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素读经典的操作策略0-提交
“素读”经典的操作策略
“素读”是阅读方法的一种,来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最早对“素读”下定义的是日本人七田真。“素读”其实是一种很朴素的读书方法,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儿童通过反复朗读,在宽松平和的氛围中,利用作品的声律气韵,将所读的内容作永久、终生的记忆,是一个人对人文素养的原始积累。简单地说,“素读”是以记忆为主要目的的反复朗读。
经典著作是人类丰富的精神资源,只有阅读经典才有可能提高人的素质、涵养、人文素养,丰富人生体验。朱自清指出:“经典训练的目的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是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典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卡尔维诺这样说: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那么什么是“素读”经典呢?我认为,就是让读者直面经典,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经典,自悟自得其要义。简言之,把经典读背得——还读书一片干净的天空,使得经典作品“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卡尔维诺)。从这个意上讲,语文课堂“素读”经典(背诵经典),能让语文的教与学不再难(复杂)!
本文旨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读”经典的操作策略(“素读”经典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等)作以初探。重点从小学生“素读”什么经典内容且“素读”经典的量多少才算合适、经典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素读”、怎么来进行“素读”经典活动等方面的进行探讨。
一、首先要确保“素读”有经典读本,保证学生“素读”有较高起点,即从开始就阅读规范的语言。哪些经典作品适合小学生“素读”?怎么选择呢?“素读”经典的量多少才算合适?小学阶段如何安排这些内容呢?
(一)面对浩瀚的文字,时光限身的人们不可能穷尽一切读本,在出版业空前繁荣的今天,我们只能把目光聚焦在最优秀的作品上。一生中“吞下”几本最精粹的书籍,以不变应万变,以期将来精一博十之需,这是我们最经济而有奇效的明智之举。
“素读”选择的经典可以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以中国古典为主。选择方法和内容如下:
1、借鉴。经典教材内容可以借鉴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借鉴入选教材的的文章,尤其是名家之作。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中高年级可以背诵“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其篇幅不长,才一万多字,且行文优美,章节严谨,是完全可以背诵的。《论语》《孟子》中的精彩篇章或格言警句可以全背,而《老子》才五千字,多是对偶或正反串连的句式,琅琅上口。诗词之外,还可以现在《古文观止》、《庄子》和《史记》中的某些篇章。
2、选编。“素读”经典的教材内容不可只局限于本民族的,外国的优秀经典读本也该适当选择介入。如,到中高年级段,泰戈尔、普希金、纪伯伦、狄金森等作家的名篇可以让学生选背一些。不过,对外国作品主张以阅读经典的人物传记和小说为主,主要是考虑在语言上,译作始终是被置换过的语言,真正适合背诵的内容比不上典范的母语文本更显精美。还可以选择中外长篇巨著的精彩片段,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莎士比亚作品等让孩子背诵喜欢的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品读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其主动阅读长篇作品的兴趣。更应该选择一些本地优秀文化作品,如,李白、杜甫、元稹等在达州写下的诗篇,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为自己生活在达州而自豪。
当然,对于经典读本的选择我们不搞一刀切,允许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要把选择性“素读”经典与大量阅读、文段摘录联系起来,齐步走,通过广泛的自主阅读培养,为
学生运用文字提供条件,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语文素养也更扎实。
(二)选择好了“素读”的经典,那么“素读”经典的量要多少才算合适?
每天的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预设量。素读的学生是没有压力的。据估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
实践证明,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30~100字左右的必背文段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随年级升高还可以可以适当增加选背文段。坚持做到每日有所诵,“素读”量每日清。
另,经典“素读”可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不求人人并进,允许点面的参差。坚持五六年,奇迹就会发生。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浏览式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每学期,有班级通读的两三本书,其它的都是自主阅读。文段摘录积累也是自主,不定量,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的摘录量都在四万字以上。
(三)在“素读”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学习语文教学特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小学生对经典内容的认知程度,考虑教学的层次性和秩序性。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短小再中长篇,先韵文(儿歌、童谣)激趣,再以蒙学、哲史、诗文精读。重新整合母语教学的课程及秩序:
1、前三年重积累,一二年级突破3000字的识字量,及早进入独立阅读期。拼音教学可以简化.量化阅读和诵读:低年段每学年平均阅读两百万字,诵读300首儿歌童谣,150首诗词,50篇文言短文,熟记《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小学对课》《大学》《成语接龙》七本书。
2、中年段平均阅读三百万字,诵读现代优美散文100篇,背诵古诗词150首,“素读”《中庸》《老子》《论语》《朱子家书》《颜氏家训》《飞鸟集》《经典古文50篇》。
3、高年段平均阅读四百万字,诵读现代优美散文100篇,背诵古诗词150首,“素读”《庄子》《孟子》和《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中的选篇。
小学六年的具体的“素读”课程,可以参考如下安排:
一年级上期:《弟子规》《小学对课》选背及50首唐诗
一年级下期《三字经》《千字文》《小学对课》选背、50首唐诗、十篇散文
二年级上期《大学》《小学对课》散文选背及唐诗和词曲50首
二年级下期《中庸》《声律启蒙》散文选背及词曲50首
三年级上期《论语》《声律启蒙》散文选背及词曲50首
三年级下期《孟子》散文及诗词30首
四年级下期《庄子》散文及诗词30首
五年级上期《老子》、《诗经》50首、散文选背
五年下期《古文观止》选背和《诗经》50首、散文选背
六年级上期《现代美文素读》《名言格言素读》诗词 50首
六年级下期一百首诗词、一百句名言警句、二十篇散文。
二、要确保经典有一定的时间、场合“素读”,保证学生身心轻松。“素读”经典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这是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即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轻松“素读”经典。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从哪里来,什么地方“素读”?因为语文教学本来就有教材和应达到的课标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避免“霸课”行为。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必须要做有心人。因为你不能指望现在的孩子会自己去坚持诵读,也不要全部指望家长帮助辅导,所有的背诵量必须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因
此,我们教师的指导和策略很重要。要改变教学方式,巧妙利用时空,课堂内外结合和学校内外结合,以学校内的课堂内为主,持之以恒,奇迹必现。
1、挤出一定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将“素读”引进课堂,迫使教师熟透小学教学的目标和教材,适当取舍;打破以往的常规,语文课革新旧的宣讲或苦练模式,一本教材我不再漫讲一学期。低效的课堂是怎么造成的?往往是老师讲得过多,学生阅读得太少造成的。这样语文课可以节约出大量时间(一学期大约一个多月时间)让学生读书,中低年段每周基本上有两节课,高年段每周一节课,大多数孩子不仅能通背教材,还能背诵“素读”的内容。
2、利用在校零碎的时间。每周二至周五,早读二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每节语文课前两分钟,有时语文课后挪出五到十分钟等,在教师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读和背。
3、让学生利用在进学放学路上和在家里时间。摈弃以前老一套的听写、抄写、组词、造句等重复性作业的练习,告别题海,由家长督促学生每晚坚持诵读二十分钟。“素读”经典几乎没有什么较高的微格技术要求,只要家长肯带着孩子读书,不是教师专业的父母都可以操作,学生也非常乐意接受。“素读”的作业本身基本上不需要回家完成,因此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是“读书”和“采蜜”(做读书笔记或摘录)。设计好阅读跟踪表,每天的阅读书目和大约字数都要登记。
这样看来,“素读”经典是辛苦的工作,实际上苦的并不学生,而是老师。
三、确保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保证经典“素读”有实效。
怎么来实施“素读”经典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际上是以“素读”经典为切入点,探索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它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就离不开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否则,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开展“素读”经典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学校强力干预,各方密切配合,教师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素读”经典。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校宏观统筹,共同关注,为“素读”经典教学持续开展的夯实基础
1、以学校领导为龙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校领导牵头,通过行政渠道进行培训,提高领导及教师对“素读”经典及其重要性的认识,知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是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语文能力的最简捷而有奇效的训练方法,是母语教学之路的回归,是汉语的习得之道,是对民族精神的呵护与培养。
学校还应制定教学改革措施,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素读”经典计划及具体保障措施,确保“素读”经典活动能正常进行,同时将“素读”经典纳入教师考评中来,与教师效益考核挂钩,并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素读”经典。各教研组、备课组、各位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协调,形成合力,通过教师、家长的引导、督促并激励学生“素读”经典。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经典“素读”的兴趣。
首先精心布置校园,为“素读”经典推波助澜。学校要投入经费,在校园内空地有名人塑像,围墙有名人名言,在教学楼的楼道建设书架,壁中悬挂精心制作的名人读书方法和名人读书故事、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笔记的写法以及“书林漫步”中外经典名著简介的条幅或玻璃框,让楼道内的墙壁“开口说话”,把好的读书方法及读书的作用“告诉”同学们。同时各班的语文教师在教室设置读书角,墙壁上悬挂“素读”的有关内容,还可带领学生参观、阅读悬挂的内容,并进行生动耐心的讲解。这些做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濡染熏陶中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建立好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图书室每周向班级开放一次,同时各班教师发动学生形成读书分享俱乐部,把自己好书分享给大家。班级图书角至少达到藏书每人两册,并保证每月适当更新。还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
其次,利用学校“小喇叭广播站”向学生宣传阅读的好方法及爱好读书的学生的事迹(尤其是本校的),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再就是领导、教师、家长要带头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最好有一个全校师生共同读书的时间的规定,如每天到校至早晨8:00上课以前的时间,全校师生静心手捧自己喜爱的书籍,陶醉其中。家里可以在每天睡觉前20分钟。
学校和班级还应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素读”经典的展示活动,激发兴趣,保持热情。如,学校定期组织年级段和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并按学期评出优胜诵读班及“诵读之星”;开展“我与经典同行”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交流心得;每期末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活动及“读书笔记、日记、循环读书笔记展评活动”等等。这样,让整个校园、每间教室里洋溢着书香的芬芳。
3、加大教师专业化培训力度,鼓励自我研修,努力提高教师“素读”经典的理论水平。
首先是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每月至少2次,利用周五的学习时间组织开展“素读”经典的研讨活动,学习“素读”新思想、新理念,讨论在“素读”经典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思路,分析“素读”经典现状,研讨“素读”经典实验方法,观摩课堂“素读”经典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同时要做到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使“素读”经典培训正规化、常态化。
其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理念。经常组织教师参与各种与“素读”有关的培训活动、研讨会、报告会等,聆听著名学者对“素读”的见解,学习他们的关于“素读”的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的提高对“素读”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适时请专家来校辅导,进行“素读”经典观摩活动,聘请专家学者走入本校“素读”经典课堂,认真听取他们对“素读”经典教学的建议,并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
其三,保持本校教师、家长之间的顺畅交流。除了常规教研时的交流外,还要建立“素读”QQ群,确保“素读”经典相关成员之间能不受时空的制约,保持双向沟通,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能在第一时间分享“素读”中的新发现。
(二)教师微观引导,精心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提高“素读”经典教学效果。
教师,是阅读的引路人,是素读经典的示范者,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堂,也不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在《朗读手册》中奥维尔·普瑞斯特科有这样一句话:“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她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在学校里,老师理应是这样的一个高明的引领者。
1、把握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引导有的放矢,让素读成为一种乐趣。现在的孩子六岁入学,今后的六年都属于从摹仿口头语言转向摹仿书面语言的黄金期,属于储备语言的最佳年龄。小学生最大的优势不是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是记忆力。就算在入学前没有得到过记忆开发的孩子,通过六年的训练,也可以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因此,教师要定好每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的计划,巧妙的设计多种趣味性的方式,充分激发孩子的能动性。
一年级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来培养开口读的兴趣:未识字,先读书;“素读”多,讲解少。每一届的新生第一天入学,教给他们一首叶圣陶的打油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爹娘,不算是好汉!谁说我小怕困难,咱来比比看!(后两句是陈琴老师加的)
经典“素读”的读练原则:求略懂(不需要老师的详细讲解。对着注解,了解大意就够了),求量变,求熟记,求自悟(正如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梁衡先生所言:“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
身的营养。”)
2、教师当采用科学、合理的经典“素读”教育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经典“素读”教学形式,让儿童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肯定不能照搬古代的私塾授课方式,那种以教鞭威吓为手段的枯燥乏味的模式已经证明不可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基本分两种,一种是平时的家常课,一种是公开课。家常课里基本上先听老师讲,然后是学生埋头做各种习题;公开课呢,基本上是表演课,非语文的艺术成分大量呈现。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应多用“素读”的观点,朴素地读,开口读,才是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
“素读”课堂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朗读,表演读,吟诵。授课实践及经验告诉,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古代的经典训练课堂进行改良,效果显著。比如,诗词教学可以运用“唱诗”法,像《论语》《孟子》等文言,可以运用“剧本”结构法,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韵文,依其节奏,设置为“快板”法、“小组接力”法等等。
利用班级的优势开展活泼多样的“素读”活动形式,做到“素”而不淡,“素”而有趣,效果会更好。具体讲:
(1)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最好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比独个的诵读有趣,也容易记。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推进法,也称为顶针式,学生也很喜欢。还可接力读,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比赛状态中,好胜是孩子的天性,“与人斗,其乐无穷”,孩子们不会觉得累。
(2)长诗可用表演的形式,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250多个字,如果按照一般的读法,学生会很烦闷,而且容易乱,前后会颠倒。如果是独个人自己练习背诵,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忘记了。但是,一开始就设置好人物角色,有的领背,有的和声,有的唱,就不一样了,不仅有趣,还不会错乱。
(3)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
吟诵,是一种古老的读书法。我们现在受媒体的误导,总认为古代的吟诵是很枯燥的,没有趣味的。其实,吟诵有很多乐趣。词和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按照平水韵的规则来吟诵。一般遵循:平长仄短,平高仄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尾字可长亦可短。(插入《破阵子》和叶嘉莹的吟诵)。格律诗的吟诵难在定调,不过,只要反复琢磨好一首诗词的格律和情感基调,还是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吟诵调子的。我也没有完全遵守吟诵的规则,只要方便记诵就行。比如,李煜的《相见欢》(分分平仄)汉语的音乐质感是很奇妙的。如果没有这种音乐特性,古诗词就不可能这么美了。我们现在读诗词只注意到文字的意思,而没有释放诗词的音乐信息,诗与歌本来是一体的呀。
(4)伴随着吟诵穿插的吟唱,这种读法很好玩,唱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比如,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很多人不记得全词,可是,借助歌唱就能继续回忆后面的词了。不仅诗词类的文体可以吟唱,散文体的古文也可以读唱相和。比如《大学》,香港很多小学编成健身操或舞蹈。
3、创新背诵形式,提高“素读”效率。教师要采用自己及其学生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可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背诵经典的活动。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和孩子们比赛,看看谁最先背会。你会惊喜地发现师生同背,其乐无穷。
“听读”,不仅是对“素读”内容最好的熟悉,也是复习和背诵的极好方式。教师把要教“素读”的内容先录下来,用电脑反复播放,也可把学生的诵读声音录制下来,让他们在路上或家里去听,去跟读。这样反复听、读,熟听能读,熟读能诵。
与默写相结合,达到更精准、熟背。
素读要取得实效,贵在持之以恒。螺旋式上升,诵新篇,不忘温习故章。每次最好回头复习前几天的内容,再开始读新的内容。还应适时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巩固背诵成果。滴水
穿石,集腋成裘,积跬步以至千里,这些智慧亘古不变。
4、语文课堂上用好“素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素读”课。
我们应抛开传统素读教学的流弊,以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理念为,加强生活链接、故事引路、趣味游戏、背诵擂台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在“素读”课堂上要努力学习借鉴成功的“素读”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探索创新,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比较固定的课堂模式。以下是较为成功的可借鉴的课堂素读教学模式:
一是“经典课堂六幕剧”的素读模式。这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陈琴创立的素读教学模式。第一幕: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第二幕: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格言美;第六幕:相关链接,故事屋——我爱听。
二是“以读促学”的素读模式。这是北京市房山区坨里中学的张连云创建的。“即通过教师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和学生的练读、体验、感悟,以及师生在诵读美感、基调、技巧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直指文本思想,情感、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标,进而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能力,乃至陶冶其道德情操、审美、个性等各种品质。”教学中强调由“读”向“学”的迁移。其中“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保障。
“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素读有20种方式,恰当采用能使课堂呈现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局面。其中有两种方式感染力很强:接力式诵读,是对诗词或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式诵读。先给学生分组,给诵读的内容分组,学生的组序可以不断变换,不断循环,三四遍回环复沓朗读可致背诵。也可采用递进式推进法,称顶针式诵读。唱和式诵读,是由一个学生领读,每读到一个自然段或诗歌一小节的末句时,其他学生齐声和读这句;也可由教师或学生领读上句,其他学生和读下句。
(三)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确保家长支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进行“素读”经典。“素读”经典家长的配合不可等闲视之,否则,有的家长可能极力反对,会说:飞船都上天了,让孩子们读那些老古董,不是搞封建吗?这简直就是开倒车嘛!因此,学生家长是一个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的不可或缺的后盾。
1、发起倡议。在学期之初,必须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向家长具体介绍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号召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给孩子至少读或讲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号召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至少和学生共同读书30分钟,并赢得家长对经典诵读的重视与支持。
2、参与活动。素读的内容或精读的书书籍要动员家长参与。家庭里,鼓励家长也跟着孩子“素读”,也鼓励孩子回家充当父母的“素读”小老师,开展亲子共诵古诗文活动。低年级家长每天做到至少给孩子讲或读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一首诗,并填好每周一张的“学生亲子阅读情况家校联系卡”,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学生的读书情况。中高年级每天阅读5000字以上的文章。设计阅读跟踪表,定时定量,每天坚持,要家长最好参与。
请家长参加每学期各班举行经典“素读”展示活动,向家长汇报活动取得的效果和今后的设想。每期末开展“最佳读书宝宝”、“书香家庭”、“识字大王”、“读书大王”、“古诗大王”、“讲故事能手”的评选活动。
总之,“素读”经典,让我们把课堂讲废话的时间用来给孩子读背终身受益的书,变废为宝;把休息的时间挤出一点用来让孩子多读有益的书籍,提高素养。现在我们需要致力探索的是:“素读”经典如何更好地进入现在的课堂,如何让更多现代的孩子接受,让孩子在享受节奏音韵美的“素读”中感受“素读”带来的喜悦。坚信,“素读”经典,将为我们孩子的插上隐形翅膀,待到时机来临,必能凌空翱翔。
小学语文,不妨“素读”!“素读”经典,素养自见!
思路提示:
操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进行活动。
策略: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或在一定政治路线指导下,根据具体条件而规定的斗争原则和方式方法。
三个方面:时间 空间 内容 实施 原则和方式方法
第二篇:素读心得
感受“素读”经典之美
------听陈琴老师讲座有感
涌口小学 王晚虹
这个学期,我校积极响应教办的要求,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学初,我们早已把开展经典诵读的方案写好,连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赏读》也组织教师们编好了。正苦于思索如何发动老师全身心投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刚好,镇教办领导邀请了全国经典教育领域里的名师——陈琴老师到我镇作经典教育专题报告。机会难得呀!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经典诵读的工作,让我校老师了解经典教育最前沿的动态和方向,启迪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提高经典教育的实效性,我组织了全体语文老师听了讲座。
刚进会场,我校的一位年轻教师就偷偷问我:“何谓‘素读’?”我一看会场上的标题——“经典素读课程构建”专题讲座,是啊!“素读”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禁遗憾自己孤陋寡闻。在讲座中,陈琴老师讲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的读。听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只是读呢?陈琴老师解释道:七田真说过“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哦!原来,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正是在《希泊来圣经》和《塔木德》等经典的教育熏陶下,才成为能读会写、智力超群的民族的。对啊!从小学到高中,我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并不是课本中的什么知识,而是小学五年级时自己偷偷地看《聊斋志异》中的优美词句。而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总是想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含义,语言的奥秘,方法的使用;想想,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他们自己,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去自己体味,自己摸索,自己感悟。
陈琴老师还鼓励大家“素读”,把“素读”课程进入课堂,并指出要多吟诵、少讲解,诗词靠感悟,让教师做“素读”经典的引路人,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她当场示范吟诵,声情并茂,让我如梦初醒,发现原来诗歌可以如此美妙地吟诵而知其意。在讲座中,我们还知道了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她引用了朱自清的话:“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 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同时,陈琴老师还引用清人张潮所说的话:“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评价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经典的内容就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陈琴老师用她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她做到“素读”有量日日清,每日100字左右,如:一年级要求《弟子规》《对课》选背,还要选背50首唐诗;下学期安排《三字经》《千字文》《小学对课》,选背50首唐诗等。每个学生都准备“素读”记录本,每天二十分钟,日不间断,日有所诵,日有所记。为了帮助孩子们“素读”,她利用班级,开展各种活泼“素读”形式,如分组接力读、分组顶针读、镂空记忆式读法、变换节奏、唱和相趣、长诗设计为对白似的表演形式等。这些“素读”形式很适合孩子们的记忆,13岁前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段,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相信背下来的东西在他们的心里烙下的痕迹,一生也不会抹去。其实,在课堂教学中,素读经典就是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积累”。在让学生大量地诵读的同时,就是为了将来的“厚积薄发”。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把经典当成一种游戏,乐此不疲;让他们在素读的过程中品嚼语言的韵律,积淀诗词的华彩,体味语文的魅力。因为陈琴老师也是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所介绍的经验和做法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引起在座教师的强烈共鸣。报告厅内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她送给我们一句话:“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可能有学生高品位的阅读。做一个读书的教师,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福音。”
这天,陈琴老师不仅讲了“素读”的目的,各种活泼的“素读”形式,她还用美妙的吟诵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多学习陈老师的教学经验,更要学习她的吟诵,那让我痴迷的吟诵,唤醒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三篇:经典素读教学法
经典素读教学法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对素读的诠释是这样的:“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是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说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六到十个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每个孩子必须从三岁就开始接受“素读”训练,他们的《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圣经》)、《塔木德》等经典都刻入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中国传统的母语教学也是以“素读”法为主要的手段,两千多年里,这种方法从没被怀疑过。中国历史上那一代代的文化巨擘就是靠这种方式获得坚实的童子功的。先来看看“素读”法跟我们今天的母语习得法到底有何不一样——
我们只看两点:
其一、旧时的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把所读的书完全烂熟于心,不似今天这样蜻蜓点水般:翻过千万卷,却没有读破一本书。这种雁过无痕似的读,难以获得积累的功效。古人强调要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我们现在是常常让学生断章取义地“选择你喜欢背诵的段落”,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更谈不上对作者行文的“气”势参悟了。因而,我们看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现在的一个大学本科生连写一首打油诗都很困难。为什么?
让我们记一记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的话:“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我们通常佩服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倾慕他们的功底深厚。其实,他们读过的书许多人都是“知晓”的———知道其书名,晓得书中的片言只语。
清人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评价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 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其二、旧时私塾里的诵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经典有什么好?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的一样:“这种作品(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阅读绝对不是只读跟自己的理解水平相当的文字,必须是有智力挑战的坡度,那些要深植我们记忆深处的文字,就更应该是那种值得我们一辈子“玩味”的文字了。比如,我小时候读《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个句子好懂吧?可是,我可能属于特别迟钝晚熟的家伙,到初三时,有一天发现我家后院种的月季,向南的那边的花开得多且大,而北面缺少阳光照耀的月季叶子长得大且绿,花儿开得很少。于是猛然间明白了“向阳花木早逢春”的含义。如果当时我的记忆里没有储备这句话,也许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我总认为好的文字是一贴养身的良药,其药效是明眼难见其猛劲,身心却受其滋养。到了一定的时机,总会因其存在而福德圆满。比如,有多少少年能懂得《易经》里乾卦第一中的“潜龙勿用”“亢龙有悔”?但是,这样的文字储存在记忆里,就会是我们人生的护心丹,紧要关头,它们总会起到回天有术的奇效。
此外,单从语言的传承规律而言,古人将“素读”经典作为母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可谓是最便捷最有实效的方法。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的学说,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比如有学者这样论述《孟子》的语言:“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臻于成熟,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我们读先秦散文一直到唐宋八大家就会发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后来的散文大家无一不受老庄及孟子的影响。尤其是政论语言,多是孟子之风。而我们现在所读的白话文章,就语言文字而言,却鲜见有经典文本那种精炼简约、晓畅准确的功力。
比如,你让三岁的孩子读《儿歌三百首》和读《诗经》《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文字哪一种更有意义呐?有一次,我教三岁多的女儿读《蚂蚁搬虫虫》,原文是:“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个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我开始读了三遍,女儿边玩边听,却不跟读。第四遍,我再念:“大蚂蚁,搬虫虫,一个搬——”,女儿突然接口:“一个搬,不肯动;两个搬,搬动动;三个搬,还没用——”我当时一边笑一边就想,我们一二年级的许多儿歌竟然是这些三岁幼儿都可改编出来的呀!这些内容给孩子们当娱乐读本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费工夫储存。同样是讲虫虫的,我宁愿选择〈诗经〉里的《螽斯羽》来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敏敏兮;螽斯羽,辑辑兮,宜儿子孙,蛰蛰兮.多美的象声词,多美的意境和格调!那些大虫虫如何能跟这样的文字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比肩而立呢!大卫·亨利·梭罗说:“首先要读最好的书,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
教师的阅读,是个尴尬的话题。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苦读的人。读的书很少,面也很窄。实在不敢在老师们面前卖弄。只是,有一个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觉得语文老师一定要读完那几本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子名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老子》《庄子》《六组坛经》。这几本书,加起来不足十万字,却足能证明中国为什么是儒释道三家一统的国度。
现在很多读书人都没有去读这些原著文字,却读了很多注解这些文字的书。比如,你没有读《论语》,却去读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那就是绕弯道了。唐朝的读书人比我们聪明,他们那时候也是面对着繁杂的书库,也主张胡乱地读,风吹哪页读哪页。可是必得经过一个虔诚的经典阅读训练期,也就是说:素读经典。今天,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可以学学唐人的做法,由儒家经典再辐射到诸子百家。像苏东坡,就是这样。你看他读儒家的道家的法家的墨家的释家的,各家的代表名著全都烂熟于心。
五四之后,几代的中国人都错过了经典启蒙的训练,老师也是。师范院校里能练练书法的,工作后就算是有点底气的了,腹有诗书,是到季羡林钱钟书那一辈人的绝唱了。2009年7月11日,中国损失了两位文化巨星: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那一天,我在新加坡的圣婴小学门前沉思: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能力培养像季羡林这样的真学者吗?18岁的季羡林,在济南省立高中读书。他后来说自己五六十年来笔耕不辍,全因在这有位名叫董秋芳的国文老师。一年之后,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但耄耋之年,他依然把自己一生的学养修为归于那位董老师的引路之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我想,举目而视,我们现在已经鲜见董秋芳那样有影响力的教师了。可是,我们可以一代代接力,总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会成为再造大师学者的摇篮。
从我们自己开始,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每天挤出一个小时读点书,背诵一小段有份量的文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在山东有一位我所敬仰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前不久,他告诉我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事。他说自己是从49岁开始每天背诵一段文字,几年下来,背诵了好几本书。《论语》是这样背熟的,《老子》是这样背诵的,好多唐诗宋词是这样背熟的,现在开始背诵《易经》。因为坚持背书,退休之后,他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每年依然在写作,到处讲座,走进了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好书真是慈悲菩萨,总是有求必应。关键是我们有求取的心,应验总会依约到来。我最近在学英语,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读一读纳博科夫和卡尔维诺的原著,这个愿望放在心里快二十年了。前几天,我去新加坡,跟那里的老师聊天,虽然有英语环境的他们,每天都在坚持阅读和记忆英语单词,他们说,就算会讲英语,也不见得会阅读英文名著,因为英语的词汇变化快,50年就是古籍了。每天阅读一份大的英文报,也会翻字典或辞典。我回来就开始有样学样,每天阅读一两篇英文,开始是50个单词,现在能读到500个词汇的短文了。我规定自己每天记10个单词,三年的时间,除去忘掉的,怎么的,也能记住四千来个词汇吧。有了这些词汇垫底,阅读原著应该不成问题了。
背书,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外语,除口语外,要掌握书面语,就靠背书。我读大学时,遇到一位日本学生,他能够用汉语把整首《离骚》背得滚瓜烂熟。我当时惭愧极了,因为除了开头的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之外,我只会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其它的都不会了。这位日本朋友促使我下决心要背诵一点艰涩的文字。
每天早上,我会准时在课室里陪我的学生诵读。有时,学生诵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我在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从一年级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始,到二年级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到三年级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到四年级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到五年级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六年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冥者,天池也。”每天坚持,整本整本地背诵,滚瓜烂熟,反复巩固,六年,我们背诵了五百多首古诗词,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选背了《孟子》《庄子》《古文观止》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飞鸟集》和《狄金森诗选》以及许多优美的散文诗。比如,海明威的《真正的高贵》,罗曼·罗兰在《巨人三传》里的三篇序言,鲁迅《野草》中的序。这些文字,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留在我的心田里。我特别感激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这本书。他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把他这个观点,跟帕斯卡尔说的“人是思想的苇草”联合起来看,人就是依仗文字符号思想的动物。这么多年来,依着这些文字符号,我走过了人生长长的若干段漆黑的路。而我同样相信,我带给每一个学生小学六年的母语学习经历,也会是终生难忘的。
所以,教师,是阅读的引路人,是素读经典的示范者,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堂,也不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
“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
一、“素读”的时间哪里来?
我们来算算现在的授课时数,每周平均是7节课,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们学校现在是三十五分钟。一个学期除去节假日按十六周授课时间来算,总共授课时间是不到75个小时。那么一学年用来学语文的时间不也就六天而已。而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经常要挪用大量的时间去处理班级琐事。真正用来学语文的时间多吗?不多。
但是,却很费劲。一个学期来下,教研员、授课老师、家长、学生费尽心力就是奈何不了那三十来篇课文的语文书。为什么?问题当然是数不胜数。比如,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截然不同的教法。教法不同,其实内容的裁定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似乎什么都要我们教,结果是洞越挖越深,光明和养分越来越少。师生都在洞里挣扎着。
我侧向于把课文当做范文来教。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提供的仅是范例,完全不必把整个学期的时间都耗在语文书里。高年级一周7节语文课,我这样来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一节课外阅读课,一节习作宣读课,剩下的四节是语文课。如此算来,除了练习,一个学期真正用在语文课本上的课时数大概就是60多个课时。平均两课时一篇课文。我的课简单到只有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学,二是师生评讲课文特色,三是通背课文。
课前,让孩子把每篇课文读熟,熟悉生字词。正式上课,我会根据课文听写或听说:比如《桂林山水》,我说:“桂林的水真静啊——”,学生就能基本说出下一句,不要求百分之百的符合原文,但关键词句要对。将预习熟读课文作为教教材的重要环节,所有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读熟练,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先背诵下来。一册教材的课文只有三十篇左右,通背并不是难事。用于课前学的预习时间只需 三十次作业,有预习作业的时候就不用写其它的书面作业。交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比如预习时,让学生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A、写什么——内容追问;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正式上课时,就直接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漫谈无度。
我始终觉得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来上课。我属于不善于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那些大师级的精美课我一点都学不来。也曾经下功夫去揣摩过那些设计很精致的课例,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时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还把正式的写作教学放在五年级才开始。中低年级全是学生的自由日记,每天自己写一段话或一篇日记。我称这段时间我“素记”训练期——朴素的、真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目的不是获的写作技巧,而是养成运用文字的习惯和信心。每天的作业就是读书、采蜜,低年级规定十分钟的日记时间,中年级是二十分钟,能写则写,不能写就收笔。加上教师每天不遗余力的鼓励,没有经过作文训练的孩子一样能写出好文章。因为他的阅读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五年级后,再讲作文技法,一切就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自己读来的,是靠教师的鼓励提高的。我的班级周报就是学生自觉写作的动力源泉。每周两期的作文周报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习作水平的窗口,所有在周报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只提供参考意见。这省去了我一本本批改作文的时间。(关于作文周报的做法,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做的更好的老师,就是管建刚,他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非常好。我原来的做法成本比较高,都能弄成彩色,插图,每周两期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文章被刊用。管老师的操作可以移植,简单易行,我这个学期参考了他的做法,简单多了。他还有一整套的激励措施考试。)
二、“素读”有量日日清
每天要有一定的“素读”量。我这样来规划孩子们的“素读”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我们的新课标规定小学生的最低阅读量是154万字,一二年级要求每个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5万字以上,可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是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依然难从高耗低效的语文困境中突围。而对记诵量就根本没有提。我们现在是对学英语的要求很明确,有准确的记诵量,母语却没有。
“素读”的作业要在校内完成。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
早读很重要。在学校取消早读课之后,我依然坚持每天陪那些自愿回校早读的孩子一起读书。正如崔姆•吉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引用奥维尔•普瑞斯科特所言:“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老师的引领很重要。我喜欢让孩子们以读书声开始每天的课程,我也喜欢让孩子们见到被我捧读的文字。
凡是要背诵的文字还是在校内清要好。一本书,坚持每天几行,一学期总背会了。化整为零,寒暑不变,日有所诵,集腋成裘。
我给一个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的规划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在实践中,我总结的经典“素读”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大经 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首先,根据年段选好读本。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为识字计,最好是以明清时期的蒙学读本开始,对识字有绝好的帮助。(举〈千字文〉的例子。儿歌,童谣也可以渗透一些,相伴每天回家阅读童话故事,两个学年就可以解决基本的识字问题了。许多学前没有任何识字经验的孩子,经过一个学年的诵读,都可以自主阅读普通的儿童文学了。虽然有很多人拒绝明清之前的读本,我个人认为“三百千”和《声律启蒙》这样的书,文字非常美,内容也基本健康。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人用什么语言跟孩子说话的:
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
十二个字,朗朗上口,把一个孩子晨起洗漱以及上厕所后该有的卫生习惯讲得这么具体而精炼,除了汉语,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的语言能有这样的功力?
再看这样的文字: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鳌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锋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94个字一段,典雅的文字,妙曼的音律,集历史、地理、天文和论理于一体,单从文字而言,这样的语言读多了,就不会让大量的汉字躺在字典里沉睡了。语文课应该尽量为孩子们创造机会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不仅仅是课本上那几个字。
当然,像我们的同行丁慈矿老师编的《小学对课》也很不错。你听: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这样的文字读多了,人会有诗性的。五年级下期,我们学了吕岩的《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我怎么也没想到,班里一个十分腼腆内向的叫彭紫盈的女孩在日记里把它改成了《声律启蒙》中的句式: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六七里,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中。
还在日记里注明:老师,后面的不对仗,怎么办?我们全班读过后,集众人之所长,改为这样:
草对笛,铺对弄。横野对晚风。饱饭黄昏后,卧月蓑衣中。六七里,三四声。草埔六七里,笛弄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复去卧月蓑衣中。
还有更经典的。现在英国留学的一个姓徐的女孩,三年级时我教了她们好几首小令《如梦令》之后,写出这样的词来:
常记天河北路,爸爸饮酒过度。醉眼闯红灯,却被警察捉住。呕吐,呕吐,引来野狗无数。
万般刚毅化为绕指柔,那个忙于生意的父亲,立誓从此酒不致醉。
我把这个同学的这首词在班上读过后,有个叫忠恕的孩子有天也写了这样的一首词:
昨日商场日暮,小子昂首阔步。掏出两元钱,捧走美味食物。忠恕,忠恕,吃得下泻上吐。
假冒名牌可恶,害我毒素满腹。上当还受罪,且向何方投诉?求助,求助,增加打假力度!
其二,利用班级的优势开展活泼的“素读”课,效果会更好。(1)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最好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这种形式比独个的诵读有趣,也容易记,我们试试看——
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③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④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①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②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③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④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三四遍回返复踏之后,就能背诵了。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推进法,我们称为顶针式,学生也很喜欢。比如:
①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③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④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①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
接力读,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比赛状态中,好胜是孩子的天性,“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们不会觉得累。
(2)长诗可用表演的形式,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250多个字,如果按照一般的读法,学生会很烦闷,而且容易乱,前后会颠倒。如果是独个人自己练习背诵,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忘记了。但是,一开始就设置好人物角色,有的领背,有的和声,有的唱,就不一样了,不仅有趣,还不会错乱。
(男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女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齐:快板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唱)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教给学生吟诵的基本方法,自创吟诵的旋律。
吟诵,是一种古老的读书法。我们现在受媒体的误导,总认为古代的吟诵是很枯燥的,没有趣味的。其实,吟诵有很多乐趣。词和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按照平水韵的规则来吟诵。一般遵循:平长仄短,平高仄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尾字可长亦可短。(插入《破阵子》和叶嘉莹的吟诵)。格律诗的吟诵难在定调,不过,只要反复琢磨好一首诗词的格律和情感基调,还是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吟诵调子的。我也没有完全遵守吟诵的规则,只要方便记诵就行。比如,李煜的《相见欢》(分分平仄)
(领)林花谢了春红,(合:花谢春还红)
(领)太匆匆!(齐:太匆匆呀,太匆匆!)
(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男合:朝寒雨啊!女合:晚寒风!)
(领)胭脂泪,相留醉,(齐)几时重?
(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们现在爱听传统戏曲的人少了,这跟不会吟诵有很大关系。因为戏曲的吐字发音很讲究,必须是以吟诵为基础的。尤其是近体诗的吟诵,平仄格律都注意到了。汉语的音乐质感是很奇妙的。如果没有这种音乐特性,古诗词就不可能这么美了。我们现在读诗词只注意到文字的意思,而没有释放诗词的音乐信息,诗与歌本来是一体的呀。
不过,我们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吟诵的方式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开始会笑倒的。但可以改良一下,把吟诵穿插在教学中,作为记忆的一个方式。我时常将即兴吟诵时的内容用ppt中的“录制旁白”或电脑下载的录音软件录下来,放给学生听,课间也放,不断刺激,就不会忘记了。
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可以自由吟诵。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我时常会配以旋律,唱出来。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伴随着吟诵穿插的吟唱,这种读法很好玩的,我们来试试——
长安遇冯著(领读)
韦应物(和声——韦应物)
(领)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和——哦,灞陵雨呀!)
(领)问客何为来?(和——何为来呀?)采山因买斧。(齐:噢,采山因买斧!)
(领)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和——花正开呀,燕新乳!)
(领)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和——唉,鬓丝生几缕?)
(齐唱——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唉,鬓丝生几缕?)
吟唱,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教李白的《将进酒》时,一开始,孩子们读的腔调完全是高昂兴奋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学生读时,豪气尽显,却领会不了“万古愁”的沉痛和忿懑。于是,设计了几句关键的唱曲,你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学生听到这样沉郁低缓而激愤的曲调时,就开始反省刚才的读法,注意到诗中的几处关键的“反语”手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意境就顺带出来了。总觉得,诗,不需要讲得太透,但要了解大致的意境。
唱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比如,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很多人不记得全词,可是,借助歌唱就能继续回忆后面的词了。你记不住屈原的《橘颂》,就唱吧:“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多美的旋律,一唱三叹,油然流动。
不仅诗词类的文体可以吟唱,散文体的古文也可以读唱相和。比如《大学》,香港很多小学编成健身操或舞蹈。
(5)“听读”,是最好的复习和熟悉方式。我把很多诵读的内容先录下来变 成MP3的格式,用电脑接上音响反复播放。包括学生的诵读也可以这样录制。他们带回家去听。我在家也这样教女儿,把她每次的跟读录下来,她百听不厌。反复听的目的是为了反复读。曾国藩说:人生有三乐,读书出金石之声,一乐也。读到这种境地,就没有什么记不住的文字了。熟听能读、熟读能诵。(听录音——)
(6)纯文言体的内容如何“素读”呢?
我设计一个比较固定的课程模式:(看课件——以“素读”《老子》为例)
(7)贵在坚持,重在复习
螺旋式上升,诵新篇,不忘温故章。每次要回头复习前几天的内容,再开始读新的内容。坚持的功力是无穷的。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积跬步以至千里,这些智慧亘古不变。老子》说得更好:“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开始的谨慎一直贯彻整个过程,才会有完满的功效。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任何事情仅凭一时的热诚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实,要背下几部书是一件宏大的艰巨的工程,但要是有方法,就不会成为苦役。坚持,就是好方法的之一。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是坚持的结果。
(8)经典“素读”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
每个学期,我们都集体阅读五本书,四本是浏览式读,读情节就可以了,其中一本是精读,得逐字逐句地读。精读的书我会动员家长参与,像五年级我们全班同读《三国演义》,很多家长真的是跟着孩子把这本书朗读过一遍的。我要求读原著,特别差的那几个可以读简易版的。很多孩子一开始都说读得很吃力,到十几回之后就没什么阻碍了。
课外阅读的书搬进课堂有一个很好的妙处,就是能延伸阅读的空间,能在教师的点播中获得阅读的深刻体验。比如,有的孩子在读《三国演义》时,喜欢了其中的卷首词——《三国演义》卷首词罗贯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告诉孩子们,这首《临江仙》的出处可能是跟宋朝陈与义的一首词有直接关系。大家看——《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英豪。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读读议议之中,有孩子说也许罗贯中就是读了这首词,才引发了创作《三国演义》的灵感,你看书中描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作者的“旧游”;有孩子说,罗贯中的这首词基本是仿照陈与义的,连词牌都一样,但是,他的这一首比陈与义的更豪迈,更有气魄,而不仅仅是对世事人物的感叹;有个孩子说,抄袭原来自古就有,不是新鲜事。
我不加裁判,却以此为引线,让他们不经意处接受了陈与义的另一首《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多好的词啊!什么是哀而不伤的人生常态?人生纵然多逆境,一杯淡酒敬东风。古人比我们做得好。
我习惯以一引十地带孩子们在课外书籍中漫游。比如,以《三国演义》为话 题,我们还学了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诵了《前赤壁赋》,把与此书相关的背景文字补充进去,激起一些孩子去阅读《三国志》。
每天的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预设量。我规定中高年级每天阅读5000字以上的文章。设计阅读跟踪表,定时定量,每天坚持,要家长参与。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的阅读量是一百五十多万字,然而,网上有统计数据,能达到这个量的是凤毛麟角。其实,只要规划好,这个量一个学期就能突破了。我现在的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孩子阅读了400多本书。令人高兴的是,有几个孩子的阅读品位已经非一般的同龄人可比,他们几乎鄙视简缩版或白话版的章回体小说,都是读原著,《东周列国志》《世说新语》“二十四史”等等都是读原著。高年级每天阅读两万字左右是很轻松的事。一本《三国演义》两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了。这种半文言性质的阅读对孩子一生都很有益。经过文言熏陶和没有读过文言的人,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小学生,经过文言训练的孩子,运用文字的能力会自如从容,文字的美感会不
第四篇:出口发票提交操作指引
出口发票电子信息网上提交操作指引
一、网上提交出口发票信息
(一)发票信息上传
点击“办税区出口退税企业正式申报出口发票正式申报发票申报上传”进行出口发票数据上传。
点击“浏览文件”选择文件进行出口发票数据上传。
点击“上传”按钮上传发票申报数据,并提示“上传成功”为文件上传成功。
(二)上报信息情况查询 1.受理状态查询
点击“办税区出口退税企业正式申报出口发票正式申报申报状态查询”进行出口发票状态查询,查看发票数据受理状态。
受理校验成功后状态为“申报出口发票数据中存在 已申报数据!”,排序为“完成”即为出口发票申报数据上传成功。
2.上报数据异常情况查询
点击“办税区出口退税企业正式申报出口发票正式申报申报检查数据情况查询”进行受理校验数据查询,当出口发票数据受理出现问题时,将在本菜单栏中现在有错误的详细数据信息。
3.已上报成功发票明细数据查询
点击“办税区出口退税企业正式申报出口发票正式申报已申报发票数据查询”对上报成功明细发票数据查询。
第五篇:一个简单的学习法,素读经典
素读经典
“经典”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那么何谓之“经典”呢?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什么是“素读”
“素读”是指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的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素读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程度严重。“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在1995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文章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一个学期,我们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几乎全民皆兵,费尽心计,却奈何不了一本只有三十篇课文的语文课本,绝大多数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这怎么得了呢!
当代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后,遭殃的是学生。反观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在那时,读书时提倡的正是素读。朱自清先生早已看到抛弃“素读”经典的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应有接触的义务。”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杂文生命根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的理性架空了,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名族,总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为世人所尊重。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经典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对其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片面化,会妨碍将来可能有的丰富而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孩童时期就需要接受国学素读经典的教育了,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熟读背诵历史上的智慧精华——经典,那就可能再生命中渐渐产生影响力,等到长大,理解力增进了,他十五岁会懂一些,二十岁会再多懂一些,三十岁懂的又不一样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对经典内涵会有更多的了解,伴着生命体验的丰富,对传统智慧将有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源头活水。
“素读”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远的不说,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
背诵过整本《孟子》……
(背诵也是有技巧的,育心的137学习法就是简单的诵读,读多了自然可以背诵,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背诵,这无形中就给予一种压力。)
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心中,早在他们“素读”的时候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可惜的是,六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
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是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知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运用累积式学习法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我们每天坚持30分钟阅读,巧妙的运用137学习法,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此“素读”之后,我们的人文素养、处事待人、品性修为都将有着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习群:100958772
如何学习国学经典,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为了孩子,家长必看:http:///programs/view/kzd-fdvQYec大易教育(上)
http:///programs/view/YMk0lDYq5rg/大易教育(下)每天付出30分钟亲子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