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翠鸟教学设计---w王晓梅---山东省高密市柏城小学
翠鸟教学设计
王晓梅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在水边的小鸟——翠鸟。它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出示资料袋)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2.接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 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最后 写了什么?
板书 : 外形
活动 喜爱翠鸟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外形的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快速浏览课文。(1)指名说。
(2)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五、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六,小练笔
写一种你喜欢的鸟(可依照本课的写作方法,抓住鸟儿的外形、活动情况、你对鸟儿的喜爱去写)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在要求学生仔细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 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翠 鸟的喜爱之情。
2、在教学过程中对有的学生提出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或学生有分散注意力现象时能及时的利用巧妙艺术婉转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或注意力调整过来,及时调整学习步骤。
3、只有学生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
2.启发式教学运用得还欠缺,如学生提出质疑有对答案包办 代替现象。
板书设计:
爪子 小 红色
外形 羽毛 鲜艳
体形 小巧玲珑 眼睛 透亮灵活
嘴 活动 喜爱翠鸟 又尖又长
第二篇:平移和旋转--高彩霞--山东省高密市柏城小学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柏城小学 高彩霞
教学内容:平移与旋转,教科书41—4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和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教学难点: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小房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今天老师是怎么来上班的吗? 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来上学的吗?(学生交流)小结:步行、骑车、坐汽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谁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在运动?(学生举例)
二、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体会平移和旋转
师:下面是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段录像。
要求:(1)请同学们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的运动方式。(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课件播放:电梯、火车、风扇叶片、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录像。)师: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师:像电梯、火车这样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这样的运动是旋转。(板书:平移、旋转)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把课题补充完整)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物体 “平移”和“旋转”的两种运动方式,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旋转的物体又是如何运动的呢?(2)现在请大家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演平移与旋转。(3)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吗?出示判断:(第43页“自主练习”第1题)(4)是平移的在图下面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5)谁愿意把自己的判断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6)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电脑按顺序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如推拉窗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平移„„)
3、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现象?(在小组里说一说,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
三、合作探究平移方法。
1、探究方法。
(1)电脑出示:小房子平移图。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虚线图形表示小房子原来的位置;实线图形表示小房子平移后的位置;这个剪头表示运动的方向。)(2)通过看图,你知道小房子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师:那么到底是平移几格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拿出小房子卡片,在方格图上移一移,看平移了几格。学生拿出卡片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果。(3)观察讨论:小房图上的每个点分别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一样,都和整个图形平移的距离相同。那么要判断一个图形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出这个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向哪边平移了几格,那么整个图形也就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3.练习。
师:请打开书翻到第42页,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判断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共同校对)师:观察这三组图形,在平移前与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以及图形自身的方向都没有变。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吧。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
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师:平移的力量可真大啊,提出这种想法的工程师们更是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会小小工程师吧。
1、出示三角形: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学生先自主尝试在书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2、用自已喜欢的方法完成“试一试2”。
学生自己画一画,同桌交流检查。
五、总结方法,走进生活。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平移与旋转”的世界。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就让我们借助平移与旋转的力量,一起走进生活,走进数学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亲历,从现象入手,一步一步由从初步感知到联系生活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手势准确的表达出这两个动作,整个教学过程侧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本节课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动脑、动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
平移:直着运动。如:拉抽屉、推拉门、升降机、传送带„„..旋转:绕着一个点或轴运动。如:钟表、拧螺丝、车轮转动„„„
第三篇:王晓梅-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王晓梅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人类拯救白鲸的故事。一群白鲸游到北极的楚克奇海遇到了寒流,回家的路被冰层堵住。人们用破冰船开出一条道路,但白鲸不敢游过去。一名船员用播放音乐的办法,使白鲸最后得救了。学情分析:
孩子都喜爱动物,并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对课文内容会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会非常投入。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了解并讲述救助的过程。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
四、使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教学策略:
创设各种途径让学生朗读,通过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蓝色多瑙河》音乐、公益广告《江豚》视频。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喜爱音乐的白鲸》。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叙述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说一说白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聪明、顽皮)
2、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白鲸的聪明、顽皮?
3、你们喜爱白鲸吗?谁能带着这种喜爱读一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4、正当白鲸玩得兴高采烈时,谁知危险却在悄悄地向他们逼近,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指名读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遇险)“突然”和“转眼”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白鲸的反应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你能用句子中的词语来回答吗?(着了慌、拼命、撞、绝望)课件出示句子。
“着了慌”白鲸们为什么着慌,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白鲸是怎么做的?(拼命用脊背撞冰块)“拼命地撞”是怎样撞?(用力地撞、不顾一切地撞、竭尽全力地撞)但是冰块太大了,白鲸们无论怎样撞冰块都丝毫未动,最后它们是怎么做的?(绝望地叫起来)“绝望”是什么意思?从“绝望”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白鲸的无助和无奈)那你们听到白鲸绝望地叫声了吗?展开想象说一说它们在绝望地叫些什么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气也会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们会怎么样?(冻死、饿死)
如果你就是这群遇险的白鲸,如果再没有救援的话,你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师生对读、齐读)
5、白鲸们坚持着、挣扎着,那后来他们得救了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学生按照自读提示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学生说人们救助白鲸的过程。(指名说、同桌说)
白鲸在猎人、人们和政府的齐心协力救助下终于得救了。(板书:猎人、人们、政府、得救)
那么,在救助过程中一定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大家从这些红字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所有救助的人一点时间都没有耽误,他们都是在第一时间救助白鲸的。)那我们试想如果是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发生,又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出示课件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补充空白。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白鲸的关爱齐读屏幕上的这段文字。
6、政府派来了直升机和破冰船,(出示破冰船图片)在飞机的指挥下,破冰船开出了一条二十多公里的通道,白鲸们终于得救了,可是它们却一动不动地挤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呀?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谁想出了办法?(一个船员)想出了什么办法呢?一个船员大声说:(教师引读)
船上想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播放《蓝色多瑙河》音乐)随着音乐响起,人们看到奇迹发生了。(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最后两句话)
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样?(惊喜、兴奋)谁能读出这份惊喜和兴奋?(指名读、齐读)
联系上下文说说“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一个奇迹?
这真是一个奇迹,所有在场的人的紧张心情终于放下了,白鲸终于得救了。人们欢呼雀跃,目送白鲸游入深海,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读这两段文字。
是啊,那么多人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一曲《蓝色多瑙河》居然让白鲸克服了恐惧,获得了重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声音的奇妙,这就是音乐创造的奇迹!我们说这真是一群喜爱音乐的白鲸,是音乐让它们得救了,这群聪明、顽皮的白鲸又可以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了,你们高兴吗?
假如你就是这群遇险的白鲸你会对营救你的人们说些什么呢?又假如你就是营救白鲸的人们,你会对白鲸说些什么呢?
三、产生共鸣,深化主题
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人和动物感人的画面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出示图片:人和动物感人画面)从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中可以看出人类和动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板书:和谐相处
互相帮助
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公益广告《江豚》)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四、总结
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心声,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吧!相信,我们和它们一定能够共同创造出世界的美好明天!
五、作业: 白鲸得救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板书: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
遇险
村民
得救
政府
和谐相处
互相帮助
第四篇:教学设计(王梅彩)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王梅彩
指导思想:
教材说到底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从“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出发,以新课程标准对九年级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要求为立足点,根据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以及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设计这一教学内容,准备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师生课堂活动讨论、探究、活动,课堂激励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学习,希望以最好的效果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作者巧妙地通过大开大合的情节安排,生动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贪婪、势利、冷酷,透过他们对亲兄弟前后态度的变化,完成了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
而本单元的重点又在于小说的情节归纳、人物的分析、环境的描写及作用,特别是《故乡》与本文在人物的塑造上尤其鲜明均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教材说到底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学生会的就不必多说,由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如何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上。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讲解过多过细,难免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更因为任何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其内涵的丰富性,很多是难以言传的。只有读者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阅历的日增月加,才会逐渐使自己心中的人物形情丰富起来,才会对作品的内涵体会的更加深入。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规律。所以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教学方法
1、品读法
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重点品读,理解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2、探究讨论法
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
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进行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亲情与金钱的关系,提高道德观念。3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讨论、质疑加深对主题的认识,拓展延伸练笔写作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学习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熟悉了解基本内容情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让爱住我家》和图片导入
(此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气氛及渗透爱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二)、简介作品、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时主义作家。1880年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家人》、《两个朋友》、《项链》)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
(目的是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
2主要人物有哪些?
(目的是反馈预习的效果,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1、看图理清故事情节
2、于勒的经济状况的变化。
(穷 ——
富 ——
穷)
3、家人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赶—— 盼 —— 躲)
4、初步认识一家人把亲情抛掷脑后而置金钱在上的主题。
(此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概的情节为后面的分析人物形象打基础。因为有五幅图片的辅助,学生掌握情节就非常快而且也非常的直观。而通过了解“围绕于勒的经济状况的变化家人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很容易就能初步认识文章的主要人物置金钱于亲情之上的主要性格,初步认识到文章的主题)(三)、深入阅读,了解学习小说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1、请同学各自找一些例子,说说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突出人物怎样的心理刻画了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2归纳:菲利普夫妇: 贪婪、势利、虚伪、爱慕虚荣、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等
“我”:
单纯、幼稚,纯洁、善良,可爱
于勒: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目的是深入文本,以课文为例子掌握如何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的分析、品味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知人物形象。即掌握阅读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际阅读的能力同时也为下面的写作指导做铺垫)
(四)讨论“我”的作用及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说明]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此环节的目的明确“主人公是谁?”主要依据是依据主题而定的)(五)布置作业:完成阅读练习
1《新学案》中的课文片段阅读 2链接阅读《选择》
(进行阅读训练即使巩固实践课内掌握的阅读技巧检测课内学习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阅读作业讲评
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通过分析语言、神态、动作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方法)
(巩固课内掌握的阅读技巧,及时反馈课内学习的效果以便补缺漏,并进一步强化)
(二)、举文中一些典型的例子链接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指导。
1、神态:(1)指导 ——写神态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神韵;特别要让人物的神色、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个性、不同的情绪和内心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2)链接图片——当场口头描绘人物的神态
2、写语言:(1)指导——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要生动、简洁。符合人物的身份。
(2)链接<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3、写动作:指导显示人物性格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
(2)链接图片——当场口头描绘人物的动作。当堂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练习。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通过课内的例子链接到写作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体现了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过文中的例子又加上直观形象的图片有效的促进学生理解掌握人物写作的技巧。而且图片又有延续性又很搞笑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进入了一个高潮)
(三)、拓展延伸改写结局
展开想象翅膀,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如果故事情节发展成:
A.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会怎样? B.我们全家在船上没能避开于勒,大家都明明白白认出了对方…… 指名从神态、语言、动作进行简要的叙述。(视时间情况当场简要的表演或动手课堂上进行描写)(进一步理解掌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此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进行写作的指导、落实。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及对文章主题的个人的个性化的认识。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四)、理解环境描写对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1、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2、这两处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什么心情?
(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完成小说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
(五)延伸拓展
1、感悟:学了本文此时此刻你想对文中的人物(选择一个)说点什么?
2、谈对亲情与金钱的关系的看法
(通过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创造性地见解,加深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培养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
(六)、布置作业 1片段作文:展开想象翅膀,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如果故事情节发展成:
A.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会怎样? B.我们全家在船上没能避开于勒,大家都明明白白认出了对方……
2谈谈你对亲情与金钱的看法(书面)
(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反馈以便讲评及辅导)
板书:
于勒的经济状况的变化
穷 ——
富 ——
穷
金钱至上 家人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
赶—— 盼 —— 躲
第五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__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____程雪梅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检查预习,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默写情况
2:课前板题。大声齐读课题。齐读彭德怀的名字。
3:回忆课文梗概(预习卡第一题)
4: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记)
二、初读感知,梳理问题。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我们一起看看彭司令和他的战士们遇到怎样的情形?
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我们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师生交流,读一读,齐读(体会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处境)
过渡:没有吃的了,彭司令想的什么法子发渡过难关呢?请自由大声朗读2-14(板书:决定杀大黑骡子)自然段,完成预习卡第2题
三:精度感悟
师生交流(1)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一直看着他吃完。
师问:从哪些词语你可以看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呢?爱它的原因是什么? 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讲解后齐读
师生交流(2)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
可以看出彭总是多么爱他的大黑骡子啊,但是为解燃眉之急,让更多的战士们走出草地,他又不得不做出怎样的决定?
师引读“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
师:可是战士们愿意杀大黑骡子吗?找出相关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分角色朗读彭总余老饲养员的对话。
当老饲养员和战士们再三请求时,彭总怎不住发火了,彭总有些不耐烦了,指名读11段
师问:从不耐烦是不是就可以推断出彭总的性格非常急躁呢?
生交流后回答,后读一读
师生交流(3)
当要执行命令时彭总默默地背过脸去,为什么?师生交流后,读一读。
师小结:从以上几处我们体会到了彭德怀深爱着她的大黑骡子(板书),但是为了战士们的生命为了长征的胜利,毅然决然的下落死命令,我们可以看出彭总更爱战士(板书)
过渡:他在等待,等待枪响的那一刻,但是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枪声依然没有响,自由朗读15-19(板书:命令杀骡子)
师生交流:①战士们为什么不开枪?② 彭总为什么会怒吼?③他真的会对副馆长开枪吗?
小组之间互读,小组示范读(16-17)
过渡:当枪响的那一刻,彭总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可以看出彭总已经把大黑骡子当做自己的朋友来对待,行军礼课件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齐读,读出悲壮气氛。
这天晚上,又是怎样的情景。
生读20段,(板书:杀大黑骡子后)(指名读),完成预习卡第4题 师生交流体会“推开”与“发火”(内心依然为死去的发黑骡子悲伤)四:拓展升华
过渡:漫漫长征依然继续,齐读21自然段,思考预习卡第5题
彭德怀是如此喜爱他的——,但是他更爱__,当战士们因——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他——杀掉大黑骡子,他的心里是——的,在那种情况下,他的决定无疑是——的。但是从情感上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的过程是——而—— 五:作业布置
1、喜欢讲故事的同学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个长征小故事;
2、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写篇读后感。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决定杀
命令杀} 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
杀骡子后(深厚情谊)(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