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时间:2019-05-12 14: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第一篇: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大二的时候学习过西方哲学史,感觉到西方哲学可谓是“博大精深”,回顾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似乎那些的思想家的思想还历历在目: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以及培根的“四根说”等;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I think,therefore I am”告诫人们“思维的过程就是怀疑的过程,我们思考一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在怀疑这个东西”;贝克莱说“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告诉我们“只要是存在的东西,都是能被感知的”等等,这一切都能让我感到哲学的伟大以及扑朔迷离。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但是认真学习后发现,只要将哲学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实例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哲学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地方还是理解的不够彻底,比如胡塞尔的现象学;目前为止,我对现象学还是模拟两可,只是知道现象学是胡塞尔的思想观点,他悬置了认识当中一些不合法的因素,而将他认为合理的来作为其现象学研究的对象,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合理?为什么不合理?总之,对于现象学,我所认识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在现象学中却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来理解事物,只能按胡塞尔给我们的对每一个事物的认识标准来限制我们的思维,我们只能抽象地跟随他的思路,所以在

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哲学有时候也是抽象的。

学了将近一年的西方哲学,我觉得有时候学习哲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在其中我不仅可以感受到与我们目前的思想相一致的哲学家的感慨,让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当我发现一些哲学家发出的似乎与现实相矛盾的思想时,便会有一种想彻彻底底地剖析这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冲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人生就是痛苦,世界就是地狱”,这些思想表面一看是非常悲观的,我们当今社会一再强调要积极乐观、意气风发地生活着,悲观思想似乎是一种被禁忌了的想法,可他却在200多年前就为人们准备好了这个陷阱,让那些相信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跳了进去;可是在深一个层次来讲,其实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人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在欲望的后面生活,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上,我们却不能否认有很多人都抱着悲观的态度过日子,他们似乎看破红尘,却无奈地被现实的生活推着走;所以我时常在想,要是叔本华生活在现在,他可能成为一个被大家追捧却见不得光的名人。

每一种思想都会被后人相应的继承或批判,尼采继承了叔本华所说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批判了叔本华的消极。叔本华认为既然人生是痛苦与无聊的,那么就不必要做什么事来摆脱这种痛苦与无聊了,除非禁欲或死亡;但是尼采确认为人们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使自己摆脱人生原本就存在的痛苦与无聊,他主张直面和战胜痛苦,在奋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是一种肯定生命的积极的悲

观主义;尼采认为人们应该追逐自己的欲望,以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倡导人们用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对人生的痛苦,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人—超人。我个人觉得他的思想与我们的现实很贴切,现在是社会就是一个产生悲剧与战胜悲剧的过程,现实社会让很多人觉得一切都是悲剧,尤其是那些无权无势的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悲剧产生过后,不是所有人都像叔本华一样以禁欲或死亡的方式来面对,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中国人民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四川泥石流等等一系列的悲剧就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可是我们却没有退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用团结的力量来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强力意志,这一个集体成了尼采思想意识中真正的超人,因为他们在悲剧面前勇敢地挑战,用实践证明了悲剧的不可一击。当然,尼采倡导的超人并不是一个集体,而是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将集体简化为一个微观的事物来证明超人的意志体现。

西方哲学是一门很丰富的学科,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的合理的不合理的、有的没的、真实的不真实的思想或意识,如一些哲学家说上帝是存在的,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上帝不存在;我觉得西方哲学主要是围绕人们在生活中的思想意识、考虑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等方面来展开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让我们从中得到启发,摒弃不合理的,继承和发展合理的成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路程!

第二篇: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感想

虽然上学期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结束了,但我对一些哲学的知识还不是完全弄明白,有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感觉自己对这些哲人的思想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而这学期在继续学习现代哲学过程中,慢慢对这些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批判是哲学的本质,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近代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我对以前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的认识。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大半学期下来,感觉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比西方哲学史轻松很多,因为它从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转向现实生活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例如,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等,这说明它更关注现实生活本身。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三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超人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认为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的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而他认为要解脱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志,即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自己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

我觉得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当今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先是对于个人来说,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甚至是苦难,想想我们80后这一代也有很多可悲之处: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在百万就业大军激烈竞争中勉强找到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对工作,房子等的欲求,更应奋起。让快乐、幸福、爱与善填满自己的心以消除人生痛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对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对生活没有欲求的话,那是很可怕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安于现状,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所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意义生存。尼采认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应当是意义生存,超人即为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这种提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超人只是意义生存的理想状态,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是一种不甚成熟的理论假设。尼采的超人哲学的主线是要人“自我超越”要勇于创造。尼采看到了人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自我超越,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树立一个勇于创造,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是有借鉴意义。但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到社会政治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的消极性,这种哲学是建立在:社会不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尼采公开提倡社会的不平等,权力意志达到了顶点。尼采把超人当作历史的主宰,认为超人的意志创造这历史,这无形之中又从另一个方面否定了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关于一门纯粹现象的科学,它是这样一种研究,它让你能够看到现象自身显示出来的东西,既不是你强加给现象的,又不是你无意或有意地克扣过的。“朝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态度,本质直观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

本质直观的基本方法要求坚持“朝向事情本身”的基本态度,在个别中直接看到普遍,在现象中直接把握到本质。“朝向事情本身”意味着哲学要研究事情本身,而不是要研究它之外的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事情。

我觉得这一思想对我们在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看事情时不应该加入自己的预设,而是要客观地看到事情的本身,那么才不会有失偏颇。例如在刚接触西方哲学史时,我们的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加入了太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朝向事情本身”,以致不能理解先哲们的哲学思想,甚至在钻牛角尖;再如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要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等等,没有看到孩子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现代哲学同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思维也拓宽了,以前总会用马哲那一套来看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某些观点与马哲是有冲突的,开始时我也感到很茫然,到底谁对谁错呢?其实在思考谁对谁错时,应该现象学一点,朝向事情本身,那么自己心里就自然有了答案,有时事实上在一个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研究的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从西方哲学史到现代西方哲学,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领略不同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时,遇到自己从没思考过或没深入想过的问题,也告知我对待事情应有批判性思维。

第三篇:浅谈西方哲学史

浅谈西方哲学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哲学后分析了西方哲学的本质及特征,侧重阐述了西方哲学的分类,最后简单比较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关键词:西方哲学、本质、特征、分类、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指对一些基本信念的基础进行的检视和对表达相关信念的基本概念的分析。哲学亦被定义为反映人类经验的多样性,或对所探讨的人类极具关怀的主题予以合理的、有序的及系统的考虑。哲学的探索是有史时期诸文明之学术史的核心要素。要把这个学科的定义达成一致是极困难的,但这一部分反映了哲学家们通常从不同领域及其意欲对不同经验范畴提出见解的现象。[1]

二、西方哲学的本质及特征

西方的“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爱智慧”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或心灵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直接可观察的属性,如红、方、圆、香等。它类似于玻璃的“脆”那样的属性,正常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表现出来。如用锤子一砸,玻璃就会破碎,这样,“脆”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并不是说锤子没有砸以前,玻璃的“脆”的属性就不存在。在没有砸之前,玻璃“脆”的属性就已经在那里了。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样,平时看不见,但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下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古力下围棋的智慧就远超常人。这种智慧平常看不见,但一到比赛,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他没下棋时就没有这种智慧。在没有下棋的时候他的这种智慧就已经在那里了,下棋只是提供了表现这种“智慧”属性的机会罢了。类似“脆”和“智慧”这样的属性还有诚实、善良、勇敢等。这类属性有时称为“倾向性属性”或“心理倾向”。[2]

那么西方哲学的智慧究竟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按照“智慧”的希腊文的原义和在古希腊的用法,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不受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的约束,敢于挑战权威和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意见和看法。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一个具有怀疑和批判能力的人。

第二,善于摆事实、讲道理。疯子或神经有问题的人也会挑战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也会

挑战权威。但具有哲学智慧的人和他们不一样,具有哲学智慧的人有理性,甚至比一般人更有理性。所谓有理性,一是说他们凡事都有理有据,凡事都能举出理由来,二是说他们善于推理和论证。

第三,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著名的“山洞之喻”说明只有哲学家才能接触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说,发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是哲学家的任务和使命。

三、西方哲学的分类

西方哲学分类的方法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分类方法极其优缺点:

1、按地域分:

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好处:突出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联系。现代英美哲学主流——分析哲学与英国经验论有直接的承袭关系;现代欧陆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包括存在主义)则受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的法国和德国前辈们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分析哲学与存在主义已达到了相邻为壑的地步,似乎在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地域集团。但实际上,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运动的起源、内涵和影响,都不局限于地域。分析哲学的三个主要创始人除了罗素是英国人,弗雷格是德国人,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人,分析哲学的最早学派——逻辑实证主义是在德语国家产生的。同样,胡塞尔早期也受经验主义的影响现象学运动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也非常广泛。70年代以后,英美和欧陆哲学的交流和对话更加广泛和频繁。局限性:不能反应西方各国哲学家对各种哲学流派的全面参与,按此标准写出的哲学史只是国别哲学的堆砌。[3]

2、按阶段分:

分成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本世纪初到二次大战前,二次大战后,70年代后。优点:反应社会环境对哲学的影响。19世纪后期黑格尔哲学面临崩溃,自然科学的挑战以及这一时期哲学家对哲学传统的批评,使哲学面临深刻的危样,于是才有二十世纪初的“哲学革命”,产生出两大新的哲学运动: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但这两大哲学都未实现革命的目的,陷入了理论危机。后来的发展阶段中,这些哲学走出纯理论、纯思辩,走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语言,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展开抨击。70年代以后的新流派沿续着对传统的批判,但走向了跨文化的批评,而非反文化的批评。把西方哲学分成四个阶段,有利对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和时代背景作出合理性的解释,不利于解释一些始终在起作用的哲学思潮在各个阶段的连续性。比如,在第二个阶段的现象学在第三阶段发展为存在主义,而在第四阶

段表现为解释学;在第二阶段的逻辑分析哲学与第三阶段的日常语言哲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还与第一阶段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经验逻辑哲学。

3、按本质特征分:

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以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优点:突出了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一般说来,唯科学主义自认为与自然科学是同盟军,而人本主义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科学主义是以科学理性为标准的一种特殊的理性主义,而现代人本主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倾向。但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任何一种本质都来自笼统的概括,都不足以囊括一切。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现代英美哲学是唯理性主义的,欧陆哲学是人本主义的。事实上,现代英美哲学只有逻辑实证主义才是唯理性主义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是自觉抵制唯科学主义的;即使在英美哲学里,也有非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也有反人本主义的立场。并且,很多欧陆哲学在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也并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而是试图解释适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原则。[4]

4、按流派分: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有:新托马斯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包括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社会批评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释学等。比本质特征更有弹性、宽泛。但并非每一个哲学、每一种哲学观点都可以归属于一个哲学流派。派别只倾向,不能概括一个哲学家的全部观点,甚至不能概念他的主要观点。现代哲学家很有个性的自觉,海德格尔说他不是存在主义者,福柯说他不是结构主义者,维特根斯坦不愿与任何一个派别为伍。不愿自己的思想被贴上任何的标签,为了突出自己思想的独特性。

5、按研究对象分:

现代西方哲学分为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生命哲学、心理哲学、存在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其余诸如经济、法律、历史、文学、教育、女性主义等等学科或领域,也都有各自的特殊哲学。哲学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元”理论的研究。——研究对象的二阶关系:科学的科学、方法的方法、言谈的言谈、语言的语言。其原则、方法与结论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之中,而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语言哲学在分析哲学中的地位相当传本体论与认识论在传统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哲学在很多方面也取代了传统认识论的地位。存在哲学与分析哲学也是有本体论和认

识论意义的普遍理论。但有一些“元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是名副其实的“分支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文学批评理论、教育哲学、体育哲学、女性哲学等等。缺点:给予哲学以philosophy of x的形式,其中x是任意的对象,但却不告诉人们,哪些“元理论”深入到了哲学的基础与核心,哪些达不到这一步;而且也不易反映一个哲学家或流派的全貌。逻辑经验主义既是科学哲学,也是语言哲学,还是心理哲学,并且这些类别的哲学互有联系,若把这一流派的思想分派到这三类哲学中,则它的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就会被所处理的对象公割开来。要言之,哲学研究的对象多是全方位的,把他们的思想分派到按对象划分出来的各部门中,难免会有重复之感。

以上是按照严格的哲学标准进行的分类,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她分成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

四、西方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基础主义、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对境域的关注,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丰富了人的哲学思维。这种变化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具有了很强的向其他学科渗透、与之交叉的能力,以及建立新的次级学科的能力,比如科学哲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所以,现代西方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不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学艺术实践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由于思想方式的转变,相比于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距离拉近,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对话可能。[5]

传统西方哲学主要包含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主要是研究宇宙的结构、运行,大体属于宇宙本体方面的,大有科学的土壤的意思。最著名的是《物性论》,这部书很难界定,可以看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的一次尝试。托马斯阿奎时期的神学天下,宗教笼罩一切。影响最大的是培根的科学,斯宾诺莎的泛神,笛卡尔的哲思,莱布尼茨的单子。

参考文献:

[1] 大英袖珍百科(中文版)2008年版词条:哲学(philosophy)

[2] 陈 真《对西方哲学本质的再认识》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2008 年11 月第6 期第21 卷

[3] 江怡《近20年英美哲学的最新进展(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 陈冬花 《科学主义与唯科学主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7月号

[5] 孙伯镑扬思基《怎样玖农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山东社会和科学 2003年第一期 page38~44

第四篇: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天看完《西方哲学史》之后的第一感觉。这是我最艰难看完的一本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完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所幸现在将它看完了。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你看懂了这书吗?

我的回答恐怕将很让你失望。因为以我目前的底蕴来看这书是不可能看懂的。可以这么说这书我看得一塌糊涂。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几乎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这么些字所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的是,我看的《西方哲学史》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部,作者是英国的罗素。这个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讲这同类问题的书中最经典的。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个版本。即使是这个罗素这个版本的也有是选译的。而我是照全文来看的。

我一直很疑问,甚至直到现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还是一样疑问。这疑问就是,哲学究竟是什么?难道哲学就真是像我们在高中政治课上所学到那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吗?如果真是,我还是无法理解。

坦率的说,就是连咋们中国自己的哲学我也不太清楚。更何况本书的内容是西方的呢。所以我自己的底蕴是不足以使我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认为我能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但是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原因,一就是我之前已经说过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哲学;二是关于之前的哲学的定义。哲学是涉及多门科学的,我自己本身对于数理方面的一直是不大感兴趣的。这增加了我理解的难度;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西方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这不是我们只在中学时学世界历史认识了西方的一些重大人物就能理解的;四,本书从卷一古代哲学的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第一章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写到卷三近代哲学的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的最后一章逻辑分析哲学。时间上穿插几千年,地点上写遍整个西方。确实是作为对西方历史文化没有一定了解的人是不可能读懂这本书的。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本书的作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伯爵了。不读这本书,我不会对这位伯爵有多大的了解与敬佩。他确实称得上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关于这个,我只想说一点的就是,看完他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学术什么叫做严谨。在他这本书里,除了正文的九百八十七页外,他的这本书有足足九十多页的索引写明了他的那些特定词语及其他的一些来源。说到这,我觉得又应该说一下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问题。要是每个搞科研及学术的人都有罗素伯爵的严谨的学术态度,我想我们的国家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可惜呀。

虽然这本书我没有怎么读懂。但是,也并不是这本书我白读了。我想说的是,通过读这本书我还是得到了很多很多。首先,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学术,什么叫做经典。其次,我了解到了很多西方的关于社会经济文化或者各类的很多东西,真正的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自己所知道的所认识的人物与流派也不仅仅只是以前在历史教科书和政治书上所知道的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智者学派,赫拉克利特,黑格尔。而是还有斯多葛学派,洛克,休谟等等。再次,读这本书提醒我以后读一本书一定要对那本书所在的时代有一定得必要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书中的内容。

我想待到自己对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更深层次了解的时候,一定还要抽空再次将这本经典细细琢磨。

第五篇: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班级: 研究生一班(S11E01)

姓名: 杨海源

学号: 11440013

课程班级:西方哲学史②班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在有限的这一学期时间选修完了这门课程,但让我说学到了、精通了多少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我觉得思维还是停留在一种印象的脚步,因为我觉得西方哲学史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很深奥。尤其是对于我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又信仰佛教的我,有时更加有点难以理解西方的观点。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它的特点是大而深、但并非无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冒险,学习西方哲学史就是跟随西方大哲去经历思想的探险,在这种探险中了解当时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智慧,提升思想水平,开拓智力空间,挑战传统观念,颠覆陈腐价值。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我们每个人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引导我们解决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学习过中的认识,谈几点学习《西方哲学史》这门课后的体会。一. 生命的意义

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曾有位作家轻松而又激情的做出了回答:“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而他给了我们这个一直存在最大争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实现自己的理解才是生命的意义。很多次,我也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我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诱惑的世界里苦苦挣扎,越想弄清楚就越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明白的。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也不例外,花半辈子时间读书,忙来忙去就是为了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这样的生活不痛苦吗?有些人生来就富贵,不愁吃穿,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大四挥霍与灯红酒绿之间,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思?我们佛教中说人的一生便是一个轮回,但也仅仅是一个轮回罢了。每次想到这句话时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人的生命是否会有下一轮回?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是这一世的轮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的生命似乎太过渺小,似乎尚没来得及折射出太阳似得光芒,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一生的确是太短暂了,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的意义在哪里?生命止于何处,人该如何对待自己有限的一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可贵的,更有人说,生命的确宝贵,但最宝贵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人的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但对信念的执着和奋斗精神是人世间任何测量单位都无法计算的。当你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你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只有抱着一颗常人的平常之心追寻你的梦想,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一个你想做的人,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一次机会去做你所想做的事。生命才会更有意义。而不是平庸地度过一生,用名利腐蚀纯洁的灵魂。这便是轮回的意义,也是生命的价值。

二.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方法、思辨、习惯

首先,我们是走运的,这个学期同时兼修《中国思想史》和《西方哲学史》,这样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背景来了解中西方思想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学习《西方政哲学史》相对于《中国思想史》来说要有难度,不容易想明白、弄清楚。西方哲学思想理论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和主张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应了我大学哲学老师第一堂课说的那句话,哲学是“悬在空中的大思想、大智慧”。当时我都不知道那些理论是从何而来的,而且有时候那些思想的译文都会让我难以理解。我想自己是缺失了对于西方思想产生的全面了解。因此我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对比性的学习这两门课程,寻找他们的共性,个性。它们的历史背景的差异,对这些思想有贡献人物及背景的了解,这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加深我对政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理解,同时开阔我的眼界,启发我去思考。所以努力学习重要,但方法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提倡的冒险,挑战传统,颠覆陈腐价值,要有批判精神的观念。与国外观念不一样的是我们中国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是老师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书本怎样说我就怎样学,过分依赖教师和书本,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极少一部分。这必将是我们的学习的最大弊端,也是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我记得我毕业后工作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工作和学校学的没有太多直接关系。觉得学习是为了在工作中面对困难、挑战时提供给我们一个信心、方法、理智、走捷径的工具。但完全不是大学复制版的,你必须参与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才能为你有所用。你才能创新并超越自我,所以你就要学会在探索中学习,学会思考与辩证。

有一次在网上浏览博客时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而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就决定了命运”。所以我觉得会学习要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任何人的督促、监督、不需任何外在力量的约束的一种自在、自觉、并能持之以恒的甚至终其一生都能维持下去的一种学习行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坚持下去,是足以让人终身受用的。判断一种学习习惯好与不好的标准,主要看这种学习行为给个人带来的学习效果,毕竟每个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或那种学习行为是否使你获得所期望获得的知识、信息、学问、和技能等等,并且是否能把所获得的东西转化为能力,这种能力的应用最终将决定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命运。三.结语 一个学期的时间,真的是太短暂了,对于这十几个世纪的西方哲学史来说,是那么的微乎其微。我想,现在的自己只能说是入门,如果说是了解,也只是了解了西方哲学思想史皮毛上的灰尘而已。课程结束了,可是学无止境。我想,自己依旧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对于西方哲学史的深入学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最后,再次感谢老师一学期来给予我们的指导,以及通过授课带给我的启迪和思考!

下载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在全球知识界影响巨大的学术名作。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介绍到我国后,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普遍影响,不少人都曾焚香静读。将其视为......

    《西方哲学史》我(模版)

    浅谈《西方哲学史》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这本巨著——《西方哲学史》(罗素著)。这是一部在全球知识界影响甚大的哲学名作。它并没有把哲学纳入到一些条条框框中,而是顺着西......

    《西方哲学史》课程标准

    《欧洲哲学史》 课程标准 一、 课程概述 (一) 课程地位 西方哲学是哲学门类中的二级学科,是哲学系的一门主干基础课。主要揭示西方哲学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各种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来朴新参加培训也有一周了,培训第一天时,学校就给布置了《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这个作业,当时一看到书名就感觉有些头疼,哲学史,我看过的所有书还没有看过......

    《西方哲学史》教案

    《西方哲学》教案课程名称:西方哲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周学时 :4授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1 教学周/第1-2 节(第1 次课)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一)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

    西方哲学史习题集(范文模版)

    《西方哲学史》习题 一、填空 1.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他提出是万物的本原。 2、希腊人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因此叫做“( )哲学”。它的核心问题是宇宙万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