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谢倩八个讲清楚心得
“八个讲清楚”心得
谢倩
八个讲清楚:讲清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讲清楚党的惠民政策,讲清楚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法律法规,讲清楚援疆省市各族同胞对新疆的无私援助,讲清楚驻疆部队、武警官兵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的无私奉敬,清楚讲极端宗教和恐怖活动的危害,讲清楚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讲清楚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与我的结亲对象交往过程中,我认为这几项东西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实在在对老百姓有利的东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应该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和执行党的决定部署,不能偷奸耍滑,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哦。讲党的惠民政策,让我自己首先就受到了教育,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惠民政策有什么,我先知道了,才能讲给我的亲戚听。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清楚讲极端宗教和恐怖活动的危害可以让我的亲戚远离宗教极端势力,更加拥护党的领导。讲对新疆的无私援助,让我们心怀感恩,心怀感到。讲清楚驻疆部队、武警官兵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的无私奉敬,让我的亲戚更加知道当前的形势,自觉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讲清楚全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讲清楚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的亲戚看到希望,知道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第二篇:《春酒》教学设计 谢宇倩
《春酒》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组 谢宇倩
【教学目标】
1、通过概括事件,感受文章中的民俗美。
2、通过感受人物,体会文章中的人情美。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章中的人物描写。
2、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家乡的滋味》。
对于视频中的主人公来说,故乡是咬在嘴边的饺子的香味;对于我来说,故乡是飘在空中的爸爸做的卤味儿的滋味;对于鲁迅来说,故乡是看社戏时的愉悦、是吃到芸豆后的满足;而对于作家琦君来说,故乡是她“独在异乡为异客”后怀念的那杯春酒。是啊,家乡的滋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代名词,无论是哪种滋味,都蕴含着对家乡的那份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散文《春酒》,去品味她笔下的酒中情!(板书课题)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春酒》
二、作者名片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1949年赴台湾,1 26年后定居美国,2006年在美国去世。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
代表作品有:《烟愁》、《红纱灯》、《桂花雨》、《橘子红了》等等。这段材料从哪两方面介绍了作者? 明确:生平经历、主要作品。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事件,感受文中的民俗美。
2、通过感受人物,体会文中的人情美。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 明确速读要求:每分钟读500字左右,做到不回读。1.事件: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
2.人物:“我”、母亲、乡邻。
五、合作探究、感受民俗美
1.作者在哪一段提到了“过新年”这件事呢?
明确:第1段。
2.作者提到了哪些年俗呢?(用原文回答)
明确:“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很受拘束”。
※故乡过新年时孩子们的兴奋和快乐,大人们的紧张和繁忙,作者用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传统的风俗画。
3.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写到了“喝春酒”这件事呢?
明确:第2段——第4段。
4.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春酒”指什么?春酒是什么时候喝的?怎么喝呢?
明确:“春酒”是指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就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过了元宵之后乡里乡亲家家户户轮流邀请喝的。5.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写到了“喝会酒”这件事呢?
明确:第5段——第8段。
6.喝会酒的起因、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凡事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7.课文的第9段、第10段写到了“我”自己酿春酒这件事,只可惜,“我”酿出 的春酒没有道地的家乡味儿。
8.这些事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明确:详写:“喝春酒”、“喝会酒”两件事;
略写:“过新年”、“酿春酒”两件事。
9.作者为什么选择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个生活场景来写呢?
明确:因为这几件事具有代表性、有家乡味儿,让作者印象深刻,显示了故乡的民俗美(板书“民俗美”)。
六、合作探究、体会人情美
这篇散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我”、母亲、乡邻。
1.找出文中描写“我”的语句
(1)学生找出描写“我”的语句。
(2)学法指导:如何赏析语句
※修辞角度
※关键词角度
依照上述方法,分析下列语句(小组讨论)——读
①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解析:
①·我是母亲的代表--写出女儿在母亲心中的地位,母女情深;
·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母亲的代表,当然名正言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彻底抛开了初一至初五的那些“拘束”,说明民风淳朴;
·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换成“小猪”似的不好吗?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吃,快活地飞来飞去,写出“我”的憨态可掬(细节描写)
·吃得填满了肚子,伸长了脖子,这还不算,还得尽量多带一些回去,典型的“多吃多占”。可是作者真的有那么馋吗?看看下文“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已经不稀罕了”。看来“多吃多占”的主要原因是“气氛之热闹”,小孩子不就是爱 凑热闹嘛。
②·偷偷--表现“我”的机灵顽皮;
·对“我”动作的刻画,突出八宝酒的魅力之大。③“我”的小心翼翼更能说明八宝酒的美味。过渡:这杯春酒醉了“我”的童年,也醉了母亲。2.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句子——读
(1)学生找出描写母亲的语句。(2)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3)教师示例:
①“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的说。
②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③不仅是酒,母亲终年„„一样一样仔仔细细地告诉别人。解析:
①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大方、自豪。②·得意--兴奋、自豪的外露;
·一遍又一遍--语言的重复,说明母亲热情、无私、朴实、富有耐心;
·跟喝过酒似的--得到表扬后的害羞、兴奋、自豪;
·滴酒不沾唇的--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③两个“总是”与“还”极言母亲善始善终,心底无私。
“笑眯眯”说明母亲善良淳朴。诚信热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母亲的品质犹如春酒那样芳醇。
小结:细细品尝,从这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哪些优良品质?
明确:勤快、善良、淳朴、大方、热情、好客„„
过渡:春酒酒会上飘散着浓浓的酒香,人情民风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3.找出文中描写乡邻的语句
明确:
①“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解析:这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这种家人般的氛围,这种温馨的 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
②“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解析:
·“亮晶晶”凸现了阿标叔的勤快,写出他乐意为酒会增添欢乐的气氛。· 叠词“呼”的连用最能表现“吃十二碟”的氛围。
·“兴高采烈”说明阿标叔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多么淳朴的乡亲。点燃的不仅是煤气灯,还有暖暖的人心。
4.课文中还有细节写得很有情趣,找出来读一读。
“抱着小花猫时,它只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解析:侧面描写,更加突出八宝酒的香甜可口。
小结:可见这些细节描写能使文章锦上添花、生动有趣。作者很少直抒胸臆,用不雕琢、不粉饰的语言,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5.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明确:不是。一杯春酒,流淌着我童年的快乐,散发着母亲的慈爱,也流淌着乡邻之间淳朴的情谊,体现了浓浓的人情美(板书“人情美”),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杯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家乡味,是一份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板书“思乡”)
6.读完这篇散文,我们要明确以下三点: ※一种手法:细节描写
※两种美: 民俗之美、人情之美
※三种感情: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七、拓展迁移——思乡关联你我他
(1)古往今来,故乡是文人笔下永不褪色的精神支柱,你知道多少写思乡的诗句呢?(生展示日常积累)
(2)思乡诗句展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黄鹤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逢入京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送友人》(如若时间允许,请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诗句,其余同学摘抄在课题旁。)
八、作业设计
课后阅读一两部现当代有关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推荐阅读: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萧乾《枣核》等。
九、再读课文、加深体会
浓浓的故乡情结已经深深地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最后让我们用最深情的语言再品一次这有着浓浓家乡味的春酒。
十、板书设计
第三篇:八个严控心得(模版)
用规范促进教育的发展
——学习《贵州省教育厅(85号)文件》心得体会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我校由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在三楼会议室认真学习了《贵州省教育厅(85号)文件》。
在这次学习中,我再一次深受教育。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今后教育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学生减负,认真做到“八个严控”,即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程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量、严格控制集体补课、严格控制购买教辅材料、严格控制考试制度、严格控制招生秩序、严格控制择校择班。同时要遵守“八个制度”,即中考试卷评估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教学活动安排公式制度;家校联动制度;办学责任制度;办学督查制度;办学奖惩制度;社会监督制度。
另外,八个严控要求教师抓好质量关。学习中,有些教师牢骚不断:“又要给学生减负,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吗?”其实,我认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的在校时间不是成正比的,关键是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做到减负不减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能找到快乐,学生能否做到劳逸结合,能否做到知识与品德、身体健康其他并进,这才是我们教师的本事。
其次,减负不减质,就是明确向教师提出了要求、指明了出路,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向有限的课堂时间要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1、4、25
第四篇:自考心得+钟倩
自考心得
钟倩
由于高考的失利,我没有考上本科,因此我决定在读专科的时候,套读自考的本科。而自考可以选择自学也可以选择参加自考助学班,在当时,我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参加自考助学班。原因有两点,一是听到许多自考很难的消息,担心考试过不了;二是怕自己自觉性不高,坚持不下来。参加自考助学班的好处是有老师授课,有同学可以交流讨论,相互督促,这样学习就不会太孤独,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过去的两年半里,我一次性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在这儿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态篇
一、相信自己
首先要认识到自考不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它的出题既不刁钻也不深奥,而它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记忆、理解、和运用的考察。因此,只要你愿意,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就定能通过考试。其次,自考每年考四次,许多科目一年有四次机会,最少的也有两次机会,这更增加了单科通过的概率。
二、贵在坚持
既然选择自考,就多少对自考有所了解。有人说自考很难,有人说自考容易。试题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关键在于毅力和汗水。说自考不难,那是建立在大量付出的基础上。如果平时不认真复习,到考场上看着试卷,肯定会感觉太难了。
最关键的一点,大家参加自考不应仅为了获取文凭,更应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明确了这一点,你就有了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的动力。走出毕业之门时,你会真正体味到自考的魅力。
学习篇
一、积极主动去上课
上大学了,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去上课,认为老师是在照本宣科,还不如自己看书,可是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在讲课里掺杂了自己的理解,这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理解掌握知识。另外,学习是有多种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黎斯曼把人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类:Ⅰ、视觉学习者:这类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运用视觉感官,也就是用眼睛瞧。这类人获取信息的最好途径是个人自己去看去读。Ⅱ、听觉学习者:这类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听觉感官,也就是用耳朵听。这类人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是听凭他人讲述,以获取知识。Ⅲ、体觉学习者:这类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手脑并用,也就是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这类人获取信息的最妙途径是亲自去做,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多种器官帮助记忆。因此,听课是一种听觉的学习方式,即使你不是听觉学习者,听觉也能很好的帮助记忆。上课认真听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考试里的选择题。参加过自考的都知道,现在的考卷选择题是要占很大比例的,但自考的性质决定了出题面相当地广,一本几百页的书,随便哪个角落里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弄出来考。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能是有重点的去复习,很有可能漏掉很多的东西,你不认真听课的话有些题你猜都没法猜。认真听课后,即使有的题目你没有复习到,但至少在脑子里会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就算是压宝几率也会大很多的。
二、温习学过的内容
上完课的当天或是第二天,把老师讲过的章节全部看一遍,然后做完对应的练习题。选择题,计算题闭卷做,简答论述题争取背下答案,这样可以为最后的复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三、考前总复习
我一般从考试前的一个月开始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是将全书感觉重要的内容用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全部复习完,并且在网上下载历年的考试真题,至少要进6年的试题,然后将选择题做完并纠正错误;第二阶段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复习真题的简答论述,毕竟有第一阶段的底子,很多内容都已经背下来了;第三阶段就是用大概三、四天的时间将一本教材通看一遍,加深印象,以免考试的时候你看见了题还不知道是书上有的,即使遇到没有见过的问答题,多少也能写两个字出来,最后的两、三天时间,查漏补缺,保持平常心。
考试篇
一般而言,考试的时间是很充足的。建议选择题全部填上,认真的做,即使你会发现某道题以前见到过,但有可能问题的某个细节改动了,或是选项换位了等等,这时需要你更加仔细,如果因为没看清题目丢分,是非常可惜的。简答题一般把主题答出了就可以了,注意要分条理,标注1234等等。这样阅卷老师看的舒心,容易得全分。至于论述题也是要答出主题,然后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但无论简答题还是论述题,就算根本不会做也要照着题面你自己理解的意思写点东西上去,有白板题很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写上去两句话可能有一两分。
有时考试后,我会发现自己感觉考得不怎么好,但成绩出来后却过了。因为大家普遍存在一种心理:要是大题做的不好,就觉得自己考的不怎么样,要是大题做的很好,就会感觉自己考的不错,其实自考选择题的比重是很大的,只要选择题做的很不错,那么这次考试结果还行。
自考再艰苦,总有人在这场考试中过关。水平再不行,多看书,多进几次场,总有幸运之神的光临。自考过程中,靠的不全是技巧,靠的是对前途的信心,靠的是永不言弃的那股子决心。通过自考,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多的是在自考中磨练了意志,使自己更加充实,更加自信。
第五篇:128100070-公关策划与人际交往辅导资料-谢倩
《公关策划与人际交往》第12-16周教学内容
第五讲
人际交往的心态(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的埃里克·伯恩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时,提出的PAC分析理论。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自我心态、成人自我心态、儿童自我心态。取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Parents(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又称为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在每一个人的态度结构中,都同时具有这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特定的场合,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内,只有其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占优势。
在特定的时空里,哪种心理状态占优势,在交谈中就会表现出哪种态度的特点。“父母”这种心理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爱指使人、喜欢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
这种人的语言特征为常使用不容分辩的“应该”、“不能”、“听着”等词汇。
“成人”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积累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成熟、理智、客观、冷静、尊重别人。
这种人的语言特征是常使用“我个人的看法”、“有可能”.
“儿童”这种心理状态以服从和感情用事为标志.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无主见,感情用事,喜怒无常。
这种人的语言特征为常使用“我猜想”、“不知道”。
如果将不同的人际沟通状态进行排列组合,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模式: 1.P———P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权威的身份,如甲对乙说:“小王,他不应该这样做。”乙说:“必须惩罚他一下。” 2.A———A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完成的。 3.C———C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 (以上为平行沟通) 4.A———C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5.A———P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乙方担任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6.C———P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把对方作为权威看待而表现出一种儿童的心态,乙是父母的心态,这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经常发生。 PAC交往举例
(一) 场景:一辆上班高峰拥挤的公共汽车,车上的人们都厌烦、没好气的挤在一起。突然,一个急刹车,一位中年妇女(乙)踩到了一位衣着光鲜的小姐(甲)的脚。
甲:(还没等乙说话,原先厌烦的脸扭曲的叫道)踩死了!(P心态)
乙:(原想道歉,一看甲的那张不依不饶的脸,来气)吆喝什么!(P心态)
甲:你踩我了,你还有理了你!(P心态)
乙:小姐---怕挤?怕挤去打车呀你!(P心态)
甲:(手比划着乙)道歉,不道歉我跟你没完。(C心态)
乙:没完就没完,来呀,谁怕谁呀。(C心态)
双方也不顾公交车的拥挤了,大打出手,车上的人拉了这个,又拉那个,两人都鼻青脸肿的,还秧及了车上的乘客,真是乱做一团。
在第一、二幕中:甲很烦的在车上,乙又踩到了甲,使甲进入了P心态,甲又把这种烦转嫁给了乙;乙想道歉,还没来的及,让甲一叫,乙非常没有面子,紧跟着也进入了P心态。在这幕中,双方的心态都是合理的,但都使用了暴力的、不能理解的和宽容对方的态度。
在第三幕中:两人使用了不客气的语气,运用了C心态,使原本芝麻大的小事变的复杂化了。
其实这件小事,只要双方多一些忍耐,多用A心态,甲及时道歉;乙不要咄咄逼人,双方多一些理智,友善一些,就不会发生这种伤人伤己的行为了。 乙:你没长眼睛,怎么踢的。我的牙齿者被你踢掉了,痛死我了。(P心态)
甲:我又不是故意要把你的牙齿踢掉。(P心态)
乙:我离你这么近,你不会看清楚后再起脚踢球,用劲还那么大。(P心态)
甲:我刚才不是说,我不是故意的吗,我当时又在跑动中,球踢出去后,我又不能控制它的方向。(P心态)
乙:不要再说了,你他妈的,不是故意是什么。(C心态)
甲:你说话文明的好吧,不要他妈的,他妈的。好像我欠你八辈子似的,不就是把你牙齿踢掉,凶什么。(C心态)
乙:他妈的,看起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还真是欠揍(说着,挥起一拳,直向甲脸部打去)。(C心态)
甲:他妈的,我还怕你了吗!(C心态)
双方真的猛干了一场,最后甲、乙两人均挂红彩。
分析:
大家一起踢球本来是一件好事,在踢球时,难免会有意外发生。乙因被踢伤,疼痛使心态转入P心态,并用P心态向甲发出责问。在乙P心态的引导下甲也产生了P心态,语气加重,态度生硬。这段时间内两人发出的信息都是合理,但两人都用了命令式的情感发出信息。在第二个P—P交往中,两人因没有第三个人的干预,自身都没有合理的调整心态,双方的冲突进一步升华,加上乙因受伤,伤口疼痛加剧,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首先转入不良的C心态,把本来经两方互让或协商可以解决的事,因双方在处理事件中互不相让,并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讲话又不注意方式和文明,加剧冲突的升华,互相引导,甲逐渐被乙引导进入了C心态,导致两人朝着任意、任性的不良心态和行为转化。练习
(一): 科长甲:“小黄,你必须在今天下午5点钟之前完成这份报告!”
科员乙:“……”
“是的,科长。” 科长甲:“小黄,你必须在今天下午5点钟之前完成这份报告!”
科员乙:“……”
科员乙:“5点都下班了,怎么能够完成啊!”
练习
(二)同事甲:“这次提级加薪有没有我的份?” 同事乙:…… 同事乙“有。”
“你连现在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还谈什么提级加薪啊!?” 练习
(三)同学甲:“请问现在是几点钟?” 同学乙:……
“现在是晚上七点。” “不知道,你别烦我!” 小 结
在与人交流时,人一般有3种心理倾向,即:parents,adults,children. 例如,我们与父母交谈用的是儿童心态,跟儿童用父母心态,跟同龄人用成人心态,这些都是正确的.假如跟父母用父母心态,跟同龄人用儿童或父母心态,那么,人际交往就会出现问题。
四种典型的交往关系: 沟通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因为过去经验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命地位(心理定位),这是你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它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你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方法。可分为四种生命地位,即四种心态,形成四种典型的交往关系: 1.“我不行(好),你行(好)”(I am not ok,You are ok)觉得自己很不好、很不行,而别人都很好、很行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自卑、退缩、孤立、消沉、抑郁,人际关系较差。
2..“我不行(好),你也不行(好)”(I am not ok,You are not ok) 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但别人也一样,都是不好的 表现退缩,不想与别人建立关系,人际沟通也困难。 3.1.“我行(好),你不行(好)”(I am ok,You are not ok)
认为只有自己是好的,別人都是不好的,因此,对別人沒有一点基本的尊敬。 在人际交往中,最爱自己,不需要别人,凡是责怪别人,推卸责任,自大且孤独。
4.1.“我行(好),你也行(好)”(I am ok,You are ok) 最理想的交往心态,对别人或自己都抱正向的看法,喜欢与别人沟通交往,人际关系好。
如何利用PAC理论,改进我们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改善技巧
1.在人际交往中要多了解自己与他人交往时的自我心理状态; 2.留意对方的C状态;
3.将交叉方式转为平行方式;
4.强化成人自我心态,“成人”心理状态是主要途径;
5.不使用负向的P状态进行沟通,替换用正向的P或A进行交往; 6.注意心理状态和交往情境的结合第六讲
人际交往——友谊之爱地久天长 课前思考:
“伯牙摔琴谢知音”以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启示
一、交友过程中的知觉和理解
友人之间交往越多、越熟悉,彼此的了解也越充分,理解也越准确。你认为是这样吗?
科学研究证明:
在一个人判断和理解别人的过程中,其既有的观念和个性倾向所发挥的影响,比双方的交往和关系状况所起的作用还要大。
(一)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映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老爷爱才如命,他便认为人人都爱财。
1.投射作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和理解更与自己的心理状况相一致,而来自别人的客观信息所发挥的作用则退居到了次要地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五十步笑百步”
2.投射作用的另外一个效果,是我们的确可以判断和理解本来与我们的特征就相一致的友人,因为投射与人们的实际情况吻合。
(二)隐含人格理论
在与友人的交往中,我们对友人的知觉和理解常常出现偏差或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对人的观念去判断和解释友人。
(三)角色获得 思考:
今天你放学回到宿舍,你的室友告诉你,你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但是你的好朋友##却在旁边一脸沮丧……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
课堂讨论
某女,20岁,大二学生
该生来自偏远的农村,进入大学后感到非常不适应,常常感到孤独。认为城里人都很虚伪,也不愿跟她这样的农村人交朋友。平时只与同宿舍的另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交往,但也始终不能建立比较亲密的信任关系。 请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析该女生在人际知觉和理解上的问题。
二、交友的原则
(一)交互原则
实验表明,对于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功利原则 得﹥/﹦失
重情谊,轻物质--增值交换-值得交往 重外在物质--减值原则-不值得交往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记忆的自我保护
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记得多,忘得慢;而对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则记得少,忘得也快。
在对行为的解释上,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更加明显。
在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中的接纳与拒绝是相互的,我们要同别人奴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对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其积极的支持作用,避免人们自我价值保护的防卫倾向。情境控制原则
指人需要达到对所处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
三、怎样获得和发展友谊
1、友谊的内涵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谊。
友谊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
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赐予。
友谊还是心灵的默契。 论 友 谊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古希腊作家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2.获得友谊-增进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1)近邻性原则
《南史.吕僧珍传》中记载:“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但需注意,近邻性只是人际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甚至也不能说是主要条件。 启示:主动接近他人。(2)才能因素
“宁为智者仆,不为愚者师。”
一个人能力越高,越是完善,就越受到欢迎吗?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关系,但若超出这个限度,就会给人压力,选择逃避或拒绝。(3)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调查:
真诚和真实最让人喜欢,评价最差的师说谎和虚伪。
另一个大规模调查发现:自信、忠诚、热情、助人、直率、幽默、独立、聪明等个性品质在交朋友时最受重视。
(4)相似与互补
主要指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它是一种感知到的相似性,而不是实际的、表面的相似性。
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指导语本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否”(打×)回答。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对测验结果做出解释。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是
否 2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是
否 3过分羡慕和妒忌别人。
是
否 4与异性交往太少。
是
否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是
否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是
否 •7时常伤害别人。
是
否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是
否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是
否
•10极易受窘。
是
否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是
否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是
否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是
否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是
否 •15总是尽力使别人欣赏自己。
是
否 •16暗自思慕异性。
是
否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是
否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是
否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是
否 •20瞧不起异性。
是
否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是
否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是
否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是
否 •24被异性瞧不起。
是
否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是
否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是
否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是
否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的相处。
是
否
•如果总分在0~8分,说明受测者善于交谈,性格开朗,主动,关心别人,对周围朋友很好,愿意与他们在一起,彼此相处得不错。
•如果总分在9~14分,说明受测者与朋友相处有一定的困扰,人缘一般,与朋友的关系时好时坏,经常处于起伏变动之中。•如果总分在15~28分,说明受测者在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严重困扰。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受测者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大、讨人嫌
第七讲
师生交往
大学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完成教育或教学任务的背景、条件和手段,即重视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它的目的性价值。
在现实中,为了满足教师或学生的需要,往往把师生交往作为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或条件。通过建立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展开,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样的教育中, 师生交往只是一种被利用的手段。
二、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缺失。
在现代大学中,教师是掌握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虔诚地接受知识,很多大学生从不会对这些所谓“权威”产生怀疑,并设法形成一种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及对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在这样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育中,作为师生交往的主体之一的教师发挥了传授知识的职能,而另一个交往主体学生却没有发挥其主体作用,没有发挥主动性。
三、师生交往的典型病症
(一)“点对点”式交往减少,而“点对面”式交往增加”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点对点”的交往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而“点对面”的交往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交往。
(二)交往的情感成分减少,非情感性成分增加。在现代教育交往——师生交往中,由于“点对点”式交往的减少,使得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很缺失,把师生交往作为教育的背景、手段,师生间的交往作为一种“利用”关系,情感淡漠、甚至完全去除情感成分。
(三)直接交往减少,间接交往增加。直接交往是声情并茂、同时在场,面对面的交往;而间接交往则是在交往中,虽然主体同时存在,但是声、情、形、神分离,交往主体一方隐去了的交往(如视频等)。
四、大学师生交往问题的解决——建立对话式的教育交往
当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灌输式的教育,因此交往往往以“独白”的形式出现,不利于师生双方之间的成长,而“对话”则能使师生双方在互动的情况下得到交往。
首先,应把“对话”作为一种介入态度。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决策权和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自主学习。
其次,应把“对话”作为一种平等的关系。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教育、教学的经验,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互动的交往。
再次,应把“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交往的主体对知识结构进行不断重构和更新,注重过程即知识的生成,而不是仅仅在“独白”式的交往中对知识结构作简单、机械的复制。
二、教育交往价值的重建:以目的性价值作为师生交往的重心 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而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不断创新自我的最有效方式。
首先,在大学师生交往的知识中,不仅那些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简明性的科学知识应受到重视,那些须进行广泛对话、情感交流,才能观照、理解、真切体悟的非简明性、非确定性的认识也应受到重视。
其次,在目的性价值的统领下,任何教育行为的制度规范都将从人出发, 这些制度规范将不再异于交往的主体,不再束缚交往主体意志,而是交往者主体性发挥,并使交往获得成功的条件。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困扰产生的与原因是: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够,由于缺乏沟通,这样一来,师生彼此的了解不够,于是误会与矛盾就可能产生,也就有了困扰。
讨论――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师生交往,为你支招:
首先要学会与老师沟通。而相互了解又是顺利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条件。让老师了解你,这样才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但是在于老师沟通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即:
要诀
一、让老师了解你;
交往是一种双向沟通,如果我们在交往中过于被动,就可能是沟通出现障碍,使别人无法了解你。这时我们就应主动的让老师了解你。让老师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A.上课积极发言
B.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 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其他方式等等
要诀
二、尊重老师;
说到尊重,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同时,也都应该尊重别人。学生尊重老师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当然这种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从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1.礼节上尊重老师
首先对老师要有礼貌,见面要主动地打招呼,问好。课前应该主动擦黑板,并把讲台擦干净。
2.尊重老师的人格
比如,不在背后恶意地议论、取笑、谩骂、攻击老师;不给老师取绰号等。3.尊重老师的劳动 包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正确对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等。老师的劳动是多方面的,更多的劳动 还表现在课外。
要诀
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基本上是每个同学都会遇到的,能否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会直接影响到与老师交流与沟通的态度。正确面对表扬和批评,就应面对表扬,再接再厉;面对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给与老师充分的体谅和信任,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莫大的理解和尊重。小组交流讨论 和老师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谈谈你曾经与老师所发生过的一次磨擦或矛盾!
你是怎么去化解这次与老师的矛盾的?或者你的小组同学给了你什么建议帮你去化解与老师的矛盾? 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要客观分析,克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 2.要心理相容,多一点宽容
3.要坦诚相待,多作思想交流
4.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
向老师提意见
人与人的交往,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师生交往也不例外。在这一课中我们学到了在面临师生交往的困扰时,要积极面对,不害怕、不逃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解决师生交往中的问题,增强师生间的了解,尊重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通过与老师的积极沟通,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