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本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表格一组4张;动物图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大豆两瓶(300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极了,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小动物在什么地方玩耍?都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都在做什么事情?
3、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的数量是多少!(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小鸭□只
松鼠□只
孔雀□只
猴子□只
小鸟□只
小鸡□只
意图:通过在晴朗的天气里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求性学习、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提出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回答)
(过渡语言)有几只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的教室,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在黑板上粘贴小猴子和小鸭的图片)
学生观察,分别数出有多少只?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步骤画图:
用3个圆圈代表3只小猴,用6个圆圈代表6只小鸭;把小鸭3只一组、3只一组地圈在一起,这样6只小鸭被等分成2组,每组小鸭的只数与小猴一样多。
猴子:○○○
小鸭:○○○ ○○○
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份)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教学板书:6÷3=2
教师总结: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人发一张表。小组活动,用画图和列式两种方法解决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小组合作,用手中○代表松鼠、小鸡,摆出它们的数量;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题;教师读题一遍。
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 „
先在小组内说说用算式怎么表示。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三、堂练习。、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
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师生共同总结:用9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9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高。9个南瓜里面有3份3个南瓜,所以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雨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4、思维拓展
出示两个装有大豆的塑料瓶。第一瓶装有100粒大豆,请你猜一猜第二瓶装有多少粒大豆?(第二瓶装的大豆是第一瓶的2倍)
学生观察汇报。
四、堂评价
评出这节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
五、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和它们友好的相处下去。
(附)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
猴子图:○○○
小鸭图:○○○ ○○○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
第二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温暖,动物王国欢聚!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提示:展示挂图。(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评析语言:)(你成功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鸭□只 小松鼠□只 孔雀□只猴子□只 小鸟□只 小鸡□只(用惊喜的语气肯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愉快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 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猴子:○○○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板书:63=2(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小红旗。)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反思):可惜这里没有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实物投影出示问题。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题;教师读题一遍。(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讲解语言)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考教师、考学生;教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活动面会更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4、过渡语言: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小鸭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看问题口答,D同学你说一说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课时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呢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⑶评析语言: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⑵独立填空列式。⑶评析语言:用8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8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高。~~~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讲解语言: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鱼的□倍。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①独立完成。②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四、课堂评价。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五、课堂小结。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
五、(附)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
1、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倍?(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长度单位》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
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
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
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导学案修改建议:
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
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
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导学案修改建议:
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经验,在计算和比较中自主掌握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初步形成相应的计算
技能。
2.让学生用刚学习的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计算的实际应用
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计算和比较中自主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口诀卡
课前自学:
① 自学教材第73页的内容。
② 把下面的口诀说完整。
()八二十四五()四十四()三十二
()八十六()八四十八七()五十六
③口算:42÷730÷518÷324÷4
12÷221÷736÷635÷5
思考:口算时是怎样想的?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⑤ 记下自学时遇到的难题。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交流学案:
①把下面的口诀说完整。
()八二十四五()四十四()三十二
()八十六()八四十八七()五十六
②口算:
42÷730÷518÷324÷4
12÷221÷736÷635÷5
小组核对填法,交流想法。
2.背1~8的乘法口诀。
3.谈话引入课题: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学习活动一:
1、小黑板出示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计算每组除法式题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可以根据已知积的一道乘法算式直接写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2.第9题
你能根据一句8的乘法口诀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同桌互相合作,一人出口诀卡,一人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3.出示:□÷8=□□÷□=8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述。
三、运用提升
1.第10题
让学生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计算。
集体核对。教师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指导他们分析原因并要求及时订正。
2.第11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醒学生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学生口算后,交流答案,说说分别用哪一句口诀。
3.第12题
让学生弄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四、达标作业
1.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布置作业。
①“争星”游戏,在1分钟内完成得又对又快,就是“计算之星”。3 × 8+8 =6× 8+8=5 × 8+8=× 8=7 × 8=8 × 6=× 4=8 × 7=6 × 8=
32÷8=56÷8=48÷8=
②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8=8 × 8=64 ÷ 8=25 ÷ 5=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的乘法口决
总课时数:第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
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增强自主学习和与
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挂图、口诀卡
课前自学:
① 自学教材第71页的内容。
② 观察并思考: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
③ 尝试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④ 哪一句口诀容易记?哪一句口诀难记?记下来,想办法记住它。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摆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多少块小正方体。你能动手摆一摆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后,指名演示。
3.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3个呢?„„摆8个呢?
出示:
交流课前填写结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几个8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编写8的乘法口诀
1.你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内展示课前自己编写的口诀,说说自己是怎样编写的。
全班交流,核对口诀编写的正确性,纠正错误写法。
2.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哪一句口诀容易记?哪一句口诀难记?同桌互相交流记忆口诀的经验和方法。
3.全班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学习活动二:记忆口诀
1.自由背8的乘法口诀,齐背;师生对口令。
2.“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
观察比较每组的三题的得数为什么相同?从左往右看,说说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3.第2题
你能用你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写吗?
三、精讲点拔
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记忆有难度。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8,所以我们先记住一些容易记住的口诀,再根据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来记忆其它口诀。大家不仅要能按顺序背口诀,还要打乱背口诀。只有熟记口诀,才能更好地应用口诀。
四、运用提升
1.“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两人按要求进行活动。一人说口诀,另一人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师生合作开展练习难记忆的口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2.第4题
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计算后,选择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用的哪句口诀。
3.第5、6题
学生明确图意后,说说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列式解答,同桌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4.第7题
学生独立填空。
指名说得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用了哪一句口诀。
五、达标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2.布置作业。
熟记1~8的乘法口诀
谁的花儿开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