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名师教案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
(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初步试商能力,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应用“余数<除数”。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每人奖几朵?
怎么算出来的?6÷2=3(朵)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还是这6朵小红花想奖给表现好的同学每人3朵,能奖给几人?
怎么算出来的?6÷3=2(人)
3、如果,我今天准备了7朵小红花,还是奖给2名同学,平均每人能得到几朵?(每人能得到3朵,还剩1朵)
师:这个剩余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余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二)。(板书课题)
二、新课 出示例2图:
师: 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是不够分而余下的,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再分,那就不是余数了,所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师生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即余数<除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可能有几种情况。进一步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学习的什么内容是你觉得最重要的?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
(二)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2.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三)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
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五、作业: 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学难点: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三)讨论辨析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 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四、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五、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
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方法交流
(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问题: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
谁再简单说一说?
检验: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答题吧。
变化:1.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2.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自己试一试。3.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
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 是什么颜色?
四、作业 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35, 36, 37 页
教学目标: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
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突破:
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熟悉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自由表达,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
学生准备11根小棒;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大家把乘法口诀背得怎么样了?老师要考考你,10÷2=
5×7=
36÷6=
72÷8=
要学生快速回答。表扬回答又快又准确的学生。接下来老师要出一道应用题:张瑶的妈妈带45元钱去超市买鱼,一斤鱼9块钱,问她可以买几斤鱼?怎么列算式? 生:可以买5斤,45÷9=5(斤)掌握得真好!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又出题了:硕硕的妈妈也去买鱼了,她带了48元,问硕硕的妈妈可以买几斤鱼,剩多少元?生:买5斤,剩3元。很好!用算式如何表达呢?大家学完如何分草莓就会了。
二
分草莓,学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幻灯片:八颗诱人的草莓和两个盘子。八颗草莓如何平均装到两个盘子里,算式如何表达?生:每个盘子装四颗,8÷2=4。好,那么平均装到三个盘子里,该怎么装呢?生:每个盘子装2颗,最后剩2颗。好!算式怎么列呢?等两秒,出示幻灯片
8÷3=2„„2
商2后点6个点儿,它后面的2叫做余数,这个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领读,学生齐读两遍。8除以3等于2余2.出示幻灯片全部内容,提问:这两个算式的不同点在那?
1)生:一个正好分完,一个分之后还有剩余。
2)生: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那个数是余数。
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
小结:像这样的算式8÷3=2„„2 除不尽的,平均分之后剩下的不够再分作一份的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买鱼的问题,学了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就会做刚才提的问题了吧,谁能告诉大家算式怎么列?生:48÷9=5„„3 我们班的学生真棒!接下来有更难的挑战,有没有信心战胜它?生齐答“有”
4出示幻灯片:找一找那个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23÷4=
2)35÷7=
3)39÷6=
4)19÷3=
5)64÷8=
6)18÷4=
7)10÷2=
8)81÷9=
提问,师生一起做题。
三 分小棒,加强理解
要求:学生准备11根小棒,以组为单位把他们平均分为2份,3份,4份,5份,余多少?每分一次列一个算式。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给予表扬。
出示幻灯片:11÷2=5„„1
11÷3=3„„2
11÷4=2„„3
11÷5=2„„1
让学生观察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生:余数总比除数小。
四 读一读,练一练
出示幻灯片:读一读
37÷8=4„„5
10÷4=2 „„2
24÷5=4„„4
29÷3=9 „„2
65÷9=7 „„2
43÷7=6 „„1
提问2-3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练一练
1)14÷4=
39÷9=
43÷8=
27÷5=
59÷7=
2)动物园里有17只老虎,1个窝里最多住3只老虎,要盖几个窝?
3)鸡蛋5角1个
晓婷的妈妈有3块2.她能买几个鸡蛋?还剩多少钱?
生独自做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全对的举手!错一个的举手!错了那个?应该是什么?„„
五 总结:
什么情况下用有余数的除法?除不尽的时候
除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 余数总比除数小。
六 扫尾
打开书35,36,37页,默读
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 考考你
出示幻灯片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最小呢?
﹝﹞÷6=4„„﹝﹞
如果有时间,当堂解答,如果没有,留做作业。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野餐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强调:要弄清楚式子的意义,22条鱼,每人分4条,可以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9÷2=()……()②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 板书: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比西巴格乡库库十一小学
阿孜古·于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出发意义的发展和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出发。
突破方法: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突破方法:通过活动与交流。
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引导探究。
学法: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课型与课时:新课,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小棒,主题图,草莓图片和盘子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野餐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
(1)把六个草莓每2个摆一排,摆一摆?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2=3(盘)
(2)把七个草莓每2个摆一排,摆一摆?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7÷2=3(盘)..........1(个)
(3)比较这两个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
相同:都是平均分草莓,用除法来计算。不同:第一题恰好分完,第二题还有剩余。引入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余数的? 学生结合立体说一说。
小姐:把物品平均分后剩余的部分,叫做余数。3)解决第二个问题: 用小棒白正方形。
(1)摆一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8跟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2)学生动手摆。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9÷4=2(个)..........1(根)(3)10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11根呢?12根呢? 学生边摆编写算式,教师巡视。
(4)交流?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5)引导观察:
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都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9÷2=()……()
②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 板书: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解决第一个问题:
(1)把六个草莓每2个摆一排,摆一摆? 6÷2=3(盘)7÷2=3(盘)..........1(个)3)解决第二个问题:
9÷4=2(个)..........1(根)交流?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
布置作业:数学练习册32页的内容(1.我会填。2.我会连。3.我会算。)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