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道-实验报告总结
商战亦有道
——商战模拟实践报告
专业班级:经济管理121专
学生学号:201020710036
学生姓名:熊祎韬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1、实践目的:
学生能够通过整个团队对工厂的运作、人力资源的调配、存货的控制、市场推广、价格的制定、网络销售的管理、财务成本的诊断、资本结构的投资组合、股东权益、销售前景的预测以及正确应对利率、股价的起伏这个完整的经营模拟过程,有效地将已学过的营销、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等各学科的知识结合到一起。
2、实践要求:
通过合理的判断来制定本公司的商业发展战略,并通过每年的行业报告分析及时调整战略,以达到行业领先,占领较多的市场份额。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实验环境
机房、五人一组。
软件要求:Windows 2003、《商道》系统软件。
三、实践内容
商战模拟,即以小组形式在E-GO行业中模拟开公司进行商业竞争。首先,老师先分组、分配公司,总共分为7个公司;然后,各小组给各自的公司命名,设置代码等,分配小组成员在公司里的角色(CEO,生产部经理,销售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再者,各小组经理在CEO的领导下,精心思考、分析,为各自的公司制定决策以便公司更好的运行;最后,通过一年的运营,每个公司都有了一定的业绩,比较各个公司之间的在本行业的竞争状况,从而也反映了每个小组所做决策的正确与否。如果公司运营顺利,业绩佳,则说明决策无误;相反,公司运营不顺,业绩不佳,则说明决策有误,需要修改。
就这样,16个公司在E-GO行业中竞争了6年。最后各个公司作总结答辩,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公司都说出了自己的经营之道。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
四、实验过程
一,职位分配 CEO: 庞世聪
市场部总监:刘杰斐 财务部总监:李志强 生产部总监:熊祎韬
物流&广告部总监:熊祎韬
由于我们小组都没有经验,所以所有决策都是由大家商讨出来的,并没有一人负责一部门。
二,每年分析
11年: 由于上次三年的模拟测试,大家做的基本是高端,而且我们目标定的比较高,所以我们制定的策略是初期大量贷款,扩建工厂,以低端占领市场,压缩对方市场份额,所以第一年我们就贷款20亿在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大量扩建厂房,由于担心第一年市场竞争太激烈,所以我们做了900000件贴牌,网络市场我们没这么重视,市场我们款式是50,广告预算都是3000000元,零售店我们没有改变,初期都是100家,专卖店由于我们没有做高端的想法,所以暂时没开,品牌代言由于我们初期贷款太多,所以准备盈利后再投资。
12年:
11年结果,我们名次是倒数第三,利润只有1.6亿元,我们发觉我们生产的货物全部售完,但是由于对产品质量信心不足,到指定价过低,虽然货都卖出去了,但是根本没赚多少钱,更糟糕的是我们之前的欠款加上短期贷款,到达了37亿元。
我们发现竞争对手也是大幅扩大工厂,但是这点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依旧盲目乐观,由于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四块地区的需求量远远小于我们的产量,所以我们准备把所有的生产剩余转作贴牌市场,并且没有考虑到其他公司,把贴牌的价格定得过高,并且把公司产品定价为高质量,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一厢情愿的以为的砸钱,就可导致最后的盈利。
13年:
12年结果,当然非常不乐观,由于贴牌市场价格过高,导致所有贴牌一件都没卖出去,库存严重积压,加上市场产品定位混乱,没有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反而做高价格,导致货物只售出约1/5,库存严重加压,净利润为负,投资回报率瞬间降低为2.56%,债券评价直接降低为C,股票价格为6.08元。
由于去年存货激增,导致今年压力巨大,贴牌市场由于要清货,所以定价最低位19元,我们这时才想到了纵观全局,发觉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做低端市场,导致我们竞争压力巨大,这是我们动摇了,开始转作高端市场,不顾大量债务,转作高端市场,质量等级全都花钱生产到250,由于成本剧增,我们的价格只能上升,高达89元一件,多余的生产力由于去年的贴牌市场剩余过多,我们只能减产,浪费了很多生产力,这也是导致了我们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
14年:
13年结果,情况略有好转,但是也没改变多少,我们变成了倒数第六,但是这全都是基于把之前的贴牌市场亏本卖了,今年的净利润为负的2.7亿,每股收益为负的25.4元,投资回报率负的35.13,股票价格跌至2.03元,由于我们生产了太多的高质量产品,但是高端市场已经饱和,当年我们的制造成本为8.7亿,仓储费用为0.4亿。市场费用为0.9亿,管理费用为0.2亿,利息为0.7亿,但是这时得总债务已经是7.7亿了。这是导致我们最后入不敷出的最坏的一年。
我们决定多余的生产力不能浪费,我们还是转作贴牌,生产了96万件,定价36。其余转作高端产品,约每个地区200w件,款式数量却没有做上来,只做了100,质量我们花了很多钱,做到了250最高的质量,并且开设了专卖店,希望能够完全占领高端市场。
15年:
14年依然惨败的一年,我们倒数第四名,销售收入负的0.7亿,每股收益负的6.85元,投资回报率2.92%,股票价格已经跌倒了1元,又下降了50%。非常非常的不幸,我们给予很大期望的贴牌市场我们再次失利,又是因为定价过高,导致九十万件货物积压,没有一件被卖掉。而我们的自由品牌批发市场,只有长三角地区情况稍好,卖掉了1/2,其他售出约1/6。今年我们销售收入是2亿,但是制造成本0.7亿,仓储费用0.2亿,市场费用0.5亿,管理费用0.2亿,最糟糕的是利息费用亿。导致我们的净利润还是负的,负的0.7亿。其实这时我们的总债务已经高达10亿。存货周期高达2423.这时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之前犯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情况变化,尽量把名次往前冲点吧,我们把之前的贴牌低价销售,依然控制生产力,只生产少量的货物,尽量压低价格,占领一定的市场,只求把货物卖出去。
16年:
15年结果,情况有所好转,我们倒数第七名,销售收入高达.5.4亿,但是我们没有控制好成本,制造成本3.8亿,仓储费用0.5亿,市场费用0.8亿,管理费用0.3亿,结果总的运营收益还是为负的200万。但是这时我们的债务已经高达12亿了。
最后一年了,形式已经不可能被逆转,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最后一年,吸取之前的经验,我们依旧压缩成本,降低价格,贴牌市场降低。争取把存货全都销售。由于市场供大于求,我们不想再铤而走险,剩余的生产力只能浪费。
16年结果,我们销售收入是4.1亿,制造成本为3.1亿,仓储费用0.5亿,市场费用0.9亿,管理费用0.2亿,最后的营运收入为负的0.5亿,当年利息为1.9亿。
最终结果:
我们累计的成绩是倒数第六,到16年年底,我们的短期债务为14.9亿,债券债务为0.6亿,总债务为15.7亿,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公司早已倒闭破产了。
五,实践总结
一,生产方面
由于第一次模拟实践,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大胆进行扩大生产线,所以我们公司准备第一年就举债扩建,但是没想到几乎一般的公司都转作低端市场,中后期的产能过剩,致使市场行情价格中后期一致走低价路线,我们的低质低价已无力去挽回市场份额,只剩下恶性循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二,贴牌方面
由于不知道在贴牌市场的产品质量只要达到50就可以了,再高也没有竞争力,反而提高成本而已,这点是我们犯了两次的错误,第一次犯错,没有好好总结,第二次继续犯错,真的不应该了。
三,物流方面
由于生产过剩,完全没有缺货的压力,导致物流没起到什么作用。
四,财务方面
由于缺乏财务方面的系统知识,以及前期的考虑不足,导致最后入不敷出,每年基本没有现金,所有生产费用都是利用短期贷款,最后每年的15%利息,每个月的盈利连利息都还不上,这是我们犯的重大错误之一。
六,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拥有先发优势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在同一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主动权。制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长远战略考虑,在所有决策之前明确发展战略,而且要对整个行业及竞争对手有充分的估计。
之所以谓之“商战”,就意味着并不是自己一家企业在独立决策,同一市场上的竞争者之间的博弈才是最关键的。在做战略决策时,要全盘考虑,尤其要注意分析估计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可能的战略选择。
这次的失败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有了这次宝贵的失败经验,相信我们未来一定会做的更好。
最后,感谢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绝佳的学习机会,并在活动过程中给我们的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商道能给更多同学受益,让更多同学能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中掌握实践技能。
第二篇:商道总结与感悟
商道总结与感悟
《商道》模拟大赛使我充分体会到这里是一个激烈竞争,创新图存的时代,同时又是充满矛盾和陷阱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依然有效。强者会在短时间奇迹般获得成功,弱者也将会被迅速而无情地淘汰出局。参赛者需要重新思考,不断寻找新的出路,提出新的竞争理念,重新构建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对E-go公司十多年经营,在其中体会到了快乐,也感觉到了无奈,至于商道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体会,为自己的创业人生做一个好的规划,把商道应用到人生中,则为人道。
通过商道比赛分析,一方面我学习了具体的商业知识,例如,生产、配货、销售的主要流程等;还有商业技巧,例如,公司市场份额的大小是由以下十一个因素综合决定的:
1、批发价
2、给消费者返利手段的运用、3、产品多样性、4、产品质量、5、广告支出
6、名人代言和品牌效应、7、独立零售商的数量、8、对零售商提供的支持服务、9、公司专卖店的数量、10、网络销售的效果、11、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等等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得到了商业当中最终要的一种锻炼:心态的锻炼。商海中的起起伏伏,每一轮比赛名次的涨涨跌跌,看似来自竞争中环境的变化,对手的策略选择等等因素,但究其本质,所有的起伏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变化,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道。也就是市场所有的结果取决于每个市场参与人的心态,包括我们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我们G组来说,我们的心态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保守,大幅度降价策略在第18年才敢于实施,以致我们失去了市场占有额;当然有时也会过于乐观,终究难以把握好一个“度”。这个问题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们的决策中,不止一次的影响着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止一次的决定着我们的是非成败。首先是第一轮,由于我们的草率决策,我们的产能扩张严重不足,价格过高,这对于我们战略的实现,意图的完成都产生了难以弥补的巨大影响。第二轮,由于定价过于保守,不仅自己损失大量的赢利机会,更重要的是把本该属于我们的市场份额拱手相让,最终导致失败,教训惨痛,让我们刻骨铭心。
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商道比赛中,在任何的情况下,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要有准确的判断,明确的目标,坚强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但是我们不可过于保守,但也不可过于激进;不可没有竞争意识,但也未必要不择手段置对手于死地。凡事需要讲究一个“度”,至于如何把握,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认为拥有良好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握适当的“度”却是商道制胜的至高法门,同时我认为这也是真正的商战中制胜的法宝。商道中不仅带来的是给我们更加贴近专业知识的机会,而且获得了更多的人生哲理,商道可以让我们终生受益了。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的这次模拟竞赛机会,也希望老师能与我们继续努力合作,陪我们一起度过剩余的美好的大学生活。
第三篇:商道_观后感
商道_观后感
究竟什么是做生意呢?有的人会认为生意就是简单的交易;有的人认为生意就是为了低买高卖,赚取暴利;还有的人就是认为生意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囤货居奇……所以总的来说,对于生意的理解会因人而异。因为外在的事物总是由每个人自身内心的投射而形成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自己在之前对生意的本身并没有太多深刻的理解,甚至有时候觉得做生意是一件比较可耻的事情。因为做生意的人都是为了赚取别人的金钱而获得利润,并且有很多人是为了赚更多的利润而提高差价,甚至不计后果的为赚取高额利润卖假冒伪劣产品,所以当时内心还是很反感这些做生意的人,也就反感做生意得本身。再加上自己性格腼腆,偏内向,在每次交易的时候,尽快完成交易,而不愿和他们有更多的交流,也就更不了解生意及生意人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我也开始慢慢转变对做生意的看法,做生意不仅是为了获取利润,也促进了市场货物的流通,解决人们的日常需求,从这一方面来讲,其实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社会职责。虽然根据《国富论》的观点认为这种行为不需要感谢他们,因为这本是他们自身自利的行为,而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贬低做生意的本身,因为生意的本身就是货物交易,促进市场货物通,更好的去配置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
所以对于生意的本身,其实是不需要带着任何偏见的,我们思维中之所以对做生意有偏见,根本上要落实到做生意的人,因为生意其实就是一种生存或者生活的工具,使用该工具的人才能体现出这工具的价值,那么怎样看待生意人呢?如果自己做生意,那究竟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一个生意人呢?
这个问题我在韩剧《商道》中找到了一个比较认同的答案。这部电视剧,南怀瑾先生也强烈推荐。这部电视剧主要是讲述了朝鲜大商人林尚沃的一生,整部电视剧中间反复强调的一个观念就是做生意即做人,人做好了,生意也就做好了。剧中通过林尚沃和郑治寿两位具有卓越商才的人,在商场处事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治寿原本是一位期待科举高中的书生(朝鲜当时的文化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商人的地位同样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在自称的时候往往就称自己为卑贱的商人,而书生则属于高贵的群体),因科举失意,而投靠在湾商都房洪得住大爷门下学习做生意,因为其有卓越的商才,年纪轻轻的就被洪得住大爷提拔为本店书记(仅次于湾商都房洪得住及大行首排名第三的职位),但在他担任书记的时候,湾商由于竞争对手松商的步步紧逼,整个经营处于下滑状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听到洪得住大爷对他的评价,说郑治寿连他自己都看不透,不可能将都房的位置让给他。由此,郑治寿就产生了背叛的念头,大量收集湾商所有的关键信息,最终投靠了竞争对手松商。在投靠松商之后,为了交易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伪造造烽火狼烟,买断鱼货市场,伪造倭银,甚至不惜毁坏灾粮等等,只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抢占市场,打压竞争对手,丧失了人性,虽然通过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登上了松商大房的位置,但最终走向毁灭,服毒自尽。
而林尚沃恰恰相反,其实林尚沃开始并不是想要做一名生意人,他当时出生在一个读书人的家庭,他父亲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译官(译官就是需要精通中文,为朝鲜朝廷办事),但由于朝鲜官场的腐败,一辈子就没有达成心愿。而他父亲最大的愿望也是希望林尚沃子承父业,为此他父亲甘愿去做骨子里认为卑贱的商人,为他存一部分可以备考的钱,也因为这样,家里出了一些变故。他父亲含冤离世,其他人被贬为官奴,或者官俾,他也被贬为了官奴,后面因为皇帝大赦天下,恢复了良民之身,从从此他也不再奢望成为一名译官,而是进入了湾商想学习做生意。
在他年少时,曾经也展示过他卓越的商才,比如为商贩翻译,赚取零花钱;帮助松商都房朴多宁小姐(他和朴多宁小姐后续有很深的情歌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部电视剧,裂墙推荐),完成了高额的人参交易,但他志不此,虽然朴多宁小姐多次挽留,也并没有产生经商的念头。他后面加入湾商,主要是因为他们一家人的惨状皆因松商大房朴周命所赐,想通过湾商打垮松商,所以在他开始正式经商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怨恨,想的是怎样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心里长持一把杀人剑,同时也因为心中的愤怒,让他痛不欲生,活得十分艰难。总是想通过捷径获得财富,打垮竞争对手。当时湾商因为郑治寿的背叛,经营陷入困境,需要走险棋进行黑市交易,基本是拿命去交易,他也愿意去做。虽然那次没成功,但他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回来了(这也源于他之前种的善因)。
回来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湾商都房因为经营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出去散心,遇见来还在加班的林尚沃,当时林尚沃还是铜器店的一名杂工,负责铜器的清洁。对他来湾商之后的表现做了一些点评,因此有了如下对话,我认为是整部电视剧的精髓:
洪得柱:“你认为做生意是什么?你认为买卖东西赚钱就是做生意?进入湾商没多久就想到了要买断锡块,而且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秘密交易你也自愿去,铜器店的杂工居然研究丝绸的东西?你在急什么?”
林尚沃:“小的想早点学做生意,然后开始赚钱!”
洪得柱:“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赚到钱了吗?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并不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获得人心!赚取人心获得人心这就是做生意!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像你这样拚死追逐金钱,就是钱的奴隶!”
经过了这次对话之后,林尚沃也在反复思考怎样才算做生意,怎样才能真正的生意人。在这期间湾商因为经营资金链断裂,而被松商接管后,林尚沃再次陷入了迷茫,上山上的寺庙去找禅师石崇大师,并希望在寺庙逃避现实,最后禅师点化他,放下心中的那一把杀人剑,就能获得救人的千把剑,皆在一念之间,就看你怎么看。并提示他说,你的修行在世间,不在深山。他好像略有所悟,决然下山,一切从零开始。从此便开始了他朝鲜大商人的人生旅途,在做每一笔生意的时候,总是记得洪得柱大人的教诲,做生意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做生意即做人。所以每笔交易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切忌发国难财,哄抬物价,竭尽所能去维持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同时也鼓励其他商派这样做,也因为他这样的坚持与坚守,最终成就了他成为朝鲜第一大商人,官至正三品,完成了石崇大师对她成为一个商佛的期望。
所以做生意即做人。凡事凭良心,无愧于天地,功到自然成,做生意亦是如此。所以林尚沃到了老年也不敢忘洪得柱大爷的教诲: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并不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获得人心!赚取人心获得人心这就是做生意!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像你这样拚死追逐金钱,就是钱的奴隶!这也正和了《荀子.修身》中的君子要役物,而不要役于物的人生观念。
第四篇:《商道》读后感
《商道》读后感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商道》,看到林尚沃从小怀着成为朝鲜第一译官的梦想在努力着,当其父受诬陷致死后,他改变了自己坚持的梦想,弃文从商,从杂货店的杂工开始做起,最后做到朝鲜第一商团,且得到朝廷的赏识,赏赐官爵,《商道》读后感。拜读后感悟到一下内容:
一、商道既是人道天道,任何偏离人道天道的行为,都是歪门邪道,最终的结局就是家破人亡。所以做什么事情要上顺天意,下顺民心。如剧中的郑治寿、朴周命。
二、做生意赚的不是金钱,重要的是赚取人心;任何以做生意为借口,以获得利益为借口,而违背做人的道理,着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剧中,湾商大房洪得柱经商的理念,三、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是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剧中林尚沃第一次和皇帝的舅舅朴大人接触用一种空白汇票,讲述了这个道理。
四、自古到金,成功的商人最终要回归社会,为天下的百姓着想,为国家的安定昌盛着想,做慈善事业。一个成功的商人,当你向外施舍的时候,就是你向内解放的开始。剧中林尚沃发放免费食盐、大米、发放无偿借款等。
五、自古至今官商一家,一个商人要想成功,必须和掌权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关系要把握好不近不远,太近就是合作共赢最终东窗事发两人都会败名裂,太远很难建立信任很难用心关照生意,所以能把握好这样的关系,才能功成名就,读后感《《商道》读后感》。
六、如果不能达成心愿,任何意愿都没有意义,最终不过是愚蠢的执着。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断的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意愿或追求。剧中林峰赫一生坚持考取译官,到老的时候也没有达成心愿,选择从商最终受诬陷致死。
七、一个成功的商人要及时掌握各种信息,错过时机就是错过的生意;要有格局大点的魄力和胆识,关键的时候赔赚在一霎那间;要有一定的机遇,抓住机遇等于抓住了商机。
八、一个国家出现一些叛逆分子(如强盗、反皇帝组织),并不是这些人天生就流淌着叛逆的血液,而是这个社会不能国富民强,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而逼出来的行为,是社会造就了这些人。如剧中的洪景来。
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剧中林尚沃受高僧指点,从内心抛弃了不共戴天杀父之仇的杀人剑,选择了从地上捡起千把拯救世人的剑,从而走向了功成名就之路。
十、一个人心智模式要是不好的话,知识和能力越多越强就越反动。剧中郑治寿是个很有商业天才的人,知识渊博能力出众,但是由于畸形的心态,违背商业道德底线,扰乱的商界。而最终走向自己给自己挖掘的坟墓。
总之,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违背道德底线,更要有颗利他之心,共同建设和谐社会,达到崇尚开心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理念!
第五篇:《商道》读后感
《商道》这本书2005年左右我在苏州就看过,电视剧只看了几集,非常喜欢,《商道》读后感。在兔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紧赶着将50集的电视剧看了个遍。非常精彩,非常发人深省:
1、首先,要化解怨恨:抛弃心中那一把杀人剑,拾起救人的千把剑。在市场中修炼成佛。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内心保持平衡。一个人带着怨恨是无法与人做生意的,终将被怨恨所毁灭。
2、做生意需要不断地判断、思考、新问题新策略,需要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路、大胆的行动。还要善于学习,尤其向对手学习。
3、面对困境,想想石崇大师训戒之一:死,置之死地而后生。危机就是转机。
4、面对诱惑,想想石崇大师训戒之二:鼎,有三足,象征人的三种欲望:财物欲、权势欲、名誉欲。有任何一足脱离本位,鼎不能立。
5、面对贪婪,想想石崇大师训戒之三:戒盈杯,一旦填满,马上就会被掏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6、商道:即人道,做人的道理,也是做生意的准则。做生意要有一个界限,超越这个界限可能会瓦解。
7、现金流的重要性:湾商的根基是产生大量现金流的店铺和黑市贸易。
8、洪得柱的生意经:做生意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获取人心.,读后感《《商道》读后感》。做生意的人难免会有迷茫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依赖金钱,你就完了。
9、生意人要能屈能伸,要圆滑。
10、商机,先下手为强。生意人消息一定要灵通,但对商业信息要注意保密,三缄其口。
11、不结交权势就无法做大生意。然而和权势太近,就会有灭顶之灾。
12、商尚的动机:用“空白票子”请帮忙进行公平公正的审核。
13、对竞争对手,须加防范。
14、慈善,使人尊敬,获取人心的最好方法。
15、做好自己的事情,福份自然来。民心可依。
16、林尚沃,一个以获得人心,留住人心为目标的商人。
17、权威是自己建立起来的。也要懂得用人,团结人。
18、体系及组织的重要性:清朝的山西商人不依赖人才,而依赖体系,便沿继了百年兴旺。
19、失去信誉,就会失去一切。
20、做生意应当弃利留义,做留住人心的生意,使双方都能有利润。
21、林尚沃的座右铭: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像水一样公平,像称一样正直。财物如同水一样,是不停流动的。只是暂时停留在我处,应让其流往低处。
22、生意人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