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能提升心得体会
产能提升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农行工作了六年的员工,我经历了沈巷支行的两次转型过程。在转型之前我们行与其他银行有一些营销上的差距,这些都体现在员工思想上还有岗位设置方面。过去我们没有专职的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而且网点设施落后,所办理的业务都相对简单,对新产品了解很少。并不能与我行的国有大行的身份相匹配。通过这次转型,市行业务部门现场指导,我们秉承着“由交易核算型”转向“服务营销型”的理念,全面提升了营业网点优质文明的服务水平,提高了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根据队伍的现状,改善员工的的知识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逐步适应农业银行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希望市行业务部门今后加强新业务、新产品培训,使我们每位员工及时了解新业务、新产品,能更好的营销给客户。
自转型至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我们需要牢牢的转型的主线:
一、加强领导
我们要对网点转型的意义、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的了解,把这些理论作为我们在具体施行网点转型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推进完善网点转型作为提高员工责任感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员工执行力,以实现工作目标的重重之重的工作来抓。
二、统一标准
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和营业模式,比如定置定位和服务礼仪的统一标准,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产品的营销能力,从而提高网点功能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
网点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改变了对与员工绩效考核的方式。现在施行的积分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检验对转型落实的情况。各部门要对网点转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以确保网点标准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积分制来调动员工热情服务和积极营销的积极性,来落实转型的执行力。只有制订了真正合理的考核办法,才能在约束员工行为和鼓励员工行为上收到切实的效果,做到奖有所依,罚有所据,才能讲转型进行的更顺畅,更彻底,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
四、增强员工责任感
员工是网点的灵魂。一个富有活力富有凝聚力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团队。对于每一名员工,不管其工作岗位是理财经理还是高贵柜员,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充满对自己岗位的责任感,更要充满对整个网点,整个农行的责任感。每一名认真负责的员工都是网点的一块宝。只有当员工都充满了责任感,各司其职,才能让整个团队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才能使整个网点一直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当我们竭尽全力服务客户的时候,社会也在回报着我们.我们的成长需要更多客户的关爱,农行的发展需要更多客户的支持.完善的设施,科学的机制会让我们发挥潜能,相信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行动起来,按网点转型的要求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营销能力,力争迅速突破作出更大的业绩。
第二篇:【案例分享】转型模式如何拉动产能提升
【案例分享】转型模式如何拉动产能提升
——西湖支局转型实录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才是真正的赢家。
自转型以来湖西支局坚持以客户维护为中心,以项目发展为抓手,根据周边的市场环境,摸索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子。始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理念,改变以往“坐等靠”经营模式,通过打造精英团队,实现网点的产能提升。本年余额净增7237万元,8月份截止6号数据净增1289万元;保费本年净增2592万元,8月份累计70万,8月购买理财产品75万元。
(一)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提产能 通过深化转型意识,注入新转型理念,利用支局的氛围营造、岗位联动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让每一位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利用多样化的产品加大客户交叉销售来绑定客户,提升网点产能。湖西支局坚持客户分层管理,抓好转型工具的使用,管户好每一位客户;对于每天新开户的客户,每天有专人进行回访;告知办理的业务类型、定期的到期时间、办理保险产品到期时间、绿卡通的便捷,对于客户不了解的做一解释直到客户明白。因此,湖西支局得到周边社区、村庄的认可。并通过客户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交叉销售,增加客户黏度,提升客户产能,增加网点效益。对于办理电子银行等业务的客户实行专人统计、专人维护,有计划的进行回访给予使用过程的指导,引导客户使用,提升使用率;有效的促进各过程指标的提升。
细化晨夕会流程,形成真正的闭环管理,通过晨操和小游戏调试员工状态,目标宣誓环节形成挑战和PK机制,增加员工挑战积极性,超额达成自定目标。利用好夕会,真正的起到解决问题、经验分享、群策群力找办法。
(二)以特色营销项目,带动业务发展
湖西支局是城乡结合部,周边村庄大部分拆迁重建。湖西支局针对这一特色开发项目重点攻关,当地政府公户在建行和农商银行代发,支局长带上礼品对村支书和各小队的队长重点攻关,拉近关系获取拆迁户信息;让各村支书和各小队长提前做好拆迁户动员工作。
在发放前期湖西支局认真对拆迁户进行了精准走访,对该村庄重点宣传,发放各种邮政储蓄宣传页、绿卡宣传单和各种小礼品,利用邮政业务优势和低资费吸引客户。并且一一打电话告知客户拆迁款的到账时间和办理所需手续,理财经理提前和客户达成一致的共识将客户资产合理的配置。在拆迁款到账的时候由我们支局人员带领客户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减少客户的麻烦,让客户感受邮政贴心服务。根据客户存款的额度,给客户适当的小礼品拉动发展。
湖西支局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宣传模式和用心服务客户的标准,真正的做好解客户之所忧。正是许局长的扎实工作精神才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打造了这个敢打硬仗的团队。正验证了许局长经常说的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才是真正的赢家。通过和客户建立稳固的关系,维护客户利益,达成网点的产能提升,使客户成为我们邮政的忠实客户。(卓越成长高级顾问 彭更祥)
【卓越点评】 网点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产能,产能来源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点为依托。对到访客户的有效激发,对存量客户的深度盘活,充分发挥网点的资源优势。以营造氛围,梳理流程,积极推动实现客户管理的两大突破。
以网点为中心,仔细研究周边市场机会和客户特征。重点突破特色人群和项目,带来网点新增亮点,实现客户点的突破。湖西支局针对市场,点面结合,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客户获取。正如文中所言,“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三篇:加速产能提升产赢高产
加速产能提升产赢高产
6日,我厂生产正式启动,迎来新一轮生产高峰。加速业务优化进程中的新工厂,开足马力,加速产能提升,确保打赢业务优化以来的首场“高产攻坚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市场下行、竞争加剧的大盘下,xxxx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xxx季度,xxx预计将进入新一轮高产期。据悉,10月份,xxxx本部排产突破1.1万辆,xxx作为xxxx生产中心,5条装配线日产需形成650辆产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10月份第三版排产计划,xxxx月排产达11462台,xxxx装月排产550台,均达到满负荷生产。提升效率和产能成为确保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
为应对xxx季度高产需要,从xxx月份开始,xxx(9月29全面投产的xxx工厂生产线)班产将由月初72辆/天(单班生产)进一步提升至10月中旬90辆/天(单班生产),能力提升面临严峻挑战。针对xxxx班产90辆目标,工厂成立了CFT(跨职能)团队,对生产瓶颈,实施改善,并开展OEE((设备综合效率,由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良品率三个关键要素组成)指标管理专题会,实施开动分析,提高装备效率;完善4线检测和入库的生产流程,确保入库计划,全力做好产能提升与拉练。在能力拉练的同时,新工厂全体员工比斗志、强素质,挖潜能、战高产,凝聚团队力量,精雕细琢出精品,确保质量与产能一起提升。
据生产管理科报表显示,xxx月6日,xxx4条装配线共装配汽车457辆,完成xxx月份第一个工作日生产任务,实现节后生产“开门红”。
第四篇:关于03车架产能提升的报告
关于微车单双排车架产能提升的报告
2009年10月11日根据公司提升微车单双排车架产能的要求,03,07车架下月产量在1500辆份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结合零部件车间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就现有的人员和工艺方法及工艺路线,零部件每天保证10辆还很困难,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1,模具件太少,且有部分冲压件不合格问题;2大、小冲冲压件机加件供应问题;3焊合零件多存在人员偏少问题。因为存在以上诸多问题,所以零部件产量拉升不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车间召开班组长分析讨论形成以下建议:
一,增加必要模具件。应该发挥融丰大冲车间、小冲车间成型快,质量稳定的优势。模具不合格的3套,未完成4套希望按会议精神在2009年10月20日前完成。现根据需要还申请增加16套模具:①1011016/17冲孔模;②2801135/36/37落料冲孔模;③2801143-03成型模;④连接板落料模;⑤横梁成型模。关于夹具制造为了节约成本,提高速度可以由本车间自己设计、制作完成。二,明确工艺路线,所有产品由各车间完成领料、加工、入库。因为03车架零件小,而且多,完成后入库可以适当建立库存,可以保证后续车间的有续稳定生产。
三,场地、人员问题。每月生产1500辆份03车架需拼焊4个品种吊耳共累计12000个吊耳;4种横梁总成共累计6000根横梁;7种小件共累计21000个小件。按30天计算,平均每天1300件零件需要焊接,加上别的车型品种就更加忙不过来。按每天80辆份2080拼焊件需焊接场地、拼焊人员6人,焊接人员16人、打磨人员16人,气割人员6人。
以上为了更好的完成03车架产能提升的任务,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法,有不足和不对的地方,请领导批示!
陈简
2009-10-12
第五篇:烧结机扩容后产能提升的生产实践
烧结机扩容后产能提升的生产实践
周茂军
王跃飞
〔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上海
202141〕
摘要:宝钢烧结机扩容后,仍面临工序对应紧张的生产格局,烧结工序已经成为公司生产组织的物料瓶颈。文章分析了宝钢烧结在烧结机扩容后产能提升所面临的生产组织现状和物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与形势,有针对性地在稳定与优化原燃料结构、完善和优化设备性能、厚料层烧结深入开展等方面采取了改良措施,优化烧结生产工艺,从而使得烧结矿产量三年来逐年攀升。并由此提出了大型烧结机提高产量或运转率的措施与技术思路。
关键词:烧结
扩容
生产率
运转率
前言
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历时三年,利用年修时间完成了对三台烧结机的扩容改造。三台烧结机面积均由450m2扩容为495m2,从根本上提高了烧结工序产能。但是,随着2005年4月份新建四号高炉的投产以及2006年12月份二号高炉大修扩容完成,高炉工序对烧结矿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烧结与高炉之间形成了“三对四〞的工序对应格局,烧结工序已经成为公司生产物流组织上的一个瓶颈。因此,烧结工序需要在烧结机扩容后继续挖掘产能潜力。
烧结机扩容后两年多以来,宝钢烧结克服用矿条件变差、设备高负荷运转等困难,适时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设备管理、诊断与改良,实现了烧结矿年产量逐步提升的新局面。
烧结机扩容后现状与形势
2.1
原燃料条件劣化
2.1.1
褐铁矿配比大幅提高
世界范围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开展促进了铁矿业的开展和扩张,而传统优质赤铁矿资源日渐贫乏又促进了褐铁矿资源的开发。褐铁矿储量丰富,替代赤铁矿成为烧结行业主要铁矿石资源已成必然趋势。与赤铁矿相比,褐铁矿铁品位低、硅含量高、烧损较大,烧结性能不佳。但是,褐铁矿本钱优势对降低宝钢配矿本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褐铁矿使用比例逐年增加。
宝钢烧结用矿中褐铁矿配比在2001年首次超过30%,2005年该比例近38%。2006与2007年,烧结使用褐铁矿配比分别为47.3%和46.5%。大量配入褐铁矿后,烧结工序曾在较长时期内出现透气性变差、成品率偏低、固体燃耗较高等问题,从而导致生产率难以改善。
2.1.2
生石灰质量不稳定
烧结工序使用的生石灰有自产与外购两个来源。外购生石灰由宝钢外部小型冶金辅料厂进行加工,其原料质量不高,工艺简单,故其CaO含量较低。再加上需经过较长距离运输,故活性度也较低,远低于自产生石灰。自产生石灰由厂内加工,原料质量好,工艺稳定,保证了较高CaO含量水平,活性度较高。
2.1.3
固体燃料结构不稳定
烧结使用固体燃料包括粗焦和无烟煤。炼焦工序的焦炭产量及其强度影响着粗焦发生量,由天气变化引起无烟煤水分变化影响其破碎作业,从而影响无烟煤使用量。因此,固体燃料结构不稳定,焦粉与煤粉的比例常有变化,容易导致热量投入产生频度较高的异常波动。
随着产能的提升,一二烧结共用的粗粉焦加工系统运转时间增加,运转率已高达90%以上。棒磨机装棒频度也随之升高,出口粒度不够稳定。焦粉与煤粉槽位稳定度低,易产生粒度偏析。三烧结设有独立的粗粉焦加工系统,但是粗焦筛与粉焦筛均只有一台,在煤焦共用时系统能力较为紧张,也影响到固体燃料槽位稳定。
2.2
主线设备高负荷运转
2.2.1
主抽风系统
三台烧结机均配有两台主排风机。受产量提升影响,主排风门开度均较高,低者60%,高者已近全开。主排气负压高时均可达19KPa及以上,高于设计值。其中,二烧结主排启动装置整体劣化,启动成功率低,影响定修开机和生产稳定。二烧结主排风门开度已达上限,电流已较高,其主抽风系统漏风率也最高。
2.2.2
冷却与整粒系统
烧结机扩容改造时,环冷机未进行同步改造。烧结矿产量提高后,环冷机负荷增大,冷却效果变差。环冷出口处的成品温度升高,曾一度达180℃以上,对皮带损伤较大。
2.2.3
原料系统
原料系统的综合输送量已达1100t/h以上,混合机填充率升高。混匀矿槽壁附料增加,断料现象频发,导致原料系统停机增加,影响烧结矿产质量。
2.3
厚料层工艺突破难
2.3.1
高褐铁矿配比烧结厚料层试验
宝钢曾于2006年初进行高褐铁矿配比烧结工艺参数优化的烧结锅试验研究。试验在Φ300×800的烧结锅上进行,料层厚度600~800mm。原料取自烧结用混匀矿,褐铁矿配比为50%。该试验摸索了最正确烧结配水、配碳等工艺参数,并在此根底上探索料层厚度变化对烧结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在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700mm以上厚料层烧结生产将受限。
2.3.2
厚料层烧结探索
宝钢烧结在褐铁矿配比提高至51%水平时,对一号和二号烧结机的层厚与机速调整幅度较大。料层厚度的增加对烧结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对成品率影响程度较小,对折算焦比影响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对FeO含量与TI影响不大。除固体燃耗明显降低外,其它效果均难以表达。分析认为,层厚提高带来的料层透气性恶化以及烧结温度下褐铁矿快速同化进而脆化是两条主要原因。
2.4
机组间差异大
受用料、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三台烧结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三烧结产能最高,层厚较高,过程较稳定;二烧结过程不稳定,台时产量较低;一烧结风箱平均负压与主抽风系统负压偏高,层厚难以提高,产能水平居中。
主要改良措施及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宝钢烧结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
3.1
稳定与优化原燃料结构
3.1.1
以减小堆间差异促配矿结构稳定
褐铁矿同化性好,混匀矿中配比高时,烧结过程中“爆裂〞现象多发,影响烧结热态透气性。考虑同化性等烧结性能,配矿过程中对矿种搭配进行优化,尽量减小其影响,同时还注意保持堆间平稳过度。
一二期混匀矿输出与堆积能力吃紧,原料工序增建了三期混匀矿供一二烧结的皮带机,以平衡两个混匀矿系统的作业与检修。现在一二烧结均固定接收局部三期混匀矿〔如图3〕,正常配比为15~20%。
3.1.2
以合理配置资源促生石灰质量稳定
三台烧结机过程稳定性和设备条件有所不同,对生石灰质量的适应性也不同,可据此调整生石灰资源配置结构。过程稳定性较高、配有生石灰消化器的一烧结可大比例使用外购生石灰,产能及其稳定性高的三烧结保持全部使用自产生石灰,而过程稳定性与产能稳定性均较差的二烧结要确保提高自产生石灰使用量。再考虑资源条件,适时提高生石灰配比。截止2007年底,一二烧结使用生石灰比例均为4.20%,三烧结为3.80%。
表1
生石灰资源配置结构改良
烧结机
改良前
改良后
一烧结
“70%自产+30%外购〞至“全自产〞
“30%自产+70%外购〞至“全外购〞
二烧结
“30%自产+70%外购〞至“全外购〞
“70%自产+30%外购〞至“全自产〞
三烧结
“全自产〞
“全自产〞
3.1.3以粗焦物料平衡促固体燃料结构稳定
烧结生产过程中,固体燃料结构稳定至关重要。宝钢烧结以粗焦物料平衡为切入点,动态稳定无烟煤使用量。粗焦发生量多时,可筛分小块焦供高炉使用,筛下粗焦落地贮存在原料场。粗焦发生量与使用量平衡时,那么停止粗焦外排。发生量少时,可补进落地粗焦。为保证固体燃料供给,除落地粗焦保有一定贮存量外,原料场还备有不低于平安库存量的事故焦粉。另外还利用原料输出系统与破碎系统的相关设备,开发了备用煤粉生产工艺,在料场上储藏了备用煤粉。以上多重措施确保了固体燃料结构稳定,缓解了固体燃料加工工序紧张的问题。
考虑煤焦共用因素,将煤粉槽与焦粉槽相对固定,可分别设置和调整配比,以防止贮矿槽中煤焦混装,减小热量投入波动。
对三期粗粉焦加工系统进行改造,增设一台粉焦筛及相应皮带机,根本实现煤焦分破分装要求,缓解系统能力紧张问题。
3.2
完善和优化设备功能
3.2.1
提高烧结机运转率
要提高产量,必须要稳定和优化设备,提高运转率。烧结设备技术人员借助检修工程范围变更控制系统优化、作业活动分解与界定、工程集成方案等工程管理技术与工具,合理协调与平衡检修人力资源、交叉作业与关联工程的关系,在保证作业平安与检修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修时间,压缩施工进度,优化设备检定修管理,不断改良烧结机定修的范围与进度控制模型。日常设备管理方面,实行状态管理与周期管理相结合,加强设备隐患与功能缺陷的消除工作,以有效控制烧结非方案停机时间与次数。设备保障系数提高后,烧结机日历作业率也随之提高。2005~2007年,烧结平均作业率分别为98.99%、99.10%、99.40%,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三台烧结机的日历作业率均到达国内最好水平,如表2。2007年,在二烧结年修时间较长情况下,三台机平均日历作业率仍取得了97.26%的好水平,烧结综合有效作业率提升至98.29%〔不包括二烧结年修〕,为历史较好水平。
表2
国内大型烧结机2006年日历作业率与利用系数比照
厂家
编号
面积
(m2)
日历作业率
(%)
利用系数
(t/m2·h)
备注
宝钢烧结
一号机
495
98.26
1.407
二号机
495
97.58
1.354
三号机
495
96.49
1.429
含年修6.07天
鞍钢炼铁总厂
360
85.36
1.229
鞍钢东鞍山烧结厂
360
77.99
1.252
武钢烧结厂
435
90.43
1.326
两台中最高
沙钢集团
360
94.00
1.370
三台中最高
本钢炼铁厂
360
79.61
1.228
邯钢炼铁厂
400
95.06
1.240
安〔阳〕钢烧结厂
360
95.39
1.200
湘钢炼铁厂
360
95.35
1.170
韶〔关〕钢烧结厂
360
96.56
1.211
太钢炼铁厂
450
80.56
——
新投产
南〔京〕钢炼铁新厂
360
85.65
1.260
注:选取360m2以上烧结机相关指标进行比拟。
3.2.2
优化设备功能
〔1〕改良烧结布料
用矿结构变化后,混合料槽积料渐多。为减轻其影响,对混合料槽锥体局部两侧衬板进行了改良,将原钢制衬板更换为高分子衬板。为改良台车边缘布料,对布料主闸门内衬板和两侧小闸门衬板端部结构进行了改良。使横向布料趋于均匀,台车边缘效应有所减轻。
三台机的布料型式均为“圆辊给料机+反射板〞。反射板积料随用矿变化而增多,为此将其衬板改良为高分子材质,然后又改良了清扫器结构型式。为减少泥辊下方松料器两侧易粘料与疏料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对烧结料的松料器结构材质等也进行了改良,并且优化了松料器的长度、层间距和安装高度。
〔2〕改良过程检测
为稳定混合料水分控制,改良了添加水控制。一烧结的一混出口增设红外线水分仪,并试行一混添加水闭环控制。2007年5月,一二烧结还停止了OG泥喷浆,进一步稳定了添加水控制。
为了从废气成分获取更多信息,衡量固体燃料投入,分析烧结过程状态,三台机还分别增设了主排废气分析系统,可对废气中的O2、CO、CO2等成分进行实时分析。
3.3
系统漏风整治
经验说明:烧结机漏风率每降低1%,烧结矿电耗可降低0.12~0.15kwh/t-s。
烧结机头部与尾部漏风较甚,约占总漏风率的20~30%,其中尾部又更甚。宝钢烧结改良了机尾密封板结构,由连杆配重式双排密封板改良为弹簧式单排新型密封板,密封板自身平安性与机尾密封可靠性得以提高。通过实施“精密点检〞和“零等待焊补裂缝与破洞〞的设备维护方法,减少烧结机风箱、风箱支管、主排气管伸缩节、ESCS电除尘器本体等处的静点漏风。同时,还不断改善风箱滑道与台车滑板之间的动态密封。大烟道的双重放灰阀由锥形结构改良为平板结构。对效率较低的ESCS电除尘器进行了改造,既可提高除尘效率,又可减小风阻和漏风。
一系列措施实施后,二烧结漏风率由47.5%降低至28%左右,一烧结与三烧结均保持在35%左右。
3.4
厚料层烧结的深入开展
2005年,二号烧结机曾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800mm层厚生产试验。因该层厚不适应高生产率要求,故未能得以固化。但是,宝钢厚料层烧结深入开展的脚步没有停滞。近两年来,在高生产节奏条件下,料层厚度仍得以提升。三台机年平均层厚如表3。其中,受二烧结800mm层厚生产试验影响,其2005年层厚与工序平均层厚均较高。
表3
烧结厚料层开展
单位:mm
烧结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一烧结
689
695
727
二烧结
723
685
696
三烧结
718
735
757
平均
710
705
727
在不断提高料层厚度期间,宝钢烧结采取了相应改善透气性的措施,包括上文中提到的优化原燃料结构、提高生石灰配比、改良布料、整治漏风等相关措施。还对混合机内衬板材质与结构进行了改良,以改善混合料制粒。为稳定环境除尘灰进入返矿的量和水分,对贮矿槽除尘和成品除尘的加湿机转速设置及其放灰制度进行了优化,减小了返矿质量和发生量变化引起的波动。对返矿槽采取了单槽切出低料位控制措施,以减小返矿温降,利用返矿余热增强生石灰的消化。不仅有利于烧结料混合与造球,还提高了混合料温度。
3.5
产能提升实绩
从物料、设备、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后,宝钢烧结工序生产率与运转率均有所提高〔如图4〕,从而带动了年产量的进步〔如表4〕。图4中,2006年10月份与2007年11~12月份的运转率较低,是三烧结与二烧结年修所致。
表4
宝钢烧结生产实绩
工程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产量〔万吨〕
1709.52
1770.09
1795.19
生产率〔t/m2·d〕
32.93
33.51
34.05
运转率〔%〕
96.40
97.44
97.26
结语
〔1〕通过技术攻关与挖潜改造,宝钢烧结矿年产量逐年提升,现已到达1800万吨产能水平。
〔2〕产能提升的关键是提高设备运转率和生产率。宝钢烧结生产率到达34
t/m2·d以上,运转率到达97%以上,均为国内最好水平。
〔3〕优化和稳定原燃料结构是产能提升的根底,完善设备提高运转率是产能提升的保障,工艺措施改良是产能提升的助推力。
〔4〕提升产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厚料层烧结的深入开展和系统漏风整治,这是烧结节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00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生产技术室
: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