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6:5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

第一篇: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措施。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结合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资源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在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在学校教学中所占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元角分时,我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电动玩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设计出“买卖情境”让他们在乐中买,乐中认,认中学,学中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融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紧密相接。

2、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辅助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知道:《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而“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多媒体电脑展示一切难点都简单了!(1)、把圆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突出弯曲感,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2)、把圆32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变直了一点。(3)、把圆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越来越直,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拼成过程的演示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4、增加课堂容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课堂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电脑在轻快的乐声中显示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创设一个小青娃迷路找家的情境。每只青娃身上都有一道题目,每张荷叶上都有一道算式。青娃身上的题目是用哪些荷叶上的算式解答,哪张荷叶就是青娃的家。让学生先同位互相讨论,再提名学生操作鼠标帮青娃找家。这里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设置了目标响应功能,如果学生找错了,媒体立即作出反应,找错了,再找一遍。青娃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找对了,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这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儿童特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了轻松愉快的巩固新知识的效果。再比如在小括号的教学中,有一道题是判断8+12-5=15与8+(12-5)=15运算顺序是否相同,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判断是或不是,再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CAI软件,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深入、探索、实验、失败或成功中发现规律,这就将视、听、做、思统一了起来,达到学习的最好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学习的方向,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独立地解决计算机给出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有选择地主动获取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由于问题的结果是开放的,因此我把可能出现的答案均设计成了交互形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作出响应,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依据教学标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与学生价值观等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1、形式灵活,让学生亲临其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注意形式要灵活,效率要高,在教学中使用哪些信息技术,到底是用传统的小黑板,还是网络化教室,在什么环节上使用,都应该由我们的教学目标来决定,而不是赶时髦,搞“花架子”。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如教学二年级“千克、克的认识”,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公园”的情境。“公园”里动物们正在比体重。这让学生非常激动,刺激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裁判”。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点击到合适的秤上去称,再说一说谁重谁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也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生活经验走进了教材内容,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积累经验,弥补教材的不足。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商品上的标价,还学会了拿钱找钱,也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满足了学生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脑去想,而且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曾经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则连开关机都不会。即使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课堂教学整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地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从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下”从此失去信心。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在上新内容前,必须先作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给其制定不同的学习安排。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学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4、直观教学,启迪学生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启发思维,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图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时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勤于耕耘,不断探索,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体越势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的发展。参考文献;

1、王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2、杜红梅;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3、吴美玲;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第二篇: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实践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

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如:二七()()七三十五七七()()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生:3×7=21

7×3=21(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1)欣赏

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

(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3)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信息技术对整合点的支撑

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且保证课堂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与及时反馈,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本课整合点中,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是整合的亮点,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上,“实时作业反馈”主要体现了“及时学习”、“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这也是本课对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未来信息化学习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一小学 阳金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一个崭新阶段,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交流表达,还有助于扩大学生信息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经过几年的实验、探索,我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催化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信息技术可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

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可化抽象为直观,从而突破重、难点。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特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然而有些数学知识却是很抽象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电教媒体恰当地介入教学过程,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8份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最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64后,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在这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近似长方形得出: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边越平直,两条竖的边越竖直,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推理得出:如果把圆无限细分,拼成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这一教例,在传统教学中都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完成的,但由

于分的份数越多,操作难度越大,花费的时间越长,给推理带来的困难也就越大,而电教媒体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呈现了圆被无限细分,最终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了充分的观察、比较、想象后,掌握了“化圆为方”这一解题策略,较好地突破了难点,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信息技术可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维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本质,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同时还可以将图像分解、组合,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离教”现象,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反

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效果。

作者单位:赣州市上犹县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或0797-8542841 邮箱:913677547@qq.com

第四篇:浅谈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思考

浅谈“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思考

-------暑期小学数学培训体会

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

黄传林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最终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启蒙

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而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就一直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问题。

例如:教学六年级“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时,针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的特点,于是我给同学们讲了他们耳熟能详的《乌鸦喝水》故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小石头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搭建探索平台,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引发思维程序

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交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同时它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例如:教学五年级“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式,只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因此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时,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告诉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图形的面积,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再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教先出示下题:分别找出12和18的所有约数,并思考。

(1)12和18的公约数有哪些?什么叫公约数?

(2)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有哪些?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列举,顺利地找出了12和18的所有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经过思考得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

教师再出示下列题:分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观察其特征。

(1)5和11(2)3和8(3)6和7(4)4和11

(5)1和10

(6)9和25

学生积极思维,很快找出上面各组数的公约数都只有1。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互质数的意义和判别方法。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学得轻松,思维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设计操作活动,培养建模思想,引发思维内化

思维始于动作,动作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进行思维提供了支柱,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动手操作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运用学具,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或亲身参加实践,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得新知,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

例如:教学六年级“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切一切、数一数、填一填等方法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以及涂色面数不同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自主建立手脑链接、在动手、动眼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打破思维条框,实现再创造过程,引发思维升华

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不要定框框,不要求设卡子,不追究所出现的错误,不要求全面准确可以寻根问底,可以推广发散,可以归纳类比,可以联想假设,鼓励标新立异。要求学生对问题不要死盯在一点思考,一处想不通,另寻一处;一面不行,另找一面;一种方法难理解,多想几种。

例如:教学“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可用图解法、分析法、假设法、转化法等,着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由复杂变为简单,在教学中,对学生中突破常规标新立异的解法,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引导他们分析比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锐。

总之,小学生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的做到“引思”,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又要明确下一个阶段应达到的目标,要能驾驭全部教材,掌握其内在的联系,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逻辑因素,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当前形势的需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能够提供给学生理想的教学环境。但是如何能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呢?本文从信息技术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法等方面,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有机的整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情境;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一、绪论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重要科学,由于其学科特点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信息技术加入之后,它可以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使学生变得乐学、善学。而通过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更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中可以看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程领域,我们是不是要采取“大力探究开发”的策略呢?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时代活水,信息技术里面蕴藏的教学资源更是浩瀚如海。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老师的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的局限性。充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的全新视野,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改变传统的记忆式的学习方式,提倡新课程所

第1 页

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具体改变呢?

1.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互动,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环境中主动、自觉、自主的学习。

2.创设交流情境,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许多独创性的方法都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成为独立的人。阐述、争辩、议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情境: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同桌合作、人机合作等,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动、学会分享,从不同角度理解、思考问题,养成学会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这样就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亦歌亦舞,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等。但这些方法难免手段单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随时开放,教学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突出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应用使现在教育技术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它使得教育技术似乎又回到了视听时代,然而,多媒体时代的第2 页

视听教学却是那么完美地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触觉也将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大大提高什么人的学习效率,是学习者信息的接受通道更加多元化,效果更加理想。

超问题的应用使得学习资料更加贴近认的联想思维模式,促进了思维过程更加顺畅和全面。而交互的应用—也别是触摸式的交互应用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使得学习者更深度地沉浸在学习中,主动地于学习内容进行交互,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快乐体验,一旦这种感受被强化,学习者就会喜欢上学习,从而使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一方面,随着大容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光盘存储量大大增加,同时,电脑硬盘和U盘的容量也在快速的增加,因此就很容易携带和存储大量教学信息,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网络的应用使得信息的获取也变得异常容易,而且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几乎只要你想得到的信息,网络上都可以帮你提供。这也使得信息被教师垄断的状况发生了极大的逆转,教师已不再是几乎唯一的权威,学习者经常掌握着差异化的信息,教师的权威被打破,它在挑战者传统的师生关系。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学习资料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优秀的教学系统能适应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而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从教学实践层面上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可能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因而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知道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有机集合。

2.小学数学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从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它与

第3 页

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整体的活动。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这些素材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四、解决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第4 页

4.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五、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像同步、能静能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目前,教师们都在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也使得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使得教学效果比以往更好。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改善我们的教学手段。我们还应当看清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必然趋势,更新学生的学习喜爱方法,优化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能急功近利,完全否定了传统教

第5 页

学方法,也不能排斥现代信息技术,不愿学习,使用它们。相信通过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地不断实践和探索,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不断得到优化,能让学生们在图、文、声并茂,真正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年版.[2]刘奇.田治兰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2).[5]邵瑞珍编著.学与教的心理学.华大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8).[6]祝智庭顾小青编著.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曹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信息与教学,2009,(5).[8]朱永峰.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9,(5).[9]吴晓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J].山西电教,2008,(11).第6 页

下载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和思考(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学生 教学过程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学生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安陆市陈店中心小学 夏心才【摘要】文章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也是明显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一个时代——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歙县城关小学 刘永霞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徐兴武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教育硕士论文写作(二)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姓名: 专业: 方向: 导师: 学院: 年月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一、选题背景......

    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实践

    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实践 摘 要: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再遵循过往的那种“传道式”教学了。在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肇源县第四小学 董淑荣 美术是一门造型及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且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