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群文阅读 感悟书香魅力
走进群文阅读
感悟书香魅力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群文阅读,赋予了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研究群文阅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因此,群文阅读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孟庄小学的阅读推进工作中,具体实施如下: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来源)
(1)课堂补充的篇目,需要教师广泛阅读,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方面进行补充。
(2)每月一本书的阅读,我们则结合课标以及教材内容,由中心校统一协调,学校出资购买图书。
(3)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和教室图书角的图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读)(1)读书时间的把握
①首先在课堂的阅读,有语文老师把握,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的整合,进行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阅读。
②每天课外读书一小时,是我们对学生的最低要求。按照“晨诵——午读——暮省”的思路,做实“221”阅读模式。早晨、放学路队一起诵读诗歌、名言警句、优美片段,课堂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中午饭间时间静静地素读,晚上回家可以结合亲子阅读,反思感悟读过的文章书籍。
(2)群文阅读的开展
①结合书香校园活动抓学生阅读习惯
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具体实施办法:营造书香氛围熏陶,指导阅读方法促进,榜样引领示范带动,活动开展丰富生活。
②结合课堂教学增量阅读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这样说:建议课堂教学和儿童阅读两手抓,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如果课堂教学、儿童阅读这两手常抓不懈,语文教学定会前程似锦。所以,我们可以从“课堂瘦身”开始,为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学习一篇教材内容,补充多篇阅读材料,横向纵向阅读学习,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比如:五年级学习的《猴王出世》这篇课文,它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课堂我们可以补充《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有更深的了解,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suì)有灵通之意。”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增添沈石溪其他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鸟奴》《狼王梦》这些书籍梗概,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受动物情怀。
③利用好学校的图书为阅读服务
学校图书室的开放,教室图书角的建立,个人捐书、图书漂流等无疑都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我们的阅读生活。
④整合教研活动,开展专项研讨
通过每周一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先说说自己本周要讲的课文,大家来推荐补充的阅读篇目。
结合教研活动,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可以谈感受,可以谈困惑,也可以提出建议;每学期开展一次群文阅读展示课例活动。
⑤研发群文阅读课程资源为今后教学奠定基础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督查与评价)①结合教研,实施每周一反思活动
②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学生成长档案,实施阅读等级制度。通过“一日一反省”“一周一记录”“一月一展评”“一期一评选”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多读书。
③加强阅读课的督查与指导
开学初将阅读课表专门打印出来,领导对照课表推门听阅读课,加强平时的监督与指导。
④开展师生阅读活动
通过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诵读比赛、演讲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⑤举行课外阅读抽测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表格汇总形式,以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抽测。⑥结合教体局举办的“双十”“三百”活动,评选校级书香班级、书香教师、阅读之星、书香家庭。
坚持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只要对孩子有益,我们就乐此不疲。让我们的教学闪耀创意的星光,阅读会使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姹紫嫣红,我相信,坚持阅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春色满园!
第二篇:走进历史长河感悟历史魅力
走进历史长河感悟历史魅力
——初中历史起始课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学习环境改变、学科增加、教学内容加深、知识抽象化。因此,在初一开学初这个“紧要期”,教师要针对每一名新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变,为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而言,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历史起始课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历史起始课上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课程学些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学好历史有什么好处?
为了上好历史起始课,我让新生利用军训期间做了如下准备:
1、同学间交流关于我镇“丹土遗址”的有关见闻;
2、对自己家中或见到的“古物”进行分析,指出“古物”的特点,比较“古物”与现代相近器物的异同,从这些异同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3、搜集、交流与我们当地有关的传说,你对这些传说有什么看法?
4、周末查阅家谱或族谱,了解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距今大约已有多少年?中间有无迁徙过程?自己是哪一世?
起始课上,首先我对军训期间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由于学生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学生对所提问题踊跃回答,效果甚佳。对有些问题学生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如关于当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因为说法不一而互不相让,我适时进行引导,分析“秃
尾巴老李”出现众多说法的原因,学生明白了民间传说由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向往,经过口口相传,逐渐演变,于是就产生了今天不同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秃尾巴老李”会有更多的说法出现。又如关于自己是哪一世的问题,有的说自己是20世,有的说自己是21世,20世的同学就对21世的同学说:我是你叔,今后你要对我敬着点,说话间流露出自豪的神气。我让学生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世”,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于是议论纷纷,最终得出结论:21世的同学辈分低,说明他们家族生活富裕,成人结婚早,人口繁衍快,比20世的同学家族已经多生了一代人。听完这些20世的那位同学脸上神气的表情已看不到了。随着问题的逐一解决,我及时进行引导: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所谓历史,简单的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就是要从过去发生的事中进行反省和总结,避免历史中出现的错误在我们身上重现,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经过引导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的解决了历史学什么的问题。
关于如何学好历史的问题,我先让入学成绩比较突出的两名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小学时是如何学习语文的。结合两名学生的学习心得,我进行总结: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鉴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大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养成良
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2、学会听课。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主阵地,要学好历史,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要会听,捉住老师讲的重点,理清所学知识脉络;要会记,在书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要点、做好标注,记好小结;要会思、善思,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在课堂中恰当处理好听、记、思的关系,就能学好历史。
关于学好历史的意义,我告诉学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好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少犯一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的主流。我们要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正确摆正人生航向扬帆远航。
2012.7.16
第三篇: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北区小学 寇丽霞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2013年10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五期的教师素质讲坛,先有崇高路小学的王晓娟老师做课“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带着孩子们领略了谢尔大师诗中的有趣、搞笑、想象直到不可思议的感悟。之后吴群老师做课“孙悟空的成长启示”,带着大家在孙悟空生活的世界中思考。感觉很优美,孩子们飘起来的思绪,充分说明孩子真正的在用心阅读。之后,华南师范大学的于泽元教授就“群文阅读”是什么和怎么做做了专题的讲座。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孩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要求小学生的阅读量在10000字左右。《薛瑞平班级日志》中的故事教学、每日所诵、经典诵读……她曾这样说:语文教学只要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起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对此,我认为“群文阅读”的引进是势在必得。
会上,于泽元教授从“群文阅读”的内涵、特征、选文、组织结构、课堂结构五个方面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课程理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就像王晓娟老师的由一幅简笔画让孩子猜测,引出谢尔大师的诗《懒懒的简》,到《作业机》的观察,由“一篇”到“一群”的大量阅读,尽量的让孩子去感悟,从而体会到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老师不讲太多话,不提太多问题,老师不发起太多讨论。如果老师的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群文阅读的特征:群文齐读,集体建构,内外结合,共同生长。要求我们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吴群老师的课上,围绕一个主线“孙悟空的成长启示”,引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吴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没有太多的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在这个过程中,吴老师也不是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这节课的“群文阅读”,吴老师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学会放弃。通过让孩子们大量的阅读与交流、思考,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思维结构:四个重要的观点:1.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是结构化的;2.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结构是相通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3.教师对文本的结构把握得越深刻,越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学才具有更多的灵活性。4.教学的结构要依据文本的结构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行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形成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群文阅读”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群文阅读”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群文 阅读”需要透过我们老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不限天生能力、先天条件不同,背景知识多寡,都能循着老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每个人都往前进展一些。由此,我们要做有心的语文教师,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指引学生游历在文字营造的精神家园,吸收文化的营养,让学生的心里长出智慧的幼苗,让人生在书籍的映衬下变得充实而美好。
第四篇:“走进小小说”群文阅读教案
“走进小小说”群文阅读教案
龙潭小学
孙艳茹
教学内容:颂扬人间平凡的真爱的小小说一组——《一件运动衫》《爱之链》《麦琪的礼物》。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小说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理清情节;
2.感受出人意料的结尾在小小说中独特的作用,体会小小说“闲笔不闲”“意味隽永”的特色,学会阅读小小说。
3.在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并梳理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初步渗透阅读小小说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抓细节,抓结尾,体会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平时喜欢读小说吗?
(生交流:《爱的教育》、《时代广场的蟋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
师:你们读小说的时候,最先关注什么?
(学生先后回答:内容、人物、小说带给自己的思考等。)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小说怎么阅读。
二、趣读小小说 初识特点
师:(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生齐读:地球上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师: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师:你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推想阅读,看到前面,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对呀,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个敲门的人是谁,是外星人吗?很多很多问题由此产生了。据说,这是史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篇据说是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分片段出示小说《三封电报》)
(出示)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师: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巴布被狮子咬死,弟弟告诉姐姐。
(出示)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 师:伊莉薇娜有没有收到丈夫的尸体?她此时心情会怎样? 生:没有收到。伊莉薇娜此时肯定非常高兴,原来我的丈夫没有死!(出示)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师:这个故事巧妙在哪里?
生:巧在运回来的包袱里,尸体是在狮子的腹内。我们读到最后一段才明白故事的结局。师:是啊,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你看伊莉薇娜从开始的悲痛到后来的喜悦再到最后的悲痛,经历了一波三折。
三、概读小小说 把握整体
师: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大家有没有预习过?(生:有)第一遍读小说,我们一般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回忆一下,《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
生:康威先生和“我”。
师:“我”为康威先生做了什么事情?
生:“我”用康威先生给我修鞋的钱和运动衫换来的钱,买了一双鞋给康威先生。师:康威先生又为我做了什么事? 生: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了一件运动衫。教师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
师:哪位同学看着人物、故事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生说略。)
师:大致说清楚了。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还有很多,有售货员、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还有修鞋的吉特勒先生等。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自己平时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师:好,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自己先读,然后五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海报纸上。(5分钟后,教师利用黑板,贴出第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学生作阐释说明)师:阅读一篇小小说,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然后用简单的情节图梳理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本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用。
四、比读小小说 发现异同
师: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你们手上有两张便利帖,一张便利贴写一条相同点,另一张便利贴写一条不同点。
学生阅读,教师随机点拨和提醒:阅读就是发现,如果你发现了两条,可以写两张;写的时候不要写长句子,几个关键词就可了。(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师:各小组可以选一个同学上来交流,另一个同学补充。(第一组同学上台)生1:小说的相同点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很快乐的。
师:你一下子就扣准了小说的主题。很好,请你贴到黑板这个区域(黑板上画一颗爱心,教师把爱心分成三个区域,生1贴便利贴)。(对另一生)你接着说第二条。生: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师:这个很有意思。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生一时答不上。)
师: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出示《爱之链》最后一段。)生:“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师:为什么没有这句话,整个故事就不一样了?
生:因为故事一直没有说“女侍者是乔的妻子”,到最后才说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师:这就是小说的奥妙所在。如果老师把一个字去掉,整个人物关系就不清楚了。是哪个字? 生:“乔”。
师:去掉“乔”,读读故事结尾,是不是就表述不清了?(生齐读去掉“乔”的结尾段落。)
师:没有“乔”,你是不是还会想到女侍者的丈夫就是“乔”吗?好多小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异峰突起的结尾。我们再来看看《一件运动衫》。
师:假如把故事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方框框掉,去掉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去掉结尾的话,就变成“我”在帮助康威老先生,而康威先生有没有帮助“我”,我们却不知道。
师:是啊,有了这个结尾,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在帮助康威先生的时候,康威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我。我们读最后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个孤独的、贫穷的老人,能够为他的邻居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情,非常了不起,非常感人!这就是这个结尾带给我们的震撼。同学们,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今后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特别关注结尾的作用。师:那这两篇小小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师:是呀,“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小说也一样,切忌平铺直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用这个题目的匠心所在。
五、学法总结,拓展训练
回去以后,请大家研究小说《麦琪的礼物》,完成如下两项任务:
(出示要求:1.画情节图。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
第五篇: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晋中市寿阳县温家庄中心校冀少军
俗话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给教育也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它的无限裨益为教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为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比现场教研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回顾自己一年来参与网络教研的经历,受益颇丰。
一、网络教研彰显了先行者对教学教研淋漓尽致的热爱,鞭策着我努力前行。
初上网络教研,惊诧于我们的教研员李老师,已经40多岁,对网络教育教研的远见卓识与痴情奉献;教研员张老师一篇篇教学日志象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娓娓道来教书育人的真谛------在这个平台,无不感受着网络教研人的热情与执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没有理由不参与网络教研,这不仅仅是聆听智者的心声,更是感受和学习这种痴迷教研的精神。先行者们对教育的挚爱常常让我汗颜,也会不断地考问自己的教学功底与思维灵性,潜移默化中激发着自己的一种工作热情,去潜心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文章,静下心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品味、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努力前行。
二、树立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教研水平。
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一样都是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不仅省去了舟车的劳顿,还克服了时间、经费、地域等因素的阻碍。教师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交流,细细品读其他教师及专家上传的教案、反思、课例、体会、叙事文章等,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各种教学动态与信息。为此,我要求自己每周至少4次登陆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浏览最新文章,并从中选择一片文章或教案进行细细品读,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在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更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教学手段,自己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我还积极利用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加入英语学科协作组,与同行们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及时关注跟帖评议,再反思再跟进。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所谓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在协作组里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集备共案,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建议撰写后形成了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共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使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三、课堂因网络而精彩,反思因网络而更深刻,网络教研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每次上课前,我会有意识的浏览一下相关的教学设计,设计者一个独具匠心的创意,一句令人深省的设问以及引用得当的视频、图片资料都让我茅塞顿开,视如珍宝,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成熟,一份机智;写教学总结和教学论文时,碰到困惑不解时,我也会习惯性的上网看看。记得上学期我参加立体说课比赛前,看了教师们的研讨主题,对英语诗歌教学的种种见解,给了我灵感,大胆尝试了采用诗歌《Television---Apoem》为立体说课比赛内容,经过多次磨练,探讨,反思,从而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通过网络教研,确实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分享智慧,分享思想的同时,也分享着收获与感动。
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我们普通教师再次交流探讨、学习的一个平台,作为一线年轻教师的我们应该及时抓住这种免费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充实自我,争取天天有进步!
网络教研,有如我的良师,在我困惑、迷茫时给我指出前行的方向;网络教研,又如我的益友,在我懈怠的时候,给我提醒,督促我前进;网络教研里有优秀的博文,有深刻的见解,有精辟的分析,更让我认识了一批能说会写的网络教研骨干分子。“见
贤思齐,吾必三省吾身”。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吸收着丰富的营养,获得了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教学充满机智,充满活力,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