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一些问题的总结
一、社会化的含义
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般和特殊,大范围包括小范围的关系。大学生是从学生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大群体,他们作为我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拥有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初步形成了的培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技能,然后在大学里继续完成社会化,形成培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技能,他们自然而然的要承担社会发展的角色,更要完成作为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意义
人的社会化和后期的再社会化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而我们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刚刚打开他们面对社会的视眼,第一次有这么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上最前沿的社会文化,而这几年正是思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过程,是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养成时期,所以大学时期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庞大的群体,促进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对他们日后进入社会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奠定基础的作用。第三,大学处于相对较高的文化层面,本身具有的精英文化和高科学文化水平使大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三、当前比较明显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
政治社会化不足:如今大学生的整体认知意识较强,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与模糊。比如说这几天的韩国和中国之间闹矛盾的问题,大学生们议论纷纷,说明这个群体的政治意识还是挺强的。但大学生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评判、去理解思考,而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表现得相当陌生,尽管谈整体上的政治方向并不错误,但他们的政治理论并不深入,同时他们的政治上也存在着模糊。大学里进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上思修课和党课等形式进行。而现如今思修课已俨然成为了学生们的必逃课或自习课,老师只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完了就走,上了一学期课连姓什么都很有可能不知道,完全不像中学那样会在课堂上像与同学们聊天般进行情感和道德教育。上党课则完全成了赤裸裸的形式,学生们听到上党课会对就业有好处,然后就在申请书上写上共产党万岁,便开始了自己的入党之旅。学生们都把上党课称为刷党课,党校考试称为刷分,并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之称。
道德社会化不足:
1、学校方面:在大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在教材中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教育实践中常常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比如有的学校突出维护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但又不大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如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的教育,至于性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或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地方更是成为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这就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结构片面发展,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另外,承担着一部分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责任的辅导员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天大为例,每个学院的辅导员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学生方面:大学生们缺少坚定的道德信念和系统的道德认识。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些不良风气,如以权谋私、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尤其是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比如说看到考试作弊的同学得到了奖学金,看到毕业时找门路、送礼的才能找到好工作时,给大学生造成了思想困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选择,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作支撑以及道德情感上的淡漠致使大学生无法正确完成道德社会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在成才奋斗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却轻视了良好品德的养成,重才而轻德。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社会不良生活方式便乘虚而入,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政治鉴别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离。
学习方式社会化不强
1、学习被动
在大学, 教师的作用是以引导为主, 学生的学习在范式上是以深入探讨为主、以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研究性。但很多大学生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中学的教师主导型学习范式之中, 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缺乏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大多数人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不挂科,最后毕业时拿到学位证。
2、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这种情况, 一方面表现为缺乏严密的学习计划, 要么没有计划, 要么计划不合理、太粗略, 要么有计划但没有按计划学习;另一方面表现为浪费了大学教学模式所提供的很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3、没有学会利用有利条件的学习方法
这在知识和能力学习中, 包括没有学会充分、有效地利用工具书、图书馆、互联网, 没有学会虚心地向教师、学者和同学学习, 没有学会有效介入和有效利用各种人际互动、活动参与、实践参与和社会参与。
以上是本人关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明显突出的问题的总结,关于解决方法还待另外逐条研究,此文不再探讨。
第二篇: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摘要: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发挥高校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途径
0 引言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从生物个体到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他们成为社会成员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形成社会观念,掌握社会技能,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领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使人变的更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大学生是从中学生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有作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更高的智能基础和知识基础,他们不仅要承担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角色,更要完成作为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合格人才。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过程,是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次,大学生同时作为社会化主体与客体,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优势促进社会化发展的重
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对他们日后进入社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大学处于较高的文化层面,本身具有的精英文化使大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性地看待国家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价值观念的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庸俗化,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等现象。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大学期间,接触什么事物,受到哪些思想影响,几乎完全由自己决定,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然而,大多数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德育功能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承担。连年扩招导致各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缺乏,每名辅导员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德育的倾向,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社会不良生活方式便乘虚而入,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政治鉴别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离。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价值取向异化。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自主、个性、自由和权利,目标呈现短期化倾向,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取奖学金,获得短暂的利益,专注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逐,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缺少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使得他们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念歪曲,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生活随意化。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人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前途感到渺茫,处处随遇而安,经常逃课、吸烟、饮酒,生活没有规律,随意挥霍金钱,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送礼走后门,甚至考试作弊,做出许多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行为。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身是神圣而伟大的,而一部分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许多大学生的追求已经超过了限度,他们追求简单、低级的刺激和发泄,有时甚至失去了一名大学生应有的尊严。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失。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许多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各高校都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客观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体现出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一切事情几乎都是由父母包办,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很少遇到需要自己独立决择和自主完成的事情,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生活,许多事情需要自主处理,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缺少自我调适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喜欢独来独住,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许多学生中知道学习,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无法与别人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不参加集体活动,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网络,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反映。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社会化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所以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1 加强思想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化首先要政治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要对学生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准确把握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广泛的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结合起来,增强自我调解的能力,找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培养有着良好政治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样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体现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学生能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会现实,参与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学生技能、品格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隘范围,努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不仅仅是调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3.4 加强社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 社会技能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才能实现社会化的转变。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集体生活来完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人际协调能力等,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分工、扮演社会角色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能力,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完成的。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大学生社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加强社会技能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需要创造更多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培养大学生合乎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角色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社会角色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管理与科技,2008(32).[3]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陆飞霜.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
姓名:钱万慧学号:20095011124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谷茵职称:讲师
摘 要:当今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化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个人的情感生活、对待学习的态度过度社会化,对社会的应变能力差,自我期望值过高,对实际工作不适应等问题;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等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他们将来自信的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完善;措施
Abstract:Today’s social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day posed a huge challenge.So the process of the legal system which is relate to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adhere to protect the human rights ,and satisfy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social members;Practicing the social security to all people;The scope of standard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hould adapt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e should perfects the social security by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extending the scope of the social security.Realize social justice, and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Keywords: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roblem;improve; measures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化阶段,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在大学生成才之路上不仅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而且也是复杂全面的,是大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并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的关键所在,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
在社会学中的社会化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介入社会生活。①而大学生社会化则是指青年学生在生活、劳动与知识技能、社会角色扮演、行为规范以及思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社会化,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习得一定的观念与模式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②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在所有的社会化因素中,家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最早、最为直接同时也是最为传统和持久的社会化场所。尽管大学生与家庭的联系程度与中学生时期相比有所减少,但自他们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性格、价值观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相处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施加影响。
2、学校教育
学校是社会正式管辖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其宗旨是供学生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专门技能与价值观念。学校不仅通过正式的课程使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借助于那些包含在学校活动内容中的信念、信仰、态度、价值观和规范让学生社会化。
3、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与基层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基层群众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社会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无疑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不良的社会文化,因此我们应提高警惕。
二、大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感情生活的过度社会化
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爱慕在大学这个年龄阶段本是很正常的,但很多大学生将这种感情发挥到了极致。他们脱离校园生活,在校外过早的开始经营自己的① 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家庭生活,提前体验了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甚者,一些大学女生为了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谈起了所谓的“功利恋爱”。她们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选择了去做大款的情人,嫁给比自己的年龄大很多但拥有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官员;另外,还有一种倾向是许多学生在生活中一旦受到挫折,就转而变为怀疑主义者,不再相信生活和社会中光明和善良的一面,人也变得冷漠。
(二)对待学习的态度过度社会化
有些大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各种关系,送礼走后门,更不用说考试作弊,大学生早已习以为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很少见到大学生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慷慨激昂的身影。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他们不再关怀;对于邪恶与不公,他们不再积极对抗;更专注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逐,更加急功近利而缺少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
(三)对自我期望值过高,对实际工作不适应
大学生毕业时,面对即将踏入的社会,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准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干一番大事业。应该说稍稍偏高的角色期望值有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和创造力的发掘;但是角色期望值过高,就容易使人脱离实际地盲目自信,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和将要从事的工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大学生正处于热情旺盛的青年期,本来就容易幻想,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不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更加大了他们自我估计与社会客观评价的差距。③这使他们在现实面前失去平衡,明显感到工作能力不够,进而感到茫然和空虚,精神负担加重,给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以适应现任的社会角色造成了相当的困难。
(四)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不适应,应变能力差
大学校园环境是相对纯净的,人际关系是单纯的师生或同学关系,再加上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是正面教育,使大学生形成了用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而转型社会的人际关系工具化的倾向,激烈的竞争,都会使他们感到困惑和茫然。又由于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缺乏生活经验,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不免会表现出应变能力差、茫然不知所措。④
三、应对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③
潘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资助,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第76页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自我完善的意识
各大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学和心理卫生教育,做好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工作,了解和扫除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生活和学习;大学生自身应该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困扰,掌握应对心理挫折、平息心理冲突的科学方法,增强社会适应性。⑤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一旦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应积极与相关机构联系,并积极主动配合其治疗。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要以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师德建设为先导,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广泛开展有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各项活动,努力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励他们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他们参与进去,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又锻炼了自己。大学生在这种“准社会环境’里不仅丰富了课余文体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铺平了从学生到从事劳动创造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活动。
(三)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调整学科和课程的结构,打破封闭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提倡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以使学生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尽早完成从培养对象到使用对象的转变。在当今社会,单一的、独立的学科会显得封闭而缺乏“知识弹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历程。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存在。各门学科不界限正趋向模糊,融合、交叉学科、边缘学不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发展过程中,战争浩劫、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衡、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实际问题的出现要求人类寻求对策。⑥这些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更多的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生理学、伦理学多学科的理论,必然要求现代大学教育课程及其内容综合化的特点。
(四)学校要多提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大学生自我社会化 ⑤
贾利军:社会的转型与大学生社会化衔接教育,南京师大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4年,第134页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被利益所驱使而去做一些骗钱害人的行为,而他们又经常将目标投向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各大高校应该深刻反思,要意识到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在向学生传授文明的同时应适当的进行反面教育,让他们能够全面的认识社会,防止走向社会后产生不良后果。学校可以将课堂适当的向社会倾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化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多进行一些如何安全就业方面的教育。
四、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和我国社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正经历一场深刻全面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主要是指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呈现出来。如,如何看待财富;怎样面对社会竞争;自我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矛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时期的社会化状况。⑦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化是一个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过程,虽然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大学时期是人一生重要信念、价值观及行为选择形成的关键期。随着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会不断上升,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因此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将有利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和谐。
(三)有利于提高应届生就业率,缓解我国就业难问题
最近几年就业难成为社会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和社会竞争激烈有关,另一方面就主要归因于当代大学生的自身问题,他们或者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或者自视清高,就业观念不合理,解决他们的社会化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后备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长
治久安,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于国、于民、于己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贾利军.社会的转型与大学生社会化衔接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4.
[3]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之一个社会心理学者的观察与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石凤妍.论个体心理之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J].南开学报,2000,(2).[5]潘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资助[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6]许远理.公共心理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麦克等.中国人的心理[M].新华出版社,1990.[8]郑杭生.社会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9]贺香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0]李耀中.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建构与个体社会化[D],2006
[11]陈麦池.大学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M].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
[12]江荔仙.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D].2005
[13]姜国平.从学校社会资本的视角看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J].江西教育科研,2006
[14]李淑霞.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思考[D].赤峰学院学报,2005
[15]庄西真.学校社会资本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第四篇: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 目 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姓 名 梁 菁 考 籍 号 9*** 专业、年级
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教师 王江浩
2011年4月8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2
1、湖南省汉寿县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22、我国留守儿童状况…….…………………………………………2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3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3
1.1学习成绩一般,隔代教育力不从心…….……………………….3 1.2得不到良好的监护,性格发展不健全………………………….4 1.3家庭学校沟通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4
2、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5 1.1来自于社会原因………………………………………………….5 1.2来自于家庭原因……..……………………………….…………5 1.3来自于教学原因………………………………………….………6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6
1、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6
2、进一步加强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7
3、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力量的参与………………………………..…….7
4、更进一步进农村经济发展……………………………………………….8
5、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教育和监护体系…………….………………………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 …………………………………………………………….9
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留守儿童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出其出现的一些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我自己的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和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注与关爱。最后,愿本文能对改善留守儿童问题带来帮助和贡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农村家庭 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以下是以湖南省汉寿县为具体对象,所做的一些调查和研究。
1、湖南省汉寿县留守儿童状态调查
2010年3月5日—3月20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东岳庙乡针对留守儿童的状况开展了调查。东岳庙乡位于汉寿县以南26公里的西南丘陵地带,东邻三和乡,南与桃江县交界,西接丰家铺乡、朱家铺镇,北抵岩嘴乡、太子庙镇。面积66.47平方公里,合99705亩,其中耕地21440亩,林地54394亩,共5879户,22874人,其中农业户口21158人,有一所初级完全中学、一所乡级完全中学、七所村级小学。随着劳务经济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据统计1997—2007十年间,有7000多名青壮年劳力外流打工,因此,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现象凸现,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接下来是湖南省汉寿县总体现状。首先,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2148名儿童中,有1118名留守儿童,占52%,其中女童有563名。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536名,占留守儿童的48%;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347名,占留守儿童的31%;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235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然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3%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3%在校寄宿。其次,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最后,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蒂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2、我国留守儿童状况
我们先来了解下留守儿童概念。现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不一样的
地方,主要在称呼和年龄上有差别。对这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叫“留守孩子”、“留守子女”,但我认为“留守儿童”要相对贴切一些。在年龄上来看大多认为把他们界定在0-18周岁,因为本文是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所以本文界定的留守儿童年龄在6-18周岁之间。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如下,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其次我们再详细点了解下关于留守儿童的状况,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30.4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儿童家庭的20.60%。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有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流动儿童”643万人;留在老家的留守儿童约占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37.4%。而且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人数比较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还有许多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守儿童的安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心理上也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和伤害等等诸多方面。
而在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我们要全力支持,使其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为我们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形势随着地域水平差异的不断拉大,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经过以上调查和多方面的了解,我发现留守儿童有如下的问题。1.1学习成绩一般,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
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机社会。而且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发现,全乡2148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1.2得不到良好的监护,性格发展不健全
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3家庭学校沟通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 4
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再者,家庭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也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提供可一定的条件。虽然各级妇联、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
从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来自于社会原因
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部分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1.2来自于家庭原因。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 5
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前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1.3来自于教学原因
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一般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
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有了,但关注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引起社会的重视,进一步加大媒体宣传,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控和研究机制,不断总结已有经验,并结合新出现的问题加强合作与交往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要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公益广告等宣传载体功能,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关 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观念和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 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 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进一步加强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留守儿童有权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健康 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权。农村未成年人的父母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方面给予的关注非常不够,对自身负有的职责还 很不明确。为了更好地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通过立法从法律上对留守儿童的权利进行保护,明确农村未成年人家长在监护和教育子女方面的职责,提高他 们监护教育子女的意识,规范他们的养育监护行为;同时,让委托监护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权利。
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2007年6月1日,《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现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 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当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人 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新的《未成 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 的,应当依法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3、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力量的参与
要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协调教育、文体、广播、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 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文体科技、市场净化、环境整治、劳动用工、经费保障等诸多领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逐步 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对各部门已有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分析整理,使其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我国这个系统尚未完善,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组织的作用,在农 7
村综合扶贫的措施上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成立一些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减轻留守儿童的家庭负。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更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要适当调整宏观政策,从资金、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及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的机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5、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校,特别是双休制的建立,使孩子在社会上的时间更多了。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同时,当前也具有了建立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的 可能性和基础。基层党政机关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可考虑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农村中小学还有部分寄宿条件差,甚至还有一些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飞速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殊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也是在告诉我们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强大的同时,还是有很多
方面需要顾及到,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我国体系和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还是会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3] 关于湖南省汉寿县东岳庙乡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2010年3月.[4]范先佐,“流动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 期.[5]王德,叶晖,“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4年第1期.[6]杨林,“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7]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9]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10]许旭,“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1]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中国统计》2005年第1期.[12]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13]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14]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12月.致 谢
本文是在王江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 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 老师大量的心血。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 无尽的启迪,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在此,谨向 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 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篇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第五篇:社会心理学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一、内容摘要
社会化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领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化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二、理论准备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否则个体将无法适应人类社会。
个体社会化的研究源于西方心理学界,随后越来越引起社会学界研究者的关注。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题为《社会性的研究》中已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表示群体的形成过程。诚如赖特曼所说:“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或她就受着各式各样的人或事件的包围,而这些人和事件会塑造他或她对世界的知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过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化阶段。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的征兆。这两种现象是与社会化的“度”相背离的两极现象。当然,社会化的“度”,不能由个人随意制定,它通常是由社会来确定,并通过教育尺度、人才标准、组织成员资格等一系列更为直观、具体的标准体现出来。
三、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不足;过度社会化
四、案例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一名大学生驾车与一名骑车的女子相撞,事故发生后这名大学生将伤者连刺8刀致其死亡,而后在逃逸途中被附近民众抓获。警方透露,肇事者承认撞人后准备逃逸,但因发现对方正在记自己的车牌号而拔刀行凶。谈及此案,案件性质的恶劣程度让我们难以置信。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急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依据哈维格斯特对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基本处于青年期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即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有如下四方面:(1)政治上,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将社会的政治规范内化;(2)道德品质上,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合理的信仰;(3)情绪稳定,心理健康;(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学生个体无法完成以上的社会化内容,出现偏差、失败以及种种病态现象,更是学习社会角色失败的体现。
五、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
1.有违法犯罪行为。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这一比例呈逐步提高趋势。违法犯罪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征一,犯罪数量增加;二,类型多样化;三,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2.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观念、信仰与社会所倡导的背道而驰。以下几类比较有代表性:一,个人利益至上;二,功利主义;三,不当的消费观。
3.心理健康水平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在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状况低。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个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六、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迫切需要被正确认识和给予帮助。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分为社会教化和自我教化两个过程,因此,接下来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致力于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1.家庭保障机制。家庭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父母教育意识的转变、教育方式的改进等对于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深远的意义。
2.学校促进机制。政府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社会导向机制。社会大环境相对家庭和学校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复杂。环境分软环境和硬环境。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作为硬环境的高校周边环境需要优化;软环境则有两方面有待改善。其一,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应该进行适当调整。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应转变为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核。其二,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期待应当多元化。用人单位不应过于看重专业之间的区别,而应看重人才的素质。
七、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针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弥补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先天不足,丰富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优化个体的社会化环境。同时,社会也须通过公共政策和大众传媒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教育的导向作用,而学校和家庭之间也应以学生为纽带,教育者和家长之间始终保持交流、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教育系统,减少社会教化过程对学生存在不足的可能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空间,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过程。
八、参考文献:
⑴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⑵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⑶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89年
⑷莫飞平.“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出自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