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文化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4: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官德文化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官德文化心得体会》。

第一篇:官德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南阳官德文化心得体会

俗语云: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讲官德。官德修养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的体现。共产党人的官德,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公德和从政的道德,而且是领导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体现在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诸多方面。从根本上讲,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批判力。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认为提高官德修养需要认真进行“四对照四反思”:

一.对照先贤的高风亮节,反思我们今天干部的境界高不高。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范仲淹的忧乐观正是先贤的高风亮节的表现。范仲淹的忧乐观体现在《岳阳楼记》 里为世人传咏千载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之中。其核心思想在于把国家和民族利益臵于个人利益之上,一心为民,天下为公。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范仲淹的忧乐观激励自己,在心中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根本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个人追求融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之中。二.对照先贤的为民情怀,反思我们今天干部的群众观点牢不牢。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召父杜母”这一成语典故就是为民情怀最为深刻的体现。召父是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是指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两位太守在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奖励农桑,使南阳水利和农业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父母官”这一尊称也因此广传后世。“召父杜母”也成历代所推崇的官吏楷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群众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官德,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弘扬官德。

三.对照先贤的勤勉精神,反思我们的工作干得好不好。在南阳的官德文化当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先贤诸葛亮勤勉精神的真实写照。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年轻时期曾躬耕于南阳,三国时期为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历代推崇的忠君的典型,他以毕生的精力和奉献诠释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铸就了官德文化的典范。诸葛亮的勤勉精神曾激励着无数中华仁人志士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当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把诸葛亮的勤勉精神带到日常工作的实践中,在思想、行动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克难奋进,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心中牢固树立为民多办事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观念。

四.对照先贤的律己精神,反思我们的廉洁从政够不够。“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官德”名联,源自内乡县衙三省堂,为清代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期间所撰写的。这副对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深刻哲理。“官”自民来,得失不惊。正确处理好为官的“荣”与“辱”是培养自己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奉人民为衣食父母,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时处处不搞特殊,不留污点,尽好“人民之子”的“孝道”,在为民干事中涵养官德,让人民满意。

第二篇:官德修养之我见,心得体会

官德修养之我见,心得体会

所谓“官德”,通俗地说就是领导干部做官的品德和品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无疑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真诚告诫和教诲,也是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面镜子。

实践证明,“官德”连着“官风”。“官风”是表象,“官德”是本质。有什么样的“官德”,就有什么样的“官风”;“官德”一旦有病,“官风”就自然不正。有的重“权势”,责任意识缺失,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视为“护身符”和“指挥棒”,甚至当作损公肥私、谋取个人私利的特殊工具;有的作风漂浮、为人霸道,惟我独尊,甚至压制民主、脱离群众,依仗职权乱作为和瞎折腾。也有的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图形式、走过场,劳民伤财搞“悬乎套”;还有的善于说官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令群众“烦气”和“反感”,挫伤了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的“官德”不健康,行为不端正,作风不扎实,群众口碑欠佳,所以程度不同地扭曲和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干部自身形象,无形中也给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不应有的阻力。由此说来,在新时期,努力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万万不可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强化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入手:

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维护党的尊严和形象,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作风”,时刻用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中,毫不动摇地信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型理念,切实发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和“导”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深化创先争优的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党看齐,为党增光,让党旗更加鲜红,让发展前程更加灿烂和光明,让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手中的权力,视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任何时候都不可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淡薄名利,远离腐败,情系群众、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正确处理“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之间的关系,以良好的“官德”和“官风”,体现和展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破除违背群众意志和愿望的“官僚主义”、“功利主义”、“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要把“服务群众、为民造福”作为永恒的天职,牢记领导就是服务,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光荣无限。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忍得住负重,做到廉洁务实,两袖清风,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也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拥护和参与,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样,在和平发展时期,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拥护和参与,也不会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最起码的为官之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加速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实践出真知、实干出亮点、群众是后盾、人民是靠山。领导干部一旦脱离群众,甚至与群众离心离德,则一事无成。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和“良师益友”,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才能。要不断改进领导作风,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修炼“官德”,端正“官风”,努力塑造干部良好形象,使群众一呼百应,让群众心服口服,以博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要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相信和依靠群众等方面着手

第三篇:政德与官德心得体会

政德官德教育心得体会

--------刘守杰 葫芦岛市外事办公室

加强政德官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提升党和政府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免疫力的需要,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政德与官德教育能够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王珉书记关于《政德与官德》文章精神,使我对政德官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政德教育,对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政德是干部从政之德,是干部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是干部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在领导工作和从政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政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作为领导干部,也称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是官员的从政之基,为官之本。具体表现在忠诚、坚定、正派的政治品德,为民、务实、清廉的职业道德,文明、诚信、仁爱的社会公德,感恩、重孝、和善的家庭美德。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大力加强政德建设。政德建设对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具有重要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通过政德教育,对自己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理论学习方面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

一是在政治品德方面,做到忠诚、坚定、正派。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不以个人好恶行使权力,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同志、合作共事、理解包容、团结和谐。注重自身思想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武装头脑,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时刻牢记党纪国法,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到慎思、慎权、慎独、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做到勤政、善政、廉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敬业,真抓实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以廉为荣,以俭立身,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自觉做到洁心、洁身和洁行。

三是理论学习方面,做到多思、多问、多学。一是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课学习,并抽时间进行自学。加强了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新党章及以及时政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二是加强了业务知识学习,不仅注意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虚心借鉴他人先进的工作理念、思想及管理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业务能力。三是注意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自己每干一件事,每做一个决定,通过实践以后,认真总结分析,并做好资料整理和记录,为做好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三、通过政德教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要树正气、讲团结,促和谐,不断强化政德建设。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深知责任重大,也更加清楚的知道,加强政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公仆意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政德,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弘扬政德。

二、要转作风、求实效,履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为政能力。

加强政德建设是求效率、敢担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形势下,领导干部应始终以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避免推委拖延、置身事外等不作为错误做法。在错综复杂的政务工作中,快捷而果断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领导干部就应当在“心底无私天下宽”的前提下,敢于决策、敢于负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政德与官德心得体会

政德官德教育心得体会

--------刘守杰葫芦岛市外事办公室

加强政德官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提升党和政府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免疫力的需要,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政德与官德教育能够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王珉书记关于《政德与官德》文章精神,使我对政德官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政德教育,对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政德是干部从政之德,是干部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是干部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在领导工作和从政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政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作为领导干部,也称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是官员的从政之基,为官之本。具体表现在忠诚、坚定、正派的政治品德,为民、务实、清廉的职业道德,文明、诚信、仁爱的社会公德,感恩、重孝、和善的家庭美德。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大力加强政德建设。政德建设对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具有重要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通过政德教育,对自己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理

论学习方面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

一是在政治品德方面,做到忠诚、坚定、正派。保持清

醒的政治头脑,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

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一心为公,不计

个人得失,不以个人好恶行使权力,公道正派、光明磊落。

善于团结同志、合作共事、理解包容、团结和谐。注重自身

思想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武装头脑,时时处处以

身作则,时刻牢记党纪国法,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到慎思、慎权、慎独、慎

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做到勤政、善政、廉政。认真履

行岗位职责,勤奋敬业,真抓实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以

廉为荣,以俭立身,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自觉做到洁

心、洁身和洁行。

三是理论学习方面,做到多思、多问、多学。一是认真

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课学习,并抽时

间进行自学。加强了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新党章及以及时政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二是加强了业务

知识学习,不仅注意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虚心借鉴他人先进的工作理念、思想及管理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业务能力。三是注意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自己每干一件事,每做一个决定,通过实践以后,认真总结分析,并做好资料整理和记录,为做好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三、通过政德教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要树正气、讲团结,促和谐,不断强化政德建设。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深知责任重大,也更加清楚的知道,加强政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公仆意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政德,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弘扬政德。

二、要转作风、求实效,履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为政能力。

加强政德建设是求效率、敢担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形势下,领导干部应始终以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避免推委拖延、置身事外等不作为错误做法。在错综复杂的政务工作中,快捷而果断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领导干部就应当在“心底无私天下宽”的前提下,敢于决策、敢于负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官德培训参考材料

新华网评:官德培训的重头戏

2011年11月03日 09:05:4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戴求兵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新华网11月2日)

尽管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林林总总,面向官员的各种培训一再强调教育监督,官员的述职报告也对“德”、“廉”情况如数家珍,但真正成建制系统开展对公务员的官德培训,尚属首开先河之举,值得期待。

官德之所以纳入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实与时下一些官员道德失守的现状相契合。可以说,少数官员的“那点事”,某种层度上已成为与职务伴生、倍受诟病的“职业病”。

“那点事”究竟是哪点事?尽管涉及范围很广,表现形式多样,但概括起来也不过是“钱”、“色”二字。官员之所以能干“那点事”,无一例外都因一个“权”字,贪欲的膨胀导致权力的滥用,权力的滥用加剧人格的异化、官德的沦丧。

从“香艳日记”烟草局长,到最近“手机泄密”免职的农机局长,再到残联理事长设酒局强奸女干部,到政法委副书记猥亵12岁女童被堵床下„„官员的“那点事”一再刺激网民的眼球,挑战官员道德和社会容忍的底线。我们究竟用什么来抑制官员的“荷尔蒙”?

由此看来,重拾官德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大而言之,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小而言之,当是官员职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应有之义。

管好“那点事”,官德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重在官德养成。从官员主体看,带着什么态度去学,怎样从古代先贤身上吸取道德血液,如何从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提高免疫力,这些都需要把官德要求内化成官员自身的道德追求、价值标杆和行为尺度,不断培养和强化高雅的情趣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

官德养成不能仅止于个人修为,有力的社会支撑和成熟的保障机制不可缺失。官德无疑是更高层次的公民道德,官员的道德标准理应高于普通人,对官员职业道德失守应该实行“零容忍”。对那些热衷“那点事”的官员,不但要让其淹没在舆论谴责和鞭挞声中,而且要启动体制内手段及时清除出公务员队伍。

新华网评:“官德”首先是一种“制度伦理”

陈一舟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11月2日《新京报》)

官德缺失不仅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精神品质缺失”,还会直接导致权力腐败,戕害社会秩序。这是官德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官德”同时还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的导向价值,因此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培树非常重要。

但有必要厘清的是,“官德”首先是一种“制度伦理”。官德的恪守奉行,制度的规范和监控力量不可缺位。

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受纳税人供养,有法定的职责和义务。公共管理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每一名公务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都理应着眼并落脚于“公共性”,其行为

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要求,并在制度上予以明确。换言之,“官德”不仅是道德境界,还是“职业规范”,其内涵并不虚无,而是制度化的、坚定不移要遵从的权力操守。

历史和事实证明,个体的道德理性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据制度、依据长期完善健全的法律规则运行,公权力才能合理履行职能。时至今天,我们早已告别了依靠官员“权力慎独”自律感和道德感来维持吏治清明、天下大治的人治时代,大步走向了依法治国、制度管人的文明民主社会。法律制度对于权力的监管力,远远要比权力的“自觉性”更可靠、更有效力。由此催生和保障出来的“官德”才是牢固和可靠的。

在此基础上,“官德”才能继续外延与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相重叠吻合。譬如官员不贪污、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用好自己手里的权力,这是“制度伦理”涉及的官德规则;而亲民的态度、勤勉奉献的工作作风等,则就是构建在“制度伦理”之上的官德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德是区别于普遍道德的“特殊道德体系”,就好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边体现官员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一面则体现官员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所谓“廉洁奉公”,“廉洁”代表前者,而“奉公”则隐喻后者。两者缺一不可,日常性的制度执行监控与职业道德培训双管齐下,才会发挥出最大的官德保障推动力。

新华网评:官德教育如何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

滕朝阳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称,“十二五”期间,国内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这个消息甫一见诸媒体,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有的认为培养官德

要靠制度,教育不管用;有的认为培训6个学时,恐怕起不到作用;有的认为不能光学中国古代,还要看看现代西方;还有的担心这样的培训,会不会又像从前有的地方那样异化成游山玩水;等等。暂不说上述议论是否完全正确,这件事情能引起很大关注,便足以说明公众对官德及相关问题其实是十分重视的,应当说,这是促进官德建设的一种积极力量。

官员道德包括公德和私德,职业道德是其公德的主体构成。我们不能说官德比一般公民道德更重要。一个失德的官员可以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一个无良商人同样也可以使成千上万个农民的成千上万亩土地颗粒无收,或是使数以百计学生的生命安全因食物中毒而受到严重威胁。我们也不能说如果官员无德,公民就一定无德或可以无德,在事实和逻辑中都找不到这样的因果关联。但或许可以说,官德对社会道德风气可以发生重要影响,官德建设在社会道德建设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官员掌握着公权力,他们的道德状况必然对权力的行使构成重大影响,从而对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官员道德水准应高于公民道德水准的诉求并不过分,而关注官德建设就是关注公共利益。

否认教育之于官德建设的积极作用,与动辄诉诸制度同样是一种偏向。我们知道,任何制度都要靠人来设计,也要靠人来执行。与其说教育无用,不如说教育没有获得有效的形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也赞成有人指出的6个学时的培训远远不够,但就是6个学时,也总要能取得6个学时的效果才好,不能花了时间、费了工夫,却跟没有培训过一样。现在针对公务员的培训很多,走过场的恐怕也不少,官德培训会否成为形式主义的新注脚,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担忧。如果有的地方竟然把这样的培训搞成了变相的休闲娱乐,那就是对自身道德的极大讽刺,而他们所代表的公权力的公信力也将被蚕食。

培训的效果,不能光看结业成绩。考试得了一个高分,或是写了一篇精彩的道德文章,只能说取得了初步成效,关键还要看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呈现道德的本质力量,也才能检验道德的成色。如果培训过了、教育过了,再培训、再教育,官德还是上不去,怎么办?这时就得用制度说话。把官德不好的人淘汰掉,或许还有点过于理想化,但至少应做到不提

拔重用这样的人。制度及其落实是极其重要的导向,是比教育培训更深刻的教育形式。

官德建设还需法治引领

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对医治不良道德风气无疑是一剂良药。然而,正如自然正义原则所要求的,人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公务员也不会因为受到道德教化就会自动成为品行高尚的圣人。笔者以为,医治不良道德风气,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仅靠培训是不够的,良好官德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法治的引领。

首先,以法引德是历史的必然。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礼原来是作为一项行为规则调整社会关系,无论官民皆应接受礼的约束。后来,礼与法结合,出现了“出礼入刑,礼刑结合”的局面。姑且不论古代法律思想史的优劣,仅从礼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礼教是与法治紧密结合的。没有法的约束,很难想象礼能成为非常有效的社会行为调节手段。

其次,以法引德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曾有法学家说过,“法是道德的最底线要求”,此话一点也不假。法对道德的引领,一方面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要明确法与道德的界限,让法律规制的归法律,道德规制的归道德,二者不可混淆;另一方面,法律要为弘扬优良道德提供规则支撑,为削除不良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道德污点依法受惩是引德上行的重要保障。对公务员出现的道德瑕疵行为,如果未构成违法的,法律要建立相应的道德污点惩戒机制,如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相应的惩戒,如果构成违法犯罪的,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严惩。

总之,在消极腐败还影响党执政能力提高的时候,千万别让道德说教掩盖了法治的作用。中国法制发展史也证明了法治就是道德法制化和法制道德化的演变过程。只有把道德教化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突出法治的重要性,公务员的道德水准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否则,再好的道德教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罢了。杨 杰

“拒绝冷漠”是官德底线

2011年10月28日 10:01:01 来源: 工人日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近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为50多位讨薪民工鸣冤叫屈,在微博上公开叫板该省长沙县委书记和公安局长一事引发关注。日前,陆群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说:“我根本就不想出风头,我就是求得良心的安慰。”

“谁错谁辞职”——这样的公开叫板,撕裂了官场“和为贵”的潜规则,带来了几丝清新的空气。令人感动的,是他“拒绝冷漠”,守住官德底线的勇敢和执着。据报道,在工作中,陆群看到单位门口有信访群众,一般都会停留一下,有纸质材料的话,就帮他们看一下、作个判断,如果发现确实有重大冤情,就会把材料收下。但实际上,这些和他的工作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两岁女童小悦悦死于车祸、更死于冷漠后,广州上万市民悼念小悦悦,并签名“拒绝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人危难,与己无关,小悦悦之殇令我们震惊和悲愤。如果我们的为官者也和那些路人一样,对百姓利益、民生福祉冷漠麻木,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为官者“求得良心的安慰”,首先就得“拒绝冷漠”。

民工讨薪的故事,一直悲情地在一些地方上演,这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官员对民生的冷漠和麻木不无关系。进而言之,其他一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也往往是因为一些官员的冷漠、推诿、搪塞而被侵噬?有的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引发民怨。

《人民日报》前不久的评论文章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能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

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底层的声音之所以被“沉没”,为官者的冷漠难辞其咎!

“情为民所系”,为官者“拒绝冷漠”,理应是和谐社会的官德底线。在公众诉求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有时“梗塞”的背景下,在每次领导大接访,百姓带铺盖通宵排队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不去深刻检讨,整肃现行不完善、低效率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让百姓有地方说话、有地方解决问题,“拒绝冷漠”恐怕难免沦为一句响亮的口号。“倾听沉没的声音”不该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民怨解则民气顺,民气顺则天下安”,对民生福祉麻木不仁的官员,是否应该好好思忖这句话的深意?陆群说,非常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这是一句实话,在当下的语境中,为官者“拒绝冷漠”,的确需要不少勇气和胆量。但不管怎样,官员“拒绝冷漠”才是社会管理的常态。(吴杭民)

新闻回放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根据该大纲要求,“十二五”时期,全体公务员将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将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作为每个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将职业道德培训作为长期培训内容。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11月2日新华社)从政之德,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如果公务员道德缺失,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体现出来,最终导致吏治腐败。这种腐败和单纯的经济腐

败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它不仅导致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会从组织上、声誉上败坏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并由此衍生更多的不良现象。

鉴于官吏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历朝历代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都始终把对官吏的道德素质要求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相比古代官员的官德修养标准,现在一些公务员虽然学历高、见识广、能力强,但是在道德修养上却未必高于古人。比如,有的公务员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为官掌权之后,不是盛气凌人,弄虚作假,玩弄权术,就是在行为上表现为粗话满口,溜须拍马,打击报复,甚至生活不检点,作风粗俗,特别是有的官员酒后胡言乱语,丑态百出。

要求公务员学习古代官德的想法、做法不错,但是能否拯救失落的道德?能否通过看几个案例、读几篇官德箴言就能够使自己的修养大幅提升?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笔者以为,提高公务员道德水准,当从选人做起。一些公务人员的道德失落,除个人不注重官德修养之外,根在选人不当。比如,有的官官相护,搞“圈内规则”,排斥个性官员;有的明知一些人品行较差仍极力拔擢;还有的大搞同乡同学关系、裙带关系,重关系不重人品,道德修养缺失成为让人忧虑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官德,这是自上而下的连带过程和规律。提升公务人员的道德修养,不能指望6学时的职业道德轮训,更不能指望通过学点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内容,背记几段古代官德的名人名言就能使部分官员身上出现的道德失落现象大为改观。

拯救失缺的官德,首先要界定和明确现代官德修养的标准,使之成为公务员的道德守则;其次,要对失德官员进行有效惩罚,使之不敢逾越官德之规;其三就是要强化舆论监督,让失德官员失信、失颜,无地自容。

为官之道在于德高,为政之本在于望众。公务员是公权力的掌管者和执行者,失德、无德官员,将败坏官场风气,引发百姓众怒。因此,加强官员的官德修养很有必要。加强官德修养,重在建立公务员的道德评价体系,通过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表现及社会公众反映,全面、客观地作出官德的评价。对于道德修养差的官员,要一票否决,而对于官德优的官员则需要大力提拔。如此以来,才能以德政为主导,形成官场德政的氛围,并让那些官德差的人没有被提拔重用的机会、没有玩弄权术的市场。唐卫毅

下载官德文化心得体会(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官德文化心得体会(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官德-读后感

    官德读后感《史说官德》材料: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做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儒家......

    官德修养大全

    加强官德修养,从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近年来,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官德”教育和“官德”修养。在学习领会和落实党中央“把干......

    《官德》读后感

    《官德》读后感从今年4月份开始,通过参加区纪工委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树立廉洁好形象”专题读书活动,我翻阅了梁衡撰写的《官德》一书,感受颇深。这是一本加强官员基本道德......

    《官德》读后感

    《官德》读后感近读梁衡的新著《官德》一书,犹如春风扑面、正气充盈,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警示。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眼下,研究探讨官德的著述很多,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但若与《......

    德孝文化心得体会

    德孝文化心得体会(一) 此次我们在延津学习,我非常受感动,从我一到这个地方,就是什么都变了,现在这个社会还会有这么一个单位,一个大公无私的单位,基地的老师和义工们能做到那么好的......

    政德与官德心得体会 2

    政德官德教育 通过学习王珉书记关于《政德与官德》文章精神和恩来主任的讲话,对政德官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政德,是人格与品质、思想......

    官文化解析

    1 官为儒体,儒为管魂 作为连续两千多年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官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和丰富的内容,这是由儒家道统这个理论基础生发的,也是儒家道统作用于社会的必然表现。儒学即......

    首席文化官

    “首席文化官”实战特训营 2010-6-25(深圳)【会务组织】百度培训网上海智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时间: 2010年6月25-27日举办地点: 深圳市西丽湖麒麟山疗养院(全封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