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高中生活是在十三中度过的,今天来到培训会场,看到ppt中出示的培训题目是《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往下一看,授课者却是十三中的崔广辉老师,突然心中萌生出了一种久违之情,虽然崔老师没有教过我,但是心中的这种难以言表的感情却是真实的。自毕业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回到十三中看望各位老师,这是我心中的一个郁结,今天看到崔老师感到非常的激动,崔老师的这节课我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不仅仅有崔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还有从生活中挖掘学生身上的特长,崔老师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是一个师长更是一个真心相对的朋友。听崔老师的课,让我真正的理解了“师者,传到授业解惑”的含义。
崔老师在讲座中没有直接步入到对课题的讲解,而是由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和学生相处说起,这样把男老师的洒脱展现的淋漓尽致。崔老师年仅40岁,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够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去创作各种各样的菜品,丰富生活情趣,更主要的是从做菜中品味人生的百味,让每个人都体味到生活的精彩。
在讲座中,崔老师能够用在生活中给学生讲课的片段来讲述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把如何管理班级和如何和学生相处做到了实处,并且用各种媒介来吸引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真正的理解高中阶段男女生的思想,并不是站在长篇大论地讲深奥的理论性知识。
高中是学生人生当中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这样一所学校,崔老师在学生的课堂上没有讲如何学习,而是让学生树立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的的信念,为学生的未来谋划。现在的大学时比比皆是,如何才能在茫茫的大海中成为最闪亮的珍珠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中的高中生或是大学生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恰恰崔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立足之地,针对每一个人进行了对未来生活的谋划。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因此,在教育中,真心去了解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生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崔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即使小学和高中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教育是想通的,只要是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就是教育,这样的教师也就是最合格的老师。
第二篇: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师,传道任务也有疑问。我的高中生活在十三岁,今天来到培训场地,见ppt产生的培训课程是课堂特色和课程的发展与实践,往下看,教师是十三岁的崔广惠老师,突然心中长时间缺席,虽然崔老师没有教我,但心中这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是真实的。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回到十三岁的老师,这是我的心脏停滞不前,今天看到崔老师很兴奋,崔老师这课我让我受益,我从不仅学到了崔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和从生活到挖掘学生的专业知识,崔老师在学生面前不只是一个老师是一个真正相对的朋友。听崔老师的课,所以我真的懂得分裂,传播到业界疑惑的意义。
崔老师在讲座中没有直接解释主题,而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如何与学生相处,让男老师自由,容易展现最生动。崔老师只有40岁,不仅深厚的知识,而且能够用硬手,聪明的智慧和韧性 要创造各种菜肴,丰富的生活乐趣,更重要的是从地铁的烹饪生活的味道,让大家欣赏美好的生活。
在讲座中,崔老师可以使用讲座的片段给生活中的学生讲讲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如何管理班级以及如何与学生一起去做,以及用各种媒体吸引学生,进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的思想,真正理解高中男生和女生的思维,不要站在深刻的理论知识的漫长理论。
高中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这样的学校,崔老师在学生班上没有说如何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合格的信仰公民,为将来规划学生。现在大学无处不在,我们怎么能成为最亮丽的珍珠在茫茫大海这是即将进入高中生或大学生的社区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是崔老师是为自己的学生在在生活中存在一个立足点,为每个人为未来的生活计划。使学生更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阴影。因此,在教育,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的发展,学生不谈好朋友。崔老师的讲课让我受益,即使小学和高中有一定的距离,但教育是搞定的,只要学生传播的能量是教育,这位老师是最合格的老师。
第三篇: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在开发、实践戏曲特色课程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接触、欣赏、了解戏曲,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戏曲的欣赏、感受、表达能力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戏曲特色教育活动,对戏曲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构戏曲特色课程。
一、戏曲特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一般来说,制订某一领域的目标可以从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行为方式、能力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戏曲特色课程也不例外。我们在对戏曲课程目标定位之前,对《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梳理,考虑更多的是戏曲艺术的独特性与儿童的健康发展相融合,尝试构建具有层次性的戏曲特色教育的目标框架,确定戏曲特色培养总目标和各年龄段的目标。
我们把总目标概括为:动作协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善于交往;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这些是各年龄段目标制订的基础,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论证,给三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目标定位。各年龄段的目标既体现儿童的年龄差异又富有操作性,以保证总目标在活动实施中真正实现。具体目标如下。低年级:在浓郁的戏曲艺术氛围中初步接触戏曲,了解京剧中主要的乐器及脸谱,感知戏曲与歌曲的不同,感受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对戏曲艺术的感性认识;有参与戏曲活动的兴趣,乐意欣赏同伴表演的戏曲节目,逐渐萌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中年级:在欣赏、理解京剧片段的基础上,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对化妆和服饰感兴趣;感受戏曲中色彩、构图的对称美;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尝试用绘画、手工、语言、动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高年级:积极、主动、愉快地做小戏迷,拓展对戏曲剧种的认识(京剧、黄梅戏、吕剧、豫剧);尝试模仿演唱自己喜欢的戏曲选段。在戏曲活动中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热情,理解并遵守日常交往中的社会行为规则,能与同伴自主合作,开展多种戏曲游戏,体验合作游戏、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及满足感;积极参与舞台表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内容
围绕课程目标,我们以《纲要》为指导,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的兴趣、能力及教师的经验、教育资源状况等,精心挑选适宜的戏曲教育内容。我们确定了以京剧、黄梅戏、吕剧、豫剧为主要教学剧种,再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构建适合于他们认知发展的戏曲特色课程内容。低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具有鲜明的听觉、视觉效果和冲击力的乐器及脸谱为切入口,引导幼儿在欣赏、感受戏曲的同时,逐步喜爱戏曲。
中年级的课程内容: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对戏曲的理解。
高年级的课程内容:在低、中年级已有戏曲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认识多个戏曲剧种,尝试有创造性地进行戏曲演唱、表演。
二、戏曲特色课程的实施
我的戏曲特色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典型的教学方法和合理优化的教学策略来组织实施。
(一)戏曲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 1.戏曲主题活动(或方案活动)。
戏曲主题活动是课程实施最主要的方式,它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主题活动或者方案活动,包括主题活动目标、主要活动设计、利用环境资源、主题评价表、主题小结等。各年龄段视主题的内容及学生的兴趣决定主题实施的时间。2.专项戏曲体验活动
专项的戏曲体验活动贯穿于学期的始末,一般两周一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包括戏曲欣赏、学习某项戏曲技能、定期班内表演等。以表格的形式制订好本学期戏曲体验活动的计划,在“备注”一栏中根据本班情况作适当、简明的记录,记录活动的调整与修改及其原因,记录开展活动后的反思。3.开设戏曲特色班。
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戏曲特色班,训练有戏曲特学生,在班内展示,增强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以点带面激发幼儿对戏曲的喜爱。4.戏曲特色环境创设。
我们注重戏曲文化对学生情感和认识的熏陶,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教给学生做脸谱。
(二)戏曲特色课程的教学策略
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戏曲活动,研究适宜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策略等。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修改活动方案,以“说、唱、画、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戏曲教学。下面以实施脸谱教学“红脸”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步:说一说。将脸谱的代表人物以讲故事、念儿歌、说快板等形式向学生作介绍,帮助学生熟悉人物形象。为学生讲述改编的浅显易懂的《桃园三结义》《刮骨疗毒》等小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红脸在戏曲脸谱中代表忠义、正直、勇敢。每次听完这些故事都意犹未尽,回家后还缠着家长继续讲“三国”故事。由此可见,脸谱教学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戏曲本身,学生渴望了解历史人物,他们乐意探究的精神也被充分挖掘。
第二步:唱一唱。将脸谱的代表人物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教师将京歌《说唱脸谱》中的部分旋律作了降调处理,并配以歌词。如:“红脸的关公骑红马,冲锋陷阵把敌杀。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凶险,打得那敌人叫喳喳!”整段曲子既有京剧的韵味,唱起来又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
第三步:演一演。教师在请教专业人士的基础上对关公的动作进行了创编。整套动作雄赳赳、气昂昂,让学生一看就有表演的欲望,而且动作简单、神气,容易把握。
第四步:画一画。戏曲脸谱色彩鲜艳、构图细致,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学生在“说、唱、演”的基础上对戏曲脸谱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他们希望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关公的愿望显得迫切而强烈。顺应学生的这一需要,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红脸的认识,不光是涂色、设计图案、制作面具,甚至可以在同伴或自己脸上化妆。至此,“红脸”主题活动的开展已达到高潮。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交流材料
崇贤仰圣 继往开来
—邹城市孟子小学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开发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自2006年10月起,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满足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开发了由《孟子成语》、《孟子名言》、《孟子章句》组成的《走进孟子》校本课程。该课程是我们充分依托邹城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在广泛听取了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后,几经修改、完善,在二00八年寒假编写完成,并且在当年二月进入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形成、内容、实施、收获等情况作简要回顾。
一、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形成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大师,其“仁、义、礼、智”及“孝、悌、忠、信”的理念,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孟子小学毗邻孟庙、孟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其健全人格具有较强的地理人文优势,孟子文化广场、邹城市博物馆、孟府习儒馆的建立,营造了弘扬国学的浓厚氛围。本着“走进孟子、融入本土、感悟经典、陶冶性情”这一理念。我们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邹城市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实施意见,学校决定充分发挥邹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开发一门以诵读与践行为主的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我们成立了《走进孟子》校本课程采编组,多次召开校本课程采编人员会议,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等途径,搜集孟子及其文化思想的相关资料,以课程新编的方式编写了校本课程《走进孟子》。
二、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内容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旨在通过让学生走进孟子,充分了解孟子,感悟经典,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同时直面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了较好地体现校本课程的结构性、一致性、完整性和适应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们编制了《孟子成语》、《孟子名言》、《孟子章句》三本教材。我们坚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出发,遵循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孟子成语》以大字排版,拼音标注,并配以卡通彩图,适于低段学生阅读。每本教材每一主题都以“原文”、“译文”、“新知”、“践行”的板块呈现。“新知”部分收集了能体现原文精髓的近现代名人轶事,加深对原文的感知;“践行”部分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学生活动,学生知行合一,加大了品格培养的力度。由于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始终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课程开发理念,充分挖掘、利用了家乡丰富人文历史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凸现了学校“文化孟小、文明孟小、和谐孟小、美丽孟小”这一特色学校整体目标,成了学校的“品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欢迎。
三、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实践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在我校一至六年级中使用,每周一课时,由学校教导处统一排进各班课程表,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兼任。期初由学校教导处、德育室对任课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培训,指导协助做好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由校本课程教研组具体开展针对校本教材课程的教研活动。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
(一)课程教学的活动化。
“就校本课程类型而言,这些课程主要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做事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应体现活动化,让学生参与到一个个主题活动中来,这符合新形势下课程实施的新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构建模式。在校本课程《走进孟子》教学中,利用班队会、早读后二十分钟等时间进行诵读,并对难句、警句适时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孟子文化的整体感知。通过在教室内张贴孟子故事简笔画、孟子名言条幅营造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文化氛围,夯实了“知孟、学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了孟子“大丈夫”人格内涵;校本教材分年级、分层次地整体推进,使孟子经典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力抓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孟府、孟庙,三迁碑前聆听孟子幼时故事;穿越千年和亚圣对话;演绎情景剧、文学采风、充当小导游等活动的开展,使文明礼仪、和谐仁爱思想入心入脑,如影随行。
(二)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始终贯彻多元评价的策略。对于学生在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我们着重从态度习惯、能力成果两大方面,采用自评与互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具体为:每一主题要根据目标要求对每位学生给予星级评定,期末根据本学期所有主题总的星级情况给予“积极参与”、“参与”两个等次级别。对于那些未达到“参与”要求的学生给予延缓评价,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另外,对于某些主题,我们还请家长、社区人员进行评价,从而真正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个目标。
四、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收获
1.对学生而言,通过两年多的孟子文化进课堂、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砺,明志、厚德、尚美、向善的素养进一步提高。诚实守信、敬老爱幼、自尊自强的行为已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2.对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和“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在教师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活动课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师生关系上,课架起了师生间的桥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伙伴,协作的朋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浓厚;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3.对学校而言----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的校本教材已初成体系,校本课程的实施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在编写过程中亦积累了不少校本教材的开发的经验;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教学“先进”,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突出。
五、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反思
校本课程《走进孟子》实施以来,给社会、老师、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长们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的理想课程;老师们觉得这是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命课程;学生们反映这是充满快乐、增长见识、抒发情怀的欢乐课程。但我们并没有就此陶醉,因为我们清醒地知道:校本课程是探索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存在的不足:
1、个别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2、要进一步加强对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修改、完善,使目标的确定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3、要进一步加强对校本课程《走进孟子》的管理和评价,使我们的课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是一种可以因校制宜的课程,是校有、校治、校享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需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尝试、深入、逐步完善阶段,更具体深入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道路会更加宽阔,我们的改革也必将取得成功。
2009-3-9
第五篇:突出地域特色 开发园本课程
突出地域特色
开发园本课程
一、选用题材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建“空中楼阁”
每学期开学初,各个教研组都要制定出本学期的园本课程教研内容。一个月一个主题,一学期要搞好几个主题,究竟哪个主题先,哪个主题后,几月份上哪个最为合适,每个教研组都要反复探讨研究。
案例一2007年3月,本校园本教研选定的是地方特产――临潼石榴、柿子。时值初春,虽是石榴之乡的临潼,石榴也变得稀少珍贵,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我们的老师制作出了多张媒体幻灯片,还用皱纹纸制作了柿子的模型,但终究因缺少环境的铺垫及形象直观的实物,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将这一主题暂时放下。2007年10月份,时值石榴柿子丰收季节,我们立即进行这一主题的教学及研究,效果非常好。
案例二有了案例一的经验,我们2008年初确定教研主题时将民风民俗――社火放在第一个月进行,时值春节,街道上一片节日的喜庆景象,不时有各种社火队在街上游行,保教人员组织进行现场教学,生动而又形象。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又不难得出,教研内容虽然是不变的,但我们在选材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已求达到最好的教学及教研效果。
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从地域出发,不去“水中捞月”
由于同一个主题要在四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之间纵向进行,因此,每一个主题都需要制定出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刚开始进行教研活动时,我们是各年龄阶段的教师各自为政,“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没有顾全大局,结果出现了四个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雷同、脱节,每一年级组教学目标侧重点不明确及目标制定不合适等现象。
民间艺术花馍曾是我主持工作调研的一个主题,据此我制定出了不同班级的教学目标。
托班的教学目标是:①让幼儿认识、欣赏各式各样的花馍;②让幼儿知道制作花馍所需的材料;③让幼儿懂得一些花馍的寓意。
小班的教学目标是:①让幼儿认识、欣赏各式各样的花馍;②让幼儿知道制作花馍所需的材料;③让幼儿懂得一些特殊造型花馍的寓意;④学习制作花馍。
中大班的教学目标为:①让幼儿懂得每一种花馍的寓意;②幼儿学习制作花馍。
通过这一案例的分析,在以后的调研工作中,在确定主题后,我们四个年级组的教师坐一起,相互交流、讨论、研究,最后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发展水平制定出了一套相互连接、由浅入深的、完整的教学目标。
三、家长资源必不可少,从源头出发,不搞“无本之木”
通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家长资源必不可少。如果有一些观摩教学或大型的赛教活动,我们的教师需要较长时间查阅资料,准备教具,费时费力,有时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资源丰富,恰恰可以弥补我们教师资源的不足。
案例我们有一个教研主题是临潼的新貌,教师用相机拍摄、在网上下载了许多临潼的美丽图片和视频,但美是需要衬托的,如果能有以前的一些老城照片作比较,会更形象地突出临潼的新貌。有一位家长在区委宣传部工作,他给学校提供了《临潼县志》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临潼城市的一些图片,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加上一些文字地资料的补充,对教研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充分地说明:家长资源对我们工作的重要性。
四、班级人员紧密配合,从需要出发,不唱“独角之戏”
案例我们有一个教研主题是家乡的名胜古迹――华清池,这一主题让人很容易就会从社会、语言等领域出发,认识华清池的各个景点,班上的三位老师几乎都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教学的,幼儿的知识点最多只是一条线,后来通过授课教师的反思和大家的反复探讨及时转变思想,调整教学方案,第一课时的老师从语言领域认识华清池的各个景点,第二课时的老师从社会、科学的领域出发了解各个景点,懂得各个景点背后的历史及故事,第三课时的老师从艺术领域出发画出《美丽的华清池》。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园教学案例有别于小学的最大之处是它不分学科教学,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将是前面教师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后面教师的教学的铺垫。
我们在园本课程教学中,始终突出地域特色,开展这样的活动已经两年了,从开始的焦虑迷茫到中途的困惑无措,到今天的日趋成熟,我们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地在进行摸索,在锤炼中变得成熟,随着园本课程框架不断完善,我们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我们将始终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多方面、多角度地利用、开发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以最大的限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