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智慧教书 用温情育人——读书心得体会
用智慧教书 用温情育人
——读书心得体会 鼎新镇小学 张雪
魏书生说:“人生在世一共两件事:第一做人,第二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静下心来做眼前能做的事。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事实上,从教生涯有许多悲苦和无奈。但是悲苦和无奈都来自于自己的心态。如果用快乐的态度对待教育,用宁静的心态看待工作,当老师一样也可以活得充实、安宁、幸福。
学期初,刚接上六年级两个毕业班,我确实和学生有诸多隔阂和不适应,也有许多不顺。为了尽快打开良好的教学局面,我调整了被动状态,想了许多办法,在短短的两个半月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各有所提高,我的具体做法就是:
1.用智慧教书。现在大多学生不爱学习,如果老师总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逼着撵着赶着他们学习实在太累。如果教学方法总是与时俱进,与生俱进,每天变着花样给学生上课。我再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变换方法,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动他们的胃口,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学生才会变得爱学习!如开展辩论会,观看名家的演讲视频,观看朗读表演,听唱流行歌等,老师就像个导演,学生就像一个个演员,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尽情展示。学生兴致勃勃,越来越爱上英语课。
2.把教书当作快乐的事来做。每天上课,我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着微笑进教室。微笑就像是一缕暖暖的阳光照进了教室,也照到了学生的身上。当设计了一段新颖的导语,表扬了那些进步的学生,憧憬着学生在课堂中激烈的辩论,和学生一起分享上课的感悟,当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釆用各种办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进步了,家长满意了,我就特自豪,特有成就感、也特别快乐。
3.教书就是为了育人。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长得漂亮,也不是拥有很多的财富和很大的才能,而是做人的慈悲,慈悲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美德。我见不得他人有难,总会出手相助!我也教育学生有一颗慈悲之心,建议他们每天做件好事,学会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学生有了善良之心,就会乐于助人,乐于助人中既释放了正能量,也快乐了自己,愉悦了心情,学习效率也高。因为老师怀有一颗慈悲之心,我从来不歧视差生,更多地关注、帮助那些弱势学生,贫困学生,不断激励他们进步。所以考试中两班差生的成绩提升非常快。
4.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运用。因为爱学生,所以特别关注与教育有关的文章,网文,此次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管理办法。学生不爱做作业我就不布置作业,因材施教,采取加分评比的制度,让学生自已或者让家长布置,然后评比,检查作业时学生争先恐后,办公室门都快挤破了,学习最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踊跃,热爱学习了!
5.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为了激励学生上课敢说、想说、会说,教育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鼓发学生在思考中敢于质疑权威,热心帮助落后学生进步。我想了好多办法,调整了评价方案。比如,老师提问一次只加1分,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加5分,能够提出不同异议,反驳别人观点、纠正别人的错误加10分,大胆质疑老师的答案、敢和老师争论或者给老师指出错误的同学加15分,敢于上台脱稿展示的同学加20分。给优生和进步学生奖励小礼物,一张自制的小卡片,几块小小的花石头,一个热情的拥抱,学生都喜欢得不得了,以此鼓励了学习积极性,激励了学生,发扬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刺激了好学生想办法帮扶差学生的能动性,克服了短板问题,保证了教学成绩全面提高。
于永正说:教师的劳动只有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教书首先要育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前提。没有罚抄,没有罚站,没有罚请家长,也没有讽刺挖苦,和学生相处很快乐,教学成绩优秀,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用智慧教学,用温情育人,这样的教学工作才会让家长和社会信服,认可,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圆满。
第二篇:用爱心耕耘 用智慧育人
用爱心耕耘 用智慧育人
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站在这里我很愧疚,因为我拉了我们成绩,降低了名次。真是对不起了!面对这不理想的结果,我不得不审视自己,修补自己的同时,并不断摸索、充实、提高自己。现在,我知道做好教育除了爱心、苦干,更多的是技巧的引导和持续的耐力。体会到尖子生在教学效果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培尖?是我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针对上学期的教学,我认识到几点疏忽失误之处;
1、娇惯尖子生,要求不严格,小毛病被忽视,如做题审题不仔细,想当然。书写潦草脏乱。不独立思考,不自信。
2、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如有的学生一到正规考试就不自信,紧张。有的就没有耐心,好嫌烦,成绩起伏不定。
3、和班主任及同作业组的老师缺乏有效地沟通协调,出现低分。
尖子生的标准及习惯培养目新学年,尖子生培养的认识和策略:
一、尖子标基本素质即培养目标
1、人品好。
2、学习兴趣强烈。
3、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强。
4、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有错必改。5良好的心态。
6、有“舍我其谁”的雄心。
7、认真刻苦勤奋。
8、谦虚好学。
9、良好的学习习惯。
10、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尖子生的培养离不开名师。名师的基本素质即努力方向。
1、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善于思考,有敢于突破权威思想束缚的魄力。
2、具有设计,课程整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3、具有即时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
4、具有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的能力。
5、具有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6、心态稳定,遇事淡然,具有有效调节学生心态的能力。
尖子生培养的方法
严格要求
1、听写背诵必须准确无误。做不到的话,就自我惩罚,并形成习惯。
2、建立错题档案分析失分原因、归类、理解记忆,同类错不再犯。
3、尖子生吃不饱怎么办呢?培养他们主动找食吃,找好食吃的能力。
4、协调战友做好思想工作,齐心协力消灭弱势学科,确保尖子生真正优起来。
5、尖子生的各类作业、试卷等力争做到面批面改,详批详改,快批快改,严要求,哪怕一丁点错误,做到积极纠正,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6、建立尖子生成绩跟踪档案,每次考试都有分析,出台合理的整改措施。
计划是美丽的,落实是具体的。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在新学年里,我教中学,学中教,实现从“能教会教”到“教好”的飞跃。
第三篇:用正面典型教育人
用正面典型教育人 用反面典型警示人
——xxxx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学习
为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正面典型的先进事迹,汲取反面典型的经验教训,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作为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3月20日,xxxxxx公司党支部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开展学习教育。
当天,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了高德荣先进事迹。高德荣说:“我从一个独龙族穷孩子苦孩子成长为党员领导干部,深深懂得,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工作,不忘恩、不忘本、不妄为的信条不会改变,上不负党、下不负百姓的决心也不会改变”。高德荣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把“为民务实清廉”落实在行动上,生动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展现出共产党人的精气神,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学习他信念如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大爱无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如果说高德荣的先进事迹是给大家一次灵魂的洗涤,那么警示教育片《失去自由的忏悔》就是给大家敲响了长鸣的警钟。警示片讲述了原副州长xx等官员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放松了党性修养,抵御不住诱惑,利用职权收贿受贿、侵吞国有资产、权钱交易,以致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不同岗位的典型案例,个个发人深省,使大家再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正反典型爆发出来的冲击力,震撼着全体党员干部的灵魂,警示大家要管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利,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真正做到勤政廉政、廉洁自律。
第四篇:用爱心浇灌,用智慧育人(彭利云)
用爱心浇灌 用智慧育人
砂子塘泰禹小学 彭利云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全天下最小的主任,也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那是家常便饭。学生管理、各科成绩、学校活动、家长沟通、上级检查,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和班主任息息相关。班主任的身份也特别多:妈妈、保姆、勤杂工、法官、主持人、导演……虽然班主任工作如此辛苦,但是我想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完美的老师。因为只有在这个岗位,才能使我们倍感作为教师的幸福,也真正体会到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快乐和喜悦,让我们的内心永远充满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项艰辛而又荣耀的工作呢?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关爱孩子,真心赞美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作家杨朔也曾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小学生对老师特别热情,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我也很习惯在课后走到孩子们身边,和他们聊聊天:请他教教老师正玩得开心的游戏怎么玩;问问她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谁买的,今天给老师吃的喜糖怎么来的;告诉他这几天进步了,星期天的作业完成得很漂亮;也跟她说昨天写的生字不好看,今天和同学吵架不应该……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把握好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收到的效果会很好。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平时,我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到自己心里,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我会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最棒的!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就是你了!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在家表现就会特别好。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能真正了解学生,还能防止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是一举多得呀!
老师真诚的关爱有时真的能够改变一个孩子。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叫宁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为了维持生计,经常外出打工,他独自一人居住,虽有叔叔照顾,但性格孤僻,平时总见他愁眉苦脸,衣着不整齐,学习上毫无动力,课后爱搞恶作剧,同学们不太乐于与他交往。了解他的情况后,我便召集班干部开会,号召大家捐出零花钱帮助他。大家你一元,我两元的捐款给他买学习用品。当时学校正订做校服,我也出钱为他订做了一套。当我把崭新的校服和文具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没有说什么,但从孩子含泪的眼睛里,在场的其他人分明看到了感激和上进的决心。放学后,我又特意把孩子请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他的作业,也没有批评他学习的态度,而是跟他聊天,谈理想、聊爱好,并要他给老师提意见。一番促膝长谈,直到天黑。从此以后,他上课开始专心听讲了,性格也开朗多了,还在校运会上为班级增添了光彩。看着他一天天快乐地成长,我更加坚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是幸福的!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对于他们,我始终保持着宽容的心态,因为我深知,最好的方法是温暖学生的心灵。小杰是我所带班中令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上课不听课,经常不做或者少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要老师站在旁边守着做,还要磨蹭半天。找他谈话,他爱理不理。跟家长联系,妈妈忙着做生意,爸爸整天沉浸在赌场上,生活起居都是爷爷奶奶负责。一次,他又没做作业,而且当天的单元测试,他依然没有及格。于是,我决定放学后把他单独留下来补作业。可当我送完路队返回教室时,突然发现讲台上那把被孩子们不小心弄断的尺子已经完好地躺在那里。原先尺子折断的地方已经被人用胶水沾好,旁边还留着未干的胶印。可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它身上的伤痕。一番询问后,我得知是小杰粘好的,于是将小杰轻轻搂入怀中,很真诚地说:“孩子,谢谢你了!”之后我特地把他请到办公室,当着全体老师的面,表扬了他。第二天,我又在全 班同学的面前再一次表扬了他。在其他的课余时间,我积极抓住各种机会走到他身边,跟他聊天,陪他玩。为了帮助小杰找回自信,我努力在他身上寻找闪光点,在同学们面前大肆表扬他。春游时,安排他照顾比他弱小的同学;搞卫生时,由他负责检查。慢慢地,小杰变了:少做作业的次数少了,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身边的好朋友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期末考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语数成绩居然都上了优秀。这让我更加坚信:以爱育爱,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放大学生的优点,忽略一些不足,这样做经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拥抱……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带好一个班,除了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还要学会“哄”孩子。好孩子、好的班级,很大程度上是“哄”出来的。首先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而且说到做到。奖励小白鸽印章、小白鸽兑喜报、喜报换奖品,日冠军和周冠军的评比,每周评比优秀中队干部和小队干部以及星级学生、优秀合作小组等等,换着花样哄他们听你的,也日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其次要注意使用激发正能量的鼓励性语言。尤其是个别辅导时,一定不能一开始就劈头盖脸一顿批评,采用“三明治”教育方法往往效果会更好。(所谓“三明治”法,就是肯定-否定-再肯定”)
当然,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是不可偏废的。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实践证明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那种“恩威并施”的老师,班主任的爱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
二、关注细节,严格做到六“勤”
六“勤”:勤到班、勤观察、勤交谈、勤联系、勤鼓励、勤规划 班主任是否“勤”我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班主任工作开展有效性和班级的健康成长。只有勤到班,才能树立自己是该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形象,建立起师生间的感情,树立威信,履行职责。班主任,必须勤于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及班级的动态,才能作出引导 管理的正确决策。班主任要勤于和学生家长交流,尤其孩子出现任何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信任。坚持对每位学生不间断地做好鼓励工作。我们班主任每日的工作琐碎而繁多,必须关注到很多的细节,包括孩子的出勤、身体精神的状况等。勤规划指的就是勤于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规划,可以用记录的方式,把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一件件去完成,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及时地落实,不能将今日需要完成的事情拖到明天。这也是高效实施班级管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办公室曾有一位年轻班主任,因为事情比较多,又缺乏经验,为了不丢三落四,每周一她就将学校周工作安排打印一份贴在自己办公桌前,并用红色笔标出每天的工作重点,这对于年轻老师和记忆力不太好的老师而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以身作则,培养良好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听课习惯,书写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低年级孩子尤其是一年级孩子听课习惯都很差,家长也不太关注这方面的培养,我就给学生提出要求:谁在说话,请你的眼睛看着谁。另外根据孩子们都希望别人夸他聪明的特点,我会重点跟他们分析“聪”的字形结构,告诉他们会听是成为聪明人的关键。
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策划阶段性主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策划阶段性主题,就是在一周或两周内,提出一个口号,贯彻一种思想,使每一个阶段学生心里或眼前都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比如:
强化习惯周——提出口号:我能做最好的自己吗? 鼓励老师周——提出口号:让老师为我而微笑
争分夺秒周——提出口号:珍惜时间,让生命增值
一丝不苟周——提出口号:给妈妈带张奖状瞧瞧……
四、学会“偷懒”,智慧处理事务
当班主任累不累?这个问题几乎是不需要回答的。不仅身累,更重要的是“心累”。班主任怎样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来摆脱累呢?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不过,想懒先得勤。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在开学初都会在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不论新接手什么班,在第一学期任何事都亲自管,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凡事都让他们形成规矩。从红领巾的佩戴、书本的摆放、课桌的整理、坐姿、卫生打扫、排队等等,都要逐一纠正。
当然,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关键要培养好、使用好小助手,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好的班干部是培养出来的。选拔是基础,我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然后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他们,慢慢放手让他们“单飞”,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去摸爬滚打。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由管理几十个人,转变为负责几个人了。小干部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班主任老师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偷懒”了!
五、班队活动,唤醒孩子心灵
集体主义教育观的提倡者——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他曾经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事实证明,在缺乏集体荣誉感的班级中,学生大都我行我素,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更没有积极向上的学风,所以集体荣誉感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平时的晨会课、班队课以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集体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每周一次的盘点活动,说说这一周在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有的说,星期三英语课上,老师批评我们班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了,我提醒他们,作为班干部的同学要带头积极举手发言,让老师喜欢我们的班级;有的说,昨天数学考试,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不如隔壁班好,我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从而意识到最近的学习风气有些问题,回家作业质量较差,今后我们要改正缺点,争取超过隔壁班;有的说,今天早上,小晗忘记带红领巾了,我发现后主动把我另外准备的一条借给了她,才没有被监督岗扣分,我表扬他真是个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的好孩子……
在总结和反思中,学生的集体观念慢慢形成了,他们自觉地开始了互帮互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感受了共进共退、共荣共辱的集体意识。
总之,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需要我们学的、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我爱学生,但我更注重爱的智慧,拥有了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情感,更要让我们的事业伴随着智慧。”
第五篇:做一个爱读书的教育人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育人
——《教师博览》第二届读书论坛有感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有幸聆听到一线作家、教育家的讲座,同时也体会到了做粉丝的感觉。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我印象最深的几位作家和教育家:
一、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
第一天刘铁芳教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刘教授谈到了所谓的“教育的秘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陪伴,并非控制、替代,包办,而是真正的“陪伴”,给孩子信心,让他有依靠,适时给予保护和帮助,而且要保证在场,既要保证孩子的主动性,又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两个基本点:一是阅读经典,培养精神趣味,当然要有选择地阅读,读那些真正有意义、有趣味的文字,而且尽量在游戏中学,激活孩子内心对美好事物的体验;顺便还说到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是农耕文化,它是指向成年人的文化,所以传统文化要传承,但不是说非它不可,应该有多样的选择;
二是回归自然,就是陪他到野外去疯玩,释放他的天性。为什么孩子有时候玩得不知疲倦,因为他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好的教育有两点很重要:相信自己的身体直觉,要有儿童视角。看一个孩子的健全发展,就是看是否激励了孩子内心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什么是好的孩子?有三个指标:一是健康,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二是和谐,指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接受现实,活在当下,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世界观;三是充实,能够无限制地去追求自己的自由!最后诠释了几个词语: 学生:越学习越有生气; 老师:活在师生关系中; 教学:让学生如何自己学习; 学校:学园、乐园、家园; 校长:把教育的本质带入学校。
刘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张他在山上拍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他当时六岁的女儿拍的,他能放手让一个六岁的孩子去拍照,可见他对孩子的信任程度。
下午著名作家刘心武老先生来到会场与大家分享读书之道,看到他我的心一下子震撼了,能这么直观的近距离接触我喜欢的作家,太高兴了,同时也很难过,刘老先生是让人搀扶着走上讲台的,老了,忆想当年百家讲坛上那位精神矍铄的人怎么这么老了,感叹岁月的无情,多么优秀的的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带着伤感之情聆听讲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刘心武。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这本书我看过了,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佩服刘心武的写作手法,真的是不可思议的设计,有时间大家可以读读。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开刊发过的文字。
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刘心武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2年出版《刘心武评点〈金瓶梅〉》。刘心武:读书的四种方式——狼•蟒•牛•猫 读书的四种方式——狼读
狼吞虎咽消化不良,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后果。刘心武直言读书跟吃东西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他认为:“每一个读书人都要懂得放弃一部分书,有的书你一辈子不必读,也读不了,还有一部分书可以狼读,狼吞虎咽,浏览,大体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这是一种读书方式。” 刘心武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常年在枕头下压着一些东西,不许人翻动,这让刘心武很好奇。有一天他趁着父亲还没回家时,从枕头鞋底找出书来,发现是《红楼梦》,是一本很老的印本,分上下册,他很好奇,觉得挺有趣,就来读。
刘心武回忆说:“母亲对他比较溺爱,知道我从父亲那里找出这本书,但是她不吱声,她对我读书带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孩子读书总是好事,就没有阻拦,可是我父亲回来以后找我算账,他压在枕头底下可见他不愿意别人掏出来看书,属于他的隐私。所以每到他快下班的时候我就非常紧张,我就狼读,•十几岁,我就通读了红楼梦,虽然有的我也没看明白,有的我也记不住,但是这样的狼读对我说确确实实让我和红楼梦结缘很早。” “蟒读”周汝昌《红楼梦新传》
刘心武将“蟒读”比做蟒吃东西,蟒吞了东西以后要通过很长时间消化。
他说自己十几岁时,就蟒读了周汝昌的《红楼梦新传》“我攒了几天的零用钱,在我家住的胡同口书店买了这本书,记得当时我拿书翻看,书店老板就说这不是小孩书,他觉得我不适合看这本书,而一翻我就觉得很有兴趣,因为我原来狼读过《红楼梦》,我对这个书有印象,跟我看过那部书有关系,我就特别感兴趣,特别吸引我,里面的红楼梦人物想像图和我之前看的绣像图完全不是一回事,风格不一样,所以就买了这本书。”刘心武说当时读《红楼梦新传》时,有的字还不认识,就跳着读,读不懂的地方也就读过去,就是把它吞下去再说,以后慢慢消化。遇到真正喜欢的书要“牛读”
我们都知道牛有反刍的饮食习惯,它吃饲料以后它可以在胃里面储存很久,四个胃可以分别储存,时不时把其中一个拿出来重新消化一遍,这样它就可以把饲料当中所有的营养充分的吸收。
刘心武讲到“牛读”时表示:“当你真的要进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阅读领域时,就不能狼读,也不能满足于蟒读了,而是要‘牛读’。在牛读过程当中,狼读的阅读印象和蟒读吞下去的,都进一步消化掉了,读自己而言有特别的滋养。“猫读”后总会有新领悟
猫吃东西叫猫食,吃的少,每次量很小,不贪多。刘心武说自己后来读《红楼梦》就采这样少而精的读法。通过这样的读书方法,刘心武对《红楼梦》中的小角色雪雁有了新的解读。
刘先生的读书四法让我茅塞顿开,给自己读书读不完找了更有力的依据,确实如刘先生所说的那样,有些书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有意思了,可是又不能不读,觉得那样会有头无尾,就硬着头皮读下去,现在可以不用那样做了,我们可以狼读。有些书大概读读就可以了。
刘先生还给我们讲了自己的写作心路,他之所以成为作家是自己的坚持与执着,十几岁就广读诗书,可以说是海纳百川的读,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书评,并且大胆的投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还真的给出版了,并且写了回信,希望能多多给投稿,那么权威的出版社能给出版说明刘先生当时的写作功底了得,可是后来发现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投稿,就再也不联系他了,刘先生说当时自己是个很狂妄的年轻人,其实他的狂妄是有资本的那就是博览群书,当年苦读的年轻人变成今天的著名作家。我认识刘心武是从百家讲坛开始的,通过他的讲解让我知道红楼梦背后的故事,让我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一天,他又给我们进一步揭秘了红楼梦的相关信息,回来后我就买了他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八十后故事》,这里不多说,有意读此书的同志可以联系我。
三、郑也夫《中国教育危机与出路》
1、介绍作者
中国教育的危机,郑也夫认为:在中国独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无论哪个年龄组的儿童或青少年,独生子女都是多数,非独生子女才是少数。要说独生子女是特殊群体,那是跟国外的青少年比,或者跟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少年比。相比较而言,独生子女容易自我中心,缺乏独立性,我个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严重缺陷。一个人成长时的第一课,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摩擦、妥协、合作、互相帮助。这些课不是诉诸语言的,但毫无疑问,大家很小的时候都学会了,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怎么能不互助,不相互妥协?但对于独生子女而言,这堂课没有了,他们没有了这个童子功。他在家里是最弱小的,大家都会照顾他,都是别人给他,而不是他给别人,他怎么能学会让步与合作? 还有他认为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待很荒诞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多数家长的期待是极不对头的。即便是最愚笨的老太太,如果有一些鸡蛋,她也不会把它们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如果她只有一个鸡蛋,她就会把它放在最好的篮子里。同样的道理,因为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潜力,无论如何也要他读大学,认为大学是最好的篮子,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妙的。一个孩子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人而异。有些孩子不愿意念大学,未必没有其他才能,他可能擅长做推销员或者干其他手艺活,这并不需要读很多书,不需要学高等代数,但他也能过得很好。每一种工作,都是跟一种人匹配的,有的人适合读康德,有的人就不适合,但不适合读康德的人未必不能成才。
中国糟糕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谋。政府的政策有问题,学校的管理有问题,家长则是配合政府和学校逼迫学生,最后导致整个中华民族培养不出有创造力的人才。
中国的教育出路--------突破口是职业教育:一是为了分流,二是想努力把职业教育搞得有声有色,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都有一技之长,同时还让他们在这儿玩的高兴,有极其丰富的文体生活,有很高的情商。职业教育做好之后,就能吸引一部分人不参加高考,缓解那些参加高考的人的压力。
社会上有很多的角色,有很多的社会工作并不需要学太多的书本知识,比如你做推销员、厨师或者车工,需要在学校里学很多东西吗?当然不需要。那你年轻的时候,需要的是玩得很高兴,爱打球的打球,爱唱歌的唱歌,开发好自己的情商。
我们要办一些好的职业学校,给每个人一项很扎实技能,然后有个就业直通车直接供他们就业。但我们迷信上大学,迷信学校的教育,这其实是严重的误区。
郑也夫用语言犀利直面中国教育的危机,给人以震撼,就中国教育现状做了深入分析,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人深思。
通过短短几天的聆听,让我受益颇多,深深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内心的强大!同时能与大家分享读书之乐,也是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