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素读学习心得
经典素读学习心得
有情·有趣·有法
——经典素读学习心得
湖南省株洲市太阳宫小学 彭玉章
5月10日,我有幸能现场观摩陈琴老师的课堂并聆听她'经典素读'的讲座,真让我耳目一新,如痴如醉。正如大师于永正老师在《琴之韵》里说的'琴音悠长,其韵无穷。'.一、似开未开最有情
陈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温情的。这天刚好是母亲节的第二天,陈老师教了学生一首赞美母爱而自责的诗——《诗经·邶风·凯风》,在陈老师略解下,学生慢慢明白了此诗表达的意思。读的更起劲了。陈老师在孩子的素读过程中,时不时就某一句而引出相关的作品或名句。如此诗中,陈老师就'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引出《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小雅·蓼莪》;就'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引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她时而含情地吟诵,时而温情地素读。她引出的诗文学生都能背诵出来,她也不会因为教不完教学任务而生生的打断孩子的背诵,她也不会因为个别学生开小差、走神而停下来整顿或者大声制止,她就是不紧不慢地走到孩子的身边用那>温暖的手掌抚摸孩子的头。她总是用干脆而其如其分的言语评价孩子的素读与吟诵。在课堂中,她从头到尾都没说过在母亲节这天你要怎么怎么做,要怎么怎么去报答与感恩母亲……而她是让孩子在经典文字的吟哦下去体会,去感悟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这不就是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温情的好老师的典范么?在课堂内,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大声的责骂,没有没完没了的说教与指责,有的是微笑,是鼓励,是传情达意的肢体动作。孩子们素读的姿势自由的可爱:或站或坐,或敲桌子,或剁脚。孩子身心自由,记忆力就特别的好,一节课背诵了不少的诗文,我都感到惭愧,自叹弗如。犹如她在《等待的就是你的觉悟》文中写的:'不奢望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神性,毕竟能生而知之者很罕见。我只希望允许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每一个接受过心灵洗礼的学生如期顿悟。'这份耐心的等待最有情。
都说课如其人。我想,是的。陈琴老师就是一个温情之人。记得母亲节那天下午,我冒昧地给她发了一条祝福的短信,我没想到她在百忙之中竟然给我回复了信息,她说你的祝福很温暖。我心里也是暖暖的,那份喜悦是不可言说的。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教师的那份温情。还有那天下课了,有一老师的孩子站讲台边等他妈妈,陈老师她轻轻的走过去摸着小孩的头并俯下身子与小孩亲切地交谈着什么,那小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感动了我。一位名师,能俯下身子与一小孩亲切地交流,这是一份温情的幸福。更何况我等平凡的人呢?不更要俯下身子教学么?
二、学学半者趣也
陈琴老师的课堂是有趣的。趣在素读。一堂课学生素读了如下文章:《丽人行》、《蜀道难》、《哀王孙》、《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小雅·蓼莪》、《论语》(季氏篇)《老子》(第三十三章)。也许一节课读这么多篇章有些乏味,其实不然。陈老师在引导孩子素读时花样百出,有孩子自由素读,有男女素读,有男女PK素读,有前三排后三排竞赛素读,有挑战性的素读,有循环往返式的素读,有接龙式的素读。更有趣的是,我们听课的教师就是陈老师上课的有力'道具',时不时听课教师与她班的学生竞赛素读,还有'一两拨千斤'式的素读。学生们素读激情高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也。';老师也兴趣高昂地沉醉其间不知其时也。把素读发挥到极致,即为趣也。趣在吟诵。在陈老师的课堂中,随时吟诵一段或一整篇,无需预设,无需备课,顺手捏来,却能引起一次次的共鸣。吟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有时陈老师想拿某一文中的某句来佐证时也会卡壳,这时他们班的学生都会帮她接上。若是陈老师嗓子不舒服时,想要吟诵某已学过的诗文时,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出来,且很有范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在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相互助长。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学习,才会爱上老师,才会信其道也。
三、学而贵在得法
《礼记·学记》中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个叫'诱导启发'.陈琴老师的教学是有法则的。我最佩服陈老师的是她能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吟诵的方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规则很奇特。平长仄短入声促,韵字平仄皆回缓。有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受之于鱼不如受之于渔'.陈老师不是仅仅教孩子学会吟诵该首诗篇,而是把吟诵的技巧和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方法能够自己去揣摩、练习。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节原生态的语文课,还是一节有>传统文化素养的语文课。她把只有在大学才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如此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并且把方法交给学生,把这个原本仅属于中国人才会的经典吟诵方法传递给祖国的未来。我讶异,其实我也不必讶异。这是顺其道而为之矣!她的课堂很有法度:讲、读、吟、诵四个环节,环环紧凑,相互渗透。每次新课都只讲10-15分钟,其余时间多是复习、背诵、素读已学内容。在教学中她确立了'先读后写,多读精写,重积累轻讲解,先国内后国外。课内重经典诵读,课外重广泛阅读'的教学法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了法。
记得国学名家蔡礼旭老师曾经说过:教孩子使他能做个善人,这个叫'育'!而育人贵在有法,学生才能得其法。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她不掩饰,不做作,她用淡雅的、朴实无华的、纯真的话语,带我们走进他的素读课堂,走入她的经典文学世界,走回她成长中落满'子规啼'记忆的'母语故乡路',走向她眉心间留存持久坚毅的>孤独。她的课不急不躁、不张扬也不外露,只是默默地,用她的文化底蕴、经典的力量在慢慢浸润、在滋长、在滋养她的学生们。她吟诵、素读的声音,就像一条条幽静的小路,沿着它们,我们就能找到作者情感的河流;就能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那一抹淡淡的忧愁;就能发现意境里那一片片帆影;就能欣赏到那一道道晶莹的珠光……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篇:素读心得
感受“素读”经典之美
------听陈琴老师讲座有感
涌口小学 王晚虹
这个学期,我校积极响应教办的要求,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学初,我们早已把开展经典诵读的方案写好,连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赏读》也组织教师们编好了。正苦于思索如何发动老师全身心投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刚好,镇教办领导邀请了全国经典教育领域里的名师——陈琴老师到我镇作经典教育专题报告。机会难得呀!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经典诵读的工作,让我校老师了解经典教育最前沿的动态和方向,启迪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提高经典教育的实效性,我组织了全体语文老师听了讲座。
刚进会场,我校的一位年轻教师就偷偷问我:“何谓‘素读’?”我一看会场上的标题——“经典素读课程构建”专题讲座,是啊!“素读”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禁遗憾自己孤陋寡闻。在讲座中,陈琴老师讲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的读。听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只是读呢?陈琴老师解释道:七田真说过“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哦!原来,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正是在《希泊来圣经》和《塔木德》等经典的教育熏陶下,才成为能读会写、智力超群的民族的。对啊!从小学到高中,我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并不是课本中的什么知识,而是小学五年级时自己偷偷地看《聊斋志异》中的优美词句。而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总是想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含义,语言的奥秘,方法的使用;想想,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他们自己,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去自己体味,自己摸索,自己感悟。
陈琴老师还鼓励大家“素读”,把“素读”课程进入课堂,并指出要多吟诵、少讲解,诗词靠感悟,让教师做“素读”经典的引路人,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她当场示范吟诵,声情并茂,让我如梦初醒,发现原来诗歌可以如此美妙地吟诵而知其意。在讲座中,我们还知道了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她引用了朱自清的话:“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 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同时,陈琴老师还引用清人张潮所说的话:“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评价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经典的内容就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陈琴老师用她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她做到“素读”有量日日清,每日100字左右,如:一年级要求《弟子规》《对课》选背,还要选背50首唐诗;下学期安排《三字经》《千字文》《小学对课》,选背50首唐诗等。每个学生都准备“素读”记录本,每天二十分钟,日不间断,日有所诵,日有所记。为了帮助孩子们“素读”,她利用班级,开展各种活泼“素读”形式,如分组接力读、分组顶针读、镂空记忆式读法、变换节奏、唱和相趣、长诗设计为对白似的表演形式等。这些“素读”形式很适合孩子们的记忆,13岁前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段,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相信背下来的东西在他们的心里烙下的痕迹,一生也不会抹去。其实,在课堂教学中,素读经典就是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积累”。在让学生大量地诵读的同时,就是为了将来的“厚积薄发”。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把经典当成一种游戏,乐此不疲;让他们在素读的过程中品嚼语言的韵律,积淀诗词的华彩,体味语文的魅力。因为陈琴老师也是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所介绍的经验和做法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引起在座教师的强烈共鸣。报告厅内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她送给我们一句话:“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可能有学生高品位的阅读。做一个读书的教师,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福音。”
这天,陈琴老师不仅讲了“素读”的目的,各种活泼的“素读”形式,她还用美妙的吟诵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多学习陈老师的教学经验,更要学习她的吟诵,那让我痴迷的吟诵,唤醒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三篇:经典素读教学法
经典素读教学法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对素读的诠释是这样的:“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是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说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六到十个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每个孩子必须从三岁就开始接受“素读”训练,他们的《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圣经》)、《塔木德》等经典都刻入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中国传统的母语教学也是以“素读”法为主要的手段,两千多年里,这种方法从没被怀疑过。中国历史上那一代代的文化巨擘就是靠这种方式获得坚实的童子功的。先来看看“素读”法跟我们今天的母语习得法到底有何不一样——
我们只看两点:
其一、旧时的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把所读的书完全烂熟于心,不似今天这样蜻蜓点水般:翻过千万卷,却没有读破一本书。这种雁过无痕似的读,难以获得积累的功效。古人强调要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我们现在是常常让学生断章取义地“选择你喜欢背诵的段落”,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更谈不上对作者行文的“气”势参悟了。因而,我们看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现在的一个大学本科生连写一首打油诗都很困难。为什么?
让我们记一记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的话:“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我们通常佩服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倾慕他们的功底深厚。其实,他们读过的书许多人都是“知晓”的———知道其书名,晓得书中的片言只语。
清人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评价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 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其二、旧时私塾里的诵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经典有什么好?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的一样:“这种作品(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阅读绝对不是只读跟自己的理解水平相当的文字,必须是有智力挑战的坡度,那些要深植我们记忆深处的文字,就更应该是那种值得我们一辈子“玩味”的文字了。比如,我小时候读《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个句子好懂吧?可是,我可能属于特别迟钝晚熟的家伙,到初三时,有一天发现我家后院种的月季,向南的那边的花开得多且大,而北面缺少阳光照耀的月季叶子长得大且绿,花儿开得很少。于是猛然间明白了“向阳花木早逢春”的含义。如果当时我的记忆里没有储备这句话,也许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我总认为好的文字是一贴养身的良药,其药效是明眼难见其猛劲,身心却受其滋养。到了一定的时机,总会因其存在而福德圆满。比如,有多少少年能懂得《易经》里乾卦第一中的“潜龙勿用”“亢龙有悔”?但是,这样的文字储存在记忆里,就会是我们人生的护心丹,紧要关头,它们总会起到回天有术的奇效。
此外,单从语言的传承规律而言,古人将“素读”经典作为母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可谓是最便捷最有实效的方法。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的学说,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比如有学者这样论述《孟子》的语言:“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臻于成熟,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我们读先秦散文一直到唐宋八大家就会发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后来的散文大家无一不受老庄及孟子的影响。尤其是政论语言,多是孟子之风。而我们现在所读的白话文章,就语言文字而言,却鲜见有经典文本那种精炼简约、晓畅准确的功力。
比如,你让三岁的孩子读《儿歌三百首》和读《诗经》《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文字哪一种更有意义呐?有一次,我教三岁多的女儿读《蚂蚁搬虫虫》,原文是:“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个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我开始读了三遍,女儿边玩边听,却不跟读。第四遍,我再念:“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女儿突然接口:“一个搬,不肯动;两个搬,搬动动;三个搬,还没用——”我当时一边笑一边就想,我们一二年级的许多儿歌竟然是这些三岁幼儿都可改编出来的呀!这些内容给孩子们当娱乐读本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费工夫储存。同样是讲虫虫的,我宁愿选择〈诗经〉里的《螽斯羽》来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敏敏兮;螽斯羽,辑辑兮,宜儿子孙,蛰蛰兮.多美的象声词,多美的意境和格调!那些大虫虫如何能跟这样的文字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比肩而立呢!大卫·亨利·梭罗说:“首先要读最好的书,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
教师的阅读,是个尴尬的话题。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苦读的人。读的书很少,面也很窄。实在不敢在老师们面前卖弄。只是,有一个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觉得语文老师一定要读完那几本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子名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老子》《庄子》《六组坛经》。这几本书,加起来不足十万字,却足能证明中国为什么是儒释道三家一统的国度。
现在很多读书人都没有去读这些原著文字,却读了很多注解这些文字的书。比如,你没有读《论语》,却去读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那就是绕弯道了。唐朝的读书人比我们聪明,他们那时候也是面对着繁杂的书库,也主张胡乱地读,风吹哪页读哪页。可是必得经过一个虔诚的经典阅读训练期,也就是说:素读经典。今天,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可以学学唐人的做法,由儒家经典再辐射到诸子百家。像苏东坡,就是这样。你看他读儒家的道家的法家的墨家的释家的,各家的代表名著全都烂熟于心。
五四之后,几代的中国人都错过了经典启蒙的训练,老师也是。师范院校里能练练书法的,工作后就算是有点底气的了,腹有诗书,是到季羡林钱钟书那一辈人的绝唱了。2009年7月11日,中国损失了两位文化巨星: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那一天,我在新加坡的圣婴小学门前沉思: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能力培养像季羡林这样的真学者吗?18岁的季羡林,在济南省立高中读书。他后来说自己五六十年来笔耕不辍,全因在这有位名叫董秋芳的国文老师。一年之后,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但耄耋之年,他依然把自己一生的学养修为归于那位董老师的引路之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我想,举目而视,我们现在已经鲜见董秋芳那样有影响力的教师了。可是,我们可以一代代接力,总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会成为再造大师学者的摇篮。
从我们自己开始,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每天挤出一个小时读点书,背诵一小段有份量的文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在山东有一位我所敬仰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前不久,他告诉我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事。他说自己是从49岁开始每天背诵一段文字,几年下来,背诵了好几本书。《论语》是这样背熟的,《老子》是这样背诵的,好多唐诗宋词是这样背熟的,现在开始背诵《易经》。因为坚持背书,退休之后,他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每年依然在写作,到处讲座,走进了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好书真是慈悲菩萨,总是有求必应。关键是我们有求取的心,应验总会依约到来。我最近在学英语,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读一读纳博科夫和卡尔维诺的原著,这个愿望放在心里快二十年了。前几天,我去新加坡,跟那里的老师聊天,虽然有英语环境的他们,每天都在坚持阅读和记忆英语单词,他们说,就算会讲英语,也不见得会阅读英文名著,因为英语的词汇变化快,50年就是古籍了。每天阅读一份大的英文报,也会翻字典或辞典。我回来就开始有样学样,每天阅读一两篇英文,开始是50个单词,现在能读到500个词汇的短文了。我规定自己每天记10个单词,三年的时间,除去忘掉的,怎么的,也能记住四千来个词汇吧。有了这些词汇垫底,阅读原著应该不成问题了。
背书,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外语,除口语外,要掌握书面语,就靠背书。我读大学时,遇到一位日本学生,他能够用汉语把整首《离骚》背得滚瓜烂熟。我当时惭愧极了,因为除了开头的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之外,我只会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其它的都不会了。这位日本朋友促使我下决心要背诵一点艰涩的文字。
每天早上,我会准时在课室里陪我的学生诵读。有时,学生诵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我在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从一年级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始,到二年级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到三年级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到四年级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到五年级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六年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冥者,天池也。”每天坚持,整本整本地背诵,滚瓜烂熟,反复巩固,六年,我们背诵了五百多首古诗词,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选背了《孟子》《庄子》《古文观止》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和《狄金森诗选》以及许多优美的散文诗。比如,海明威的《真正的高贵》,罗曼·罗兰在《巨人三传》里的三篇序言,鲁迅《野草》中的序。这些文字,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留在我的心田里。我特别感激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这本书。他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把他这个观点,跟帕斯卡尔说的“人是思想的苇草”联合起来看,人就是依仗文字符号思想的动物。这么多年来,依着这些文字符号,我走过了人生长长的若干段漆黑的路。而我同样相信,我带给每一个学生小学六年的母语学习经历,也会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教师,是阅读的引路人,是素读经典的示范者,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堂,也不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
一、“素读”的时间哪里来?
我们来算算现在的授课时数,每周平均是7节课,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们学校现在是三十五分钟。一个学期除去节假日按十六周授课时间来算,总共授课时间是不到75个小时。那么一学年用来学语文的时间不也就六天而已。而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经常要挪用大量的时间去处理班级琐事。真正用来学语文的时间多吗?不多。
但是,却很费劲。一个学期来下,教研员、授课老师、家长、学生费尽心力就是奈何不了那三十来篇课文的语文书。为什么?问题当然是数不胜数。比如,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截然不同的教法。教法不同,其实内容的裁定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似乎什么都要我们教,结果是洞越挖越深,光明和养分越来越少。师生都在洞里挣扎着。
我侧向于把课文当做范文来教。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提供的仅是范例,完全不必把整个学期的时间都耗在语文书里。高年级一周7节语文课,我这样来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一节课外阅读课,一节习作宣读课,剩下的四节是语文课。如此算来,除了练习,一个学期真正用在语文课本上的课时数大概就是60多个课时。平均两课时一篇课文。我的课简单到只有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学,二是师生评讲课文特色,三是通背课文。
课前,让孩子把每篇课文读熟,熟悉生字词。正式上课,我会根据课文听写或听说:比如《桂林山水》,我说:“桂林的水真静啊——”,学生就能基本说出下一句,不要求百分之百的符合原文,但关键词句要对。将预习熟读课文作为教教材的重要环节,所有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读熟练,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先背诵下来。一册教材的课文只有三十篇左右,通背并不是难事。用于课前学的预习时间只需 三十次作业,有预习作业的时候就不用写其它的书面作业。交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比如预习时,让学生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A、写什么——内容追问;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正式上课时,就直接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漫谈无度。
我始终觉得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来上课。我属于不善于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那些大师级的精美课我一点都学不来。也曾经下功夫去揣摩过那些设计很精致的课例,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时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还把正式的写作教学放在五年级才开始。中低年级全是学生的自由日记,每天自己写一段话或一篇日记。我称这段时间我“素记”训练期——朴素的、真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目的不是获的写作技巧,而是养成运用文字的习惯和信心。每天的作业就是读书、采蜜,低年级规定十分钟的日记时间,中年级是二十分钟,能写则写,不能写就收笔。加上教师每天不遗余力的鼓励,没有经过作文训练的孩子一样能写出好文章。因为他的阅读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五年级后,再讲作文技法,一切就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自己读来的,是靠教师的鼓励提高的。我的班级周报就是学生自觉写作的动力源泉。每周两期的作文周报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习作水平的窗口,所有在周报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只提供参考意见。这省去了我一本本批改作文的时间。(关于作文周报的做法,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做的更好的老师,就是管建刚,他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非常好。我原来的做法成本比较高,都能弄成彩色,插图,每周两期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文章被刊用。管老师的操作可以移植,简单易行,我这个学期参考了他的做法,简单多了。他还有一整套的激励措施考试。)
二、“素读”有量日日清
每天要有一定的“素读”量。我这样来规划孩子们的“素读”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我们的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最低阅读量是154万字,一二年级要求每个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5万字以上,可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是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依然难从高耗低效的语文困境中突围。而对记诵量就根本没有提。我们现在是对学英语的要求很明确,有准确的记诵量,母语却没有。
“素读”的作业要在校内完成。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
早读很重要。在学校取消早读课之后,我依然坚持每天陪那些自愿回校早读的孩子一起读书。正如崔姆•吉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引用奥维尔•普瑞斯科特所言:“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老师的引领很重要。我喜欢让孩子们以读书声开始每天的课程,我也喜欢让孩子们见到被我捧读的文字。
凡是要背诵的文字还是在校内清要好。一本书,坚持每天几行,一学期总背会了。化整为零,寒暑不变,日有所诵,集腋成裘。
我给一个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的规划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在实践中,我总结的经典“素读”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大经 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首先,根据年段选好读本。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为识字计,最好是以明清时期的蒙学读本开始,对识字有绝好的帮助。(举〈千字文〉的例子。儿歌,童谣也可以渗透一些,相伴每天回家阅读童话故事,两个学年就可以解决基本的识字问题了。许多学前没有任何识字经验的孩子,经过一个学年的诵读,都可以自主阅读普通的儿童文学了。虽然有很多人拒绝明清之前的读本,我个人认为“三百千”和《声律启蒙》这样的书,文字非常美,内容也基本健康。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人用什么语言跟孩子说话的:
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
十二个字,朗朗上口,把一个孩子晨起洗漱以及上厕所后该有的卫生习惯讲得这么具体而精炼,除了汉语,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的语言能有这样的功力?
再看这样的文字: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鳌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锋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94个字一段,典雅的文字,妙曼的音律,集历史、地理、天文和论理于一体,单从文字而言,这样的语言读多了,就不会让大量的汉字躺在字典里沉睡了。语文课应该尽量为孩子们创造机会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不仅仅是课本上那几个字。
当然,像我们的同行丁慈矿老师编的《小学对课》也很不错。你听: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这样的文字读多了,人会有诗性的。五年级下期,我们学了吕岩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我怎么也没想到,班里一个十分腼腆内向的叫彭紫盈的女孩在日记里把它改成了《声律启蒙》中的句式: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六七里,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中。
还在日记里注明:老师,后面的不对仗,怎么办?我们全班读过后,集众人之所长,改为这样: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饱饭黄昏后,卧月蓑衣中。六七里,三四声。草埔六七里,笛弄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复去卧月蓑衣中。
还有更经典的。现在英国留学的一个姓徐的女孩,三年级时我教了她们好几首小令《如梦令》之后,写出这样的词来:
常记天河北路,爸爸饮酒过度。醉眼闯红灯,却被警察捉住。呕吐,呕吐,引来野狗无数。
万般刚毅化为绕指柔,那个忙于生意的父亲,立誓从此酒不致醉。
我把这个同学的这首词在班上读过后,有个叫忠恕的孩子有天也写了这样的一首词:
昨日商场日暮,小子昂首阔步。掏出两元钱,捧走美味食物。忠恕,忠恕,吃得下泻上吐。
假冒名牌可恶,害我毒素满腹。上当还受罪,且向何方投诉?求助,求助,增加打假力度!
其二,利用班级的优势开展活泼的“素读”课,效果会更好。(1)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最好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这种形式比独个的诵读有趣,也容易记,我们试试看——
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③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④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①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②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③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④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三四遍回返复踏之后,就能背诵了。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推进法,我们称为顶针式,学生也很喜欢。比如:
①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③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④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①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
接力读,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比赛状态中,好胜是孩子的天性,“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们不会觉得累。
(2)长诗可用表演的形式,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250多个字,如果按照一般的读法,学生会很烦闷,而且容易乱,前后会颠倒。如果是独个人自己练习背诵,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忘记了。但是,一开始就设置好人物角色,有的领背,有的和声,有的唱,就不一样了,不仅有趣,还不会错乱。
(男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女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齐:快板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唱)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
吟诵,是一种古老的读书法。我们现在受媒体的误导,总认为古代的吟诵是很枯燥的,没有趣味的。其实,吟诵有很多乐趣。词和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按照平水韵的规则来吟诵。一般遵循:平长仄短,平高仄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尾字可长亦可短。(插入《破阵子》和叶嘉莹的吟诵)。格律诗的吟诵难在定调,不过,只要反复琢磨好一首诗词的格律和情感基调,还是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吟诵调子的。我也没有完全遵守吟诵的规则,只要方便记诵就行。比如,李煜的《相见欢》(分分平仄)
(领)林花谢了春红,(合:花谢春还红)
(领)太匆匆!(齐:太匆匆呀,太匆匆!)
(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男合:朝寒雨啊!女合:晚寒风!)
(领)胭脂泪,相留醉,(齐)几时重?
(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们现在爱听传统戏曲的人少了,这跟不会吟诵有很大关系。因为戏曲的吐字发音很讲究,必须是以吟诵为基础的。尤其是近体诗的吟诵,平仄格律都注意到了。汉语的音乐质感是很奇妙的。如果没有这种音乐特性,古诗词就不可能这么美了。我们现在读诗词只注意到文字的意思,而没有释放诗词的音乐信息,诗与歌本来是一体的呀。
不过,我们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吟诵的方式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开始会笑倒的。但可以改良一下,把吟诵穿插在教学中,作为记忆的一个方式。我时常将即兴吟诵时的内容用ppt中的“录制旁白”或电脑下载的录音软件录下来,放给学生听,课间也放,不断刺激,就不会忘记了。
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可以自由吟诵。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我时常会配以旋律,唱出来。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伴随着吟诵穿插的吟唱,这种读法很好玩的,我们来试试——
长安遇冯著(领读)
韦应物(和声——韦应物)
(领)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和——哦,灞陵雨呀!)
(领)问客何为来?(和——何为来呀?)采山因买斧。(齐:噢,采山因买斧!)
(领)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和——花正开呀,燕新乳!)
(领)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和——唉,鬓丝生几缕?)
(齐唱——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唉,鬓丝生几缕?)
吟唱,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教李白的《将进酒》时,一开始,孩子们读的腔调完全是高昂兴奋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学生读时,豪气尽显,却领会不了“万古愁”的沉痛和忿懑。于是,设计了几句关键的唱曲,你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学生听到这样沉郁低缓而激愤的曲调时,就开始反省刚才的读法,注意到诗中的几处关键的“反语”手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意境就顺带出来了。总觉得,诗,不需要讲得太透,但要了解大致的意境。
唱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比如,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很多人不记得全词,可是,借助歌唱就能继续回忆后面的词了。你记不住屈原的《橘颂》,就唱吧:“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多美的旋律,一唱三叹,油然流动。
不仅诗词类的文体可以吟唱,散文体的古文也可以读唱相和。比如《大学》,香港很多小学编成健身操或舞蹈。
(5)“听读”,是最好的复习和熟悉方式。我把很多诵读的内容先录下来变 成MP3的格式,用电脑接上音响反复播放。包括学生的诵读也可以这样录制。他们带回家去听。我在家也这样教女儿,把她每次的跟读录下来,她百听不厌。反复听的目的是为了反复读。曾国藩说:人生有三乐,读书出金石之声,一乐也。读到这种境地,就没有什么记不住的文字了。熟听能读、熟读能诵。(听录音——)
(6)纯文言体的内容如何“素读”呢?
我设计一个比较固定的课程模式:(看课件——以“素读”《老子》为例)
(7)贵在坚持,重在复习
螺旋式上升,诵新篇,不忘温故章。每次要回头复习前几天的内容,再开始读新的内容。坚持的功力是无穷的。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积跬步以至千里,这些智慧亘古不变。老子》说得更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开始的谨慎一直贯彻整个过程,才会有完满的功效。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任何事情仅凭一时的热诚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实,要背下几部书是一件宏大的艰巨的工程,但要是有方法,就不会成为苦役。坚持,就是好方法的之一。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是坚持的结果。
(8)经典“素读”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
每个学期,我们都集体阅读五本书,四本是浏览式读,读情节就可以了,其中一本是精读,得逐字逐句地读。精读的书我会动员家长参与,像五年级我们全班同读《三国演义》,很多家长真的是跟着孩子把这本书朗读过一遍的。我要求读原著,特别差的那几个可以读简易版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说读得很吃力,到十几回之后就没什么阻碍了。
课外阅读的书搬进课堂有一个很好的妙处,就是能延伸阅读的空间,能在教师的点播中获得阅读的深刻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在读《三国演义》时,喜欢了其中的卷首词——《三国演义》卷首词罗贯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告诉孩子们,这首《临江仙》的出处可能是跟宋朝陈与义的一首词有直接关系。大家看——《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英豪。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读读议议之中,有孩子说也许罗贯中就是读了这首词,才引发了创作《三国演义》的灵感,你看书中描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作者的“旧游”;有孩子说,罗贯中的这首词基本是仿照陈与义的,连词牌都一样,但是,他的这一首比陈与义的更豪迈,更有气魄,而不仅仅是对世事人物的感叹;有个孩子说,抄袭原来自古就有,不是新鲜事。
我不加裁判,却以此为引线,让他们不经意处接受了陈与义的另一首《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多好的词啊!什么是哀而不伤的人生常态?人生纵然多逆境,一杯淡酒敬东风。古人比我们做得好。
我习惯以一引十地带孩子们在课外书籍中漫游。比如,以《三国演义》为话 题,我们还学了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诵了《前赤壁赋》,把与此书相关的背景文字补充进去,激起一些孩子去阅读《三国志》。
每天的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预设量。我规定中高年级每天阅读5000字以上的文章。设计阅读跟踪表,定时定量,每天坚持,要家长参与。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的阅读量是一百五十多万字,然而,网上有统计数据,能达到这个量的是凤毛麟角。其实,只要规划好,这个量一个学期就能突破了。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孩子阅读了400多本书。令人高兴的是,有几个孩子的阅读品位已经非一般的同龄人可比,他们几乎鄙视简缩版或白话版的章回体小说,都是读原著,《东周列国志》《世说新语》“二十四史”等等都是读原著。高年级每天阅读两万字左右是很轻松的事。一本《三国演义》两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了。这种半文言性质的阅读对孩子一生都很有益。经过文言熏陶和没有读过文言的人,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小学生,经过文言训练的孩子,运用文字的能力会自如从容,文字的美感会不
第四篇:《素书》第一段学习心得
《素书》第一段学习心得。潘向东
大道无言无形,大道,本不可言,能说出来的就不是大道,真理无穷尽,但我们还是要坐而论道,谈道说道学道,传道授业解惑。所悟皆小道,但今以小道来悟大道,追寻大道。
《素书》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第一句,有的解释为: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个人理解为:道、德、仁、义、礼五者,存在于一体中。是一个主体的各种属性。(主体内涵外延可变,可小可大,可理解为个人、家、组织、国家、种族、人类、物种、星系、宇宙……)
就象一把刀,客观存在,有外观、刀芒、颜色、硬度、延展性等,也有锋利、杀气等,虽然每一把刀是独一无二的,但对这把刀而言,有可客观描述的指标,可用于复制出另一把刀,在另一把刀上出现相同指标,也有不可言说的其它属性,几乎无法复制再现,但所有属性,它们的全部构成一把刀,不可脱离刀主体而存在。离开刀去谈属性是无意义的。
对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具体理解,稍往大一点说,道者,天理;德者,人欲;仁者,情感;义者,价值激励;礼者,制度。
针对个人层面,主体是一个人。道者,人道,顺应天理的思想,精神; 德者,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遵守道去做事。人之所得,你所得到的也构成你的德,是道在你心中映射,是你个人感悟道后所得,是个人层面所领悟的道,是个人对外界,对万事万物的态度,是世界观; 仁者,对生命要充满仁爱,是人生观; 义者,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是价值观; 礼者,行为举止,是你对外的表现。
其中,道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但又是最核心的东西;德、仁、义为做人处世法则,处于个人内在;礼是你必须遵循的礼仪制度,是外界人可以看到你的、可以观察的表象。
同时个人认为上述五者分层级的,分为三层次五级,道是最高级层次,无所不在;德、仁、义处于第二层次,分三级;礼最容易遵守,位于第三层次。每一级控制支配下面的全部各个等级,下一等级影响反馈上一等级。礼是道、德、仁、义对人综合影响的结果,是个人理解道、德、仁、义后所显示出来的外在表现。得道之人,必祟德、尚仁、行义、有礼,得道是个人层面最高追求,几乎无限而不可及,天人合一,罕有人得;
有德之人,一般行仁、举义、尊礼,是他本心的流露,想人所想,博大胸怀; 仁爱之人,爱众生,必有义,急人所急,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礼慎独;行事有规距,符合大家的道德观、价值观,并践行之,举义之人,严格遵守处世法则,所以其必守礼;
君子守礼,是我们修身的起点,最基本的礼仪,无礼之人,不遵人伦之序,难得仁爱之心,更不用说其余,不学礼,不知义,难得仁,不见德,岂得道。随着人的成长和学习,习礼知义之后,修身抑恶扬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洗心净心,发展仁爱之意。量变质变,得大仁之后,方可修德完善自我,达到一定高度后,才去所求那无限的道。
礼最易习得,德、仁、义处于人的内在,按义、仁、德层级提高,但也能修身获得,道不可及,是天道在人身上的映射,既附着在人身上,同时又不属于人自身的属性,既在人意识最深处,却有贯穿人的全部,从德、仁、义、礼反映出来。
第五篇: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
素读经典
“经典”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那么何谓之“经典”呢?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什么是“素读”
“素读”是指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的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素读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程度严重。“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在1995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文章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一个学期,我们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几乎全民皆兵,费尽心计,却奈何不了一本只有三十篇课文的语文课本,绝大多数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这怎么得了呢!
当代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后,遭殃的是学生。反观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在那时,读书时提倡的正是素读。朱自清先生早已看到抛弃“素读”经典的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应有接触的义务。”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杂文生命根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的理性架空了,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名族,总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为世人所尊重。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经典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对其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片面化,会妨碍将来可能有的丰富而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孩童时期就需要接受国学素读经典的教育了,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熟读背诵历史上的智慧精华——经典,那就可能再生命中渐渐产生影响力,等到长大,理解力增进了,他十五岁会懂一些,二十岁会再多懂一些,三十岁懂的又不一样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对经典内涵会有更多的了解,伴着生命体验的丰富,对传统智慧将有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源头活水。
“素读”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远的不说,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
背诵过整本《孟子》……
(背诵也是有技巧的,育心的137学习法就是简单的诵读,读多了自然可以背诵,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背诵,这无形中就给予一种压力。)
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心中,早在他们“素读”的时候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可惜的是,六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
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是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知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运用累积式学习法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我们每天坚持30分钟阅读,巧妙的运用137学习法,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此“素读”之后,我们的人文素养、处事待人、品性修为都将有着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习群:100958772
如何学习国学经典,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为了孩子,家长必看:http:///programs/view/kzd-fdvQYec大易教育(上)
http:///programs/view/YMk0lDYq5rg/大易教育(下)每天付出30分钟亲子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