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

时间:2019-05-12 13:2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

第一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

A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B案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3.指名朗读。4.交流成语意思。5.练习背诵。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 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教 学 过 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千夫:众多的人。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空耗:白白地消耗。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阅读表格。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评价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

(3)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4.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如《红楼梦》等……

(1)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读后收获人物性格、特点个人见解课内
阅读



















原著



















课外
阅读



















(2)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现在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

3.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5.练习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

(1)指名读。

(2)同桌对读。

(3)小组比赛读。

(4)师生对读。

全班一齐背诵。

6.拓展

(1)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2)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

(3)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第五篇:《回顾•拓展 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积累鲁迅的名言。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2、方法与过程:1.结合课文、资料来回顾交流。读、背等方式的运用来理解、积累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感受语文的乐趣,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鲁迅,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下载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之二-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2.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

    《回顾 拓展五》教学设计.DOC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2.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3.养成良好的......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 继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了解祖国更多的知识。 2、 在搜集与展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 教学重难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

    六年级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1, 教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这些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

    六年级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范文)

    回顾•拓展 三 教材简析: 回顾·拓展三,是对第三单元的一个整合,是让学生在回顾中进一步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学习本单元的表达方式;通过积累《囚歌》,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囚歌......

    回顾拓展五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2010—11—10 程变娥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