课堂反响较好,教学效果好。落实听课制度,先由教师到教科室领取听课单,听课后再由授课教师、行政值班人员签名,再由学科组组织评课,这样,提高了课堂效率、强化了教师的责任心。4.树立全面育人观念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开展好德育户外活动,如: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组织学生进行上山进村春游或秋游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或地方文化,组织学生到五雷山等地参观。使学生珍爱保护自然,组织学生参加保护澧水母亲河活动。二是开展好体艺活动,让学生增强体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好大课间活动,我校参加县组织的2012年大课间活动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让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组织开展“三独”等文艺活动。近年来,参加市县组织的中小学“三独”比赛取得较好成绩。三是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2012年,我们组织举行了“智力七巧板”创意竞赛活动,历经近20天的角逐于11月30日揭晓,在11个班级中评选出149班、152班、155班为优胜班级。在145幅作品中评选出55幅为优秀创作作品参加张家界市的比赛,单位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此次竞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推动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这是我校在科技创新工作最崭新的一页。
5.把握优质服务方向办学。要使教师安心工作学生安心学习,就要营造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这就要把握优质的服务方向。搞好优质服务我们做到:一是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把教师的“冷暖”挂在心头,如:2013年我们为困难教师于飞争取了。二是关心教师的业务成长,挤出经费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三是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全力打造校园“透明厨房”让校园食品源头可溯,过程可控,价格可调,责任可究,满意可评,做到招标透明,监管透明,价格透明,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我们为学生办好伙食,力求购买优质食品,讲究优质烹调,保证足量供应,使学生吃饱吃好。这一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被慈利县教育局、卫生局、药监局评为“二零一三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检测评估工作”先进单位。
在过去的工作中,由于我们,构建科学管理模式办学,注入优良团队精神办学,运用质量兴校理念办学,树立全面育人观念办学,把握正确服务方向办学。近三年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同时获得了16项殊荣,如:2011年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评选出的“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2012年被张家界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评为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12年在毕业学考中被教育局评为学业考试前十强单位,2012年和2013年被教育局评为“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3年被慈利县教育局、卫生局、药监局评为“二零一三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检测评估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汉字听写大赛获三等奖等。成绩属于历史,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我们深知,振兴教育任重而道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把握注入麓山国际品牌这一发展契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提高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达到以研促教、以研兴教的目的。我校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努力把我校打造麓山国际品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