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咬文嚼字公开课夏
第8课《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认识理解文中生字词,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由此可见,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就必须要咬文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朱光潜
(结合导学案,齐读作者介绍,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那么,什么是随笔,什么是短论呢。请大家在读一读只是链接,加深印象。)
(三)字音字词
(结合导学案,齐读勾划内容)
(四)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这样的解释看起来“咬文嚼字”是一个贬义词,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以此作为自己的观点呢,当然,这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同学下去预习了,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出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用原文句子说说吗?
(问,学生举手回答预习后的总结归纳结论,请大家齐读从“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意味仍完全不变。)
明确:(非常好,在文章第三段)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五)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学生读文,归纳例子)板书:
明确:①“是”“这”更改,“这”“有”辨析
② 王若虚改句 ③贾韩“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为什么?你能将这些例子分类吗?作者分别从那两个方面来说明的?(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因为这些例子都是因为更改变动了文字才使句子段落乃至诗歌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所举的这些例子,具体是如何说明作者的观点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是”“这”更改,“这”“有”辨析
(反复诵读,结合段落内容试理解并说明有什么不同。)(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文字被修改,表达的情感就发生的变化。板书:不同情感 ②王若虚改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③贾岛“推敲”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这个故事,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解释和理由。
⑵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字或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②“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这也是咬文嚼字达到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是”“这”更改,“这”“有”辨析 ——情感差异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意味更改
贾岛“推敲”——意境变迁 咬文嚼字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三、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把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作为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加以引用,这首诗题的全名是《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中“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联脍炙人口,被当作品茶名句,常为后人所引用。这两句诗句不但茶人墨客称道不已,而且常被改写成一些名胜古迹、茶亭等当楹联来招揽客人。因为这两句,甚至有人还把这首诗誉为“天下第一品茶诗”。但通读全诗,我觉得此诗不仅品茶,侧重点更是品泉。通过赏景以传作者的弦外之音。
首联以衬托的手法写惠山的景色之美,让作者更是流连忘返。此诗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至七年(1074)五月之间,曾两次来惠山拜谒钱道人,此诗也大概作于这段时间。江南素以景美称著,作者熙宁四年(1071)到任,作此诗时不到三年,在办公之余足迹踏遍“南岸山”可见江南景色之美足以让他流连忘返。不到三年两度游惠山,我想让他“更流连”的肯定不只是惠山景色,应该还有钱道人吧。
颔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一联写得既细腻又洒脱,既脍炙人口又联想独特。诗人似乎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据欧阳修《归田录》云:“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用这样极不容易到手的“小团”茶与惠山钱道人共试这“人间第二泉”,足见他们对二泉水的青睐程度。又据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认为宜茶之水“惠山为上”。可见作者表面赞茶、品茶实际是赏景——品泉。上联“天上”下联“人间”对仗既细腻又洒脱,由“小龙团”茶(是当时的御用贡茶)联想到“天子(皇帝)”,所以喻它来自“天上”又由此触发联想到天上的“小团月”,奇特的想象能使读者跟随诗人去品味小龙团茶泡惠山泉水的感觉——天上的明月照着清澈的第二泉,与喝惠山泉水泡的小龙团茶具有同样的沁人肺腑。奇特的想象含蓄蕴藉,足以勾起无数读者的遐想。
颈联写登惠山途中与登顶后的所见。据陆羽《慧山寺记》记载:“山有九龙,若龙之偃卧然”又:“慧山,古华山也。曰九陇,惟慧为恒称,九龙则间称之。龙云者,极其状也。” “石路萦回九龙脊”说的是石路在苍翠的“偃卧”九龙山脊间盘旋萦绕;“水光翻动五湖天” 写登绝顶望太湖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景象。把惠山的九条“苍龙”,淹没于太湖的水光接天之中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用典,含义深远。从诗题看此联当是拜谒钱道人、品茶品泉、登绝顶赏景之后,由归途的景象所产生的联想。“孙登无语空归去”是全诗的诗眼所在,“空”字最具弦外之音。孙登是三国时长年隐的高道,竹林七贤中阮籍和稽康都是他的学生,孙登居宜阳山时,阮籍曾受魏文帝(曹丕)之命前往拜访,但与之交谈,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从他游学三年,所问总是笑而不答。稽康只好拜别。临别时孙登开口了:“士才高识寡,难乎免于今世矣。”(你这人很有才华,但对世道看的不透彻,要生存下去很难很难啊。)嵇康未能接受,后来果然被害,临终时作了一首《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深表感慨,后悔当初不听孙登相劝之言。稽康被杀,阮籍很是惊讶,再次前来拜访,孙登对所问仍是笑而不答。关于阮籍此次拜会孙登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寻觅中华》中有几段精彩的描写:
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催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阮籍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阮籍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刚走到半山腰,一种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疾步回家……
苏轼惠山一行归途中,松涛铃铃作响,使他想到了这个历史典故。对于这联,很多人都说是苏轼对稽康有感而发。但从末句看,我认为不尽如此,而应当更是对阮籍之悟与自身之悟的感慨。从余秋雨先生的上面描述来看,阮籍深得孙登的真传而得以保全,不被司马氏残杀。阮籍善啸,但单凭啸功而言显然不如孙登。无独有偶,作者也会“吟啸”,然而啸功肯定不如阮籍,更不如孙登。但儒、释(佛)、道兼修的苏轼,参禅悟道肯定不下于阮籍。面对钱道人的“无语”教诲,苏轼肯定是领悟深刻。结合此时的苏轼的背景,我想这一联既感慨稽康未悟遭杀,也是对阮籍领悟孙登而得以保全。更是自己不与政敌做无谓的争斗,而自求外放为民造福的自得——稽康是无谓的牺牲,阮籍消极与无奈,而我苏轼是积极的为民造福。(不久苏轼任满因政绩突出而升任密洲太守就是明证)
总之这首七言律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堪称古今佳作,也毫不为过。但把它说成是品茶诗似乎有些不妥。
第二篇: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案
王晓艳
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三、教学方法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由此可见,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要咬文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人。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三)、阅读课文,分析课文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序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 概括出来。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3、看文章1-7段的内容。找出文中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看总共有几个实例?(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
下面同学看一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4、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5、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
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6、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7、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8、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9、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生读。
10、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生读
11、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
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至此咱们同学应该明白作者举以上三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了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12、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13、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14、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再次回顾咬文嚼字要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
要有谨严的精神,随处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从而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课文我们分析到这,下面我们学以致用。
(四)、高考链接之炼字类
苏轼: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因为“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
(五)、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咬文嚼字”不在是原本含义,作者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同时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
阅读中,品味语言,在其基础上品味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作品达到最佳。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从自己的阅读中找材料来“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下分析内容。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咬文嚼字 公开课教案修订版
《咬文嚼字》教案
高二语文组 霍立珍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
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教学方法] 自读,理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合作探究,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明朝时有一位京官姓钱名宰,这天上早朝时可能迟到了,挨了批评,心想,在皇帝眼皮底下为官真累,回家后发牢骚写了一首诗,诗曰:
四鼓钟声起穿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本是在家发发牢骚,没想到这事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不高兴了,于是,第二天上早朝时,在处理完公务后,皇上特意说起了这件事,皇上说:“钱爱卿,听说你昨天写了一首诗,诗写的不错,但如果改动一个字这诗就更好了。”钱宰一听吓得浑身发抖,心想这皇上太厉害了,在我家里都安插了耳目,于是连忙说:“请皇上赐教。”皇上说:“将„嫌‟字改成„忧‟字就更好了。
同学们说一说,“嫌”改为“忧”,有何变化。明确:“嫌”字明显有发牢骚之嫌,我起这么早来上早朝,皇上你还嫌我来迟了,换 成“忧“字境界全变,起这么早上早朝都担忧来晚了,简直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公仆了。可见,一字之易,境界全变,所用词语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要字斟句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专门谈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咬文嚼字》
二、解题
1、让学生明确本文论题是“咬文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而其论点要在文章中求取。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文中语句回答。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题目的含义: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文本探究
(一)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成果。
(二)学生小组上台展示(一人为代表,其他人补充)
探究论题一
;郭沫若改字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1)郭沫若是怎么看待“你是”,和“你这”这两个句式的区别的?
(2)既然郭沫若觉得“你这”的句式表示坚决的判断,所以他又对另外一个句子也做了改动,我们看看,这个句子改动如何?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3)由此,给我们的启示什么?你还能列举类似的例子吗? 教师小结补充:句式不同
感情不同
2、王若虚改字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1)朱先生怎么看待王若虚的改动?
改动的句子失去了什么意味?(2)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教师总结补充: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探究论题三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1)后人多赞美韩愈的“敲”用得好,作者对此怎么下结论的?
(2)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样的意境?
(3)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你能列举诗歌中炼字的例子吗? 教师总结补充: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探究论题四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4)用的修辞手法?
5)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教师总结补充: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三)小结四个例子。
(1)四个例子,四个角度;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繁简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2)看了朱先生对四则材料的咬文嚼字,你觉得,文学的语言要怎么样?(叫学生说)师:文学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要能够把自己想要说的通过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心情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什么样的文章。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法国)
(3)用四个例子阐明这个观点的方法叫什么呢?例证法
板书:准确表达------例证法(正反)
6、朱先生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他还给了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大家读第七、八自然段,找出他的观点。(叫学生说)明确:语言要创新,不能走套板反应。就是韩愈的那句话“惟陈言之务去”(引用)
板书:要创新----引证法 拓展训练:炼字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拓展]认真推敲文字,我们不仅会发现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发现写作者的心理及身份等问题,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用“咬文嚼字”的方法成功抓获罪犯的案例:
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中曾多次提到过湖北的绑票杀人案。那起案件8年前就发生了,但久查未果。一次,一位刑侦专家翻阅旧卷宗,在仔细分析了案卷中保留的一张绑匪写的字条后,果断地决定重新侦察并确定了罪犯的身份,从而将范围缩小,很快破了案。
纸条是这样写的: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请根据纸条的内容推测罪犯的思想及心理,并确定罪犯的范围和身份。
纸条分析:这十九个字,罪犯为了把藏信的地点说清楚,不用东西南北、几步几米的一般定位法,而是用动词来一路指引,这在修辞上显然是极聪明的选择。四个指引词,“过、顺、向、见”,准确而不重复,简直难于删改。特别是那个“见”字,用在此处,连一般精通文字的写作人也不容易办到。多数会写成“有”,但只有用“见”,才能保持住被指引者的主观视角。更有趣的是,这个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在两个“二三”结构的重复后接一个“五四”结构,十分顺口。
罪犯当然不会在这里故意卖弄文采,只能是长期读古文、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如果他自己发觉了这种流露,一定会掩盖的,但他没有发觉,可见实在成了一种表述本能。时至今日,能有这般表述本能的人已经不多,因此侦查的范围可缩得很小。
心理:罪犯写这张字条时竭力想把句子缩到最短,以减少信息量,但他忘了,文字越简缩就越能显现一个人的文化功底。
谁揭发了他?文化!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1】要求扩展后的语句能抒发
【2】要求扩展后的语句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主人公欢快的心情.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准确生动——例证法 创新
—— 引证法
附:
《咬文嚼字》预习案
认真预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所举的例子?
二、所举的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探究论题一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1)郭沫若是怎么看待“你是”,和“你这”这两个句式的区别的?
(2)既然郭沫若觉得“你这”的句式表示坚决的判断,所以他又对另外一个句子也做了改动,我们看看,这个句子改动如何?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3)由此,给我们的启示什么?你还能列举类似的例子吗? 探究论题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1)朱先生怎么看待王若虚的改动?
改动的句子失去了什么意味?(2)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探究论题三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1)后人多赞美韩愈的“敲”用得好,作者对此怎么下结论的?
(2)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样的意境?
(3)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你能列举诗歌中炼字的例子吗? 探究论题四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4)用的修辞手法?
5)由此,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咬文嚼字预习案参考答案: 探究论题一
(1)郭沫若是怎么看待“你是”,和“你这”这两个句式的区别的? 明确:“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郭老的这个句子,是婵娟骂屈原的学生宋玉的话,屈原当时受到诬陷,这个时候宋玉背叛自己的老师跑到子兰公子那去享荣华富贵去了)
(2)既然郭沫若觉得“你这”的句式表示坚决的判断,所以他又对另外一个句子也做了改动,我们看看,这个句子改动如何?
明确:不好。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和“有” 性质完全不同。(你是好人,你有好人)
大家看看,‘你是’‘你这’‘你有’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就不同了,句式不同,我们在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不同了?情感的色彩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只有咬文嚼字,才能准确表达情感。
探究论题二
(1)朱先生怎么看待王若虚的改动?
明确: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了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文字好不好,其实不在于简洁,而在于意味)
改动的句子失去了什么意味? 失去了: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看来,朱先生认为,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探究论题三
(1)后人多赞美韩愈的“敲”用得好,作者对此怎么下结论的?(叫学生说)
明确: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2)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推”字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无声
‘敲’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看来,朱先生认为,“推”和“敲”一字之差,没有高下之分,却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境界。所以,文学的语言要描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意境。探究论题四
(1)看了朱先生的文字,明白,为什么第一则材料比二三则材料更有文学色彩?
有联想意义。从茶“小龙团”想到“天上的小团月”,从水中泡清茶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联想到月光照泉水的那点清新的意味。
一件非常平淡的品茶一事,为什么被苏轼写得那么雅,这种点石成金的最大锋力,就在于用了联想的意义。所以,朱先生认为,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性。2.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
品茶,赏月
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4)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
教学反思:
这节课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以学生为本,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这节课还是有些遗憾的地方。教学设计的初衷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课下及课堂的积极性。可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公开课学生过于紧张及预习不够充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并没有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这些我在课堂上实行积分的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在每节课前三分中,让学生讲一个成语或病句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虽然这次公开课已经结束,但我们在教学道路上的探索还没有结束。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话来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公开课《夏》教案
《夏》
古里中学公开课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王筱菁
同学们好,今天很荣幸来到我们古里中学,我姓王,铁琴铜剑楼我可久闻大名,今天一到古里中学我就闻到了弄弄的书香,相信在浓厚的藏书氛围影响下,大家一定能和我一起完成今天的这节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体会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探究、创写学习课文精美的语言。(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各具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回味一下其中的一个季节——夏。让我们先欣赏一首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歌,看看他对夏是什么感情,并请大家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展示PPT)
苦行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明确:夏日行走之“苦”
王维深受夏日之“苦”,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看作家梁衡对夏天的感情如何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题记。(题记:指写在题目下面,正文前的文字,能突显文章的主题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文字)
明确: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精的夏季。
二、文章赏析
1.作者要大声赞美夏季,一定有他特别的原因,请大家说说是夏天的什么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他呢?(夏天具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紧张、热烈、急促
这是文章的第一段也是第一句话,这就是独段句,这种句子作为文章的开头,往往会被强调,下面,让我们来找找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三个特点的。
2.下面老师朗读第2节,请大家思考一下第2节体现的是夏天什么特点,同时请大家在老师读完之后点评一下老师的朗读。
明确:热烈
举“夏天到了”例子,带有喜悦,体现热爱。
3.夏天到了,并非一眨眼的功夫,而是有一个过程,请大家找一下作者是抓住了那些景物来描写夏天来到的过程的? 明确:细草、树木、昆虫的变化
作者将这一过程作了一个比喻——烧开水,说明这一过程的变化的细微。
明确:我们平时注意要细致观察,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沸腾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的夏景。明确:a太阳烘烤大地
b麦浪翻滚 c热风浮动
5.作者在写夏天的景色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写作手法呢?(调动了那些感觉器官呢?)明确:从多种感觉角度,传达出夏的热烈和成熟,充满喜爱之情。
6.下面请大家默读第三节的内容,然后找出屏幕上的“夏正当春花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这句话,然后大家来谈谈对他的理解。
明确:将夏的色彩与春秋作比较,将抽象的色彩具体化
练习:夏之色为_________的黄,如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7.第2第3节作者描绘了夏天的美景,那么让我们用一个最简单、最直白的字来把她概括一下吧,景——美
8.在这个夏天,除了生命成长的热烈之外,还有哪些气氛呢?
明确:紧张、急促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气氛的。
明确:多用短语,读起来节奏快,使人感到夏天旋律紧张、急促。9.同样,也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夏天的人是如何的呢?
明确: 人——勤
10.学到此处,我们终于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不仅仅是要赞美夏天的景色,更重要的是他要赞美劳动,歌颂在夏天田间劳作的人们。夏景是美的,但在夏天劳动的人们更美。
11.我们同学通过学习一下子就明白了夏天的美,可是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后的一首诗,看看这首的作者在夏天的心境是如何的。
明确:悠闲、自在。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感受不到劳动的美。与梁衡的情感不同。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梁衡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真切感受到了夏景的美丽,同时也体会到在炎热夏天中辛勤劳动播种希望的人更美,让我们带着对夏的敬畏与感激去珍惜每个夏天,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第五篇:公开课《夏》教案
《夏》
古里中学公开课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王筱菁
同学们好,今天很荣幸来到我们古里中学,我姓王,铁琴铜剑楼我可久闻大名,今天一到古里中学我就闻到了弄弄的书香,相信在浓厚的藏书氛围影响下,大家一定能和我一起完成今天的这节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体会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探究、创写学习课文精美的语言。(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各具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回味一下其中的一个季节——夏。让我们先欣赏一首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歌,看看他对夏是什么感情,并请大家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展示PPT)
苦行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明确:夏日行走之“苦”
王维深受夏日之“苦”,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看作家梁衡对夏天的感情如何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题记。(题记:指写在题目下面,正文前的文字,能突显文章的主题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文字)明确: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精的夏季。
二、文章赏析
1.作者要大声赞美夏季,一定有他特别的原因,请大家说说是夏天的什么特点深
深地吸引着他呢?(夏天具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紧张、热烈、急促
这是文章的第一段也是第一句话,这就是独段句,这种句子作为文章的开头,往往会被强调,下面,让我们来找找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三个特点的。
2.下面老师朗读第2节,请大家思考一下第2节体现的是夏天什么特点,同时请
大家在老师读完之后点评一下老师的朗读。
明确:热烈
举“夏天到了”例子,带有喜悦,体现热爱。
3.夏天到了,并非一眨眼的功夫,而是有一个过程,请大家找一下作者是抓住了那些景物来描写夏天来到的过程的?
明确:细草、树木、昆虫的变化
作者将这一过程作了一个比喻——烧开水,说明这一过程的变化的细微。
明确:我们平时注意要细致观察,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沸腾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的夏景。明确:a太阳烘烤大地
b麦浪翻滚
c热风浮动
5.作者在写夏天的景色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写作手法呢?(调动了那些感觉器
官呢?)明确:从多种感觉角度,传达出夏的热烈和成熟,充满喜爱之情。
6.下面请大家默读第三节的内容,然后找出屏幕上的“夏正当春花秋实之间,自
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这句话,然后大家来谈谈对他的理解。
明确:将夏的色彩与春秋作比较,将抽象的色彩具体化
练习:夏之色为_________的黄,如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
7.第2第3节作者描绘了夏天的美景,那么让我们用一个最简单、最直白的字来
把她概括一下吧,景——美
8.在这个夏天,除了生命成长的热烈之外,还有哪些气氛呢?
明确:紧张、急促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气氛的。
明确:多用短语,读起来节奏快,使人感到夏天旋律紧张、急促。
9.同样,也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夏天的人是如何的呢?
明确: 人——勤
10.学到此处,我们终于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不仅仅是要赞美夏天的景色,更重要的是他要赞美劳动,歌颂在夏天田间劳作的人们。夏景是美的,但在夏天劳动的人们
更美。
11.我们同学通过学习一下子就明白了夏天的美,可是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
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后的一首诗,看看这首的作
者在夏天的心境是如何的。
明确:悠闲、自在。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感受不到劳动的美。与梁衡的情
感不同。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梁衡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真切感受到了
夏景的美丽,同时也体会到在炎热夏天中辛勤劳动播种希望的人更美,让我们带着
对夏的敬畏与感激去珍惜每个夏天,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