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艺植物市场调查总结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
园艺植物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2013级园艺班第二大组 组
员:张小丽
都得强
汪雷 郑碧联
罗丹丹
调查对象:园艺植物(蔬菜,水果,花卉)调查时间:2015年10月 院
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 第二部分
基础调查
………………………………一,调查对象 …………………………………1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人员 …………………………………2
四,调查内容 …………………………………2
五,调查方法 …………………………………2
六,调查进度安排 ………………………………2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及分析……………………………2 第四部分
调查总结…………………………………3
一,调查总结…………………………………3
二,建言献策…………………………………5 附
录
……………………………………6
附表一,植物归类表 ………………………………6
附表二,蔬菜调查问卷………………………………9
附表三,水果调查问卷……………………………10
附表四,校园花卉调查问卷…………………………11
附表五,花卉市场调查问卷…………………………12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摘要
现代农业生产中,园艺业是一个兴隆的分支,发展很快。园艺业即园艺生产,通常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以及西瓜和甜瓜的生产。现代园艺产业已不止于此。园艺业已渗透到城镇街道和社区、机关和居民院落,甚至住室、厅堂、车船和实验室,城镇的生态改善和宜居质量的提高,已离不开园艺业。园艺植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此我们进一步调查,走访了一些园艺植物胜地,比如学校,花店,菜市场,超市,公园,广场等场所。加深了对身边的园艺植物的认识,对园艺有了新的理解。但是本次的调查只是抽样选择了100种园艺植物,包括70种花卉,20种蔬菜,10种水果。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洞悉园艺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关键词:园艺业 园艺植物 现状 问题 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中国现代园艺的发展主要在20世纪的后20年。这20年间,农业中各业以园艺发展最快。2006年中国蔬菜总面积1767万h㎡,总产量达6亿t,居世界第一;2006年中国果树总面积1003.5万h㎡,总产量达8836万t,也是世界第一。过去的花卉没有一个固定的市场能够进行交易,是花卉市场一直萎靡不振,基本处于空缺状态,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其价格忽上忽下不稳定。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关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我国的观赏园艺业起步晚,但发展很快,近10年来生产面积,消费市场和出口量均迅速增长。1999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在昆明、沈阳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多次举办国际性园艺学术论坛,中国作为园艺大国的形象又一次树立在世人面前。
但是,我国园艺产业发展仍然有一些问题。园艺生产多数还处于分散、规模小和技术水平较低的状态。我国果树总产量的出口量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而且价格低。蔬菜出口很不稳定,且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花卉市场机制仍在继续完善中。
第二部分,基础调查
(一)调查对象。
园艺植物100种,即70种花卉,20种蔬菜,10种水果。(具体见附表1)
(二)调查时间
2015~2016上学年,第六周~第八周。
(三)调查人员 生工院2013级园艺班;
(四)调查内容
1.人们对园艺植物的相关了解 2.园艺植物的消费旺季 3.园艺植物受欢迎理由 4.园艺植物的销售盈利状况 5.园艺植物的应用现状 6.园艺植物的品质保障措施
(五)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法:通过去实地观察,与工作人员攀谈,了解基本情况。2.访谈法:对行人或花店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园艺植物市场状况。3.问卷法:通过在居民区拦截时访谈问卷填写,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4.搜集二手资料:通过在网上搜索调查,获取所需信息。
(六)调查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组长具体分配工作,包括调查内容的确定,问卷的制作,进度安排通知等。具体安排:张小丽把关水果的问卷设计和信息收集;汪雷把关蔬菜的问卷设计和信息收集;罗丹丹,郑碧联把关花卉的问卷设计和信息收集;都得强把关结果统计整理。2.实地调查:小组分工实地调查,并发放问卷。
3.后期整理:集体整理实地调查的结果以及统计问卷并分析。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
利用2个周末时间,我们小组一起到就近我们学校的花卉市场,水果店,菜市场等多处做了一次简单的市场调查,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我们小组调查情况:
一.园艺植物的市场
(一)盆栽及花卉市场主要售卖品种
(1)大型盆栽:如发财树、绿宝石、富贵竹、红叶石楠等。
(2)中小型盆栽:如杜鹃、凤梨、绿萝、紫罗兰、仙客来、鸳鸯茉莉、红掌、百合、孔雀竹芋等。
(3)小型组盆: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的组盆。
(二)蔬菜市场的主要售卖品种
售卖本地蔬菜:扁豆,佛手瓜,四季豆。外地蔬菜:洋葱,西红柿,平菇,香菇,青椒,芹菜,大白菜,包菜,萝卜,胡萝卜,花菜,土豆,茄子,姜,黄瓜,冬瓜。
(三)水果市场的热销品种
(1)各季主打水果:1月,猕猴桃开始上市。8月熟香蕉,橘子上市。9月,葡萄上市。9月底到10月,梨子、枣、石榴上市。10月,柚子上市,有的品种是冬季。9到11月,大部分苹果开市。火龙果高产,同时产果期长达6个月,分12至15批成熟火龙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5天。
(2)调查的水果中多属于秋季水果。但是多数四季都有卖。如苹果、香蕉、梨等。秋季水果包括国产和进口的: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柚子,枣,石榴,猕猴桃,火龙果,菠萝,木瓜,柿子等。
二.园艺植物的市场特点。
1)需求量较大,总体较受欢迎 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盆栽,花卉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而且便于管理,瘦身”盆景不需天天浇水,适合放在办公室和家庭的书桌、窗台上,像个小艺术品。同时,大部分盆栽是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许多盆栽还能防辐射,增加负离子,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蔬菜,水果。每天人们都会到菜市场,超市去采购蔬菜,水果。水果,蔬菜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膳食纤维,维生素,氨基酸,植物蛋白等营养物质。对人的健康很重要。再则,中国的餐饮文化,美食文化深厚,促进了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2)价格差异 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标准不同;花卉市场中盆栽有几元到几十元、几十到几百元、有的像君子兰、蕙兰、根雕、盆景等价格差异就会很大。少则几百,多则上万。蔬菜市场的价格相对差异较小,表现为当季时令蔬菜比大棚菜贵,超市的比菜市场便宜。水果市场中,四季水果价格比较稳定,时令水果开始贵一点,市场越大,价格越低。
3)倾向人群不同
据调查,目前盆景花卉的消费对象是倾向年长人群。男顾客多喜欢盆景,女顾客偏爱花卉;消费者中女孩子喜欢蔬菜,水果特别是含维C的。
这些是我们小组在这次简短调查中所得到的成果,如有错误,请老师见谅。(具体结果见打印档。另外,最后几页附上我们实地拍的照片。)
第四部分,调查总结 一,调查总结。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对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植物的市场概况,各自的生态习性,优势特点及发展前景有了一些认知。当然,除了学习掌握园艺植物的基本信息外,我们也大胆的猜想其未来的发展。对此,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园艺业的潜在问题和解决良策。
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条街道的两边都有大大小小的菜市场,并且相距不到2个站。有的位于街道小内,位置狭小,穿行的人流量多,这样采购十分不方便。并且摊位搭建简单,设施简陋,再则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大多数市场不具备。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规模小。人们的需求量高,超市内的蔬菜水果满足不了,因此菜市场,水果店生意火爆。多数是私营的,所以会出现物价不合理,包装简陋,规模小,没有质量保证等多方面问题。
(三)品牌少,无特色。未为了带动农产品的发展,创立农业品牌比较重要。比如万州本地的较成功的产品有向葡萄,猕猴桃,柠檬,红桔,玫瑰香橙。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据有关机构预测,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但其中的大中型企业不到20%。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2、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花卉也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
4、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
5、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易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建言献策
(一)打造开拓国内外园艺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既增强了统一服务的功能,又发挥了家庭经营的潜力,是一种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生产、加工、销售联为一体,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此举能够在农村与市场间架设桥梁,突破区域界限,扩大园艺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健全园艺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开拓国内外园艺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采用电子商务网络等现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园艺产品批发拍 卖市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园艺产品市场建设。要想推动一个市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园艺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善市场的环境和规模。与此同时,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产品市场建设中来,加快产品市场建设步伐。
(三)新建一个综合园艺产品批发市场 比如在城市边缘兴建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北托消费市场,南依生产基地,辐射华北,通向全国的园艺产品中心市场。该市场为一个地区现有市场的升级版,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还具有储藏保鲜、加工、物流配送以及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并积极做好实施产品准入制度的准备工作。在软件上,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交易方式,规范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建一个市场,创一流品牌,带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
(四)健全关于园艺产品的法律法规,设置园艺产品的分级标准,统一不同标准,不同地区的物价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无良商家随意抬价,保障了消费产品的质量,根本上解决标准化问题。
(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园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发展特色园艺产业,比如:观光农业园,旅游农业园。二是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 四是加强营销, 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六是科学种植。
第二篇: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绪论
1.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需要,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的或无性的)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作物品种的特性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应性、优良性;
3.良种: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4.良种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
(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
(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章:育种目标与对象
1.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1)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
(2)经济产量指其中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产量(2)品质(3)成熟期
(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5)对病虫害的抗耐性(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3.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
(1)育种目标: 对所要育成的品种的要求;如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和 除草剂、不同成熟期、适应机械化生产等。
(2)目标性状: 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
1.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 自花授粉植物:由同一朵花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异交率<5%)。自花授粉植物有:豆科、菊科、茄科等大多数蔬菜花卉植物。自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
(1)雌雄同在的完全花,花瓣没有色彩、缺少香味(2)花器保护严密,外来花粉不易进入
(3)花瓣多无鲜艳色彩和特殊芳香,多在清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4)雌雄蕊长度相仿或雄蕊较长、雌蕊较短,花药开裂部位仅靠柱头,有利于自花受粉(5)花粉不多,不利于风媒传粉
(6)雌雄蕊同期成熟,甚至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两种形式:①花冠隔离型,如小麦、燕麦,豌豆、豇豆等;
②粉药分离型,如番茄、莴苣等
2、异花授粉植物
异花授粉植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叫异交植物。(天然异交率>50%)分三类:
(1)雌雄异株:完全异花授粉植物,异交率100%,如菠菜、石刁柏、木瓜、银杏等(2)雌雄同株异花:如西瓜、黄瓜、甜瓜、南瓜、玉米等(3)雌雄同花:如李子、洋葱、芹菜、向日葵、甜菜等 异花授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
(1)开放传粉雌雄蕊异熟有利于异花授粉;(2)风媒花产生大量轻、小而易于飞扬的花粉;
(3)雌蕊具有外露表面大而便于捕捉漂浮花粉的柱头;(4)有色泽鲜艳、浓郁而特异的气味、发达的花冠和蜜腺;(5)自交不亲和机制等。
3、常异花授粉植物
以自花授粉为主,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受粉的植物,如蚕豆、菜豆、茄子、辣椒、棉花、高粱等,又称常异交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要求:天然异交率5%~50% 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纯合程度高,一般不带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
常异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1)雌雄同花
(2)雌雄蕊不等长或不同时成熟(3)雌蕊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
(4)花瓣有鲜艳色彩并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传粉(5)花朵开花时间长等
4.(1)无性繁殖定义: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无融合生殖等繁殖后代的繁殖。
(2)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5.怎样研究园艺植物授粉习性?
(1)研究花器结构、开花习性、传粉方式以及雌雄蕊生长发育特点
(2)采用单株隔离自交的方法,观察强迫自交的结实性和自交后代的表现不结籽,属异花授粉
(3)采用遗传试验确定自然异交率:以隐性类型作母本,与纯显性品种混合种植在隔离的试验地,计算母本株所获后代显性性状个体的百分率。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6.品种的类型;
(1)同行纯合类:包括纯育品种和自交系
(2)同型杂合类:包括杂交种品种和营养系品种(3)异型纯合类:包括杂交合成群体和多系品种(4)异型杂合类:包括自由授粉品种和综合品种
第三章:种质资源
1.基因与基因库
(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
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2)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2.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3.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1)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2)种子保存
(3)资源圃种质保存(4)离体试管保存(5)利用保存(6)基因文库保存
4.(1)就地保存: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如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稀有的良种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稀有种、濒危种)。
(2)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环境变化很大,难以正常生长及繁殖、更新的情况,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有效的保存种质资源。如滇南珍稀濒危迁地保护区。
5.(1)正常型种子:通过适当降低含水量,降低温度可以显著延长其贮存时期的种子。(2)顽拗型种子:少数种类种子在干燥、低温条件下反而会迅速丧失生活力。一般不用种子保存;
6.中国起源中心的园艺植物:
蔬菜:白菜、芥菜、葱、莴笋、丝瓜、茼蒿等
果树:苹果、梨、桃、杏、华李、华樱、华栗、猕猴桃、木瓜、银杏、柿、枇杷、杨梅、荔枝、龙眼、甜橙、香橙、蕉柑、柚、香圆、金柑、香榧等
花卉:中国水仙、芍药、牡丹、菊花、梅、山楂、贴梗海棠、榆叶梅、腊梅、苏铁、樟、杜仲、桃金娘等
其它:山茶、茶、桑、刚竹、青篱竹等
第四章:引种
1.引种的类型:
(1)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2)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 3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措施,逐步改变遗传特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2.引种的原理(1)、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性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植物的适应性: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接受了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考验,形成了对各种生态条件的反应规范。从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看,适应性范围与品种自体调节能力有关,而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有关。(2)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除了遗传因素决定引种能否成功外,植物与环境条件的生态关系也严重影响引种的效果。生态型指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是植物在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同一生态型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第五章 选择育种
1.提高选择效果的方法
R=i σh2
(1)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
实践上主要是增加选择群体的大小
(2)提高性状的遗传力
一是通过加强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技术的控制,如选择分布较集中,地势、土壤、坡向及栽培管理等均匀一致的群体,降低环境造成的变异。二是在遗传力较高的世代进行选择。同一性状随着世代的增高,基因趋向纯合,显性作用逐代降低,狭义遗传力随世代的增高而提高,因而选择的可靠性也随世代的推进而增大。
(3)提高选择强度
实际工作中常降低入选率增大选择强度。但要注意确定适当的入选率,入选标准太高,入选群体太小会影响其他性状的选择。
2.选种的程序
选择育种从搜集材料、选择优良单株开始,到育成新品种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的选择、淘汰、鉴定工作组成;选种程序一般要设臵原始材料圃、株系圃或选择圃、品比预备试验圃、品种比较试验圃、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等圃地。3.芽变和饰变及判断方法
(1)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异。变异的体细胞发生于芽的分生组织或经分裂,发育进入芽的分生组织,就形成变异芽。
(2)在园艺植物的营养系品种内,除由遗传物质变异而发生芽变外,还普遍存在着由种种环境因素造成的不能遗传的彷徨变异,又称饰变(3)判断方法:
1变异的性质如属于典型的质量性状,一般可断定是芽变; ○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2.变异体发生范围如是不同立地、不同技术的多株变异,即可排除环境和技术的影响;对于○枝变,如明显是一个扇形嵌合体,可肯定是芽变; 3变异的方向,凡是与环境的变化不一致的很可能是芽变; ○4变异性状虽经不同年份的环境变化而表现稳定,可判定是芽变; ○5性状的变异程度超出基因型的反应规范之外,可能是芽变; ○
第六章:常规杂交育种
1.(1)近缘杂交:指不存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变种之间的杂交。(2)远缘杂交:指植物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间的杂交。
2.亲本的选择
定义: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 原则:(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广)
(2)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精)
(3)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突出重点(明)
(4)重视选用地方品种(土)
(5)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要高(高)
(6)先考虑数量性状,再考虑质量性状(多)
(7)优先用稀有可贵性状作亲本(贵).亲本的选配
定义: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恰当的亲本配制合理杂交组合 原则:(1)父母本性状互补(补)
(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态)
(3)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优母)(4)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目标(符)(5)用一般配合力要高的亲本配组(高)
(6)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和雌蕊的育性(期/育)
4.有性杂交技术流程
(1)制定杂交计划:确定杂交组合数、具体杂交组合、每个杂交组合杂交的花数(2)准备器具:花粉收集容器、隔离网、毛笔等(3)亲本株及杂交花的培育选择
原则:使亲本性状能充分体现,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母本植株和杂交用花,花期相遇调节(4)隔离和去雄:防止隔离范围外花粉混入。父母本均需要隔离。空间隔离(种子生产时使用)、器械隔离(育种实验使用硫酸纸套袋)、时间隔离(很少用)。去雄目的:除去隔离范围内的花粉来源,包括雄株、雄花和雄蕊。(5)花粉的制备
普遍方法:在授粉前一天摘取次日将开放的花蕾,带回室内,挑取花药至于培养皿内,在室 5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温和干燥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花药会自然开裂。将散出的花粉收集于小三角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品种,并尽快臵于剩有氯化钙或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放在低温、黑暗和干燥条件下贮藏。
(6)授粉、标记和登录 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
少量授粉:直接用雄蕊碰触母本柱头
大量授粉:授粉工具(橡皮头、海绵头、毛笔、蜂棒等)授粉时间:母本花雌蕊生活力最强的时期(开花当天)(7)授粉后管理
杂交后的头几天注意检查套袋等情况 雌蕊有效期过去后及时摘袋
加强母本植株的管理,及时摘除没有杂交花果等 注意病虫害、鸟害和鼠害等
5.(1)供体亲本(非轮回亲本):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2)轮回亲本(受体亲本):多次参加回交的亲本;
6.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
(1)系谱法:适合于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但异花授粉植物要区组隔离 系统群:来自同一F3系统(即属于同一F2单株后代)的不同F4系统。姊妹系:同一系统群内各系统 品系:参加比较试验的系统
(2)混合法:在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除淘汰明显的劣株和假杂株外,一般不加选择,直到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或在有利于选择时(如病害流行或某种逆境条件如旱害、冻害严重年份)才进行个体选择,下一代种成系统(株系),然后选择优良系统升入比较试验。
优点:
1、分离世代群体大,丢失最优良的基因型可能性小;
2、方法简便易行,选择效率高;
3、可利用自然选择的作用,获得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4、适于多系杂种的选择;
5、可能得到育种目标以外的优良类型。
缺点:
1、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目标不一致的性状易丢失;
2、未选择,存在许多不良基因类型;
3、杂种后代要求大群体,高代选择工作量大;
5、亲缘关系无法考证。(3)单子传代法 与混合法比较:
优点:
1、适于株行距大的作物和保护地加代;
2、F2个体繁殖机会均等,规模易控制; 与系谱法比较:
优点:
1、减少了F3、F4分系种植和选择的工作量;
2、保证了高世代选留单株较多时,仍有大量性状差异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较大的纯育株系供比较选择;
缺点:
1、影响种子生长发育因素可能导致优良基因型丢失;
2、无法考证亲缘关系。
3、F3、F4、F5代缺少株系评定,不利于某些性状选择
如在温室或加代繁殖时对抗逆性选择就有困难
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
1.杂种优势的概念: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2.自交衰退:异花授粉植物由于长期异交,不利的隐性基因被保存下来,一旦自交隐性不利基因就表现出来,从而使自交后代出现生长势变弱、产量下降等现象。
3.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1)显性假说
提出:Bruce 1910年提出,Jones DF1917年完善
内容: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指杂合位点上的显性或部分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互补效应。
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指非等位位点上显性效应的聚合,即不同位点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显性假说的不足:①该假说只考虑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没有考虑等位基因的杂合本身所起的作用。无法解释数量性状是多基因遗传的,等位基因间往往不存在明显的显隐性关系。②该假说只考虑非等位基因间显性基因的加性效应,没有考虑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无法解释F1出现的杂种负优势,无法解释自交系的产量与其杂交种的产量间没有高度的相关性。③该假说没有细胞质和环境对杂种优势所起的作用。(2)超显性假说
提出:Shull 1908年提出,East和Hull 1936年完善 内容:处于杂合态的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上位效应;指某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也称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上位效应会导致新的代谢途径、产生新性状。
超显性假说的指导意义:根据超显性假说,优势来源于基因的杂合状态,一旦纯合,优势便会丧失,因此该假说可以说明为什么杂交亲本要求选配亲缘关系远的,地理位臵和生态类型差别大的自交系间杂交,该假说又称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
超显性假说不足之处:着重基因的杂合性,同样不能解释所有的杂种优势现象。
4.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
(1)中亲优势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或P2)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中亲优势Hm =[F1-(P1+P2)/2]/(P1+P2)/2 × 100% 意义:可以比较同一性状和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的大小。超中优势或中亲值优势衡量的实用价值不大,因为即使Hm比较强,但若未超过大值亲本,也没有推广价值。
(2)超亲优势又称高亲值优势,以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HP)作为衡量尺度,F1平均值与HP差数的比率。超亲优势 =(F1-HP)/ HP×100% 有些性状在 F1可能表现出超低值亲本(LP)的现象, 如这些性状也是杂种优势育种的目 7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标时, 可称为负向的超亲优势。计算公式为 : 负向超亲优势 =(F1 - LP)/LP × 100% 意义:若F1不超过优良亲本就没有利用价值,因此该法可直接衡量杂种的推广价值。(3)超标优势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CK)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的比率。也有称为竞争杂种优势。
超标优势 =(F1-CK)/ CK × 100% 意义:该法经济上能反映杂种在生产上的推广价值,但不能提供任何与亲本有关的遗传信息,没有固定的可比性,一旦标准品种变了,Hs值也变了。
(4)杂种优势指数是杂交种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也用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杂种优势指数=F1/(P1+P2)/2×100% 意义:该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性状之间杂种优势的大小
(5)离中优势以双亲平均数之差的一半作为尺度衡量F1优势的方法。
意义:该法以遗传效应来度量杂种优势。加性效应是可以固定遗传的,显性效应是基因型杂合时才出现,不能固定遗传。可以反映杂种优势的遗传本质。
5.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由于生理或遗传的原因,出现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雄性不育系: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遗传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或A系。
6.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和意义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自交选择,可育成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意义:用于杂种种子生产(1)可以节省人工去雄;(2)降低种子生产成本;(3)保证较高的杂种率
表现形式:(1)花粉在柱头上不能正常萌发。(2)花粉萌发后花粉管不能进入柱头。(3)花粉管进入柱头后在花柱中不能继续延伸。(4)花粉管到达胚囊后精卵不能结合
7.雌株系:指雌雄异株作物,如菠菜,通过选育获得遗传稳定,系统内全部为纯雌株或大部分为纯雌株,少部分为雌二性株(同一株上有大量雌花少量雄花)系的系统。
8.“三系”的概念
细胞质中有一种控制不能形成雄配子的遗传物值质S 细胞质中具有正常的遗传物值质为N 细胞核中有1对或几对影响细胞质育性的基因。以具1对基因为例 MsMs:能使不育性恢复为可育,称为恢复基因 msms:不能起育性恢复作用,称为不育基因 Msms:也能恢复育性
(1)雄性不育系(简称A系):具有雄生不育特性的品种和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其遗传组成为S(msms)。不育系由于体内生理机能失调,以致雄性器官不能正常发育,没有花粉或花粉空瘪,缺乏生育能力。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故制种时用它作母本而不用去雄。(2)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B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保持其不育性的品种或自交系叫雄 8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遗传组成为N(msms)。(3)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C系或R系):用一些正常可育的品种或自交系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不但结实正常,而且F1的不育性消失了,恢复了正常散粉生育能力。故这些正常可育品种或自交系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其遗传组成为N(MsMs)和S(MsMs)两种。
9.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原始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得和临时保存;(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3)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0.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方法;
如果引进或选育的雄性不育系经济性状不符合要求或配合力不高时,就需要进行不育系的转育。直接转育法:选经济性状好、配合力高的品种内植株与不育系测交,从中筛选对不育性保持能力高的植株(即异型保持系)。然后用获得的不育株与异型保持系反复回交,使异型保持系成为同型保持系。间接转育法:是用乙品种作轮回亲本与甲品种保持系反复回交,不断增加乙品种的遗传物质,使甲保持系变成乙保持系。与此同时,也和甲不育系回交,使之变成乙不育系。
第九章 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远源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途径
杂交不亲和:远缘杂交时,由于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较大,生理上也不协调,从而影响受精过程,使雌、雄配子不能结合形成合子。一般而言,亲缘关系越远,杂交越不易成功,但不绝对;
杂交不亲和原因 ①表面原因:花期不遇,花粉暴裂、不萌发、花粉管不进入胚囊,双受精不完全。
实质原因: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和遗传差异
②生理上差异:种间柱头环境和柱头分泌物差异太大 ③遗传上差异:双亲的基因组成 克服方法
(1)注意亲本的选择选配 实践证明:在种属间杂交的范围内,采用染色体数较多或染色体倍数性高的种植母本较易杂交成功、用栽培种作母本容易成功。例:(2)染色体加倍法
染色体倍性高低与远缘杂交的结实率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将双亲或亲本之一的染色体加倍,常常是克服不亲和性的最有效的办法。如秘鲁番茄与多腺番茄杂交时,如先将母本诱导成同源四倍体,可显著提高结籽率。如野生马铃薯2倍体与栽培种不能杂交,但若将野生番茄加倍成四倍体后,再杂交则能成功。(3)有性媒介法
利用亲缘关系与两亲本较近的第三个种作桥梁,这个“桥梁种”起了有性媒介作用。如普通番茄Χ秘鲁番茄 32粒种子,4粒能发芽
普通番茄Χ醋栗番茄→F1Χ秘鲁番茄 152粒种子 82粒发芽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4)特殊的授粉方法
混合授粉法:利用不同种类花粉间的相互影响,改变授粉的生理环境,可以解除母本柱头上分泌妨碍异种花粉萌发特殊物质的影响。
重复授粉法:利用雌蕊不同发育程度、受精选择性的差异,在母本花的不同时期如花蕾期、开花期和临谢期进行多次重复授粉,以提高结籽率。
射线处理法:通过射线处理花粉或柱头,改变生理特性,克服杂交不亲和性。(5)柱头移植或花柱短截法
柱头移植:父本花粉授在同种植物柱头上,然后在花粉管尚未完全伸长之前切下柱头,移植到异种的母本花柱上;或先进行异种柱头嫁接,待1-2天愈合后进行授粉。
花柱截短:将母本花柱切除或剪短,直接授上父本花粉;或将花粉的悬浮液注入子房(人工授粉),不需花柱直接胚珠授精(对蒴果型的子房较方便)。这些方法操作要求高。(6)理化因素刺激
GA、萘乙酸、硼酸、吲哚乙酸等涂抹或喷洒处理母本雌蕊,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如梅花GA50-100mg/L 处理柱头,结实率高3-10倍。又如中棉×陆地棉杂交,用萘乙酸滴入苞叶内结铃率、种子数多。(7)试管授精与雌蕊培养
试管受精:从母本花中取出胚珠,臵于试管中培养和人工授精,以克服远缘花粉不萌发、花粉管不能伸长或伸长过慢等障碍;已在烟草属、石竹属、芸苔属等植物中获得成功。雌蕊培养:为避免受精后子房早期脱落,也可在母本未开裂前取出雌蕊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
2.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克服途径
杂种不育性:远缘杂交中虽产生了受精卵,但因其与胚乳或母本生理机能不协调,在个体发育中表现出一系列不正常发育,以致不能长成正常植株的现象。远缘杂种不育性的主要表现:(1)受精后的幼胚不发育,发育不正常或中途停止;
(2)杂种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间缺乏协调性,特别是胚乳发育不正常,影响胚的正常发育,致使杂种胚部分或全部坏死;
(3)虽能得到包含杂种胚的种子,但种子不能发育,或虽能发芽,但在苗期或成株前夭亡。远缘杂种不育原因:
(1)由于两亲的遗传差异大,引起受精过程不正常和幼胚细胞分裂的高度不规则,因而使胚胎发育中途停顿死亡。
(2)由于小苗在生理上的不协调,因而影响了杂种的成苗、成株。例如,梨与苹果的杂种,种子发芽后正常,但不久根渐渐坏死并整株死亡。这是由于苹果和梨叶片中所含的酚类物质不同,杂种苗中含有梨叶的绿原酸、异绿原酸和熊果甙配糖物与苹果叶的根皮甙配糖物等所有酚类物质,互相起毒害植用,因而引起杂种苗的死亡。
(3)胚及母体组织(珠心、珠被)间的生理代谢失调或发育不良,也会导致胚乳发育不良及杂种幼胚死亡。如果没有胚乳或胚乳发育不全,胚便会中途停止发育或解体。克服杂种不育的方法:(1)胚的离体培养:当受精卵只发育成胚而无胚乳,或胚与胚乳的发育不适应时,可用胚培养技术获得杂种苗。这在许多植物的远缘杂交中得到应用。方法是将授粉十几天(或更长)的幼胚,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幼苗,生根后再移人土壤。麦类一般在授粉后10-16天剥取幼胚进行培养,张启翔(1992)将授粉后66d的北京玉蝶梅x山桃的属间杂种幼胚在培养基上培养成苗。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2)改善发芽和生长条件:远缘杂种由于生理不协调引起的生长不正常,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改善生长条件,恢复正常生长。例如,育苗移栽,当远缘杂交种子种皮过厚时,可刺破种子以利幼胚吸水和促进呼吸。如果种子瘪小,可用经过消毒的腐殖质含量高的营养土在温室内盆栽,为种子发芽创造良好的条件。
(3)嫁接:幼苗出土后如果发现由于根系发育不良而引起的夭亡,可将杂种幼苗嫁接在母本幼苗上,使杂种正常生长发育。
3.远缘杂种不稔性原因及克服方法
杂种不稔性:远缘杂交后代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器官,或虽能开花,但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导致不能繁衍后代的现象。主要表现:
(1)杂种营养体生长正常,但不能正常开花;
(2)能正常开花但花功能不正常,不能产生有生活力的配子;(3)配子有生活力,但不能正常受精结籽。主要原因:基因和染色体原因引起。(1)基因不育;(2)染色体不育;(3)细胞质不育;
(4)杂种的基因组是由差异较大的基组物质组合的结果, 其生理机能往往不协调。因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更大。外界环境对其减数分裂至配子形成过程影响的结果往往造成杂种不育。克服途径:
(1)染色体加倍法 克服杂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2)回交法
(3)蒙导法 将远缘杂种嫁接到亲本或第三种类型的砧木上,或用已结实的带花芽亲本以及第三种类型的芽条作接穗嫁接在杂种植株上,也可以克服杂种由于生理不协调引起的难稔性。
(4)逐代选择法 远缘杂种的难稔性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同时在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发育阶段也有差异,利用逐代选择可提高难稔性。(5)改善营养条件
第十章 倍性育种
1.单倍体:指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体细胞或个体
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多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3个或3个以上个体
多倍体育种: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的途径.2.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同源多倍体的特点:(1)育性差,结实率低
(2)形态、组织学上的特征 多倍体植物比原来二倍体表现出巨大性
多倍体的一般细胞体积比较大。因染色体增多,反映在个体的根、茎、叶、果实等显粗大。所以农业中把多倍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3)生理生化变化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含量等高于二倍体。(4)抗逆性和适应性
与二倍体比较,多倍体生长较为迟缓,开花晚,多倍体的抗病性、抗旱性和适应性强于二倍体。
(5)遗传变异性
异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配子发育正常,结实率高。如花卉中的菊花、大丽花、水仙、郁金香等是异源多倍体。
3、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1)通过增加一个现存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产生同源多倍体,获得某些器官的巨大型。(2)通过远缘亲本或种间不育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
(3)诱导多倍体作为不同倍数性间或种间的遗传桥梁利用同源多倍体稔性差的特点,选育无籽或少籽果实。
4.常见多倍体的园艺植物
(1)果树:苹果、梨、葡萄、树莓、柑橘、菠萝、草莓
(2)蔬菜:黄瓜、西瓜、甜瓜、番茄、豌豆、马铃薯、甘蓝、白菜、花椰菜、芹菜、萝卜、莴苣(3)花卉:金鱼草、石竹、凤仙花、飞燕草、一串红、彩叶草、美女樱、万寿菊、百日草、桂竹香、爱牵牛、紫罗兰、金盏花、波斯菊、百合
第十一章:诱变育种
1.物理育诱变主要指利用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目前常用的射线种类有x射线、γ射线、紫外线、α、β粒子和中子等。其中除紫外线外,各种射线通过有机体时,都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电离现象,故称电离辐射。紫外线能量不足以使原子电离,只能产生激发作用,称非电离辐射。
2.化学诱变是用化学诱变剂处理植物材料,以诱发遗传物质的突变,从而引起形态特征的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对这些变异进行鉴定、培育和选择,最终育成新品种。有关化学物质有秋水仙素、烷化剂类、核酸碱基类似物、亚硝酸、叠氮化钠(NaN3)等
3.太空育种,又称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技术,通过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诱变材料搭载到200-400km高空的宇宙空间,利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宇宙空间特殊环境诱变因子的作用,使生物基因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新品种、新材料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太空环境的综合物理因素对植物或生物遗传性的强烈动摇和诱变,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目前地面诱变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种质材料和基因资源,选育突破性新品种,由此而开辟一条植物育种的新途径。
4.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1)SP1(空间诱变第一代)许多表型变异属环境引起的生物学适应,随着世代增加而逐渐消失;
(2)空间环境对多数植物种子有促进效应,这种效应表现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加快及产量提高;
(3)空间飞行对植物基本生物过程没有影响,但对植物生命活动及生长具有多方面及重要 12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影响;
(4)SP2绝大多数变异性状,包括双向超亲和一些对育种有利的特殊变异类型,都能得到充分表现,群体出现强烈广谱分离,单株间差异明显,因而是选择的关键世代。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基因工程:就是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取出进行体外操作,包括基因的分离、剪切、拼接、组合,然后将其转入寄主细胞,外源基因在寄主细胞内大量复制、表达,从而使寄主具有新的遗传性。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预想重新设计生命。因为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所以也叫重组DNA工程
2.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种,或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细胞工程包括的内容有细胞融合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器移植技术和染色体工程技术。
3.植物离体培养的类型(1)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指以胚及具有胚的器官作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使其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它包括胚(幼胚、成熟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以及试管受精等。(2)组织培养:(狭义的组织培养)指以植物各部分的组织(如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器官的组织)作为外植体的立体培养技术。(3)器官培养:指以植物的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作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外植体有根尖、茎尖、茎段、茎的切块、叶片、花瓣、花蕾、花托、子房、子叶以及未成熟的果实等。是植物离体培养中进行的植物种类最多、取得成功事例最多的一种培养类型。(4)花粉培养和花药培养:前者指以未成熟花粉作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又称游离(5)小孢子培养;后者指以未成熟花药作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6)细胞培养:指以能保持较好分散性单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作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7)原生质体培养:指以除去细胞壁而获得的原生质体作为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
4.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运用(1)构建遗传图谱(2)分析亲缘关系(3)定位农艺性状(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种植资源及杂交后代的鉴定
第十四章:新品种审定与推广繁育
1.混杂退化的原因
品种在生产栽培过程中,纯度降低,种性发生不良变异,致使失去品种原有形态特点,抗逆性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劣化等现象。(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
(3)品种本事的遗传退化(4)缺乏经常性选择
2.品种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
(1)合理选择是避免将劣变个体用作留种繁殖的重要措施(2)严格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机械混杂(3)采取严格隔离措施,防止生物学混杂(5)利用和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6)用种性较纯的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D
第三篇: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专业推广硕士《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组:某一生物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2.RT-PCR:一是反转录PCR的缩写,即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将RNA链逆转录成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通过PCR进行DNA扩增。二是实时PCR的缩写,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3.Northern blot:是一种通过检测RNA的表达水平来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通过Northern blot可以检测到细胞在生长发育特定阶段或者胁迫或病理环境下特定基因表达情况。
4.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基于PCR技术扩增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基因组DNA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然后将双链接头连接到DNA片段的末端,接头序列和相邻的限制性位点序列,作为引物结合位点。
5.蓝白斑筛选:蓝白斑筛选是一种基因工程常用的重组菌筛选方法。野生型大肠杆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将无色化合物X-gal切割成半乳糖和深蓝色的物质5-溴-4-靛蓝。有色物质可以使整个培养菌落产生颜色变化,可用于菌落鉴定和筛选。
二.选择题
1.B 2.ABD 3.B 4.BD 5.A 6.BC 7.D 8.ABCD 9.ABC 10.BCD
三.简答题
1.简述植物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过程。
答: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以农杆菌为媒介,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上的特定区域导入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中。主要过程为:①分离目的基因片段;②将目的片段链接到克隆载体上,形成重组DNA分子;③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进行增殖;④从细胞中筛选重组子;⑤提取已经扩增的基因,进一步分析研究;⑥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一般采用双元载体;⑦利用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⑧利用农杆菌转化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原生质体法、真空渗入法和蘸花法3种。
2.列举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答: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
②DNA连接酶:将两段DNA分子拼接起来的酶。③DNA聚合酶:催化单核苷酸链延伸。
④逆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这是一种有效的转录RNA成为DNA的酶,产物DNA又称互补DNA。
⑤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将脱氧核糖核酸加到DNA的3末端。⑥碱性磷酸酶:催化去除DNA、RNA等的5磷酸基团。⑦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启动子,RNA转录。3.简述SSR标记原理和主要过程。
答:SSR即微卫星DNA又叫简单重复序列,指的是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组成的基本单位重复多次构成的一段DNA。微卫星的突变率在不同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位点和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间存在很大差异,但其两端序列多是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因而可以根据这两端的序列设计一对特意引物,通过PCR技术将其间的核心微卫星DNA序列扩增出来,利用电泳分析技术就可获得其长度多态性。
主要过程:①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SSR引物、10×PCR缓冲液、dNTP、Tap 酶和ddH2O;②反应过程包括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在PCR仪上进行;③将PCR产物在测序电泳仪上用5%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DNA染色采用银染法。④数据分析,可用Quantity One软件统计,再用NTSYS软件计算出遗传相似性系数,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图。4.简述改良CTAB法提取园艺植物DNA的原理及主要过程。
答: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具有从低离子强度溶液中沉淀核酸与酸性多聚糖的特性。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CTAB与蛋白质和多聚糖形成复合物,但不能沉淀核酸,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多糖、酚类等杂质后加入乙醇沉淀即可使核酸分离出来。主要过程:
① 称取植物组织约100-200mg,加适量液氮,研磨至组织破碎成粉末状,迅速转入2mL离心管。
② 在离心管中加入1mL 65℃预热的1.5×CTAB提取液(100mmol/L的Tris-HCl,pH8.0,20mmol/L的EDTA,pH8.0,1.4mol/L的NaCl,4%的β-巯基乙醇),放至65℃水浴30min,其间轻摇3次以混匀反应液。
③ 水浴后取出离心管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轻轻上下颠倒混匀,室温下静置15min后,于10000 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
④ 将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加入0.7倍体积的冷冻异丙醇,颠倒混匀后放置15min,10000 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
⑤ 用75%的乙醇清洗 3次,沉淀为白色透明状,用滤纸条吸干残留乙醇,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风干后,将DNA溶于 50μL 超纯水中。5.简述PCR反应中引物设计原理。答:PCR反应中引物设计原理为:
①选择合适的靶序列:设计引物之前,必须分析待测靶序列的性质,选择高度保守、碱基分布均匀的区域进行引物设计。
②长度:一般来说,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25bp。
③Tm值:引物的Tm值一般控制在55-65℃,尽可能保证上下游引物的Tm值一致。若G+C含量相对偏低,则可以使引物长度稍长,而保证一定的退货温度。④G+C含量:有效引物中的G+C含量一般为40%-60%。
⑤碱基的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存在聚嘌呤和聚嘧啶,尤其在引物的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
⑥引物末端:只有引物的3’端与模板结合,PCR才能进行,所以3’端最好是G或C。
⑦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存在连续4个碱基以上的互补序列,否则会影响到引物与模板之间的结合,尤其避免3’端的互补。
⑧引物之间:上下游引物之间尽量少的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上下游引物退火结合,将影响到PCR的扩增效率。6.简述同源序列法克隆目的基因的主要过程。
答:利用同源序列法快速克隆基因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基因序列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的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组DNA或cDNA,获得所要分离的基因序列,多用于抗病基因的分离、克隆。主要过程为:①提取基因组DNA;②根据已知基因保守区域的核酸序列特征,运用软件设计引物并合成;③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④回收PCR扩增的目的片段;⑤将目的片段链接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⑥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四. 综合题
根据你所学,谈谈你对转基因植物的看法。
答:自1983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以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转基因作物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而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植物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物和医学等领域,进行植物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药物和疫苗等。世界上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方面,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此,人们将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上的巨大飞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1)植物品质改良、新品种的培育,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植物转基因技术可高效、快速提高粮食作物、蔬菜、林木树种和花卉草种的产量、品质和抗耐性,为培育高产、高抗、多抗、优质的新品种提供了科学的手段。(2)医药研究,为人类健康服务:转基因技术可以把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药物蛋白、工业用酶、糖类、脂类等一些有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和安全性好的特点。(3)能源开发,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对石油等有限的不可再生矿质能源的消耗,世界各国均面临着能源枯竭的严重问题。(4)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转基因技术可以生产许多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全球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减少因CO2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抗病、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转基因植物可对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进行高效吸收或生物降解,通过植物修复系统使受污染的环境得到修复。
总之,转基因植物的广泛种植可以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缓解人类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可以有效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扩大绿地植被面积,减少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转基因技术及其转基因植物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工业、畜牧业等各个领域,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技术创新,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生物、医学、食品、环保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篇: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园艺植物育种及育种目标
2、优育园艺植物品种应具有哪几个特点
3、一般育种过程
第二章 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1、植物的繁殖方式
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 育种对象与目标
1、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2、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第四章 种质资源
1、什么是种质资源
2、种质资源的类别
第五章 引种
1、什么是引种
2、引种的类型及主要的区别
第六章 选择与选择育种
1、选择的实质和类型
2、选择的方法
第七章 杂交育种
1、什么是杂交
2、亲本选择和选配的特点
3、什么是回交、多系杂交和远缘杂交
第八章 优势育种(这一章应该认真看)
1、杂种优势的评价及遗传假说
2、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3、优育自交系的特点
4、一代杂种主要制种方法
5、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系及雄性不育系
6、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比较
第九章 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远缘杂交及其特点
第十章 诱变育种
1、简单了解什么是诱变育种及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1、什么是倍性育种
2、倍性育种的特点及作用
第十二章 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1、品种审定
2、品种退化及防制措施
3、种子质量检验的意义
第五篇:《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标准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学时数:62 理论环节学时数:42 实践环节学时数:20 学分:4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植物生物与环境 开课单位:园艺课程组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它直接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理,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园艺植物育种学被列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园艺植物育种学对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论在理论研究上或在生产实践上,园艺植物育种学都日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特征,深入探索引起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人们能动性地改造生物,造福人类。简言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研究,就是要不断地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于生产实践,促使生物朝着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专门研究选育和繁育植物新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本地区主要园艺植物的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要求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关《园艺植物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以交待清楚为宜,同时能较系统、较全面地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进展和应用前景则效果更好。讲授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为了督促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巩
固所学的知识,应适当布置一些必要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和实习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参加一定的实验和实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遗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一般的园艺植物育种学现象和园艺植物育种学规律,对进一步学好《育种学》及相关学科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好园艺植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园艺植物的引种、选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及良种繁育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逐渐掌握人工改良和创造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在重视讲授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
项目一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将详细介绍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特征,重点讲授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对高等动植物的繁殖方式、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及受精过程做以阐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行为表现及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本章所涉及的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教学内容
细胞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分析及应用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与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高等动物与植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方式、雌雄配子的形成、授粉、受精与种子的遗传效应、直感现象、生活史
项目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一对基因和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例,详细讲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基因的五种互作方式将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互作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孟德尔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孟德尔的实验材料、孟德尔的实验方法
分离规律:基本概念、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离现象、分离现象的解释、分离定律的验证、显隐性的相对性
任务二 自由组合定律:二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多对性状遗传
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抑制作用、上位作用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
项目三 连锁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学会两点法和三点法的基因定位方法,熟悉连锁遗传的应用和性别决定及性连锁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交换值、两点测验法、三点测验法、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连锁遗传的表现
连锁遗传的验证连锁遗传的解释、连锁遗传的验证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交换值及其测定:交换值、交换值的测定 任务二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性别决定、性连锁
项目四 数量性状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学习质量性状遗传的同时,适当介绍一些数量性状遗传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本章着重讲述有关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多基因假说及遗传率分析。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多基因假说和遗传率的概念加以记忆。对近亲繁殖的概念、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回交的遗传效应、纯系学说、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以及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利用,难点是自交和回交的纯合速率的分析。
教学内容
任务一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遗传率及遗传率分析:遗传率的概念、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任务二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近亲繁殖的概念、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回交的遗传效应,纯系学说,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项目五 细胞质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几乎大量的物质基础存在于细胞核中,而细胞质中也有少部分遗传物质。本章将扼
要介绍细胞质遗传的特征及植物的雄性不育性,重点讲述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三系配套(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植物的雄性不育性 教学内容
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细胞质遗传现象的发现、细胞质遗传的特征、母性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质基因存在、核基因、细胞质基因与性状表现 植物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应用:雄性不育性的外在特征、雄性配子的发育和败育时期及败育特点、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雄性不育性中的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项目六 植物种质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和品种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习和了解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品种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 物种起源学说的基本理论 我国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 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和保存 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项目七 引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植物对光温的反应特性和引种原理,初步掌握植物的引种规律和引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引种的概念、引种原理、引种规律、引种工作程序。引种的概念、意义和引种成就 引种的理论依据 引种的规律
引种的工作程序和原则
项目八 选择育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选择和鉴定在植物育种中的意义与作用,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鉴定的概念和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选择与选择育种 鉴定的意义和方法
不同繁殖与授粉方式植物的遗传组成与育种特点 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与工作程序
项目九 杂交育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杂交育种的重要意义,重点掌握杂交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学习和了解植物的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杂交育种的一般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以及杂交育种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学会一定的杂交技术和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杂交育种的概念、意义和类型 杂交的方式和技术 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杂种后代的处理(系谱法、混合法、派生法)
杂交育种程序:原始材料圃、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性试验。
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加速世代进程、加速试验进程、改革育种程序)回交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项目十优势育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远缘杂交的意义和作用,明确认识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熟悉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和选择方法。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杂种优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杂种优势的表现类型,熟悉杂种优势的测验方法,学会杂种F1的制种技术和应用方法(三系配套)。
教学重点、难点:远缘杂交的意义和作用、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基本理论、杂种优势的表现类型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方法。远缘杂交的概念和特点 远缘杂种的作用和意义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方法 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 杂种优势的利用
项目十一 诱变育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熟悉诱变育种的意义、诱变途径及诱变后代的选育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辐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及其诱变后代的选育方法。
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辐射育种 化学诱变育种 空间诱变育种 倍性育种
项目十二 生物技术育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分子育种的概念、分子育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现状。
教学重点、难点:分子育种的概念、分子育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分子育种概述 分子育种的操作技术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育种在植物上的应用
项目十三 良种繁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的意义及方法程序,认识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的基本方法,学会种子检验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品种审定的意义及程序,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牢固掌握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学会种子检验的操作技能。品种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品种审定(审定机构、审定程序及品种推广制度)良种繁育的意义与任务
良种繁育技术 种子检验和种子贮藏 我国良种繁育制度和组织体系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要贯彻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套教师实施学习情境教学的教案“学习情境实施计划”,包括:教学条件、学习情境描述、具体任务的设置、培养能力的目标、专业技术内容、教学论与方法论建议、学习小组的行动阶段等项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教参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资料,学生从中可以找到本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内容,但要贯彻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学习方法,还需要一套能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情境所设计的方向而自主学习的“学习工作单”。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为此,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力求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等进行立体化建设,运用多媒体教学包和教学网站,形成高质量、高水平、多种呈现方式的新型教材,作为认知过程的载体,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新精神的启迪。
可选用的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
园艺植物育种学,蔡后銮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园林植物育种学,杨晓红,张克中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 园艺植物园艺植物育种学,沈德绪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园艺植物育种学,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现代蔬菜育种学,周长久,王明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教学建议 1.教学设计
①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术主干课程,注重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注重将生产上采用的高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
②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内容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内容联系实用技术,实用技术联系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③注重将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强调课程目标的岗位就业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化。
④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单位课时内的知识信息量,充分利用多媒体,尽量用图片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浅显化、简单化。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及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评估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1)教、学、做一体法
我讲你听: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讲解所要学习内容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工作过程的积极性。
我做你看:教师现场演示构建与调控过程,讲解工作要求及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样做”,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理解教师的示范过程。
你练我导:组织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步骤重复操作,在必要时解释做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模仿的过程总工程师到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通过整个生产过程的模仿建立起最初的行动协调框架,为下一步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你做我评:学生在已建立在行动协调框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生产任务,通过不断扩充行动模式并在细节上协调动作与行动,达到逐步符合要求地完成工作活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监督生产过程,检查练习结果,纠正错误并归纳总结。
通过教师的“讲、做、导和评”,学生的“听、看、练和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项目化教学法
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生产实际工作作为教学内容导入,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技艺,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教师下达构建与调控任务,学生按任务要求,查找相关信息;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和分析信息资料,制定生产方案;决策,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讨论,教师审查方案,提出建议,修改、确定方案,根据方案,购买设施构建材料、准备环境调控设备;实施,学生根据构建与调控方案完成构建与调控任务;检查,教师和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对照,展示成果并评定分数;评价,学生对完成任务的表现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完成任务的经验教训,讨论、反思学习过程,实现学习迁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繁重的知识讲授压力转变成为学生直接面对新的知识、新结构的学习认知动力。教师重点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学生提交成果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模式,由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评价,考核包括两部分:过程考核与结果性考核,过程考核占60%,结果性考核占40%。过程考核内容包括各生产阶段成果质量、生产方案设计、技术报告撰写、操作规范熟练程度、对团队的贡献率、出勤率、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等,着重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果性考核包括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两部分,体现了知识、技能与素质三位一体
六、说明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学,要求教师紧密结合生产与科研实践,充分利用植物标本、教学挂图、影视和幻灯等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演示教学,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讲课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阐明原理,讲清方法。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突出重点。各论部分可选择当地的主要园艺植物,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和实习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其育种方法和良种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