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刘少奇自述有感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读《刘少奇自述》有感
你们要记住:爸爸是个无产者,你们也一定要做个无产者。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将来,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
——1967年4月9日刘少奇同子女的谈话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刘少奇,一个真正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人。
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员,排行第九,刘少奇的父亲在他13岁的时候不幸得了肺结核而去世,他的大哥刘墨卿接管了全家,通过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使家境好转了起来。由于刘的父亲思想开明,并且刘少奇天资聪颖,所以他没有像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而接受了书的洗礼。读书使刘少奇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并且因为他排行第九,众人送了他一个雅号:“刘九书柜”。
在刘少奇在中学毕业班读书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爱国的刘少奇分别在湖南和北京参与了这此活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努力遭到失败,只好回到长沙,在无奈之际,他听说长沙有一个叫“俄罗斯研究会”的团体,这样他决定赴饿,这也改变刘的人生。他经由上海到长崎在经过海参崴最后经过伯力到达了莫斯科,就读在了苏联东方大学。刘的意志坚强并且对共产主义信心十足,被安排回国工作。
这就是刘的幼年到青年的经历,虽然粗略,但是它显示出刘与众不同的经历,他出生在国家危难之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接受了社会主义新思想的熏陶,这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回国便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借助自己能力,取得了安源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胜利。并因自己出众的能力,被调往中央工作。
通过看刘少奇自述,从字里行间的看出刘真是在为中国人民服务,并不是只按照马列主义的章程办事,他被说成是走资派,但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追究下去,并不是刘右派了,而是其他人为了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并没有顾及中国的实情,解放后当他到天津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刘去天津这一期,还相当紧张,这是由于工人自发行动的结果,再有我们工作人员的地方还好一些,因为这些人是共产党员,懂得劳资两利的政策;没有工作人员的地方就差一些。工人们知道共产党是工人的政党,因此闹翻身:要提工资,失业的工人要上工,在工作上不听指挥。工人提出什么要求,资本家都赞成。这种不抵抗主义,是消极心理,打算反正垮台完事。
这就是过于左派的消极后果,工人们是当家作主的,但是能因此想提什么要求都满足而不顾及实际情况么?他们由于素质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刚被剥削的翻了身,这怎么能当家作主?这就像一群无知的学生批斗老师一样,不懂好坏,反正有人带头干,我也上去干一样。
刘少奇怎么能看得惯这些,再加上林彪江青以及四人帮在主席面前大声造次,刘因此被打为走资派,与邓小平一起被批斗,刘少奇的晚年是极其悲惨的。其中最为残酷的一次为庆祝《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当时在场的几个子女这样回忆现场:爸爸被打的鼻青脸肿,鞋被踩掉,光着袜子。就在这时,妈妈忽然挣脱,一把紧紧的抓住爸爸的手,爸爸不顾拳打脚踢,也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他俩挣扎着挺着身子,手拉手互相对视。这也是爸爸跟妈妈最后握手告别!
这段文字何其悲壮?敢问共和国的主席为何遭受如此待遇?这与领导层在政治方面的错误方向以及被几个反革命误国误民导致,看到这些赤裸裸的文字,我为刘主席深感惋惜,也极其支持为刘主席平反。
刘主席做为一个领导人,是十分廉洁公正的,他的七姐看他当上了主席,便想去北京找他,想让他替自己找个好工作,这时刘不仅没安排工作,反而说了这样的话:
你们不要来这里,因为我不能养活你们。我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那才是我的耻辱。——1950年5月2日给七姐刘绍怡的信
他可不像某个元帅,把自己的儿子以及亲戚都安排在军政要职,甚至为自己的儿子“选美”,真是荒唐之极!共和国啊,这真是你的悲哀!
刘少奇不仅秉公无私,而且政治经济头脑是十分伟大的,他见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得很严重,在同林业干部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代不要把森林搞光了,搞光了我们死后都是要受审判的!
刘少奇是一个悲情的伟人,他过于优秀,以致被人迫害,他的才智没有在共和国时代充分体现出来,这也造就了邓小平的成功,邓小平与刘少奇思想相近。一代才子,只为了祖国而奉献,怎能敌过有人撑腰而为自己牟利的小团体呢?
伟大的刘少奇!致敬!
第二篇:读刘少奇传有感
学
术
论
文
读刘少奇传有感
系 别:计算机科学 与 技术系 专 业 名 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 生 姓 名:周 裔 柏 学 号:0 4 1 3 0 4 1 2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红宦、导师
完成日期:2014年02月 26
第1页
日
摘要
刘少奇从一个农民工的儿子成长为工人领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核心领袖乃至国家主席。在这一个未知的过程中,他那永不变质的爱国情怀,他那对国家与人民无私的奉献与磐石般的志气;他那不畏艰辛的意气与那大胆的智慧,他那坚定的信仰与那长远的目光;注定了他要成为“巨人”,铸就了他要永垂青史,为世人所铭记。
关键词:刘少奇的贡献;刘少奇的思想;刘少奇的生平;历史巨人
刘少奇从小就以爱国为己任,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立志报国;虽然没有像古代岳飞那样背后刺丹青,但他却是刺在了自己的心里。
刘少奇湖南宁乡人,1898年11月24日生;少年时期在家乡上过私塾和小学,1919年中学毕业,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小到大,刘少奇的爱国情怀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同学贺执圭也曾说“少奇同志身背‘勿忘国耻’的打字标语,手执写着‘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小旗,挺着胸昂首,振臂高呼… …他用激情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志气的青年,他在1914到1920年间的表现中,他的同乡罗章龙说过这样一句话“少奇同志沉默寡言,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到他是个忧国忧民、很有志气、很有抱负的青年。”也正是因为他的种种突出表现,早已开始不知不觉间为他自己的传奇开铺了道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少奇肩上的重担也越来越重了;但他却是不以这为苦,反而越来越斗志昂扬。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最后使红军战胜了敌人的堵截,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胜利的完成了长征,和狭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春赴华北,任中共中央代表。虽然成为了中央代表,但是他这确是到更艰苦、更重要的环境里去,为了工作他不畏辛劳;当时任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组织干事刘泽西曾说“他办公、学习时手冻僵了,就在炭炉上烤一烤,或双手用力互相搓一搓,便继续工作”。1937年,刘少奇对山西抗战工作的指导中,坚持和灵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新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就;山西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兼政委薄一波说“少奇同志向我们指出‘当形势不利于我们前进的时候,要善于等待,不要冒险前进;但当客观形势的发展,是来潮,是高涨,就不要再等待,就要大胆的前进’。”我们不是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了吗?
刚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他也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要的是什么。于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策。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确定了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基本方针。同时作为一名中央党代表,他力尽自己的义务;1945
第2页 年5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还有,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问题,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员增强党性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对教育和鼓舞一代代共产党员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创立伟大的革命业绩,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党的逐渐稳定与法律的逐步完善。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随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在成为党的核心成员之前,虽然刘少奇一生都想为人民服务和贡献着,但他有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就在山西作战时,他曾主张提出“不在国民政府及其政府军队内组织秘密支队”的规定;不正确的搬到了山西新军中来,一度要解散决死队中的党组织,造成了思想和组织上的混乱。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是他能知道自己的错误,能改过,并事后能深切反思。
他为真理而抗争,为人民而抗争。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斗争的矛头实际上就指向了刘少奇。但一生忠于党和人民的的事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光明磊落的刘少奇;在文革后一段时间并不知道自己就是被作为这场运动的最主要革命对象。当他发现林彪、江青一伙要打倒他时,他坚信自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忠诚;坚信党的实事求是的政策;坚信毛泽东对他的信任和革命友谊。当彻底把他打倒的现实摆在他的面前时,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从中他悟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在如此的逆境中,他也视人民为神明;可想他早已将自己看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刘少奇他的目光长远,他也有自己的强国经济思想;他曾提出国民经济包括五种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关于建国初期过渡时期的经济措导路线,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已经有了基本的构思。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也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这对后来都产生了极大声远的影响。
刘少奇早年投身革命,早把自己的一却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他毕生的奋斗目标,为此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才智,在艰苦斗争的考验中成为中国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子女曾说“他把自己的一却杜无私的奉献了给人民,死时却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没有哀乐,没有哭声;他为党披肝沥胆,死时确没有鲜花,没有党旗„„”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途所打到;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不惧世事变幻,就必须要拥有长远的目光;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也是有犯错的时候,只有悔心改过,才会使人生进一步升华;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的思想必须要与时俱进,想要发展自己,也要发展自己所处的环境。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可能到
第3页
死时也不会让世人所理解,但仍要坚持自己正确的信仰,因为总有一天会被世人肯定;我读他,读懂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在人民的心中早已死去,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考文献
[1] 郭思敏,天羽编,《我眼中的刘少奇》,出版时间:1992年12月; [2] 何光国著,《历史巨人刘少奇》,出版时间:1998年9月1日。[3]参考网站:http://baike.baidu.com/输入:刘少奇简介
第4页
第三篇:读刘少奇文选有感
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有感
上个月读了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让我受益匪浅。这几天看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其实,对于刘少奇,我还是挺陌生的,以前就知道他做过共和国主席,在文革,被误打成叛徒,内奸,工贼,后来邓小平为他平反,就这些。但最近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他的相关文选,我对刘少奇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这篇,关于党员修养问题的文章,使我收获很多,我觉得它对每个党员或是想要成为党员就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有很重要的指导思想。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在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达到这一点,每个党员加强自身的修养那是必须的。
我想也许是基于这个考虑,刘少奇同志做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个报告,而这个报告至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于党员个人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提高党员个人的修养,我想首先是党员整体需要外借(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甚至包括国际友人)的监督,公平公正公开,知错就改,更重要的则是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中提到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实际上正如《论语》中说得“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每个人犯错了,有不对的地方,没有人原意指认,没有人敢指认,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错误就没有了,错误还是存在,大家都是看到的。只有真的有人批评指出来了,改正了,才能自己提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真的原意批评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当然也才是好同志,合格的党员。
刘少奇还说,一个人不仅要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还要会在顺利成功胜利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而此前,传统说法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我要学会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顺逆境。
读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平凡而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坚持共产党员本色,平凡而辛勤地奉献着自己的热量。他们不求轰轰烈烈,却从看似平凡的小事上,一件一件认认真真地去做,一项一项实实在在地去干,以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体现着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平凡真实中凸显伟大。他们的思想、行
为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像一轮火红的太阳、让群众在心里真正地佩服,真正地在心里由衷地说:“还是共产党好”。
第四篇:读邓小平自述有感
读邓小平自述有感
三起三落,他不屈的性格;改革开放,他卓越的才华;香港回归,他不一样的爱国热情。这个人就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百六十公分的中国“小矮子”,就是曾经得到了世界政治家们敬畏的中国富强蓝图的创作者,就是令全中国人民深深佩服的小平爷爷。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价。作为九零后的一员,作为小平爷爷的后人,很荣幸能看到他的自述这本书,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能够从这本书中感受这位伟人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与卓越才华。
我曾观看过许多关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视频,而最让我有感触的,莫过于小平爷爷的视频。在小平爷爷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
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五篇:观刘少奇后有感
观刘少奇后有感
听说周末要参观刘少奇故居,我感到很兴奋,我一度崇敬的伟人—刘少奇,这次,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了。
刘少奇的故居,在县城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1982年冬,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故居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修缮保管的很好。
乘了近两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刘少奇的故居。首先,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全馆分八个展室,第一是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是领导早期工人运动,第三是坚持党的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第四是坚持敌后抗日,注重党建,第五是参与领导夺取全国胜利第六/领导社会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七是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纪念馆出来就来到了刘少奇铜像广场。由于天气很好,游人较多,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刘少奇铜像广场好像建在小山坡上,地形开阔,很有些气势;刘少奇铜像立在广场正中,正对着故里牌楼。他身披大衣,手拿一支烟,呈远望沉思状。拾阶而上来到铜像前,对着老人家的铜像,弯腰鞠了一躬。四周冬青、松柏郁郁葱葱环绕,在铜像底座周围环绕盆花。这里规模比韶山要大,建设占地较多。铜像设计是由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在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落成。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揭幕,1998年江泽民为铜像题词。底座高3.1米,像高4米,总高7.1米。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寓意刘少奇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第二,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
走进了故居,我们看到了门上这块陈旧的“刘少奇同志旧居”字样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在这块门匾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文革”中,故居被关闭,里面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散尽。唯有这块门匾被花明楼公社一位炊事员冒着风险把它翻过来当成切菜的案板使用,才得以保存。1980年,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后,乡亲们又敲锣打鼓地把它挂在了故居的门楣上。
另一个小故事是,在1961年刘少奇回乡视察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也是那这间堂屋里,刘少奇找来乡亲们座谈农村现状,果断地做出了解散公共食堂,纠正“五风”(指“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的重大决策。改变了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命运。这次回乡,刘少奇还把旧居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不肯接受,刘少奇恳切地说:“拜托大家为我‘守屋’好不好?”刘少奇的诚意让乡亲们无法推辞,先后有6户农民搬进了故居。所以说,刘少奇故居经历了十年浩劫,仍能基本上保存原来的模样,看来是借了点有人居住的光了。
参观完了刘少奇故居,我感触颇多: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记得刘少奇同志曾说:“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刘少奇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采取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