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
听戴建荣的古诗教学有感
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名师戴建荣老师的语文课。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戴建荣: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名师。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古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古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在全国小语界有一定的影响。戴建荣老师的古诗教学包括:读、唱、吟、舞四个部分,四个部分有机组合,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我们听了他执教的两节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赏鹅》。“读诗句—明诗意—进意境—悟诗情”。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一直就是教师一首一首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古诗课堂教学环节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教师教得困难,学生学得乏味。戴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古诗教法,而是用他的古诗“吟唱”教学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了经典的古诗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他的教学情节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我在边听课边思考: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改革?如何使小学古诗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因此,我汇报的题目是:听名师上课,我们学什么?
是他的动作语气?我们学不来。是他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学不来。是他的文学内涵、我们更学不来。其实,我们听课,不能仅仅去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而是应该透过名师的一招一式,去领悟他们的教学思想。就像读一首诗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美丽的语言上,而是要透过语言去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名师上课,看似随意,其实,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他们理解的教学思想。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的学到一点东西,并且为我所用。因此说:听名师上课,我们要——领悟教学思想,感受魅力课堂。
一、诵读法,耳目一新
我们都知道“读”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平常我们也很重视古诗的朗读指导。然而,戴老师提倡和实践的读却非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点,五个程序。
三个读的要点是:一是读得通顺;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
读,贯穿始终,重在指导。五个读的程序是:一是范读,老师有表情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体会节奏;三是讲读,老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让学生做出平仄标记(学生初次接触时由老师做好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文本读,即积累背诵。
既然是诵读,就不单单是动口朗读。戴建荣老师自创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法的操作要点为“读之,吟之,歌之,舞之。”在吟诵中,师生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或悠闲自在,或悲喜交集。学生俨然就是诗人,教师沉浸,学生沉浸,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放录像)
二、手语演,积极调动
手语其实不难,经过美化以后的手语,诗的意境之美,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当你用手语,用肢体语言的时候,你就是美的化身。正象于永正老师说:“你站在了舞台上,你就是课,课就是你了。”每次读诗、每次唱诗、每次舞诗都很投入„„
他的手语表演,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夸张化的情感,包括平音的延长,太延长了,以至于学生觉得读得有趣;二是读出不同的语感,五言、七言诗句语感基本相同,但按照戴老师大的节拍就与众不同了。如“白日依山尽”和“床前明月光”是不一样的。这样教都吸引成人的眼球,怎会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三、策略多,恰到好处
策略一:边听边想象法。戴老师在范读《送元二使安西》时,让学生闭眼想象,听前引导:苏轼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看你们能否透过文字看到那美丽如诗的画面?闭眼倾听,边听边想象。
策略二:读诗韵味法。“我注意到你读的时候脑袋还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这就是摇头晃脑读古诗。”
策略三:读诗断句法。“读诗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停顿,有时要重度。”
戴老师的阅读古诗法并不新颖,这些方法在我们的古诗教学中也经常运用,妙就妙在他把读古诗融入课文的讲解中。那么恰到好处。
策略一用在整体把握诗歌时;策略二用在学习第一句诗句中;策略三用在理解整首诗之后。教学流程那么自然流畅,理解情感是那么水到渠成。不能不说教学设计精妙。
三、情贯穿,文化积淀。
听戴建荣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那种感情的流露让古诗的28个字情意浓浓。举例(导言):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这一路,要走上大半个中国;这一路,即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走上半年多;这一路上,陪伴他的黄沙漫天,满目荒凉。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即使元二一刻不停地返回来也要整整一年哪,更何况,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呀。一年能回来吗?„„王维五年之后就去世了,所以这不仅是一首送别的诗,也是诀别的诗啊!
教师只寥寥数语就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和感悟诗情,升华情感完成了。听过这些,我们会怎样读这首诗呢?可见,教师自身蕴含的情感,和感染给学生的情感是基于对古诗写作背景的全面了解和对整首古诗研读之后产生的情感,所以说古诗教学“情”字当头。(放录像)
在教师讲解“阳光”时,教师引用诗句“西出阳光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讲解“劝君更尽一杯酒”时,教师引用诗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讲解“西出阳关无故人”时,引用的古诗是:《赠汪伦》。这种用诗句解读诗句,用诗句诠释情感的做法是以古典文学为背景的。所以说教师仅仅讲解的是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吗?不是的,是对离别诗的总体把握。要做到讲深讲透,渗透的是古文化的积淀。
四、大语文观,功底深
戴老师研究古诗可是颇有心得,造诣很深。首先他对“平长仄短的规律”研究极深,以至于他古诗教学包含诗书儿、儒雅气。这可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他对“元二”、“董大”的解释也是古文化中的一个元素。
另外,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古诗究竟在古人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占有什么地位?使得古诗写作数量多,研究古诗的后人也宜乎众矣。戴老师的古诗教学强调吟之舞之,我认为这是对古诗文化很好的理解,古诗就是文人墨客吟之舞之的流行元素,戴老师把这种理解融入到教学之中。
总之,观摩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及其弟子的课堂教学及精彩讲座之后,我和在场的所有听课者一样都认为此次听课,听有所值,思有所得。我们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名师课堂教学的现象领悟到他们内在的教学思想,教师唯有高品位读书,陶冶情操,充实自我才能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恰如其分地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才会绚丽多彩,教学才会精彩纷呈„„
第二篇:现代与经典:戴建荣《将进酒》公开课教学实录
《将进酒》教学实录 教学:戴建荣
一、提问导入 1.解释诗歌
李白劝岑夫子、丹丘生喝酒
2.同学谈谈自己认识的李白。教师补充:李白自称“酒中仙”。
二、指导朗读《将进酒》 1.指名读《将进酒》
2.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在没有标点的地方,教师停顿了划“/”,长音画“—”,停顿不留音画“√” 3.一字一句指导朗读:“不复回”加甩手的动作;高堂明镜悲白(be)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出仄声)
师:有谁知道我后面为什么越念越慢了呢? 生:李白喝多了。
4.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自由朗读。
5.(师打快板,加动作)学生一句一句模仿跟读。师:……岑夫子…… 生:(指名一人)在 师:……丹丘生…… 生:在
师:请君为我倾耳听(又轻又长),喝醉了 生:请君为我倾耳听
师:陈王昔时宴平乐(朗读),这里的陈王是指谁呀? 生:曹植
师:他写过什么诗呀?
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师:五花马、千金裘(朗读),什么是五花马、千金裘? ……
6.再次指导朗读 师:会念了吗? 生:会。
师:请大家再来读一读。尽量不要看纸。生:(读课文)
师:会须一饮三百杯(朗读),这里的“三”为什么要读的这么长? 生:喝得多呀 ……
师:读了这么久,从哪里真的可以看出来李白真的是酒仙? 生:会须一饮三百杯 生:斗酒十千恣欢虐 生:五花马、千金裘
师:无论有多么昂贵的东西,他都可以拿来换酒。师:那你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李白是诗仙?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会须一饮三百杯…..师:只有诗仙,才能运用这么夸张的写法。
7.吟《将进酒》 师:(示范吟《将进酒》)
师:现在和刚刚有什么不一样? 生:是唱的。
师:有人说念,有人说是唱的,其实都不对,这里是吟。(板书)(教师吟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师:李白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高兴、开心……
师:那为什么诗的最后却告诉我们诗人有着万古难解开的愁呢?
师:有的诗,是需要读一辈子的。君不见….(读前半阙)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戴建荣:在高中,《将进酒》安排在高二,将高二的课程能否放进小学,我的理念是这样的,自古而来的学习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背诵。我们的古文字、古汉字只有一个学习办法,那就是吟。在小学五六年级,是根据古诗的节奏来把握情感。中国的学习,应该是用中国的方法来进行。
第三篇:听朱国荣老师讲座有感
听朱国荣老师讲座有感
金瓯学校瓯北校区陈丽萍 很荣幸参加这次永嘉县小学数学90课时的培训,尤其是我作为民办学校的数学老师,我感到很庆幸。通过这两天的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昨天我们听了温州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如何“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尺子””的观点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话“上一节让学生和自己终身难忘的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深深让我感到了自己还远远的不够,和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今后要追求的目标。
接着今天我们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关于《“基本活动经验”的教与评》,又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领略到名师的精彩,欣赏到名师的教学和独到的见解,朱老师以解释经验切入话题,引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小马过河”故事,向我们强调学与教方式的变革,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还特别强调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教形式,而要教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习,使之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动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实验,去猜测,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一天时间转眼即逝,朱老师处处显露着一位特级教师的风采。让我感悟颇多,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努力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最后期待着下次能再有这样的机会!
2013-8-15
第四篇:听王荣生教授讲座有感
听王荣生教授讲座有感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学能手”培训项目淮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
2012年9月5日下午,在淮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三楼多功能教室听了王荣生教授关于“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讲座,心里颇多感慨。王荣生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教学法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专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下面,就王荣生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一点感想说一说。
整个一下午的讲座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二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三是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1、王荣生教授认为,学生包括已有的语文能力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一篇散文包括言语和文字两部分,言语又可分为所描述的内容和所表述的情感两部分。教学的过程即是教师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2、教学的两个关键点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二者之间,教学内容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问题症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一)我就是要教这些
(二)我就是要这样教 主要以《背影》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解决途径: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学生需要学什么
(二)学生怎样学才好。
3、对文本的教学解读,一要依据体式,二要根据学情。(1)文选型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分为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章(三大文体、新闻等)。对朗读来说,诗歌、散文这两种体裁,朗读是对的;小说是案头文学,是看的,朗读就不大合适。体式尽量分得细一些。拿小说来说,分为很多种,不同的作家又有不同的风格,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该有所不同。
(2)拿到一篇课文,教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从一个语文教师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自己的阅读感受往往就是学情。
(3)教学的一般流程:找语句(知内容?)指方法(说知识?)图拓展(积论据?)作号召(听激情?)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书上有的老师不必教,学生的经验达不到的不必教。在授课时,往往课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的内容,教师惟恐学生不会,翻来覆去地教。下一节课时,上一节课上学了什么,学生什么也不记得了。教师在备课时不要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二是当成一位读者。
他讲得很是随意洒脱,从他的观点中,我总结出这么几点,首先,每一篇文章要找到核心价值。这个核心既要基于文本,又要基于学生,也就是找到课文特色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围绕这个核心设置巧妙的台阶,引领孩子一步一步迈向核心,从而最大可能地培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第五篇:听戴旭教授演讲有感
听戴旭教授演讲有感
7月6日上午听了戴旭教授的演讲视频,对“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我心里有了重新定义。听之前我对落后的概念仅停留在物质上,听了这个报告我认识到精神的力量,一个物质无法代替的,有时可以超越物质的力量。
抗美援朝、珍宝岛保卫战、印度反击战等不就是一个精神原子弹战胜物质原子弹的范例。着个“原子弹”不就是勇毛泽东思想这个凝固剂——一个能把全国人民思想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水泥”,铸造出来的可以抵抗一切侵略者的“超级武器”。共产党之所以战胜国民党,最主要的原因是共产党是人民的“自己人”,因此它首先赢得了人民,赢得了人心,然后赢得天下还不简单。我们国家要搞国防建设,就是要把人民凝聚在一起,打败国民党的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自己,自己内部的腐败打败了自己。试问江姐愿意为***这样的人舍头吗?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将钱当上帝。西安周至有个庙,这个庙有个殿,是用来专门用钱为死人买牌位的。庙是信徒供奉神的地方,这不就是宣传有钱就是爷、有钱就是神的理念吗?如此,再不教育行吗?
毛主席说:“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要去占领,凡是要推开一个政权,总是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在意识形态做工作,革命阶级是这样,反革命阶级也是这样”。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一定要占领议论这个“阵地”。对B某人这样的人,毛主席指出:“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让我们在习总的领导下去,驱散雾霾,还我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