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课总结

时间:2019-05-12 14:0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桥梁课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桥梁课总结》。

第一篇:桥梁课总结

古代桥梁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古代桥梁:赵州桥,广济桥,洛阳桥,卢沟桥,宝带桥 建筑材料:石料

古代桥梁贡献:(1)开创近代筏形基础的开端(2)种蛎固基法:桥下养殖大量牡蛎以巩固桥基(特点:外 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3)浮运架梁法:重数吨大石板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

赵州桥:采用圆弧拱形式;采用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单孔跨度之大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近代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德国人),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比利时人),兰州市黄河桥(德国人),英国人建滦州滦河桥,俄国人建松花江桥,美国人建 蚌埠淮河大桥 杭州钱塘江大桥:茅以升

建桥困难及解决办法:,(1)打桩:1440根木桩,41m 厚泥沙 ——采用“射水法”和喷泥法(2)承台施工:水流湍急——采用“沉箱法”(3)钢梁架设—— 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1)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2)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江底流沙厚达41m,变迁莫测。} 地位:我国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由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并监造,建成了一座基础深达 47.8m的双层公铁两用桥,这是旧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一 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现代桥梁: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第一座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地位: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施工方法。是五十年代中 国桥梁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苏友好的结晶,为中国现代桥梁 工程技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兴建以及桥梁深水基础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京长江大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使用国产高强钢材;上层公路,下层双线铁路 现状:阻碍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交通拥挤;设施破坏严重

解决措施:彻底维修;改造以增加通行能力(去掉人行道,加宽桥面,使现有的4车道改造

成6车道;双层八车道;双层十车道、人行道下移);炸桥。

桥梁组成与分类:

主要组成:桥梁承受车辆或作用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它们要通过承受作用的计算与

分析,是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保证。(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和桥台,墩台基础)

桥跨结构: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 支座系统:支承上部结构并传递荷载与桥梁墩、台上,应保证上 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作用下所预计的位移功能 桥墩和桥台: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建 筑物。(桥台还与路堤衔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坍落)墩台基础: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部分(确 保安全的关键,常需水下施工,问题复杂)附属设施(桥面构造):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桥面铺装(行车道铺装),排

水防水系统,栏杆(防撞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桥梁类型: 按跨度:特大桥(>1000),大桥(100-1000),中桥(30-100),小桥(8-30),涵洞

按受力:梁式桥,拱形桥,斜拉桥,悬索桥  受力:拉、压、弯三种基本受力 

构件:梁式、拱式、悬吊式、各种组合  现代桥梁: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材料更坚固

分析:受力特点、建桥材料、适用跨度、施工条件等

(1).梁桥:使用最广泛

受力特点: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

建筑材料:抗弯能力强的材料(木、石、钢、钢筋砼、预应力砼)连续梁,简支梁,悬臂梁

(2).拱式桥:

受力:竖直荷载作用下,承重结构(拱肋或拱圈)主要承受压力; 支座既承受竖直力,又

承受水平推力 

建筑材料: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和钢筋砼

(3).悬索桥(例:墨西拿海峡大桥)

悬索桥是桥面支承在主索(大缆,主缆,主要 承重结构)上的桥。悬索是柔性的,悬索的截面只承受拉力。 主要承重构件: 大缆、桥塔、锚碇

 悬索桥优势: 优势一: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大缆具有非常合理的受力形

式; 优势二:在构件设计方面,主要承重构件在截面扩充和承载能力方面所 遇到的困难则较小; 优势三:在材料用量和截面设计

方面,加劲梁不是主要承重构件,其截 面积不随跨度增大而增加;优势四:在施工方面,悬索桥的施工总是先架设大缆。这样大缆就是现 成的悬吊式脚手架

(4).斜拉桥:

主要组成:主梁,斜拉索,桥塔

悬索桥国内外最大跨径 桥名 主跨(m)主梁 桥址 年份

明石海峡大桥 1991 钢桁梁 日本 1998 舟山西堠门大桥 1650 分离双箱 中国浙江 2005 大贝尔特东桥 1624 钢箱梁 丹麦 1998

李舜臣大桥 1545 钢箱梁 韩国 2012

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桥 1490 钢箱梁 中国江苏 2005

南京长江四桥 1418 钢箱梁 中国江苏 2012

恒比尔桥 1410 钢箱梁 英国 1981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1385 钢箱梁 中国江苏 1999

青马大桥 1377 异型钢桁梁 中国香港 1997

哈当厄大桥 1310 钢箱梁 挪威 2013 斜拉桥国内外最大跨径 桥名 主跨(m)主梁 桥址 年份

俄罗斯岛大桥 1104 钢箱梁 俄罗斯 2012

苏通大桥 1088 钢箱梁 中国江苏 2008 昂船洲大桥 1018 混合梁 中国香港 2009

鄂东长江大桥 926 混合梁 中国湖北 2010

多多罗桥(Tatara)890 混合梁 日本 1999

诺曼底桥(Normandy)856 混合梁 法国 1995

江西九江二桥 818 混合梁 中国江西 2013

荆岳长沙大桥 816 钢箱梁 中国湖北 2010

仁川大桥 800 钢箱梁 韩国 2009

厦漳大桥北汊桥 780 钢箱梁 中国福建 2013

黄浦江上的桥梁:

拱桥:松浦大桥,卢浦大桥(全钢结构主桥,世界上首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

连接的大型拱桥,在设计上融入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梁设计工艺,世界上单座桥梁建造中施工工艺最复杂、用钢量最多的大桥)

斜拉桥:南浦大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斜拉桥,李国豪倡导,林元培设

计,南浦大桥由于采用了同济大学桥梁人的多项成果,成为了我国桥梁自主建设的里程碑,揭开中国桥梁建设新时代的大幕),杨浦大桥(林元培设计),徐浦大桥

梁桥:奉浦大桥

跨江大桥(江苏省)

斜拉桥:苏通大桥,润扬大桥(北汊桥:钢箱梁斜拉桥)

悬索桥:江阴大桥(主跨1385m,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润扬大桥(南汊桥:钢箱梁悬索桥)

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国际桥梁界:看一个国家桥梁水平,就得看其悬索桥的水平,而显 示其技术先进的标志是跨度

跨海大桥:(例: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斜拉桥),日本濑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特点:(1)、横跨海峡、海湾等的桥梁;(2)、跨度较长,几千米至几十千米不等;(3)、对技术要求较高,是顶尖桥梁技术的体现

跨海大桥建桥困难:(1)冻融循环、含盐量高、环保要求高、通航航空双重限制(胶州湾);(2)大风多、潮流急、冲刷深、腐蚀强;(3)技术(无规范)设计(无蓝本)施工(无装备)管理(无经验);(4)地震

跨海大桥防腐技术:以熔结环氧涂层为主、辅以牺牲阳 极的阴极保护联合防腐蚀方案

为何跨海大桥多为曲线?

(1)美学方面的考虑,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2)海水流向的考虑,让墩台的走向尽量顺着水流的方向,避免墩台常年受水流以及水流中夹带的杂物、浮冰等物体的不停冲击(3)行车安全的考虑

山区桥梁特点:设计、施工、管理面临挑战 ; 桥梁规模大、难度大;高差大-桥高;跨河跨谷一跨跨江

第二篇:建桥梁说课

《建桥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本单元有四节课,第一课《折形状》、第二课《搭支架》、第三课《建桥梁》,第四课《造房子》。我所说的是第三课,是在学生学习前两课,认识了形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材重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因此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 知道拱形桥、吊桥、梁桥的承受力大小不同。难点 探究三种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二、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到底在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为此我主要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直观式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分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

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说学法

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观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本课时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具体阐述如下: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旧的知识,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因此本课开课时,老师就提问:你能说一说你小时候建的桥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并让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桥梁的资料;并按自定的标准为这些桥梁分类。

适时板书:平板桥、拱桥、吊桥。并出示三种桥梁的分类及代表建筑。

(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1、课前预习展示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学生对桥梁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桥梁的分类做好了准备。)

(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老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老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桥。

播放有关桥梁分类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形成感观。(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资料,针对性更强)

3、欣赏国内外名,教师讲解桥的历史,进行德育教育。

4、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先让学生建桥梁。

各组学生拿出自己预习时做好的桥梁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要注意的事项。

小组代表汇报分工情况,介绍记录单。

(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三种桥承受力的大小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桥墩间的距离、重物如何添加?然后明确活动的要求和分工,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根据各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拱桥承受力最强,吊桥次之,梁桥最差。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

(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步骤,布置课下实践作业。

(一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终止,而应该是加强、应用知识的开端和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四)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 些启发呢?

(通过课堂小结,既让学生总体上把握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总 结了学习方法,以及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五)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通过课堂效果检测,能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不足之处及时补救,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第3课时

一、课题 :

3、建桥梁

二、教学内容:

教材P22-23桥梁的分类,不同桥梁承受力不同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2、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4、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5、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四、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教学难点:

建“瓜皮桥”。

五、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重物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桥梁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钩码

六、课前预习活动设计:

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桥梁,收集桥梁的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复习折形状,搭支架的相关知识。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承受力;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的数量,使支架更稳固。(以谈话方式进行,学生回答)

2、根据复习的旧知,引入课题,并由学生小时候建桥谈起。(教师出示课题)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一)课前预习展示

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并尝试回答一下问题: 1)你知道的桥梁有哪些? 2)桥梁有哪两部分组成? 3)你怎样给桥梁分类呢?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桥的组成及分类。强调分类标准不同,桥的分类就不同。

(二)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桥。

1、根据问题观看视频。

2、学生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3、让学生根据图片给桥分类

(三)欣赏国内外名,教师讲解桥的历史,进行德育教育。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

1、谈话:给你两个木块做桥墩,以及一张白纸两根绳子,你们能设计出几种桥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教师据生回答,将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

2、学生讨论、猜测。

3、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及建桥注意事项。

4、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其承受力。

5、学生汇报结果。

6、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实验结论。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1、布置学生课下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2、教师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 些启发呢?

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当堂完成限时作业,师生共同矫正。

专家点评:

听了潘老师的这节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真的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既学知识,又学方法,还学做人。在我看来,他一下几个方面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1、“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贴近儿童生活的科学课程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活力的,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孩子们的身边,随着人类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桥梁已架设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而由桥梁引出的种种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接受新知识,如何让他们在探索实践中发现事物的特点,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这正是我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效果。

2、《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所以《建桥梁》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在主动探究中知识得到了内化,兴趣得

到了升华。

3、《建桥梁》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课程就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4、在教学中还根据学生实际,根据县教科研中心有关课堂教学“三环节”的要求,做了部分调整,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这本应当2课时的课,合并成一课时来完成,容量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各小组要建桥梁并比较其承受力,如果按教材要求,在当堂完成建桥的任务,再比较承受力。可能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组就会完不成任务。潘老师提前布置,把建桥梁的任务放在了课下,让学生提前预习,小组合作在课下完成;这样各组学生都能发挥积极性,课下认真完成建桥任务,在课上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桥梁承受力的探究,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课时时令较早,家里买西瓜的较少,把建西瓜桥放在课下,让学生有条件了再实施,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也节省了课上时间,不至于让老师对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提心吊胆,还能给家庭节省开支,达到节约目的,可以说是一功三得。

5、另外在实验探究后能根据学生出现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分析原因。潘老师并没有因为老师们听课而进行“表演”,而是实实在在上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可能都和预想的答案一致,也会出现各种问题。他在课堂巡视时,在实验后总结中,对结果和结论不一致的小组给予肯定,然后又找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接受,更进一步刺激他们科学探究决心和信心。

当然人无完人,再好的课堂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本堂课中,潘老师课堂教态还需留意,讲课时来回走动过多,一些附加的肢体动作要精简;语言还需修炼,说话应当更清晰些。

第三篇:建桥梁说课

《建桥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下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本单元有四节课,第一课《折形状》、第二课《搭支架》、第三课《建桥梁》,第四课《造房子》。我所说的是第三课,是在学生学习前两课,认识了形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建设桥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材重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因此制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 知道拱形桥、吊桥、平板桥的承受力大小不同。难点 探究三种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二、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到底在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为此我主要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直观式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

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进行比较分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说学法

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互相合作、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观察,分组操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本课时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为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预习检测,情景导入;

(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具体阐述如下:

(一)预习检测,情景导入。

科学课程的内容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因此本课开课时,我就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从而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并让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桥梁的资料;并按自定的标准为这些桥梁分类。

适时板书:平板桥、拱桥、吊桥。并出示三种桥梁的分类及代表建筑。

(二)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1、课前预习展示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交流已有知识储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学生对桥梁话题的关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桥梁的分类做好了准备。)

(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老师不加以限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能,老师及时鼓励可使学生更加自信。)

2、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桥。

教师在播放图片时,让学生回答是什么类别的桥,从而进一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

3、当播放到垮塌的桥时,我没有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在此不适合对小学生讲。只是对桥的承受力来进行引导。让学生造一座坚固的桥。从而引出下面的实验。

4、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先让学生建桥梁。

各组学生拿出自己预习时做好的桥梁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要注意的事项。

小组代表汇报分工情况,介绍记录单。

(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三种桥承受力的大小前,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桥墩间的距离、重物如何添加?然后明确活动的要求和分工,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根据各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拱桥承受力最强,吊桥次之,平板桥最差。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

(三)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步骤,布置课下实践作业。

(一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终止,而应该是加强、应用知识的开端和延伸,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给学生留下“悬念”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

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四)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 些启发呢?

(通过课堂小结,既让学生总体上把握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总 结了学习方法,以及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五)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通过课堂效果检测,能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不足之处及时补救,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第3课时

一、课题 :

3、建桥梁

二、教学内容:

教材P22-23桥梁的分类,不同桥梁承受力不同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2、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4、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5、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四、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教学难点: 建“瓜皮桥”。

五、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重物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桥梁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钩码

六、课前预习活动设计:

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桥梁,收集桥梁的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复习折形状,搭支架的相关知识。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承受力;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的数量,使支架更稳固。(以谈话方式进行,学生回答)

2、根据复习的旧知,引入课题,并由学生小时候建桥谈起。(教师出示课题)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一)课前预习展示

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并尝试回答一下问题: 1)你知道的桥梁有哪些? 2)桥梁有哪两部分组成? 3)你怎样给桥梁分类呢?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桥的组成及分类。强调分类标准不同,桥的分类就不同。

(二)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桥。

1、根据问题观看桥。

2、学生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3、让学生根据图片给桥分类

(三)欣赏国内外名,教师讲解桥的历史,进行德育教育。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

1、谈话:给你两个木块做桥墩,以及一张白纸两根绳子,你们能设计出几种

桥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教师据生回答,将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

2、学生讨论、猜测。

3、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及建桥注意事项。

4、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其承受力。

5、学生汇报结果。

6、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实验结论。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1、布置学生课下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2、教师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呢?受到了哪 些启发呢?

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当堂完成限时作业,师生共同矫正。

第四篇:桥梁2007监理总结

桥梁工程2007监理工作总结

一、工程概述:

1.项目概况:该工程位于石家庄井陉头泉村307国道直线,旧桥为石拱桥,为适应战备及新形势要求,2007年立项新建该桥梁工程。2007年初原设计旧桥西侧3*13米斜交预应力钢筋砼板桥,后因征迁及考虑安全使用功能对设计进行重大修改,重新勘察设计后变更为旧桥东侧5*13米正交预应力钢筋砼板桥。2007年12月初施工、监理单位进场施工基础及下部工程,至2008年1月18日完成灌注桩施工,1月22日停工退场。2008年2月25日进场截桩、系梁基坑开挖、测桩、梁板厂考察等施工准备工作,现今未进入全面施工。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工程概况:该工程为13.3+3*13+13.3五跨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基础及下部构造为钢筋砼墩台,采用D120端承嵌岩桩基础,嵌岩深度1.5D,砼标号C25;墩桥台柱为C25钢筋砼(台柱D120、墩柱D100),桥墩设C25钢筋砼系梁;柱顶为双悬臂矩形断面C30钢筋砼盖梁。上部构造为C50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板长12.96(边跨13.28)米,厚度0.6米,板宽1.24(边板1.245)米;支座采用GYZ圆形板式橡胶支座,桥两端设GQF-C40伸缩缝两道。桥梁总体设防撞护栏,铺装C40钢筋混凝土10CM,设钢筋砼搭板,桥梁采用横坡排水,桥台采用砌石挡墙、护坡防护。

二、质量控制:

1.测量放线控制:进场后按设计、规划交桩对桥梁定位、水准点及现状进行复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相关保护措施到位。施工过程中加强放样及复合控制,平面、标高控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原材料控制:钢筋采用邯钢H235/HRB335 钢材,焊条采用大桥焊条,商品砼采用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砼供应分公司C25防冻混凝土,主要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质保资料齐全,进场复试合格。

3.施工过程控制:成孔采用人工挖孔,入岩配合爆破、风镐施工,桩位偏差、孔径、垂直度检查符合要求,入岩深度经设计、勘察验收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检查主筋、螺旋筋、加强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

距合格,骨架长度、直径符合要求,主筋焊接头搭接长度、数量、位置符合要求,拉弯试验合格,超声检测管制安符合要求,钢筋笼安装到位,保护层合格。因桩孔地层少量涌水,灌注采用水下灌注桩工艺施工,为保证质量采取灌桩前抽排水措施,灌注过程全面检查控制,混凝土进场验收合格,灌注长度、桩顶标高、桩头质量较好,钢筋无位移,灌桩过程无异常情况发生。

4.工程资料核查:主要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因前期工程变更、砼试验龄期及施工单位等原因,工程资料汇总整理进行中。

5.验收控制:桩头质量检查外观合格,桩位偏差符合要求,因混凝土现场抽检报告未出具,桩基检测未进行,暂未进行桩基工程质量验收。

三、监理工作总结、建议:

工程开工以来监理单位组建监理机构,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进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桩基工程质量严格管理控制,加强巡视检验、旁站、施工试验检查,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协调工程进度,较全面地履行了监理职责、义务。建议参见各方按照项目建设程序、标准完善工程管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四、近期工作计划:

1.汇总整理桩基工程资料,进行桩基检测、验收。

2.图纸交底、会审,3.梁板预制厂考察确定

4.落实人员,完善现场各项施工准备。

附件:工程图片

河北鸿泰工程项目咨询公司

第一项目监理部

2008年3月1日

第五篇:桥梁质检总结

桥梁质检总结

我叫×××,×××年×月参加工作,五年来我先后在×××项目从事桥梁工程质量控制和桥梁施工工作,下面是我对自己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些总结:

1、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先后参加建设行业企业关键岗位、天津市市政工程协会组织的市政工程质检员培训并取得相应质检员证。通过学习培训,不但充实自己,也使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质检工作控制重点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主要负责桥梁下部工程和桥面系施工及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桩基施工、墩台施工、垫石和桥面系施工及其具体的钢筋制安、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施工和质检工作。

钢筋制安工序前期主要根据钢筋图纸,准备下料单,在保证钢筋合理损耗及钢筋所处位置的前提下选择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目前桥梁工程中钢筋连接主要包括:绑扎搭接、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双面焊等连接工艺。钢筋制安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控制以下几点:①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1/4保护层厚度),比如墩台施工要求保护层厚度为5cm,保护层控制的范围为3.75cm——6.25cm为满足要求的。②钢筋连接的质量,主要通过搭接长度(搭接),焊接质量(电渣压力焊、双面焊),及抗拉、抗弯试验等确定钢筋连接质量的好坏。比如×××工程墩台身钢筋采用直径为25的二级螺纹钢,施工中采用的是机械连接,质量控制时主要控制以下几点:保证丝头螺纹与套筒螺纹满足连接要求,螺纹结合紧密,无明显松动;套筒的材质及材质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外观无裂纹或其他肉眼可见缺陷,拧紧之后的套筒不得有裂纹;钢筋接头的丝头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保护良好,外观无锈蚀和油污,牙形饱满光滑。③钢筋接头的间距,一般施工中控制在布小于1.3L(L为钢筋搭接长度)。④钢筋间距(允许偏差±0.1D)比如直径25的钢筋间距为10cm,允许钢筋间距为7.5cm—12.5cm。施工中,严格控制以上几点。

模板安装方面,目前很多项目使用的是1.5m *0.75m的模板,质量约在100斤左右,施工灵活,且满足刚度要求。模板施工中主要控制以下几点:①模板平整度(允许偏差2 mm)。②板面缝隙(允许偏差1mm)。③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允许偏差10 mm)。④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20 mm)。⑤模板标高(允许偏差±5 mm)。⑥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在模板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控制以上几点可以保证模板的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方面主要控制以下几点:①保证入仓的混凝土料全部合格。②平仓分层的厚度不大于50cm,铺设均匀分层清除,没有骨料集中的现象。③掌握好混凝土的布料间隙时间,无初凝现象。④混凝土振捣是重中之重,振捣时用50振捣棒垂直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有次序无漏振现象。⑤混凝土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正常情况下应该养护28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上几点,并且保证收

面平整、光滑。混凝土的外观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优良与否,所以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外观,保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

通过在结构物实体的施工,我掌握了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各个工序的施工控制点,在以后的建筑物施工中,也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这几年的质检工作,我学到很多知识,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不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整改,查缺补漏,为做好以后工程施工中的质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

总结人:×××

2013年3月22日

下载桥梁课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桥梁课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总结(模版)

    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要完成了。在我还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的总结。但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

    桥梁实习总结

    桥梁实习总结 专业:土木工程(桥梁) 学号:200803018 姓名:陈冬瑞 指导老师:汪志昊 日期:3月31日1 道路桥梁实习报告 专业:桥梁方向 班级:200803018 学号:200803018 一 、实习目的:认......

    桥梁施工总结

    2014年文安县危桥改造工程西滩桥 施工总结 一、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文安县危桥改造西滩桥,位于文安县乡村公路(北艾头-廊泊线)段,中心桩号K0+100,交角120°。旧桥全长88.7m,全......

    桥梁施工总结

    XXXXX 桥施工总结 XXXXX桥自2008年4月1日开工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部各位职工和公司后勤职工的努力下,工程于2008年9月30日顺利完成,现把施工以来的情......

    桥梁监理总结

    北京华路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万宁市多荫村中桥工程项目 万宁市多荫村中桥工程项目 监理工作总结 自2011年3月8日我公司与万宁市地方公路管理站签订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至201......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改阶段性总结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课改阶段性总结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是道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考虑该专业以交通行业为依托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

    桥梁博士学习总结

    桥梁博士学习总结 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

    桥梁监理总结(最终版)

    北京华路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万宁市多荫村中桥工程项目万宁市多荫村中桥工程项目 监理工作总结自2011年3月8日我公司与万宁市地方公路管理站签订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至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