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学后感8[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3:4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赏析》学后感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赏析》学后感8》。

第一篇:《音乐赏析》学后感8

教学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释

音乐科组:赖志春

音乐鉴赏学后感

赖志春

随着新的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也采用了新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花城版)。而新教材的实施,使我们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开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就怎样去设计新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如何将音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实际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培养兴趣

情景设计

想象力

创造力

实践能力

一、加以思考问题的理论依据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目的是让学生的素质教育继续得到全面、全方位的提高。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鉴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①。

我们都知道,欣赏“美”、“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美的音乐更是能开发人类的智力,促进人们思维的健全发展。音乐思维,指对大脑储存的音乐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以领悟音乐真谛的心理过程。是经过聆听音乐,然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的心里活动的过程来实现的。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教师的认识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②。在这种被称为“发现法”的概念中还指出:“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在形成概念以及使用语言符号前必须要有一个探索的阶段”③。在我们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条件、环境,有目的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音乐思维模式,去认知音乐、理解音乐、感知音乐,通过自身去探索、获得、掌握知识呢!我认为这是可以肯定的。再者,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学生主要是来自本市,对于音乐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比较“正统”,综合素质较好。因此,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会是事半功倍的。二. 新教材的教学实践

1、创设一个自由、轻松、信任的学习氛围,“诱惑”学习兴趣。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培养音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以音乐来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在我们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去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解惑者”,学生是“受惑者”。但是,音乐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传授相比,它的“解惑”过程更应该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的、丰富而细腻的感知过程,而传统的“说教”却只会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说,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感悟”、“实践”和“体验”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信任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例如,我在给学生鉴赏作品《槟榔树下摇网床》时,先以柔和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放松心情、情绪,静静地回忆一下孩时的生活情景,或回顾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一些体现母爱的情形,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最初的“图景”。然后再让学生们静心地聆听音乐作品。„„听完之后,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概说出对音乐的感觉、感受。这时,学生可活跃了。有的说:这是一首抒情、柔和的摇篮曲,特别是歌曲中的称词“蹦蹦蹦„„睡吧,蹦蹦蹦„„睡吧”,让人觉得非常安祥、温暖,都想睡觉了,同时,又好像是母亲在轻轻的“拍打”着自己身躯,甜美的进入了梦乡;有的说:摇晃的节奏,柔和、抒情的旋律,优美的歌声,听完后让人感动不已,从心灵深处再一次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正如歌中所唱“宝宝从小睡浪里,长大也当打鱼郎”。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自己的宝宝能健康的成长,将来快乐地生活,就是她最大的愿望,并不一定希望他们将来有多大的成就。这时的我也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因为学生们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音乐的内涵,体会到了音乐美的魅力所在。这种教学中“情景设计”教学法,也为后面再补充分析什么是音乐艺术、如何去鉴赏音乐等理论性的内容,打下了很好的铺垫。这与传统单调的“说教”音乐,其教学效果就再也不用言辞了。所以,在教学中,怎样进行有趣的情景设计、诱导、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感受音乐,并在此过程中去体验音乐美的乐趣,学习音乐知识,从而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之中的事了。

2、还学生一个“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

我们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将采取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在教学中,以鼓励、信任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假设如果、敢于表现、勇于与众不同。例如,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在聆听音乐之前,我先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时,注意感受好音乐的情绪、情感、情节变化。然后,就请学生们鉴赏音乐。„„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乐曲的感知。并说出在聆听音乐时感觉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大部分学生都说是体现出一种“悲愤、激昂”情绪,同时,对梁祝二人的命运深感同情,对旧社会包办婚姻制度的深恶痛绝。我想这些是因为受到这个民间悲剧传说影响缘故。这都已经是非常的到位了。但是,却还有许多学生感受这是一首柔和、抒情、浪漫的作品。他们分析的理由是:这首由三个部分组成。——“草桥结拜”,梁祝二人在“草桥”这地方相识并结拜为“兄弟”。刚刚认识的“兄弟”高兴、欢心还来不及了。有悲么!没有;——“同窗共读”,他俩同学之间一道学习,共同玩弄,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有悲乎!没有;最后乐章“化蝶”,拟人化的乐章,描写的是雨过天晴,百花齐放,鲜花丛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身的两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恩爱有加,双宿双飞,不也乐乎!可有悲否!还是没有,还非常的浪漫。这些同学感受、分析,虽然有些“偷梁换柱”的嫌疑,但是,就对音乐来说最主要的是感觉,这也就无可非议了。并且,他们有个优点就是敢于创新,勇于想象,敢于与众不同。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强,作为老师的我,怎不会为他们高兴、骄傲和自豪呢!之后,就这首音乐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另一个环节——“讨论与探究”的课题展开,学生们的激情又再一次被点燃,下课铃声响后,他们依然沉浸于音乐的美之中,且脸上都露出了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所以,我想假如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能多“还”给学生更多些“空间”,让学生有更多些标新立异的“念头”,在富有想象、创造性的“空间”里,展开翅膀,自由翱翔,将来我们的这些学生可是不得了的,这与新课改的教学宗旨也是相符合的。

3、让出一个“机会”,“造就”学生的创造力。

美国音乐大师艾夫斯说:“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思考和实践”。因为,以体验感受音乐入手,从感性出发是音乐鉴赏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的“机会”。且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让学生标新立异,尝试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大胆的说“不”字。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学中创设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丰富他们的表象储备,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展开提供广阔的空间,去在轻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创造。而我们老师也在学生的“尽情”当中不知不觉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们的学生也在尽情创造的过程当中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他们集体合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如何去引导学生尝试体验音乐,使学生也能更多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自主的获取音乐知识。一开始就应该把学生摆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认同自己,把握自己,也要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音乐无处不在。例如:我在给学生鉴赏音乐大师们用我们生活当中最为熟视无睹的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打字机交响曲》(美国作曲家安得森创作于1950年)、《盖邮戳的音乐》、《蚊子之舞》、《永恒的水》(谭盾曲)等作品时,让学生去了解认识作曲家们是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结合音乐要素去创作音乐的。在这些前提下,我就请学生们自由组合,与别人合作,来创编一首“纸乐”,并积极参与“纸乐”演奏当中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中要求的“互动教学”的体现。所以说,在教学中,我们只要能给学生创造多些“机会”,不断的让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去实践、体验和感受音乐,不但能让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而且,我们音乐教学的明天,也将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去渗透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尝试、总结出更多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不但会转变了教师自身,也会转变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所以,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只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与时具进,不断进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激活”教学方法,专心敬业,我们坚信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祖国未来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前景将会是另一部“欢乐颂”。

第二篇:音乐赏析学后感

学习《音乐赏析》课的感想

廖秋萍

在本学期的继续教育,我选择了《音乐赏析》课作为选修课。过几堂课之后,我对音乐赏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网络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音乐赏析》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学期的《音乐赏析》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赏析》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网络授课像是一个导游,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整个模块大致分为中国篇和欧洲篇,我欣赏了中国的民乐、了解了中国的各种民乐器、丝竹音乐,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福建南曲,欣赏了中国古近代的歌曲。欧洲篇主要欣赏了各个流派的音乐以及代表人物。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网络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音乐素材。像经典的肖邦bE大调《夜曲》,本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传统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可见此时的肖邦已无愧于“钢琴诗人”这个雅号。乐曲的构成为回旋曲式,行板,12/8拍。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着华彩的咏唱,左手是节奏相同的伴奏型,自始至终保持同样的形态。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其主要的特点,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为了增加网络授课的趣味性,减少枯燥的网络无人课堂,授课内容还为我们设立了《音乐标靶》、《音乐对对碰》、《名曲排序》等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网络授课中,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通过接受《音乐赏析》继续教育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让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第三篇:《摄影艺术赏析》学后感

《摄影艺术赏析》学后感

摄影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现在照相机已经普及了,手机上也都有自带的摄像头随时可以拍摄,但是我们只是处于简单的拍摄并无任何技巧而言,拍出的照片也没有美感。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经过《摄影艺术赏析》这门课的学习,我对摄影艺术赏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下是我经过学习学到的知识和一些感想。

摄影艺术欣赏也叫摄影鉴赏。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它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点:

1.摄影艺术欣赏是对摄影作品的接受与反馈 摄影家创造出来的摄影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能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就如同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就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就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石块,摄影作品也是如此。只有通过观众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生命力。

2.摄影艺术欣赏是一种主体创造活动 观众在摄影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摄影作品无论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其中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它们需要欣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摄影艺术欣赏是审美经验与综合效应的活动 从根本意义上讲,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在摄影欣赏活动中这种主体力量集中表现在观众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将这多种经验综合起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获得强烈的美感。

对于摄影艺术的受众,特别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怎样才能在面对一幅摄影作品时不但能懂得摄影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而且能够捕捉到摄影家在作品中带给观众的激情,从而体会到美的感受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到一种“空”的状态,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进行欣赏时,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块海绵,随时准备吸收摄影画面中传来的一切信息,从而进行下一阶段的体验。

其次,要深入体会摄影画面所传达的情感。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普通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优秀的摄影作品中蕴涵着人类的丰富的情感。不同的形象、线条、影调、色彩这些形式手段终究只是传递情感的中介物,摄影者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情感动观众,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体会到摄影者按下快门时那一刻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再次。要努力唤起自己内心的联想和想象。事实上,任何的艺术性活动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对一幅摄影作品唤起想象和联想的时候,不要忽视标题所提供的信息。摄影作品的标题非常重要,它常常标示出这幅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另外摄影作品还非常注重画面的节奏,观众可以从画面提供的音乐性节奏展开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最后.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解力和感受力。艺术理解力和感受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主体长期大量的审美实践积累。要提高大众的摄影艺术欣赏能力,首先,需要全社会的重视。要多举办摄影大赛,产生好的作品,同时还要有面向大众的摄影展览,让普通观众都有机会接触高质量的摄影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力。其次,要主动阅读摄影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要对摄影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真正理解作品奇妙的艺术魅力。最后,提高自己的摄影欣赏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艺术欣赏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社会纪实性照片。

摄影这种艺术形式诞生不过百多年时间,但它却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早期的摄影主要是贵族化的活动,现代摄影技术特别是数码摄像技术的出现使每一个人都能拿起相机,成为生活的记录者。现代摄影的发展同摄影创作和摄影欣赏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代摄影领域。受众的欣赏、互动和反馈对摄影创作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摄影艺术欣赏水平,为摄影艺术也为全社会艺术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

摄影艺术的瞬间也是作者情感高度体现的瞬间,其瞬间生成所面临的客观对象已是人化了的世界,是基于摄影者高度的个人化的能力的体现,相机已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表现的媒介,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眼睛的延伸,心灵的撞击,相机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我心灵所感受的。由于摄影家各自的经历、阅历、文化素质、性格爱好等等不同,所以对情感的认识会有差异,在表现各自所认识的情感时,途径也多种多样,这就构成了情感表现的不同形式,这就是拍摄同一事物,由于个人情感体验不同,拍摄的作品感人效果、表达方式也不同的原因所在。要用摄影语言表达情感信息,必须做到心细、眼疾、手快,要有扎实的功力,需要我们熟悉生活,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懂的东西多,对事物就理解的深,加上深厚的生活基础,作品自然有深度,而避免一般化。总之,艺术的瞬间是摄影作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而审美的瞬间,才是创造艺术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才能完成情感体验的审美过程。

第四篇:摄影艺术赏析后感

《摄影艺术赏析》学后感

智能手机功能的完善,令智能手机的普及度日益增大,同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用手机拍照的习惯。只是,手机毕竟是手机,有可能你在捕捉一张好画面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通电话,一张摄影好相片也就此泡汤。

摄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的学科。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通过这门课《摄影艺术赏析》的学习,我对摄影艺术赏析有了一定的认知。以下是我经过学习学到的知识和一些感想。

我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摄影家创造出来的摄影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获得强烈的美感。

对于摄影艺术的受众,特别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怎样才能在面对一幅摄影作品时不但能懂得摄影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而且能够捕捉到摄影家在作品中带给观众的激情,从而体会到美的感受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次,要深入体会摄影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再次。要努力唤起自己内心的联想和想象。最后,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解力和感受力。

现代摄影技术特别是数码摄像技术的出现使每一个人都能拿起相机,成为生活的记录者。现代摄影的发展同摄影创作和摄影欣赏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代摄影领域。受众的欣赏、互动和反馈对摄影创作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摄影艺术欣赏水平,为摄影艺术也为全社会艺术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

要用摄影语言表达情感信息,必须做到心细、眼疾、手快,要有扎实的功力,需要我们熟悉生活,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懂的东西多,对事物就理解的深,加上深厚的生活基础,作品自然有深度,而避免一般化。总之,艺术的瞬间是摄影作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而审美的瞬间,才是创造艺术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才能完成情感体验的审美过程。

第五篇:音乐赏析

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中下期):18世纪70年代进入盛期。成熟的古典主义以海顿,莫扎特的中晚期,贝多芬的早中晚风格为代表。

1.古典主义音乐特点:所谓古典,原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艺作品。以和谐、均衡、明晰、严谨为特征。古典主义音乐讲究的是典雅、平衡、规范、严谨、有序。你很少能在古典主义的作品听出狂放、激情、震撼人心的东西。贝多芬是个过渡人物。

2.古典主义器乐主要在四种形式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交响曲成就最大,其次,奏鸣曲。古典协奏曲以及弦乐四重奏。

交响曲:典型的交响曲分四个乐章。

首乐章要有一定长度,速度一般是快板或中板。有时也会有个短小而严肃的引子。

第二乐章速度慢,情绪平稳。

第三乐章具有舞蹈节奏,通常是一首小步舞曲。

末乐章是快板,比第一乐章更快,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奏鸣曲:是指一首曲子。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首乐章是快板或中板,一般为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慢乐章,曲式不固定。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

末乐章是快板或很快,常常为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不同于奏鸣曲,(奏鸣曲式是用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器乐曲的第一乐章的曲式。)弦乐四重奏: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乐曲。分四个乐章,与交响曲很接近。

协奏曲:独奏乐器炫技为主要特征。一般为三个乐章。除去没有小步舞曲外,其余乐章和交响曲一样。

3.古典歌剧: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只有宣叙调和咏叹调。古典主义则出现了重唱和合唱。重唱和合唱可以同时表现几个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莫扎特的歌剧达到古典主义顶峰。4.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为德国人。

5.海顿:1732-----1809,他确立了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标准结构,有弦乐四重奏之父 交响曲之父的美名。性格乐观开朗,喜欢在生活中开一些小玩笑,他认为音乐就是拿来享受的。他不喜欢表现人类的阴暗复杂的一面。他的音乐纯净悠扬,他的音乐喜乐光明,令人如沐春风。他信仰坚定,幽默诙谐,亲切朴实,被亲切的称谓“海顿老爹”。他的一生一帆风顺,音乐生涯总是踏着稳健的脚步前进。

赏析作品:G大调94号交响曲《惊愕》,《告别交响曲》

弦乐四重奏《皇帝四重奏》,莫扎特:1756-------1791,个性纯真热情,爱情生活也多姿多彩。他的音乐吸收的来自不同地区的曲风融合而成,以最简单的音符,打动人的心扉。音乐纯净、优美、欢乐、灵巧。成就主要是歌剧。

赏析作品:1.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2.安魂曲

3.21号钢协第二乐章

4.第11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

5.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贝多芬:1770---1827,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 时期的人物。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的顶峰。此外他钢琴奏鸣曲一般二或四个乐章。,弦乐四重奏也是音乐艺术的巅峰。音乐风格:他的音乐基本情绪是乐观的,作品前半部分压抑、挫折、挣扎之后,在结尾处获得。他的作品是他呕心沥血的产物,一改再改,几乎无瑕疵。

赏析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钢琴奏鸣曲《月光》 浪漫主义音乐:与18世纪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喜欢把眼光投向遥远的往昔和不可知的未来。作品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描述。特征是饱含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渴望综合一切艺术。1。分为A

19世纪标题音乐,将音乐以外的因素化为乐思,用文字来说明其思想内容。常由诗歌,绘画或某种事物激起灵感,但主观性更强。

B

民族主义,19世纪又是民族主义的世纪。在北欧,东欧搜集民歌,选民族的历史故事,自然风光,人民生活等题材,运用本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舞曲的音调节奏,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语汇。

C

后浪漫主义,19世纪的后30年,世纪之交,国际局势和社会动荡,与19世纪中上叶相比,在音乐内容与风格上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德奥,作曲家更着重音乐表现,作品篇幅庞大,出现感情过剩和极度外溢的现象。

19世纪音乐体裁;

器乐:

A

交响曲分为纯音乐(舒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和标题的交响曲。

B

钢琴,仍然沿袭传统的体裁,回旋曲,变奏曲。幻想曲,赋格。

C

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体裁;各种特性乐曲(一般规模较小,也有长的)和标题小曲。

常见的体裁有前奏曲、夜曲、叙事曲、狂想曲、无词歌、间奏曲。它们的标题就标

出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气氛。

声乐:

A

艺术歌曲,是声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体裁,深受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喜爱。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法德艺术歌曲造诣最高。

B

合唱仍然采用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形式。

C

歌剧,民族思潮,综合艺术的思潮反映在歌剧创作中,从18世纪意大利一家独大的统治地位发展为意德法以及东欧都有各自特点并且相互影响的局面。

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他创作的中心。他的艺术歌曲特点是第一,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第二,音乐是随着歌词的意义而改变。第三钢琴伴奏,在于为歌曲渲染气氛,营造意境,钢琴与歌曲互相应和,配合的天衣无缝。

舒伯特的音乐在感情深度,表现力度和悲剧感上,接近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加敏感,具有更多诗人的气质。

赏析作品;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

《鳟鱼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冬之旅》第一首晚安

《魔王》 《圣母颂》《野玫瑰》 韦伯:

1786---------1826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先驱。

赏析作品:歌剧《自由射手》,钢琴独奏曲《邀舞》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他的音乐评论具有革命性,批评守旧的音乐家,不做世俗的歌颂者。他本人多愁善感,音乐具有抒情美,他的想象力丰富,时常描绘梦境或梦想。音乐带有学究气,女性化,深度,厚度不足。作品短小,佳作大部分为钢琴曲。

赏析作品;器乐《蝴蝶》《梦幻曲》《狂欢节》

艺术歌曲《诗人之恋》

门德尔松:家境较好,贵族绅士。他的音乐富于诗意,曲式完美严谨,音乐抒情,优雅,恬静,伤感,与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的热烈,狂放风格不同。也与肖邦的忧郁音乐有别。他的音乐保守,缺少趣味性。他坚持明晰的古典主义的形式,很少创新。旋律优美抒情。他的浪漫主义主要他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和强烈的戏剧性。赏析作品:

《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无词歌》、《威尼斯船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肖邦:波兰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音乐风格:一

他从不给自己的作品加标题。用体裁和编号来区分它们。

音乐灵感来源于生活经历和感受。

他是短小体裁的大师。几乎作品都为钢琴,他把钢琴的表现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一个用音乐作品表达民族主义的作曲家。他一生的创作没有离开波兰的民族音调。

作品体裁有,叙事曲,奏鸣曲、练习曲、夜曲、玛祖、波罗乃兹、幻想曲、协奏曲、回旋曲、室内乐、歌曲。

音乐特征:内敛、含蓄、清丽、婉约。赏析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一分钟圆舞曲》 推荐曲目

《夜曲》21都为精品。玛祖卡

《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军队》

《A小调前奏曲》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被誉为钢琴之王,创造了交响诗这一种音乐形式。

为狂想曲这种单乐章的体裁树立了典范。

音乐风格:多姿多彩,极富有想象力。外向,豪壮,绚丽,花哨火爆。赏析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推荐曲目《B小调钢琴奏鸣曲》《浮士德交响曲》 交响曲《前奏曲之三》《爱之梦》

勃拉姆斯: 与贝多芬,巴赫称为3B,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是新古典主义的捍卫者。他的音乐复杂,严谨而高贵,有一些学究气。交响曲风格气势宏大,结构严谨、笔法细腻、表情变化多端。钢琴协奏曲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室内乐是他自省,内心的表现形式,他的室内乐忧郁而怀旧。

赏析作品: 《匈牙利舞曲》《作品49号第四首摇篮曲》 小约翰 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音乐总的说来肤浅,体裁与题材都显得狭隘同样是欢快的音乐莫扎特的音乐中听到的是对生命的赞颂,是发自灵魂的、天真的、童稚的乐观,而他的音乐是及时行乐主义的宣示。

圆舞曲的特点《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赏析作品:《闲聊波尔卡》轻歌剧《蝙蝠》《溜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老约翰 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国作曲家,作品进入西方音乐正典的头一尾俄罗斯作曲家。

旋律大师。性格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长期抑郁。

音乐风格:旋律抒情、华丽,善于利用不同乐器,特别是管弦乐器的音色制造强烈的戏剧效果。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婉转,配器艳丽,情感强烈。过于感性,女性化,音乐情绪忧郁。赏析作品:《斯拉夫进行曲》、《第六交响曲悲怆》《1812序曲》钢琴曲《四季六月船歌》 推荐曲目,歌剧共十部,《叶普盖尼 奥涅金 》、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9世纪民族乐派:

俄罗斯音乐,格林卡

强力集团

赏析作品:鲍罗丁管弦乐交响诗《在中亚西亚草原》 穆索尔斯基: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侏儒,漫步主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第一乐章 捷克民族乐派: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

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挪威民族乐派:格里格管弦乐组曲《培尔 金特》索尔维格之歌 芬兰民族乐派: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印象派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1678-----1741 巴

赫:1685-------1750,音乐之父

亨 德 尔 ;1685------1759,清唱剧大师 古典主义

鲁 克;

1714----1787 海

顿;

1732---1809 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扎 特: 1756----1791 音乐天才 贝多芬

1770---1791 乐圣 浪漫主义时期 早期浪漫主义;

韦伯1786-----1826 浪漫派的先锋 舒伯特1797---1828 歌曲之王 帕格尼尼

柏辽兹

1803---1869 永不停止的 音乐实验家 肖邦

1810---1849 钢琴诗人 李斯特

1811--1886

钢琴之王

舒曼

1810-----1856最具浪漫气质的作曲家 门德尔松

1809---1847 梦幻音乐的翘楚 比才

晚期浪漫主义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俄罗斯音乐的集成大师 勃拉姆斯

1833-------1897 新古典主义的捍卫者 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圆舞曲之王 瓦格纳

1813----1883引发热潮的歌剧院狂人 罗西尼

多尼采蒂

威尔第1813-----1901 复兴意大利音乐的歌剧之神

圣-桑斯

民族乐派印象派与后浪漫主义 格林卡

鲍罗丁

穆索尔斯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844-----1908 俄罗斯音乐革命家 拉赫玛尼诺夫

德沃夏克

1844-----1904 国民音乐的巨人 斯美塔那 格里格

西贝柳斯

1865---1957 芬兰爱国音乐的斗士

德彪西

1862-----1918 印象派的翘楚 拉威尔

1875---1937 普契尼 布鲁克纳

马勒

1862----1918 交响曲的巨人

理查德 施特劳斯

1864-----1949 浪漫派后期的前卫作曲家 20世纪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勋伯格 巴托克

普罗科萨耶夫

肖斯塔诺维奇

1906-----1975 用音乐编织的苏联作曲家

下载《音乐赏析》学后感8[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赏析》学后感8[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赏析[模版]

    100首古典音乐赏析 耳熟不能详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总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左右,不管你是不是爱乐之人,总免不了或 多或少地接触到它。歌曲、电视节目、广告、广播、互联网、游戏、演......

    音乐赏析

    流行与经典音乐赏析今年我选择了“流行与经典音乐会集锦”这门课,我很喜欢。一方面由于我本身就很喜欢音乐,另一方面由于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老师很优秀,每次都......

    音乐赏析

    《白毛女》是上海芭蕾剧团里的经典剧目,“喜儿”这实在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人物角色了。全剧从喜儿到白毛女,贯穿出现了四位饰演者,但表演最精彩的莫过于首尾两位,代表了当前上芭......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今天在课堂上观看了《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是在2008年上映的。之前我没有完整的观看过这部电影,今天算是把他看完整了。 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有了一些观后感。 一是相......

    音乐赏析

    2010-12-27 12:16 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

    音乐赏析范文大全

    音乐与诗歌 ----《春晓》教学课例与评析 摘自:《岳阳教育教学网》 教学课例: 年级:2010级音乐学2班 课时:一课时 地点:教九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感受音乐......

    《夏感》句子赏析

    《夏感》句子赏析 1、 换词去品。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黄金”换成“金黄”好不好?“黄金”不仅写出了色,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夏的“名贵”。赵老......

    瓷器艺术赏析学后感

    瓷器艺术赏析学后感 本次继续教育我选修了瓷器艺术赏析课,起初还以为这门课和考古通论的性质差不多,学习了之后才渐渐发现陶瓷鉴赏课比考古通论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