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历史阅卷心得体会
历史组
赵玉春
2015年6月10日至19日,我参加了高考历史阅卷工作,这次阅卷开阔了视野,了解了高考评分细则、标准以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具体的阅卷流程不再赘述,谈一下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1)版面不规范。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本题全部答到了其他题下,自己另外加题号;二是将本题的部分内容答到其他地方,用箭头表示。(2)书写不规范。很多考生答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有些试卷字迹潦草,笔迹不清,字体小,字间距小,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造成不必要的丢分现象。(3)格式不规范。有的考生答题不能做到段落化和序号化,要点之间追尾写,会导致失分。
2、缺少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专有名词。如40题“西方国家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回答:表述为“西方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力量发展”、“军事力量强大”等一些文学语言,一些内容词是不能给分的,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史论结合。
3、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不能清晰表明意思:如38题第一问的回答,不少考生只写“坊市界限被打破”、“市民阶层兴起”没有表述史实之间的联系。第二问理学的原因,有的考生只写了“三教并立”,没有进一步阐述三教并立所带来的结果或影响。
4、审题方面。(1)缺乏审题能力,审题不清。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方向错了,即使答得再多的内容枉然。有些题目学生失分多或者根本不得分,不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能力不到位,而是审题草率马虎,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答非所问而使结果劳而无功。(2)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键词,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而是原封不动地抄写材料原句,这是不得分的。
二、高分试卷与不得分试卷分析 学生要的高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考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词到位,一看就觉得“非等闲之辈”。(2)考生答案规范、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3)考生答案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4)考生答案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合,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5)考生答卷书写整洁、清晰、虽然只有少数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6)考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7)无概念混淆不清或错别字。
不能得分的答卷通常有以下情况:(1)考生答卷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2)考生试卷有创新意识,也能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3)考生试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4)考生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三、必要的答题技巧
1、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一定要组织到答案中。一些材料本身就隐含答案,但许多考生对材料重视程度不足,阅读材料往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从材料的内容中寻找突破口,不从材料中获得信息,而一味根据设问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虽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未能从材料内容中组织确切的表述。
2、不要在试卷上留空白。遇到题意不能完全理解或没有思路的题目时,千万不要因为 题目有一点不理解或估计该题写上也不得分,就什么都不写。写上去的内容有时逻辑不一定很正确,一旦踩到得分点也能得分。
3、答案语言要科学规范。一些考生作答时用词幼稚,词汇贫乏,不善于用专业语言,常令人忍俊不住。注重语言表述的正确性,就是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必须向教材语言回归,使用历史学科语言。鉴于此平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口头作答的同时,必须让他们多动笔,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述和概括能力,养成用学科语言、专业术语答题的好习惯。
4、答题思路要严谨规范。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有效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一句话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答题层次要清晰。应提倡分点答题,体现序号化,段落花,学生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一些学生答题从头到尾,不分段落,不分层次,不标标点,没有提示语,条理不清,语无伦次,逻辑不通,重复啰嗦,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神,难以寻找得分点。尤其使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后,往往对一些可给可不给的临界答案判的过死。一句话,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述。
6、书写要规范。即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易使人愉悦感。字体不要太小,字间距行距要合理。还要防止出现笔误或错别字,这些做法将直接导致扣分,实在可惜。平时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做一些书面作业,通过书面表达,才能发现问题,错别字会无处藏身。
其实,以上所谈到的这些注意事项,都是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的良好习惯,或者是要坚决克服的不良行为。文科考生要真正地、顺利通过高考,功夫是在平时而不在考场上那几个小时,一句话就是要求考生在备考中要做到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力求更好。
第二篇: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阅卷体会
一、阅卷现象及基本对策:
现象一: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
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或者一题中的两个问号)。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阅3000多份卷子。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现象二: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三: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
1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建议: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四: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
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五: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六: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阅数百份、甚至上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
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七: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现象八:不太顺手的问号给空着。
在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有的问号空着没答,实际上高考阅卷规定可给可不给的分可以给学生,但如果空着一个字没有阅卷老师就是想给也无能为力。不会做的题绝对不能空,空则一分不得,那就要运用技巧争取得分。
对策:起码能看出是哪一科吧,比如是政治学科吧,看看是属于政治还是经济还是文化还是哲学方面的,然后再对应的答即可,是历史学科,应该看出问的是哪一个时期,那就把这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都给答上就行了。
二、针对文综的对策:
第一,值多少分回答多少内容,按分值给答案
比如,某试题的分值是6分,按分值给答案的原则,一般学生应该给3个得分点;但是高考时学生回答的答案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学生组织的答案要点尽可能的多,尽可能详尽,是不是我们应该给4个或者更多的得分点呢。
第二,组织答案应条理清楚,尽量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高考试题可能不止一问,学生应该一问一答,将每一问的答案分成不同的段落,千万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如果某一问答案要点不止一个,学生应该把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的要点,并在每一要点前标上序号,如①②③„,最好能将这些序号上下排列,清楚明了。
第三,答案要点要醒目
怎么样才能让评卷老师在“瞬间的一眼”看到学生的答案并给学生呢?学生应该把答案的每个要点都总结出关键词,并尽可能把关键词写在最前面,把认为最能得分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每一个答案的关键词写在每一点的最前面。然后再进行解释。“把得分点放在最显眼位置”。改卷老师想不给你分都难。
第四:答案要点要“多多益善”(全面)
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当然,“要点”多可能“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决不是长篇大论。学生的答案应该是给出尽可能多的理由(要点多),而不是把其中的某一个理由叙述的多么充分(文字多)。因为改卷时,老师看的是你给出了几个合理的理由
每一个理由都有固定的分数;如果你只阐述某一个理由,即使你论述的再充分,评卷时也只能给一个要点分。所以,你的答案包含的要点应该“多多益善”。
第五:答案内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评卷时是“采点给分”,而不是按深度给分(深度至多加1分,一般考生得不到)。评卷时凡是知道“一分为二”,全面回答问题的,回答积极和消极的,即使解释的不够准确、全面,根据“可给可不给的分尽量地给分”的评卷原则,就可以得到满分如果只回答积极或消极其中一个方面,理由阐述的再详尽,评卷中至多给一半的分数。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广度”比“深度”显得更为重要。
第六:写在试卷上的文字不要轻易划掉
评卷老师“相当”宽容,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只要学生的答案能让老师“发现”,老师不敢不给分。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错误部分不影响你正确部分的得分。何况,学生认为错误答案的,说不定里面还包含“得分点”呢。评卷老师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即使学生对某一题目十分陌生,也要尽量答上几点,因为阅卷老师给0分是十分谨慎的;更何况每个评卷老师都有1分内的决定权,只要答案不是太不象话,一般都会多少给点分。
第七: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有的同学写答案时习惯从所给空间的中间写起,写到最后甚至写到密封线内,扫描不出来,评卷老师根本看不到,密封线外的文字因为缺了后半
行,语句不通,想给分都十分困难。由于空间不够,有的同学写到最后几行字体越来越小;或者从答案末端画一大箭头转再到左侧,继续补充答案,给老师十分不好的印象。所以,组织答案时,一下笔就应该尽量从左侧开始,把空间留在右侧,用不完可以空着;若检查时灵感再现,想起好的要点可以继续补充。
第八:语言要完整,字体要工整
语言叙述要完整、准确、严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形成文字时,逻辑上可以采取转折式,结构上采取并列式。由于试卷答题空间有限,字体大小要适中,仿照“作文方格”大小或略微紧凑一些即可。文字不要过大,影响文字数量;也不要过小,影响评卷老师阅读。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要空话套话,不要无的放矢,做到逻辑严密,言之有理。
第三篇: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体会
2014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阅卷感想
罗山高中 李柏胜
高考,作为国考和全民运动,一直牵动着国人的神经。每年的高考作文,又是整个社会讨论的焦点和热点。赞赏者有之,力挺者有之,拍砖者有之,质疑者有之。但是,人们又必须承认,高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最后的公平。“你学,或者不学,高考就在那里,不早不晚;你背,或者不背,范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愿,或者不愿,分数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骂,或者不骂,大学就在那里,不离不弃。”所以说,抨击高考、批评时政只能是得不偿失,顺应形势、寻找规律才可能有所作为。
笔者非常有幸参加了河南省2014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整理出一些高考阅卷的心得体会,并无意泄露高考阅卷的机密,如果我的只言片语对高三语文老师和备考的学生有所帮助,那就善莫大焉。
2014年6月10日,河南开封。天上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温度超过40℃。这一天是高考阅卷报到的日子,他们从河南的四面八方赶来,在河南大学汇聚。河南大学新校区计算大楼前,两个武警战士笔直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任凭汗水虫子般地在脸上爬行。一副长长的对联特别引入注目:“严肃认真公平公正选栋梁事关民族社稷,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荐英才情系家长考生。”
报到后,每一位阅卷老师领到一份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我翻开作文,一字一字阅读,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破译的密码。
材料作文自2006年重出江湖,就备受青睐。至于担心学生无从下笔,多位老师都表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这几年作文题基本都是材料作文,立意角度比较多,相对比较宽松,有利于给学生更多的施展空间,比命题作文更难押题。
2014年河南省的高考作文,就是新课标卷一的作文,以其鲜明的思辨色彩得到行业内外普遍的好评。
试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而成功过桥者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双方落下桥,而自己通过。不过,今年的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的要求,与近几年高考一样。
下面,对这个作文做一个剖析,谈一点感受:
一、审题。所给材料审题难度适中,比起去年和前年难度稍有增大。2013年加有关键语:“要有经验,更要有勇气。”点了一下。今年,纯粹是客观叙述,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取舍。这样,考生会有更大的思考空间、选择自由度。
同时,这个材料还切合了当今遵守规则、竞争、合作、互利共赢制度创新等社会热点。对青年学生在思想教育上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材料共有六句话。其作用分别是:第一句,介绍项目;第二句,说明规则;第三句,陈述习惯做法(一人落水,一人通过,一胜一败,非此即彼);第四句,介绍新的做法(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第五句,众人争议;第六句,推及其他。
既然是众人争议,自然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认为犯规了,有人认为没犯规;有人认为应该遵守规则,有人认为应该打破旧规实现体制创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争论的角度,大致有三:
(一)赞成。认为竞争中也可以实现合作双赢;认为应该打破陈规,革故鼎新;认为创新体制可以解放生产力;或认为转换思维角度带来双赢结果。
(二)反对。认为破坏规则是投机取巧,违反公平原则;认为规则意味着秩序,不可任意践踏;或认为竞争就是应该分出胜负高下;或认为规则是公平的基础,要在全社会形成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之风。
(三)结合。抓住两个方面,认为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合作精神;或既要锐意创新,又要遵章守规;或既要合作,又要维护规则。
二、立意。考生作文立意只要在上面分析的三个角度十多种立意的框架内,都会符合要求;无论是抓住其中一个方面,还是结合两个方面,都可以。
在此基础上,只要能够深入地追根溯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有思辨色彩,有思维深度。就是说,关键要看学生剖析得深入与否。
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立意深刻与否,剖析深入与否,是文章基础等级“内容”项得分高下的关键。文章能够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如“合作共赢”“合作成功”“尊重规则”“变通的智慧”或“让思维转个弯”等,都是好的。
就题目本身来看,这的确是一道好作文题。许多考生也会感激这样的好题。但是,对于有的考生来说,这会是个噩梦,是个灾难!
——因为,事实上,从2006年我们河南省高考作文采用新材料作文这种形式以来,作文“偏题”“跑题”的声音一直在备考和高考中不绝于耳。每年的高考,甚至每一次模拟考试,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作文立意偏题或跑题。
所以,如果写为如下立意,则差不多要被看作偏离题意:
1、拥抱是一种力量;
2、互助互爱;
3、为他人考虑;
4、换位思考;
5、成全他人;
6、团结协作;
7、谦让;
8、宽容;
9、和平共处;
10、尊重他人;
11、和谐;
12、学会分享;
13、友谊;
14、防患于未然;
15、成功需要感情;
16、学会思考;
17、规则不够严密;
18、革新;
19、尊重传统文化; 20、有规则就有漏洞
学生一定要弄清命题方向,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像作文,一旦偏题,那么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后果甚至就是灾难性的。如果在高考考场上审题出现偏差,那会是终生遗憾。
三、标题。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而选拔就要区分优劣,分出三六九等。好的文章标题,对文章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高考作文命题在呈现多元化命题特征的同时,材料作文仍是命题趋势。自拟题目,大有讲究。可是有许多考生精心拟题的意识严重淡化,他们奉行着“题不在好,有了则行”的原则,不愿意也舍不得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拟题上,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拟题得不偿失。还有考生认为有了作文题目就不会因缺失文题而被扣去2分。熟不知,一个好的题目会成为一个亮点,为文章增色不少,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如果众多的考生,或千人一面地引用材料中的中心词和关键词做自己作文题目,或机械呆板地挪用一些陈旧俗套的题目做自己作文的题目,那只会让阅卷者望而生厌、大倒胃口甚至引起反感。
作文拟题很能体现考生的才情,彰显考生的个性。考生精心为自己的高考作文拟写一个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创意、具有美感、精练简洁、寓意深刻、与文章内容珠联璧合、与材料 的内涵丝丝入扣的“靓题”,定能让在炎热六月勤阅卷、有疲倦感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神清气爽。激发阅卷兴趣。阅卷老师对考生的文学素养必然有个初步的肯定,对考生的作文也有个好的第一印象,最终影响到阅卷老师对考生整篇作文的优劣评价。
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高考作文(命题作文除外),从应试角度来讲,题目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自由拟题绝不能等闲视之。
结合今年的高考作文,标题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了作文得分的一道重要分水岭。
好的标题要能够言简意赅地说明文章立意,要有能够包含文章主旨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书写还行,无硬伤,看到标题,阅卷老师就想打50分以上的好题有:
1、竞争中合作求双赢;
2、守规则而知变通;
3、合而互利,斗则两伤;
4、同木共度,合作双赢;
5、莫被惯性思维束缚头脑;
6、狭路相逢智者胜;
7、竞争单雄,合作双赢;
8、尊重对手,追求共赢;
9、规则虽硬,创新更美;
10、是创新还是作弊;
11、合作诚可贵,规则价更高;
12、打破习惯,革故鼎新;
四、选材。这样的作文,可写的材料多之又多。教材内,生活中,杂志上,网络上,乃至试卷上,都有。如:廉颇与蔺相如的争斗与合作,项羽与刘邦的合作与分裂,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争与友谊,林肯化政敌为友,林丹与李宗伟的对手友情,王皓与张继科,奥尼尔与科比,加多宝与王老吉,马云与马化腾,曼德拉与南非白人,国共两党的合与斗,孙刘联合抗曹,等。当下的世界也需要合作共赢,比如世界环境治理需要各国协同作战,中国和欧洲合作联手打造经济繁荣;“马航失联”事件中各国团结合作;各民族要团结合作;体育比赛中团队协作方能胜出;人与人之间也要合作才能双赢等。
“题目明其旨,表达定等次”。选材恰当与否,对于文章的成败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这里的“物”就是指文章的内容,文章所选用的材料。它们犹如钢筋水泥砖之类建筑的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则高楼大厦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的。
作文选材要恰当。材料还要能够为中心服务,能够典型而丰富地表现中心。即使是立意正确,如果选材与表达开不够好,也不能得到高分。例如,写“合作共赢”“互利互助”之类主题的,所选材料如果是竞争双方之间,或者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对象之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生,则可为文章增色;如果写人与人之间或者团队内部的团结协作,则属于举例不当。
又如,写创新的,如果写打破旧规则旧制度的材料,或者是破除惯性思维方面的材料,则可以为文章加分,如果写科技上的创新,与遵守规则和打破规则无关,则属于举例不当。
五、构思。好文章不但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要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构思,显示思路、层次与脉络。
从总体上,文章有总分结构、对照结构、层进结构和并列结构等常见结构类型。而文章的主体呈现部分,又有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由主到次、由详到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等顺序。好文章就是要做到意思醒豁,层次清晰。
对于主旨的表达,要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层次与角度单一就会显得不够丰富和全面,那样的话,感染力说服力就不够强。
六、等级。文章立意合乎题意,其他方面也达到要求的,根据表达的高下确定其为一等或二等;文章有一个中心,立意与材料内容或寓意沾边的,可入三等,如团结达到双赢、拥抱是一种力量、转身换位顺利过桥、学会宽容、互助让你我双赢、后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而与材料内容与寓意丝毫没有关系的文章,或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只好让它进入四类。
作文满分60分,打分按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三方面各占20分进行。一等16-20分,二等11-15分,三等6-10分,四等0-5分。每一等次内部也要分出上中下来。
同一文章三个方面的得分可以跨等,但不能隔等。如内容为一等的,表达不应低于三等;
反之,亦然。
七、扣分项目。
1、缺标题,扣2分。
2、错别字,每见一个扣1分,重复不累计,扣到5分为止。
3、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酌情扣1-2分。
4、字数不足。不到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字数不到400字的,不再分项打分,只打一个总分,最多20分。
5、考生写文言文、篆体文等另类作文有专家打分。
八、写作禁忌。
1、不可只列个提纲;
2、不可照搬照抄前边的文章;
3、不可宿构或套作;
4、不可书写潦草,不写繁体字和已取消的简化字;
5、不可写为文言文;也不滥用网络语言;
6、不可写得思想消极或反动。
九、分数的判定
一篇作文要由两位老师来打分,也就是说一篇作文最初有两个分数,如果这两个分数相差在8分之内,那么,这篇作文最终的分数是取平均值。如同一篇作文,一位老师打50分,另一位老师打56分,那么,这篇作文最终的分数便是53分。
如果两位老师打分相差较大,电脑则自动将作文提交到三审程序,如果三审打分还是比较离谱,则进入四审程序,由专家组成员进行打分,一般这类有争议的作文,要么是高分作文,要么是低分作文。
一般情况下,90%的作文是在“二人转”中被定“终身”,很少有作文进入三审、四审程序。
阅卷老师每天的工作量是有规定的,每天至少要阅900份试卷,从看到作文,到在键盘上打出分数,再到电脑记录分数,平均时间是26秒。
那么,要想拿到高分,考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呢?
河南大学文学院许兆真教授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四步见血”,即标题,开头,中间和结尾。这四步都要通过关键句凸显作文的主旨或论点,这些关键句是阅卷老师的采分点,也是作文的思路。
十、当下作文教学的方向
1、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今年作文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自身的经历关系密切,学生应该很有话说。但许多考生竟无话可说,文章空洞无物,有的文章甚至让我们感到学生幼稚无知,这真令人深思啊!所以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要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多阅读。既要读有字的教科书,也要读人生、社会这两本无字的书,真正做到生活处处皆语文。
2、要学会思辩。“遵守规则”与“学会变通”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此次作文中暴露出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思想的简单、呆滞,不能辨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两点论中没有重点论。有些考生在破题之后只能勉强地拿一二事例作平面的类比,不懂得条分缕析,深入拓展。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应该学会用哲学思辩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要严格作文行文规范。在阅卷时,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现在学生的规范意识太差。首先是文体的规范,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不是要求学生没有文体,而是选定一种文体去写。很多考生写得文体四不象,没有严格的文体规范意识。其次是书写的规范,很多考生的书写字体潦草,卷面脏乱差。再一个是很多作文没有题目,有的字数不足,有的因字数不足被扣掉7分。有的出现了明显的知识错误。很多作文甚至高分作文出现错别字、病句、结构不严谨、标点符号不会书写和运用等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严格作文规范意识,从书写到语句运用,应该精益求精。
4、要培养创新意识。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创新意识,从结构到语言,一点新意都没有。作文的创新包括文体、语言、立意、构思、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但创新时一定注意,不要为刻意求新,而偏离题意,那样结果适得其反。
第四篇:高考语文阅卷的一些情况及体会
高考语文阅卷的一些情况及感悟
山西省今年首次实行电脑阅卷,其阅卷地点和以往几年一样,还是位于榆次三水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我和我校的李淑霞老师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山西高考语文试卷评阅工作,下面将此次阅卷的一些情况和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具体情况
1、阅卷时间。我们是6月9号报到的,10号上午开动员大会,会议主要是让阅卷老师明确阅卷的职责和阅卷纪律,知道自己所阅试题和所在小组,会议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负责人和山西省教育厅纪委负责人分别作了讲话。会后,阅卷老师到阅卷场地熟悉自己所阅试题的楼层。10号下午,分组由专家讲解评分细则,让老师们记录具体的评分细则和评分依据。11号上午,老师们阅读由专家给出的标准卷,并试评试卷;在试评试卷结束后,老师们能在电脑统计数据上看到自己试评的成绩是高还是低。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逐渐熟悉了评分细则。11号下午,继续试评(有的小组已经进入正评),继续熟悉评分细则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评卷方法。从12号上午开始全面进入正评,我们语文科一直到19号下午,评卷的所有工作全面结束。
2、阅卷人员。阅卷人员由专家、一线教师和山西师大文学院的研三学生组成。专家主要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评分细则,选出标准卷,监督评卷人员的评卷质量并对问题较大的评卷人员进行详细指导,解决评卷人员把握不了的试卷评阅问题。一线教师主要评阅作文、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研究生主要评阅默写题和仿写题。
3、阅卷过程。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个别阅卷人员晚饭后还需加班。每个人每天都有任务量,我所在的作文组开始的任务量是每人每天700份,之后加到了每人每天1000份;速度快的阅卷人员30秒评阅一份作文,慢一点的大约是60秒一份,当然,开始几天要慢一点,越到后面越快。因人员调整,15号我去了翻译组,翻译组的任务量是每人每天1800份,大约3到5秒评阅一份。在保证速度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质量,每份试卷要随机评阅两次,最后分数取两次评阅的均分;作文两次评阅的分差不能超过7分,翻译两次评阅的分差不能超过2分;如果超过了分差界限,就在专家的电脑上显示为无效评阅卷,该试卷随机发给第三人进行评阅,最后分数取分差小的两次评阅的均分。正因如此,每个阅卷人员都很关注自己的无效评阅卷数量,也很注意自己的评卷分数曲线与整体评卷分数曲线的对应关系,尽量呈现一致的曲线。如果个人的评卷分数曲线有异常和无效评阅卷数量过多,专家就会找其谈话,帮其提高业务水平。在这样的阅卷过程中,我们真实的体会到电脑阅卷的好处,它不仅提高了阅卷速度,更主要的是真正做到了几乎是零误差的评阅,给考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判。
4、翻译和作文。我们一直说翻译题是“送分题”,是“保分题”,是“拉分题”,今年翻译题的均分是4分,满分翻译大有人在,0分到2分的翻译也比比皆是,我的感觉是这个题的分差很大。我们的评阅方式是看点给分,所谓的“点”其实就是实词和古今异意词的落实,如“杂糅”、“治”、“路”、“与”、“坐视”,如果这五个“点”都落实到位了,最后得分肯定在8分以上。其中的“治”“与”是对平时的实词积累的考查,“路”是对古今异意词的考查,“杂糅”和“坐视”是对具体语境理解程度的考查。
再说作文,今年作文的均分是44分,评卷分数曲线有三个峰,区分度很明显。具体的评阅尺度是这样的:抄袭的10分以下处理,套作的30分以下处理,字数不够700字的不及格处理,没有题目的扣2分,只写题目的给2分,抄写现代文阅读占文章篇幅一半以上的20分以下处理,扩写材料的不及格处理,偏题的不及格处理,跑题严重的25分以下处理,55分以上的必须结合材料。整个评阅原则是尽力找文章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才学;持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批判的态度,这和平时的作文批改有很大不同。对优秀作文的评阅,专家
给出了几个“看点”:从题目看思维质量,看读书的底子,看精神方面的亮色,看用材是否新鲜,看文章的结构,看主题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如《让善心在指尖舞蹈》和《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两篇文章就可以比较出考生的思维质量,后者更为大众化,所得分数也就大众化了。在选材上,《伟大的微小者》用到了古诗十九首及其背后的无名作者,用到了拿破仑及其背后的士兵,用到了比尔盖茨和中国的“微尘”,整篇文章选材涉及了文学、军事和经济,体现了考生广博的知识面和非凡的思维质量,最后这篇文章理所当然地拿到了高分;一些低于均分的作文,很大一部分其选材就很“老”,很“自我”(典型体现是:我如何如何,我父母如何如何,我亲戚朋友如何如何,通过我和我身边的事来例证主题,没有一个高中生应有的高度,看不出思维的质量,很泛,很空,最后的分数也很低;专家把这一类文章称为“低幼化”)。
以上是我今年阅卷的一些具体情况,由于阅卷的时候保密甚严,我这里写到的可能并不完整,下面谈谈我参加高考语文阅卷之后的一些感悟。
二、我的感悟
1、责任和公正。在阅卷场地有这样几幅标语:“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战高温,抗酷暑,为国选材,无私奉献”、“铁肩担道义,分分不负寒窗功”,我想这几句挂在评卷场地的标语是对责任和公正的最好体现;当然阅卷人员用行动和评阅质量证明了,它们不仅挂在阅卷场地,更挂在每个阅卷人员的心里。
2、教育要与时俱进。今年山西省开始用电脑阅卷,我深切地体会到电脑阅卷的优势,我觉得其优势主要有:试卷的收发和保密更为方便,不像以往人工搬运那样费时费力;能更好地保证公正公平阅卷,有问题的评阅会在仲裁组的数据终端自动体现出来,不像以往人工翻阅仲裁,可能有遗漏;能更好地区分考生,因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所以试卷的评阅要有很好的区分度,电脑阅卷的分数曲线能体现区分度,其数据库也记录着阅卷进度和阅卷质量,使整个阅卷过程的数量和质量都数字化。
3、方法和技巧。通过高考阅卷我进一步体会到高考语文试题有规律可循,相应的语文试题的解答也有方法和技巧,正因如此,我们的迎考考生应该主动总结真题和模拟试题中的“规律题”。当然,在平时的练习中,迎考考生应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尽量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希望以上内容对我校的迎考学生有所教益,同学们能做到“知己知彼”。
第五篇:高考语文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高考语文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今年语文阅卷地点在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有知识题组21个,每组16人左右,作文题组21个,每组15人左右。作文题组阅卷员全是各地的一线教师,知识题组以研究生为主,少数是一线教师。我阅的是作文部分,下面将我的见闻和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阅卷程序:
11号上午学习专家组定的不同等级的标准卷14篇,听取专家解读标准。下午试评10篇培训卷,评卷员打分与专家打分不超过7分,视为培训合格。
12号开始正式评,慢的一天评六七百份,快的能评一千多份。每个评卷员一评就是一个考场的30份试卷,一份作文由两个评卷员评,当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小于事先规定的误差域值时(这次作文的误差域值是7分),计算机就自动取两人平均分数作为考生该题的最终得分。如果大于7分,计算机就自动把考生的作文发送给第三位老师评阅,所有经过三评的作文最后发送给小组长进行审查确定分数,一般取较接近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专家组随时抽查每个老师的阅卷质量,同时对特殊试卷进行仲裁。
各组小组长负责全组的阅卷质量,他的电脑上有本组各位评卷老师的有效评卷数量以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他们会随时将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标准差等情况通报给各位评卷老师,让其马上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16.17号限定阅卷数量,每人每天阅卷量上限是800篇,18号下午全部阅卷结束。作文平均分42.42分,去掉0分作文,大约在43.5上。
具体步骤是:
专家挑选标准卷→评卷员学习标准卷→专家解读评分标准→评卷员熟悉标准并试评→组长审核通过→评卷员正式评→组长把关→专家审核仲裁
二、电脑阅卷界面介绍
每道大题的阅卷界面都是两部分,左面是学生的答题内容,右面是阅卷员打分区域。作文题左面内容需要用鼠标拉着看,右面打四个分数,分别是内容、形式、发展和扣分。第四大题右面打8
个分数,第五大题打三个,第六大题打
1五个,都是每个小题打一个分数。
三、专家解读作文阅卷标准
(一)、作文题目
2009年是命题作文,与2008年相比,考生难度下降了,阅卷难度加大了。“见证”的词典意思:亲眼目睹;可以作证。
导语“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中,前后呼应,阐述了“见证”作为动词和名次的意义。
“见证”的主体:①人(自我、我们/历史人物)②拟人化了的事物 “见证”的对象:①客观事物(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个人身边的小事)②对客观事物的思想升华
(二)、2009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对见证的理解不准确,滥用“见证”。
主客体关系颠倒,灾难见证了我们等说法不准确,见证是历史使命,我们要勇于见证等都不恰当。
2、滥用“我们”。
我们见证了五千年文明,见证了祖国的成长
3、罗列材料,无中心,形散神也散。
4、大而空的空话套话,无真情实感。
(三)、四类卷分数的评判标准
一类卷:60——54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有文采。(夹叙夹议类的文章,文体不做严格的要求)
二类卷:53——42分
对“见证”的理解有一点偏差,个别段落不协调,主题清楚,语言通顺,错别字较少。
三类卷:41——31分
对“见证”的理解有较多的偏差,主题模糊,中心较散,感情空洞,语言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
四类卷:30分以下
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感情虚假,句子不通,错别字较多。
(四)、对不足字数作文的处理
600字以上,50字扣一分;不足600字,400字以上,25分切入;400字至200字,20分切入;不足200字,10分以下;只有题目,给2分。
(五)、无题目或更改题目,扣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
四、阅卷体会及备考启示
1、加强书写规范化的训练。
每篇作文评分时间不到30秒,第四大题打八个分快的也就是30秒,而且评卷点每天公布每个评卷员的阅卷数量,虽然没要求具体数量,慢的自然要加快。中午饭后阅卷员没有地方休息,下午评卷也有点头昏脑胀,因此,书写好坏成为重要的判分依据。
在平时答题时,我们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促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清楚工整,少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特别是在时间紧,答案差不多相同的情况下,书写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
2、让学生熟悉评分细则,强化规范答题。
作为知识题组的评卷,专家都给出了每个小题详细的评分细则和标准。作为高三语文老师,不仅自己要清楚阅卷场的评分细则,也应让学生了解高考评分细则。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决胜高考”。教师可结合高考试卷,详细地讲解高考评分细则,并可组织学生为自己评分,以此来强化得分意识。在平时作业批改、考试阅卷时,教师更应规范给分,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怎样答题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考分。
3、作文训练讲实效。
高三作文训练直接应对高考。遵循作文评分细则,投阅卷老师所好,应是训练的方向。首先立足基础等级,可针对审题立意、材料选用、思路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以确保作文不出现大失误;然后冲刺发展等级,用心打造作文亮点,以吸引阅卷者的眼球。高考不是打名次分,高分作文必须值高分。
4、作文选材切忌“撞车”。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重要区别,就是在6月7日上午有数十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心,就会“英雄所见略同”、你写我写大家写,选材撞到一
个地方去了。当几十万考生反复向阅卷老师宣讲同一种“材料”时,那接受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灾难性的!今年许多同学把08年的雪灾、地震、奥运、神七等大事罗列一遍,就出现了材料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相同的现象,得分多数在41——45分之间。
5、在一轮复习的作文备考中,文体训练应多样化。高考作文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文体,不要一味写议论文,今年记叙文得分较高,特别是写借物抒情类的。
6、不要玩深沉,玩哲理,太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跟阅卷老师捉迷藏。议论文论点不明显,记叙文只是平铺直叙都难得高分。
7、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这样的作文会给人卖弄之嫌。
8、文章的开头、结尾非常重要,平时作文应加强训练。电脑阅卷评卷员先看到的是文章的开头,即将打分时看到的是结尾,这两者对打分的影响较大。
9、语言有无文采非常重要。文采能反映一个考生的语文水平,有的评卷老师特别注重这一点。因此,在作文备考时,从字、词、句、句群、段落、修辞等方面要多加强训练。
10、命题作文不得再自我拟题。否则,先扣2分。
11、文言文翻译要训练学生理解文意,先把意思翻译正确,因为翻译题的评分标准是先看意思正确,然后再看关键词赋分。如果意思不正确,关键词翻译正确也不得分。
12、选做题考生绝不能忘记涂选做标记,因为根据选做标记电脑会自动分类,阅文学类文本的评卷员只阅文学类文本,阅实用文本的只阅实用文本,不涂选做标记,就没人阅了。
13、在知识题答题中,考生应突出关键词,答案内容不以多取胜。写得太多往往会给人不会而乱答之嫌。
14、高三复习不能忽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识面广不广,语文素养高不高,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因此,高三备考不能忽略课外阅读,不能忽略学生课外语文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