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培训个人总结
德国培训个人总结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严 勇
今年9月12日到1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教师国外研修班,赴德国霍夫应用技术大学和莱比锡手工行会职业培训中心,进行了三个月的研修学习。此次德国之行,不仅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现代职业教育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很多启发和想法,总结如下。
一:对培训目的的思想认识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主要培养现代产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和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学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理念相对落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全球实体经济竞争的需求、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的需求、终身教育发展的需求,正在汇集成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加快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培训,湖南省教育厅从全省18个模具、数控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团队中遴选出7个团队的21名专业教师,在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的协助下,安排到了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手工行会培训中心等地方研修。应该说,组织一线专业教师到德国进行长达三个月的研修学习,针对性如此之强,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对此次赴德研修机会倍感珍惜,在班委会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下,研修期间,参研教师精神状态好,学习秩序好,研修收获大,没有发生一起违反外事纪律、学习或生活纠纷的事件,为德方培训专家和有关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师生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职业教师的良好风貌。
二、培训内容
(一)德国教育概况
德国的教育体系结构丰富多样,各种不同层级的教育之间紧密衔接,构成了一个互相融通的教育立交桥,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终生教育体系,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其教育结构主体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德国教师介绍的教育体系结构图
赵志群教授翻译的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泛指学生接受企业实践技能培训和接受学校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在德国工商业行会(IHK)和手工业行会(HWK)的指导和监督下,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的一种高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它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并规范了教育流程。它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学生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由于“双元制”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德国的技术应用大学也在学历教育中试行此模式,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积极的经验。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应用技术大学
我们研修的第一站就是德国的霍夫技术应用大学(德语hochschule hof;英语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在这里,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德国的教育体系。在德国,教育由州政府主管,每个州的制度都不一样,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我们所在的巴伐利亚州就有自己的高等教育法。以前德国只有独有的大学毕业文凭,即传统的硕士Diplom,而没有学士。为了适用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代之以世界通行的学士(Bachlor),硕士(Master)。传统的硕士(Diplom)学制正逐渐消亡,分级渐进的学士和硕士成为主导学分方面也采用了世界通行的做法。必须强调的是德国所有的学历教育都是免费的。
1、霍夫大学介绍
霍夫大学所在的霍夫市靠近原东德地区,在德国统一,欧洲东扩后属于欧洲中心。当地经济不是特别发达,整个城市仅45000人。霍夫大学建立在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德国几乎绝大部分的企业和学校规模都不大,而且分散在不同地区,使整个德国能均衡发展。例如德国著名的机床集团DMG公司就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脚的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村庄,厂房旁边就是牧场。
霍夫大学有3500学生,261个员工,其中92个教授,分为3个研究所和3个教学系,29个专业。3个专业系分别是企业管理系、IT业系和工程技术系;3个研究所是软件工程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和水能研究所。
2、霍夫大学的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主要是指职业培训的双元制,即职业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负责实践教学。因为这种方式在职业培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霍夫大学也在大学教育中积极探索双元制,招收了部分优秀学生在大学阶段同时进行职业培训。这部分学生学制比其他大学生长一年半。他们业余时间必须去企业上班,同时从企业获得一定的工资,一般在500欧左右。4年半后同时获得大学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愿意参加双元制学习的往往都是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也深受企业欢迎。
3、霍夫大学的主要机构和管理人员
领导层:一名校长,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任期六年。选举委员会有14名成员,7名是来自学校内部的教授,7名是来自企业的专家,其中5人是企业总经理。两名副校长由校长任命。同时还有一名行政负责人,教育部任命,属于终生公务员。
学术委员会:学校内部的7名教授,来自校外的4名成员,再加上7名学生组成,在组织结构上与校长是平行的,校长负责行使政策职能,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学术、学习和考试进行审查。
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service):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面试等服务,霍夫大学该机构就一个工作人员。工作方式主要是聘请企业管理、技术等人员,以咨询、讲座或报告会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例如组织个德国学生、10 个外国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技巧培训,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请企业人员与学生聊天、交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等。就业指导中心的另一个主要职能就是与地区学生服务部门合作,建立招聘信息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企业入库招聘必须付费。德国的就业指导中心除此之外,还提供考试技巧指导、一对一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当然,就业指导中心主要只负责协调和组织,所有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都从相关企业或机构聘请。
4、教授的聘请和管理
教授是办好专业乃至学校的关键因素。德国大学的教授都属于终生公务员,必须要获得教育部的编制和预算才能招聘。教授是德国大学中教学和科研的核心力量,具有开课、主持考试、负责科研项目的确定、规划以及参加院系和研究所的管理等资格与责任。由此可以看出,教授在德国大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很多权利,校方乃至州教育部都不能随意干涉,更不用说解聘,因此德国大学在聘任教授时十分谨慎,形成了严格的教授聘任制度。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框架法,每个州根据各自的情况颁布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法,对资金的使用权、不同的组织及委员会在教授聘任过程中的权力和义务、教授的任职期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一般来说,教授的聘请都要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1)教授编制和预算的申请
如果德国大学的系主任和校长讨论,需要在某一专业引入一名或者多名教授,那么他们必须首先向州教育部申请相应的位置和财政预算。州教育部主要根据学生数量来审批申请。
(2)组成招聘委员会
学校根据所需专业的工作要求和特点来决定具体的招聘条件,一般基本条件要求博士学位,有突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霍夫大学在此基础上还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在大学以外工作,即强调企业工作的经历。学校组织相关专业教授、校外教授及学生代表成立一个招聘委员会,指定委员会主席,然后开展具体招聘事宜。需要指出的是,各州高等教育法规定招聘委员会必须有外校教授和学生代表参与。
(3)宣传与报名
招聘委员会首先要撰写招聘启事,包括对未来教授岗位工作的具体描述,对教授资格的具体要求等。撰写招聘启事时应该注意,无性别歧视,清楚地说明该职位对专业方向的要求,但不能过于片面而针对某个特定的人。招聘启事的内容一般包括职位的上任时间、级别和对大学课程的参与情况,任务的范围及工作的重点。如果是由项目经费或者企业赞助经费聘请的教授,则应说明任职的期限。招聘启事一般在高等教育杂志、跨地区的日报、周报以及有关的专业期刊上刊登,此外还会在每个大学的网页上发布。
(4)初选
招聘委员会收到应聘者的材料后,从中挑选出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员,进行一小时的面谈,参与面谈的人不仅仅是招聘委员会,还包括一个咨询顾问、系主任和质量管理部门人员。面谈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获取第三方资金的情况及与外界联系的能力等。教授招聘的最大困难不是难以找到具有杰出科研能力的人,而是避免招到不敬业的人,因为教授一旦被聘请,就是终生公务员,难以解雇。在德国,最终决定教授工作能力的是责任心,而不是管理制度。简而言之,校长和系主任对教授的管理手段非常有限。
(5)试讲
初选合格的应聘者需要再进行试讲,一是30分钟的指定内容;二是20分钟的自选内容,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间隔。学生代表在招聘委员会中有一票选举权,直到目前为止,霍夫大学还没有聘请过被学生否决的教授。试讲结束后,委员会制定一个推荐录用的名单,并充分说明排序原因,通常排名第一的人会被录用。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把合适教授候选人推荐给专业系,由专业系作出正式的聘认建议,并把建议递交给校务委员讨论,校务委员将征求女工代表意见,充分体现女性在就业上不受歧视的原则,如果女工代表认定,由专业系推荐的聘任建议有性别歧视嫌疑的话,校务委员可以否决应聘建议。最后,建议才被递交给校领导。校长同意后报州教育部做形式上的批准。录用名单要求至少在三人以上,如果找不到足够数量的人,整个招聘必须从头再来。
(6)聘用
州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批准此次招聘后,受聘者与州主管部门签订关于个人工资的合同,具体的资源配备,如助理、房间、仪器设备等需要与学校协商。合同生效也就意味着候选人已经成为大学教师,得到教授席位。随着教授的任命,聘任程序结束。因合同或其他原因第一候选人有可能拒绝聘任,将由第二或第三候选人填补。如果聘任没有成功,则重新发布信息招聘。
(7)教授的管理
德国教授治理学校的体制早在十九世纪初的洪堡时代就确立了。这种体制极大地保证了德国大学的思想和学术自由。一个教授席位的拥有者能够有充分的资源和学术自由度去实现自己的科学理想,而不受行政官僚机构的约束,这也是德国能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初期引领世界科学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学所有的学术事务具体由教授委员会来负责,政府无权干涉。政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提供基本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学生后勤管理以及教授职位的任命上。大学所需的科研经费有80%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通过教授项目申请的方式,由德国研究学会以及德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这两个官方的机构来下拨。教授掌握着本单位的财政、人事和所有资源的调度权力。同时他也是一个法人,可以代表大学去签订各种项目合同。因为是教授治校,大学里的行政机构精炼,效率很高。在德国当校长也更像是教授的一项公益事业,由教授委员会的教授们轮流担任,并没有额外的权利和资金补助。
5、霍夫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霍夫大学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系统,有整个大学共享的基础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数学试验室;也有各系以专业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专业实验室;还有研究所以科研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以工程技术系为例,我们看到了25个专业实验室,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实行的是以教授为领导者的管理模式,每个实验室都有一个教授全面负责教学、科研、经费申请与使用等工作。不是每个教授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一般要求教授具有博士学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3年以上在大学以外的地方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能申请到项目。教授可以聘请一两个工程师协助完成实验设备操作、科研及设备维护工作。
实验室经费和设备来源主要有州政府拨款、教授申请的科研项目资金、企业捐赠等。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企业不仅仅捐赠旧的或者工厂不再需要的设备,也捐赠非常昂贵的先进设备。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在德国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有时企业因为生产或科研需要非常先进、昂贵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使用频率很低,需要占用场地、管理人员、维护费用等。而如果企业把设备捐赠给学校,不仅节约了以上费用,还可以减免税费,同时仍旧可以定期使用这些设备。学校则无须承担昂贵的购买费用就可以拥有这些先进设备,满足科研、教学和为企业生产服务的需要,属于典型的合作共赢。
6、霍夫大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大学教育的质量,德国拥有完善的大学系统认证体系。虽然德国的教育属于各州政府自己管理,但几乎每个州的教育法都规定了所有大学必须参加质量认证,主要有单一专业的认证和整个大学的系统认证,每5年必须进行一次认证。目前德国有10家被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全德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认可的社会认证机构,所有大学都可以向以上机构提出认证申请。认证机构会提出一个由5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包括至少3个教授、1个学生和1个认证机构代表。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某一专业进行详细的考察后给出一个全面包括,结果主要有3种可能:
1、通过;
2、整改后可以通过;3通不过认证。如果某专业被专家委员会认为不能通过认证,则必须取消招生和办学资格,因此德国的大学非常重视质量建设。
(三)德国的普通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被认为是德国多元化生产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是德国制造业继续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双元制”呢?所谓“双元制”,其根本的标志就是青少年一方面在企业或跨企业的联合培训中心里受职业训练,一方面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里受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职业学校与训练企业密切配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实现教育和训练任务。这种“双元制”特征主要表现在企业和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密切结合,每一“元”都是培养一名合格技术工人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工作着重点在于使学生拥有必备的知识、基本的素养与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即在学校要教为什么要这么干,正确的方法是什么;企业培训中心或跨企业培训中心负责对学生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学生毕业后无需适应过程直接进入岗位。即企业的培训让学生知道具体怎样干?怎样干得好?如果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国家培训规则所要求的培训能力,可以委托跨企业培训中心对学员进行培养。
为了保证学生受教育后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不会缩水,避免企业或职业学校的短期行为,国家经过专家论证规定并细化了各种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规定在传授学生必要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五点:一是认知能力,二是描述问题能力,三是解决问题能力,四是总结能力,五是展示能力,而且授课过程中必须有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当然每节课能够培养哪些核心能力,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组织教学方法来确定。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少量变更培训内容,但不得超过培训规则的10-15%。
当然,这次的德国之行让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双元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应该说,德国的行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德国,所有的企业必须加入行会。现在,德国主要有工商业行会(IHK)、手工业行会(HWK)、农业行会(LWK)、师行会(RAK)、税务顾问行会(StBK)、医师行会(AK)等主要行会,每个行会设有众多的地区级机构,负责管理自己领域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此,行会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组织者,负责培训合同的管理、培训考试组织以及培训机构的审查。每一个培训的环节都有严格管理。复杂的例如机械制造、模具工,简单的包括面包师、木工、刷墙工,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获得培训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当然,学徒是不需要承担培训费用的,每个月还能从企业获得一定的培训期工资,大约在500欧左右,足够每个月的生活开支。培训期工资根据工种和企业的不同而不同。在德国,职业学校属于公立学校,费用有政府承担。而企业的实践教学由企业自己承担,将来学徒毕业后就在企业工作。有一些企业规模小,无法承担学徒的培训,因此行会组织成立了跨企业联合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承担学徒培训工作。我们此次德国之行的第二站,就是在莱比锡手工行会的培训中心学习。
三、收获和总结
1、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学校制职业教育相比,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深受企业和学徒的欢迎。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享有声誉,它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广泛推广。而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培训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实施的保证。在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非常积极,总体来说,吸引企业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因素:
(1)为公司培养人才
德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的人口结构矛盾,企业招聘人才非常困难。所以企业非常愿意参与职业培训,通过约束性的职业培训合同为自己培养合格的劳动力。
(2)学生学习到的实践技能能迅速的应用到工作中去。
(3)学徒在企业培训过程中能逐步熟悉企业环境,快速融入企业。(4)促使企业对未来发展作出明确规划。企业招聘的学徒需要三到四年才能成为正式员工,因此企业必须对今后的市场和企业发展作出正确的规划,合理招聘学徒。
(5)学徒可以专心学习,专注于技术培养,而不必为找工作分心。我们有着和德国不一样的国情,无论是企业的技术能力还是获利能力,都不如德国企业,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也不如德国成熟。在当前环境下,如何积极吸引企业投身职业教育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2、对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1)企业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公立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为职业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当职业培训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培训(实习)后,企业为学生支付每月约500欧元左右的生活费。企业的资助不仅消除了学生实习期间生活费的后顾之优,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为毕业时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企业主导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德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训企业往往起着骨干和核心的作用。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求新生有企业内实习的经验,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学习打卜基础。其次,在职业教育的主要学习阶段,学校会专门安排与学生今后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管理部门进行实习,企业可由学生白己联系也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与考核。再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课内容也人多联系企业实际,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生还要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与以后白己这样相关的企业工作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3)企业是负责对实践学生进行考核的主体。
为了检查实践学生在企业内的实践情况,一般在实践结束时,企业指导人员将为学生出具一份实训、实习工作鉴定;同时,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来白企业的实训、实习报告,并写一份实训、实习心得交给所在院校。在实践期间,企业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学校教师则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在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人概只去企业指导学生一至两次。实践学生在实践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一般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进行和评定,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体性的作用。
3、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一些触动和想法
(1)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利用案例和项目教学来融合不同课程,从简单项目到复杂项目逐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德国培训过程中,实训项目设计简单并具有趣味性,注重实训项目的前后衔接,体现课程的基本理论。实训过程中不断的留置悬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实训方法灵活多变,实训过程注重学员的自我总结和创新,并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及责任感,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我将逐步整理在德国学到的教学方法和收集的教学资料,不断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2)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通过与德国人的接触,感受到他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要干好工作的敬业精神,有责任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德国随时都可以体会和感觉到德国人热爱环境,具有很高的环保素养,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素养融入在了工作和生活中。正是这些素养和优良品质,打造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德国制造”。德国以如此小的国土面积,如此少的人口数量,却能跻身全球经济的五强,德国人的敬业精神和国民素养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为期三个月的德国研修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远的。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法律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高水平的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结合中国的国情,将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中,使我国的职业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是我们下一步的主要任务。能够有机会出国学习,感受发达国家的优秀教学理念及文化风俗让我心怀感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最后,再次感谢省厅领导和学校领导为我提供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二篇:德国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
2013年7月20日至8月12日我有幸赴德参加了为期三周进行的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由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筑工业职业促进机构埃森培训中心组织。此次德国之行,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
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职业教育理论,包括德国职业培训的组织、“双元制培训”的介绍、“建筑业行动导向的学习”在职业教育中新的学习方法的介绍;轨道铺设的实践工作、设备操作及基本理论的学习;建筑机械技术,包括建筑机械技术的理论和建筑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对西欧五国的古代、近代及现代建筑技术进行了参观了解。下面从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培训中心概况及特色
1、德国的建筑工业现状
建筑工业在德国与中国刚好相反,它属于夕阳产业,其企业及从业人员正不断减少。现在全国小、中及大型建筑企业共7万余家,从业人员70余万,其中包括建筑工业工会人员。
2、埃森培训中心简介
培训中心所在的埃森市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欧共体第八大城市,共有人口1800万,经济排全世界第15位,共有企业72万余家。埃森培训中心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筑行业协会下属的三大培训中心之一。主要从事实践培训,不管理论授课。培训中心是学员从理论到实际工作的中间过渡阶段,学员在企业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而在培训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的时间则越来越短。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学员的培养,对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或新员工的培训及在职员工的再提高等。
3、德国职业教育特色
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职业教育制度,首先是全国各建筑工业企业自愿组成建筑工业协会,协会下属技术协会、职教协会、宣传部门、办事处、研究所、质检部门、出版社等部门。由协会完成新技术开发、新行业的调研、课程开发、培训等任务。其职业教育流程为:学员先自己找到同意接收自己的企业,和企业签订合同;再由企业为新学员制定培养计划并签订合同;接着由工商部门审核培养合同的合理性,并在培训过程中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三年后由考试委员会执行验收。新学员的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再次,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中心的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德国先进的大型轨道施工机械的施工录像。录像中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之高令人生畏,但是相比德国培训中心的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设计,根本没有体现这些现代化施工机械使用的内容,反而是传统的基础训练。这和德国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动手重要,理论也重要,基本训练体现基本理论,而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只是训练木偶。这和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第四,在参观机车博物馆和凯威福特千年小镇之后,对德国的工业和德国人的“念旧”情结有很深的感触。在德国机车博物馆里100多员工中,有70多人是有兴趣爱好的义工,而正式员工只有30多人,德国人的这种精神在国内是少见的。同时在机车博物馆里,具有百年历史的火车居然还能开动,并免费用来为小学生服务,支持教育活动。千年小镇凯威福特,里面都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木框架建筑,现在仍然照常使用,这和国内现行的拆迁热大相径庭。在以后的教育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将这些观念灌入学生的思想中,为国家建设注入新的好思潮。
第五、参观完克虏伯庄园后有感。克虏伯家族历史绵长,家资万贯,富可敌国。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为德国创建了一个城市-埃森的基础,从学校到医院,从社会廉住房到博物馆的修葺,他都参与其中。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回馈到如此程度,相比国内的企业表现,不得不令人深刻反思。更让人感觉教育的重要性。
第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专业能力是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
方法能力是通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社会能力是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而是使“工作过程知识”的获得成为可能。
第三篇:德国培训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汇报这两个月的学习情况,这次培训一共分两部分国外进行15天国内45天。国外的培训地点是德国的纽伦堡,纽伦堡位于德国东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达到五十多万,是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下面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汇报国内外的收获:
一、教育
到了德国才对双元制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学校学习仅占1/3,甚至更少,比如一周5天课有三天时间在企业,两天在学校。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培训费用都是由企业承担,培训结束也不一定就要留到该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也不会像咱们国家一样有什么违约金之说,企业承担学生培训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是咱们所欠缺的,我想这也是我国职业学校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
(1)方法:为使德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德国政府提出了三种能力的培养观念,这就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把这三种能力视为同等重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控制反馈、评估总结等六个方面,并且研究出了许许多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四步教学法”、“自主完成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在这里我主要说一下“四步教学法”第一步是“准备”包括媒体,工具,信息资料等,看似简单其实这一步对教师来说工作量非常大;第二步是“示范”,主要是教师具体的做法,边演示边讲解;第三步是“学生做,老师看”同事纠正错误,第四步是“反复练习”,学生自己动手反复训练,直到完全掌握。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讲解要求不要超过15分钟,这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每位教师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是有国家制定出教学大纲,每位教师自己根据大纲安排教学,只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形式完全自己掌握,非常多样化,并且教师根据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改自己的教学内容。
(2)课堂组织形式
班级全是小班制授课,一般每个班的学生在15人左右,教学环境自由宽松,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坐着讲,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之间更像是朋友关系。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基本上是对话式,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很小,教
师十分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也可相互争辩,活动频繁、气氛活跃。老师真正的起到了启发、引导与辅导的作用。
(3)有优良、配套、完整的实验设备。
以汽车专业为例,在进行实践操作时,都是面向整车操作,汽车车型很多,有宝马、奔驰、宝来、欧宝、帕萨特等,这些都是企业提供的新车,还有专业的汽车检测设备及发动机检测仪、示波器及各种工具。有多种汽车维修手册、资料、电路图。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并与建筑融为一体。而机电专业也是如此,各种实训设备都与企业相同,加工出来的东西只要是合格的,拿到企业就能使用。学生练习也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的。
三、环境
德国的环保工作世界皆知,走进德国更令人震撼,整洁如新的道路以及用鲜花点缀的房屋,看到的并不是高楼大厦,都是古色古香的城堡,到处一片绿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用相机记录了一些与大家分享
四、严谨的工作态度
德国人做事计划性,时间观念非常强,工作严谨,注重细节,敬业精神令人佩服。我们在学习期间,学习内容都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据他们介绍提前几个月做了详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计划也不会轻易变动,所以我们的学习得以顺利有序的进行,效果非常好。不仅学习方面考虑周到细致,而且交通生活方面都考虑的也非常体贴入微,每天几点发车,几点结束,司机师傅都按时到达。我们所住的宾馆设施齐全,就连针线每一个房间都配备,很小的细节他们都做的很好,最令我们难忘的是我们去的第一天每个人床上还放有巧克力,第二天才知道是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特意为我们准备的,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
最后就是国内在巩义的培训,相对国外而言国内主要是实操技能的培训,前期我们根据思维普公司提供的设备及材料完成了艾娃装置的拖动部分,尽管这个装置没有显示我的任务,我还是展示一下我们的作品
后期我们做了一个抛球器装置,从一起制定方案、分工、调试最后完成制作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们的最终成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段时间的总结以及获得的心得体会,当然还有许多方面还没有总结到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第四篇:德国培训总结
数控强化班假期培训总结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第四界辽宁省数控技能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为了能使我校学生在这次大赛中展露锋芒,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对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从7月20日一直持续到9月22日。由于时间较短,再加上学生的专业课只上了半学期,起点较低。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非常高涨,丝毫没有放松的表现。由于机房空调故障,不能制冷,室内温度每天都在三十度以上。但学生却无一人缺席,顶着酷暑依然坚持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大赛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为了能使学生尽快的掌握知识要点,我不断鼓励学生,并且几乎每天都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考核,以成绩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鼓励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目前收效良好,现将我的培训总结汇报如下:
本次强化班培训课程主要针对数控大赛进行安排,内容共包括七个方面。分别为:数控理论考点分析讲解、数控加工手工编程、CAXA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数控仿真加工、宏程序应用、数控加工操作训练、培训总结考核。为了能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教学形式多以项目教学形式下发,除去一些必要的理论讲解和示范,大部分课题都由学生自发去解决完成,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引导或帮助。每个课题结束后,都会以考试的形式对教学成果进行验收。并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心态,找到教学形式的不足,并改进。此方法收效明显。以下是对教学的七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数控理论考点分析讲解:(占总课时10%)
本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总结历届数控大赛的考点和例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各项知识内容在大赛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针对个人的实际知识储备有计划的进行复习或知识拓展。本学习内容由于知识面涉及较广,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部分内容只能是含糊了解或死记硬背,比如:数控专业英语、高尖端数控技术的发展应用、数控电器维修等。如有剩余时间,将继续增加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和介绍。
二、数控加工手工编程:(占总课时10%)
手工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必要前提,为了能在操作过程中得心应手,就必须熟练的掌握手工编程。手工编程不但要熟练掌握各种加工形式的编程指令,还要对零件的工艺安排和切削参数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对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得分项目。在本学习内容中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次安排了轴类零件加工、盘套类零件加工、配合类零件加工等教学项目。并将所有的加工形式分别体现在各种零件上,充分发挥学生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加以培养、巩固。教学效果较好,决大部分学生都能对手工编程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三、CAXA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占总课时10%)
CAXA软件自动编程是历届数控大赛的考试项目,本届依然采用此软件,故需进行仔细的学习。同时,软件编程以其便捷、高效、准确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也是未来数控的发展方向。所以也很有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项内容的学习也是通过往届大赛的例题来进行教学,并将部分考点刻意保留,不做讲解,在最后考试中再将考点一一提出。考察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此项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有很高的学习主动性。考试成绩在不断的提高。均能达到90分以上。
四、数控仿真加工(占总课时20%)
数控仿真软件和CAXA编程软件一样,都是历届数控大赛的考试项目。但其配分比重要远远高于CAXA编程软件,同时,该软件具有自动评分功能,而且评分比较严格,特别容易丢分。所以在此学习阶段安排了较长的学习和练习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本软件,并与CAXA编程软件同步练习。营造出和大赛一样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积攒一定的操作经验。目前收效也非常明显。
五、宏程序应用(占总课时10%)
宏程序是数控编程中最为复杂的编程形式,但其简捷、灵活、适用性广等优点使其依然被列为大赛的必考内容,无论在理论考试还是在实操考试中都将占有10%左右的比重。这部分教学内容以大赛中经常出现试题为例,比如:椭圆的插补加工,抛物线的插补加工等等。但由于学生多数对逻辑预算不是很擅长,在加上数学知识的欠缺。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目前只能达到原搬照抄的水平,如有剩余时间,还应在此项教学中再加强讲解和`
练习。
六、数控加工操做训练(占总课时25%)
实际操作是大赛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共占总分的60%。由于学生此前还未曾进行过实操练习,同时对刀具、工具、夹具以及量具等还没有一个完全的认识,所以目前还没有进行相应的练习,希望通过数控仿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对实际加工操作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此项课程安排比较靠后,预计在9月份开始进行操作培训。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此项培训应该可以使学生有很大的提高。
七、培训总结考核(占总课时15%)
最后的培训总结考核应该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每个教学项目中的考核都是专门针对某一门教学内容的验收,所以,并不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考核认识,在加上参加比赛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丰富的比赛经验,所以在最后的总结考核中,通过和大赛完全一样的竞赛过程,正是调整学生比赛心态和积攒经验的最佳形式。并通过最终的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最后的评估和选拔。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的。
通过近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充分的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劲头。整个培训过程非常顺利,并逐步向着理想的效果靠拢。学生基本从零起点,渐渐走向了专业水平,已有多名同学在仿真和CAXA等教学内容的多次考试中都拿到了100分。同时,学生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学生反馈中很多学生都提到“能来这个班学习很荣幸,虽然学习压力很大,但别人都在学,所以自己也就鼓着劲学”;“自己不是在为数控大赛而学习,而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这简单的两句话充分展现了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其不为人后的拼搏精神。所以我认为这个假期强化班的培训是非常成功的,包括我本人也在这次培训中受益非浅。为此,我将再接再厉,投入我的全部热情和信心,为学校的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纵然再炎热的夏天也决不会灼伤学生和我对知识的渴望。
机械系:
2009-8-19
第五篇: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总结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总结
招生就业处彭雅静
今天第一次接触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听说德国的职业教育很好,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并不是很清楚。胡革,德国职业教育专家,今天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个人觉得受益匪浅,有几点印象特别深刻。
首先,胡革老师讲到上好课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学生只有喜欢你,认可你,才会容易接受你的教学。所以,教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应该学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无论是形象还是自己的语言表达,以及组织教学,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个人魅力,从而喜欢你,接受你,从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其次,要不断的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上课行为,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思考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是否影响教学,及时地进行调整。
第三,要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观念。这一点不仅老师要有,还要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学会感受到时间的管理,在润物细无声中学会运用时间管理。
第四,教学的改变事实上是教师的改变。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做法。然后再去改变学生。
第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行为都是要围绕学生来进行,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主动地学习。比如:扩展小组。俩人讨论,四个人讨论等,不同的形式,在讨论中促进彼此的表达、交流,也促进彼此的合作。
第二天,今天的收获是:
一、在学习开始的时候,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情绪水平,为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习方法——复习。1正确描述你看到的东西,用通俗的语言让别人理解。一方面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二要有了解理解对象所具有的已有知识经验。所以,教学要以学生的起点为开始,而不是我们教师所认为的起点。
三、学会运用更形象的东西代替理论的文字的东西,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教育的目的不是学生这节课学会了多少东西,二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用关键字句、关键词以及用画图来表述综述自己看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