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年传播志愿者精神 温暖每一个角落
十年传播志愿者精神 温暖每一个角落
近日,宁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被评为2014年度浙江省志愿服务优秀集体、2014年度宁波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宁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十年以来,致力于打造集“服务型”与“理念型”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校志愿者集体,为繁荣校园志愿者文化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宁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宁大青协)成立于2004年,是宁波大学青年志愿事业的最高组织。在校团委的组织指导下,宁大青协不断完善协会内部制度建设,6个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及日常工作,并指导18个学院志愿者分会志愿者工作的开展。2014年,协会的志愿者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CCTV《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宁大志愿者帮扶老人活动,《人民日报》为我校志愿者扶助摔伤老人事件点赞,此外,宁大青协爱心义卖等活动被《宁波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充分体现了协会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反响。
四大品牌项目 效力志愿服务
宁大青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爱心书报亭、专业服务大队、志愿者服务热线三大品牌项目,2014年,又增设了志愿者服务站,四大品牌项目共同打造“服务型”志愿者协会。
爱心书报亭:一元钱一所希望小学
爱心书报亭是协会打造的以自主创业的形式,通过书报亭进行书刊销售,并将所得利润全部捐献给四川沐川县干剑白鹭小学,资助十几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一个新型公益项目。它已成为为宁大学子所熟知和喜爱的志愿服务工作的窗口和平台。至今捐款总额已达5万余元。
专业服务大队:以己之长,行他人之便
专业服务大队是协会充分发挥综合性院校的特色,学科性学院为单位打造的,由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组成的服务队伍,经2014年的调整后,最终确定为修车大队、医疗大队、法律维护大队等9支专业服务大队。大队定期开展“下社区”活动和“周六服务广场”活动,分别为社区居民和校内师生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彰显了协会“服务型”的特色。
志愿者热线:“635999”为您服务
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之余,协会还开通了“635999志愿者热线”,以方便同学们在有需要时随时联系协会,及时获得帮助。该热线现已成为宁大学子在需要帮助时的最先选择。
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就在您的身边
2014年,协会在我校学生创业街内开设了志愿者服务站,由协会成员值班,随时为同学们提供志愿者力所能及的帮助,并进驻了部分专业服务大队,提供随时的志愿服务。
三大品牌活动 彰显志愿理念 宁大青协一直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提升校园志愿者氛围为己任,为此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此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三大月系品牌活动:雷锋月、新生月、宣传月。
雷锋月:每年的三月,以“三·五雷锋日”为契机,应我校学生要求,在协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同学们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以频繁、平常的志愿服务活动宣扬“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的理念。
新生月:在每学年伊始,协会都会以新生为主要对象开展一系列志愿精神宣传活动,帮助新生在一进入大学便有良好的志愿者意识。
宣传月:每年的十一月,协会开展宣传月系列活动,集中展示我校学生在志愿活动中的风貌,并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唤起学生对志愿活动的激情,推动其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
在开展自身的品牌项目和品牌活动之余,协会还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比赛、展会、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宁大青协进一步深化了与团市委、各团区委、互联社区、富邦集团等各单位的合作,组织了大量志愿者为2014年APEC第一次高官会议服务;承接或参与了2014-2015赛季CBA联赛赛事志愿服务活动、“为爱奔跑”第一届宁波(江北)山地马拉松大赛、2014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第二届“阿拉”非遗汇等大型活动、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对这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年来,宁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的社会覆盖面、志愿者的动员面、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的目标是:着力打造“服务型”和“理念型”志愿服务集体,传播志愿者精神,让温暖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第二篇:让爱洒满每一个角落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长阳特校的选手吴露胜。在我的耳边有这样一种声音,他们残缺而且含糊不清,但却是我生命中最动听的天籁!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笑脸或许有些呆滞变形,但在我心里他们是天使,是上帝不小心遗失的折翼天使!记得当我第一次踏进长阳特校的大门时,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墙壁,还有那灰色的土地,让饱含憧憬向往之心的我也灰了一截。可是,当我看到身边那一张张因疾病而显得呆滞变形的脸,那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用努力吐出却依然含混不清的声音向我问好时,我的心震撼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享灿烂的阳光,多彩的世界,动听的声音,我们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宠爱,感受着来自亲人的关怀。可是他们,却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缤纷的世界优美的音乐与他们无关,而父母的爱又是那样的深沉和复杂。他们又何尝不是与你我一样,有着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对未来的热切向往?没有音乐,生命是一种缺憾,没有爱心,生命便会显得沉重。于是我选择了做一名特殊教育战线上的老师,我知道我身上背负的爱与责任,也知道以后在这无声的世界里会充满许许多多的艰辛。但是我一定会面对,因为对这个职业深深的爱,更因为他们需要我!清晨的铃声响起,我迈着细碎而匆匆的步子跨进学校的大门,看见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或已等待在操场,或依在门边,满脸笑容,急切地送上一句“老师好”!即使有些孩子口齿不清,却依然努力的把“老师好”三个字说的清楚些,再清楚些;聋哑孩子们打着手语,从他们真诚灿烂的微笑里,我能感觉到“老师”这两个字的分量。也许你会觉得这不过是学生对老师最平常的问候,但只有特校的老师知道,这简简单单的3个字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当阳光洒向干净而整洁的操场,孩子们安静整齐的坐在教室里,等待着我带领他们找寻那把通向外面世界的钥匙。我教听障一三年级复式班,一想起同一个教室里最小孩子的还不到7岁而最大的孩子却只比我小两岁时,我想过退却,但想到他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勇敢的接受了挑战!于是,为了他们能利用仅有的听力,我扯着嗓门大声教,为了他们能更好的分辨口形,我读准每一个音。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别的孩子几遍就会了,而他们也许需要努力一百遍,一千遍,或许更多,那一声声含糊走调的咿呀声,其实就是那人类最美妙的旋律;那一下下的比划,就是那人世间最优美的舞姿。我无法忘记,教师节那天孩子们送给我的一张张画,出乎我意料的好,我知道那是他们心里对我最真诚的尊重;我无法忘记,那些孩子们把自己最舍不得吃的糖硬塞到我手里要送给我的时候,我没有婉拒,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们心里对我最真诚的喜爱;我更无法忘记,课堂上那些因为不会做题被我批评而痛哭流涕的孩子们,到了晚上离校时,却依然依依不舍地目送着老师离开,直至看不见老师的身影。聋哑人的世界,一片的寂静,但他们享受着这一片的宁静,从来没有抱怨,从来没有愤恨,从来没有哀伤……永远积极地去面对,那属于他们的每一天,品味着他们那与众不同的人生……他们,虽然拥有残缺的身体,但却从未因此而自卑、从来不在乎旁人异常的眼光,只用他们简单的手语来彼此沟通着,他们不断地比划着,只希望别人也能明白,当他们得到回应时,他们便会展露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单纯、真挚的微笑……我庆幸,我庆幸能站在这群特殊孩子的身边,伸出我温暖的手洗去他们身上的脏污;我庆幸,我庆幸我用宽容的心包容孩子们一次次无心的过失;我庆幸,我庆幸我有能力恰当及时的解决孩子们的矛盾困难,让我奉献自己能够奉献的一切。是他们让我对生活充满欣慰,对生命充满感激。如果说责任是树,那么爱就是藤,我知道,这份不需要理由的爱与责任会一直伴我如影随形,陪伴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守护在这些特殊孩子的身边,手拉着手,不抛弃,不放弃,让爱的温暖撒满每一个角落。
第三篇:让文明之花绽放每一个角落
让文明之花绽放每一个角落
娄底三中 胡娉瑜 指导老师: 刘连华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题记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文明是一种气质,展现出你的儒雅;文明是一种修养,尽现你的学识;文明是一种意境,表现出你的素质.文明礼仪像一盏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文明礼仪像一首歌,交织着你我共同的心声;文明像礼仪一把钥匙,开启了心灵之锁!
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张良拜师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国家经济的腾飞,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文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国外,有许多公共场所都特别用汉语赫然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字样,用以提醒中国游客。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表现,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今天,作为文明礼仪的发源地的中国人,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汗颜吗?中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重视国民的素质修养,塑造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清代宰相张英和叶待郎毗领而居,二人同在京城为官。叶家修墙院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老夫人为此修书送到京城。张英做诗回复老夫人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接信后立即令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将院墙后退三尺。如果两家互不相让,势必激化矛盾两家结怨。人们内部的矛盾有些要通过法律解决,更多的是靠文明礼貌来调节。矛盾双方都讲文明礼貌,互谅互让,就会大事化小,小事话了。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拥有几千年的文明精髓,我们应发扬其精神、传承其文化,无愧于“文明之邦”的称号。可是我们的社会上依旧有很多不文明的举动。例如:有人任意砍伐森林,滥用化学品,德城林资源的枯竭;又如是某些人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污染了空气和大地;有些人酒后驾车,不仅伤害了自己,还会误伤无辜者;有的人乱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嘲笑同学,蔑视同学,一些厮杀动物„„不文明的现象也是有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消灭这些不文明行为,让文明之花在社会上盛开。文明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块砖;文明是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滴水;文明是李白笔下的一句诗;文明是岳飞气壮山河的一声吼;文明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文明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文明是珠峰上飘扬的红旗;文明是奥运场上奏响的国歌;文明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明是文化修养的大标尺;文明是物质,是文化,也是精神;文明是人类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让文明之风会吹遍我们心中的每个角落!让文明这朵纯洁美好的花朵,在世界每个角落永远的绽放吧!让文明和礼仪与我们相伴同行!
第四篇:让文明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文明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首歌里唱到:“带走我的祝福,留下你的笑语。”户外运动最经典的基本规矩:“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带走什么?留下什么?
我告诉小学生朋友们说:“带走垃圾,留下文明。”
有一次,妈妈带到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这里艳阳高照,群山显出铁骨峥嵘之美;云雾缠绕,群峰又有隐约妩媚之美,但是在这样美丽的自然景区,背后却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我正在参观大自然的神奇时,发现有许多人乱扔垃圾。就在这时,我看到黄山的始信峰近50米的悬崖上,两名工人正在放绳到山谷里捡拾垃圾,“哇!多危险啊!”我不禁叫了出来,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原来,在黄山这个美丽的景区,每天都有游客留下的垃圾,更惊人的是,这些垃圾足足有六吨。除了扔进垃圾桶的垃圾和随意仍在路边的的杂物,还有直接抛到悬崖下的垃圾,这些垃圾残留在黄山的各个地方,为了保护黄山的生态环境,环卫工人就用绳子绑住自己,爬下悬崖去捡回那些垃圾。这些环卫工人是可爱的,是可敬的。那些制造垃圾的人是可恶的,是可恨的。难道你就不能带走这些垃圾留下文明吗?
我从电视上了解到:国外很多公共场所并没有垃圾箱,因为当地人会把自己制造的垃圾随手带走。韩日世界杯期间,曾经有一个中国球迷到日本看球,比赛结束后,他发现,4万多日本球迷坐过的看台上,竟然看不到一片纸屑。原来,球迷个个带有垃圾袋,将垃圾一点儿不剩的随身带走。有一位球迷,因为离场后发现少了一个垃圾袋,连忙回来寻找,直到找到为止。
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差距来了吧:一个是故意破坏;一个是极力保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处不可疏忽,细节决定成败。因为文明就体现在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当中。如果环境好了,就会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环境会更好起来;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理,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我们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告别曾有的陋习,秉承文明的火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齐心协力,加入文明的行列,争做文明的天使,让我们“带走垃圾 留下文明”吧!
第五篇: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关注个体,关爱学生”案例
接任现在这个班已经两年了。在刚接任不久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主性、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课后不复习功课、厌恶学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从而导致语文成绩落后。这部分学生怎样才能转化?针对这些现象,我尝试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关注,效果不错。现就其策略及部分案例叙述于后: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了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经常有意无意的请他们帮忙。平时,请他们帮助分发作业本、试卷;课余,邀请他们一起打篮球,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后来,李鑫雨在日记中写道:“王老师很平易近人,经常和我们一起谈心、游戏,教学能力强,文章写得好,我很崇拜他„„”在我的默默期待中,这些学生,上课也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愿意做了,有时还会主动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这些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倡导纵向比较,鼓励自我竞赛
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纵向比较,自我竞赛。所谓“自我竞赛”,也就是将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进行比较,自我反省,自我竞争,自我战胜,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启发他们:我今天是不是多学了一些东西,表现是不是好一些?哪怕是一点点?如果有,那就说明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进步了。只要每天进步一点,长期下去,就会进步不少,就会取得成功,就会成为优秀的一员。
学生黄某,上课只是专注地听,不善于思考,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更谈不上创新了……我耐心地观察她的表现。一节辩论课上,她在小组中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善意的谎言是可以的,这并没有让我们养成不好的习惯,反而有利于促进人性的美好……”我抓住时机,给机会让她在班上辩论时表现自己。她赢得了大家激烈的掌声,我也进行了肯定的评价。课后,我找到她:“看吧,只要你积极地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精彩就属于你!老师相信只要你自己和自己比赛,一天比一天进步,你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善于思考,积极主动,不断提高的……”现在她已跨入班上优秀生行列!
3、尝试平等竞争,寻求横向发展
我们还鼓励学生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同、品性表现发展相当的同学进行平等竞争。学习程度不一致,品性表现差异悬殊,其竞争就必然存在不公平的因素,而且也不利于教育,第 1 页
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鼓励学生与自己程度相当的人进行平等竞争,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学生甘某,其父母均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管理。他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玩小东西,爱撒谎,经常与同学打架。经多次说教,效果仍不理想。后来,我发现与他“同病相怜”的冯某有了明显好转,就找他谈话:“你看,冯某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敢不敢和他竞争一下?”他头一摆:“哪个不敢?”我见时机成熟了,便趁热打铁:“就是,老师也相信你能取胜!如果你赢了,我给你按一等奖对待!”……后来,甘某在不断的竞争中,逐渐转变了过来,连昔日的伙伴都说他变了样。他爷爷来学校接他的时候,不住地感谢。我告诉他:如果孩子自己不想进步,什么办法都没用。回家后多给他鼓励与自信,让他不断进步。
4、巧用他山之玉,进行补偿促进
学生的素质发展怎样?心理状况如何?教师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如果仅就一时一事就下结论,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要知道,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总有爆发能量,产生信心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一次成功的体验,或课堂上,或课外活动时。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利用原有的信心或其他成功的经验,“牵此一发,而动全身”,来激起孩子的某种冲动,助其树立起应有的信心,从而促进其发展。
学生李某某,每天沉默寡言,上课亦是如此。他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您,想起您牵着我的手一起逛街的情景……尤其生病的时候,就更想了……但我知道,你们外出打工是为了我……”这孩子明显缺少亲情。怎样打开教育的缺口呢?评讲作文时,我特意找出他的作文,大加赞扬,说那是一篇情真意切的好文章。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小组交流作文时,他破天荒地发言了。这就是教育的契机!从此,我更加细心地关注这孩子,只要有机会,就毫不吝啬地把爱洒落在孩子的身上。现在,他有了巨大的改变,身边有了要好的伙伴,学习积极认真,性格也比较活泼了。我相信:爱是有回报的!
5、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有效的激励。
学生大都十分在意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我对他们的评价落在“激励”上。班上学生艾某某,习作水平不够好,她自己也很想进步。一次,我发现她的日记中有几个句子写得不错,便在上课时有意放大她的闪光点:“艾某某的日记写得不错哟,特别是这几个句子值得大家欣赏„„”从此,她就接二连三地交来自己写来的日记,要我帮她修改。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渐渐地,她的习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今年的全国关工委征文大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总之,关注个体,关爱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好的事情。以上关注学生的方法还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之中,希望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正,以期收到最好的效果。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