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体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沈阳师范 实践地点:呼伦贝尔草原 实践时间:2012年1月22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每逢春节,草原上的蒙古族过年的习俗也独具特色。
除夕:吃“手把肉”除旧岁
除夕是草原蒙古族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为除夕年夜饭做准备。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
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
初一:祭天之后拜年
大年初一黎明时分,蒙古族牧民要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到头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举行祭天仪式。
人们点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将供品撒进燃烧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献祭。在长辈带领下,一家老小自左向右绕包走一圈,边走边叩首,将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草原上,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祭天、祝寿、拜年等,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除夕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结束。
“初一早晨祭天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如今受条件限制,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已很少举行祭天仪式,但草原上的牧民保留着这个传统。”斯琴告诉记者,各地蒙古族的祭天仪式各有特色,他家举行的是察哈尔蒙古族的祭天仪式。
行毕祭天礼,天蒙蒙亮。斯琴一家人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辈祝福晚辈。
家庭拜年结束后,牧民们就结伴而行,到邻居家串门拜年。
“五畜”还要过大年 除夕之夜,每家要清点自家牲畜,将喂足草料的牲畜赶进打扫干净的圈舍后,围着畜群点燃松柏,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民族习俗。除夕夜必须点清牲畜头数,一头都不能缺,也不能让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
初一早晨“祭天”的时候,蒙古人点燃了以“五畜”命名的五个“卓拉”(用黄油燃烧的佛灯),然后打开羊圈,将羊群赶向草场。这时,家人在羊圈旁点燃鞭炮,长者把鲜奶和黄油抹在领头羊头部,保佑人畜兴旺、生活美满。初一早晨不能对牲畜大声吼叫,更不能打牲畜,晚上畜群归来时,主人手端鲜奶,念着祝福语迎接。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咱们传统的蒙古族他们独特的过年方式,同时我也是祝愿他们能够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精彩。
第二篇:蒙古族民俗文化简述
蒙古族民俗风情简述
班级:2009级旅游管理
姓名:孟凡雪
学号: 0 0 9 6 0 0 1 0
指导老师:马 思 睿
2012-06-1
4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从经济民俗、社会风俗、信仰民俗三个方面阐述了蒙古族民族的民俗风情。主要介绍了蒙古族的服饰、饮食、人生礼仪和节庆民俗。对于蒙古族的以往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简单、细致的比较和展现。
关键字:蒙古族经济民俗社会风俗信仰民俗
前言:
民俗是在特定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演变而成的社会规范体系。民俗现象内涵丰富,表象多样。民俗是创造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时代详细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1正所谓“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这就是所谓的民族风俗。
1、蒙古族概况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蒙古”最早见于唐代,史称“蒙兀室韦”,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该部大部西迁,逐渐与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后代融合。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当时,同在蒙古高原上的还有三个使用蒙古语言的部落和三个信奉景教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出现阶级分化后,蒙古贵族经过不断的权力之争,到12世纪,出现了包括蒙古的五大对抗集团。蒙古部族的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从此,蒙古地区诸部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语言;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后经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现已规范化。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2、蒙古族经济民俗 1 全国导游基础,内蒙古旅游局编,2007年版.2.1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发展是,是反映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服饰主要分为袍装、腰带、靴子、头饰及饰物。
2.1.1袍装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长袍。蒙古袍是最主要的衣裳,它面料主要为皮和布;款式多样。蒙古袍一般为右开襟,在领口、右襟腋下订扣,与镶边搭配。蒙古袍常见颜色为白、红、蓝、绿集中反映了蒙古族对天、地、火焰和植物的崇拜。
2.1.2腰带
蒙古族穿袍子时必须备腰带,腰带由布料或绸缎制成,长一般约五米,颜色与袍子相协调。男子系腰带双手上举,是身材显得魁梧;女子系腰带一般双臂下垂,带子窄,从而使身材显的苗条。
2.1.3靴子
蒙古靴主要由布、皮和毡制成。样式有尖头、圆头和小尖头几种。蒙古靴的主要特点是靴头上翘、靴筒宽大;靴帮和靴底常装饰有花纹及图案。
2.1.4头饰和其他饰物
蒙古族有戴帽子的习惯,帽子除了防寒还有吉祥权威的象征。蒙古族男子随身携带一些镶有玉石的生活用具,女子的饰品主要由金银珍珠等制成,包括戒指、额箍、坠子、项链及绸缎荷包和发套。
2.2居住习俗
蒙古包“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2.3蒙古族饮食习俗2
传统上蒙古族的主要饰品分为白食、红食、紫食和青食;主要饮品为奶饮品、茶及酒。
2.3.1白食
“白食”即以奶制品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为“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蒙古族最常使用牛奶,此外还是用马奶、羊奶、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鲜奶饮品,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制成的食品包括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奶酪、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做正食,也可作零食。
2.3.2红食
“红食”及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蒙2 内蒙古导游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编,2007年9月.古语称“乌兰伊德”。传统肉食制品主要有:烤全羊、手把肉、羊背子等。风干的牛羊肉干和各类瘦肉干也是蒙古族常使用的肉食。
2.3.3紫食
是指炒米和用面食炸制的紫色油饼、果条等茶点食物。随着农耕业的发展蒙古族开始更多的使用面食,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
2.3.4青食
青食主要是指蔬菜瓜果类食品。古代蒙古人和现代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蒙古族民众主要靠采集沙葱、蕨菜、蘑菇等作为青食。
2.4交通习俗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传统上主要以马、牛、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
马是以强健耐劳著称的乘骑。马是蒙古族的忠实伙伴。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交通工具。蒙古轿车是专门乘坐人员的车。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造而成。主要用于探亲访友,接送亲人等。
进入现代生活方式的蒙古族更多地使用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骑马和骆驼则更多地成为旅游者在草原上的娱乐项目。
3、蒙古族社会风俗
3.1人生礼仪
3.1.1求子礼
求子礼是蒙古人生礼仪的开端,通常是有妇女以祭敖包、山洞、和人形石的方式进行。婴儿诞生后第三天,要进行洗浴礼,通常有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主持,用盐水、茶水或羊肉汤给婴儿洗浴,同时为婴儿取名。婴儿满月及周岁时,家人要摆宴招待亲友为婴儿祝贺。孩子长大一些要举行剃发礼,长到三岁举行骑马礼,孩子成年后,家人则要为其举行成人礼。各部族习俗不同。
3.1.2婚姻礼仪
蒙古族的传统婚礼主要包括求婚、订婚、小宴、婚礼、探望礼几个阶段。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3.1.3丧葬礼仪
解放以前很长的历史时期,蒙古人奉行:病人死后7个时辰不准移动,以祈求“回生”。之后准备安葬。清朝以前蒙古族葬俗有野葬、火葬、土葬三种。现在蒙古族人们的殡葬意识,在继承部分传统丧葬仪式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科学、卫生、礼仪的内容。火葬普及开来。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如果长辈死了,忌讳说“死了”,应说“老了”,以示尊敬。
3.2节庆民俗
3.2.1春节
蒙古族称农历正月和春节为“察汗撒喇”,意为白色的月份,白色象征吉祥、纳福,为此蒙古族十分崇拜白色。把岁首的正月称为“白月”,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吉祥如意。除夕之夜,外出的人都要尽量回家团聚,举家坐在一起饮酒,吃奶酪、饺子、酥油、炒面、油炸食品、手抓肉等。包饺子时,特意将其中的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奶酪、柏叶、糖和食盐,钱象征富有,奶酪象征丰收,柏叶象征长寿,食盐象征才华,糖象征甜蜜生活。初一早晨,各家摆设煮熟的羊头,并摆上各式糖果、乳制品、油炸馍等食品,羊头是经过装饰的,嘴里横放长方形油炸馍,鼻孔内插柏枝,额头上割一条三角形小缝,抹上酥油,据说这是纪念为民除害的民族英雄留下的习惯。初一早上晚辈要给长辈拜年、献哈达表示祝福,同辈之间互相拜年,并互相敬酒问候。
3.2.2祭敖包
祭敖包其是一种宗教活动。祭敖包时,蒙古族男性牧民身着节日盛装,骑马乘骆驼从四面八方来到供奉山神的地点—敖包,进行祭祀和祈祷,祭敖包时,先煨桑,然后由喇嘛念经,人们乘马脱帽,口颂佛经,绕敖包三圈,向山神鞠躬叩头,进行祷告,祈求山神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3.2.3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即游乐戏耍的意思,“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当时,每逢成吉思汗召集各部首领聚会时,除了制定典章、奖罚任免、商讨战局、欢庆胜利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带有体现蒙古民族勇敢、彪悍、善战、豪放特征的娱乐活动,即那达慕。在蒙古族群众中,那达慕盛会内容丰富,规模较大,参加人数众多。那达慕多在夏秋之交进行,男女老幼都从驻牧地向会场集中,开始时,人们供上全羊和酒肉糖果等食品,推举1名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盛满美酒的银碗和洁白的哈达,高声致祝赞词,词中盛赞蓝天之高大,草原之辽阔,祖先的丰功伟绩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感谢神佛的保佑和恩赐,祝福大家愉快,家庭和美,生活幸福,比赛成功等。接着举行骑马、射箭、摔跤等比赛活动,青年男女跳舞唱歌,欢度那达慕盛会。
在当代,“那达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仍以传统的“乐舞三艺”为主,但更多的却已转向体育、文艺搭台,经济、贸易唱戏的新形式上来,参加者也不再限于蒙古族内部,而成为跨民族跨地域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欢庆大会。
4、蒙古族信仰民俗
4.1原始崇拜
蒙古族最初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祖先崇拜。
古代蒙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神保护的,因而产生了自然崇拜。他们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神,称作“蒙合腾格里“(长生天),每年正月初一天亮之前,蒙古族都要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一年平安。图腾崇拜产生于渔猎社会后期,图腾被认为是氏族的祖先和保护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逐渐转变为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祭祀自己的家族的祖先。
4.2宗教信仰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知道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蒙古族历史上有过多种宗教并存。流行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在明、清两朝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
4.3蒙古族禁忌
宗教禁忌:忌直呼**和其他年长僧人的名字,人去世后不可再呼其名。
饮食禁忌:忌猎食怀孕和哺乳期的野生动物,不破损禽蛋,禁食奇蹄动物,忌用嘴啃肉,要用刀割。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此外还有忌蹬门槛、生人摸小孩的头、打狗等。
总结:
蒙古族民俗文化丰富,传统生产方式保存完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利于社会主义多民族的更好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对于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导游基础,内蒙古旅游局编,2007年版.[2] 内蒙古导游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编,2007年9月.[3] 乔吉.马永真,蒙古族民俗风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4] 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第三篇: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程序
“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现场展示内容安排
一)晨间活动:(7:30——8:30)
1、园所广播系统播放蒙古族民族音乐、歌曲
2、晨间接待:六名幼儿、两名教师身着民族服饰,在园所大门两侧进行礼仪接待(赵鑫、杨洋)
3、少数民族特色餐饮介绍
4、民族文化及教研课题介绍
5、幼儿美术作品成果展 二)开幕式:(9:00——9:30)
1、教师民族歌舞表演(大联唱)
2、主持人进行开幕仪式
3、来宾致辞
4、幼儿敬献哈达
4、家庭才艺表演
三)幼儿现场展示活动:(9:30——10:30)大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蒙古族头饰、蒙古帽、蒙古靴
材 料——白板纸、彩卡纸、海绵纸、即时贴、双面胶等 大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我爱大草原”
绘画:蒙古包、勒勒车、简笔画马牛羊、挤奶娃娃、草原上的花、小小摔跤手、小骑手、小射手、马头琴、蒙古图腾等等
材 料——白背心、记号笔、广告色 中一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材 料——白布20米、记号笔、水粉笔、广告色 中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蒙古皮画”
绘画:草原上的羊群、美丽的蒙古包、草原小歌手等
材 料——记号笔、棕黄色海绵纸、广告色 中三班展示:
泥工制作——香甜的奶食品、烤全羊和烤羊腿、盘画 材 料——泥工板、海绵纸、一次性餐盘、油性橡皮泥(白、黄、棕色)
小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剪纸哈达、涂色蒙古袍、骨雕项链手镯 材 料——皱纹纸、油画棒、浅黄色橡皮泥、尼龙绳等 小二班小三班:
观片活动——“欢乐地那达慕大会”(多媒体教室)
三)、晚上“民族之花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6:30——8:30)
包钢民族园“民族之花”校园文化节 暨大班毕业典礼演出活动节目单
民族篇:
一、各民族大连唱 表演者:项昱冉、王诗琪 指导教师:赵倩
二、蒙古族舞蹈《小小摔跤手》
表演者:邢丹、千正斌 指导教师:张桂香
三、舞蹈《最炫民族风》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赵倩、李丹
四、蒙古族舞蹈《小草》 表演者:张民阳、李雨璇 指导教师:李丹
五、时装表演《快乐宝宝秀》 表演者:常靖汶、齐汉畅 指导教师:郭媛
二、新疆舞《快乐的跳吧》 表演者:王乐薇、彭逸帆 指导教师:张桂香
六、蒙古族歌曲联唱 表演者:王靖涵、任秋卉 指导教师:孙志新
八、蒙古族舞蹈《诺恩吉雅》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李丹、赵鑫 成长篇:
一、舞蹈《宝宝会走了》
表演者:史一迪、崔馨元、侯雨姝 指导教师:赵倩
二、英语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 表演者:陈艺菲、李想 指导教师:郭媛、赵鑫
三、舞蹈《春晓》 表演者:史一迪、陈佳慧等 指导教师:史学琴
四、亲子操《宝贝一家亲》 表演者:王佳瑜、吕子涵 指导教师:张欣、李森 五、三字经
表演者:李之初、程于飞 指导教师:张欣
六、朗诵《毕业诗》 表演者:腾雨霏、王翀彦 指导教师:黄婷婷
七、歌表演《静静走过老师窗前》 表演者:杨珈硕、底晓钰、黄云迪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
八、大合唱《虫儿飞》《老师的目光》《毕业歌》 表演者: 杨时赫、李瑞琳、冯宇欣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
第四篇:通海兴蒙乡蒙古族民俗文化
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民俗文化
摘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里长期生活着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兴蒙乡蒙古族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年的风雨洗礼,在750沧海桑田的巨变中,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勤劳、勇敢、纯朴的蒙古族人民在与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语言、服饰、歌舞、饮食、节庆、礼仪、风俗、宗教等具有独特的风韵,文化底蕴丰厚,颇受世人关注,对外影响与日俱增。
关键词:云南,蒙古族,名俗文化。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长期生活着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自元朝以来一直生活在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人民,是云南省内保留蒙古族特点较多的蒙古族聚居区。但在长期的大杂居、小聚居中,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北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兴蒙乡的蒙古族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勤劳、勇敢、淳朴的蒙古族人民在与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语言、服饰、歌舞、饮食、节庆、礼仪、风俗、宗教等具有独特的风韵。
(一)乡情概况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位于风景优美的杞麓湖畔,是云南省蒙古族的唯一聚居地,也是云南省内保留蒙古族特点较多的蒙古族聚居区。兴蒙乡地处通海县西北,东连九街镇大河嘴,南与河西镇螺髻、寸村相连,西邻河西镇代文、解家营,北邻河西镇石山嘴。1996年修建的金汉二级公路横穿全乡,与昆玉高速公路相连。兴蒙乡距省会城市昆明129公里,距玉溪39公里,距县城所在地秀
山镇11公里。兴蒙蒙古族乡是一个由公社大队演变成为现在的民族乡,辖区面积狭小,仅设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桃家嘴五个自然村。
(二)服饰文化
几十年前,兴蒙蒙古族男女老少都穿蒙古长袍,但由于从事农耕十分不方便,就逐渐改为短装。近几年,由于受汉族的影响,除老年妇女以外,平时都穿汉装,只有过节时才会换上民族服装,而且男子服装基本汉化。由于历史原因,服装上只有10%左右属于蒙古族成分,其他与彝族相似。传统服饰主要体现在妇女身上。蒙古族妇女服饰最有特点,上装一套共三件,颜色不同,长短相间,称“三叠水”。第一件是贴身衣,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股;领和袖口镶花边图案。第二件穿于中间为内衣,无领,袖口里镶花边图案。第三件是无领无袖的对襟式褂子,衣长及腰部,白色或黑色面子,蓝色里子。褂子左襟钉一排小型银制圆钮扣,约20颗;右襟钉6至9颗银制花纹纽扣。裤子多为青蓝色。腰间扎一布腰带,两端绣花纹图案,配五色丝绦。妇女服饰中的高领弯尖,袖口及其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痕迹。妇女服饰的颜色由天蓝色和白色两种基本颜色组成。北方蒙古族崇尚青色和白色,白色的含义在于心像乳汁一样洁白,青色即天空的颜色。背心的颜色或为天蓝色或为黑色,黑色或是受彝族的影响所至。
(三)饮食文化
1.小烧鸭
小烧鸭是兴蒙乡蒙古族群众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创造出来的一道风味美食,吃起来香甜鲜嫩,颇受人们欢迎。其做法是将本地产的仔鸭宰杀,除去内脏之后,用蜂蜜涂抹外表搓揉,再放入烤炉里进行焖烤。熟透后取出,颜色鲜红油润,撒上椒盐或蘸调料吃。
2.太极鳝鱼
据新蒙乡的群众介绍,太极鳝鱼这道菜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是当地招待客人的上等菜肴,几乎每一家都会做这道菜。由于居住于杞麓湖边,所以擅长烹调鱼,特别是称为“太极黄鳝”的一道名菜,已成为蒙古族人民招待客人的佳肴,其做法是把抓来的活鳝鱼直接放入锅中加热,不剔骨,被黄焖的黄鳝因为遇热身体自然盘曲,形象“太极”,所以起名“太极黄鳝”,味道鲜美可口。鲜活黄鳝洗净,佐以食盐、辣椒、花椒、葱花、姜丝、蒜片等配料,用菜油在锅中“黄焖”。焖熟后黄鳝自然成“太极圈”而得名。食用时,去内脏即可食用,其味五香俱全。黄鳝肉泥:鲜黄鳝用灰火捂烤,熟后去灰尘、内脏,配以食盐、花椒、胡辣椒等,用盐臼舂成肉泥即可上桌,其味麻辣香酥。太极鳝鱼的吃法很有讲究:夹起鳝鱼先不要下口,从鳝鱼的脖子下面用手把它从中间分成两半,使肉、骨头和内脏完全地分开,这时候就可以享用美味的鳝鱼了,鲜嫩香辣,味美爽口,富有营养。
3.蒙家酒文化
“上下马酒”:上下马酒是蒙古族人民接待亲人和贵宾的最高礼仪之一,它表达蒙古族人民对远方贵宾到来的无比喜悦的心情。上马酒:当亲人和贵宾要离开兴蒙乡的时候,上马即做车前,也要召集10多位身着漂亮服饰的蒙古族少女,手捧银碗,碗里盛着美酒,又向每一位亲人和贵宾敬献一杯美酒,以示祝福客人一路顺风,家庭幸福,工作顺利,欢迎亲人和贵宾再次来兴蒙乡做客。下马酒:当贵宾和亲人到来之前,组织10多位身着漂亮的蒙古族服饰的少女,提前在大门前等待贵宾和亲人进行夹道欢迎,贵宾和亲人一下马(车),当地领导捧着洁白的哈达和银碗,碗里盛着美酒,后面跟着10多位漂亮的蒙古族少女,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向各位来宾、各位亲人献上一杯美酒,以示欢迎贵宾和亲人来兴蒙乡做客。“三杯杯酒”:当远方的亲人和贵宾到达通海兴蒙蒙古族并进行用餐示,在餐桌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就会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向亲人和贵宾敬献“三杯杯”酒,以示欢迎到蒙乡做客。“三杯杯”酒集中体现兴蒙乡人民所特有的酒文化,第一杯酒,敬天敬地;第二杯酒,敬客人;第三杯,祝福客人快乐。每一位客人远道而来,这里的人们都将用他们的最高礼节“三杯杯酒”加以款待。“三杯杯酒”,顾名思义,喝三杯酒。敬酒的时候,兴蒙姑娘唱起《敬酒歌》。在那种嘹亮高亢的歌声中,人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带到了大漠苍穹、弯弓射雕的生活场景中。这种高至云霄的歌声,仿佛是再次向外人宣告—流淌在他们身上的是蒙古族血液。
(四)传统特色节日
1.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意为娱乐,欢庆丰收,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其活动内容主要是进行射箭、骑马、摔跤比赛,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元、明时期即已成为固定的活动形式。通海县蒙古族聚居的兴蒙乡自1979年后,开始举行“那达慕”活动,•每年12•月11日至13日,为期三天,但活动内容已随当地习俗改为耍龙灯、虾灯、金凤凰、跳蚌壳、划旱船等文艺体育表演。口衔家书的“金凤凰”,表示南方蒙古族人民对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划旱船、耍龙灯、虾灯、跳蚌壳等则是反映元代落籍云南的蒙古族由牧民变为渔民、农民的艰辛历程,所有节目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节日期间,按照传统习俗,各村均要杀猪宰羊,集体会餐。会餐时,全村团聚,•开怀畅饮。男女青年们纵情跳舞唱歌,通宵达旦。
2.鲁班节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相传鲁班是木、石、泥水诸匠的祖师,蒙古族的建筑手艺也是鲁班传授的。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抬着,敲锣打鼓,游行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3.忆祖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是兴蒙蒙古族的“忆祖节”。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并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通过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祭文深情而哀伤,末尾处这样写道:“历史让我们离开草原七百五十余年,但我们的血脉里流着蒙古族人的血,永远不会忘怀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太祖、曾祖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战捐驱、牺牲在云、贵、川、杞麓山的完颜卜花等各路将士,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云南距离草原千万里,而这里的蒙古族对自己故乡的思念,由此可见一斑。
(五)习惯风俗
兴蒙蒙古族有其特殊的习惯风俗。“接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兴蒙乡的蒙古人家庭中,每逢家人上山砍柴的时候,家里总要有人去接。若弟弟去挑柴,则哥哥去接;妹妹去挑,姐姐去接;老人去挑,子女去接;家里人有特殊情况的,亲友去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霜酷暑,家人都要翻山越岭前去接应。不去“接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不去接柴会被看成是一家人互不关心,不守“古规”的表现。
接柴看似一件个人的事、纯属个人行为方式,其实不然。接柴体现了家人亲昵、互助、相互关心的深厚情感。这种“个人行为”是有其不可分割的社会历史背景的。首先,挑柴的路程比较远,兴蒙乡蒙古族挑柴要到河西镇背后很远的山上去。一般情况下天没有亮就得起床煮饭,天亮时带一包冷饭就离家上山。山上的干柴不容易找,在山上吃过午饭,挑着满担干柴往回走时,往往已经天黑,往返的路上并不安全。为了亲人的安危以及减少劳累程度,接柴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久而久之,接柴的习惯就逐渐形成了,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六)传统婚俗
兴蒙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与周边各民族有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的特色。一对情人结为伴侣,要经历订婚(包括订小婚、订大婚)、迎亲两项仪式。订婚,要经过“合婚”即“推命”,命合才能订婚。兴蒙乡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族内婚。建国前订小婚,父母在子女四五岁时,至迟不超过十岁便及自己的子女订小婚,直至法定年龄再订大婚,订大婚要经过“合婚”即“推命”,命合才能订婚。如果八字合即用红纸写两张合婚单,男女各持一张。婚事确定后,男方备好糖烟酒等,由媒人送一份去女方家。当晚,双方父母将亲朋好友请到各自家中吃喜糖,通报联姻情况。解放前,订婚后,女方不得退婚,男方则可另选择。本家族不得通婚。建国后,婚姻自由,曾经有过结婚不收彩礼的现象,个别人还同其他民族通婚,改革开放后,婚姻自由,婚入婚出的逐年增多,婚俗也随着有些改变,结婚前只订一次婚,不管是外嫁或婚入,结婚之前要择吉日,送彩礼。礼金必须在迎亲的三十天前送至女方家。婚礼选在黄道吉日进行,礼品(新娘的喜衣、喜肉、喜糖、喜酒)则在迎亲前一 天送去。请人算出结婚时要防什么,举行婚礼要避开什么。例如防灶台,新娘进门时就要把灶台盖住,若要防公婆,则公婆要藏于二楼。坐在新房楼上正门处,以示婚后可以管得住儿媳。结婚的当天,新郎由喜娘和两个陪郎同时到女方家迎亲,迎亲时要挑点青菜盐巴(代表清白)到女方家。新郎一出门就不能说话,直到新娘接到家。到了女方家,新郎要独吃一桌酒席,并有严格的规矩,新郎不能亲自在酒席上夹菜,必须由陪郎用筷子夹到新郎的碗里,新郎才能吃,新郎吃过的饭菜不能留下痕迹。这是对陪郎的考验。如吃鱼只吃一面,吃后翻个身,像没吃过一样,有些菜中间吃空了,外面还是完好的。新娘在耳房上梳妆打扮,由亲戚中婚姻美满且多子多福的妇女来梳妆,将少女头式改为少妇头式。此时新娘只穿一件短衬衣,梳妆完后,新娘下楼走过堂屋,以示姑娘守规矩,再到大楼家堂前,站在谷篓上让舅舅给她穿新衣服、胸前佩戴一面镜子,有避邪之意,给新郎佩戴彩红,随后,新郎和新娘在家堂前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新郎要与新娘的舅舅互换手绢,手绢中一般包有两元钱,意为女方将新娘托付给新郎。新郎新娘出娘家门时,要焚烧喜神纸,意为买路钱,让路上的诸位神仙鬼怪拿钱后各自走开,在烧纸钱的同时,由两位喜娘一个焚香,另外一个用茶壶绕新郎新娘正三圈反三圈向地面洒水,意为新郎新娘经受了水火的考验。出门时,嫁妆先行,新娘手拿一把红伞,前由一名女童引路,一路上,前来接新娘的两位喜娘要撒一些大米,意为贿赂路上的鬼魂,让它们得到好处后赶快离开,不要骚扰新人,遇到沟沟坎坎,喜娘要用小铁扒在上面扒一下,因为古时候的人为了诅咒新人,在其经过的沟或桥下埋一些不祥之物,当新人走过时,就会将邪气带回家中。新娘到新郎家门以前,要在新郎家门口燃一堆火,新娘的所有嫁妆要从火上熏过,以驱走邪气。新娘在进门之前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在门的左边摆放一桌喜神席,上面摆有一个公猪头,嘴里含着猪尾巴,意为有头有尾,席上还摆有一只升,升中放满五谷,即:稻谷、小麦、苦荞、黄豆、高梁,意为五谷丰登,五谷中插一把弯尺,意为新人合尺合气。一把剪刀,意为剪断生活中一切不愉快之事。一杆称,意为新郎新娘的日后生活称心如意。一面镜子,意为避邪之用,由主持人诵读一段祈求神灵保佑的经文,之后向围观的人群中撒一些五谷和硬币,抢到者回家后即将硬币佩于胸前,借新人的喜气驱灾避祸。此后由喜娘烧喜神纸,将烟灰放入酒中,让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接着一个小女童喂新娘米饭,新娘不吃将其藏于手中。仪式结束后,由新郎的嫂嫂和婶婶,一人洒青松毛至洞房门口,只有新娘才能第一个踩在上面,意为新人从此走上新的人生旅途,另一人将新娘牵入洞房。在新娘进新房前,一般新郎要抢先入房,躲在门后柜台上,当新娘进房不防备时,跨过新娘的头,表示今后媳妇会温顺贤良,体贴丈夫,勤俭持家,孝敬公婆.新娘进入新郎家门后,将胸前的镜子摘下挂在洞房的正上方,随即躲入洞房中,不得见任何人,不得与任何人说话。当有人来要糖果、瓜子时,新娘只是从门逢中伸手递给客人,直到下午饭给客人敬酒时方可见人,敬酒之后,依然躲入洞房中。洞房里备有一桌酒席专给新郎新娘食用,吃剩的饭菜将放于床下,第二天把它摆放在家堂前,须摆放七天。在新婚的头一天晚上,新郎要约未结过婚的年青小伙在新床上睡一夜(俗称压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不断更新,现代的婚俗有所改进(如新娘在新郎家只呆一会儿,与新郎新娘的朋友一起合影。新娘可自由安排也可以回娘家,但不能进别人的家门。)吃下午饭前,新郎家的长辈、亲戚要到就餐点大门口迎接新娘家送亲的亲朋好友,由新娘的父亲带去,送亲的未到,男方家的客人不能入食。入餐时,新郎和新娘在新郎母亲和主要长辈陪同下,新郎和新娘同端一个盘子,里面放着八个酒杯,向所有的客人逐一敬双喜酒,此时由陪郎陪同斟酒,表示对所有客人的敬意。晚上新郎和新娘的朋友在新郎的家里举行闹茶仪式,在客堂摆放好桌凳,男女朋友必须围着茶桌坐好,要求新郎站着,直到新娘倒完三次茶水才能坐下,而每一次给每一个人倒茶水时,新郎和新娘要配合完成朋友们提出的要求或问题,解答完后,才能倒水给朋友,此仪式一般需2—3小时,长达6小时,直到天亮之前。第二天,新娘回门。清早,新娘的姨妈来接新娘回娘家。新娘用提箩提着一箩糖果、瓜子到娘家,沿路凡遇到的大人小孩,都要递给一把糖果、瓜子,意为富有同享。吃早饭后,新娘和小伙伴们在新郎、长辈的陪同下一起上山祭祖拜坟,所有家坟都要拜完。一般要带上一个猪头、一甑子蒸糕、两条鱼、肉、酒等,在坟前要供上12或14份供品,用来给外魂饮用,同时要烧香、烧喜神纸,放爆竹。之后以同样的方式拜天子庙,新郎和新娘必须瞌头跪拜,包括天子菩萨、山神、山母、土地、送子娘娘、五子登科、太白金星等,祭拜结束后,新郎和新娘可以与伙伴一起在山里同乐,边吃边唱边跳等活动。新娘下山后回到娘家,吃下午饭时,新郎由6—7个小伙伴陪同到新娘家里回门就餐,同时由新娘的伙伴陪同。新娘家人可以随易前来陪同新郎朋友敬酒,也可以互敬。直到太阳落山前,新郎家要派1至2名女童去接新娘。当女童来到后,新郎和新娘就要到新娘家的家堂前,一拜天地祖宗,二拜新娘家的长辈,向他(她)们告别。仪式结束后,一般日落之前接新娘回到新郎家中。沿途新郎手中要拿一块已叠好的手帕,凡遇到大人或小孩,新郎和新娘都要向他们鞠一个躬。意为有礼有节。第三天,认亲。由新娘家的母亲带一部分亲戚六舅到新郎家认亲(一般为最亲的亲戚)。双方互相介绍、互相认识,从此以后相互往来,成了新娘的第二个家。
(七)蒙乡丧葬习俗
明代以后,定居杞麓山脚的蒙乡人,实行木棺土葬。礼仪内容有:家中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村内的老年妇女主动到他(她)家探望,为病人吟诵引路词,称为“引路拜”。词意为安慰病人、祈求神灵宽限时期,再予延寿;若难予挽留,让其顺顺当当登上极乐世界。病人将要断气时,其子女要用一块红布,包上一把米,跪在病人床前,接下最后一口气,称为“接气”。然后,将接气米用红布包严,放入米柜。断气后,要在其口中放入一点银子,称为“含银”。再用绿碗盛半碗水,放入少量米饭,带上几柱香,送到村外路口,称为“送断气饭”。之后给死者沐浴更衣。入棺前,死者若是男性,要在枕头下垫若干锡箔,意为给死者准备阴间用的银钱。若是女性,要为其穿上黑色右衽衣,胸前挂一只“香包”,内装死者生前请人抄好的经文纸灰,称为“挂名包”。入棺时,边吟诵边用桃、柳枝条向棺木内连打数次,口念“生魂出、死魂入”。意为莫带走在世之人。并要请一部分老年人吟诵入棺经。停丧期间,在家中的堂灵设灵堂,一般在家停放三至七天。每天孝男孝女要守灵,夜间,孝男孝女分别睡于棺木左右,将脚伸到棺木之下,意为“垫棺”。发丧要择吉日、选坟地。发丧前一天上午,要拿一串草鞋挂在村内的万年青树上。村民见后,便知发丧日期。各自主动取下一双草鞋去帮忙。夜间,村内老年妇女为死者举行“转花”仪式。每人手拿两柱香,绕棺木吟诵“转花经”,意为向死者告别,让死者放心“上路”。出丧之日,孝子要点主,亲友乡邻要来“送行”。棺木抬出家门之后,送葬的后辈子女,跪于地上,让棺木从他们身上抬过。称为“搭桥、过棺”。抬至村口,停下棺木,孝男孝女再次跪在棺木前,由老年妇女围棺吟诵追悼亡人的《散花词》(正月—腊月),吟诵完《散花词》,再次“搭桥”、“过棺”之后,将棺木抬上山埋葬。当天晚餐,帮助出殡的青壮年,将酒席抬到死者家堂屋内喝“闹丧酒”。席间,猜拳、嬉闹,一直闹到深夜,为死者家属转悲。出丧后的第二天,死者家属带着蒸糕、糖点,为新坟加土封固,在坟前祭奠、烧纸、上香、燃放鞭炮。称为“封丧”。至第七天,送灵牌。送葬当天,孝男孝女返回家后,由地理先生指挥,在堂屋设一灵台,每天敬三次香,换五次堂水,灯、烛昼夜不灭。直到第七天晚餐时,从米柜中取出“接气”米,煮熟后全家共食,称为“送终饭”。饭后,孝男孝女将“灵牌”送至坟前烧掉,称“送灵牌”。意为告别亡灵,让其在“地下”安息,并保佑生人全家平安。未成家(未婚)的童男童女,不能葬于祖坟。仪式简单,头天死,第二天抬。棺木由四个人抬到后山埋葬后便完事
(八)建筑之乡
兴蒙的特色在于整个乡村的风貌,这里的房子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已经和当地的民居风格颇为相似 了,都是照壁、天井、里屋的结构,只在一些细节上保留了北方蒙古族的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这里保留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于清代,房屋外面刻有云彩等图案,据当地的居民介绍,这种图案是蒙古族的标志,正如歌里所唱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样,这里的民居大多保留了云彩,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浓烈的思乡之情。走进小屋,镂空雕刻的书房为这里增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味道,书房的桌椅板凳都有着历史的痕迹。
从屋里走时,墙面上的一幅图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由鹿和鹤组成的一个“福”字,代表了吉祥、长寿的意思。如果说这个“福”字就让你大开眼界的话,那两边的对联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了。对联打破了传统楹联用各种字体书写的方式,上联和下联分别由八仙的图案(村民的大胆猜测)组成,这里的居民告诉我们,这副对联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目前还没有人能读懂这些符号代表的含义。
沿着小道往前行,你不得不赞叹兴蒙房屋建筑的奇思巧构,据说兴蒙人的祖先旃班是鲁班的徒弟,在学成之后,旃班就把这门手艺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蒙乡人聪明能干,很多人学会了起房、盖屋的本领,谁家需要盖房,亲戚朋友们都会来帮忙,不多久,一幢具有蒙乡特色的房屋就结结实实地平地而起了。
(九)文艺文化
1.舞蹈
蒙古族进入云南,带来了他们的草原文化,对云南兄弟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蒙古族进入云南后,处在当时民族杂处的社会环境中,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蒙古族。由于元代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居住着大量彝族,随着社会交往的密切,彝族舞蹈文化对蒙古族的影响很大。蒙古族找到了一种与彝族人民同欢共乐,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这就是跳乐。当年由于随军妇女很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妇女就把她们的跳乐传给我们蒙古族。” 兴蒙人的民间舞蹈主要是跳乐,男女青年在劳动之余开展的群众性文艺活动。由两个胸挂四弦琴的男青年作引导,大家跟随“引导”围成圆圈,按四弦琴的音律,拍掌踏足,翩翩起舞。首先,随四弦拍节的音律跳“过门”,随后,大家边歌边舞,有时男女对跳,有时互相穿插,有时双方斗脚,舞姿刚健优美,气氛热烈。边歌边舞的歌曲有《撤哩哩撤》、《咱的蒙古》、《拉马调》、《攉小泥鳅》、《亲哥斗脚》、《心肝阿妹》、《送情郎》、《洋烟开花矮垛垛》等等。
蒙古族跳乐尽管源于彝族,但一经变迁为本民族的艺术,便注入了自己的民族个性。从总体风格上来看,彝族跳乐显得很轻灵、秀气而略为含蓄,动作灵巧多变,腰腹部摆动较大;而蒙古族则柔中带钢,较为沉稳,动作组合整体感较强,腰腹部比较平稳。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民族传统气质在舞蹈动律上的反映。
除跳乐外,在兴蒙乡云南蒙古族中还有姑娘龙、虾龙、狮子灯、大耕田、高跷、霸王鞭等表演性民间舞蹈。这些舞蹈一般在庙会或喜庆节日(如鲁班会、观音会以及今年兴起的那达幕节)进行演出,当地群众称这些舞蹈为“地会”。舞蹈形式与汉族大致相似,但汉族“地会”中的女角多由男子扮演,而蒙古族则是男扮男,女扮女,无所禁忌,充分体现其开放豁达的民族性格。兴蒙人乐观、豪放,能歌善舞,无论外出劳动或在家就餐,始终歌不离口,劳动之余,也要跳两三曲。
2.蒙古族歌歌谣
主要有山歌、生产歌、渔歌、欢庆歌、敬酒歌等等。
山歌:劳动之余在跳乐场上吟唱的调子。由一男一女对唱,其他伙伴帮腔伴唱,腔调有四腔、白话腔、五山腔、海菜腔等等。唱词有情歌、赞歌、颂歌等等。生产歌:生产劳动中,边干边唱的小调,有一人独唱或多人合唱,也有一个领唱,大家伴唱的。渔歌:专在下湖撮虾时,边撮边唱。能起到消除疲劳,提高效力的作用。多为一人独唱,也有一个领唱,众人伴唱。歌声优美、嘹亮、情感动人。欢庆歌:多在欢庆节日,集体会餐时,边吃边唱。主要歌曲有,《我们是草原的儿女,成吉思汗的子孙》、《蒙古人》、《草原情》、《蒙家儿女乐》、《心中的草原》等。歌声嘹亮、悦耳,充分表达了蒙乡人的内心情感。敬酒歌:多在贵客来访,向客人敬酒时吟唱,歌曲有:《三杯杯酒》、《祝酒歌》、《美丽的故乡》等,表达了兴蒙人诚实、好客、豪放的情操。
(十)语言文化
语言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生态语言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兴蒙乡卡卓语作为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是蒙古族人民在750余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历史产物,其产生、形成、发展见证了兴蒙乡的发展历程,在传承和发展兴蒙蒙古族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维护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系统就是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尊重语言的自然地位并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主流语言。
元代,蒙乡人说北方蒙古语,后来随着兴蒙蒙古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蒙古族语言吸纳了部分白、彝等其它少数民族及汉族的语言,同时原来的蒙古族语言逐步减少,慢慢演变成了蒙、彝、汉等语言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兴蒙蒙古族语言。现在的兴蒙语是由部份北方蒙古语和兴蒙地方语、土著语、汉语合为一体的独特语言。它有别于土著语、汉语,也跟北方蒙古语有很大差异,只能在乡内流通,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语言。
歌德说过:“希望是不幸的第二灵魂/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所无法占有的/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我对希望的理解就是生活中的轮回和宿命,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希望,也就不会再想到占有了,而不经历真正的蜕变和生活的积淀,具有顽强的生存精神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意识观,那么,也就不可能理解生命的奥秘。这样的经验同样适用于一个民族,尤其像居住在兴蒙这个历经漫长历史变迁和生存阵痛,具有了独特内容与风格民族精神、懂得从非现实希望中还原出生活本质的民族。
参考文献
1.高发元主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蒙古族》,云南大学出版社 2.杜玉亭:《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
(五),云南人民出版社 3.《云南蒙古族简史》,云南人民大学出版社 4.潘宝明,朱安平,《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6.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程序(写写帮整理)
“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现场展示内容安排
一)晨间活动:(7:30——8:30)
1、园所广播系统播放蒙古族民族音乐、歌曲
2、晨间接待:六名幼儿、两名教师身着民族服饰,在园所大门两侧进行礼仪接待(赵鑫、杨洋)
3、少数民族特色餐饮介绍
4、民族文化及教研课题介绍
5、幼儿美术作品成果展
二)开幕式:(9:00——9:30)
1、教师民族歌舞表演(大联唱)
2、主持人进行开幕仪式
3、来宾致辞
4、幼儿敬献哈达
4、家庭才艺表演
三)幼儿现场展示活动:(9:30——10:30)
大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蒙古族头饰、蒙古帽、蒙古靴
材料——白板纸、彩卡纸、海绵纸、即时贴、双面胶等 大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我爱大草原”
绘画:蒙古包、勒勒车、简笔画马牛羊、挤奶
娃娃、草原上的花、小小摔跤手、小骑手、小
射手、马头琴、蒙古图腾等等
材料——白背心、记号笔、广告色
中一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材料——白布20米、记号笔、水粉笔、广告色 中二班展示:
绘画活动——主题“蒙古皮画”
绘画:草原上的羊群、美丽的蒙古包、草原小
歌手等
材料——记号笔、棕黄色海绵纸、广告色
中三班展示:
泥工制作——香甜的奶食品、烤全羊和烤羊腿、盘画
材料——泥工板、海绵纸、一次性餐盘、油性橡皮泥(白、黄、棕色)
小一班展示:
手工制作——剪纸哈达、涂色蒙古袍、骨雕项链手镯
材料——皱纹纸、油画棒、浅黄色橡皮泥、尼龙绳等 小二班小三班:
观片活动——“欢乐地那达慕大会”(多媒体教室)
三)、晚上“民族之花 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6:30——8:30)
包钢民族园“民族之花”校园文化节 暨大班毕业典礼演出活动节目单 民族篇:
一、各民族大连唱
表演者:项昱冉、王诗琪
指导教师:赵倩
二、蒙古族舞蹈《小小摔跤手》
表演者:邢丹、千正斌
指导教师:张桂香
三、舞蹈《最炫民族风》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赵倩、李丹
四、蒙古族舞蹈《小草》
表演者:张民阳、李雨璇
指导教师:李丹
五、时装表演《快乐宝宝秀》
表演者:常靖汶、齐汉畅
指导教师:郭媛
二、新疆舞《快乐的跳吧》
表演者:王乐薇、彭逸帆
指导教师:张桂香
六、蒙古族歌曲联唱
表演者:王靖涵、任秋卉
指导教师:孙志新
八、蒙古族舞蹈《诺恩吉雅》
表演者:教师
指导教师:李丹、赵鑫
成长篇:
一、舞蹈《宝宝会走了》
表演者:史一迪、崔馨元、侯雨姝
指导教师:赵倩
二、英语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
表演者:陈艺菲、李想
指导教师:郭媛、赵鑫
三、舞蹈《春晓》
表演者:史一迪、陈佳慧等
指导教师:史学琴
四、亲子操《宝贝一家亲》
表演者:王佳瑜、吕子涵
指导教师:张欣、李森五、三字经
表演者:李之初、程于飞
指导教师:张欣
六、朗诵《毕业诗》
表演者:腾雨霏、王翀彦
指导教师:黄婷婷
七、歌表演《静静走过老师窗前》
表演者:杨珈硕、底晓钰、黄云迪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
八、大合唱《虫儿飞》《老师的目光》《毕业歌》 表演者: 杨时赫、李瑞琳、冯宇欣
指导教师:李丹、刘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