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地方与学校
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综合实践
双泉镇北付小学
地方与学校
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综合实践
经典诵读——学校课程的开发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他们从很多角度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诗的灿烂滋润着中华文化,也滋润着已步入古诗世界的小学生,丰富着师生的文化底蕴。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如能引导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于空白处求精彩,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所以在学生经常空空也无处着笔之时,把古诗作为学生写作题材,在学习古诗之余深入其中,对古诗进行续写、扩写、改写,加深师生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写出美文,让优美的文彩翩然飞入画图,这就是我们开发学校课程的初衷。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连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趣味盎然,入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寻隐者不遇》时,学生了解诗的由来后,写出了《寻隐记》一文。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卢纶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物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段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莺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段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隐藏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段训练的诗作也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意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在这儿引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流泻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为雪人的情景;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习作的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此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写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着“诵古诗,写作文”的尝试,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受益非浅。“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传诵千古的诗句。在这里,我们不妨说:问文哪得美如诗,为有诗中作文来。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
同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步之初,我们也曾感到困惑和彷徨。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教师的理念和经验不足,学生的素质与现状堪忧,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拦路虎。面对一门于学生、于教师都是全新的概念性课程,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把握综合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尺度,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我们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狠抓教师培训,以骨干引路。“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培训。
1、选择教师投入实施。开学之初,我校教导处进行了两项针对教师的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进行介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活动的结果,我们确定了课程实施的骨干教师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引导教师端正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验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去网上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采访、调查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学校领导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3、帮助教师掌握方法。教导处牵头组织每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召开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并与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搓商、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4、鼓励老师大胆实践。要培训、提高教师,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是最佳道路。只要老师有好的点子,我们一定采纳,让教师看到自己创造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欢愉,鼓励全体老师学习和参与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实施自己设计的方案,使课程的开发空间更广阔,效果更明显。
二、强调以点带面,以小步推进。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在三到六年级中确定骨干教师,确定实验班级,以小课题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实施。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推进,从而带动全校。
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三年级采用由扶到放,简易活动与专题活动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四年级逐步以专题活动为主,小主题活动为辅,五、六年级则以专题活动为主。
三、注重科学选题,以实效取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板块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我们重实际、求实效,充分考察学校周边环境,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其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易于捕捉信息,便于收集资料。我们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科学的关系四条线索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课无定势,目标更无定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达到课程资源高效利用、实验研究巧妙推进、课题成果遍地开花的效果。
四、加强课程管理,以制度规范。
1、以实施细则规范活动的内容。首先,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其次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和总体计划。在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意见,认真审核他们所提出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制订了分层次分年级的计划和学校总体计划,力求计划操作性强,活动内容科学规范。
2、以监督制度确保活动的落实。教导处组织综合实践的教师进行研究讨论,汇报各班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指导下次活动的实施。
五、存在的困惑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3、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才能指导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索。
第二篇:学校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学校课程开发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陆续在低中高年级开设了不同门类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开全各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方案,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他们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从历史上优秀人物功彪青史的伟绩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迫切地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与此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开设的学校课程有:一二年级阅读和写字;三四五年级阅读、写字和朗读。为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优秀作业展评》、《人人争当小小书法家》、《古诗文诵读比赛》以及《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多读书能多吸取知识,增广见闻,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使言谈有物,内盈而外华。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
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书,还要会“编”书。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
2、学校有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时间、人员紧张、资金缺乏等。
虽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通过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使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从不太成熟,走向多样化,走向高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在文化上找得到“回家”的路,使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发展家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完善!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地方与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蛇窝泊中心小学2010、9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搞好地方与学校课程,根据栖霞市教研室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地方与学校课程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二、课程目标
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的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如下:
1、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助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
3、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隘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5、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经过数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课程实施
(一)成立组织
为促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事务。
课程领导小组组长:刘俊
地方与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国庆
地方与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组员:
隋洪涛黄玉成周春莲徐彩红李海玲鲁春琴
蒋英娜
地方与学校课程课题组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二)实施措施
1、物质保障。开发学校资源,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定时开放阅览室,供学生
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微机室,为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提供条件。
2、师资保障。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科任教师的职责,全校每个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鼓励部分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有关媒体,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宣传和展示本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4、课程安排
由于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进行了合理地安排。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对象: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部分组成。
2、评价的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策略,即使准确地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取得学生的主观认同。同时注意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社会的反映,获取更为详实全面的反馈,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展,获取学习成功的乐趣。
3、学生的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为每一个学生设置“成长档案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学习成果: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小论文等。
(2)各种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4、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合成。(1)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2)评价方法: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5、对课程的评价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部分组成。
第四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一、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意义
地方史资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地方史”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的乡镇或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它重视学生从所处当地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高尚情操。而对祖国的热爱是以热爱自己家乡为基点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家乡也不了解,连自己家乡的历史也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会热爱家乡,又怎么会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呢?在初中阶段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对家乡的历史形成一种系统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正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
(2)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史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亲近,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最易于学生掌握,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它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形成能力素质。
(3)现阶段初中生地方史知识的贫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方史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转的,考试对地方史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地方史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1)德育的依据。在地方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样学生也了解了本地悠久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从而达到热爱家乡的效果。本地的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认识国情,热爱祖国的目的。
(2)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地方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现代教学论。
(3)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校内和校外教育,单科和其他科,启智和育德、强体、审美有机地渗透合成,形成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有实效性的大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一是感到亲切,二是有兴趣,三是不会困难,四是学了有用。学生就不会难学、厌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深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2)选择性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历史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等较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题材,以其为教育载体,使素质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亲切感,让学生学有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投入社会亲自参加实践调查,从中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让学生学有方向。
四、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实践
(1)了解相关的地方史。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文物古迹比较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查阅相关的地方史,使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乐善好施的杜艮,东辉山口庙、双岭九十九间大厝、笔架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嘉福寨、越尾山等。
(2)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2001年9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打响了“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力求做到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写下来,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厦门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五、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取得的效果
(1)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营养。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他们忙着找身边的“?”,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吗?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化。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出了校本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灌口走向厦门,编撰了《厦门史话》这一校本教材,从同安厦门,自古一家;古城沧桑,六百春秋;海防重镇,商贸良港;反倭抗荷,保家卫国;古迹遗存,重诉历史;千年古道,繁华远逝;建筑文脉,风格各异;民间瑰宝,浓浓乡音;华工被掳,血泪斑斑;南洋谋生,情系桑梓;厦门台湾,血脉相连;辛亥先烈,名垂汗青;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鹭岛沦陷,民族耻辱;漳厦战役,人民胜利;厦门古地图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厦门历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不等于地方史。学校可根据本校校情,广开思路,寻找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校除《厦门史话》《台湾史话》外,根据地处汽车工业城的特点,开发出《汽车文化》;又根据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开发出《校园植物》。事实证明,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既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对学生来讲,它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选择性参考,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教材。否则,校本课程就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集美分校)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以“劳而获,创而活”为宗旨,树立农村劳技教育新思维,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劳技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劳技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包括劳动技术课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与以人为本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
(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
(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7)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认识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是大有作为的。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于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
(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
三、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是:
1、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4)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习惯,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5.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昂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步骤
1、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训教师队伍;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审查和编著校本教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物质和人力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组长:郑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王啸林(分管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彭生翔、周国云、张成明、刘文、赵海翔、朱德永、程顺平、郭峰。(2)工作小组:以校长室牵头,成立以全体行政科室及一线骨干教师参与的工作小组,倡导一种全员参与的的意识,全面开展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工作。
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网络
3、培训师资
我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灵活运用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对话、说课、听课、评课、录象课观摩、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1)培训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2)培训方式:
①“讲座”模式。学校长期聘请有名望的学者,专家来校授课、带徒。这种模式让年青教师受益非浅。
②“研修班”模式。学校定期选送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的业务脱产培训,邀请有名专家对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专题讲座,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③“课题研究”模式。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4、撰写课程纲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申报与审定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授课规则”、“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奖励制度”等,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内容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劳而获,创而活”的教育特色,把班级活动、团活动、校传统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来加以开发和实施。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既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应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应体现综合性的特点。我校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之中,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途径、以基于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实现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在系统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它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初中生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敢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和创造欲望。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也是传统的书本中不能及时容纳的。教师通过开设有关的科普讲座、订阅《科学大众》、多媒体展示、播放光盘等方式介绍科学人物,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通过科技制作比赛、电脑创作科幻画等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增进学生对科学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开拓研究性学习的领域和思路。
进入初中阶段,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加强与各科知识内容的联系,促使初中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注意将对文献资料的搜集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源的发掘结合起来。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都包含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这是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校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供选择利用的信息来源相对较少,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环境特点比较鲜明。我们把东边沟农业生态园作为我校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与劳动技术教育等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状况,构建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系列。
教师在日常的各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数学学科每册课本上都有5~6节课题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性质,通过这类课题学习把研究性学习融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进行相关内容的有关渗透,即以某一主题为基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重塑全新学习理念。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做成电子投影片来显示,可以用电脑办各种小报。教会学生在网上查询、交流、欣赏、创作、展示。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掌握现代的科技研究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课题见附一:《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课题指南》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学校与社区资源及需求,确定活动主题。学校应综合考虑班级、人数、经费、学生意愿以及能够提供的时间或服务机会等因素,多种渠道考察支持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机构或团体,确定活动主题。
②制定方案。学校要加强与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相关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商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以便于活动的顺利实施。
③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熟悉社会实践的内容,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学会处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安全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④实施活动。学校应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社会实践。
⑤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指导学生及时记录活动体验和活动反思,养成关注社会、反思社会的意识与习惯。⑥综合评价。学校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课题结合学校“劳而获,创而活”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特色(附二)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追思、学生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应注重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2、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性,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为单位来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我们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安排种植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老师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体现“创而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财富。
3、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作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农村学生摒弃那些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学手艺打工拿工资传统保守观念;树立大胆创业、艰苦创业、诚信创业、开拓创业的理念和信心。通过现实、生动的案例学习,理解创业的意义、学会把握农业创业的机遇、用现代经济观念规划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初步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
4、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它强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学科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它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探究,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具体内容见《龙都中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计划》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六大基本模块:
(具体内容见附四)
课时安排: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
一、初二每周1节、初三根据需要和学生选择开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枚本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授课内容、授课计划、教案。课程方案评价分为:
①课程开发目的意义
密切联系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帮助提高学生技能和创新意识
②课程目标的确立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具体
能考虑学生特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③课程内容
体系完整,教材框架清晰,层次分明
编排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
新科技、新观点、新方法含量高
(2)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评价
①指导思想: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
②目标内容:体现三维目标内容要求 ③指导过程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设疑激趣,讲练适当
面向全体,反馈及时,注重学法指导,启迪思维
(4)教师素质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善于驾驭 善于使用各种电教辅助手段,板书科学、新颖、美观
(5)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质疑,富于创意
2、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情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的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管理
1、督促、检查教师教案,教学随记,随堂听课等管理方法贯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及时总结表扬,能促进教师积极性的保持,指出不足,可使教师改进,提高更快。
2、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岗位职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激励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制度》。为了激励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建立了校内的支持系统,提供沟通的机会,保障开发的时间,给予一定的奖励。
沟通:教师经常与校长、主任、学生、家长及课程专家、社区人士进行交流。
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教师需要开发时间,学校每月可以给一天的时间让老师自由支配。
奖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情况直接与教师晋升职称、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对开发工作做得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3、建立教师档案袋(1)教师自己收集有关在教学和素质发展方面的资料,包括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存入档案袋中。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校方的认可,并提供证据证实。
(2)学校管理者,除收集整理教师档案袋中的资料,还要收集教师在教学和素质发展不足方面的有关资料,帮助教师确定发展基线,进而考查教师在下一段努力后是否取得进展。在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多种方法。
4、综合评价
在掌握了大量关于教师发展优势与不足的资料和证据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发展进行分析,根据评价量表,给出终结性评价,并做出客观的描述。
5、每学期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提高。因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面向未来的评价体系,重在信任和激发教师追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倡导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在民主、上进和开放的评价氛围中,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