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5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培养学生全面比较、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认识历史传统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 :《权利法案》在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学难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内阁制之间的关系,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模拟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谁相信„„一个受人尊重而富裕的国王,有着无限的权利去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呢?”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上述评价

讲授新课: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议会逐渐掌握立法权

师: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有哪些与后来的民主制度类似或者启发着后世制度建设的?

生: 有限王权与议会制度

1.历史传统:a.以法律限制王权-----有限王权。(《大宪章》目的、原则)

b.以议会决定大事----议会的开端(上下两院的区别)师:限制国王的势力发生了变化,角色也在转变,国王也有与以往不同。归纳一下吧。

生:走向中央集权,贵族势力渐衰,一批贵族资产阶级化。国王来自有着更封建专制传统的苏格兰。

2.现实矛盾: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解释:新贵族)

师:为什么斗?斗什么?怎么斗?

生:为了利益,财与权,议会口舌之争与武装对抗

①斗争原因:阶级利益冲突。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王权膨胀,议会势力发生了转换。王权由资产阶级的同盟者、保护者变成压迫者、阻碍着。一言以蔽之,争权。)

②斗争焦点:围绕征税权,王权该不该遵守传统,受到约束。③斗争方式:议会斗争与内战。

(争取利益最大化;无原则的妥协;还是根据国情,力量对比,维护法律与传统,妥协,求稳)

3.君主立宪制确立

斗争胜利:光荣革命。(解释)----进口的、议会的国王

确立标志:《权利法案》颁布------法律至上;议会至上。

目的意义:限制王权(直接目的),确立议会主权。确立„

师:《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生:(立法司法税收军权,召集解散批准权)

师:《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哪些权利?

生:立法权,财权,自由召集,自由辩论,监督政府

师:《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什么思想? 《权利法案》与《大宪章》最主要区别在哪里?

生:有限君权,法律至上。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师:总结: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意义:统治方式变化,人治走向法治,近代社会标志。划时代意义。妥协但适应英国国情,内部长期稳定,海外称霸和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模式。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逐渐掌握行政权

1、政府的演变------内阁走向独立掌权 师:国王行政权力变化趋势?

生: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有限君主-----虚位君主

(利益有保障,能力与兴趣)师:内阁职能变迁轨迹如何?

生:内阁:咨询机构----逐渐独立掌握行政权

(师: 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异同点有哪些?

生:性质与权责,基础都不同)

首相:财政大臣----内阁领袖【首任:沃波尔】(沃波尔能够自行选定内阁人选,并可以迫使内阁阁臣达成一致共识。由于沃波尔所享权力以往在内阁无人能及,所以他才会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向议会负责。

师:假如你是一名内阁成员,你支持的一项行政事业钱花了不少,没见到成效。被议会质疑,首相引咎辞职,你怎么办?

生:【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若被议会投不信任票,被迫集体辞职】 师:假如首相与你都认为成功只在再坚持一会,要继续把事业做下去,怎么办?

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让选民作决定。对议会起到一定制约作用】

师:假如你是首相,会怎么做,尽量减少议会阻力?

生:(让支持自己的党派在议会中占多数)

3、两党竞争,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师:权力制衡之两套马车?如何逐渐定型?怎么去看待他们相互的制衡的作用?

生:最初辉格党与托利党形成,演变为自由党与保守党。后来工党取代自由党。

生:作用是 相互竞争。监督。制衡。-------轮流执政。党派争夺议会席位,有利于改革,争取优势。

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基础是代议制,掌行政权的政府是首相与内阁,政权的核心,向议会负责。议会是最高权力中心,掌立法权。国王成了虚位元首,国家的象征,礼仪的角色。

首相既是内阁的领袖,行政权的掌握着。又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拥有立法创议权。实际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师:凡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注意抓住两个三点:三权的归属,三个机构职能。国王如何,内阁与首相如何,议会如何,相互什么关系。

三、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发展

1832年改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立资本主义统治。

以后多次改革,降低门槛,更多人获得选民资格。乃至普选权,逐渐扩大民主基础,实现全面的民主化。

代议制民主的意义就在于否定和替代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体现人民主权。有利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英国制度创新的特点:创新性――――四大制度,连续性――――源流古远,(中世纪)渐进性――――与时俱进。

小结:两个法案,四个制度,国王原有的实权逐渐丧失,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课后练习及作业:

第二篇: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师寄语:鲜花与荆棘同路,泪水伴欢笑齐飞。编制人:尹相霞审核人:高二历史组日期:2014-06-04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练习题

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

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

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201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

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

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

表现在()

A.议会制度出现B.立宪制度确立

C.政党政治兴起D.内阁制度形成3.《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

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

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

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4.“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

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状况被根本改变是在()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5.英国人普遍认为沃尔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

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

展的哪一特点()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作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

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7.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 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③ 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议会任命 ④ 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 8.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曾说:“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里说的“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而实现了“换掉了”目的的历史事件是()A.国王与议会之间爆发内战B.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C.“光荣革命”D.承认美利坚民族独立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1694~1778)《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1

第三篇:英国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识记《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了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并理解记忆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阅读教材、重组知识点分析归纳英国能够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条件。(2)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查找阅读资料,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乃至世界政治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能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理解英国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与制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确立的过程,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的,使学生理解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

(2)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体会西方政治文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板书设计】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订和中世纪的议会传统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3、确立标志:《权利法案》的签订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议会改革

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内阁与国王

3、首相与内阁

4、内阁与议会

五、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教学方法】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包括: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材料引导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略)

师:2015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赴英进行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在此期间习主席与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达成了多项共识。我们国家主席受女王邀请,却为何 与首相共议国事?

生:这是由于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师:这一制度是如何确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历史传统

师:任何制度的产生形成都不会是突然的,它一定有它的历史根源,那英国的君主宪制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呢? 生:《大宪章》的签订。

师:对,1215年,伦敦的25名贵族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其中大部分的条款是有利于贵族的权利的。例如,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这实际上就限制了国王的权利。那仅凭这一个文件就真的能限制原本高高在上的王权吗? 生:不能。

师:果不其然,约翰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但是1264年,一些贵族在孟福尔的领导下,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控制了朝政。次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议会后来形成有贵族、僧侣组2 成的上院和由乡绅、市民组成的下院。《大宪章》的签订和中世纪的议会雏形的形成构成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根源。(展示幻灯片)

2、政治前提

师:时间走过13世纪来到了17世纪,这个时候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开始不满于现状了,议会与王权的冲突日益尖锐。一方面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不断增长的政治诉求,一方面是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二世的标榜“君权神授”,独断专行,经常停开议会。这样的矛盾到后来愈加不可调和,就在1640年终于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革命。但是民主抗争专制的道路是否一帆风顺呢? 呈现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图示(图略)生:不是,后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师:我们说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同旧事物的抗争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其间必会有旧事物力量的反扑。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议会与国王的争斗还在进行,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688年,英国议会从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王位。史称“光荣革命”。自此,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体,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前提。(展示幻灯片)师:此革命为何称为“光荣革命”? 生:因为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

师:“光荣革命”过去了300年,英国人仍以之为骄傲,不仅是因为它不流血,更因它为各方力量找到了一个和平推动进步的最佳方式,适时的让步于妥协。

过渡:“光荣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新的统治阶级上台,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会采取哪些措施呢?让我们学习下一个内容。

3、君主立宪制形成标志

呈现图片:英国议会大厦(图略)

师: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材料: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节选: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2.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4.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5.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又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 生:限制了国王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和集会权。

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等,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和集会权。却没有涉及国家的行政大权,其权利又何去何从?让我们学习下一个内容。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图片呈现:唐宁街10号(图略)

师:可是《权利法案》并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局限性。这时的国王依旧拥有行政大权,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便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的行政机关。这是国家行政问题的决策和执行所在,国王通过内阁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这势必又会与议会产生冲突,当冲突日渐不可调和时,又会有场斗争,直到1714年出现了一位“不懂英语的国王”。请大家阅读 “不懂英语的国王”这一故事,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利?其权利转移到了哪里?由此产生了什么新制度? 呈现材料:不懂英语的国王(略)

生:丧失了行政权,行政权转移到了首相,产生了责任内阁制。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责任内阁制,我们再现历史,就英国政府是否发动鸦片战争一事,体验责任内阁制的运作方式。通过分组讨论,填写关系图。呈现图片:(略)

生:分组讨论,填写关系图。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型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人口向城市涌入,导致有些乡镇人口急剧减少,这些乡镇虽然没有人却依旧拥有选票,可以推选议员,而一些人口集聚增加的新型城市,却得不到几张选票和议员的席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议会改革不断,1832年,工业资产积极席位增加,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1867年改革,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1918年的改革,使年满30岁的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1928年改革,实现21岁以上成年公民普选权。可以看到民主在日益完善。

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基础

代议制;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内阁与国王:(1)、国王统而不治,在形式上任命内阁,内阁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3、首相与内阁:(2)、首相为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立法创议权,首相上台组阁,阁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内阁与议会:(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得下台(集体辞职),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出现矛盾后: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或者内阁下台

五、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和世界影响三个角度概括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

材料一:老牌王室的象征,伊丽莎白二世是现代君主的经典形象。兢兢业业60年,“模范”女王名至实归。王室代表了英国的传统,统一和国家荣誉,象征着国家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也在全球提升了英国的形象。——新京报

材料二: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英国式道路》钱乘旦

材料三: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师:对英国:

政治上:保障民主,避免独裁和暴力,有助于维护英国社会的稳定。

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地位

对世界:为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范例。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以及完善。有一种尊重叫传统;有一种睿智叫妥协;有一种权力叫制衡;有一种方式叫渐进;有一种精神叫创新。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的进步。世界是多元的,也是五彩斑斓的,英国呈现给世界的就是那种独特而又不失大众化,绚丽而又不失优雅的暖暖的色调!

第四篇:第8课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

(计划课时4课时)主备人:扎 思

一、内容及解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兰亭集序》,课文主要叙述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其核心内容是掌握文中的文言字词、文言句式,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慨。理解它关键是运用工具书和注释来翻译课文,并做好标注。学生已经学过的写景游记散文是《小石潭记》。由于它还与后面《赤壁赋》有密切的联系,应当做重点来学。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下的注释解决疑难,教师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等文言现象。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修”“因”“与”“次”等重要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2、学习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对生死的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二)目标解析

1、掌握课文中“修”“因”“与”“次”等重要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以便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会将景物与情感、叙述与议论恰当融合在一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对生死的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指导学生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不了解,所以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同时对各种文言词语一知半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历史知识不够甚重视,对文言词汇不善归纳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还要补充说明历史背景,强调重点的文言词语。其中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中要督促文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欣赏写景游记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四、教学支持条件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诵和ppt展示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语

相信大家都知道,唐人的诗,宋人的词,晋人的书法,这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称赞的艺术国宝。说到晋人的书法,必然会想到一位大师——王羲之。下面请欣赏《兰亭集序贴卷》。世人评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之作,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这篇千古名文。

(二)检查课前预习

1、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你又称他为王右军。

“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者,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土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kuài)稽(jī)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今存《兰亭诗》,包括21人所作37首作品,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出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

2、文体—序:又名“序言”“前言”,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也可以用来介绍和评论该书的内容。一般写在书籍或者文章的前面。

3、生难字

癸丑gǔi

会稽kuài jī 修禊xì 流觞shāng 骋怀 chěng 趣舍qǔ 嗟悼jié 虚诞dàn 殇shāng

(二)问题设置

大问题一:文中有哪些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明确:

(1)通假字 ①趣舍万殊(“趣”通“趋”,往,取。句意是:各有各的爱好。)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像。句意是:后来的人看现在,也像现在的人看从前。)(2)古今异义词

列坐其次(次,旁边,水边。今常用于“数次”,从次等。句意是:列坐在.曲水之旁。)

是日也(是,代词“这”。今常用于判断词。).向之所欣(向,过去,从前。今常用于方向,“对着”,“偏袒”等义。句意.是,从前所感到高兴的。)

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今义:对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3)一词多义

①所之既倦(往,到达。动词). ②以之兴怀(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代词。). ③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连词). ④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所

①所以游目骋怀(用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用来”的意思。). ②或因寄所托(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

③录其所述(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作的诗”。).一

①若令一契(一起。)②其致一也(一样。).. ③因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动词). ④一觞一咏(一点,少量。). 夫

①悲夫(语助词。在形容词后表示感叹语气。).②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4)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⑩极视听之娱(极,形容词做动词,穷尽。句意是:穷尽视和听的乐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量词做动词,看作一样。虚诞,形容词作名词,.虚诞的话。句意是: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判断意。句意是,死生也是件大事。)修禊事也

②倒装句

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层置句,应“于所遇欣”,句意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6)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王羲之的简介及《兰亭集序》的历史背景,重点是掌握归纳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七、目标检测

1、写出下列黑体字的汉语拼音:

①岁在癸()丑

②会稽()()山阴

③修禊()事也

④流觞()曲水

⑤放浪形骸()

⑥若合一契()

⑦临文嗟悼()()

答案:①guǐ ②kuàī jī ③xì ④shāng ⑤hái ⑥qì ⑦jiē dào

2、解释下列红色字: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列坐其次

()③信可乐也

()④曾不知老之将至

()

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⑦不能喻之于怀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⑨齐彭殇为妄作

()

答案:2.①聚集②旁边,水边③实在④竟,乃⑤造化,指自然;至,及⑥原因⑦明白⑧把„„看作一样⑨把„„看作相等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趣舍万殊 趣 通“趋”,往,取。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犹”,像。

八、配餐练习

A组

1、下列“之”“向”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A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之┫ B 仰观宇宙之大

┗ C 放浪形骸之外

┏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向┫ B沛公北向坐

┗ C望洋向若而叹 之,C(A、B定语后置的标志,C的)

向,A(A过去,从前,B、C面对)

2、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答案:、D.“由”通“犹”。

B组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答案:

1、D.致,思想情趣。

2、A。B、C两项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①“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3、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C组

1、在下列句中解释黑体字及用法。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

2、指出下面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2)、修禊事也。判断句

(3)、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倒装句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倒装句

(5)映带(于)左右 省略句

(6)列坐(于)其次 省略句

九、教学反思

第五篇:《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姓名:王清华,地址:山东省临邑县第一中学,邮编:251500,邮箱:wqh-166@126.com,手机号码:***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设计

二○一一年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预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 8课的内容,上起《古雅典、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在学习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政治制度,为将要学习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下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开篇之作,揭开了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和世界近代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近年来高考的频率确定重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目标如下:

1.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史实。

2.通过比较和分析,认识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理解民主的发展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初中虽有涉及到这部分的知识,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上本课内容繁多,知识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要达到课标要求难度较大。但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概括能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力求贯彻以下方法:

1、问题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分组合作法 :按小组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协作精神,感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和挑战权威的勇气,从而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设计思路

根据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整个认知过程分为三个认知层次,符合“观察——思维——迁移”,即“探索——研究——运用”的认知规律。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下面三个认知层次进行:

1、通读课本,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掌握基本这节课的基本 知识: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演变的史实。(观察阶段)。

2、深入分析,探究历史。设计好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深入,通过小组内讨论,探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求阶段)

3、迁移应用,加深认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迁移运用阶段)

四、教学过程

(一)通读教材,整体感知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分钟)

首先播放《威廉王子的婚礼》的新闻视频,而后 师问:这是谁的婚礼?哪国的? 生答:威廉王子,英国。

师问:当今的英国实行的是何种政治体制还保留有女王和王子? 生答:君主立宪制。

师问: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英国,共同探讨一下这种政治体制是如何确立、发展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课文、了解史实(1分钟)

{课件投影}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知识线索)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所了解。

学习目标(知识线索):

一、君主立宪制的演变历程

(一)确立

(二)发展

(三)完善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君主立宪制的演变历程,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深入学习。

{课件投影}请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8分钟)

1、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2、简要叙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和原则?

3、两党制是哪两党? 4、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5、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包括哪几方面?

要求:认真阅读,独立思考,遇到有问题的地方,或迷惑不解的知识,同桌可相互讨论,举手发言或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本。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出知识要点,这样可以培养阅读理解、独立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课件投影}

一、君主立宪制的演变历程

(一)确立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署以后逐渐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政治前提:“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3、影响:

(1)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3)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1、责任内阁制(1)过程:

①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8世纪上半期,内阁制得以形成。

③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2)原则: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政府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2、两党制:保守党和工党。(注意: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解决力量的壮大。

2、影响:新兴工业资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

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时只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设计意图:投影展示系统内容,方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二)深化知识,感悟历史(10分钟){课件投影}

(一)中新网2010年7月21日电,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21日表示,英国驻阿富汗军队或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撤军计划,到2015年,撤军计划将基本完成。

如果同学们就是内阁成员,对于首相卡梅伦的决定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假如议会不再信任你们,会有什么结果?

(二)请欣赏漫画“卡梅伦的一天”

你知道他为 什么要向女王陛下请安   吗? 想想看为什么大家都支持他呢?猜猜看为什么是由他来发表讲话呢? 他和议会是什么关系?

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思考,每位同学自己归纳整理写出要点,然后组内讨论,形成共识,由代表展示结论。注意每个小组的结论不能重复,只介绍与展示过小组不同点或者需要补充纠正的地方。第一个问题采取答记者问得方式: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内阁成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学生主动去探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培养探究精神,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学会分工,相互补充不足,接纳他人观点和意见,进行合作学习。

{课件投影}

(一)(1)同意,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政府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二)(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时只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内阁对议会负责。

{课件投影}课堂小结:

回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时间4分钟;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然后教师展示自己的总结,让学生加以对比。

背景①②③确立——君主立宪制标志影响①②③英国发展历程君主立宪发展责任内阁制两党制过程①②③原则①②我总结我收获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特点①②③④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迁移运用,加深认识(15分钟){课件投影}

(一)选择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标志是()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2、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获得利益最大的事()A.工业无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新贵族 D.广大城市贫民

3.1721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的是()A.弥尔顿 B.克伦威尔 C.沃尔波尔 D.加文 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5、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上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二)请思考英国的制度创新中“新”在哪里? 要求:独立思考,自己归纳整理,矫正答案,然后组内讨论,解决疑点。最后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巩固并应用,以达到升华的目的。{课件投影}

(一)B B C B B

(二)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课件投影}

课后作业: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只是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实现的途径和形式有所不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真正的民主离不开自由。真正的自由离不开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

——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题为《未来中国的走向》的演讲

根据温总理的这段话并结合英国的政治制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献计献策。书面交上。

设计意图: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中国与世界接轨,培养学生的世界史观以及书写、总结的能力。

(四)重温民主(1分钟)

师 :最后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和一段现代诗再来重温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10 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这就是英国”。{课件投影}

与此同时,播放从丘吉尔到卡梅伦各届英国首相以及当今女王的肖像图。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英国的现代诗和政坛人物的回放,加深学生对英国民主政治的理解。

四、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民族责任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能出现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可能不太完善,材料分析题中关键词的概括可能不太简练,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

下载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8课_渐进的制度创新教案(范文模版)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计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弹奏音符”、“弹奏鼓声”、“切换造型”等指令。 2、知道一个角色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造型。 3、掌握将库中的图片设置为舞台......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 设计(合集五篇)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的移动和旋转命令 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对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小鸟挥动翅膀......

    第8课 虚拟 旅游 教学设计(★)

    第8课 虚拟旅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网上搜索信息技能应用;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操作技能;会在网上浏览三维全景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

    人教版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力图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

    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

    第8课水果拼盘教学设计

    第8课 《水果拼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学校:绿园区宁静小学校 教师:周艳红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查阅有关如何合理食用各类水果的资料,了解各类水果 营养价值,让学生懂得怎......

    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历史二维思维视野下的——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我主张直观的、系统的板书设计,凸显本课重点内容及逻辑结构,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传统——妥协——法治——渐进——感悟 追求 建立 完善 九、教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