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2 16:2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第一篇: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3册,《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搜索视频和图片

二、教学课题:

通过《鸦片战争》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课文介绍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的过程。

1、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2、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视频《鸦片战争》5分钟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989464o1p0.html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观看图片http://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三、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四、作业: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篇: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一部分小字和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统计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状况如何? ②你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③英国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什么要求?其要求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要求的实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9世纪40、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资本家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业品。

英国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享受的特权有限。于是英法美等国提出了修改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两国就立即制造借口,发动战争。由此看出,这一要求的实质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指出:利用此时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于1856年10月,悍然出兵袭击广州城。而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伙同英军出兵,由此点燃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显然,英、法成为主要侵略者。他们还有两个帮凶,是谁?为什么只做帮凶呢?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以明确回答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或许难以准确回答)教师:帮凶是美国和俄国。美国因为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带着坐收渔人之利的心理加入英、法联合战线,积极出谋划策。(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俄国虽然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但怀着早以明确的向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也加入了这一阵线。于是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下面请同学们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二、经过

学生回答前教师提示学生:对于战争经过需要注意其开始的标志、参与国、重大事件,并据图说明侵略者的进军路线。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电脑演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课件并对个别问题做补充说明。

1.战争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

1857年底,英法联军5600多人做好了进攻广州的准备。28日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广州很快陷落。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能甘心吗?他们是如何达到目的呢?

2.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对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英法通过照会提出侵略要求,美俄则以“调停者”身份暗中帮助英法做进攻准备。这时,清朝以咸丰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仍把镇压太平天国放在首位,北方防务松弛。结果,英法炮舰攻陷了大沽炮台,随即攻占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俄美则先于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教师引导学生看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情景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条约内容对中国的危害。用投影片打出思考题。

(1)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是否有相似的内容?(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5)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与近代史上清政府的通商口岸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学生:(与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求得共识。)

教师:(讨论分析得出相似点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和赔款的内容,要求学生仔细读图,对比归纳出新增加的口岸特点:多、广、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10个;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而深则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近代中国的开放实质上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现代中国的开放是中国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主动采取的重大决策。近代中国的开放是在主权遭受严重破坏的前提下,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下进行的;现代中国的开放是在中国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教师指导学生对内河航运权进行讨论。着重指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影响。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长江是中国的内河,此规定表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开始丧失,也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实质:一国的公使驻于另一国的都城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但是侵略者的意图是准备通过这个步骤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以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因此,《天津条约》中规定的公使进驻北京带有明显的侵略性。)

教师:显然,这比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所获得的权益更扩大了。英、法的目的初步达到,他们从大沽口撤军,从而使战争告一段落。为什么只是告一段落,而不是结束?

3.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教师:关于战争再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让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与战争再起的关系。)

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赞扬学生正在学会把似乎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看,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换约本来只是一种单纯的外交活动,侵略者却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

学生阅读有关小字,明确侵略者蔑视中国主权的狂妄和大沽口战役的正义性。教师:一年以后的1860年,英法又开始新的侵略行动。而此时的清政府仍然把重点放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以至缺乏足够的准备。(课件演示侵略者攻克大沽、再占天津,京东八里桥血战和咸丰帝从圆明园逃往热河行宫等内容。)侵略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咸丰帝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他的弟弟奕訢担任议和大臣向侵略军求和。10月6日侵略军进犯圆明园,13日占领北京。留守北京的奕訢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签订了屈辱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学生:(观看图片: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英法联军在北京街头。观看焚毁前的圆明园录像资料,再阅读观看教材所引英《泰晤士报》关于劫掠的报道,观看焚毁后的遗迹,从而激发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要求学生阅读条约内容并进行讨论,对重点条款谈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讲评总结: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增开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严重威胁着北京的安全,使天津成为外国侵略者在北方侵略的主要活动基地。(关于准许华工出国,力求使学生通过议论、发言,得出列强掠夺廉价劳动力的结论。)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而且使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被沙俄以趁火打劫、强取豪夺的方式占领。

4.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讲述: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正是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它不断蚕食其周边地区。中国成为它掠夺的主要对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英法不同的是沙俄“选定了一个没有人能与它匹敌的领域──外交领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采取趁火打劫和外交讹诈的卑鄙手段,把《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加给清政府,抢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中国强盛时期领土的1/9。

电脑打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示意图》。演示内容包括《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情况的课件。

电脑打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把关于不平等条约、割占的领土范围、面积等处空出,让学生复述。

教师指导学生对各条约所割出的领土范围的简化记忆方法。《瑷珲条约》:岭(外兴安岭)南江(黑龙江)北。《天津条约》:江(乌苏里江)东一岛(库页岛)。《北京条约》和《堪分西北界约记》:湖(巴尔喀什湖)东南。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在中国抢占大片领土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讲述: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三、结果 由学生总结指出,略。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教材是从哪些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的?学生回答。

教师:对。教材是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的。那么,我们通过哪些史实进一步印证说明这个结论呢?

学生发言列举史实,教师加以概括。(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附庸与工具,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论从史出”能力与学史方法。)

【本课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了解英、俄两国利用阿古柏入侵新疆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记住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的名字,知道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重点难点】

一、重点: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二、难点:怎样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配乐诗欣赏黄遵宪《台湾行》:“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地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钱无万数。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 ”

(过渡导入)“同学们,随着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边疆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不屈的中国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左宗棠、邓世昌等的名字还久久在中国大地上回响,黄遵宪的《台湾行》更是描绘了台湾人民誓死保卫台湾的勇气和行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体味民族的血泪与兴衰,去回顾惨痛的教训和经验。”

(课件出示课题)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新课:

(课件出示)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叙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然而,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却率军悍然入侵了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15页,回答下列问题:

(多媒体展示)

1、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

2、英国和俄国为什么要承认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其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3、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清朝政府内部有哪些不同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主张?

4、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

6、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

7、我们该如何评价左宗棠?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阿古柏的“二主”:英国和俄国。

2、课件出示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地图,结合有关知识说明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和俄国承认支持阿古柏伪政权的实质和目的是为了控制新疆,并通过阿古柏伪政权达到分裂和肢解中国领土的罪恶目的。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认识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左宗棠派和李鸿章派关于“塞防”和“海防”之争的关键,从而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4、对于第4个问题“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可以不唯一。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6、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1884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

7、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问题,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①他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人?(左宗棠,清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民族英雄);②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③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意义,起促进作用的就肯定,起阻碍作用的就否定(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扞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④得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

(过渡)在中国西北边防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东南的海防也出现了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朝鲜问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邓世昌为国捐躯。

(课件展示第二版块的学习目标)

二、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

1、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

2、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

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4、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依图指出日本借口朝鲜问题而侵略我国的方向和重要战场,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以及战争的性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要求学生记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理解命名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894年为旧历甲午年)。

2、播放《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片段,学生讲述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含时、地、人、时、评五要素: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一役中,率致远舰撞向日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牺牲)。

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习的精神: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注意:个别学生认为邓世昌本来可以不牺牲最后却选择了牺牲,太不值得,不知道变通,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这种观点要注意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邓世昌所处的时代和接受的忠君爱国的教育与我们现代有一定的区别)。

4、黄海海战的结果

黄海海战后,中日双方互有损伤,但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还可一战,但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拱手将黄海的制海权让给了日本,结果日本步步进逼,在1895年威海卫一役中全军覆没,被迫签定了历史上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

(课件展示第三版块的学习目标)

三、《马关条约》内容和危害

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3、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所签定的最不平等的卖国条约?

4、简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运动,驳斥当今台独分子的谬论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

(时间:1895年;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中国是李鸿章,日本是伊藤博文)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1)要求学生在教材找出《马关条约》的四点内容并勾画下来(运用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四点进行归纳记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小字内容。认识三国干涉还辽其目的和实质在于维护其在华的利益,而非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3)危害和影响:(运用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第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第三、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结论:《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引导学生绘制表格,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出,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中国所签定的最不平等的卖国条约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层层分析得出结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归纳出同一时期,中国各阶层又是怎样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的,从而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线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启发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 史实的感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绘制和识别历史地图,表演、运用成语及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学生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概况、新旧知识联系和补充课外资料的形式突出重点。

2)《辛丑条约》──引导学生归纳条约内容,用成语比喻深化理解内容,同时结合录像加深感性认识。

2.难点。

二、课前导学

1.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制作《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3.编演历史短剧。

4.编写不平等条约比较简表。5.编写小结歌谣。

6.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

1.通过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2.学生自制并讲解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史地知识有机结合。

3.学生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朗诵诗歌,使文、史融为一体。

三、导入新课

各组把准备好的导入词和方案呈交给教师,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可用视频资料《晚清悲歌》(《中华历史五千年》之二十一集)中的义和团运动的内容(“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导入八国联军侵华内容。

学生导入可有以下几种方案:

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旧知识,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2.按课前提示;

3.联系德国把山东占为其 “势力范围”的史实;

4.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新课: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学生解释“奥”指“奥匈帝国”。(1900年)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书写以上板书。

切换到实物投影仪状态下。

多媒体显示图片:《廊坊大捷》。

多媒体显示──

想一想:下列西摩尔的话说明了什么?

“设使义和团所用武器皆为西式枪炮,则联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命运。”

多媒体先后显示照片《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制《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并对其进行讲解,板书、播放以上两幅照片和下面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的线路和概况已有了较深的印象。

学生利用自制的《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用实物投影仪投放)概述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

学生生动讲述廊坊狙击战的故事。

学生热烈讨论,各组代表积极发言,得出结论:

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学生也通过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锻炼了识图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国的都城还曾被哪些列强侵占过?

八国联军对北京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

对此,同学们有什么补充吗?

教师可补充: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刚爆发时人数才2000多人,至1900年9月却增至10万人。

若学生掌握的资料不够翔实,教师可补充以下数字:据不完全统计,联军攻占北京之初,仅王公职官、阵亡将领即达640人。阖家引火自焚、仰药自尽、投井而死者有1798人。至于平民百姓的死难者,则数不胜数。

总结说明:“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就连侵略联军也毫不掩饰地供认:“北京今已成为强盗世界”。

多媒体视频资料播放:八国联军对北京城的劫掠[截取于《中华国耻大事记》

(二)之四《四宝呜咽》],贪婪的八国联军连紫禁城中的镏金防火大水缸也不放过,他们竟然把大水缸上的镏金刮得一干二净。

多媒体显示──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1900年8月中旬,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由此上溯到40年前中二、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天津→攻占北京(板书)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联系的能力。

学生回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史实,体会清朝的无能、衰败;同时也提高了对新旧知识进行纵向

结合教材小字、图片内容揭露八国联军的暴行。

学生们踊跃发言:

1.杀:八国联军仅在庄王府一带就杀害义和团员1700多人(配合教材插图《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员》),使学生了解侵略者在北京城展开杀人比赛的暴行。

2.抢: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 万两之多。(配合教材插图《美军抢劫的白银》)

总结并深化:

学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同学们有何感想?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到各组中去,进行启发诱导。

这场暴行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

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启发、归纳和总结。)

提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指导学生看插图《辛丑条约签定的情景》。

解释:同清政府签定条约的国家,除了八个出兵国以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多媒体视频资料播放:《辛丑条约》的签定[截取于《中华国耻大事记》

(一)之一《万恶之源》]。

大家根据录像和课文,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书写板书。说明其观点,抒发其感想。

1.八国联军侵华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显示了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反抗外侮的光荣传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

根据多媒体资料,进一步得出结论: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我们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和国难。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必定挨打。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力量。

各组学生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选出代表,回答: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日、俄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1年是旧历的辛丑年)。

各组学生通过讨论,把条约内容归纳成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录像中有这样一句话:《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这样说?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多媒体显示

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封建国家遭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切换到实物投影仪状态下。

(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提倡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及途径论证观点,但应注意根据课堂时间及学生特点进行调控。)

各组学生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定义,积极思维,可从下列几个途径论证答案、分析条约的危害:

用课前自制的《中国主要不平等条约比较简表》推论: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诸项内容及危害进行对比、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答案;同时也理出清朝统治(近代史部分)的基本线索之一: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指导学生做“动脑筋” 栏目:结合《辛丑条约》内容,你能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吗?

补充材料说明:

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竞然按推算的中国人口数字,要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赔款”。

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战后清政府为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一般是以中国铁路、矿山的开采权作为抵押。从此,中国的经济命脉就控制

在帝国主义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 被帝国主义所控制。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截取于[《中华国耻大事记》

(一)之三《国中之“国”》使馆界部分]。

分析原因

经济: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再加各地赔款,总数达10亿两,这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些赔款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中国的关税、盐税均被帝国主义所把持。

军事、外交:至于拆毁炮台、在军事要地驻兵及划定“使馆界”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指导学生做“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加拿大驻华使馆门前,中国卫兵在站岗。

指导学生做“活动与探究”l:议一议:《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由学生根据所学及了解的知识进行发挥。但应从根本上指出《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是“国中之国”,成了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使成为中国的太上皇;而今天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加拿大驻华使馆门前中国卫兵在站岗就是有利的说明。

政治: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增强对“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观点的感性认识。

总结歌谣: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附上课件中采用的照片或图片。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回顾已学过的中国各阶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有哪几次。(归纳出清朝近代时期的另一条基本线索)

学生齐声朗诵。

“北上联军八国众,

第三篇:鸦片战争案例

《鸦片战争》教学案例

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 潘琴琴

【案例背景】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而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且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本课,首先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其次,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鉴于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尤其注重的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解决重难点问题。【案例描述】

一、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解决重难点问题

1、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让学生获得只有国力强盛,才不致于受欺凌的认识。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 ”(1)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仍处于没落的封建主义

①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②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③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

④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2)教师补充: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四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步骤:敲门(正常贸易)——推门(走私鸦片)——砸门(发动战争)阅读材料,讨论理解: 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 “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2、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理解一个“沦”字,沦者,淹没,沉沦、没落之意,中国好比停在海上的一艘大船,在猝不及防的英国强盗的炮火下受伤了,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开始下沉。其次,分别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质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等都受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奴役,仔细观察五处通商口岸和香港岛的地理位置,不难发现,这是英国掠夺中国原料和倾销工业品的据点和通道。清政府军事上处于劣势,几乎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半封建”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随炮火接踵而至,并占有一定成分,但清政府(中国)仍保留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其腐朽统治。

关于这一内容,依据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结合英国侵略者阴险和凶残的史实,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归纳: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形式上虽然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受到外来干涉,紧闭的大门已被打开;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由一元趋向多元。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部分内容:

材料一 “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材料二 “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三 “(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提醒学生注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有一个渐进过程,中英《南京条约》仅仅是开始,教材叙述这一内容时,“逐步”一词要特别注意。以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了解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程度的进程:开始──加深──完全沦陷。【案例反思】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二、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课程资源,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

本课为八年级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

三、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方法,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树立远离毒品的决心。这样设计,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懂得历史知识是每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营养。

教学案例

《鸦片战争》

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

第四篇:教案设计和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核舟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教学案例

一次失败考试后的反思

我落泪了,当着学生的面。只因为学生超低水平发挥,期中考试考砸了,并且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难当,简直认为那是耻辱。

我担任一快一慢两个班,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这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还要糟,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五雷轰顶。那一刻我伤心欲决,无语凝噎。当晚晚上,灯下,我仔细翻阅试卷,反思失败原因。

卷面反馈:

默写错别字累累,阅读理解涂涂抹抹,作文随心所欲,书写龙飞凤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数同学不及格。

客观因素:

一是自然英语老师刚刚走马上任(初二的自然英语老师让其家长们硬性给“下岗”了),他们把时间抓得密不透风。二是期中考前班主任生病请假一周,又不声不响出去旅游一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考试,改卷老师以为是慢班,下笔毫不留情。

学生主观原因:

一是学生敷衍了事,根本无视考试的严肃性。二是学生在自然英语老师的夹击下,没时间也没热情学语文。

我的主观原因:

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相应的时间去复习。二是没有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二天教室里,我一脸痛苦,学生无语,甚至无人敢直视我,我知道他们也很难过。教室里出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氛,最终还是我打破了僵局,说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我想此刻大家一定与我一样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耻辱。这次考试你们几乎是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了,你们学习的动力哪里去了呢? 你们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应该是为了一切关爱你的人而读呀。我知道,此时你们无颜面对关爱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关爱你的人的一种回报呀,怎么可以如此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呢?人的知识可以因后天因素而不够丰富,但我们的情感依然可以丰富啊,我们活着,就应该学会感恩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何以为报呀!同学们,一张表明自己已经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试卷我们总还交得起吧!

语重心长的话说了一大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初三学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关照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

于是,我给他们讲韩国的孝道,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们读老人院墙

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牵牵我的手》,甚至给他们讲“二十四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们的随笔中于是随时可以看到“感恩是一种幸福”,“给予父母快乐是一种幸福”等一些感人的东西了。

我还知道学生有一颗驿动的心,我给他们大量的阅读有关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灿烂无比》,说的是丈夫在出车祸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妻子;《生死伴侣》,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动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为人母,为儿子的离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真情永驻。

我还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心里,走进名著,虽说离中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却尝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甜头,期末考试学生大翻身,三率都为最优秀。

然而在中考前半个月,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飞车抢劫致伤住院了,我开玩笑地对来看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会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呀?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会是那种人吗!中考成绩肯定能让你精神焕发,好好养病吧,别担心!最后学生真的如我所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关怀要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說:“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这一次惨遭滑铁卢使我明白了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

要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语文殿堂,首先要从情感层次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后一阶段我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好,目标不明等问题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语文

人文性的特点激活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二,以积极态度消除挫折,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崇高的目标是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实现一切崇高目标的前提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有爱才有一切,于是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每一个关心和爱我们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愉快的心情,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在充满关心和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是我的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闪烁着人性光环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唤醒了学生懵懂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终于他们众志成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但愿我的园丁生活也有丰厚的收获!

第五篇: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

郝明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证明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历史涉及远古人类的文明、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世界的大动荡与大变革、数不清的文人志士、数不尽的英雄先烈、数不尽的人间败类„„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修养教育的有利素材。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教师,我时刻注意利用这些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和中心,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辨证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绝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能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有步骤轻松愉快地进行。但是,在前几天,我讲到《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难忘九一八》一课共分两大块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机会。“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为了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而发动的。正可利用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内容涉及东北,涉及学生的家乡,对学生来讲有亲切感,而且“兵谏”诸如此类造反的事,也是学生,尤其是男生所喜爱的内容,因而我事先认为这堂课一定很精彩,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于是新课开始后,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先讲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带兵撤入关内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同学们面对东北的沦丧,做为东北人,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原以为学生会义愤填膺,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蒋介石,可是没想到,学生对我的问题态度漠然,只有寥寥数人无精打采的说蒋介石可恨,与我预想的火爆场面相去甚远,我感到很失落,但不能灰心,于是我重整旗鼓,接着讲解。可我开始讲解不到十分钟,有些同学就已经昏昏欲睡,就连以往对战争感兴趣的同学,也变得表情漠然,更有甚者,同桌之间已经开始小声聊天了,我预先想到的那种热烈场面根本没有出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我故意提高了声调,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们。然后,我放慢节奏,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和学生中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隔膜,眼见着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可是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希望在一点点落空,心情也变得极其沮丧,心想快点把剩下的内容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算了。正当我自顾自讲到“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而采取的兵谏,是伟大的爱国将领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张学良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是卖国贼,发动西安事变只能是功过相抵,怎么就能评为爱国将领了呢?”我刚想训斥他,可突然看到许多昏昏欲睡的学生突然睁开了眼睛,闲聊的学生也把眼睛盯着我,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个机会,打破目前课堂尴尬状态就在此一举。于是我一面口中慢慢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一面在心中快速思考,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做了错事就没有受敬仰和爱戴的资格,是不是他的功抵不了他的过?”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表现出了热情,“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张学良”,于是我为同学们介绍了张学良从出身到少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送蒋返南京到被囚半个多世纪,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张学良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扭转时局,虽有过失,但的确担得起“爱国将领”的荣誉。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再光鲜的人背后也可能有小过,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贡献,同时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讨论,同学们也懂得了用辩证的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道理。虽然这样一来,打乱了我最初的教学计划,但却出其不意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预先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给学生预设了德育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仅仅给学生泛泛的进行德育渗透,以至学生产生了抵抗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所运用的史实或人物,离学生较远,因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于感知、判断和推理对象,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其中相互矛盾的特征,形成全新的概括,这些概括常常离开了思考对象,而把人引入到另一个境界中去。

在本案例中,教师后来敢于放弃原定计划抓住有利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切实的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标,成功的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载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互联网教学案例《鸦片战争》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的历史

    互联网的历史1836年 -- 电报诞生。 Cooke和Wheatstone为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这个发明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  她在人类的远程通讯历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 采用了用一系列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 岳麓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过程 导入新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学过的线......

    历史鸦片战争的知识点(全文5篇)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下......

    弯道跑教学案例(互联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体育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⑴通过百度搜索查找弯道跑相关图片、视......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定稿]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海洋 网络搜索)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中学 (二)学科:信息技术 (三)课时:1课时 (四)学生课前准备:打......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所上班级为八(1)班,该班级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清楚,有的甚至是一张白纸。比如: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