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对比浅析
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对比浅析
摘 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特点等都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所以,把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讨论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对在不同国家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找出症结,对症下药,这样才会让汉语教师受益,也是对外国友人的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由于在教学案例中受益匪浅并有所启发,发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实用很好的方法。而情景法作为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对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法进行对比浅析。通过对比找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特点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特点
实践出真知,许多人认为,在不断的积累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在众多的案例中,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等都是不相同的。所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和分析,可以快速地练就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迅速的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情景法则是一种通过情景的引入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的真实。由于两种方法的存在着异同和交叉性,所以,下面就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当中。
一、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教学浅析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将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研究出恰当的解决办法,进而来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如果想通过案例教学法达到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需要对于其特点了解,根据其特点进行运用。
(一)以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为原则进行教学
在本学期的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这门课当中,我对于案例教学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因为老师特别有效的根据案例教学法的原则,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一个一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角在了解案例的同时进行案例分析下。以小组的形式,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深刻的贯彻了案例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因为我在这门课中学习到很多,所以,我觉得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作为了一个引导讨论、组织课堂的作用。事先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既丰富了知识也锻炼了才干。
(二)以布置任务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进行教学
每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案例也是一样的有有它自己的优点,就如同情景教学法一样,案例教学法也是通过一个一个鲜活的案例,让读者体会到当时的情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分小组布置案例,让学生真正的从实际的教学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想要从事教师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重视学生学生参与过程的教学方法,一改以往单纯的讲授,师生互动,在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知识、反复演练当中受益匪浅。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案例教学法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三)以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技能为原则进行教学
因为在阅读完案例的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因为要求学生要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所以,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的同时表现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思维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和快速反应的能力等。让平时不喜欢思考讨论的同学也可以参与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锻炼自己。特别是对于对外汉语这门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非常适用。因为,语言的学习也是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练习的。重点在于练习,学生积极的参与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四)根据立体透视案例,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
因为在众多的教学案例当中,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是有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状况。而且,每一个学生处理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通过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个案例的症结所在,并能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经验的积累会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的。
二、基于情景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教学浅析
首先,形象逼真的展示教学,情境是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去进行学习和教授,而情景教学法则是通过在不断地学习当中引入情景进行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学。虽然不是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却也是真实情境的再现的情景。所以同样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情深意长的展示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恰当的引入情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描述这一情景,在学生的面前展现出真实的、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语言是一个很有魔力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东西都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来激发学生自己的情绪、亲生体验和课本内容的结合,产生联想,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特别开阔的思想空间,可以自己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信马由缰的进行情景的创设,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这样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而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也可以在平时的上课之余,自己进行情景的创设和联想,情景法意味深长的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因为触及的面比较广,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的有效和恰当,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一个教学方法。
最后,知、情、意,行合为为一的教学。情境教学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三、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对比浅析
(一)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的差异
第一、基本的概念不同。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传授实际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的提出本身展现了实际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众多实际问题的分析探讨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也同时在其中增加了知识,丰富了经验。而情景教学法则是以真实的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为基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以较真实的状况生动形象的让学生进入其中,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效果。一个侧重于给出实际的教学的例子,通过例子和事件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侧重于创设跟真实环境密切相关的情景,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这点上两者是不同的。
第二、两种教学法各有特点。情景教学法重视视、听、说,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边看情景画面边练习听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第二语言。因此,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准备很多的教具来为情景服务。情景教学法同时也注重通过具体的情景来操练句型,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气氛、不同的坏境都需要考虑进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情景操练,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汉语来进行交际。案例教学法则不同,案例教学法注重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交流和对话,主要是学生先对案例有所了解,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来进行评述和指导。这种方法鼓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乏味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适用对象不同。单就汉语国际教育这门学科来说,情景教学法比较适合于教授学生,而案例教学法则较适用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挺高教师实际教学经验这方面。因为,情景教学法侧重于引导进入真实的情景当中,所以,在教授汉语的时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汉语交际的较真实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和锻炼的非常好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口语课以练习为主的课型来说。而案例教学主要是想通过案例来传授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可以在其中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学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的联系
第一、不管是任何的教学方法,它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想要让学习者更好的体会学习的内容。所以,这两种教学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它们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共同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大同小异。只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哪个更加适用就用哪一个。同为教学法和其他的教学法,如交际法、图示法、讲授法等,都是如此。都是想让教学的效果更好而创设和研究出来的。任何一种教学法也都不是孤立出现的,相互之间也都会交叉使用。
第二、案例教学法当中蕴含着情景。因为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体会一个一个案例,而了解最好的方法也是进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体会当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假设如果你是当时的教师应该如何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如同情景教学法中,也是需要教师运用贴近生活的情景进行创设,这一点两种方法是有相同之处的。所以,案例中包含着情景,情景体现着案例。两种方法其实在互相起着作用,互相联系着。
第三、不断是案例教学法还是情景教学法,也都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虽然,现在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完全的以学生为主也是不实际的。教师在教学当中一直都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比如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来分配任务,引导学生去开发思维,并对于一个一个案例进行总的评价与分析。而情景法更是需要教师来准备教具和适合的情景来引导学生,什么样的情景适合教学的内容,什么样的教具适合当时的情景都是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的。所以,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这也要求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能够掌控这个课堂,对于突发状况或者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教学当中能够随机应变。
四、小结
针对国内与国外的汉语教师的经验与分享,我了解到很多国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案例,都是世界各地的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分享。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教学环节、教学与管理、汉字教学、语言要素教学、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技能教学、少儿与老年人汉语教学和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等进行分享,在对这些教学案例的阅读、讨论、分析之后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丰富的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同时发现通过教学案例的逐一展示,可以充分的吸取到很多课堂当中的教学经验,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也是很有帮助的。而情景法的情景的引入也和案例教学法的案例的展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个案例的展示像一个个的情景一样浮现在了教师的眼前,既是真实的又是虚拟的,真实的是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案例,而虚拟的则是因为教师读到的案例并不是读到的教师本身发生的所以还是需要想象。许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授课当中都会不自觉地用到很多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简单的词汇的时候,会用到图示法,在讲授口语练习的时候,会用到交际法,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教学风格,而这一点也恰恰决定了教师的教授方法是多变的,是千变万化的。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也并不是完全决定于教学内容的。其中情景法和案例教学法是用的比较多的两种教学方法,因为实际的生活围绕着所有的人,所以情景和案例是无处不在的,素材也是比较多的。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需要思考和学习的一项技能。在本文中提到的两种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法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教学法,比如,语法翻译法,这种方法主要的目的就是读和写,而不是听和说。以“语法”为教学内容,以“翻译”为教学手段,把第二语言的学习看成是一种智力的训练,这种方法让学生的基本功非常的扎实。而直接法注重口语的训练,口语领先,先听说后读写,用直接感知、模仿、类推为主。直觉对比法主张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外语和母语的结构来进行理解。听说法比较重视句型教学,特别适用于短期教学或者是以旅游为目的教学。还有认知法,主要强调语法规则,注重从心里学角度研究习得语言规律的心理特点,并注重在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还有我们常用的交际法,这种发法主要是以语言的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还有阅读法、静默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团体语言学习法等。在这么多教学法中如何选择哪个更加适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于不同的教学法都有所了解,并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法更加适用于什么样的教学当中。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教师终身需要努力探索的。(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 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M].人民教育网,2003.[3] 王红.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刘双.“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辨析[J].教学与管理,2003.[5] 胡东鸣.案例教学的特征研究[J].职教通讯.2001.
第二篇: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创立者
新中国培养的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56年至今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任教,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
情境教育专著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学法。基本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若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基本特点
情境教学法正是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的兴趣、认识的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基本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跃跃欲试。创设设疑式情境,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设疑。这样,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自主探究。
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画图、测量、搜集信息、剪、折、移、转、制作模型等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创设争论式情境,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基本模式
“真、美、情、思”形成独特优势是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情境教学法专著
一讲究“真”,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符号学习与多彩生活链接
情境教学在起初阶段就受到“意境说”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也就是说,客观世界会影响人的情感变化,情感会触动语辞的萌发。我想,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怎能以封闭的课堂束缚獐,使他们在枯竭的断流中学习语文呢?
二追求“美”,给儿童带来审美愉悦,在熏陶感染中生成主动学习的“力”
开放的情境让孩子身心得到释放,作文教学的成功让我发现了美的无可比拟的功效,引起了我新的思考。我联想到“意境说”中刘勰从“美物”到“美文”,王国维的“外物美”到“内修美”,讲究的便是一个“美”字。“意境说”对“美”的反复的褒扬,激励着我在情境教学初期就去追求语文教学的“美”。小学语文本身是美的,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有形亦有情。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儿童切实打好语言文学的基础,而且要让他们在其间受到人文熏陶,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高级审美情感。由此,我想到美学,想到艺术,借鉴边缘的学科思考,拓宽了我的思路。我深知,艺术是最形象、最富美感、最生动的文化。儿童的审美教育是从感受美开始的,进而才是对美的理解和借鉴,以至去创造美。
(三)注重“情”,与儿童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
情境教学法的根本灵魂就在于一个“情”字。在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现场的反应告诉我,“美”能激“情”,进而促使我在情境教学如何“激情”,如何“冶情”方面作了更深入的实践与研究。联系“意境说”对情感的论述,可以看到其中内在的关联。刘勰在《物色》篇中,从客观外物对人的情感的影响,作了生动形象的阐述,他指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表明人的情感受客观外物的影响之深。王国维则明确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儿童恰恰是最富有情感的人,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的心头,教育应该利用儿童心灵的这种最可宝贵的特点。于是我将“意境说”、“情景交融”、“境界为上”的精髓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感悟到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的情境,并不是一种单纯形象的呈现,而是浸润着、弥漫着情感。情感成了情境的内核,无情之境终不成境界。受“意境说”的启发,情境
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一些理论时, 结合
实际问题,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程的一些理论与方 法的应用, 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 讲解复数的幅角时, 用照像机的例子来说明: 普通 照像机照出来的照片没有立体感, 而数码相机照出 来的照片却有立体感。原因就是普通照像机只是反 映复数的距离(模), 而数码相机除了模之外, 还反 映出每个点的位置(幅角)因此也就有了立体感;在讲Cauchy 积分公式时, 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测得 地心的温度这一问题, 如果我们能测得地球表面各 点的温度, 则可利用Cauchy 积分公式来测得地心 的温度;讲解析函数时, 指出解析函数对电场的电 位和电通的研究中的作用;讲保角映射时, 指出许 多地质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该原理来处理;讲 积分变换, 指出物理学、许多工程技术如电学、信
号处理等问题的计算中不可缺少的运算工具。
第三篇: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功能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为了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上述两种功能,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的使用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 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感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鼓励学生要刻苦努力时,很可能已经无意识地暗示了学生:你能力不行,所以要努力。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把学生视做理智与情感同时活动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能。无意识与意识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集中与轻松并存的状态。这时,人的联想在自由驰骋,情绪在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技能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境教学要追求的效果。2.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
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3.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文所述的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自主性侧重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得到如何做人的体验。它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上。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对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六种: 折叠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折叠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折叠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折叠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折叠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折叠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第四篇: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案例与案例教学法(saemon提供)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许多机构都声称他们使用案例教学法,许多学员也趋之若骛,引以为荣。但最近对案例教学法的各种说法中不乏夸大与误解的成分。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
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员反映,使用案例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案例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案例和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个人准备
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学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
2.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案例的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记住,尽量假设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
3.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再通读一遍案例,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这个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些初步的计算,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如果有必要,翻阅一下你的教材也许有帮助。
4.将你的分析整理出来,并得到分析的结论和你的建议。
自此,你的个人准备就已经完成,可以拿到学习小组与大家分享了。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不一定需要严肃的形式,宿舍里、餐桌旁、草坪上,都可以。这个阶段的并不是为了就案例事主所处形势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而是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他/她自己对案例的分析。
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讨论的进程。有时候,老师会点名让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或者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有时是“不留情面”的追问。她/他这么做的目的决不是与你为敌,更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看法。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或者是容易产生混淆的观点,老师需要全班认真思考。有的时候,老师还有意挑起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实上,每一种意见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案例中复杂的管理问题的一个侧面。兼听则明,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在案例讨论结束时,老师会小结讨论的成果,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这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在充分吸收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以后,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没关系,管理从来就不是教条,让你今后的实践来证明。
对大量案例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真的个人准备,你很难在下面的小组讨论中与同学相互激发,相互学习。同样,如果你仅仅在上课的时候才匆匆浏览一下案例,老师精心设计的讨论过程对你也了无意义。只有认真准备,积极讨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于案例学习的建议
案例学习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许
下面的建议会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案例学习的特点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学习过程。如果你没有仔细地阅读案例,不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积极思考案例事主的处境,一堂课下来,你可能什么也没有学到。同样的,如果你不把自己置身于案例事主所处的困境,“不把自己摆进去”,始终抱着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很容易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只有主动、积极地把自己想象成案例的事主,才可能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才有可能在一个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决策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一个使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来说,每一个成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责任为其他人的学习贡献自己的智慧。
2.以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案例的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其优势是可以利用集体中每个人的思索,对复杂管理问题的各个侧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以开放的心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哪怕是与你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意见),从中吸取合理的营养,不仅是有效的利用案例学习的优势的正确方法,也是未来的商界领袖必须的职业素质。
3.致力于问正确的问题,而不要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我们在此强调,对于案例学习而言,从来没有正确的答案。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可行的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千秋。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Charles I.Gragg指出的那样:“商业还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至少迄今为止还不是。对于商业管理问题而言,并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不等指望通过翻翻教科书背后的习题解答就可以验证自己是不是正确地回答了一个商业管理的问题,相反,最通常的情形是,最佳的解答可能根本找不到,即便是老师也找不到。”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对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既讨论方案的优点,也讨论方案的缺憾,最后,老师还可能告诉大家最后实际发生的结果。无论实际发生了什么,或者某个人认为应该发生什么,都不能视为唯一正确的或者完全有效的。真正有效的恰恰是,通过案例学习,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分析和处理不同的决策选择。
事实上,无论在商业实践还是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比找寻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会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这正如一位商界领袖指出的那样:“高层管理者90%的任务,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相对而言,答案容易找到,而正确地提出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只是希望帮助大家正确地提出正确的问题。
第五篇:情景教学法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勉县五中 杨军明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教学法 创设情境 物理教学 激发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
物理课程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切从学生的经验去发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然而,学生却很少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经验了。由于缺乏基本认知,学生学习时困难重重,情绪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鉴于此,1
教师要了解学生,并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促发探究的动力。
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实验演示、实验验证、生活情景再现、实物演示、语言描绘、课内游戏等等。都能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一、物理课堂情景教学法的途径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探索并总结出物理规律。如光学中,晚上背对月亮时,暗的是地面还是水塘,面对月亮时,亮的是地面还是水塘。可以晚上把学生带到操场去,利用灯光进行观察。这样更形象更具体,学生也乐于参与。同时也把学生带入了物理探索中,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探索真理的能力和信心。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例:“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再往清水中加盐并搅拌,等盐融化后发现鸡蛋浮在水面上了。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被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利用物理史话,创造故事情景
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我讲述阿基米德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的故事,并且将故事情节生动化:讲“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时,我讲述了法国飞行员如何驾驶飞机徒手抓子弹的故事等等。讲物质的比热容时,引入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描述新疆一天气候的变化。等等
4、利用物理图象,形成物理情景
图像可以形象地将物理过程再现出来,物理解题中常用到的图像有实验装置图,物理运动轨迹图,物体受力图,气体状态变化图,电路图,光路图,波形图,函数图像等等,应用这些图像可以帮助我们对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形成直观,形象,简明,全面的认识。
5、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
多媒体信息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多种媒体并存,利用它模拟物理情景.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等等,那些看不见,摸不着,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景。这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的功能
1、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求知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兴趣其实是在学习中产生的,并在学习中可能得到强化。所以,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就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促发探究的动力。
2、情景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情景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 4
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与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而言之,情景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景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景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创设情景的原则
1、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择所创设的情景。
2、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而且必须巧妙解决创设情景所涉及的物理问题。
3、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梯度。
4、所创设的情景不要虚构,无中生有,要符合自然规律、科学规律。
5、创设情景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情景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总之,情景教学法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
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景中,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物理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情景教学法》 《情趣的重要性》
作者:李吉林 作者:于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