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6:3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

第一篇: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

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多姿多彩的艺术字》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及解析(案例)

青岛东胜路小学 王玉杰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目标:

学会打开和关闭绘图工具栏 学会插入艺术字

学会插入指定格式的艺术字 2.策略: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记录):

在每一环节或每一亮点之后进行设计思路的解析或课堂生成的分析

一、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谁能给我们讲一讲呢? 学生1(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老师:小兔子是跑步健将为什么还输给了小乌龟呢?小乌龟为什么赢了呢? 学生2 小兔子太骄傲了,小乌龟能够坚持不懈

老师:现在呀,小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决心和小乌龟再来比一比,看谁跑的快。今天我们就来代表小乌龟和小兔子,比一比,赛一赛,好不好? 学生:好

分组:小兔子组(ABC)小乌龟组(EDF)

老师:比赛,最讲究的是“遵守规则”。大家一定要挺清楚要求呀!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比赛规则:文字输入练习十分钟,首先输入完毕的一组获胜

比赛内容:在桌面新建word文档,输入课本53页《龟兔赛跑》的内容。评价文字输入练习情况,给优胜小组加分 <设计思路的解析> 以同学们熟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材料与课前十分钟打字内容结合,节省时间且能帮助学生熟悉本节课内容,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新知探究

教师广播演示已经编辑美化过《龟兔赛跑》输入文本样例,和学生一起找一找学习过的内容(字体、字号、颜色、下划线)。<设计思路的解析>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且为下面“艺术字文本框编辑格式”板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一:打开绘图工具栏

教师:要想做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字,必须有法宝才行。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发宝箱,马上就出来啦!(教师演示打开绘图工具栏的步骤)【板书步骤】视图——工具栏——绘图(提示观察“√”)

学生齐声阅读步骤1遍,动手操作打开“绘图工具栏”(提示学生观察“绘图工具栏”里面的法宝,将鼠标移动到上面,观察出现的提示文字)学生再次重复操作步骤,关闭绘图工具栏。

<设计思路的解析>教师不仅要将操作步骤进行板书,并且要求学生读出声来。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看、听、读,三方面立体强化基础性记忆知识。

【思考】:用其他方法打开绘图工具栏?(参考P52),如果常用工具栏不见了,如何找回来?

学生尝试操作,点击“绘图工具按钮”,请操作最快的学生,上台演示。任务二:插入艺术字

教师:现在有个难度非常高的任务,需要大家的配合协作完成,哪个小组有信心?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考课本P52给出的操作步骤一、二,制作“龟兔赛跑”四个字的艺术字。字号、字体、颜色均无要求。我们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个组制作的最快,最漂亮。学生动手操作。

进行作品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说说优点,说说需要改进的地方。<设计思路的解析> 小组之间的互评,不仅要说优点还要说说缺点。培养孩子评判性思维,启发孩子对于色彩搭配、字体、字号视觉素养的敏感。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聆听他的意见建议。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作品展示真是各有千秋啊!每个小组都加一枚粘贴。教师:老师现在遇到一个问题:艺术字的样式有那么多,如何才能找到规定的样式呢? 学生思考

<设计思路的解析>通过质疑,引发学生思考 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师:这就需要我们来学习“行”“列” 教师演示数一数第几行、第几列。

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教师指其中一个,学生集体说出是第几行第几列。同位之间互相提问,指一指,数一数。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做出第3行,第4列的艺术字,要求楷体、5号。看哪个小组最快?

广播演示完成最快小组的作品3个,同学们看一看是否正确。请完成最快的同学上台操作展示。

教师提问:请问你是从哪里进行字体设置的? 学生演示,提示:参考课本步骤3,p53页。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艺术字的编辑框是不是很熟悉?谁能说说还在哪里见过?

学生举手回答:格式工具栏

<设计思路的解析>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旧知的迁移比较训练,减少学生记忆负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考模式 任务四:设置艺术字

教师: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看看谁能帮帮我? 广播演示已经插入艺术字的文档

教师:艺术字把文章弄乱了,我希望艺术字可以作为题目,放在整篇文档的顶端,谁能帮帮我?

小组合作探究,参考课本p53步骤4 步骤5,完成任务。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请完成最快的小组同学上台演示,教师点评。

<设计思路的解析>通过教师发出求助呼吁,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将学习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未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本p53练一练“小猫钓鱼” <设计思路的解析>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于下课前的十分钟,进行分层次的练习,只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就给予鼓励

第二篇:(王玉杰)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东胜路小学

王玉杰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收获和感想做个简单的工作总结,帮助梳理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上有所提高。

同样的,本学期我还是担任二三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切都在摸索实践中进行。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各方面较为生疏的情况下,投入相当的精力进行备课尤为重要。因此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一名新教师,各方面都缺乏经验,迫切需要及时的学习改进。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指导教师邹老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听课的机会,认真观摩,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还分管网控室、学校网站、演播室管理工作。电脑教师的硬件维护也是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课下机房的维护工作是必要的。学校网站是一个学校的展示的世界窗口,为了构建更好的展示平台,工作之余还要及时更新网站的后台资料,实现校园的数字化。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求知 明礼 勤思 善行

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希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上课的方式方法,努力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尽快完成从教学新手到教学专家的转变。

第三篇:数学教学设计 敬玉杰

乘法的初步认识

陈嘴学区张二庄小学 敬玉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通过做练习题让学生感悟加法的不简便,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替代它的重要性。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五、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七、教法和学法

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八、教具和学具

教具:三角形、正方形、小棒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场玩吗?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游乐场。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出示主题图)

游乐场里好玩的项目可真多,都有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观察到得信息试着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汇报所看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认识“几个几”。

师:先来看过山车上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2个2个的数,一排2人,7排就是14人。生2:2+2+2+2+2+2+2=12 师:几个2相加?数一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每排坐2人,7排,所以就把7个2加起来。生3:竖着看,每行6人,2行,6+6=12。

师:其他项目各有多少人,你还会算吗?(学生汇报,教师随之板书算式,让学生简单说想法)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2+2+2+2+2+2=12 6+6+6+6=24 3+3+3+3+3=15(学生观察交流后汇报)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教师是怎样摆的?(教师先摆3朵,再摆3朵,)摆了几个3,(5个3)教师板书:5个3.(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3+3+3+3+3=15

活动:让学生任选学具,用学具来摆相同加数的算式。老师把同学们的算式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同时也出加数相同的题。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2+2+2+2 2.5+5+5.3 6+6+6+6+6+6 4.8+8+8+8+8+8+8+8 5.9+9+9+9+9+9+9+9+9.一先齐读这些算式请学生说出他们是几个几然后谈自己读的感受。二写这些算式,让学生谈自己写的感受。三计算这些算式,让学生谈计算时的感受。思考 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我们有没有用一种简便方法来解决?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课件展示奥特雷德图片和乘号的来历。认识乘号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最早产生的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沿用至今。数学:四则运算中的乘号,用作运算。因为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所以把加号个转动了一下用以和加号区别。用乘号来连接的式子是乘法算式。注意提醒学生乘号的书写要正确。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

三、改写算式,认识乘法

学生自学课本47也下面乘法算式的书写和读法。要求把上边6道题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改写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集体订正)谈改写后的书写感受。

学生读改写后的乘法算式。谈读乘法算式的感受。观察哪些地方和写的算式部分不同做了变化。

活动:用自己的方法数班里同学的人数,并列出算式。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个体独立完成课本47页将加法算式全部改写成乘法算式并齐读这些算式。课堂检验:完成课本48页做一做1.2和3题分组回答试题答案。

四、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课件显示: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5 + 5 + 5 = 1

5同桌互学乘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算式:5 × 3 =× 5 = 15

乘数 乘数 积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总结今天的收获。

归纳小结:如果列加法算式,算式很长.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 乘法算式

3+3+3+3+3=15 5个3 5x3=15 读作:5乘3等于15 6+6+6+6=24 4个6 4x6=24读作:4乘6等于24 2+2+2+2+2+2+2+2=14 7个2 7x2=14读作:7乘2等于14 乘号和等号被读出来,写成汉字,其他写数字。乘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算式:5 × 3 = 15 × 5 = 15

乘数 乘数 积

六、课后作业

课本49页练习九1.2.3和4题。教后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虽然学生已经从很多渠道接触过乘法,甚至有很多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把乘法口诀背一遍了,可是对乘法的意义,估计只有个别学习好的学生能说出来,所以这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对以后学习相关的乘法知识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在课前,我分析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经过多次试教后,最后敲定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入,里面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算式和图、算式和算式之间的比较,体会乘法的意义。接下来,我想结合今天的这节课,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动机。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可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中的游乐园情景导入,使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再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让学生用加法来表示,随着加数个数的增加,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较麻烦,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口诀必要性打下基础。

三、注重对知识的运用。数学是一门生活感很强的学科,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在练习中,我让学生数班里同学的人数。学生通过观察,用不同算式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在这节课中,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高度重视的。在教的时候,几位老师就跟我说过,我对学生“放”得不够,老是把学生束缚住,在这节课里,还是能看到我暴露出这个缺点。

第四篇: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王玉杰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

1.口答:(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阿拉伯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第五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王玉会

《愚公移山》

王玉会

一、导 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许多困难?你是勇敢地克服它,还是畏惧逃避呢?

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 汤问》。这则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毕力平险,移去两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请同学倾听课文朗读,注意语气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强调对阴阳的解释。

三、深入思考

1、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把它列出来,大家一齐说,我来写。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人物表,同学们看,这个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且:将近)

那么,这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叟:老人)

那么,遗男呢(龀:小孩子换牙)

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孀妻、遗男)

3、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五人: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好,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故事写了一个什么事情?为什么要移山? 这事做起来难吗?其结果如何?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移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5、理解对比衬托的手法。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文章中有两个人物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看是谁呀?

愚公妻————智叟

请同学们读一下两人的话,我们来比较一下,看他们的语气、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是完全一样?

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

你太不聪明了!

他的妻子说了吗?

智叟和愚公妻是怎么称呼愚公的?

君 ———— 汝(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

尊敬

轻视、看不起

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含关心、担心。

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语含一种讽刺、挖苦的意味。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不能动。

其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讥笑、嘲笑/制止)

同学们看,我们本来还以为他们态度上差不多的,但仔细一分析比较,差别就明显了。

6、理解愚公形象。

对移山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移山的目的明确、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

不笨!

愚公移山的决心 是对智叟的有力反驳

一学生读愚公语

智叟反应:亡以应

哑口无言

无言以对

理屈词穷

(全体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愚公移山的决心以及他的行动,说明他很聪明,正是他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天神害怕,天帝感动,移去了两座大山,面前出现了一条通衢大道。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7、寓意引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年来宝贵精神财富。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

深谋远虑、为子孙造福

不愚

{对比 衬托}

智叟

自以为聪明 不干实事

真愚

《愚公移山》教案

单位姓名

祁各庄中学 王玉会

下载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镜子课教学设计(东胜王玉杰)(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借镜子》教学设计

    一、质疑题目,引入新课如: 谁借镜子?为什么借?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连词多读几遍。2. 开火车认读生字。3. 分组读自然段,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4. 交流初步......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刘玉杰★

    2017——2018年第二学期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幼儿园教学工作的管理,加强教师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听课记录及评课小南王玉杰

    牛津英语4B Module3 Unit1 Colours and places听课记录小南小学王玉杰㈠情景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本节课开始设置了一个找东西的情景。把不同的东西......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王召玉

    人体的奥秘 ——比的意义 高密井沟实验小学王召玉 教学背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课题:人体的奥妙 –比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

    文笔精华(八)《王小玉说书》教学设计

    文笔精华(八) 《王小玉说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 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王楷玉

    《回乡偶书》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八十多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在朴实浅易的字里行间表达出阔别家乡十几载,而今白首方回来之时的万千感......

    王玉珍14《梅兰芳》 教案教学设计

    24梅兰芳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

    对着镜子笑起来教学设计

    《对着镜子笑起来》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艺术》七单元课题三) 贺进小学 贺旭利 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使学生了解自我,在情绪低落时,学会自我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情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