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孩子的感受(含五篇)

时间:2019-05-12 12:2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受孩子的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受孩子的感受》。

第一篇:感受孩子的感受

感受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能记住

马迪·金

如果你能记住,你走一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赶上; 如果你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你的眼睛矮三英尺; 如果你能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自己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你能满怀爱心的感受我的人生,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挡在后面;

如果你能理解,我只讲述那些相对我的成熟程度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能在我可以时让我独自迈了一点,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来;

如果你能用你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不破坏我对现实的感觉,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如果你能记住,我像你一样,失败后再试需要勇气; 如果你能理解,我必须自己弄清我是谁;

如果你能在我想要时让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为我选择你认为我该走的路;

如果你能用你的爱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由呼吸的空间,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台湾)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的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陪伴他走过孩提与青春,虽然曾因他而抓狂、失去耐心,孩子的率真眼光和独特视角,却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展现着生命的本真和美好。我们何妨放慢脚步,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陪着他,静静地体味生活,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第二篇:让孩子感受爱

让孩子感受爱、懂得爱

(文/牛妈彭小蹦 图片来自网络)

爱,这个人间最温暖的字眼,却是最复杂的,我们常说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但什么是无条件?我们也知道,给孩子溺爱的后果,那么什么又是溺爱?我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但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我们爱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爱着我们,那这么说是不是爱就不是无私的„„

爱孩子,究竟应该如何爱!

这是一个太过于庞大和深刻的话题,而今天,我们只是讨论,如何让孩子去感受爱、懂得爱。

为何要感受爱?因为感受不到爱,就不会懂得爱,不懂得爱的人,就会缺乏爱,从而陷入恶性的循环之中。只有拥有爱的人,才会去爱他人,懂得爱他人的人,终究会得到更多的爱。现在,多数孩子身边都围绕着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久而久之,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必然的、应该如此的。一旦有有稍许不满意的地方,便脾气大发。没错,他们是得到了很多的爱,但他们却没学会去感受,他们拥有爱却完全不自治,更不懂得如何爱他人。

一、孩子有机会用心体会什么叫爱

有一次晚饭后,本想拿起遥控看一下新闻,小潘潘过来,跟我说:“妈妈,我想看一会动画片。”我和他爸爸在家都很少看电视,小潘潘还小的时候,只要他说要看,随时都可以打断爷爷奶奶在看的电视,老人家总是无条件的让着孩子,后来我们跟爷爷奶奶沟通,虽然他是孩子,但也不能让他认为,他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满足的。慢慢的,小潘潘从粗暴的抢夺人家遥控器,毫不在意他人在看电视随意掐断,学会了在看电视之前先询问他人意见,得到允许,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了。当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允许他看电视的时间内,我们也不能随意打断他。这一点,我们共同遵守着。

而今天,是我们几乎同时想看电视,小家伙看着我问能不能让他看一会,我并没有马上让步:

“妈妈也很想看,妈妈都很久没看过电视了,想看看新闻。” 小家伙有些失落的看着我说,“可我现在真的想看一会动画片,我今天还没看呢。”

我故意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好吧,虽然我今天也很想看,但是,还是让给你看吧。”

没想到的是,孩子拿过遥控器问:“妈妈,为什么你很想看,却让给了我呢?”

我回答说:“因为妈妈爱你啊,既然你这么想看,就让给你看吧。” 孩子回答说:“妈妈我也爱你,下次你想看的时候,我也会让给你的。”

第二天,我还记得这个话,在他想看的时候,过去表达我也想看看电视,孩子果然把遥控器大方的让给了我。我也就真的看了一会,然后再把遥控器还给了他。

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

1、孩子并非天生懂得爱,当你毫无条件就满足他一切要求的时候,他反而不知道你爱他,而当你要求他一样付出的时候,他反而知道了什么是爱。

2、在他知道你爱他之后,他也会同样的爱你,以同样的方式去关注你的感受,于是他懂得了如何爱。

二、为爱付出 潘潘的名字中有一个“予”字,牛妈一直认为,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才能拥有更多,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懂得爱,必须要懂得付出!

周末的一天,小潘潘提出要和妈妈一起做蛋糕,我也很高兴的答应了,可因为有段时间没有亲手烘焙了,家里原材料短缺。加上那天也巧了,上午下了一上午的阵雨,下午又安排了其他事情,本约定好了晚饭后立即动工,结果晚饭后,小家伙因为没睡午觉睡着了。

牛妈知道,这个让孩子惦念了一天的事情,还是得去兑现承诺,于是在他小睡之时,出去把材料都买回来了。等我买回东西,孩子还没有睡醒(这个点,小潘潘一般会再次醒来的)。于是我先去洗了个澡,没想到的是,我还没洗完,他就醒来了,要求马上做蛋糕,可等我出来,却发现一副惊天动地的场面,孩子哇哇大哭,爸爸在那训斥他,奶奶在那道歉„„

问了一下,原来是正准备动工,却发现鸡蛋没有了,而这个时候菜市场关门,鸡蛋买不到了。先是小家伙大发脾气,又哭又闹,然后是奶奶在一旁“主动承认错误”,说是“奶奶的错,你打奶奶好了。”因为家里平时都是奶奶买菜,加上奶奶疼爱孙子的心情,道歉总是非常积极。大人一道歉,孩子更加认为自己哭闹,打骂是有道理的了。试想,这种情况下,叫他如何不发脾气,因为是你们没做该做的事情!

我走过去,孩子看见我来了,连忙抱着我,首先,我还是接纳了孩子的情绪,问他是不是因为想做蛋糕很久了,现在做不成很难过,他都一一点头并停止了哭泣,然后就是他一顿“控诉”,列出了这件事情中,奶奶、我和爸爸各自都“哪里做的不好”,“犯了哪些错误”,一共列出了五条,我没有打断他,静静的听完了。等他说完后,我询问了他说完没有,他又继续补充了三条,尽管很多是重复的,我还是耐心听完了。再继续问他,还有没有。直到他说她说完了。我才开始:

“妈妈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今天是谁想吃蛋糕啊?” 小潘潘回答:“是我。”

“为了你吃蛋糕,妈妈在你睡着的时候,尽管爸爸妈妈都和你一样有点困了,外面还下着雨,但我们仍然出去走了很远给你买了蛋糕粉回来,奶奶把做蛋糕的工具都洗干净了。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你一点都没有感谢我们,只是说我们做的不够好。那么,既然是你想吃蛋糕,你又做了什么呢?!”

小潘潘愣住了,愤怒从脸上消失了,有些吃惊。

然后,他还在边抽泣边说,“妈妈,好,我决定今天不吃了,但是明天一定要去买鸡蛋好吗?”停了一下,继续补充:“明天我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去买好鸡蛋。”

“孩子,请别人帮忙需要说请帮助我,而不是命令,尽管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乐意帮助你,但并不代表你大吼大叫的我也必须帮你。”

“那么,妈妈,请你明天一定要帮我买到鸡蛋好吗?” “当然,我们明天一定要做一个超级好吃的蛋糕哦!” 最后,破涕为笑,兴高采烈的结束了这一次的蛋糕**。我们常常以为,迁就孩子,一味的付出,孩子就会满足,但其实不然。奶奶每次都很积极的包揽责任,但换来的只是不接受、不理解,和更加无理的哭闹和抱怨,而当你引导孩子付出时,孩子却理解了你的付出,懂得了你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是如此的爱着自己的小生命们,虽不求回报,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被理解,可就这个小小的希望,在很多家庭中都无法实现。虽然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我们首先都要反省,我们让孩子学会感受爱了吗,懂得去关爱他人了吗?

第三篇:倾听孩子的感受

倾听孩子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在寻求这样的友谊,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使我们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流露出感情.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通常是这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能使我们表现自己的感情,而不是相反.孩子是很容易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沮丧时会发脾气,害怕时会出汗和发抖,伤心时大哭.能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在幼年会常常哭泣和发脾气,这些都属于消除紧张与困惑情绪的自然过程.孩子的恐惧和悲伤就好比他们身上多余的负担,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能充分地裸露并甩掉它们,就能重新恢复他那有爱心的、信心的与人合作的本性.

允许孩子表露情绪,直到他平静下来,对孩子是很有益的。

我们对待孩子的情绪流露的典型反应是“采取措施”助他恢复平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成年人非常担心孩子会变得没理性,不能不带偏见地观察事物.然而我们的做法却是南辕北辙.事实是,当有人给予起码的关心肯定和尊重时,孩子的情绪流露肯定会改善他的观察力和自信心.

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和蔼持续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例如你在此时说话说得太多,你就会在这种交流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倾听孩子的话.例如你能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图“纠正”他,那么孩子会深深地感受到你的关心.孩子把自己的情绪通过发火或哭喊发泄出来后,会重新注意你和他周围的情况,而且一般说来,他会感到轻松和精神焕发.跟随着孩子的浅笑或哈欠而来的暴风骤雨似的哭泣,常常预示着孩子正在重新调整自己的意识.

当孩子感到紧张或孤独时,他可能“制造”一个情况,以使父母不得不对他的行为给予限制.一旦父母定出合理的限制,孩子就会乘机哭闹发脾气,从而消除他感受到的紧张.假如此时父母能给孩子几句使他安心的话并耐心倾听他,他就能摆脱恶劣的心境,变得情绪放松,明白事理,接受父母制定的限制.不过,如果孩子身上已积累了大量的不安,愤怒或不信任感,那么他就得经过若干场哭闹才能消除掉足够多的情绪积累,从而意识到父母是爱他的.

许多父母发现,倾听孩子哭泣或发脾气而不是要求他“恢复正常”的做法,实际上要比试图控制并转移他的注意力或强迫他举止温文有礼更容易,也更有益处.孩子哭泣和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此时你向他传递你的爱能达到最佳效果.当你留在他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他情绪最糟时你仍对他关切,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定期地给孩子“专门时间”,意味着你开始尊重孩子的判断力,开始倾听他急于摆脱的紧张及其他感受.开始“倾听”几乎对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困难.我们现在学着要给予孩子们的关怀与“倾听”,我们大多数成所人自己都不曾到过.在这陌生的领域中,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孩子的反应就是我们的向导.每一次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哭诉,每一次充满探索或笑声的“专门时间”,都会说明:我们寻求的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正在得到加强.

倾听哭泣的孩子

通过多年来倾听众多父母的诉说,我了解到一个简单的事实,父母们希望孩子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活,得到爱,尊重爱和理解.我们还希望自己不重复父母教育我们时曾犯过的错误.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达到这些目标的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挑战性的复杂工作.我们要应付太多的事情,时间总是不够,孩子们总是不停地喊,“爸爸,快来和我玩!”或“妈,快来看看这个!”而我们自己几乎是孤立无援的.

毫不奇怪,当孩子开始哭时,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这天我们在相当好的心情中忙忙碌碌地照料孩子,处理自己的事,考虑有待安排的事.孩子要吃饼干,可发现饼干盒是空的,就哭起来了,我们立刻失去了好心情,感到恼火、不安、厌倦和愤怒.我们想止住他的哭声,于是尽力地哄他,试图说服他同意吃点别的东西代替饼干,对他说饭前要吃饼干是不对的.如果他还是哭,就责备他说为这么点小事哭可真傻.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会过去了.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情况并非如此.孩子可能会安静下来,但仍然不高兴.他会低垂着头不看任何人,或朝他喜欢的人发脾气.一些引起他不快的小事,比如摔坏了一辆玩具车,撕坏了一份家庭作业,都会导致他长时间情绪低落.他好像再也打不起来精神来,也不再信任别人.他对一切都不满意,父母也为此感到气恼,整个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在孩子开始哭时,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做到直接调整孩子的情绪的作用.只要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逐渐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由于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坚强和自信.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它把孩子的烦恼转化为他们获得自信的机会.倾听要求你与孩子合作.他努力消除自己的坏情绪的时候,你要留在他身边,提供他所需的支持,使他在整个过程结束时,重新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在孩子开始哭时,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以便有助于愈合孩子受到伤害的感情.

倾听哭泣的孩子须知

当孩子哭起来,你准备倾听他时,你最起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先检查孩子身体方面是否受到损伤,或环境是否有危险.如有,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把夹在孩子手指的玩具松脱开,扶起压住孩子腿的自行车,拦住被惹恼了的可能要动手打他的兄弟姐妹划游戏伙伴.做这些事时,尽可能保持平静.

2.不要流露出不安,也不要给以忠告

既然你来到孩子的身边准备倾听他,孩子就会寻求你的帮助.你的忠告,或明显的不安,只会妨碍他理解所发生的事.例如,如果孩子哭是因为奔跑时摔倒了,你只需搂着他,听他哭.你可能很想责备他的不小心或想告诫他要当心有水的路面.不要这么做.孩子哭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你的存在上,对四周事物全不在意.他已把注意力收拢在康复过程的进行上.否则就无法完成该过程.不要对他说什么他要是不小心些就不会摔倒之类的话,因为那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哭的时候,听不进你的忠告,你的任何责怪也只会加深他受到的伤害.孩子哭够之后,重新感到完全和自信,会急切地想知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只需点到为止.说句“瞧见你刚才摔倒了地方了?那儿有水”就足够了.畅快的哭泣已经荡去孩子由于意外的摔倒所感到的紧张与困惑,他现在能自信地回答:“噢,我是在有水的地上滑倒的.爸,下次在有水的地方我会跑慢一点,你放心吧!”

3.靠近孩子,轻轻的搂住他,让你们的目光相接 抚摩和爱抚的目光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有力的支持.搂住孩子并注意相互位置,让他在愿意时能望到你的眼睛.不要让他趴在你的肩上哭,或一直把头埋在你的膝头上.要温和鼓劢他抬头望着你,感受你对他的爱.如果你能注意到你充满爱抚的目光,就可能哭得更历害.不过也许他根本就不望着你,那也没关系.他的注意力是在自己的坏情绪上,他还没有把它们清理完.足够的哭泣和你的耐心倾听终会使他放松下来,恢复与你的全面接触.

孩子哭的时候,情绪会随之放松.他在宣泄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不时地轻吻他的小手,都会把你的关切直接送入他的心田.言语几乎是多余的.孩子对你的感情可能没有什么对应的表示,但只要你看到孩子越来越放松,就知道他已经接受了你给予的每一分爱.

4.和蔼地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

放声大哭的孩子总不是无缘无故地感到委屈的.委屈越深,孩子越不容易开口谈.你要对他说你想了解他的烦恼,然后,就耐心地听他说.有时候,你说完以后,孩子只是大哭不止,好久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不过,你仍然能凭藉他的表情,哭泣的声调,他看你时的一个眼神(或紧闭双眼)等等大致推断出他的烦恼所在.所以,你要保持对他敏锐的观察,不论他能开口谈自己的烦恼与否.

我认识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叫艾美的二岁女孩最怕爸爸或妈妈出差.一次艾美的爸爸出差出去,妈妈送她去托儿所时她特别焦躁不安.晚上接她时,阿姨说她几乎一整天都不高兴,不爱说话,爱发脾气.晚上回到家,艾美对妈妈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满意.妈妈走到她身边,搂住她,说,“来,说说看是什么让你这么不高兴啊?”艾美在妈妈的怀里尖声哭叫了很久.她什么也没说,但很明显,她正感受着极大的不安.妈妈猜想她是想念爸爸,就不时地安慰她说爸爸很快就回来,后来艾美停住了哭声,但并未安静下来.妈妈就问她:“艾美,什么事让你这么担心?”一直没开口的艾美这时瞧着妈妈有板有眼地说,“咱们送奶奶的那只猫眯也有妈妈,可它的妈妈就没回来!”两星期前,他们在一只垃圾箱里到一只猫眯,把它送到奶奶那儿去了.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爸爸不在家会引起她的这么严重的不安.因为她在想着,“猫眯的遭遇会不会也发生在我身上?”于是,妈妈这时能够对艾美解释说,父母和孩子总是亲密地生活在一起,而老猫和小猫是不同的.艾美信服了,合上了眼,一觉睡了14个钟头.第二天,她的心情好多了.

艾美先是宣泄悲伤,然后,在她能够消化那些必要的信息之后,再谈谈那些让她悲伤的事.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这就是一般的规律.

5.如果你发现孩子害怕某个特定的事物,向他保证你一定会保护他,不让他受到伤害

当孩子感到非常恐惧时,你的保证可以提醒他注意他"现实是安全的"这一事实.例如,对孩子说,“妈妈买好东西就会回来.她一定会回到你身边的.”“你的膝盖很快就会好的.不用多久,你就不觉得疼了.”等等.不要期待你这此话会止住孩子哭泣.但孩子在通过宣泄重新获得安全感的过程中,的确需要听到你的安抚式的保证. 6.不要对孩子的情绪作评论

这一点太难做了!我们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我们自己有好心情,别人也该如此.但孩子们的情绪有自己的阴晴雪气象系统,为我们成为经常注意不到的因素所左右.在孩子伤心时对他说“你该感到高兴才对,”无异于一场暴风雪说“快走开”最好对孩子说,“你这样伤心我很难过”或“你不好受,我就在这儿陪你,”这样就给孩子机会去正视和处理你的坏情绪.而类似“别觉得委屈,是你自己动手的!”“不就是撕坏了一份作业嘛,别像个爱哭的小宝贝似的没完没了!”这样的话只会羞辱孩子,你本想帮助孩子摆脱烦恼,可你这样说只会适得其反.

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意味着你纵容他,你只是在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孩子只在烦恼得不能正常思考时才会哭闹.烦恼和不安能压垮孩子,驱使他做出非理智的事来,所以孩子才力图把这些不良情绪“哭掉”他恨自己行为“出轨”,失去自控.你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整个倾听过程,孩子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

孩子哭闹时,你会听到他抱怨你或其他与自己的生活有重要关系的人.比如“你不爱我,从来就不爱我.”“我希望你不是我妈妈.”“我恨你,爸,别人的爸爸都比你好.”“我恨哥哥,他坏透了,我再也不要见到他了.”这些都是孩子在宣泄烦恼时会说的.孩子在试图“哭掉”烦恼,恢复好心情时,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需要“口无遮拦式的自由.”如果他们能哭出来并对你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他们的委屈就会渐渐消失(让孩子明白,不论你感觉如何,我会永远爱你.会有帮助)不要对孩子的抱怨太在意.孩子对你的抱怨并不代表对你的全盘评价.只代表他急于排除掉烦恼而已.只要他摆脱掉那些令他不快的情绪,他就会重新注意到你对他有多好.

7.允许孩子畅快地哭不要有时间限制

孩子哭时起先是为刚发生的事,然后可能是为以前发生的伤心事.如果他是初次得到倾听,他会哭得很历害,很久,一般达半小时至1小时之久.为这样的机会已经等了很久.你表现得越温和慈爱,他哭得越久,越历害,因为感受到了你的支持和关注不.我们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困难时刻,他人不期而至的关心会使我们落泪.孩子也是如此.越有安全感,他就越能向你充分显露他的情感,在哭过之后,能越深地感受到轻松愉快.

说到时间,父母们会觉得很难办,我们怎么会有那么多半小时间来坐下来听某个孩子的哭呢?谁去准备晚饭?谁去处理其他孩子之间的麻烦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是一个昂贵的消费品,大多数人不会轻言为某件事多用些时间或多作些努力.

关于时间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不过,许多父母发现,当孩子烦躁不安时,如果肯花时间倾听,可以省去其他不少麻烦.比如,你不再需要花时间训斥他,为他担心,不停地抚慰他.也就是说,当孩子好发脾气,对什么都不满意时,你只须坐下来,把他搂在怀里,允许他哭出内心的委屈,明确意识到到这是孩子处理自己不良情绪的机会,也是让你自己放检情绪,通过倾听让自己的爱浸润孩子心田的机会.

8.孩子大哭一场之后,或许需要睡一觉 恢复过程中,睡眠的作用可能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孩子在一场翻江倒海的大哭之后可能连续打几个哈欠,然后倒在你的臂弯里沉沉入睡.这样的睡眠很重要.它给了孩子为恢复由于情感伤害而丧失的感知能力所需要的时间与安宁.通常,他会一觉醒来,又是个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孩子.

有时,睡眠只是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间歇,并不意味着过程的终结.闷闷不乐的孩子会逐渐地,时断时续地抽泣着进入梦乡.醒来时仍然不快活,但已有了新的活力继续自己尚未完成的恢复过程.如果允许孩子孩子哭得畅快,孩子得以经历这样一个间歇阶段,你会在他的行为举止方面看到明显的进步.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担正在被卸除掉.

9.倾听过孩子的充分哭泣之后,注意发现孩子身上新增长领悟力,热情的创造力,以及他更加充满活力的游戏

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痛快地哭过之后感到轻松被爱满怀希望.他们会通过某些看似微小而意义重大的行为,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变化.在对你大哭大闹之后,孩子可能会轻柔地帮你整理头发,勇敢地去和他以前害怕的孩子一同玩耍,自编几首快活的小调,或把他以前最厌恶的数学作业做完.注意捕捉他渴望生活与爱的天性的闪光.你一定不想错过他对你表达爱的一举一动,愿意看到他的自信心不断增长的迹象.这些就是对你的倾听的报答,是你的努力赢得的.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每次送女儿去托儿所都感到痛苦万分.每天早晨该和母亲分手告别时,孩子都会抓住她不放,抱怨,哭闹,然后她会很快停止哭泣,但整天闷闷不乐,不爱说话,最后母亲决定每天提前到校,以便有充裕的时间与孩子道别,孩子哭时能陪在她身边,头三个早晨,母亲每次都得留在车里听孩子哭近一个小时,等女儿哭声一停止,她就温和地对她说:“该时学校了,准备好和我一起下车进大门了吗?”孩子就又抽泣起来,紧紧抓住她.在经过几乎不可想象的那么长久的大哭之后,孩子会安静下来,向四周望望,悄悄看一看饭盒里为她准备的午餐,或转转汽车方向盘,然后就同意进校门了.第四天早晨,孩子比以往哭得还要历害,可只持续了15分钟,就很快进校门.第五天早晨,孩子没哭,她用力长久的拥抱了妈妈,说她要自己一个人从便道走过去进校门.母亲等了一会儿才尾随她进校给她签到,看到女儿已经把自己的东西放好,开始玩游戏了.保育员们后来报告说,她的女儿的自信心在那一周里有显著增强.这个变化正是母亲终于在第五天所明确看到的.

另一例子是关于一个眼睛发炎需要点眼药水的22个月大的男孩.当母亲告诉他要给他点药水时,他开始大哭起来,母亲想试试,如果她不强行给孩子点眼药,而是听他哭会有什么效果.于是,她举起药水让孩子能看到它,俯下身子靠近他,听着他哭,大约45分钟,孩子的哭声慢慢停止,母亲问孩子要不要打开瓶子看一看瓶子里的滴管,孩子又哭起来,持续了约10分钟.母亲重又问他,孩子这次同意了.母亲打开瓶子,让孩子看怎么样滴药水.孩子又哭起来.母亲打开瓶子,让孩子看怎么样滴水.孩子又哭起来,母亲说她不行不给他点眼药,不过如果他愿意,可以自己先试试那个滴管,孩子伸手碰了一下滴管,马上又缩回身子又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起身捏住滴管,小心地把里面的药水挤出来.母亲让他摆弄了一会儿,然后提醒他现在可以把药水滴进他的眼睛里.孩子又哭了,可很快就停止了,他问是否可以让他自己点眼睛里.母亲同意他试试.他后仰着头,母亲用滴管吸进适量的药水,把它交给孩子.孩子大睁着眼给每只眼滴了两滴.只有一次误滴到鼻子上.母亲大感惊奇.此后,到了点眼药的时候孩子一点儿不闹,还常常愿意自己点. 就像上述的例子中的情况,孩子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如能得到倾听,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惊人的增长.为了清除某种情感创作,孩子可能需要多次倾听,需要你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但你可以看出,孩子在最初表现出的软弱无能的状态会随着每一次倾听获得明显的改进.

当孩子逃避恐惧时

当孩子逃避令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时

当孩子跑到你身边,试图躲避他们害怕的事物时,你可以当即启动治愈过程.首先要保证他的安全,去除任何不安全因素.然后,温和地鼓励他面对使他害怕的事物.让他看着他所怕的人或物,也可以试着朝那人或物靠近一点点,如果孩子吓得发呆,你就带他走得远一点再让他看.也许你得推他一下,把他的脸从你的膝盖上移开,或你们一起朝着那人或物挪近一点点。你在努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爱护与安全,加上孩子感受到些许恐惧。如果你表现得有些冷淡和不耐烦(比如对他说,“去啊,到那只狗那边去。快点走啊”)孩子觉得不得不服从,就无法放松地宣泄自己的恐惧感。如果你给予过多的同情(比如对他说,过来小宝贝,那狗可真号人,咱们到没有狗的地方去。)他会失去体验自己恐惧的机会,而这种体验是治愈过程的重要组成。

在我的日托所里,有个孩子怕吃午饭,他不肯坐下吃饭,除了牛奶和饼干,讨厌一切食物。热饭菜一上桌,他就悄悄地退到房间的别一头。为了能让他逐步摆脱恐惧,我们请一位他信任的保育员走到他身边,轻轻揽住他,劝(不是要求)他过去就餐。当他感到自己被轻轻推向饭桌时,就开始尖声抗议并冒汗。几分钏之后,当他静下来望望四周时,保育员就说,“咱们现在可以过去了吗”然后就轻轻地朝桌子那儿推他。于是他又显得很害怕。有时我们不得不硬把他带到桌子那儿,因为保育员需要照顾别的孩子。别的孩子吃饭时,他就坐在保育员的膝盖上不停触摸自己的食物。后来终于可以主动品尝他过去怕见的饭菜了。我们始终未能了解他为何会所吃饭,可我们的确成功地帮他消除了惧怕。

倾听孩子发脾气

你大概可以数得出好几种经常让你的孩子感到沮丧的情况。有时也许是某件事解发了他的烦恼,例如被禁止吃第二份冰淇淋;玩游戏时有个小弟弟跑来捣乱;或老师要求做图画作业,等等。有时孩子发脾气与每天的某个固定的时间有关,与具体的活动关系不大。例如,孩子在幼儿园过了一整天后要动身回家的时候,或每天早晨要离开家的时候,可能最容易发脾气,因为那是孩子最没有自决权的时候。当你确定了孩子的一些敏感时刻及行为时,你就要做好思想准备。与其希望那些常要发生的麻烦会忽然消失,不如认定麻烦会像往常一样冒出头来。当孩子变得烦躁不安,要靠近他。当孩子由于遇到挫折而准备放弃努力时,你要温和地鼓励他坚持住,并平静地帮助他面对自己恶劣的心情。

有时候,在倾听孩子发脾气之前,你先得下决心去抚慰正在烦躁不安的孩子。比如,孩子选好了一件上学穿的衣服。你正要给他穿上,他却开始发脾气。此时,你可以问他是不是想穿别的衣服。如果你又开始抱怨他自己挑出来的第二件衣服,你就可以确定孩子正在寻求机会发脾气,温和地说“我想你会从挑出来的衣服中选中一件。”这就是说你允许他开始发脾气了。一旦你能把握孩子发脾气的规律,倾听他发脾气并不比听他哭泣更困难(请参阅“孩子哭泣的时候”一章)。发脾气就像是孩子情绪系统中的雷霆闪电。下面关于倾听的几条一般性的准则。1. 要靠近孩子,但别试图安慰他

大发脾气意味着大量噪音和运动。孩子会浑身发热,大汗淋漓。他会需要撒泼式地满地打滚才能排除挫折感。你可以做他的安全员。保证他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他会跺脚,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地与某个看不见的对手搏斗。这些都会有助于他摆脱由于自己未能达到目的而感受到的羞辱(你懂得这种感觉)让他去撒泼吧。发脾气的过程大多不会很长。你也许得坚持5至15分钟。一旦得到倾听,发脾气会很快过去。随后孩子可能会咯咯的笑。与倾听人热烈地亲昵一番。孩子几乎要崩溃的状态又恢复了平静和理智,这样一个奇妙的转变过程正是倾听的结果。你会在随后的几小时或几天里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耐性有了很大的增长。

2. 如果你和孩子刚好处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你可以小心谨慎地把孩子带回到你的汽车里,或者他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便安然度过“风暴”孩子们看到经常选择公开场合开始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周围有很多人时,发脾气对自己有利,也可能是由于置身在成年人的环境中,对他们造成的压力最终超过了他们的承受力。

在许多情况下,比较恰当的处理是设法把正在撒泼的孩子带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便你能控制局面。需要的话你可以这样请别人帮忙:“劳驾把我的推车送到边上去,我一会儿就回来。”如果你能带点幽默感会更好:“看来我们出了点技术上的问题!我确实想买这些床单,等我这位朋友感觉好了些,我就回来。”大多数人也都有一两次同样的经历。所以不必太顾忌有旁观者。

第四篇: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

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

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五(3)王昕劼家长:汪林

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

在孩子刚会玩玩具时,我们就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整理玩具,整个过程做到有条不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完成。所以孩子的玩具、学习用具等等,一直都是孩子自己分类整理放置。也正是这些生活习惯,养成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 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 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3.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4.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另外,就是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引导孩子形成自理的意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等等。

教育孩子远远不止这些,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心得,还有很多东西可圈可点。不足之处,请指正。

第五篇: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几点感受

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几点感受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上台来与你们一起探讨关于教育的问题。首先,我先代表在会家长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辛勤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

我很幸运,孩子到现在一直都没让我费太多的心思,因此,我感到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学,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我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找出自己的孩子学习的强弱项,让自己的孩子保持优势并且哪科不行就得补哪科,让孩子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多陪孩子看看书,一起讨论难题,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初中的学习竞争日益激烈,我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劳逸结合,该玩时让孩子尽情的玩,而该读书时就应该让他们认真读书。

第二,教育孩子自信,自强,自理,自励。

自信是孩子学习和做事的首要条件,有信心才能有做好事情的希望,自强是孩子学习和做事的动力源泉。只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才能有事情成功的可能。自理能力和自励意识,让孩子不依靠别人,自我激励把事情做好,这也是孩子长大后离开父母闯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三,尊重孩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孩子也有自尊心,对父母拿自己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很反感。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对孩子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以鼓励,对孩子的退步要即时提出批评和警告,让孩子跟自己的以前做比较,时时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进步。第四,要多关心孩子,爱护孩子。

现在父母大部分都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因此,关心和爱护孩子似乎只能是物质上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忽视了精神和情感上关心孩子,要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多观察孩子,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要多了解孩子烦恼的原因。如果孩子并不想说出实情,要尊重孩子,找一些快乐的话题转移孩子的低落情绪,帮助孩子把情绪调节好。

第五,教育孩子懂礼貌,尊重别人,关心父母。

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每天工作也很辛苦,我们要让孩子理解父母,关心和体贴父母。教育孩子懂礼貌,对周围的领导要尊重,要与人和睦相处,这也是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孩子成长的道路还很长,上述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做父母最大的希望。

谢谢大家!

下载感受孩子的感受(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孩子的感受(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受孩子学习攀登英语

    感受孩子学习攀登英语 (4月) 对孩子来说英语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是一片空白,攀登英语中的家庭学习从最简单的对话入手,逐步引导孩子进入学习英语的氛围,孩子最喜欢唱里面那些简单易......

    请认同孩子的感受

    请认同孩子的感受 认同孩子的感受,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做不到的。因为我们和孩子站的立场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往往习惯于从自......

    陪孩子读书的感受

    与孩子一起读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关键。古人云,“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养成孩子的读书习惯将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使我们与孩子形成共同......

    孩子上一年级的感受[本站推荐]

    我的感受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升入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学期了 孩子上一年级了,从入学到今天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相信所有的家长和我是一样的心情:那种焦虑,那种担心,上着班还想着孩子进......

    孩子给我洗脚后的感受[模版]

    孩子给我洗脚后的感受 这周孩子的一项作业是给父母洗脚。 周六吃完晚饭,儿子取来一盆水,拿了小板凳放在我对面,卷起袖子,把小手放进水盆先往我脚背上撩了点水,问我温度是否合适,然......

    陪孩子读书的感受

    与孩子一起读书的乐趣 忙碌的生活,难得与孩子一起读书。其实我也懂得陪孩子的读书习惯将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孩子如今三年级了,晚上睡觉之前,都会要求我都给他读一......

    教育孩子的点滴感受

    教育孩子的点滴感受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孩子上小学都一个学期了。现在问她:你觉得小学好还是幼儿园好?回答:当然是小学好。再问:你喜欢小学还是幼儿园?回答:当然喜欢小学,我们学校......

    孩子美国夏令营家长感受

    走出去,风景独好 这是一次孩子走得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游学旅行。从送去时担心、顾虑到最后平安返回快乐与分享。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心随行程,远看孩子们游学风景,一同感受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