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3:2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上午我们听取了市委党校荣华老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一课,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下面,针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学习所得及所感进行简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及影响的分为可分为四级,一级最严重,依次递减。

2.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1)。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和推进:应急管理也叫危机管理,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监测、发生时的处理和处置及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在2003年SARS发生之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05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办,至今,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点从我们处理汶川、芦山>地震及H7N9流感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2)。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意识差(包括政府、领导者、公众)、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干部队伍素质急需加强、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3)。应急管理的对策:

a.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b.掌握好控制恢复活动和共同活动这两大基本行为;

c.注意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发生时的冷静决策、发生后化“危”为“机”的三个环节;

d.提高驾驭全局、快速应变、组织协调、快速决断的四种能力;

e.坚持5s原则,即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权威证实。

二、学习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针对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差,干部队伍素质仍不高等等,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关于系统学习及应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这项任务就显得责任尤为之艰巨、重大。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1.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同时,围绕重点预防对象,如在校学生,敬老院的老年人等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预警监测机制。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发布预警信号,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建立健全恢复重建体系。根据灾情和各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个人为依托,制订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资金筹集、检查落实等。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要做到以下四“不”:

1.承担职责不推卸。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协调各方,使群众面对困难和冲突有主心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冷静的态度是处乱不惊的外在表现,身为领导者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低头。树立危机的正确态度,主动出击,快速决策。

3.面对困难不畏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4.应对媒体不慌张。要高度重视媒体,发挥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让媒体发布官方正确的信息。谣言起于暧昧,止于公开,有效控制谣言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媒体通过媒体来教育群众,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突发敏感事件的善后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不仅要重视预防工作和应对处置工作,还要重视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科学规划恢复重建。

总之,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提高青年干部自身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篇:《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上午我们听取了市委党校荣华老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一课,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下面,针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学习所得及所感进行简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及影响的分为可分为四级,一级最严重,依次递减。

2.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1)。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和推进:应急管理也叫危机管理,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监测、发生时的处理和处置及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在2003年SARS发生之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05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办,至今,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点从我们处理汶川、芦山地震及H7N9流感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2)。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意识差(包括政府、领导者、公众)、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干部队伍素质急需加强、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3)。应急管理的对策:

a.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b.掌握好控制恢复活动和共同活动这两大基本行为;

c.注意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发生时的冷静决策、发生后化“危”为“机”的三个环节;

d.提高驾驭全局、快速应变、组织协调、快速决断的四种能力;

e.坚持5s原则,即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权威证实。

二、学习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针对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差,干部队伍素质仍不高等等,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关于系统学习及应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这项任务就显得责任尤为之艰巨、重大。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1.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同时,围绕重点预防对象,如在校学生,敬老院的老年人等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预警监测机制。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发布预警信号,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建立健全恢复重建体系。根据灾情和各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个人为依托,制订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资金筹集、检查落实等。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要做到以下四“不”:

1.承担职责不推卸。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协调各方,使群众面对困难和冲突有主心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冷静的态度是处乱不惊的外在表现,身为领导者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低头。树立危机的正确态度,主动出击,快速决策。

3.面对困难不畏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4.应对媒体不慌张。要高度重视媒体,发挥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让媒体发布官方正确的信息。谣言起于暧昧,止于公开,有效控制谣言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媒体通过媒体来教育群众,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突发敏感事件的善后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不仅要重视预防工作和应对处置工作,还要重视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科学规划恢复重建。

总之,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提高青年干部自身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三篇:《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今天是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上午我们听取了市委党校荣华老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一课,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下面,针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学习所得及所感进行简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及影响的分为可分为四级,一级最严重,依次递减。

2.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1)。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和推进:应急管理也叫危机管理,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监测、发生时的处理和处置及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在2003年SARS发生之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05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办,至今,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点从我们处理汶川、芦山地震及H7N9流感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2)。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意识差(包括政府、领导者、公众)、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干部队伍素质急需加强、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3)。应急管理的对策:

a.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b.掌握好控制恢复活动和共同活动这两大基本行为;

c.注意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发生时的冷静决策、发生后化“危”为“机”的三个环节;

d.提高驾驭全局、快速应变、组织协调、快速决断的四种能力;

e.坚持5s原则,即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权威证实。

二、学习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针对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差,干部队伍素质仍不高等等,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关于系统学习及应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这项任务就显得责任尤为之艰巨、重大。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1.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同时,围绕重点预防对象,如在校学生,敬老院的老年人等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预警监测机制。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发布预警信号,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建立健全恢复重建体系。根据灾情和各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个人为依托,制订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资金筹集、检查落实等。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要做到以下四“不”:

1.承担职责不推卸。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协调各方,使群众面对困难和冲突有主心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冷静的态度是处乱不惊的外在表现,身为领导者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低头。树立危机的正确态度,主动出击,快速决策。

3.面对困难不畏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4.应对媒体不慌张。要高度重视媒体,发挥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让媒体发布官方正确的信息。谣言起于暧昧,止于公开,有效控制谣言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媒体通过媒体来教育群众,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突发敏感事件的善后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不仅要重视预防工作和应对处置工作,还要重视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科学规划恢复重建。

总之,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提高青年干部自身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的公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分子,要想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必不断加深对推动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36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编写的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材料作为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的通用教材,是党建读物的一本好书,我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现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结合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体会,由于本人到镇工作时间较短,很多的人文、地理还不熟悉,谈的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定级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各有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4年8月30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界定突发事件有4个要件:一是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二是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危害往往是社会性,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三是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四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在我国现阶段,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对我国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既要深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要兼顾目前我国的应急资源分布和政府组织结构等情况,同时还要根据某些突发事件的关联性、相似性进行必要归纳,力求分类合理,便于应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分为以下4类:

1自然灾害: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其本质特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

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这4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与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者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必须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1、应对突发事件的坚持的原则。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明确了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理念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协调联动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

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取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防范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一是预测预警。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二是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协调、应急结束等环节。三是恢复重建。主要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环节。四是信息发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和谣言,确保不因虚假信息造成社会公众恐慌。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关系千家万户,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只有树立预警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狠抓落实,注重细节,防范一时不让,排查不留死角,整治毫不手软,机制常抓不懈。通过学习《学校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制订与处理》,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理、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安全问题己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首位,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 日常工作的重点是要通过广播、班报、上好开学初安全教育第一课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经常学习安全知识,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 在开学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

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在开学初、放假前,新生入校后,我们学校都有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要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学校安全工作。

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全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麻痹与松懈,学校安全工作必须重视再重视、尽心再尽心,必从严管理、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形成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抓,学校教职员工人人参与的安全工作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去。

二、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让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的宠爱,比较任性并且唯我独尊,而我们的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几乎家长就和学生安全没有什么瓜葛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还为成熟的阶段,有时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出于逞能、好强等心理弱点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给我们的学校和家长都是一笔重要财富的损失。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但在自己给孩子讲好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督促我们的家长也要给孩子负起安全的责任,让他们知道孩子是学校的安全

关注体,更是家庭的安全关注体,时刻提醒家长高度重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明晰未成人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外出期间的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并恳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教给他们防雷击、电击、火灾等方面的自救知识,我们也将学校的作息时间告知了学生家长。

以方便家长们更好地监管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家校合作,让教师和家长各自明确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意识到这个孩子是我们共同关注的对象,这样我们定会在安全工作上有个好的收获,并要求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老师、学校共同创造最佳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今天快活地成长,让孩子在明天快乐地飞翔。

三、加大宣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当前学生的安全,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当务大事,各年段要利用集会时间,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活动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特别要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以及有缺点错误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各学校可通过上好堂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课、举办一场富有特色的校园法制教育活动等,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桥。

关注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表现,使法制教育效果得到延伸和巩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要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发现苗头性问题,预防校园周边及校内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进行安全责任心教育,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学校在开学初应该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范自然灾

害等安全工作教育,特别对学生进行一些应急事件逃生自救教育及演练,比如地震、火灾等,全面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自助自救能力。

安全无小事,重在抓落实,常抓是保证,预防最重要。我们要力争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让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深入人心。一个学校,肩负着千钧重担,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配合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让学校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更让社会满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漏和大意,务必把工作抓实做细,确保万无一失。

“平安就是美丽,平安就是长寿,平安就是财富,平安就是智慧”,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在,何谈生活!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长期的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作艰苦的努力方能实现。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四】

在街道的组织安排下,我参加了苏州市大学生村官培训,观看了省委党校副教授韩丹《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的专题学习讲座小编推荐你关注 网: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性和紧迫性,同时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妥善解决。

在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非常规状态下,政府同样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是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应当遵循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职权法定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等依法行政原则,这些原则在抗击汶川地震过程中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应当将非常规状态下的依法行政与常规状态下的依法行政结合起来。重视非常规突发事件在常规状态下的依法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关键是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准备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第一,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坚决防止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发生。

第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第五,以人为本,居安思危。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又不失人性化。

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平安幸福,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更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定级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各有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4年8月30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让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的宠爱,比较任性并且唯我独尊,而我们的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几乎家长就和学生安全没有什么瓜葛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还为成熟的阶段,有时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出于逞能、好强等心理弱点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给我们的学校和家长都是一笔重要财富的损失。“平安就是美丽,平安就是长寿,平安就是财富,平安就是智慧”,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在,何谈生活!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长期的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

第四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机电类产品。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故障,导致电梯困人等现象的发生,新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理》明确规定:电梯困人二小时以上属于一般事故,因此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必须加强管理,做好防范工作,减少电梯使用故障率,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在做好内部管理过程中,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各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有:

1、安全使用承诺和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

2、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

3、安全操作规程(含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4、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含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

5、使用登记、定期报检和配合现场检验制度;

6、接受安全检查制度;

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8、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9、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及定期演习制度;

10、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以及停用、过户、变更、启用等相关手续;

2、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附件的出厂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使用维护说明等随机文件;

3、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等;

4、日常使用状况、维修保养和日常检查记录;

5、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

6、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

二、电梯(有机房、含蜗轮蜗杆、永磁同步主机)停电解困应急救援基本步骤及要点:

(一)接警处理

1.在接到困人报修电话时,初步了解困人情况和电梯轿厢停靠的层站,并设法安慰被困乘客。

2.救援人员(至少两人)赶到现场,在指定地方拿取电梯机房门钥匙和妨碍进入机房的其他

门钥匙以及救援用的三角钥匙。

(二)判断轿厢位置

1.救援人员在1楼将厅门打开,根据对重位置或轿厢位置判断电梯在哪一楼层。

2.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电梯机房,用对讲通知轿厢内被困乘客不要惊慌,救援人员正在施救,不要靠近轿门,电梯移动时不要惊慌,不要强行撬门,等平层后将实现开门救助。

3.切断主电源,在电源装置处挂告示牌。

4.查看机房内曳引钢丝绳上楼层标志是否和平层标志一致,如一致则判断电梯停靠的楼层,不需要盘车直接前往指定楼层实施救援;如不一致则需手动至平层区。

钢丝绳标志查看方法:站在盘车位置以面向曳引钢丝绳从右边开始排序,1、2、3依次排序。按照8421码的编码规则确定电梯的楼层数(8421码的编码原则是第一位是

1、第二位是

2、第三位是

4、第四位是

8、第五位是16)。确定楼层数时只要按每位代表的数值相加得到数量就是楼层数。例如:如果只有第一根涂有油漆由于第一位表示1则表示电梯在1F;只有第二根涂有油漆,第二位表示是2则表示电梯在2F;第一根和第二根都涂有标志则是1+2=3F;第一根和第三根则是1+4=5F;第一、二、三根都有标志则1+2+4=7F依此计算。

(三)手动盘车平层

1.一个人拆除电动机尾轴罩盖,安上旋柄(盘车手轮)并用手握住盘车手轮另一个人把手动杠杆插入制动器安装板的矩形孔打开制动器。

2、两人配合,在制动器打开之后,盘车人员按照省力原则盘动手轮,使电梯轿厢移动。

3、判断曳引钢丝绳的标志和平层标志水平来判断电梯是否已经平层(注意读出轿厢所在楼层)

4、盘车结束后,将盘车旋柄(盘车手轮)取下,放致规定位置。

5、通过看钢丝绳的标志确认电梯轿厢位置,救援人员离开机房时注意关好机房门并挂告示牌。

(四)开门救援

1、救援人员前往轿厢所处楼层,到达后在厅门外向被困人员喊话,以确认轿厢已到达该层,并再次告戒被困人员,不要将身体靠在轿门上。

2、正确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厅门,开启厅门前,先确认厅门口地面是否平整清洁,防止打滑摔倒,注意身体保持站稳,不要向前倾。使用三角钥匙时,必须严格按照“一慢、二看、三操作”(“一慢”用三角钥匙开门时动作必须缓慢,开启的宽度不能太大,以10公分左右为准;“二看”查看轿厢是否停在本层;“三操作”当明确轿厢在本层时方可全部开启厅门,在使用三角钥匙时用力必须均匀,不得用力过猛,防止将厅门三角锁损坏)。

3、协助乘客离开轿厢,当人员全部离开后,关闭轿门和厅门。

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要求,从乘客被困到成功救出全部被困乘客应控制在2小时内。

(五)后续处理

1、做好相关过程记录。

2、通知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电梯。

三、电梯(无机房)停电解困应急救援基本步骤及要点:

(一)接警处理

1、在接到困人报修电话时,初步了解困人情况和电梯轿厢停靠的层站,并设法安慰被困乘客。

2、救援人员(至少两人)赶到现场,在指定地方拿取电梯控制柜钥匙以及救援专用三角钥匙。

(二)初步判断轿厢位置,救援人员首先在1楼将层门打开根据对重位置或轿厢位置判断电梯在哪一层。

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电梯适当楼层,使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观察轿厢是否在此位置,如不在此位置则慢慢打开厅门,观察轿厢所处位置。根据目测,初步判断电梯轿厢所处楼层及位置(注意报出轿厢所在位置)。

开启厅门,开启厅门前,先确认厅门口地面是否平整清洁,防止打滑摔倒,注意身体保持站稳,不要向前倾。使用三角钥匙时,必须严格按照“一慢、二看、三操作”(“一慢”用三角钥匙开门时动作必须缓慢,开启的宽度不能太大,以10公分左右为准;“二看”轿厢是否停在本层;“三操作”当明确轿厢在本层时方可全部开启厅门,在使用三角钥匙时用力必须均匀,不得用力过猛,防止将厅门三角锁损坏)。

(三)判断轿厢位置

1、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电梯控制柜楼层,打开控制柜,用对讲通知轿厢内被困乘客不要惊慌,救援人员施救不要靠近轿门,电梯移动时不要惊慌,不要强行撬门,等平层后将实现开门救助。

2、切断电梯主电源,上电源锁并挂告示牌。

3、根据电梯控制柜内门区绿色指示灯,判断电梯是否平层。若指示灯亮,说明电梯已平层;若指示灯未亮,则需要手动平层。

(四)手动平层操作

1、使用抱闸释放手柄打开抱闸。注意间接松闸,尽量减少冲击使轿厢保持平稳,避免轿内乘客惊慌,观察电梯轿厢是否移动。

2、注意门区绿色指示灯亮时,表示轿厢已平层。

3、电梯平层后,确认松闸扳手复位且电梯轿厢可靠停止(注意报出轿厢所在搂层)。

4、用对讲通知轿厢内被困乘客马上将开门营救,锁闭控制柜;两人离开并挂告示牌。

(五)开门救援

1、救援人员前往轿厢所处楼层,到达后在厅门外向被困人员喊话,以确认轿厢已到达该层,并再次告戒被困人员,不要将身体靠在轿门上。

2、正确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厅门。开启厅门前,先确认厅门口地面是否平整清洁,防止打滑摔倒,注意身体保持平稳,不要向前倾。

使用三角钥匙时,必须严格遵守“一慢、二看、三操作”。

3.协助乘客离开轿厢,当人员全部离开后,关闭轿门和厅门。

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要求,从乘客被困到成功救出全部被困乘客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

(六)后续处理

1.做好相关过程记录。

2.通知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电梯。

四、电梯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1、突然停电时电梯的处理方法;

1)迅速检查电梯中是否有人;

2)如果困人,迅速启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程序》;

3)在完成检查或救人后,要在电梯厅门口设置告示牌;

4)在电梯厅门口布置人员,协助乘客处理有关事宜。

2、电梯突然停止时的处理方法

1)通知电梯维修人员。

2)迅速检查电梯中是否困人。

3)如果困人,迅速启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程序》。

4)在完成检查或救人后,在电梯厅门门口布置人员,协助乘客处理有关事宜。

3、电梯进水的处理方法(分两种情况)

3.1电梯已经进水,且停在某层不动

1)迅速检查电梯是否困人,同时通知维修人员;

2)如果困人,迅速启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程序》;

3)到机房关闭电源;

4)将电梯通过手动的方式盘到比进水层高的地方;

5)阻止水继续进去电梯,清洁厅门口的积水;

分配;6)在电梯厅门口设置告示牌,等待修理;

7)在电梯厅门口布置人员,协助乘客处理有关事宜。

3.2电梯刚进水,还能运行

1)迅速将电梯开至电梯使用最高层楼,并关掉急停开关;

2)到机房切断电源,通知维修人员;

3)阻止水继续进入电梯,切断水源;

4)在电梯厅门口设置告示牌,等待维修人员检查或修理;

5)在电梯厅门门口布置人员,协助乘客处理有关事宜。

4、台风机械、暴雨季节电梯的管理

1)检查楼梯口所有的窗户是否完好、关闭;

2)将多余的电梯开到顶层,停止使用,并关闭电源;

3)检查机房门窗及顶层,是否渗水,如果有的话,要迅速同志房屋维修人员;

4)如果只有一台电梯的情况下,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巡逻次数,如果发现有某处地方渗水,会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要将此电梯停止使用,并关闭电源。

5、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管理

1)按下1F电梯厅门口的消防按纽,电梯会自动停到1F,打开门并停止使用。

2)如果发现电梯消防按纽失灵时,用钥匙将1F的电梯电源锁从ON的位置到OFF位置,电梯也会自动停到1F,打开操纵箱盖,按下“停止”的按纽。

3)告戒乘客,火灾放生时不要使用电梯。

6、地震情况下的电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应急应变能力。

第五篇:浅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

浅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整个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举国动员,驰援武汉市及整个湖北省,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勇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回顾疫情暴发、蔓延到初步遏制的过程,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充分彰显了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应对能力和执行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强有力的证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敏感性,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要求,全力投入抗疫中,成为群众心中的“主心骨”。突发事件无小事,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进一步梳理、总结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对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核心要素

(一)快速响应,及时报告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特征,必须与时间赛跑,考验的是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报送,对于赢得时间上的主动、有效控制局势、事件得到妥善处置至关重要,决定了造成损失的大小及危害程度、处置成本的高低。一方面要按照“严、慎、细、实”的要求,实事求是、严肃认真、规范有序报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另一方面信息报送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包括三个原则:一是首报(初次报告)要快速,报送信息要突出时效性、主动性,具备首报意识和首报责任,接到突发事件线索或预警信息,采取一切措施尽快了解情况,按照程序立即报告,特别是带有苗头性、预警性、倾向性的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向主要领导、上级党政、上级部门汇报。二是续报(阶段报告)要准确,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事件进展情况进行持续跟进、准确报告。三是终报(总结评估报告)要全面,即事件结束后,对整个事件的应对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精准研判,准确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研判,即通过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和形势的变化,对突发事件的类别、事态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鉴别判断,避免出现方向性的重大错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从一些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由于物品、信息、征兆等情况不明,会导致对形势作出错误研判;前期采取的一些处置措施如果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会误导初期响应和综合救援。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发展非常快,对事态、民意、法律、技术等进行分析研判便是第一要务。为此,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掌握情况,准确定位事件的性质,对现有状况、条件要全面有效掌握,对事件发展的严峻性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做到关口前移。同时还要善于借助专家、研究机构以及信息手段等,增强研判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精准性。只有找对症状,才能对症下药。

(三)多方合力,科学决策

突发事件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要求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工作准备、预案准备、能力准备,否则既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也容易慌乱无章,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但其发生却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绝非偶然性更不是偶然事件,针对突发事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决策机制,避免因长期处于安定环境而忽略其重要性。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行,对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处置与重建、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成为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决策时,一是体现系统性和前瞻性,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不仅要考虑应急处置与救援的事中阶段,还要考虑恢复与重建的事后阶段。二是应具有开放性、果断性的特征,应推动实施开放性决策,拓宽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利益相关方、民众的参与渠道,将各种因素囊括其中、综合考量,对于可预见的、将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果断决策。三是决策要彰显人性和灵活性,在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过程中,鉴于问责机制的存在,地方政府经常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不能做到因地施策,既缺乏人文关怀,又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使决策缺少了应有的人文关怀。

(四)周密布置,组织执行

决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军民合作的救援格局。经验表明,社会治理与应急管理一脉相承,社会治理好的地方,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强。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操作指南,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启动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的流程有序开展工作,使应急工作不至于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二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的工作机制,是专门针对突发事件而成立的一种临时性特殊组织模式,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有利于工作的统一部署与开展。三是整合资源,统一调配人员力量、物资装备、技术、信息等,这是应急处置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要根据事件发展走向,广泛动员相关行业单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当中,形成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四是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可根据情况采取一些特殊举措,建立专门的临时设施,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集中、专门的管理,比如“非典”时期的小汤山医院,新冠肺炎时期应急建造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均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医院,成为医疗主战场,对缓解定点医院的救治压力和控制疫情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信息公开,正确引导

突发事件一经发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涉及范围广,信息发布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关乎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关乎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身形象和公信力问题。舆情引导与事件处置同等重要。在多数突发事件发生后,因信息公开、舆论应对等方面不够及时有效,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屡见不鲜。信息及时发布的核心目的就是解疑释惑,让群众和社会了解真实的现状,一方面有利于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另一方面有利于疏导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暴发的初期,信息必须做到100%通告。因此,在信息发布时,一是口径、思想要统一,各职能部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沟通工作,避免“各说各的”“政出多门”,特别是数据和专业用语表述要精准。二是态度要平和、言语要平实,简短精炼接地气、直击问题要害,逻辑清晰、结构严密,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避免答非所问、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三是要做到客观真实地去回应,不拔高不掩饰,信息发布起着调节、平衡和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必要时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说明,增强权威性和说服力。一旦信息发布不实、不准,都可能成为进一步点燃社会情绪、增加事件复杂性的导火索,不仅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甚至会对上级部门的决策、指导造成影响,进而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和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做好应急管理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是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从思想认识、体系建设、能力评估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四个维度着手。

(一)增强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应急管理工作关乎国家安全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项非常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必須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如何有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话语权、掌握主动权,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新时代对党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一场“大考”。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须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思则有备、未雨绸缪。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位置,层层压实责任,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来做。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定期对应急管理理论、实践和制度进行“升级换代”,加强对相关行业主体、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的引导和支持,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二)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层面和因素,关乎社会秩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审批、发布、修改程序,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组建包含社会力量在内的强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配足应急物资储备,严肃应急值守纪律。二是加强各类应急演练和应急业务培训,经验是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的宝贵财富,培训和演练犹如鸟之两翼,一方面通过学习可以减轻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负担、慌乱无序,加大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知识、实战技能以及新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传承和推广中进行深度思考,举一反三,可以优化升级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整体战斗力。三是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快速响应、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利用新媒体有效疏导和缓解公众情绪。四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动的管理模式,督促相关行业的主体按照规定进行风险辨识,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务必使其筑牢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底线意识,同时要保证其应急预案能全面、有效地应对事故。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无论是日常运作、应急演练、系统建设、物资筹备、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等,都需要经费投入,才能保障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落实落地。

(三)开展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管理重在预防,预防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减轻危害和减小损失的最有效方法。强化红线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导向。全媒体时代,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暴发,既是社会舆情的一次大搅动,更是各级党政机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置于阳光下的一次全面检验。一般情况下,应急能力评估应包含危险源辨识评估、应急组织体系评估、应急救援队伍评估、应急物资装备评估、应急预案评估、应急演练评估、应急值守评估、应急教育培训评估等。要定期在重点行业领域,围绕评估对象、评估模式、评估目的开展相应的应急能力评估工作,主动对标进行“体检”,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加强,并对评估工作进行通报。对思想认识落后、知识储备不完善、日常演练培训不到位、问题查找不全面、整改措施不扎实、责任落实不彻底、存在造成重大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评估要体现客观性、整体性、发展性的原则,关键是要做到客观反映、结果可靠,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全面促进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求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领导干部更应如此。在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着核心作用,其能力和素养决定着自身对形势的预判、资源的统筹调度、决策的科学精准、组织执行的高效运行、信息的公开透明,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事态的走向和严重程度。应急管理属于非常态管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短时间内通过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快速反应和有效决策。从以往的突发事件处置过程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在防范风险、风险评估、处置方式、处置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短板,本质上是“本领恐慌”和能力、素养不足的问题。新时代对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着力打造应急管理的干部和人才,一方面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培训学习,消化吸收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技术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能力:一是在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的事前阶段要具备风险防范能力,主要指应急演练、知识储备、物资准备、宣传教育、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二是在事中阶段具备应急处置能力,即向上报告、事态研判、应急决策、组织实施、信息发布等。三是在事后阶段具备恢复重建能力,主要指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包括人员安置、心理救助、资金支持等。

下载《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为了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增强全体员工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公司财产及人身安全,特制定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第一条 应对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为......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为确保突发性紧急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一、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

    长沙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A)

    长沙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A)(考试时间90分钟)编号: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A.2007年10月1日B.2007年......

    市公安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考试卷

    长沙市公安系统应急管理培训考试试题(A)(考试时间90分钟)编号: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同级......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今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