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第一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500字)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 化学组 林秉珠

一、设计意图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本单元安排3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又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往。其次,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设计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可先设计四个操作简单、对比性强、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导学生也能够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能。再借助动画演示形象地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加快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1、制作水果电池,以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出原电池的应用:制作电源。

2、对比实验:粗锌和纯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喜获新知:利用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为认识钢铁腐蚀及防止金属腐蚀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二、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②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③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

2、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法:试验法、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2.电解质溶液。3.构成闭合回路。

4.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四、原电池的应用

1.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

2.利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四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能产生电流,再通过Flash形象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又进行了分组试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各种能力。最后通过制作水果电池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试验进一步巩固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为下一节钢铁腐蚀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不过由于本节课安排较多实验,45分钟的时间有些仓促。

荐上教版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第二篇:苏教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范文

课题名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初步认识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初步认识电极反应式及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探究式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原电池原理,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教学过程:【导入】图片放映(电池、电板等)

【提问】上述图片上的东西大家都不陌生,那么电池释放的电能来自哪里?

【引出】原电池

【知识拓展】付打与付打电池

【实验探究】

(实物投影实验)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学生讨论)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是与锌片相连后,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是如何生成的? 2,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如何?和干电池对比确定电极名称 3,试从能量角度分析此装置与锌片单独与稀硫酸反应有何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

一: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原电池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方向:由负极经导线到正极

电流方向:正极到负极

4、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氧化剂 【实验研究】

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实物投影实验)

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偏转,若偏转,方向如何?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若不偏转,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参照实验:在一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分别在两边插一铜片和一锌片中间用电线连接一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 实验1:在一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分别插一铁片和一锌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一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别在两边插一碳棒和一锌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在一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分别插一铁片和一铜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在一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插两锌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5:在两装有稀硫酸的烧杯各插一铁片和一铂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流 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6:在一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分别插一铜片和一锌片中间用导线连接一灵敏电 流计,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

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判断以上装置哪些构成了原电池,并结合所给装置图分 析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理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

二: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1、有氧化还原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电子流入)

3、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4、形成闭合回路

以上几个条件需同时满足

【课堂练习】

【拓展学习】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环境保护

板书设计:

一:原电池

3、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4、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原电池总反应: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方向:由负极经导线到正极

电流方向:正极到负极

4、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氧化剂

二: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5、有氧化还原反应

6、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电子流入)

7、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8、形成闭合回路

以上几个条件需同时满足

第三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苏教版化学2(必修)中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中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第一节内容。本课题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本课题是在科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背景下构建化学课堂的,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过程的艰辛与乐趣,了解这些经典科学探究范例中所涉及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首先,新课的引入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为教学创设问题情景,紧接着,通过(2-6)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当学生观察到“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根据实验现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当学生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教材讲述了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之后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归纳钢铁腐蚀的原理,从而得出原电池反应的实质。同时,课本后面化学电源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的“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都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2.内容分析:化学反应与能量是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知识,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单元在第二单元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之后,介绍了另一种能量的转化形式——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本单元内容可以说是对前一单元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学生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学习“电化学基础”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知识内容在必修1中,讲到了很多的电解的生活实例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知识概念。教材利用活动与探究铜锌原电池的装置,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出两极的反应方程式,通过上面知识的构建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提出原电池的概念。最后设计了交流与讨论钢铁的吸氧腐蚀来巩固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初步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能够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3、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抓住氧化还原反应是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由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提升的认知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评价实验等综合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伏打发明电池的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和发明创造的欲望。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能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的责任意识。三.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条件,原电池原理、组成条件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通过组织学生对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并利用多媒体对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微观分析,理解原电池中化学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从而根据电子的转移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指导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用一些简单的用品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帮助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电解通融氯化钠制金属钠、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金属镁、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金属铝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思考由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通过演示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同时从本质原理上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电解和电离,原电池和电解池。四.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形式。因此,必须坚持师生互动、互学增知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还应注重通过实验验证推理的科学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对学生渗透对立统一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阅读讨论法,以实验探究为主,采取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归纳出原电池组成条件、概括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在螺旋式上升的“活动—建构”循环中进行的,每个循环中都由“提出或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解决有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策略(完善认知结构)——应用新知识、技能和策略解决新问题——对新问题解决的结果进行评价、改组认知结构——评价反馈明确学习的方向,进一步提出或发现新问题„„”等环节构成,一个个循环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案

【引入】在上课伊始,先请大家观看一个最近网上热传的实验-小马达实验。

【演示】小马达实验(用展台)

【教师】是什么使得小马达转动起来的呢? 【学生】电池

【教师】电池释放的电能来自哪里?今天我们就将循着科学家们的足迹,通过实验再一次去探究电池的起源及其工作原理。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要求完成【实验探究一】,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并根据提示思考、讨论学案上的两个问题。【学生】做实验、思考、讨论

【教师】现在找一位学生代表向大家报告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通过实验,大家共同分析产生如此现象的原因何在。锌片上为何产生气体?因为锌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来。铜上无气泡是因为铜与酸不反应。连接导线后,铜上却有气泡了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大家就打个大问号,放在这,先看下一个实验现象。电流表转动了说明有电流产生。以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早在1799年就被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捕捉并加以研究,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伏打电池,即原电池。【板书】

一、原电池

【教师】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两个现象,我们可以借助学案上的第一个

问题。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与锌片连接后,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气体最可能是什么?是由什么粒子转化而来?该粒子所得到的电子最可能是谁提供的?

【学生回答】气体是氢气,由氢离子转化而来……

锌铜用导线相连后,锌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因为锌失去电子,发生什么反应?氧化还是还原?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离子,锌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入铜片,铜片周围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铜片附近溶液的氢离子减少了,锌片附近溶液中增加的锌离子就会向铜片附近游动,硫酸根离子向锌片附近游动。从而使电极和溶液形成了一个电流回路。其中锌片是流出电子的一极,铜片是流入电子的一极。通过实验4对比干电池的正负极,大家可以判断该铜锌原电池中谁是负极,谁是正极? 【教师】ppt演示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教师】经过分析,大家明白了铜片上产生气泡以及产生电流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写出两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板书】学生板书

负极(Zn):Zn- 2e=Zn2+(失e-氧化反应)正极(Cu):2H++2e=H2↑(得e-还原反应)总反应式:2H++Zn =H2↑+Zn2+

【过渡】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

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有哪些条件呢?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要求完成【实验探究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并在小组间展开分析、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学生】做实验、思考、讨论 交流实验结果,并总结。

【教师】除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这两个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外,还需要形成闭合电路、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板书】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活泼的电极做负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

(4)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请同学们依据你们自己得出的结论判断下列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如能形成原电池,标出正、负极。【学生】练习1 【教师】今天这节课,在座的各位表现的都非常的出色,那我们就为自己喝彩一下吧,不过庆祝怎能没有音乐呢,我带了一张音乐贺卡,但是没电了,太扫兴了。不要紧,我还有秘密武器。这是几个西红柿,就用它来为我们的音乐卡提供电吧!【教师】演示水果电池

【教师】水果电池就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当然原电池只是实用电源的雏形,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

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且听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五篇:电能教学设计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科 目 物理 课 题 《18.1 电能》

学 校 后柳中学

姓 名 黄磊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物理:《18.1 电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 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和使用方法。

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过程和方法

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从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各种应用来学习电能。难点

能的转化。【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口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电也是一种能源,电能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将风能转化为电能(4)太阳能发电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5)核能发电

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6)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我国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还有各种各样的电池„„它们把不同的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来源很广泛。

2.电能的应用

电,时时刻刻在为我们服务。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电能在工作: 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给我们照明;

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使电风扇旋转、电力机车飞驰; 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热能,能烧水、能使电热孵化器孵出小鸡; 电视机、电脑依靠电能工作,把各种信息加工后传达给我们„„。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电也是一种商品

(二)电能的测量 1.电能的单位

电能的单位有:度,学名千瓦时,其符号是kw·h 主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那么1度的能量有多大呢? 请同学们看屏幕(图片展示)。

电炉炼钢1.6吨;采掘原煤105kg;电车行驶0.85km;一次灌溉农田330m2;洗衣机工作2.7小时;电脑工作5小时„„

2.测量工具:电能表,又叫电度表。

3.读数方法:一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去的电能。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电能表用来测量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读数时的单位是度,也就是千瓦时,读数时要注意,上面所显示出来的数字的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电能表并不能直接显示消耗的电能,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这一段时间前后两次电能表的读数的差。)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算电费方便,读数时常常只读整数,小数略去不计。4.电能表的铭牌上各项参数的意义。

“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口述举例)

5.节约用电:人离灯灭,使用节能灯。

三、随堂练习

1.小明家中的电能表月末的示数是1268,月初的示数是1352,这个月他家用去了多少电能?如果电费为0.5元/度。这个月他家应交多少电费?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

五、作业 1.附加练习2.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

2013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教学设计

三、电能的测量 1.电能的单位

度 学名千瓦时 符号kw〃h、焦耳 简称J

1度=1kw〃h=3.6×106J 2.测量工具──电能表。

1)作用 2)参数意义 3)读数 4)节约用电((((

下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能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电能》教学设计 学校:颍州中学 姓名:李志远 2016年3月26日 第八章:第一节:《电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八章电功率......

    暗恋转化为思念

    暗恋转化为思念 夜无眠,只因想起了那个人。曾经我喜欢的那个他可是却毫不知情。 时间,有时候很残忍。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么热烈的感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的渐远而变淡,淡得让......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2021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转化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为番茄电池装置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从电的用途非常广泛,进而直接引入对电能的认识。教材安排了两块内容:一是“电能和其他能量”;二是电能的转化。 二......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

    3.6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

    探课堂教学类型上特色化学课 新城初级中学牛新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是当今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也是我们教师......

    把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

    把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 开头:由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变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刚授课,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时,我总是设法避开,因为我怕耽误我正常的教学进度。现在,课堂上学生再出现共......

    将战略转化为计划

    将战略转化为计划,并有效监控执行 下午3点50分,A公司的管理中层会议终于结束了,接下来,人力资源部经理开始安排研发部的绩效考核会议,该会议事先通知3点30开始,但由于前边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