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时间:2019-05-13 15:5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篇: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11月20日,中央纪委下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为此,中央纪委网站开通举报窗口,欢迎社会举报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等违规违纪问题。

2014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面对政府机关吃喝风、送礼风和花公款送贺卡之风,中央纪委的这一举措,对于惩治两节期间党政机关的腐败行为开了一个良方,再次将反腐倡廉风暴推向新高潮。自去年12月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中共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党掀起一股“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的新政风。最近,一组数据颇为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 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在厉行节约效果初显之时,实现“八项规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加强制度约束与监督,使作风建设常态化,成为各方矢志努力的方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收取礼金等长期形成的积弊往往具有惯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如果没有开放的监督体系,作风建设便容易处于忽松忽紧的状态。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人民监督”这一关键词频频出现,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人民监督的高度重视。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要形成常态效果,“人民监督”常态化、长效化便必不可少。作风转得怎么样,廉洁不廉洁,关键看人民群众认可不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讲,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是检验“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最好的“试金石”。人民监督具有主动性、客观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监督范围最广、时效最长、成本最小、信息最真,而且永远不会被腐蚀。一方面,要围绕“八项规定”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既不能遮遮掩掩让老百姓看不全,也不能太专业抽象让老百姓看不懂。另一方面,要畅通有效渠道,健全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能够有效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画出“红线”、明察暗访与问责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广东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作风问题得到纠正。其中,开放的监督体系功不可没。未来的一年乃至更长时间,“八项规定”需要更大范围地激活群众监督的力量。事实证明,无论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还是官僚和特权作风,群众基本都是第一发现人,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受害者。他们对于落实“八项规定”有着极大的动力和显著的监督优势。“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是实施“八项规定”的初衷和要求,以后还要坚持并增大力度,让公众与媒体监督力量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为 “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各级政府也应发挥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能量,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不仅有利于反“四风”的落实,也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与纯化。

开放的监督体系是反“四风”的关键。将公众的力量调动起来,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于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作用绝不容小觑。

第二篇: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关注个体,关爱学生”案例

接任现在这个班已经两年了。在刚接任不久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主性、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课后不复习功课、厌恶学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从而导致语文成绩落后。这部分学生怎样才能转化?针对这些现象,我尝试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关注,效果不错。现就其策略及部分案例叙述于后: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了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经常有意无意的请他们帮忙。平时,请他们帮助分发作业本、试卷;课余,邀请他们一起打篮球,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后来,李鑫雨在日记中写道:“王老师很平易近人,经常和我们一起谈心、游戏,教学能力强,文章写得好,我很崇拜他„„”在我的默默期待中,这些学生,上课也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愿意做了,有时还会主动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这些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倡导纵向比较,鼓励自我竞赛

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纵向比较,自我竞赛。所谓“自我竞赛”,也就是将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进行比较,自我反省,自我竞争,自我战胜,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启发他们:我今天是不是多学了一些东西,表现是不是好一些?哪怕是一点点?如果有,那就说明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进步了。只要每天进步一点,长期下去,就会进步不少,就会取得成功,就会成为优秀的一员。

学生黄某,上课只是专注地听,不善于思考,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更谈不上创新了……我耐心地观察她的表现。一节辩论课上,她在小组中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善意的谎言是可以的,这并没有让我们养成不好的习惯,反而有利于促进人性的美好……”我抓住时机,给机会让她在班上辩论时表现自己。她赢得了大家激烈的掌声,我也进行了肯定的评价。课后,我找到她:“看吧,只要你积极地思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精彩就属于你!老师相信只要你自己和自己比赛,一天比一天进步,你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善于思考,积极主动,不断提高的……”现在她已跨入班上优秀生行列!

3、尝试平等竞争,寻求横向发展

我们还鼓励学生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同、品性表现发展相当的同学进行平等竞争。学习程度不一致,品性表现差异悬殊,其竞争就必然存在不公平的因素,而且也不利于教育,第 1 页

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鼓励学生与自己程度相当的人进行平等竞争,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学生甘某,其父母均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管理。他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玩小东西,爱撒谎,经常与同学打架。经多次说教,效果仍不理想。后来,我发现与他“同病相怜”的冯某有了明显好转,就找他谈话:“你看,冯某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敢不敢和他竞争一下?”他头一摆:“哪个不敢?”我见时机成熟了,便趁热打铁:“就是,老师也相信你能取胜!如果你赢了,我给你按一等奖对待!”……后来,甘某在不断的竞争中,逐渐转变了过来,连昔日的伙伴都说他变了样。他爷爷来学校接他的时候,不住地感谢。我告诉他:如果孩子自己不想进步,什么办法都没用。回家后多给他鼓励与自信,让他不断进步。

4、巧用他山之玉,进行补偿促进

学生的素质发展怎样?心理状况如何?教师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如果仅就一时一事就下结论,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要知道,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总有爆发能量,产生信心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一次成功的体验,或课堂上,或课外活动时。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利用原有的信心或其他成功的经验,“牵此一发,而动全身”,来激起孩子的某种冲动,助其树立起应有的信心,从而促进其发展。

学生李某某,每天沉默寡言,上课亦是如此。他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您,想起您牵着我的手一起逛街的情景……尤其生病的时候,就更想了……但我知道,你们外出打工是为了我……”这孩子明显缺少亲情。怎样打开教育的缺口呢?评讲作文时,我特意找出他的作文,大加赞扬,说那是一篇情真意切的好文章。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小组交流作文时,他破天荒地发言了。这就是教育的契机!从此,我更加细心地关注这孩子,只要有机会,就毫不吝啬地把爱洒落在孩子的身上。现在,他有了巨大的改变,身边有了要好的伙伴,学习积极认真,性格也比较活泼了。我相信:爱是有回报的!

5、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有效的激励。

学生大都十分在意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我对他们的评价落在“激励”上。班上学生艾某某,习作水平不够好,她自己也很想进步。一次,我发现她的日记中有几个句子写得不错,便在上课时有意放大她的闪光点:“艾某某的日记写得不错哟,特别是这几个句子值得大家欣赏„„”从此,她就接二连三地交来自己写来的日记,要我帮她修改。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渐渐地,她的习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今年的全国关工委征文大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总之,关注个体,关爱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好的事情。以上关注学生的方法还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之中,希望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正,以期收到最好的效果。

第 2 页

第三篇:让人性的光辉照亮语文的每一个角落

让人性的光辉照亮语文的每一个角落

当前,伴随着语文课改和新课标大讨论的浪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广泛关注和认同。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等语文教育理念正在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我们呼唤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师生之间不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我们更期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的创造欲。这些实践都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有效尝试。但仅仅做到这两方面还不够,因为支撑语文课堂的要素有三:作为主导的教师,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载体的文本,三者缺一不可。如果避开教材谈人性化,那么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语文课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工具,也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任何抛开教材或者忽视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而空谈所谓的人文教育的做法,只是一种急于求成、有名无实的“无土栽培”而已。

笔者听过一堂示范课,教学内容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项链》。可以说这篇自问世以来就以其精妙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的完美统一而倍受推崇的作品在中国流传甚广,当代的中学生几乎都在语文课本中读到过它,是一篇经典教材。为了上出新意,执教老师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精心“包装”,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演讲、竞赛、讨论、唱歌、辩论、演奏,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结果当然是获得了“一致好评”,不少人认为这堂课立足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当前语文教育的“三个维度”的理念,特别对几个“脱离了课堂内容”的讨论题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题目设计新颖,学生反映强烈,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示范课。作为入道未深、见识浅陋的新手,我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不免留下一些疑惑。其实见得多了,也就不难发现,这些讨论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效果很差。讨论在形式上也显得呆板单一,时间短了,讨论不清楚,时间长了,课堂时间又不够。加上引导不善,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流于肤浅。还有的课堂,片面追求学生的主体性,不定内容,不定规范,由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结果失去控制,使课堂陷入混乱。为什么我们善意的初衷却无法在实际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呢?经过冷静地思索,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当前的人性化语文教学理念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对人性化语文教学的内涵认识模糊不清

它本来是针对中世纪神学专制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人文主义发轫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情感的压抑和对真理的扼杀而提出的倡导个性自由,宏扬个性解放的口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以人为本,尊重人格,颂扬人性,提倡人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概括地说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①这是哲学范畴内的人本主义,它与我们所讲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是一回事。哲学中所探讨的“以人为本”是基于宏观把握人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抽象的“人本”,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人性化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主体——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个性独特的“这一个”,关注的是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哲学思潮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取向,它是以精神导引的方式进入语文教育领域的,换句话说,它只是一束理想的光芒,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因而不能直接搬进教学的目标体系。正是混淆了两者的内涵,将哲学中的 “以人为本”的抽象概念等同于人性化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将语文素养的外延无限扩展,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殊不知,这种无限化的实质就是取消语文教育:我们说人文性是语文基本特点,但并不能扩展为凡是具有人文性的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并不能解决“人的发展”的所有问题,同样,“人的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必全部搬进语文课堂,事实上,语文教育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不像语文课的所谓的公开课、正是因为很多人忽略这一点基本常识,示范课,整堂课热闹非凡,从天文到地理,从音乐到舞蹈,从历史到社会,从数学到爱情,就是惟独不见了语文。失去了“语文味”的课堂还是我们追寻的境界吗?这不是语文,至少不是真正的语文,而是“八宝粥,大杂烩”。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立足语文,决不能脱离语文、抛开课本去抽象地空谈“以人为本”。

二、对人性化语文教学理念的践行形式大于内容

其实,人性化语文教学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成了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它也不是什么泊来品,传统语文教学中早就有深刻的论述。孔子就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针对三人的不同追求和目标,孔子并没有单纯地评判是非对错,而是通过点拨、开导、激发和认同的手段来指导学生修身立志。这不正是人性化教学的典范吗? 语文教学的人性化是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绝非是装点门面的口号。在我们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今天,还有人拉大旗作虎皮,打着人文语文的幌子,却与人性化教学背道而驰。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天天都在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一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丢了,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讨论,其实不过是老师挖了一个接一个的“陷阱”让学生往下跳;说是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虎头蛇尾没有下文;大纲要求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但在考试和检查的重压下,又何曾真正有过师生平等?结果是,上头来检查了,外面来参观了,赶紧炮制两节热闹非凡的公开课,讨得一片赞誉。检查一走,马上恢复“题海战术”,重开 “一言堂”,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越来越厌倦这种“表演秀”,进而对语文课彻底失去兴趣。这些形形色色的示范课,究竟有多少示范的价值,暂时不去考证,仅从它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表面来看,就已经暴露出了潜在的危机,人性化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课改才有希望。

三、对人性化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冷落应运而生的,当人们发现科学知识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困惑的时候,于是提出了人性化教学的理念。当前在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的冲击下,语文教育的目标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其实,“语文教育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活动能力,以适应社会交往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所以语文教学的人性化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切切实实地进行科学高效地进行语文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我们倡导人性化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至于有所偏离,我们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下三个原则:

1、主体与主导并重(尊重主体的同时谨防教师主导地位的失落)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老师评分。老师的教是布道式的,学生的学式接受式的,学生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忠实的听众,冷漠的看客,单纯的接受器,如同唱“卡拉OK”,老师作词、作曲、原唱,学生只要努力唱得像,不走样。这抹杀了学生的互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人性化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得到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得到保障,师生之间理应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但当前我们反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时候,常常把老师的作用忽略了:一堂课下来,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形同虚设,可有可无。虽然我们说,教是为了不教,但决不是否定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教师的地位不能夸大,但也决不可抹杀。不承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中对学生的启迪作用,不承认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具有的组织作用和支撑作用,就会造成语文课堂放任自流以致瘫痪的严重后果。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职责,那就是引导学生感悟、鉴赏、学习、提高。只有教师必要介入,为课堂探讨把好方向,对文本做必要拓展,才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也才能将探讨导入正轨,引向深入。放任学生在课堂上漫无目的、浅尝辄止地学习,就是老师的渎职。有人曾提出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持人,但我们以为,仅仅是主持人是绝对不行的,教师有义务进行深入的点拨,也应该积极地参与探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关心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

2、个性与共性兼顾(凸显学生个性也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人文理念得到全面贯彻,不少人一提到以人为本,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发展个性为主,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张扬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等等。相对于过去我们片面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公共性,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言,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要知道,真理多跨一步就成了谬误。学生的个性当然要尊重,但讲究个性决不等同于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对教学规范的彻底抛弃。尊重个性,允许并鼓励学生敢于反叛传统,但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来体现与众不同,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性化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前提下的循序渐进、和谐发展的过程。

语文教学要落实人性化,应该“不但要构建与解构文本的静态语文能力,更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层级,促进每个学生的语言交往活动的能力不断发展,使学生的言语活动越来越符合社会规范”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我们认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同人的感受也有共同的原则。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我们当然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对事物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但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共性,只会加重学生的“自我中心”的狭隘自私的心理。人性化语文教学,不仅应该关怀学生个体价值,更应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未来的公民应具备善于学习、尊重生命、关心社会、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所以,在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发展个性特长的时候,也应该兼顾他人,学会倾听。

3、情感与双基共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不可放弃双基训练)

过去,我们一味地谈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宏扬人文性、个性化学习的今天,这种落后僵化的方式确实该到了被彻底改革的时候了。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担任起了培养学习个体健全心理和人格的任务,因而关注学生内心需求,以他们的情感为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今天,在人文教育的感召下,全社会都在呼吁给学生减负,学生的负担要不要减?要减!但问题是怎样减?减哪些?是不是将所有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放弃呢?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造成的后果将是学生语文素养彻底退化。当前,就有人打着“以人为本”的口号,四处宣扬“淡化训练”,结果是学生字不会写了,句不会造了,写一篇作文错别字俯拾皆是,通篇病句。难道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吗?人性化语文教育决不排斥基础训练,言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训练。文言文教学中,一些重点的实词、主要的虚词、特殊句式、部分成语以及意境、语言、手法上的主要特色等的确比较枯燥,但这些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抛开对作品的人文解读,抛弃对作品语言文字运用特点的充分扎实的处理,而孤立地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那也只是一种空中楼阁。比如有人上《窦娥冤》,抛开对课文的语言音韵美和悲剧因素挖掘,而把重点放在研讨“窦娥的贞节观念”上,这种跨越“知识和技能”两个基本维度而直奔“第三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做法,看起来热闹,实则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语文教学派别林立,但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来解决语文教学的所有困难,所以语文教师切不可盲目跟风,教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经过理性地思考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再创造地运用。人性化语文教学的原则就是:只有更适合的,而没有都适合的。语文教学对象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神韵和灵性,让人性的光辉照亮语文的每一个角落。

第四篇: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郭泳霞

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教育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中等生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出类拔萃,引人注目,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调皮捣蛋、令人头疼。他们成绩一般、循规蹈矩,甚少惹是生非。所以,班主任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培优辅差”上,而忽略了这个占大多数的群体。于是,他们的梦想在老师的忽略中挫伤,他们的激情在老师的漠视中耗尽!这对中等生的成长、对班级的和谐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要重视中等生的教育。

关键词:中等生

观念

表扬

机会

合上日记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李运泽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写出的话。他在日记中说:“今天老师又表扬了杨威,他经常没有完成作业,今天完成了,老师竟然表扬了他。我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可老师从来都没有表扬我!真伤心!是不是我也要像杨威那样,老师才会表扬我呢?我多么希望老师能关注我、表扬我啊!”回想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确实如此!我们班主任最关注往往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刺头儿”和成绩优异、品行优良的优等生。而这些“中等生”总是默默无闻,往往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备受冷落,他们像一群灰色的小鸟,疲惫地行走在现行教育遗忘的边缘。

其实,中等生身上也存在优等生的潜质,甚至在某一方面的表现更胜于优等生。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他们同样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来自于老师、家长的爱!他们是学困生的预备队,是优等生的后备军!如果能得到老师适当的关注和鼓励,他们会力争上游,成为优等生,但是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可能会更加默默无闻,甚至沦落为学困生!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片面的教育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时,我开始反思,开始关注这群隐形的中等生,试着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不再被隐形,让教师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结合自身的经验,下面我将谈谈班主任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

一、转变观念,重视中等生。

在应试教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往往把“两头”表现的学生视为重要的关键人物,认为抓好品学兼优的学生,班级各种活动的开展、优秀成绩的取得等就能有了好的带头人,抓好了“后进生”,就一定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班级就能平稳,因而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抓两头”,对他们分别进行鼓励和鞭策,而对大批中等生则不闻不问,忽视了对大部分同学的锻炼和培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每个班的优生和后进生只是班级的一小部分,而中等生则占据了班级的60%到70%,班主任的这种做法不是舍本逐末吗?

美国著名教育家,《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先生来中国交流时,就曾这样介绍自己的“教育经”:我把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孩子,他们是上帝赠与我们的礼物、是非常好的学生,他们喜欢学校、喜欢老师们、很聪明,而且在学生当中也非常欢迎,有非常好的表现。第三类孩子讨厌学校、讨厌老师、他们的父母也讨厌学校和老师,他们讨厌学校里所有其他的孩子。如果你想要管教他们的话,他们会威胁你的,他们的父母也会威胁你,他们会跑出教室打其他人。很多老师可能会花自己所有的时间放在一类孩子和三类孩子身上。但是我不会花更多的时间放在三类和一类孩子身上,我喜欢的是第二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是一般普通的孩子,他们并不是跑的最快的人、也不是最漂亮的女生、也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是最出色的作家,但是他们很好。因为他们很好,所以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可以说,我每天把时间花在这类孩子身上,我鼓励他们更喜欢我的课堂。于是他们就开始朝一类孩子看齐,最后我终于相信他们了,这当然是非常美好的。对于三类孩子来说,那些调皮的孩子看到二类孩子有了进步就不想再捣蛋了,因为他看到二类孩子特别喜欢学校。所以,我们要转变我们老师的观念,应该重视中等生,通过“抓中间,促两头”,而不是“抓两头,带中间”。

二、表扬优点,增强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更何况是这些还不错的孩子。或许他们成绩一般,但他们中有品行优良、乐于助人的,有书写工整、字迹优美的,有能歌善舞、精通绘画的,有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的„„他们看似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其实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愿望与憧憬,也有与同学一比高低的雄心壮志。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优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送去鼓励的话语,他们一定会从老师的信任与期待里获得动力,扬起自信的风帆。

三、提供机会,展示我风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用灵敏的手去抓机会。”班主任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同时,中等生通过“表现”,就会在同伴中实现良好的自我价值,他们渴望受到关注和“表现”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并在自豪荣耀的基础上,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优等生的先列。

我们班上有个文静的小女孩叫王雨桐,长得很普通,成绩也一般,在班上一直默默无闻,是个典型的中等生。期中考试之后班干部换届,所有职位都竞争激烈,唯有卫生委员这一职位无人问津,因为这是一个脏苦累的活儿。在多次询问无人应征之后,我只能自己选了!扫视了一遍教室,我发现王雨桐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但发现我盯着她的时候,又赶紧低下了头。想到她平时搞卫生搞得又快又干净,我说:“王雨桐,要不你来试试?”她一听,猛然抬起头,吃惊地望着我,红着脸说:“老师,我„„我不行的!您还是找别人吧!”我走过去,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说:“怎么会呢?你平时卫生搞得那么好,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她犹豫着点了点头。事后,我一直在观察她!没想到她的表现这么棒:不仅每天监督提醒值日生认真搞好卫生,而且还常常主动帮忙搞卫生。在我多次表扬后,她越干越有劲,性格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慢慢跟上了,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她!在学期末的时候,她高票当选优秀班干部。看着她越来越自信的笑脸,我想:有时我们给这些中等的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她往往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确立目标,让中等生迎难而上,通过积极鼓励,让中等生摆脱自卑的心理,通过竞争机制,培养中等生的进取心„„

总之,中等生就像一片荒芜的草地,需要老师播下希望的种子,以甜蜜的微笑、鼓励的话语、轻柔的抚摸、赞许的目光为犁去耕耘,再洒上爱的阳光,这片土地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班主任通过对这个占班级大部分团体的教育,一定可以激励优生、带动学困生,创建一个学风优良、班风浓厚的班集体!

第五篇:让教育和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让教育和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小学英语学习中“差生”的形成和帮扶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英语学习差生”应运而生,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英语学习差生”的头衔一旦被按上,就很难再被拿下。教育界里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神话”般的实例,某某差生经过教育者的一次爱心活动,或一次点化,后来成为优等生,成为大才。这只是个别现象。它不应干扰我们对“差生”的整体认识和对帮扶转化工作艰巨性的估计。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几年,时时刻刻和学生在一起,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走进他们的世界,并结合自己所教的“差生”,进行成因的分析和多方面的转差策略研究工作,几个孩子的发展让我兴奋不已。关键词:英语学习差生 成因 帮扶

一、对“差生”的认识

教育的前提是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区分差学生、好学生已经严重偏离教育的目标。而且“差生”一词带有侮辱性,不能将他们视为二等公民,所以本文以及作者心目当中的“差生”是指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与学生人格无关。

二、“差生”的成因分析

产生“英语学习差生”的原因很多,各不相同。通过实际的观察,其实许多被判定为“差生”的学生,根本不是差生,他们智力正常,甚至非常聪明,在英语学习上落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非智力方面: 1.对学习英语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

就大多数所谓“差生”而言,他们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学英语时觉得新奇、简单,学习也可以跟上,但当学习上碰到一定困难后,逐渐开始把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转移至其他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使英语学习越来越差。2.缺乏成功的体验。

根据新浪网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差生”是由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受到失败的困扰而逐渐失去信心。同时我发现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积极发言和参与活动的愿望,有些学生为了唤起老师的注意,不惜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但到了中高 1 年级,很多学生就不再如此努力了,除去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外,更多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学习英语的料,从而失去学英语的信心。3.评价方式的影响。

目前,许多学校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仍然以合格率及优秀率两项指标为主,教师为了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或者应付上面的检查和大范围的统一考试,根本不能顾及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用优秀生的要求要求所有的学生,使一些基础差、知识漏洞多的学生不堪重负,萌生抵触情绪,像这样的评价方式——把考试成绩作为区分好、差学生的标准,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消极学习、被动学习,最终放弃学习。

此外,还有家庭因素,学生个体因素等等,但我觉得,我们要更多地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与不足,通过提高教师的水平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以教师的“变”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

三、对“差生”进行帮抚的方法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机械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而是基于个人对经验的交流、反悟来主动建构的。转差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从而达到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掌握的目的。1.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有合理的方法,不能总是讲一些大道理,如:我们成功入世了,要成为一名时代的英才,我们必须学好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外语,是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我们只有学好了它,才能充分了解当今的国际社会。这些大道理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应该从近处着手、从“行动”入手,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方能有效地加以引导。如我要求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英语,收集大量的生活英语,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等电器的说明书都有英文板块的instructions;许多广告和单位的招牌都有英文,如:HuanJiang Primary School, China mobil等等,这时教师适时的给予引导,“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我们要用这些英语吗?”“不学英语你能看懂么?”,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需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生活需要结合起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英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其学习英语的自觉性。【案例】

情况介绍:蒋沈寅,男,浣江小学三(1)班学生,家庭经济丰裕,属于家长比较宠爱而生活、学习自理能力不强的类型,学习态度比较散漫,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足,家庭作业比较拖沓,上课经常走神,学习兴趣不高。

处理方法:(1)家庭工作。与其父母通过电话、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途径进行交流,灌输“穷,别穷教育;富,别富孩子”的思想,要求父母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学习自理能力,有些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同时帮助其父母加深对英语学习的了解。(2)学生工作。与孩子加强思想交流,树立孩子英语学习的正确观念。师:来,过来。生:„

师:最近学习怎样啊? 生:(笑)

师:你发现老师在你作业本上的留言了么?(最近你进步了,你发现了么?)生:(笑)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么,这东西又不能吃,你觉得有什么用啊? 生:无语

师:你看看老师的电脑。(开机)你看,全是英语,如果你不懂,你怎么玩游戏啊?来,你来操作一下。生:摆弄键盘。

师:还有你看老师的手机(全英文状态),你懂么?要是你有什么急事,你连电话都不会打,多可怕啊?所以老师希望你学好英语,将来帮助你爸爸开好公司。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学好。学生发展:经过几次教育,以及能得到家长的配合,蒋沈寅小朋友的表现逐步好转,加上老师上课时的鼓励和肯定,他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和巩固。

教师感受:没有目标的学习是可怕的,像这样的孩子班里还有很多,教师的教育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失效。只有和家庭合作,争得家长的支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着手,树立他们学习的正确观念,教育才可能长久。教师必须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反复。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他们认识活动的效率。尤其是对待“差生”,他们本来对英语学习就有畏惧感、有心理障碍,因而,教师与“差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我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课外,我与他们闲聊,一起玩耍,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关照和解决。【案例】

情况介绍:陈新民,浣江小学三(1)班学生,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住在爷爷家,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的学习不能照顾多少,孩子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属于各科成绩都不好的类型。

处理方法:(1)家庭工作。和父母进行了多次交流,要求父母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树立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思想,并把一些方法和学习的规律告之父母。

(2)学生工作。告诉他老师有多么喜欢他,建立良好关系。课余时间请他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补习,还指定一位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担任陈新民的师傅,给师傅分配任务,每天必须完成。

师:(一次去剧院看演出,我特意坐在陈新民的旁边)演出好看么? 生:好看,那个小女孩真可怜。

师:是啊,她还要自己卖花来赚钱,你们幸福多了。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生:他们在山东做生意的,经常不回来。师:是么?那你和谁在一起呢? 生:爷爷奶奶。

师:那你也挺棒的,一个人跟爷爷奶奶住,Mr Yang更可怜,一个人住在学校,都没人照顾,你说呢? 生:笑

师:所以我们都很可怜,但比戏里的小女孩幸福。„„„„

学生发展:到现在,我和陈新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时他会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偷偷地看我,还能主动地找我问东西,他的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进步,学习成绩缓慢的有所进步。下一步我想逐步加深要求,试着让他开始脱离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加强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感想: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真诚的和孩子交朋友,小孩子的世界是纯真善良的,在帮助他的同时,也能让你感受到人性的纯与美。交流是相互的,信任也是相互的。

3、帮助“差生”体验成功

教育心理学认为,“差生”同样有进取心,让“差生”获取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层次要求,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适合“差生”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充分肯定其能力,使他们尽快获得初步的成功。如:给“差生”布置背诵任务时,讲究弹性,背诵的量从少到多或分段背诵,甚至只背句子、词组或单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能做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师生交往中,要注意对“差生”的纠错方式,多用期待性的评价,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纠错,这样做,即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更重要是尽力保护“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

情况介绍:陈飞宇,浣江小学三(2)学生,单亲家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性格比较内向,上课时经常顾自己,不能认真上课,作业质量低。

处理方法:(1)家庭工作。我走访了陈飞宇的家庭,详细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到由于家庭的现实,养成了其比较内向的性格,但这个孩子内向却不省油,按照我们诸暨的方言讲是“内油”。

(2)学生工作。在全班学生面前,我表扬陈飞宇同学的坚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在私下,我要求班里的几个积极分子多和陈飞宇一起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并和班主任联系,让陈飞宇担任班级的组织委员,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师:听说你当组织委员了? 生:恩。

师:祝贺你。希望你越做越棒。现在是组织委员,是班干部了,你的学习可得抓紧哦。生:知道的。

师:老师时刻等待你进步的消息。

学生发展:人始终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适时地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就能透进耀眼的阳光。为陈飞宇做的一切,更多的希望他能真正融入生活的现实,他也很争气,生活、工作、学习地都很精彩,真诚地希望他一切都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去帮助和引导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对他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只要我们把无限的爱心投放到“差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相信他们,爱他们,以发展的眼光,尽量为他们创造出符合他们需要和特点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摆脱困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人生观,塑造自信自强的形象,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定能有效地促进“差生”的转化,定能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参考文献:

1、徐芝斌 《“差生”情感态度培养与提高英语成绩的关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2、汪婉萍

《非智力因素与交际英语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3、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编写

6、《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www.xiexiebang.com

8、“差生”的成因分析

www.xiexiebang.com

下载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普惠金融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推荐]

    让普惠金融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山东日照开展金融惠民村居通工程侧记 本报记者 温跃 赵小亮 通讯员 王晓东 山东省日照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如今,这里的金融惠民服务也......

    让爱洒满每一个角落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长阳特校的选手吴露胜。在我的耳边有这样一种声音,他们残缺而且含糊不清,但却是我生命中最动听的天籁!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笑......

    让文明之花绽放每一个角落

    让文明之花绽放每一个角落 娄底三中 胡娉瑜 指导老师: 刘连华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题记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 选人用人环境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

    让爱照亮每一个学生(五篇范文)

    让爱照亮每一个学生 腰店镇土楼中心小学 赵 玲 我叫赵玲,女,生于1979年,毕业于南阳四师,大专学历。1998年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小学一级教师。在土楼中心小学担任语文,英语兼班......

    让文明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文明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首歌里唱到:“带走我的祝福,留下你的笑语。”户外运动最经典的基本规矩:“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带走......

    如何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理论论文: 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文章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少企业党政领导相继因经济问题出现职务犯罪。究其原因,除了他们主观上放松......

    权力运行监督检查情况报告

    文化厅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监督检查情况报告 今年是省纪委的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年”,规范权力运行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文化厅各项反腐倡廉制度落实的监督主体,我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