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名师课的体会韩亚莲
听名师《可能性》一课的心得体会
韩亚莲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听了高君艳名师的课,让我感受而深,受益非浅.” 在她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高老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高老师还用饱满的热情、丰富而又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高老师创设了让学生摸球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这一个环节中,老师在口袋里放了一些粉球和一些黄球,让学生每次摸出一个球,并做好记录球是什么颜色„„让其余学生猜“你觉得袋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学生有的猜是黄球,有的猜是粉球,由此理解了有可能是粉球,有可能是黄球,即不确定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摸出,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同时利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多给孩子一片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多给孩子一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让他们独自去发现和探索,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呢!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作出描述是比较难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老师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如 “出示三个城市“哈尔滨、杭州、海口 ”,那个城市下雪的可能性大。观看天气预报等。学生喜闻乐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名师的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却又那样扎实有效,他们崭新的教学理念,开放的教学设计,风趣幽默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名师的课堂上学生始终轻松愉悦却总能收获更多。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与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2009.12.5
第二篇:听名师体会
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体会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薛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充满机智的评价,使课堂充满情趣,显得简约、轻松。让孩子充满了学习欲望,课堂生活化,显的很自由,因此使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发散了思维。正如薛老师说的那样,他是带孩子玩了一节课。在他的课上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语文课堂就是孩子的“游乐场”
老师就是孩子的“玩伴”,孩子在这堂课上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思维和想象力都得到提高。
课堂后,薛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又给在座的老师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课堂上该教什么,怎么做”的课。
1、活化的课堂上教语文。只有课堂像生活一样自由、有趣、轻松、好玩,孩子们才喜欢,喜欢了就等于有兴趣了,有兴趣才能接受,孩子们才能收获知识。
2、语文专业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教语文。薛老师说“在苏教版中有这一说法,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确,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的背后,要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这是其他教学所替代不了的”。
3、课堂要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本课堂最后薛老师抓住最后小猴子一棵树也没有种成,让孩子们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了一个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结局,赢得了下面阵阵掌声。正因为有前面老师的引导和推进,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最后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节课,心里真的很崇拜,可是也有些困惑:薛老师为什么能够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情况下,那么胸有成竹,那么坦然自若,那么轻松自然,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处理的如此圆滑,孩子们能把问题提得那么好,又把问题回答的那么好?想想自己呐,课堂气氛很沉闷,孩子们参与热情很低,即使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在那眉飞色舞的讲,孩子好像反映孩子不大。是自己课背的不好,不了解学情?是自己的学生不聪明?不是,归根结底是自己把孩子限制的过于严厉,总是一上课就一副严肃的表情,先要求孩子坐正,孩子一上课就被紧张的气氛压抑住了,这可能就是调动不起孩子积极性的原因,在薛老师的课堂上,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孩子,说着孩子们想听的话,课堂不带一丝严肃的气氛。而且薛老师一直鼓励着孩子,当学生的答案偏离轨道时,薛老师做的是低下身子用心去聆听孩子的达,而不是急于纠正,孩子得到尊重。
这样的课堂看似很轻松,老师好像很不费力,可是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对老师来说并不是那样轻松,我认为薛老师在研究孩子,钻研教材方面一定下了不少功夫,而且一定是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玩转语文课堂’’。
在这次观摩中虽然听了好几位名师的课,他们都有各自的风格,可是给我了一个统一的感觉,就是每堂课都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多读书。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书,增加文化底蕴,对于语文教学才能这样手到擒来,轻松自如。
总之,观摩了这次名师课堂,受益匪浅。以后的教学中它将引领我一路向前!
第三篇:听名师体会
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体会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薛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充满机智的评价,使课堂充满情趣,显得简约、轻松。让孩子充满了学习欲望,课堂生活化,显的很自由,因此使孩子们在欢笑声中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发散了思维。正如薛老师说的那样,他是带孩子玩了一节课。在他的课上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语文课堂就是孩子的“游乐场”
老师就是孩子的“玩伴”,孩子在这堂课上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思维和想象力都得到提高。
课堂后,薛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又给在座的老师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课堂上该教什么,怎么做”的课。
1、活化的课堂上教语文。只有课堂像生活一样自由、有趣、轻松、好玩,孩子们才喜欢,喜欢了就等于有兴趣了,有兴趣才能接受,孩子们才能收获知识。
2、语文专业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教语文。薛老师说“在苏教版中有这一说法,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确,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的背后,要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这是其他教学所替代不了的”。
3、课堂要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本课堂最后薛老师抓住最后小猴子一棵树也没有种成,让孩子们想象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了一个有一个精彩的故事结局,赢得了下面阵阵掌声。正因为有前面老师的引导和推进,才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最后达到了一个顶峰。这节课,心里真的很崇拜,可是也有些困惑:薛老师为什么能够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情况下,那么胸有成竹,那么坦然自若,那么轻松自然,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处理的如此圆滑,孩子们能把问题提得那么好,又把问题回答的那么好?想想自己呐,课堂气氛很沉闷,孩子们参与热情很低,即使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在那眉飞色舞的讲,孩子好像反映孩子不大。是自己课背的不好,不了解学情?是自己的学生不聪明?不是,归根结底是自己把孩子限制的过于严厉,总是一上课就一副严肃的表情,先要求孩子坐正,孩子一上课就被紧张的气氛压抑住了,这可能就是调动不起孩子积极性的原因,在薛老师的课堂上,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孩子,说着孩子们想听的话,课堂不带一丝严肃的气氛。而且薛老师一直鼓励着孩
子,当学生的答案偏离轨道时,薛老师做的是低下身子用心去聆听孩子的达,而不是急于纠正,孩子得到尊重。
这样的课堂看似很轻松,老师好像很不费力,可是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对老师来说并不是那样轻松,我认为薛老师在研究孩子,钻研教材方面一定下了不少功夫,而且一定是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玩转语文课堂’’。
在这次观摩中虽然听了好几位名师的课,他们都有各自的风格,可是给我了一个统一的感觉,就是每堂课都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多读书。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书,增加文化底蕴,对于语文教学才能这样手到擒来,轻松自如。
总之,观摩了这次名师课堂,受益匪浅。以后的教学中它将引领我一路向前!
第四篇:听名师课堂体会
听名师课堂体会
在这样小雨淅沥,空气微潮的周日,坐下来听一听任小艾老师的讲座,让自己的思想如嫩叶经受雨的洗礼,澄澈而崭新起来。有些和自己思想一致的地方,边听边回想,做一次思想的整理;有些自己做了却未想的事情,这地也有了思考的时间;还有一些内容是自己未涉及的,这时便思索着在班级实施的可行性及要进行的改动。
任老师提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无痕。什么是无痕呢?任老师举了一个班里的孩子骑着凳子玩而把凳子弄坏了的事情,任老师没有批评他们两个,而是让他们上课时一起坐一个凳子,放学时到办公室里谈话,任老师随时都在办公室里准备一个凳子,每次有学生来时,便先让学生坐下来再谈,这样便可以做到视觉上的平等。两个孩子以为老师一定会批评他们两个,却没想到老师对他们说:“你们把凳子弄成这样,想过凳子会怎么想吗?”,于是让两个孩子以“凳子的自白”写一篇日记。其实所有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处理,孩子不仅知道了自己的不对,而且还学会了写日记,也算是一举两得吧。我们班里有时也有孩子凳子坏了的现象,这里面不排除有小男孩调皮所导致的,自己也曾在班里给孩子们讲了要爱护桌椅,现在听来,总感觉自己的处理方法少了些班主任的智慧。而且在办公室时准备一个凳子,让孩子坐下来谈话的小细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到这里时,脑海中出现的是办公室里那些站着补作业的孩子,也许孩子们习惯了,但也确实是我们忽略了平等的重要性。
任老师还讲到她们班里孩子早恋的问题,她们班的孩子是从来没有早恋的,因为她开始的时候会先给班里的孩子上一节生理辅导课,然后请专门的人来讲一节“人体生理解剖课”,接下来的两年中,会请法院、警察等专门的来讲这方面的知识,班里的孩子对这些我们大人觉得难以启齿的问题都了解明白了,便不会再犯什么错误了。我很赞成这种做法,而且现在孩子似乎成熟的越来越早了,记得去年的时候,班里就有几个孩子来了月经,当时想请一个懂这方面的专业的人来给班里孩子讲讲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上网查资料,拿起孩子的《生理健康》书来,自己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理卫生课。当你不把这些当成不能见人的事情的时候,孩子便也不会羞于启齿了,现在班里孩子来了月经,也会很坦然的告诉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愿意分享,只要孩子肯说,一切都好引导了。
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便是任老师讲到的“优良环境的感召力”,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有班徽,形成自己的班风。我们班不仅有了小螺号的班徽,而且以《小螺号》作为班歌,一直坚持的班报《小螺号》,并形成了以读书为主的班级特色。最喜欢任老师的“七彩生活”,周一的师生对话日,周二的家长系列讲座,周三的音乐欣赏日,周四的英语日,周五的无批评日,周六的实践日,周日的劳动日。虽然自己不能做到这么丰富,却可以尝试做做“音乐欣赏日”和“小主人劳动日”,每周由一个同学准备自己喜欢的歌,在学习累了的时候听一听。周日让孩子们学做一样家务,学做一样小菜,等到元旦的时候,把自己拿手的小菜都做好了,拿到班级来开个品尝会,让孩子选出最佳小厨师。
任老师说名师成长规律有七步:学会调查,学会反思,学会改变,学会总结,学会创新,学会看书,学会升华。很多老师只做到了前三步,没有接着做下去,而魏书生就做到了,他“每天坚持读一分钟的书,写一分钟的字,做一分钟的锻炼”,伟人与凡人只有一字之差——恒。所以我也想坚持下去,在今天结束之前,把今天的感受写完。
听专家的讲座,慢慢捋顺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有一份坚持,一份勇气,一路前行!
第五篇:听名师讲课体会
听名师讲课体会
非常有幸近距离接触名师,这一周里和名师朝夕相处,我们分别听了王琳、宁锋、孙宪玲、陈志刚、五位名师的课,使我深受震撼。我们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了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教育那份深沉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
结合王琳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一分钟》一课,我具体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1、课前布置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整堂课教师感情饱满,声情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评价学生语言准确到位。确实这样,当你给孩子肯定时,他就会获得成就感,当你给他鼓励他时,他就会有学习动力,当你给他建议时,他也就有了今后的学习方向。今后我在教学中,评价学生我一定遵循鼓励、尊重、准确这一原则。
3、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文理解有抓词语法、看插图法。写字教学方法更是具有针对性,先选择最具有特点的字来写,归类总结带“口”字的字的写字要领,恰当的出示课件,小儿歌的形式好读易记,这样细致、准确的的指导,孩子们更容易抓住写字的关键、重点,更容易把字写规范,工整、美观。这一点如当头一棒啊,总觉得孩子的书写不能让人满意,有时也觉得自己指导的很细,可孩子就是写不好,原来方法真的太重要了,教师一定要提炼出方法呀。我觉得王老师写字教学中还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把孩子易错的笔画以对比的形式出现,让孩子很清楚直观的看到如何写才是规范、美观。今后这样的方法我一定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去用,会少走许多弯路。
整节课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教师的声音那样轻柔悦耳,宛如山间流淌的小溪,真给人美的享受。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意犹未尽。
总之,通过这次名师讲课活动,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