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逻辑推理总结全
一、直言命题
1、矛盾关系(逆否命题):一真一假 所有是,有些不是 某个是,某个不是
2、反对关系: 不能同真(如果有一个是真的,那么另一个一定是假的)所有是,所有不是 所有是,某个不是
3、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如果有一个是假的,那么另一个一定是真的)有些是,有些不是 有些是,某个不是
-------
4、从属关系
所有A都是B可以推出有些A是B 所有A都不是B可以推出有些A不是B
常见题型:给出一个题干,根据题干能推出选项的真假,或不能确定选项的真假。
能推出真假的情况:所有A都是B可以推出有些A是B;所有A都不是B可以推出有些A不是B。
不能推出真假的情况:有些A是B不能推出有些A不是B;有些A是B不能推出所有A是B;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所有A不是B。
5、换位推理 能推出的情况
(1)所有A是B推出有些B是A和所有不是B的都不是A(2)所有A不是B推出所有B不是A(3)有些A是B推出有些B是A 需注意的是“大部分”,“少数”,“一半”等词语不能用于换位推理,例如: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推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从属关系和换位推理结合起来得出以下结论 必须记忆:
所有A是B推出(有些A是B;有些B是A;所有不是B的都不是A。)所有A不是B推出(有些A不是B;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推出(有些B是A)
(2013浙江)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
Ⅰ.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不确定)
Ⅱ.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真)
Ⅲ.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假)
Ⅳ.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不确定)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题干“不都”等于“有些不是”,所以答案为B--------------------
6、三段论(要时刻想着和换位推理结合,中项必须当一次主项,当一次谓项)(1)只有三个词项,每个词都出现两次 正确的三段论举例:
所有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小王是中国人,所以小王是勤劳的。
所有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小王是不勤劳的,所以小王不是中国人的。(换位推理:推出所有不勤劳的不是中国人,不勤劳是中项,且周延了一次)
所有中国人都是勤劳的,所有中国人是聪明的,所以有些勤劳的人也是聪明的人(换位推理推出,有些勤劳的人是中国人)
不正确的三段论举例:
所有的中国人是勤劳的,小王不是中国人,推不出结论。有些中国人不勤劳,有些勤劳的人是聪明的,推不出结论。
结论中的主项为小项,结论中的谓项为大项,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部分为中项。错误:“四词项”
切记:只有“所有”和“不是”是周延的
(2)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如何判定周延:“有的鸟不会飞”,“有的”是量项,“鸟”是主项,“不会”是联项,“飞”是谓项。量项是“所有”则主项周延,量项是“有些”则主项不周延;联项是“不会”否定则谓项周延,联项是“会”肯定则谓项不周延。
例子:凡金属都是导电的,水是导电的,所以水是金属。导电不周延,所以结论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得不周延,前提中周延的,结论中也周延。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凡薯类都是杂粮,所以凡杂粮都是高产作物。前提中高产作物不周延,杂粮不周延。结论中高产作物不周延,而杂粮周延,所以结论错误。
(4)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有的人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影星,所以?推不出。
二、联言命题(全真才真,一假就假)并存(两个论断用逗号连接)、转折、递进
并且、和、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不但……而且……、既是……又是……、尽管……然而……、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是„„还是„„、等等。
三、选言命题
(一)不相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只能且必须成立一个。负命题:两个都成立,或者两个都不成立。(牢记不相容的正命题和负命题)经典例题:某司机驾车违章,交警说:“要么罚款,要么扣照。”司机说:“我不同意。” 那么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哪项他必须同意。A 扣照,不罚款 B 罚款,不扣照
C 承认错误,下次不违章
D 如果不能做到既不罚款又不扣照,那么只能既罚款又扣照。(正确)
(二)相容: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也可能„„、一真就真,全假才假
四、假言命题
不能同假情况: P-> Q 和Q-> P
(一)充分条件:如果„„就,只要„„就,一旦„„就,若„„则,„„应该„„,„„必须„„
省略连接词的充分条件推理举例:天不下雨,我就去。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判断
一、如何判断命题假
只有前件真且后件假命题一定为假,其他情况命题可能为真。
只要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则结论必然正确的。根据以上判断,以下哪些情况有可能出现?
1、结论正确且前提正确,但逻辑推理结构无效。
2、逻辑推理结构有效且结论正确,但前提是错误的。
3、前提错误且逻辑结构无效,但结论正确。
4、前提错误且逻辑推理结构无效,结论也是错误的。1、2、3、4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二、如何判断命题真
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包含两个推理 P推出Q, 非Q推出非P,只有两个推理同时成立,假言命题才成立。
(2012浙江)
以上4张卡片均为一面是图案,另一面是阿拉伯数字。现在断定:如果一面是梅花,那么另一面是6。
如果要检验该断定正确与否,且只允许翻动以上两张卡片,正确的选择是: A.翻动第一张和第三张 B.翻动第二张和第三张 C.翻动第一张和第四张 D.翻动第二张和第四张
(二)必要条件:只有„„才,不„„不,没有„„没有,除非„„否则不,„„必需„„
五、负命题
1、充分条件负命题:即—P或Q的负命题
2、必要条件负命题:即—Q或P的负命题
3、充分必要条件的负命题:即(—P或Q)且(—Q或P)的负命题
4、要么„„要么的负命题:(—P且—Q)或者(P且Q)
熟练记忆:如果张三去,那么李四也去,如果这句话为假的,则张三去且李四不去。
六、判断命题真假
如果P,那么Q等价于 —P或Q,只要—P或Q命题成立,那么如果P,那么Q成立,即有三中情况,1、—P成立,—P或Q成立,2、Q成立,—P或Q成立,3、—P和Q同时成立,—P或Q成立。
七、两难推理
构成:两个假言命题,一个选言命题
熟练掌握以下两种情况
1、A—>B;A—>非B,则A一定不成立。
2、B—>A;非B—>A,则A一定成立。
3、A—>B,非A—>C,则要么B,要么C。
答案:A A—>B;A—>非B,则A一定不成立。
经典例题:如果使用绿色,则不使用蓝色;如果使用红色,则使用蓝色,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则绿色和红色至多只能使用其中一个。
八、模态命题
1、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必然A与可能非A,必然非A与可能A
2、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然A与必然非A
3、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能A与可能非A
4、从属关系
必然A一定推出可能A,必然非A一定推出可能非A。
必然和可能之间的转换
熟练掌握:不必然=可能不,必然不=不可能
九、加强型
正面加强
反面加强
要加强白天销售额高,可以强调反面:夜里销售额不高。
十、前提型
前提是推论的必要条件,没有前提,推论不成立 前提条件=必要条件
十一、翻译 句子翻译成逻辑
如果兰兰考100,那么晶晶没考100。
翻译:兰兰没考100或晶晶考100
兰兰考了100,而晶晶没考100。翻译:兰兰考100且晶晶没考100
第二篇:逻辑推理及答案
冷月是组织内的杀手,不过这次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监视夜月辉。他实在无法想象,这个窝在沙发里喝酒看电视的颓废少年,在组织的黑名单上竟然排第一位。夜月辉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带着哥哥出了国。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夜月辉似乎完全继承了父亲,整天混在酒吧里。即便如此,冷月仍不敢小视。组织最近处于关键时期,黑名单上的人都要盯紧,必要时可以干掉。他已经盯了夜月辉三天,这三天中夜月辉不是在酒吧喝酒就是在家看电视,更多的时间是在睡觉。一切都在冷月的监视中。望着沙发上打哈欠的少年,冷月用特制的通讯器向组织汇报情况:“第三天,一切正常。”一转身,一把枪抵在了自己的额头上。夜月辉笑着说:“杀手先生,这三天辛苦你了。”再一看,搭档已昏在门口,还未关闭的通讯器中传来警车的声音。
参考答案解析
冷月是某个组织的杀手,这个组织已经被夜月辉盯了好久,但组织的内部结构十分严密,一直没有机会一举铲除,而对于组织来说,夜月辉同样是一个棘手的敌人。这次组织到了关键时期,是力量最薄弱的时候,夜月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组织却盯紧了他。【文中内容】
这时候,国外的哥哥回来了,夜月辉抓到了一个机会。
【冷月跟踪了“夜月辉”三天,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注意,他不会让一个伪装的人蒙混过关,所以他盯的人至少长相上是和夜月会一样的。另一点,冷月前一刻还盯着夜月辉,后一刻夜月辉却到了身后,瞬间移动当然不可能,所以,冷月盯的一直是夜月辉的双胞胎哥哥】
夜月辉让哥哥假扮成自己,利用组织的监视隐藏起自己的行踪,在组织最薄弱的时候给予致命的一击。,然后才去会见在三天里帮了他大忙的冷月【夜月辉笑着说:“杀手先生,这三天辛苦你了。”再一看,搭档已昏在门口,还未关闭的通讯器中传来警车的声音。】
逻辑思维训练题:住中间房间的人是谁?
张涛、李明和赵亮三人住在三个相邻的房间内,他们之间满足这样的条件:
(1)每个人喜欢一种宠物,一种饮料,一种啤酒,不是兔就是猫,不是果粒橙就是葡萄汁,不是青岛就是哈尔滨;
(2)张涛住在喝哈尔滨者的隔壁;(3)李明住在爱兔者的隔壁;(4)赵亮住在喝果粒橙者的隔壁;(5)没有一个喝青岛者喝果粒橙;
(6)至少有一个爱猫者喜欢喝青岛啤酒;
(7)至少有一个喝葡萄汁者住在一个爱兔者的隔壁;(8)任何两人的相同爱好不超过一种。
住中间房间的人是谁?
提示:判定哪些三爱好组合可以符合这三人的情况;然后判定哪一个组合与住在中间的人相符合。
参考答案:
赵亮
根据条件1,每个人的三爱好组合必是下列组合之一:
A.葡萄汁,兔,哈尔滨;B.葡萄汁,猫,青岛;C.果粒橙,兔,青岛; D.果粒橙,猫,哈尔滨;E.葡萄汁,兔,青岛;F.葡萄汁,猫,哈尔滨; G.果粒橙,兔,哈尔滨;H.果粒橙,猫,青岛。
根据条件5,可以排除C和H。于是,根据条件6,B是某个人的三嗜好组合; 根据条件8,E和F可以排除;
再根据条件8,D和G不可能分别是某两人的三好组合;因此A。必定是某个人的三嗜好组合;
然后根据条件8,可以排除G;于是余下来的D必定是某个人的三爱好组合; 根据2、3和4,住房居中的人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1.喝青岛而又爱兔,2.喝青岛而又喝果粒橙,3.爱兔而又喝果粒橙。既然这三人的三爱好组合分别是A、B和D,那么住房居中者的三爱好组合必定是A。或者D,如下所示:B、A、D、B、D、A葡萄汁葡萄汁果粒橙葡萄汁果粒橙葡萄汁猫兔猫或猫猫兔青岛哈尔滨哈尔滨青岛哈尔滨哈尔滨;
根据条件7,可排除D;因此,根据条件4,赵亮的住房居中。
逻辑思维训练题:谁是凶手?
小甜和小蜜幸福地生活在一所豪宅里。她们既不参加社交活动,也没有与人结怨。有一天,女仆安卡歇斯底里地跑来告诉李管家,说她们倒在卧室的地板上死了。李管家迅速与安卡来到卧室,发现正如安卡所描述的那样,两具尸体一动不动地躺在地板上。李管家发现房间里没有任何暴力的迹象,尸体上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凶手似乎也不是破门而入的,因为除了地板上有一些破碎的玻璃外,没有其他迹象可以证明这一点。李管家排除了自杀的可能;中毒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晚餐是他亲自准备、亲自伺候的。李管家再次仔细的弯身检查了一下尸体,但仍是没有发现死因,但注意到地毯湿了。
请问:小甜和小蜜是怎么死的呢!究竟谁杀了她们?
参考答案:
从题意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小甜和小蜜并不是主人,而是水缸里养的两条金鱼,所以李管家并没有报警。因为没有其他人在房间,而水缸是不会自己翻倒的。安卡一日后被解雇了,因为她在工作中太不小心,打碎了水缸,致使两条金鱼意外死亡。
所以,李管家把安卡解雇了。逻辑思维训练题:一家人
有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双方在结婚前,有一个人总是说真话,有一个人总是说假话,结婚后的两个人受到双方的影响,将真话的人已习惯于每讲三句真话就讲一句假话,讲假话的人,则己习惯于每讲三句假话就要讲一句真话。讲真话的是苗族人,讲假话的是傣族人。而他们的儿子结合两个人的性格,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有时真假交替。这家人没人都有自己的数字代号。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甲、乙、丙。
一家人进行了不记名谈话,根据他们的谈话,我们猜测一下:A、B、C三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各自的名字、民族和代号? 他们讲的话如下: A:
(1)甲的号码是三人中最大的;(2)我过去是个苗族;(3)B是我的妻子;
(4)我的号码比B的大22。B:
(1)A是我的儿子;(2)我的名字是甲;
(3)C的号码是54或78或81;(4)C过去是个傣族。C:
(1)乙的号码比丙的大10;(2)A是我的父亲;
(3)A的号码是66或68或103;(4)B过去是个苗族。
参考答案:
A:妻子,苗族人,甲,号码66; B:丈夫,傣族人,丙,号码44; C:儿子,乙,号码54。
组合方案有夫——苗族、夫——傣族、妻——苗族、妻——傣族或乙,如为夫——苗族,C的2、4话不合条件;如为夫——傣族,B的1、3话不合条件;如为妻——傣族,B的1、3话不合条件,乙也不可能,A的2、3话不合条件,A只能是妻,从而得出结论。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公交车座位
有一辆公交车总是在一个固定的路线上行驶,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8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开始乘客,不算终点站,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又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如果你是公交车的车长,为了确保每个乘客都有座位,你至少要安排多少个座位? 参考答案:
由题意可知,这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到终点站一共有10个站,在这里用1站10站表示。那么起始站(1站)应该至少上来9个人,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站都有人下车;2站应该下1人,上8人;后面的依次类推。
1站:9人
2站:(91)+8=16人
3站:(92)+(81)+7=21人
„„
9站:(98)+(87)+(76)+(65)+(54)+(43)+(32)+(21)+1=9
10:全下了。
即:
1站:1*9=9人
2站:2*8=16人
3站:3*7=21人
4站:4*6=24人
5站:5*5=25人
6站:6*4=24人
7站:7*3=21人
8站:8*2=16人
9站:9*1=9人
10站:0人
那么这辆公交车最少要有25个座位。微推理小说19:班级里的小偷
缪阳望着桌上叠着的十本不同年份的优秀教师证书,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最近班里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小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几乎将班上所有的骇子都偷过了一遍,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即便缪阳整晚盯着教室,第二天一早还是会有孩子的东西被偷。缪阳对小偷是又恨又无奈。即便如此,却没有一个家长怪他失职,这让他更加内疚。他望向手中那获得批准的回城申请书,下定决心般地将它撕个粉碎。敲门声响起,缪阳打开门,全班的孩子都低着头站在门外。-
参考答案解析
缪阳是一个偏远山村的教师,而且是唯一的,他在村里呆了十年,深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可就是这么一个好老师,却决定要离开村子会城市了。孩子和家长都舍不得,他们都知道缪阳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只要他有牵挂的事,就不会走。于是孩子门联合起来设了一个局,每天都有东西被偷【实际上是孩子们谎称,这就是小偷神通广大的原因】,家长们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却没有一个家长怪他失职】。缪阳为了抓住小偷,决定打消回城的念头。孩子们意识到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敬爱的老师,决定向老师坦白,并希望老师留下来。【全班的孩子都低着头站在门外】缪阳会不会留下来呢?至于他会不会,反正我会了O(∩_∩)O
01.作为市电视台的摄像师,最近国内电池市场的突然变化让我非常头疼。进口电池缺货,我只能用国产电池来代替作为摄像的主要电源。尽管每单位的国产电池要比进口电池便宜,但我估计如果持续用国产电池替代进口电池来提供同样的电源供应的话,我在能源上的支付将会提高。
说这番话的人在上面这段话中隐含了以下哪项假设?
A.以每单位电池提供的电能来计算,国产电池要比进口电池提供得少。
B.每单位的进口电池要比国产电池价格贵。
C.生产国产电池要比生产进口电池成本低。
D.持续使用国产电池,摄像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01.[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电源供应量/单位国产电池供电源)×国产电池单价>(电源供应量/单位进口电池供电量)×进口电池单价
那么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单位国产电池供电量<单位进口电池供电量。
■02.中周公司准备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一次证券投资竞赛。在竞赛报名事宜里规定有“没有证券投资实际经验的人不能参加本次比赛”这一条。张全力曾经在很多大的投资公司中实际从事过证券买卖操作。
那么,关于张全力,以下哪项是根据上文能够推出的结论?
A.他一定可以参加本次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B.他参加比赛的资格将取决于他证券投资经验的丰富程度。
C.他一定不能参加本次比赛。
D.他可能具有参加本次比赛的资格。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题干断定,具有证券投资经验是具备参赛资格的必要条件,即没有经验者肯定不具备参赛资格,有经验者可能具备资格,也可能不具备资格。因此,从题干中可以推出D,但不能推出A。其余项均不能推出。
■03.根据一种心理学理论,一个人要想快乐就必须和周围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但是,世界上伟大的画家往往是在孤独中度过了他们大部分时光,并且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心理学理论是不成立的。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世界上伟大的画家都喜欢逃避亲密的人际关系。
B.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人几乎没有孤独的时候。
C.孤独对于伟大的绘画艺术来说是必需的。
D.世界上伟大的画家都是快乐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
D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世界上伟大的画家并不快乐的话,题干的论证就不成立。
■04.在收款局的5个账单收款员中,杨先生收款的不成功率最高。然而杨先生是这个局的职员中最好的账单收款员。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决上述短文中的明显分歧?
A.这个收款局的大多数最困难的事情都是派杨先生去做的。
B.收款局中的其他四个收款员都认为杨先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帐单收款员。
C.杨先生在过去的几年内,每年收款成功的比率都保持相当地稳定。
D.在加入收款局之前,杨先生是一个大百货公司的信贷部的一名职员。[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要使杨先生收款的成功率不高的事实能够支持杨先生是最好的账单收款员的结论,就要找致使杨先生收款的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在本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A指出了杨先生收款成功率不变是因为收款局的大多数最困难的事情都是派杨先生去做的,这样不但本题中证据与结论之间的明显分歧得到了解决,而且证据还更有力地支持了结论。
■05.如果小李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孙,小王和小张也都报考工程硕士。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如果小王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孙也不报考工程硕士。
B.如果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李也不报孝工程硕士。
C.如果小李和小孙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王和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
D.如果小孙、小王和小张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李也报考工程硕士。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B。
如果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孙、小王和小张并非都报考工程硕士;如果小孙、小王和小张并非都报考工程硕士,由题干断定的条件,可得结论:小李不报考工程硕士。因此,如果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李也不报考工程硕士。这正是B项所断定的。
2、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那么,请你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A、乙和丁是盗窃犯
B、乙和丙是盗窃犯C、乙是盗窃犯 D、甲和丁是盗窃犯 乙和丁是盗窃犯。
解答过程: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
3.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A、小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华得铜牌。B、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C、小强得金牌,小华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D、小明得金牌,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铜牌。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解答过程:(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6.在法庭的被告中,被指控偷盗、抢劫的定罪率,要远高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定罪率。其重要原因是后者能聘请收费昂贵的私人律师,而前者主要由法庭指定的律师辩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叙述?
A.被指控偷盗、抢劫的被告,远多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被告。
B.一个合格的私人律师,与法庭指定的律师一样,既忠实于法律,又努力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C.被指控偷盗、抢劫的被告中罪犯的比例,不高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被告。
D.一些被指控偷盗、抢劫的被告,有能力聘请私人律师。
[解题分析]要使题干的分析成立,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即被指控偷盗、抢劫的被告中罪犯的比例,不高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被告。否则,如果事实上被指控偷盗、抢劫的被告中罪犯的比例,高于甚至远高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被告,那么,被指控偷盗、推动的被告的定罪率,自然要远高于被指控贪污、受贿的被告的定罪率,没有理由认为这种结果与所聘请的律师有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如果C项为真,能有力地支持题干。
其余各项均不支持题干。
7.有时为了医治一些危重病人,医院允许使用海洛因作为止痛药。其实,这样做是应当禁止的。因为,毒品贩子会通过这种渠道获取海洛因,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的论证?
A.有些止痛药可以起到和海洛因一样的止痛效果。
B.贩毒是严重犯罪的行为,已经受到法律的严惩。
C.用于止痛的海洛因在数量上与用作非法交易的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D.海洛因如果用量过大就会致死。
[解题分析]选项C表明,由于用于止痛的海洛因在数量上“微不足道”,即使毒品贩子通过这种渠道获得海洛因,数量上也有限,不至于“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该渠道的存在对毒品贩子没有意义。
选项A、D与题干中的论据“毒贩子„„危害”无关。选项B虽然提到贩毒,但只讲贩毒已受到法律的严惩,并不能得出贩毒分子就此收敛,不去寻找医院渠道获取海洛因危害的结论。
8.游隼的数目在20世纪50年代迅速下降,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空前的最低点。这种下降被科学家归因于乡村地区广泛使用的杀虫药DDT。
下列哪一个,假如正确,最支持科学家的主张?
A.DDT在重工业地区通常不使用。
B.在1972年后DDT被禁止使用的时间里,游隼的数目已经稳定增加。
C.游隼,不像其他的捕食性鸟类,放弃落出巢的鸟蛋,即使这些鸟蛋并没有损坏。
D.欧椋鸟、家居麻雀等游隼所捕食的鸟类,在它们的栖息地未被DDT影响。[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本题由“游隼数量快速下降”这一事实,得出一个解释性的结论“DDT是原因”。如果自从1972年DDT被禁用以后,游隼数量稳步增加,正如(B)所说,相当于“没有DDT,就没有游隼数量的下降”,即无因就无果。所以(B)是上述推理成立的一个假设,而假设本身就是支持,所以(B)正确。
■09.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科学家们不断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就重视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那么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
以下哪项的意思最接近这些科学家们的警告?
A.总有那么一天,信息高速公路不再能正常运行。
B.只要从现在起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一直正常通行下去。
C.只有从现在起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才可能预防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
D.信息高速公路如果有一天不再能正常通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从现在起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中科学家断定: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是信息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必要条件。在各选项中,只有C断定了同样的条件关系。
■10.以下是某市体委对该市业余体育运动爱好者一项调查中的若干结论:
所有的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有桥牌爱好者同时爱好健身操。
如果上述结论都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所有的围棋爱好者也都爱好桥牌。
B.有的桥牌爱好者爱好武术。
C.健身操爱好者都爱好围棋。
D.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又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因此,有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所以,D项的断定不可能为真。其余各项都可能真。
第三篇:逻辑推理专题二
简单推理与直接推断型
解决这类简单推理或直接推断型考题,考生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这类题型中很多属于送分题,一般可在十秒中内解决。
1、学校复印社试行承包后复印价格由每张标准纸0.35元上升0.40元,引起了学生的不满。校务委员会通知承包商,或者他能确保复印的原有价格保持不变,或者将中止他的承包。承包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既没有因而减少了盈利,又没有违背校务委员会通知的字面要求。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承包商采取的措施?
A.承包商会见校长,陈述因耗材(特别是复印纸)价格上涨使复印面临难处,说服校长指令校务委员会收回通知。
B.承包商维持每张标准纸0.40元的复印价格不变,但由使用进价较低的三五牌复印纸改为使用进价较高的大北牌复印纸。
C.承包商把复印价格由每张0.40元降低为0.35元,但由使用进价较高的大北牌复印纸改为使用进价较低的三五牌复印纸。
D.承包商维持每张标准纸0.40元的复印价格不变,但同时增设了打字业务,其收费低于市价,受到学生欢迎。
E.承包商决定中止承包。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当然是C。不让涨价,又要保证自己的赢利,怎么办,降低成本喽。对于本题而言,该承包商实际上是降低了服务质量,但是这并没有违背校务委员会通知的字面要求。
2、古时候的一场大地震几乎毁灭了整个人类,只有两个部落死里逃生。最初在这两个部落中,神帝部落所有的人都坚信人性本恶,圣地部落所有的人都坚信人性本善,并且没有既相信人性本善又相信人性本恶的人存在。后来两个部落繁衍生息,信仰追随和部落划分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部落内通婚,所生的孩子追随父母的信仰,归属原来的部落;部落间通婚,所生孩子追随母亲的信仰,归属母亲的部落。
我们发现神圣子是相信人性本善的。
在以下各项对神圣子身份的判断中,不可能为真的是:
A.神圣子的父亲是神帝部落的人。
B.神圣子的母亲是神帝部落的人。
C.神圣子的父母都是圣地部落的人。
D.神圣子的母亲是圣地部落的人。
E.神圣子的姥姥是圣地部落的人。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B项断定神圣子的母亲是神帝部落的人,则不论神圣子的父亲是哪个部落的,由题干的条件,可推出神圣子都一定相信人性本恶。因此,B项的断定不可能真。其余的各项都可能真。
复杂推理与综合推断型
解这类题一般一下子看不出答案,需进行深入分析和推理。其解题基本思路是,从题干中所给条件的逻辑关系或事物的内部联系出发,逐步综合进行推理。
3、从赵、张、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
(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张、周两个人中至少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张共同入选。
根据以上条件,若周未被选上,则下列中哪两位必同时入选?
A.赵、吴。
B.张、李。
C.张、吴。
D.赵、李。
E.赵、张。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根据条件推导即可。周未被选上,而张、周两个人中至少选上一位,所以张肯定选上了。张选上了,孙就肯定没选上,赵就肯定选上了。所以答案是赵、张。
4、某市的红光大厦工程建设任务进行招标。有四个建筑公司投标。为简便起见,称它们为公司甲、乙、丙、丁。在标底公布以前,各公司经理分别做出猜测。甲公司经理说:“我们公司最有可能中标,其他公司不可能。”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公司一定出自乙和丙两个公司之中。”丙公司经理说:“中标的若不是甲公司就是我们公司。”丁公司经理说:“如果四个公司中必有一个中标,那就非我们莫属了!” 当标底公布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成真了。
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A.甲公司经理猜对了,甲公司中标了。
B.乙公司经理猜对了,丙公司中标了。
C.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
D.乙公司和丁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
E.甲公司和丁公司的经理都说错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我们可以对题干中几个公司的预言进行如下归纳:
若甲言中,则甲中标或四家都没有中标;若甲说错,则中标者出自乙、丙丁。
若乙言中,则中标者出自乙、丙;若乙说错,由甲、丁中标或四家都没中。
若丙言中,则中标者出自甲、丙;若丙说错,则乙、丁中标或四家都没中。
若丁言中,则丁中标或四家都没中;若丁说错,由甲、乙、丙中标。
对于选项C,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都说错了,可以得出丁中标了。由此可知,丙错了,只有丁说对了。因此,选项C的判断与题干叙述完全符合。或者说,由选项C推不出与题干矛盾的结论。
若选项A为真,甲说对了,而且甲中标了;由此可以推出丙也说对了,与题设矛盾。若B为真,则乙和丙都猜对了,也不符合题干假设。若D为真,则可以推出甲中标了,从而甲、丙都猜对了,与题干不符。若选项E为真,可以推出乙或丙公司中标了。因为乙猜的是乙或丙公司中标,预测一定为真。但丙公司猜的是甲或丙中标,可能错(若乙中标),也可能对(若丙中标)。因此,若假设选项E为真,可能推出与题干假设矛盾的结论。
直言判断及对当关系型
解这类题型,要注意的是解题时千万不能以个人经验或专业知识为依据,关键是一定要从题干给出的内容出发,从中抽象出同属于对当关系的逻辑形式,根据对当关系来分析判断。
5、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在下述三个断定中:
I.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
II.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
III.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A.只有I和II。
B.I、II和III。
C.只有I和III。
D.只有II。
E.只有I。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选项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违纪超生了。这跟题干不矛盾,有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不能确定真假。选项I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这跟题干也不矛盾,不能确定真假。选项II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没有一个育龄职工违纪超生,这与题干矛盾,肯定为假。
6、你可以随时愚弄某些人。
假若以上属实,以下哪些判断必然为真?
Ⅰ。张三和李四随时都可能被你愚弄。
Ⅱ。你随时都想愚弄人。
Ⅲ。你随时都可能愚弄人。
Ⅳ。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
Ⅴ。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
A.只有Ⅲ。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Ⅲ和Ⅳ。
E.只有Ⅰ、Ⅲ和Ⅴ。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我们先解释Ⅲ为真。题干说“你可以随时愚弄某些人”是指“你经常具有愚弄某些人”的“能力”,其中“某些人”是一个确定的集合,比如张明、李芳、王鹏。Ⅲ说的是“你随时都可能愚弄人”,意思是“你愚弄人”的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Ⅲ并没有关心被愚弄的人是谁,只要有一个人就行,是上述确定集合的人当然可以。因此,由题干(具有能力)可以推出Ⅲ(行为可能发生)。
其次,我们说明除Ⅲ以外,其他不是必然的结论。关于Ⅰ,请注意张三和李四可能不属于“你”要以愚弄的人的集合。Ⅱ说的是“随时”在“想”愚弄人,与题干意思不合,因为题干只是说“可以”随时愚弄人,但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想”愚弄人。Ⅵ说“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划定了一部分时间,与题干说的“随时”不符。Ⅴ断言“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强调了愚弄人的行为总在发生,与题干所指的“能力总存在”是不一样的。
加强支持型
加强支持型考题的题型特点从问题的问法上就可以看出来,这种题型的问法主要有:
(1)增加以下哪项,则肯定有******的结论?
(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加强)以上结论?
(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加强)***的结论?
(4)支持型和削弱型的变种:除*****之外,都加强(或削弱)
7、一则公益广告劝告人们,酒后不要开车,直到你感到能安全驾驶的时候才开。然而,在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酒后立即被询问的对象往往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所需要的时间。这个结果表明,在驾驶前饮酒的人很难遵循这个广告的劝告。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强地支持以上结论?
A.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他们计划饮酒的话,他们会事先安排不饮酒的人开车送他们回家。
B.医院中被研究的对象估计他们能力,通常比其它饮酒的人更保守。
C.一些不得不开车回家的人就不饮酒。
D.医院研究的对象也被询问,恢复对安全驾驶不起重要作用的能力所需要的时间。
E.一般的人,对公益广告的警觉比医院研究对象的警觉高。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选项B中的“保守”这个词的含义理解很重要。选项B说明其它饮酒的人可能会比医院中的那些研究对象更冒险,也就是更加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所需要的时间。这对题干的结论是个很有力的支持。
削弱质疑型
削弱质疑型是MBA逻辑考试的一个重点,归结为此类题型的考题是数量是最大的。削弱质疑型考题的主要问法有:
(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能最严重地削弱(反驳)以上结论?
(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反驳)***的结论?(要小心)
(3)在上述结论中,***忽略了哪一种可能性?
(4)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指出了上述论证的逻辑错误?
(5)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对以上结论提出最严重的质疑?
(6)支持型和削弱型的变种:除***之外,都加强(或削弱)
8、据对一批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7岁,而在20年前,同样的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大约是49岁。这说明,目前企业中总经理的年龄呈老化趋势。
以下哪项,对题干的论证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
A.题干中没有说明,20年前这些企业关于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龄限制。
B.题干中没有说明,这些总经理任职的平均年数。
C.题干中的信息,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
D.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仅是个近似数字。
E.题干中没有说明被调查企业的规模。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正如C项所指出的,题干的论据,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老企业。而题干的结论,却是对包括新老企业在内的目前各种企业的一般性评价。如果上述这样的老企业在目前的企业中占的比例不大,则题干结论的可信度就会大为降低。因此,C项是对题干的有力质疑。其余各项均不能构成对题干的质疑。
9、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构成对董事B的结论的质疑?
Ⅰ。如果没有Z公司的烟草广告,许多消费Z公司品牌的吸烟者将改吸其他品牌。
Ⅱ。上述改变品牌的10%的吸烟者所放弃的品牌中,几乎没有Z公司的品牌。
Ⅲ。烟草广告的效果之一,是吸引新吸烟者取代停止吸烟(死亡的吸烟者或戒烟者)而消费自己的品牌。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烟草广告的效果,至少可以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吸引消费其他品牌的吸烟者改吸自己的品牌;第二,说服消费自己品牌的吸烟者继续消费本品牌;第三,吸引新吸烟者消费自己的品牌。Ⅰ、Ⅱ和Ⅲ的断定如果为真,都能说明,不能因为Z公司的烟草广告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效果不明显,就认为该公司的广告是笔亏损性开支。因此,Ⅰ、Ⅱ和Ⅲ都能构成对董事B的质疑。
计算统计及数字陷阱型
在当代社会,各种数字、数据、报表可以说铺天盖地,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之中,我们常常会想这些数字、数据准确、可靠吗?对“精确”数字保持必要的警惕,应该说是一种明智的、理性的态度。下面揭示一些隐藏在“精确”数字背后的陷阱:一是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二是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较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三是错误比较,或者不设定供比较的对象,不设定比较的根据或基础,因此,表面上在进行比较,实际上根本就不能比较。
10、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献血对健康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对象中均有二次以上的献血记录,其中最多的达数十次;第二组中的对象均仅有一次献血记录;第三组对象均从未献过血。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中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第一组分别为0.3%和0.5%,第二组分别为0.7%和0.9%,第三组分别为1.2%和2.7%。一些专家依此得出结论,献血有利于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这两种病已经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威胁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杀手。因此,献血利己利人,一举两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削弱以上结论?
Ⅰ。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第一组中占60%,在第二组中占70%,在第三组中占80%。
Ⅱ。献血者在献血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一般具有较好的体质。
Ⅲ。调查对象的人数,第一组为1700人,第二组为3000人,第三组为7000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Ⅰ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因为在三个组中,60岁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呈10%递增,又题干断定,癌症和心脏病是威胁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杀手,因此,有理由认为,三个组的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的递增,与其中中老年人比例的递增有关,而并非说明献血有利于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Ⅱ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因为如果献血者一般有较好的体质,则献血记录较高的调查对象,一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可能性就较小,因此,并非是献血减少了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Ⅲ不能削弱题干。因为题干中进行比较的数据是百分比,被比较各组的绝对人数的一定差别,不影响这种比较的说服力。
真话假话型
真话假话型考题包括一真多假、一假多真或多真多假三种,主要问法有:
[1] 上述判断中只有一个为真(假),以下哪项最可能为真?
[2] 这几句话中只有两句是真,请你推出以下哪项为真?
解题基本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矛盾(或反对)法,具体做法是从题干提供的所有判断中,找到两个矛盾(或反对)的判断,从而知其真假关系,进一步可推理出答案;二是用假设反证法,这种方法虽然显得笨些,却很有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前几次考试中,多次出现此题型,但在近来的考试中出现的次数已明显减少。不过,考生仍应多加戒备,因为此类考题实在是容易命题。
11、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
A.甲。
B.乙。
C.丙。
D.丁。
E.不能推出。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简捷做法:观察发现乙和丁两个人说的话相互矛盾的,肯定当中有一个人说的话为真,而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这样,甲和丙说的话就肯定是假的。从甲的话为假,可知好事是甲做的,而且这仍然保持丙的话为假。
12、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E.不能确定。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用假设反证法:如果③为真,即“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那就是“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即②也肯定为真,与题干的假设“只有一个是真的”矛盾,因此,③肯定应该为假,即所长会用计算机。由此可推出“有人会用计算机”,即①为真,进一步可推出②为假,即没有人不会用计算机,也就是律师事务所12名工作人员都会用计算机。
假言命题及推理型
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可用直接推理方式解决,比如:“如A做,则B一定做;若C做则B 不做;于是,若A做则C不做(否则矛盾)”。如果已知条件很多很乱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13、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
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项结论?
A.儿子在家时,爸爸也在家。
B.儿子在家时,爸爸不在家。
C.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
D.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则儿子也不在家。
E.爸爸不在家,则妈妈在家。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选项C中这个“单独在家”是解题的关键。保姆不在家,肯定爸爸和妈妈中至少一个人留在家里陪儿子呢。选项A、B、D、E都不一定。
14、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作游戏”。
学生:“老师,我完成作业了,我可去外边作游戏了!”
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作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
A.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会准许他们出去作游戏。
B.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作游戏。
C.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作游戏。
D.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作游戏。
E.教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被准许出去作游戏。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老师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作游戏的必要条件,要想去玩可能还得帮老师擦黑板才行;学生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作游戏的充分条件,作业一完,不需要我再做任何别的我就可以游戏起来。选项A跟这个理解相悖,是正确答案。
15、假设“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为真,由以下哪个前提可推出“乙是经理”的结论?
A.丙不是经理。
B.甲和丙都是经理。
C.丙是经理。
D.甲不是经理。
E.甲或丙有一个不是经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要想推出“乙是经理”,我们首先要看一下“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这个真命题的逆否命题:如果丙不是经理,那么甲不是经理而且乙是经理。因此,选项A就能充分保证“乙是经理”的结论成立。
16、如果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丙没有及格。
C.乙没有及格。
D.乙和丙都没有及格。
E.乙和丙都及格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这是一道经典题目。考察你对逆否命题的准确掌握。要推出“甲及格”,我们必须依赖题干的逆否命题:如果丙不及格,那么甲和乙就不是都没有及格。这里面有个容易错的地方,就是“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什么?不是“甲和乙考试都及格”!这样的话,你就会错误地选择选项B作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甲和乙不是都没有及格”,即“甲和乙至多有一个不及格”(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要是乙把这个不及格占了,甲就肯定及格了),或者,为了表示的更清楚,可以写成“甲及格且乙不及格,或者甲及格且乙及格,或者甲不及格且乙及格”这三种情况。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题干的基础上,要推出“甲及格”,必须有两个条件:丙不及格,乙也不及格。
第四篇:逻辑推理小游戏[范文模版]
灯泡
想象一下您自己身在一个有三个电开关的房间里。在与之比邻的房间里有三个灯泡(或者说放在普通桌子上的台灯)-他们是不亮的。每一个开关控制一盏台灯。您是不可能从一个房间看到另一个房间的。如果你只可以开着电灯进入房间一次,你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开关配哪个灯呢?你的任务就是去确定所有三个开关(就是什么灯泡是连接着开关1,2和3的)。
把第一盏灯泡开亮几分钟。它会慢慢变热,对吧?然后你只需要。。把它关掉,开亮另一盏,走进房间,摸摸哪一盏灯是暖的(就是之前先开的那盏),其他的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了。。
洞里的球
一个乒乓球掉在了一个很深很紧的管里-大概有30厘米长,管子埋在了水泥地里,只有1厘米露出地上面,所以你不可以移动它。管子只是比乒乓球宽那么一点点,所以你不能把手伸进去。
你怎样才能把它完好无损地拿出来呢?
你只需要往管里灌点水,乒乓球就会浮上来了。
在电梯里的男人
有个男人住在十楼。每天他会乘电梯下到大堂,然后离开。晚上,他会乘电梯上楼,如果有人在电梯里-或者那天下雨,他会直接坐到他的那层。否则,他会坐到第七层,然后他会走三层到他的公寓。你能解释为什么吗?(这个可能是最有名的一条从侧面入手的逻辑推理题。)
这个男人是个侏儒。他够不到电梯上层的按钮,但是他可以叫其它人帮他按。他也可以用他的雨伞按。
球
你怎样才能把一个球尽量大力地抛出去,然后球又会折回来,甚至它没有碰到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牵制物,也没有人接到再抛回来。把球向上抛。
磁铁 这是一个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逻辑推理题。
你在一个除了两根铁针就没有其它金属的房间里。只有一根铁针是磁铁。你怎样鉴定呢?
你可以把铁棒用一根绳子吊起来看看哪一根指向北面(或者只挂一根铁棒)。嘉德讷给出另外一个方法:拿起一根铁棒用它的一头去触碰另一根铁棒的中间。如果它们互相吸引,那么拿在你手上的就是磁铁。
一块真的磁铁的磁场会在它的两级,而不在它的中间。所以就像刚才所说的,如果你拿着的是一根铁条,去触碰磁铁的中心,那么铁条是不会被吸引的。这就是假定磁铁的两级在它的两头。如果它的两级在整条磁铁上,那么这种方法就比较难了。
如果是这样,那你可以抓住一根铁棒,用它的一头去靠近另一根绕着它的轴线旋转着的铁棒的中心。如果旋转着的铁棒是磁铁,那么磁力会随着它的旋转而变化。如果旋转着的那根不是磁铁,那么磁力的大小会保持不变(前提是你可以保持它们的位置不要移动)。
城堡
有一座正方形的中世纪的城堡坐落在一个正方形的岛上,被包围了。岛的周围有10米宽的护城河。但是征服者只能造出9.5米宽的脚桥。虽然如此,一个智者还是想出了怎样过那座护城河。你知道他的主意吗?
(对面有一个地方可以搭桥不对着陡峭的城墙。护城河是方角的-那里有14.1米宽。)
你可以把一条脚桥架在正方形的一个角那里(这样做出一个三角形)。然后从这个脚桥的中间搭另一条脚桥到对岸。你可以用几条简单的等式去证明这样长度是足够的。
生物学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原始的有机体分解,每一分钟都分裂成同原来相同体积的两部分。在12点的时候,容器里是满的,那在什么时候容器是一半满的? 容器在11点59分时是一半满的 – 下一分钟就是现在的两倍(所以在12时是满的)。
酋长的遗产
一个阿拉伯酋长要求他的两个儿子比骑骆驼到远方的城市去,看看谁骑得慢,谁就可以继承他的遗产。两兄弟在徘徊了多天后,决定去问智者的意见。当听完智者的一番建议后,他们跳上了骆驼,能多快有多快地跑去哪个城市了。究竟智者说了些什么? 那位智者叫他们交换骆驼。
哲学家的钟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逻辑推理题。一个哲学家有一个钟,但是他老是忘了上发条。他没有其他钟表了,或者收音机,电视,电话或者其它东西可以告诉他时间。所以每次当他的钟停了,他就会去他的朋友那里(从一家到另一家只是平路而已),住在他朋友家一个晚上,然后他回家就知道正确的时间了。他是怎样做到的?
就算不能显示正确的时间,钟还是可以计算时间的。只要上好发条和。。我们必须假定去和回的路程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还有他的朋友的钟显示正确的时间-如果这些都在题目里说了就太容易了。现在当然就不难找出答案了,对吧。
逻辑推理高手I(点)
三个逻辑推理高手想找出谁最厉害。于是他们请了超极高手来做裁判一比高下。超极高手把他们带到一个黑房间,说:“我会在每个人的额头上画一个红点或者蓝点。当你们走出这间房子的时候,你们可以看到一个红点以上的,举起手。哪一个最先说出自己头上的点是什么颜色的就赢了。然后他在每个人头上都只点了红点。当他们走出房间的时候,他们都举起了他们的手,过了一会儿,一人说:“我的头上是红点。” 他是怎样知道的? 假定C是我自己,那么A,B,和我自己都看见了大家的手都举起来了,这说明了每个人都看到了至少一个红点在别人的额头上。如果我(C)头上是蓝点,那么A和B都看到三个人的手举起来,一个红点(他们举起手的原因)和一个蓝点(在我额头上)。那么A和B都会这样想:大家都举了手,而我看见了一个红点和一个蓝点,那额头是红点的人也举了手,证明他在某处看到了红点,那就只能是在我的额头上。
但是A和B都没有说话,这就说明他们都不是很肯定。那如果我的额头上是蓝点,他们就会肯定了。所以我额上的是红点。
逻辑推理高手题II(帽子)那两个输了的高手想还击赢了的高手,所以超级高手给他们五顶帽子,两白三黑。然后他说:“我会把灯关了,给你们每人戴一顶帽子,然后把其他帽子收起来。当我把灯开亮的时候,你们有同等的机会去赢。你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两人的帽子颜色,但是看不到自己的。首先说出自己帽子颜色的人就算赢。”在他还没有关灯之前,其中一个高手(还是原来那个)就猜到了他自己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那他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呢?还有他是怎样知道的呢?
这条题里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人都有均等的机会赢。如果其中一个戴的是黑帽,其他两个是白帽,那戴黒帽的人会马上知道他自己的帽子是什么颜色(不同于其它)。所以一黑二白是不公平的分配。
如果是一白二黑地分配,那么戴黑帽的两个人就有优势了。他们可以看到一黑一白的帽子。如果他们假设自己戴的是白帽,那么戴黒帽的人就能马上说出自己帽子的颜色(如上一段描述)。然而,如果戴黒帽的人不出声,(那就证明他不肯定,那么我头上的就不是白帽,是黑帽)那么两个戴黒帽的人就都能说出自己戴的帽子是黑色。但是戴白帽的人就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以这也不是一个公平的分配。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种分配的方法是公平的-同一种颜色的帽子,所以是黑色。我希望我说的够清楚了。
逻辑推理高手题III(印花)
试试这个。超级高手拿了8个印花,4红4绿,把它们轻轻地粘在每一个逻辑推理者的前额上,每人两个。这样,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前额的印花,但是看不到自己前额的两张和放在主持人口袋的两张。主持人顺序地问每个人知不知道他们头上的印花是什么颜色: A: 不知道 B: 不知道 C: 不知道 A: 不知道 B: 知道
那她的印花是什么颜色的呢?他是怎样知道的呢? B说:“假设我有红-红。A就会在第二轮说出来:”我看见B有红-红。如果我也是红-红,那么四张红色都用了,那C就应该知道她的是绿-绿。但是C没有,所以我没有红-红。假设我有绿-绿。这样的话,C就知道如果她有红-红,我就可以看到四个红那么我就应该在第一轮就说出我有绿-绿。相反,如果她有绿-绿(我们假定A可以看到C),那么B就已经看到四个绿,所以她就可以答出她有两个红。所以C知道,如果我有绿-绿和B有红-红,那如果我们两都在第一轮没有出声,那么她一定是绿-红。B接着说:
“但是她(A)并没有说她的是绿-红,所以我假设我有红-红肯定是错的。那么同样的推理用在假设她有绿-绿,那么我的肯定是绿-红。” 所以B有绿-红,但是我们不能肯定知道其他人的分配如何。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最后一步先考虑,推出回答“知道”的那个人肯定有一个如果绿色和红色调转时行得通的答案。)
头巾
有三个白人被一个印第安反对部落俘虏了。部落的首领愿意把他们放了,所以他把他们领到一个没有亮光的帐篷里。他给了每人一条头巾(他有三条头巾,三白二红-所以有两条是没用到的)。然后他们排着队出去,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前面人的头巾颜色,但是看不到自已头巾的颜色(第一个走出去的人看不到任何头巾,第二个人可以看到第一个人的头巾,第三个人可以看到前面两个人的头巾)。如果有其中一个人说出了自己头巾的颜色,那所有人的可以被放了。几分钟的沉默后,其中一个人说:“我头巾的颜色是。。”。他头巾是什么颜色?你是怎样推敲到的?
附加条件:
你可以设想所有的囚犯都是聪明的,而且他们对同伴的智慧也很有信心。他们猜错了一次就会被监禁。所有人加起来只能猜一次。所有人都想被释放。
第一个人(他看不到任何的头巾)是这样想的:
最后一个人不出声,说明了他不知道,因此他看到的最少有一条头巾是白色的。中间的人也不出声(他也知道最后一个人看到的是什么)。如果我的头巾是红色的,那么中间的那个人就知道他的是白的。然而,没有人说话,那么我的头巾一定不是红的-我的头巾是白色的。
圣诞树
圣诞树上有四个天使(除了其他的东西)。两个有蓝色的光环,两个有黄色的光环,但是没有一个能看到他自己背后光环的颜色。天使A在树的最高处,他可以看到挂在下面的天使B和C。在下面挂着天使B,他只能看见在他下面的天使C。天使C看不到任何天使,因为天使D挂在一个横枝上(没人可以看到他,他也看不到其他人)。
哪一个天使将首先说出他自己光环的颜色呢?
有两个可能的答案:
1 如果天使B和天使C有同样颜色的光环,那么天使A肯定马上说出他自己的颜色(不同于其他的颜色),2 如果天使B和天使C有不同颜色的光环,那么天使A就不肯定和沉默,那么这是给天使B的一个信号,那么B(能看到天使C)就知道他自己的颜色(不同于天使C)。
第五篇:逻辑推理思考题
推理思考题
1、鲁迅先生在《华盖集辩论的灵魂》一文中引用了当时顽固派反对革新的各种奇谈怪论,其中包含多个三段论推理,请用三段论规则分析是否包含逻辑错误。
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从可知矣。但我读洋文是学校的课程,是政府的功令,反对者,既反对政府也。无父无君之无政府党,人人得而诛之。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不起你„„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既然你也生疮了,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若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2、上海《新民晚报》第5版《照相机是你的吗?》一文介绍了一次法庭辩论。被告是一名惯盗,被捕时,在他家搜出了许多赃物。其中有一架照相机。但他拒不认罪,说照相机是在旧货商店买的。开庭审判中问到照相机的来历时,由证人(失主)作证,揭穿了被告的诡辩。下面是庭审的一段记录:
审判长:(问证人)“照相机有什么特征?”
证人:“有,这架照相机与众不同,有一个暗钮,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这个暗钮的,也就打不开照相机。”
审判长:“被告,你把这架照相机打开。”
被告:“审判长,假如我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是吗?”
审判长:“不对,打开了,并不证明一定是你的;而不能打开,那就证明一定不是你的。” 请问被告和审判长的推理各是什么样的,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