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快乐的午餐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快乐的午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注意让学生一个对着一个摆,勺子不够,少了1个。那我们可以说勺子比松鼠少(1个)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我们一起摆一摆。一个对着一个摆,杯子够,多一个。我们可以说杯子比松鼠多(1个)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杯子最多,勺子最少。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 最多 最少 2
第二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的教学反思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我,第一次在校内上一堂常态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快乐的午餐》。在这堂公开课我感觉到有收获也有遗憾,下面结合各位听课老师的宝贵意见,说说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一、收获
1、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直观的动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所以在教学本节内容的时候,我模仿教材的主题图制作教具(包括教师用的和学生用的教具),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成功地将学生吸引住。
2、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我通过提出问题:这些餐具够用吗?安排学生动手摆出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得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的结论,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这一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遗憾及改进方向
1、课堂习惯。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对课堂的调控管理欠佳,以致花费过多时间,后面的课堂练习没办法完成。看来,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仍然需要细心地引导。
2、课堂语言。在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些结论的时候,自己的语言组织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还是有不少同学的回答不够完整。在今后的备课和上课中,要注意多多训练自己的课堂语言了。
3、板书。板书有点复杂,主板书跟副板书挤到一起了,没有突出本课重点。听课老师提议:把主板书“(松鼠图片)的数量和(盘子图片)的数量一样多”改成“(松鼠图片)和(盘子图片)一样多”,这样板书更简洁,更明了,学生也不会因板书时间长而分心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板书设计,蕴藏着整节课的精华。贴图,画简笔画还是„„多种多样的板书设计,如何选择,如何设计,如何书写,仍需要以后每一天的积累和训练。
经过此次亮相之后,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很缺乏,需要尽快适应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继续改善每一堂课,经常磨课,练课,我相信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第三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A卷)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一填
(共6题;共16分)
1.(2分)哪个方框中的苹果最多_______,哪个方框中的苹果最少_______。
A、B、C、2.(1分)画□,□和○一样多
_______
3.(2分)填空
比
少_______个;
比
多_______个。
4.(4分)
_______比_______多,_______比_______少。
5.(2分)
_______和_______同样多。
6.(5分)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二、判一判
(共1题;共6分)
7.(6分)小动物和气球同样多。
三、画一画
(共8题;共70分)
8.(15分)
(1)画○,比△多3个。
△△△△
(2)画△,比□少4个。
□□□□□□□□□□
9.(5分)画出和
一样多的.
10.(5分)看图照样子圈数.
11.(5分)按要求涂色.
(1)把个数同样多的涂上红色.
(2)把每组中多出来的部分涂上绿色.
12.(20分)涂一涂,比一比。
(1)
比
少
(2)
比
多
13.(5分)在个数多的后面画“√”。
14.(10分)
(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15.(5分)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共6题;共16分)
1-1、2-1、3-1、4-1、5-1、6-1、二、判一判
(共1题;共6分)
7-1、三、画一画
(共8题;共70分)
8-1、8-2、9-1、10-1、11-1、11-2、12-1、12-2、13-1、14-1、14-2、15-1、
第四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
过生日
张艳丽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誰说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学习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大方法和结果。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杯子 水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有没有过过生日吗? 生:过过。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别人的生日是怎么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
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1、比较大小。师:如果有的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 展示幻灯片
师:你为什么这么分配?
生1:我吃最小的,爸爸吃第二个,妈妈吃最大的。爸爸最能吃 生2:我吃最小的,妈妈吃最大的,爸爸吃中间的,以为妈妈是寿星
师:真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呢? 生:能
2、比较多少。
师: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
展示幻灯片
师:第一杯我给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
生思考后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幻灯片
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
你们能比较吗?
生:略 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助完成。思考,讨论。小组同学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3、再观察。
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生:盘子的大小不同,生: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点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教学反思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
学期教学总目标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数一数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意识。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3.总结方法。(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板书:
数一数
第二单元 比一比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第一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4.“想想做做”第4题。(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3个杯子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再比较杯子里水的多少。
6、“想想做做”第6题。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右边一题引导学生说清楚推理的过程:因为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所以1个红萝卜一定比一个胡萝卜重。
7、“想想做做”第7题。随机指名6个学生,先让学生自主排,再从高到矮调整,并要求学生说出谁最高,谁最矮,谁比谁高等。
8、思考题: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板书:
比一比
第三单元 分一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2.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分类的能力。3.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和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第一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吧,你能说说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指名回答,说出商品都是放在货架上的。
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师: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么样?(很整齐)
3.设疑激趣:货架上有很多物品,却摆放得既美观又整齐。那么,营业员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
3.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些什么物品呢?属于哪一类?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指名回答)
4、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都是书籍,是卖给顾客阅读的。第三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指名回答)
5、第三个货架上有饼干、食用油、面粉,都是卖给顾客食用的。
6、小结:
我们再看看,第一个货架是什么?第二个货架上是?第三个货架上是?它们都是以货物的用途为标准分类的。
你知道商店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商店里的分类摆放,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7、试一试 树叶的分类
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树叶,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师:同学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树叶分类。
指名请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让全班评议。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动物的分类(想想做做1)师:让我们先去动物园玩一玩吧。播放动物的电影片段。
师: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现在想要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小动物生活在水里吗?你能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吗? 出示想想做做1图。学生活动。出示学生的几种圈法。集体交流讨论。
师:动物园参观完了,让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玩一玩。
2、交通工具的分类(想想做做2)
师:让我们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厅看一看吧。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你知道吗?和你的同桌依次说一说。
师: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你觉得可以怎样分?(按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水里航行的)学生四人小组实践,汇报分类方法。4.完成“想想做做”3。
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杯子,你能把这些杯子分一分吗?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反馈:你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把图上的杯子分一分。反馈: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四、实际运用,总结全课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2、其实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请同学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第四单元 认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第一课时 认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一。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
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左手)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交流)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互相纠正。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
(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什么位置关系?要求说出左右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根据要求涂色
3、“想想做做”第5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思考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其中几人正在上楼,几人在下楼,是谁走错了?(结合讨论,相机进行安全的教育)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
认位置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 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与习惯。教学重点: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用一一对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指导学生规范地写数。第一课时 认识1-5
(一)教学内容:教材P12页例题,第13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让他们充分说)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1—5各数
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思想点拨。)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
(1块黑板,2盆花,3个小朋友,4个气球,5个字)
2、认数、写数(1)认识“1”。
“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写数字“1”来表示)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
你能写一个很漂亮的“1”,和老师比一比吗?(学生自写一个“1”。)你想把这个“1”写得再漂亮一点吗?(描写课本上的“1”)再写两个“1”和同桌比一比谁棒!
(适当指导: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2)用类似的方法教“2”、“3”、“4”、“5”。写“2”时说明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写“3”时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写“4”时说明4的字形像小旗。写“5”时说明5的字形像称钩。
3、强化1—5各数 拿出1—5的是数字卡片,按次序排在课桌上,读读这5个数。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3、“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
4、“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明确数什么,再依次数出物体的个数,并写数,然后交流结果。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2、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板书 认识1-5
第二课时 认识1-5
(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5-9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练习数数2、1添上1是(),2添上1是(),3添上1是(),4添上1是(),二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1-5,5张数字卡片,谁能按顺序排一排?
学生再把自己桌上的卡片排一排,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根据摆好的卡片讨论:哪个数在哪个数的前面,哪个数在哪个数的后面,哪个数在哪两个数的中间?
2、“想想做做”第6题:
先读出花瓶上的数,再问:瓶里还少几朵花? 全班练,把少的花补画出来。
3、“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分一分,再问:你是怎样分的? 要求学生说出: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
4、“想想做做”第8题:
指名6名学生排成一排,让每个人分别说说自己的前面和后面各有几个同学。
5、“想想做做”第9题:
全班练习写数,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写字姿势正确。三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题,第15~16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
(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3)谈话:反过来说:排在第2的是谁,指几个人?排在第5的是谁,指几个人?(4)提问: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左边第3个,左边3个。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3)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3、小结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3、“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4、“想想做做”第5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5、教学“你知道吗?”
问:领奖台上共有几个小动物?它们各得了第几名?
你是怎么知道小狗是第1名的?
三、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几和第几
第四课时
认识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例题和第1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四、总结全课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板书 0的认识
第五课时
等于大于 小于
教学内容:等于、大于、小于,教材第19~2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2、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简单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写好>和<。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偷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二、教学新课:
1、出示“森林运动会”场景。
横幅上的字是 “森林运动会”。你知道图里的小动物是来做什么的吗? 这些小动物都来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么你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当学生提出想了解动物只数等问题时,进一步启发:你还想知道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多,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少吗?你想比较哪两种小动物的只数? 按照大家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2、教学同样多
贴出小猴、小兔图(上下对着贴)
①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一个对一个比,不多也不少,边说边用线连,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人示范写法“ = ”。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3、教学大于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师边说边贴出5只松鼠和3只小熊,松鼠有多余。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②讲评书写。
4、教学小于
①反过来,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又可以怎么说?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②讲评书写。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什么地方?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开口对着什么数?尖的一头对什么数?
三、巩固强化: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先摆一摆,再填写。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2 说说谁和谁比的,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
一、作业:适当补充部分习题。板书 =、>和<
第六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练习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记住5以内数的顺序位置。
3、进一步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能起来说说看?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
二、练习(实物投影)
1、练习一1 出示练习一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提问:(1)你是怎样填写的,说一说。
(2)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意编出简单的情节,连起来说一说。
2、练习一2(1)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圈里各有有几个三角形。
(2)提出要求:要使这个圈里的三角形满5个,你应该接着画几个?(3)学生练。
(4)指名学生试着说说每个圈的变化过程。
3、练习一3 出示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提问:(1)你是怎样填写的,说一说。
(2)2前面的一个数是几?4后面的一个数是几?„„(3)让学生顺着、倒着读一读。
4、练习一4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根据圆的个数确定方框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强调:画的时候,一个对着一个画,右边一题,方框的答案不唯一。
5、练习一5 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数,再进行大小比较。要求能够完整地说出比较的结果和式子。学生齐读写出的式子。
6、练习一 6 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读题,弄清每一小题的具体要求。
分组活动,先用卡片摆一摆,再仿照这里的问题互相问一问、说一说。
7、练习一 7 先让学生填一填,再组织交流。
明确答案不唯一,本题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思考的有序性。
8、练习一 8(1)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数一数图中花朵、动物的数量。(3)根据下面的小图说一说谁和谁比的?(4)独立完成比较大小,集体交流。
9、练习一 9 全班练习写数,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写字姿势正确。
10、思考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说说比较的过程
三、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填一填
3>□
1=□
5>□
3<□ □<1
□>2
□=0
□<4
第七课时 6-9的认识
教学内容:6-9的认识,教材第23-2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教学目的:
1、情境中抽象出6-9的各数,初步了解6、7、8、9的实际含义,认识并会读、写6-9。
2、了解1-9各数的顺序,能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6、7、8、9的实际含义,认识并会读、写6-9。
2、能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书写6-9。2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学具盒、直尺图、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大小,并用符号表示。
1比0 _
3比5 _
4和4_ 1 □ 0
□
□ 4
2、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比它们大的还有吗?今天我们再来认一认6、7、8、9这些数。板书:6、7、8、9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认识6-9。
①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小朋友交流汇报。②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③找数字卡。
④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先提出涂色方法,如“6”,就把下面的6个○涂上颜色。其余的学生独立完成,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学写6—9。分析字形:6像哨子、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豆芽。
3、数数填填,想想做做第2题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3题。
先带着学生观察直尺上的数,说说哪些数是已经认识的? 再提出书上的问题,注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思考过程。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来说一说,分清左和右、几和第几。
四、全课小结
板书 认识 6、7、8、9
第八课时 6-9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P24~25 “想想做做”第5~11题。教学目的: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从情景中抽象出6~9的含义,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物体的个数和相应的数之间进一步建立联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用6、7、8、9说一句话。
二、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填空。
(“想想做做”第5题)我们认识并会写6、7、8、9了,下面“狗贝贝”想带领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到闯关游乐城去玩玩,咱们出发吧!请你帮贝贝继续画,要求看清上面的数。2.专项练习:数一数比一比。(“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思考问题。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从左往右读一读,然后再空格里填一填。
问“上面的数,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呢? 3.针对练习:比较大小。(“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4.综合练习:第8~11题。
合作练习,做完后学生互评。要求学生书写正确、漂亮。5.思考题。
教师先选一组示范:第6个同学举手,前面8个同学向左转,第7个同学蹲下等。以小组为单位排队,选出发令员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活动。 创编题 填一填。
(1)我()岁上一年级,()岁上二年级,()岁上三年级。(2)我今年()岁,再过()年是10岁。(3)彩虹有()种颜色。(4)一星期有()天。
三、作业
《补充练习》P12第1~4题
第九课时 认识1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26页的例题及26-27页“想想做做”的第1-9题。
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 初步了解10个一是一个十。小棒、直尺图等,学生准备学具盒。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瞧,各族小朋友正在跳舞呢!(教学光盘出示主题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
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让一个学生上台数,其他学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圆片?把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动手摆摆看,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
3、拓展应用。讲述: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教师巡回检查,并奖励表现好的小组一颗“智慧星”。
4、写10比赛。
讲述: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吧!别急,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强调10在日字格中的写法。
讲述:这儿有把尺子,试着把这些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好吗?说说你有几种读法。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
5、小结。
小朋友爱动手又爱动脑,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生对此作评价。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翻开书第26页,看看辣椒哥哥叫你们干嘛?学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2题图,讲述:图上画了山楂和一双手,下面有个田字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让我们数出山楂的个数和手指的根数。
让学生仔细数一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反馈:你是怎么数的?你为什么这样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比较快)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各自填数,再按要求读一读。最后问:比4大的数是(),6的邻居是(),7是接近0还是10?
4、“想想做做”第4题。
讨论:根据第2张是8,你知道是从哪边数的吗? 全班学生试着填空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填在括号里。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
7、“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复习>、<,口头比较两数的大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做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8、“想想做做”第8题。
学生先照样子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完成填空。再问:从一个正方形到2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到3个呢?4个呢?
9、“想想做做”第9题。
问:哪个图形多?再填空。启发:你是怎么知道多3个还是少3个的?(体会一一对应)
四、总结评价
谈话:怎么样?唱歌、跳舞、玩游戏、做智力题、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第十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材第28--29页练习二第1-10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进行练习
1、第2题: 学生独立填数。
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 3接近1还是接近10?„„
你能学着老师也来提出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吗?
2、第3题:
给学生读题,再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再交流。
3、第4题:
读一题,做一题,注意分清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注意进一步体会左、右方位的不同
4、第5、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充分交流。
强调有条理的思考,答案不是唯一,但答案只要填一个。
三、总结评价
第十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第28-29页的练习二的习题1-10。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回顾10以内的数,着重在6—10的数。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
二、进行练习
1、第2题:填空 一共有几双,有几根。一共有几盘,有几个。一共有几盒,有几块。
2、做第3 题。师读题,生填空。给学生读题,再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再交流。回顾10以内的数,着重在6—10的数。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3、做第4 题。师读题,生填空。
读一题,做一题,注意分清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注意进一步体会左、右方位的不同
4、做第5题:学生独立填数。
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提问:上面的数,哪些比8小?哪些比7大? 5接近2还是接近10?„„
你能学着老师也来提出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吗?
5、做第6题: 比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充分交流。
强调有条理的思考,答案不是唯一,但答案只要填一个。
6、做第7题。
看图回答,并进行比较。让学生细心观察,仔细去数一数。
7、做第8题。做左边可以画几个圆?右边呢?
8、做第9题。接着涂一涂,填一填。注意观察和比较。
9、做第10题。
先画一画,再数一数,要几块才能铺满?
三、做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发现:4根短绳要3个结,再启发:5根呢?6根呢? 再问: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
四、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3、培养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生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认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的例题,第3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教学具准备
积木、学具盒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
2、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 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搭积木。
讲述: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
2、分一分。
讲述: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 小组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
提问: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
3、识形体。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名称和图形,取出相应的积木。
引导:你想给另外的几类积木分别取个名称吗?
学生大胆猜想并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讲述: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拿一个积木,行吗?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
4、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顺着学生的回答得出课题“认物体”,并渗透美育。
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南瓜博士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就是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南瓜博士还提了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各种形体的实物,比比谁说得好。
讲述: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都是它们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有更多的发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述: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
3、“想想做做”第3题。讲述:看了这一排积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统计一下正确的人数。
4、议一议。如果再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 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
四、总结全课
今天大家的设计非常棒!将来肯定会是个好建筑师。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学生交流懂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
第二课时 有趣的拼搭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堆堆搭搭、推推滚滚,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特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搭数数,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玩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神奇口袋和面具、分组给学生准备不同的几何形体和滑板)学生(几何形体实物或模型)教学重、难点: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一个神奇的袋子]我们马上要用它来做一个游戏,游戏叫哪吒摸宝,谁愿意当聪明的哪吒?老师还有一个要求,靠近这个袋子就要闭上眼睛。
(摸到了什么?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不错是挺聪明的,再摸一个。这位小哪吒行吗?)(下面的小朋友有些着急了,我们再选一位小哪吒,这次的游戏要求不一样了,除了要闭上眼睛,还要实现大家的愿望,让我先来,好吗?我想请你帮我摸出一个长方体,轮到你们有什么愿望赶快向他提出来,这位小哪吒合格吗?
2、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身边的每一样物体都有它自己的形状,今天我们就和它们交朋友,进行一个有趣的拼搭(板书上:有趣的拼搭)
二、新授
1、滚一滚
(师做动作)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滑板车下面的轮子是球状的呢?(生:球会滚)师:其他物体不会滚吗?那我们动手把小袋中的几样物体分别拿出来滚一滚。
师:我们把这样的物体放在一起,一块滚,请三位小朋友和老师合作一下,你们每小组4人,也这样滚一滚,发现什么?球滚得最快,哦,我知道了,原来滑板车上的轮子是球状,因为球滚得快而且不费劲,谢谢!师: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事情,能说一些给大家听听吗?(真细心,真聪明)
2、堆一堆
过渡:可见球的用处很大,而且可以看得出来,小朋友们很喜欢球,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几个小袋,里面分别装了„„请每一小组来选一个袋子。
刚才小朋友都抢着拿球,可是我们这次不是滚一滚了,是堆一堆,用你们拿的这个物体堆得越高越好。
师:拿球的小组站起来,堆得怎么样?滚一滚,比谁滚得快我们要选球,堆一堆就不能选球 板书:认识物体 了。不要恢心,一起来看看其他小组:
⑴大的正方体和小正方体比(大正方体比小正方体好堆,因为大所以堆得高)⑵长方体
⑶圆柱(他们是竖着堆的,有横着堆的吗?(木材厂的木头就是这样堆的)
3、数一数
老师也堆了一些,看看我是用什么物体堆的?用了几个?这个堆得怎么样?知道我用也哪些物体吗?数一数分别用了几个。看看老师搭的这个图形像什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搭一搭?先讨论搭什么,然后才能动手。师放音乐
师问:你们组搭了什么?用到了哪些物体?
三、小结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美的事物,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动动脑筋搭出更多更美的东西。板书:有趣的拼搭
第七单元
分与合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一课时
2-5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题、“试一试”及第35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引入 掌握2—5的分与合。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具准备、学具盒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展开
1、(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齐答4个。)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画简笔画)把4个手指分成1和3。把4个手指分成2和2。把4个手指分成3和1。
2、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现在请小朋友将左手反过来,手掌心对着自己再看一看,刚才是4分成了3和1,那么现在你看到4分成了几和几了?(4分成了1和3)分法没有变,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了呢? 因为手反过来了。
刚才3在左边1在右边,现在1在左边3在右边。
第二种分法呢?(还是2和2)师:为什么还是2和2?(因为原来左边是
2、右边是2,所以反过来看是一样的。)
4、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5、光盘出示例题主题图,说说4个桃放在两个盆里,可以怎样放: 生把结果填在书上,再组织反馈。
6、(伸出左手五指)小朋友的一只手共有几个手指?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馈: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7、完成“试一试”。
三、拓展
1、完成第1题。
(1)自己说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3)请学生说出分与合。
2、游戏:出圆片。
(1)教师出圆片,让学生自由出圆片,然后再说出来两个圆片合起来是几?如:师:我1,生:我出2,2和1合起来是3。(2)说一说其他的数。(3)同桌玩玩说说。
(4)如果不摆,拍手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
3、完成第3题。(1)出示玩具卡车:看谁最聪明,在卡车的窗户上写出最合适的数。(2)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3)请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读给大家听。(4)找规律:
有没有什么规律?
4、给太阳花装叶子。(1)谁能选一选,说一说?
(2)每个信封里有两朵太阳花,每朵花两片叶子,还多一片,放在桌子上,把叶子粘在花柄上。
四、总结全课
1、学习了什么?
2、说说我们学习的分与合
板书:2——5的组成
/ / / /
第二课时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成6和7。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熏陶。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
教科书第36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7页“想想做做”第1~5题。
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分与合,谁来说一说2、3、4、5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2、3、4或5?
我们在研究4和5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
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办法来研究6和7的分与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6的分与合。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6个大苹果,老师想把他们放在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放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
(2)发表意见。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4个。(3)教师板书:
也就是说6可以分成2和4。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7)齐读6的组成。
2、教学7的分与合。(1)请小朋友将7个圆片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
(2)教学方法同6的分与合的教学方法,只是从实物过度到了点子。(3)看黑板把7的分成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将点子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6。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6。(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将白云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7。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7。(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3、完成第3题。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2和4组成几?生:2和4组成6。4和几组成7?生:4和3组成7。
(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4、完成第4题。
(1)先让学生想一想:螃蟹身上的3个数是什么关系?
(2)教师进行说明:螃蟹腿上的两个数合起来要是螃蟹身上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四、全课小结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板书:6和7的组成 6
/ / 第三课时 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标 合。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 同上 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1-7的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数的分与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分别说说这些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与合的情况。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分草莓的图,学生说说把草莓分在2个盘里,可以怎样放?(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3)根据演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4)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其它的分法,表扬按顺序说的小朋友,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的。
2、完成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7)(3)学生在书上填写。
3、“对口令”游戏,完成第3题。(1)学生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2)组织游戏活动:
师生练习:师说一个数,同桌的两个学生先后出示卡片,使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老师说的那个数。(指名几组同学进行练习)
同桌练习:同组两人先约定一个数,再先后出示卡片,看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不是等于约定的那个数。
4、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花上的数合起来是花盆上的数,花盆上的数可以分成两朵花上的数)。(3)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
(4)集体反馈,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或几和几合成几。
5、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图,说说哪幢房子高,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独立填数,看看谁填的最合理。
(3)反馈,表扬按顺序填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填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填?(4)小结:我们在填写时,左边的数要按顺序填写,可是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三、总结评价
板书:练习三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 / / / / / 第四课时
8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例
3、“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8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8,加深对8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如师:4和3组成几?生:4和3组成7。
5和几组成7?生:5和2组成7。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新授
1、教学8的组成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8个圆片,老师想把他们分开,可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
(2)发表意见。如:8个圆片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6个。(3)教师板书:
也就是说8可以分成2和6。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7)齐读8的组成。
2、将8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点数卡片。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数合起来是8。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8。(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按要求数一数,一共有几层?每层各有几块?并把每层的块数标在合适的位置。
(2)教师问:哪两层的块数合起来是8.(3)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掌握8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正确把8进行分与合。(2)这道题目还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谁是3的好朋友?(3)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四、总结全课 板书:8的组成 2 5 第五课时
9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例题、“想想做做”第4~9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8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8,加深对8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掌握9的分与合,加深对9以内数的认识。掌握9的分与合,加深对9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7?生:5和3组成7。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新授
1、教学9的组成。出示想想做做(1)老师先读题,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3)学生根据操作的结果写出相应的分法
(4)你能根据最先得到的四种分法得到其他四种分法吗?(5)同桌互相练一练、说一说
三、巩固
1、想想做做(1)让学生拿出9个圆片
(2)先翻3个,说说9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9可以分成3和6,3和6组成9。”
(3)先找学生黑板示范。(4)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说说。
(5)将分得的结果填写到书上。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考。
2、想想做做(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3、想想做做做成卡片,同座位做游戏,要求把话说完整。
4、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想一想:中华结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中华结下面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5、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说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为什么这样填?(要求能体会排列规律,帮助记忆)
四、总结全课 板书:9的分与合 8 2 7 3 6 4 5 5 4 6 3 7 2 1 第六课时
10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新授
1、教学10的组成。
(1)媒体演示:有一串珠子,其中的一个被涂上了红色。(2)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珠子?有几个红色的?几个没有涂色的?
(3)也就是说10个珠子分成了1个红色的和9个没有涂色的,那么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4)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了什么?(5)齐读10的组成。
(6)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
红色?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应该从哪边涂起?然后独立有序的涂色,并且按照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如:同学们,到了第2串了,应该涂几个红色的?和学生共同完成涂色。(教师媒体演示)。让学生数一数,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 10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再说说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以下按这种方法进行。
2、将10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10。(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想一想: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火车车厢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火车头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谁是3的好朋友?(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板书: 10 的组成
10 10 10 10 9 1 8 2 7 3 6 4 5 5 10 10 10 10 4 6 3 7 2 8 1 9
第七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练习四 第1-7题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记忆8-10各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适应合理作出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
1、复习数的组成。
2、对口令游戏:
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1题。
(1)说一说:X个蘑菇,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先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再跟老师说一说。
(2)用圆圈代表蘑菇,在盘子里画一画。
(3)画好后把分的结果填写好,并且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2、完成第2题。(1)将学生分成小组。
(2)让其中的一人想好7的一种组成,在心里记住,然后让其他的几个小朋友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这道题目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悦,还可以练习组成。
3、完成第3题。
(1)这道题可以用师生游戏的形式进行。
(2)教师举起一张数字卡片,让小朋友也举卡片,并且说出数的组成。
如:教师举出数字8,学生如果举的是3和5,学生就可以站起来说8可以分成3和5,也可以说3和5组成8。
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
4、完成第4题。
(1)先让学生想一想:向日葵花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向日葵叶子上面的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花朵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
(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5、完成第5题。(1)教师讲明题意。
(2)小组合作,找一找,哪两只小蚂蚁可以住在一起?(3)发表意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4)尽量让学生多想出几种答案。(5)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6、完成第6题。
(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2)尽量让学生有序地填写。(3)集体订正。
7、完成第7题。
尽量课内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完不成可以作为作业。
8、思考题
左边1题,启发学生可以从已知的6和4开始想起,4和几组成几可以合成几,答案不唯一。右边1题,可以从已知的8、7、10中任意一个数想起,答案不唯一。
三、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简单的函数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一图一式~一图两式~一图四式的练习,体会加、减法算式内在的联系。第一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学生准备小棒 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5页想想做做1-6 34 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③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④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⑤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
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试一试。(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
三、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画一画,边画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3)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
(2)评讲:突出根据“几和几合成几”来口算
4、完成第4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
(6)比较:这三道算式各是几加一?哪道算式得数最大?
5、完成第5题。
(1)首先让小朋友看清图意。理解题目的意思。
(2)强调:连线之前先要算出得数,得数是几,就和标有几的邮筒相连
6、完成第6题。
重点指导等号和加号要注意什么?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
4+1=5 3+2=5 2+2=4 1+2=3 1+1=2 第二课时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第46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7页 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3+2 1+4 2+2 1+1 2+3 4+1 1+2 1+3
二、展开
1、教学例2。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2、教学试一试。(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一共有3个小朋友,走了1人,还有2人(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从3里去掉1,得到的是几呢?你能用减法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吗? 3-1等于几?计算3-1还可以怎样想?
三、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36(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鸭子,游走了1只鸭子,还有4只鸭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6)右边一题学生先说再做。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去圆圈的方法,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3题。
学生开火车口答。
你是怎样算的?突出做减法时,先要想分的口诀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
(5)比较:这三道算式各是5减几?哪道算式得数最大?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
5、“想想做做”第5题。人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6、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想想做做”第6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板书设计:5以内的减法
5-1=4 5-2=3 5-3=2 5-4=1 4-1=3 4-2=2 4-3=1 3-1=2 3-2=1 2-1=1
第三课时 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8-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盒、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探究新知:
1、操作学具:
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探究例3。
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4”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诉同桌好吗?。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探究例4:
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交流: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没有用什么表示?所以+ 0 = 5
4、教学“试一试”。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巡视指导,个别辅导,指名板演。
讨论: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思考: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先同位讨论,再小组交流,看答案一样吗?
6、指导学生书写“想想做做”第6题。展示学生书写,比一比。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安排学生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0的加、减法
5+0=5 3+0=3 3-0=3 3-3=0
第四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五。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已学的加、减法(5以内),能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朋友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计算最棒!
二、基本练习。
1、先比一比谁口算最快。(口算卡或训练听算)5+0 2+3 1+4 3+1 4-3 2-2 4-1 3-0
2、练习五1。
(1)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根据图列出相对应的算式。(2)集体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3、练习五2。
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帮助小鸡找家,用线连一连。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4、练习五3。(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比较5+0、5-0,强调: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是得原数。(3)比较3+1、1+3,渗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练习4。出示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中还画了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1)根据图,小朋友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交流。
(2)学生独立列一个加法算式。
(3)集体交流,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的含义。(4)学生独立列出第二幅图的减法算式。(5)集体交流算式表示的含义。
6、练习五5。
学生先独立完成,鼓励学生把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写出来。
讲评时启发学生联系5的分与合进行思考。学生描红并算一算,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练习课的收获,提出还有什么不熟练的地方,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练习五
第五课时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第52页的例题,第52—5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与7一直是非常要好的一对。可是今天早上,我却听见它们在争吵。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是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和是6的算式多。‖6与7争吵不下,只好来找小朋友们做栽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摆学具,写算式。
是6说得对呢?还是7说得对呢?不妨让我们用事实来回答。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摆一摆,边摆边写算式。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和是7的加法算式。
现在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里,每个人都说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
我想请小朋友,把所写的算式写在黑板上,怎样写比较容易看出是和是6的加法算式多还是和是7的加法算式多呢?
2、学例5,寻规律。
出示例5的课件。
说说看了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如果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参加了植树劳动,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是相同的?
老师左手拿2支白粉笔,右手拿5支红粉笔站到教室中间。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中的粉笔,列出算式求一共有几支粉笔。
指名板演所写的算式:2+5=7 5+2=7 刚才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看老师手中的粉笔,得到不同的算式,都能表示老师手中一共有7支粉笔。
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讨论。
谁来说说你们俩人讨论的意见?
老师肯定并小结:两个数相加,调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3、教学试一试,明含义。
出示试一试,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
指名说图意。
求一共有几个辣椒,怎样列出算式?3+4,这样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几? 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刚才我们看一幅图,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两道算式中相加的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4、―想想做做‖第1题:摆一摆。
独立完成,填写书上的算式。再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2题。
6、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将黑板上的算式重新整理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可以整理成: 1+5=6 5+1=6 1+6=7 6+1=7 2+4=6 4+2=6 2+5=7 5+2=7 3+3=6 3+4=7 4+3=7 读一读,记一记。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轻松一下,好不好?
1、―想想做做‖第3题:青蛙跳伞。
青蛙王国正在进行跳伞表演,可是下面有两个池,小青蛙得在空中算出伞上算式的得 数才知道该往哪个池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
用线连一连。
2、―想想做做‖第4题:口算。
小青蛙们非常感激小朋友的帮助,使它们准确地落入规定的池中,获得表演的成功。告别了小青蛙,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几扇门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必须完成门上的算式的计算,找到开锁的密码才能继续前进。
出示题4的3组口算。
请小朋友赶快动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完成后,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对照。
那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开锁的密码到底是什么?
讨论、交流。(例如:竖着看,每组的第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依次大1,得数也依次大1,分别是5、6、7;横着看,三行的得数也是5、6、7。)
通过尝试,小朋友终于找到密码567,顺利过关了。
3、―想想做做‖第5题。
大象也要来考考小朋友,你能很快说出得数是6、7的算式吗?(一个学生说出4+2=6,另一个学生要立即说出2+4=6。)
4、―想想做做‖第6题。
勤劳的小蜜蜂也赶过来了,试试看,你能够一下子找出得数是6的所有算式吗?得数是7的呢?
5、―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书写。
四、总结评价,质疑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再 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
5+1=6 1+5=6 6+1=7 1+6=7 4+2=6 2+4=6 5+2=7 2+5=7 3+3=6 4+3=7 3+4=7
第六课时6、7减几
教学内容:第54页的例题,第54—5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利用植树节的小知识,渗透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口算:
3+2= 3+3= 3-3= 4+3= 2+5= 4-2= 5-3= 5+1= 4-3= 1+6= 3-1= 3-2= 2.看图写算式: ○○○ ●●●● □+□=□ □+□=□
导入: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呆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 出示例6课件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种树)
(2)问:小朋友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候吗?(3月12日)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平时都要爱护他们,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绿色。(3)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汇报讨论结果。(一共有6个小朋友,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一共有6个小朋友,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5)学生列算式。
说说6—4表示什么意思?6—2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6‖要写在减号前面呢? 比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胡萝卜图,一共有多少个萝卜,虚线把萝卜分成了几部分?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
(2)如果去掉左边的,就剩下哪一部分?怎样列式?(3)如果去掉右边的呢?怎样列式?
3.小结:要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1。
看图列式。生独立完成,说说每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完成想想做做2。
想一想,填一填,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由―7-6=1‖你马上想到哪道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天渐渐暗了,小鸟就要回家了,你能帮小鸟找到它的家吗?请小朋友在书上画线连一连。4.完成想想做做4。
比一比,赛一赛。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算式的异同,相同点:都是6减几,不同点:从上往下,减去的数越来越小,算出的得数越来越大。5.完成想想做做5。
同桌两人玩,看哪组配合得最好。6.完成想想做做6。
7只蜻蜓,飞走几只,还剩下几只呢?填玩以后再指名说说。7.完成想想做做7。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书写。
四、全课小结:
说说今天你从智慧爷爷那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来的?
板书设计: 6、7减几
6-1=5 6-5=1 7-1=6 7-6=1 6-2=4 6-4=2 7-2=5 7-5=2 6-3=3 7-3=4 7-4=3
第七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和是6、7的加法以及6、7减几的题目已经掌握得相当不错了,智慧老人知道了也很高兴,想来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
二、练习探究 1. 练习六 1。
请小朋友拿出0-7数字卡片,智慧老人想让小朋友摆一摆:□+□=6,看谁摆的方法多。当学生报出一种算式如:2+4=6,问:你还想到了哪道算式?(4+2=6)整理算式,谁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6的算式全部报出来呢? 谁来试试:□+□=7呢?(类同前)2. 练习六2。
如果让你从刚才的几张卡片中任意选出两张,你能用大数减去小数并很快算出结果吗?学生摆后汇报。
如果那个大数是6,一共可以摆出哪几道算式呢?大数是7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3. 练习六 3。
比一比,赛一赛,谁完成得又快又好。4. 练习六 4。
海洋中的鲸鱼和乌龟也来给小朋友加油了,结果相同的鲸鱼和乌龟可以结成朋友,你能帮帮它们吗?
生连线,汇报。问: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找得又快又准呢? 5. 练习六 5。
操场上的小朋友跳绳可真带劲呀!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提出问题后,填写算式。说说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指出:把跳绳的人数和甩绳的人数合起来就是玩跳绳的总人数。
6. 练习六 6。问:谁能说说图意?
再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分别写出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7. 练习六 7。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要比较它们的多少,可以先把它们一个对一个地连一连。8. 练习六8。
剩下了最后一关了,看看你能不能顺利闯过去。仔细观察一下,这一行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练习六
第八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第5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8-59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游泳馆场景图)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8、3+5=8。
2.引导: 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3.提问: 刚才同学们把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两部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互相讨论、交流。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分类方法,提出不同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5.小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的聪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爷爷,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画面。
第一次呈现筐里2个萝卜,地上6个萝卜,要求看图列出四道算式。(板书: 2+6=8、6+2=8、8-2=6、8-6=2)
随后操作课件,依次使筐里的萝卜数为2、3、4、5、6、7、8,要求根据图意的不同,列出相应的算式。
小结: 根据小兔拔萝卜的故事,我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有序整理,深化思维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这里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想想做做‖第3题。
每组准备0~8这九张数字卡片,要求用这些卡片摆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比一比: 哪个小组摆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摆好后,引导学生按顺序整理这些算式。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做前,先带领学生理解题意
4、―想想做做‖第5题。
时间控制在2-3分钟,注意了解学生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5.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尝试在括号里填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之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整理这些算式。
板书设计: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7+1=8 1+7=8 8-1=7 8-7=1 6+2=8 2+6=8 8-2=6 8-6=2 5+3=8 3+5=8 8-3=5 8-5=3 4+4=8 8-4=4
第九课时: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60页例8和―试一试‖,完成第60-61页―想想做做‖第1-4题的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苹果图。
45(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
(课件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再指名说说括线和―?‖表示的意思)(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指名回答)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
(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5=8)
2、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先小组讨论后再回答)(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弄清图中的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并完成图右侧的填空。(2)再让学生填算式,算得数(3)交流: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提问:要求房子里有几只兔,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6为什么要写在减号的前面?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2)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2)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与第3题比较,又有什么不同?
5、完成第5题。
(1)你能看出蜜蜂和蝴蝶哪个多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学生在书上填空。
(3)指名说出所填写的数,共同订正。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讲述: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3+5=8 第十课时: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内容:教材P62例9和试一试,P62-63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能正确的进行口算。2. 让学生根据第一幅图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3. 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瞧!操场上喜欢跳高的小朋友正在联系跳高呢。(出示情境图)我们不仅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还要利用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呢。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题
从画面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两部分?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再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板书:8+1=9 9-1=8
1+8=9 9-8=1 提问:你能指着图说说8+1=9表示什么意思吗?1+8=9呢?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个人,所以虽然8和1在算式里换了位置,但结果都是9。
提问:谁能指图说说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呢?
指出:把这两道算式联系起来看,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过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所以两道算式是紧密联系的。
小结:从刚才四道算式中可以看出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要 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2. 教学“试一试”。
请小朋友拿出9个花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不过1个和8个除外,然后再写出4道算式。谁来把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算式说给同学听听?
如果不看图片,那你会怎样计算4+5呢?9-4呢?(引导学生用分合去想)
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减法算式呢?(完成课题的板书)
三、巩固练习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样带劲,小蜜蜂也赶来了,它想用数字卡片考考大家,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谁的摆法多,它就把花香带给谁。(同桌互摆互看)谁来说说摆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小金鱼看到你们很顺利的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出题考考你们,它说9减几,你们就把得数的数字卡片举起来。谁愿意扮演小金鱼?计算9-6时,你是怎样想的?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你能填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同桌互说。谁能把自己想到的算式说出来?(指名先说加法,再说减法)谁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把加法算式说出来?减法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8+1=9 1+8=9 9-1=8 9-8=1 7+2=9 2+7=9 9-2=7 9-7=2 6+3=9 3+6=9 9-3=6 9-6=3 5+4=9 4+5=9 9-4=5 9-5=4 第十一课时: 练习七
教学内容:课本第64-65页练习七1-7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和是8、9的加法及其减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练习中初步渗透整理的方法,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听说你们已经学过了8、9的加法及其减法,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有点耐不住了,他们都想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它们的考验吗?
二、基础练习。1. 完成第1题。
请小朋友拿出数字卡片,你能找出两张卡片,使它们的和是8吗?(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将得到的算式按顺序进行整理,重新板书。
你能找出8减几的算式吗?(板书)你能自己试着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 请小朋友们自己选卡片找出和是9和9减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本上,看自己能不能模仿黑板上的算式排一排。组织学生读一读。
2. 完成第2题。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3. 完成第3题。
勤劳的小蜜蜂来了,它从第一只箱子里拉出了一个得数是2的算式,你还能拉出哪些算式呢?将这些算式排一排,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很快的拉出得数是3、4、5、6、7、的算式吗?试一试。4. 完成第4题。
出示第一组算式。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都是2加几)要比2+4是不是比8小,只要比什么就行了?(比加上的数是不是比6小)。学生尝试练习。
第二组算式有什么特征?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比呢?完成整道题。
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5题。
谁能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要怎样?(将苹果和梨的个数合起来)
学生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2.完成第6题。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还有几盆花没有浇,该怎样想? 学生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3.完成第7题。
学生试着连一连,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结合块数或形状去思考)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练习七
第十二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10及“试一试”,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卡片练习。
2、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踢球吗?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师:同学们,图上都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球?球场外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讨论:根据图画你能够列出什么算式?(3)发表意见。
(4)通过百圆片,算一算,你说的算式得数是几?(5)教师板书:6+4= 10-4= 4+6= 10-6=(6)算一算:6加4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6加4等于几呢? 同样,4加6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7)10减4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样,10减6等于几呢?(8)齐读四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抛花片,正面的有几个?反面的有几个?可以列出几个算式?
49(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并且小组内把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记录。(3)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3)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一个算式写出其他的3个算式。
(4)问:如果没有花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教师将没写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2)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手中拿一张“10-”的卡片。
(2)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卡片是几减,你能用老师手中的卡片减去黑板上的数吗,如:10-3等于7,谁还会说?
(3)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演示,表扬积极主动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2)开火车汇报答案,统计全做对的学生人数。
4、完成第4题。
(1)谈话: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吗? 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减法算式吗?(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5、完成第5题。
(1)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猴说了一句什么话?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2)学生在书填写算式,反馈后共同订正。
6、完成第6题。
(1)谈话:谁先读题目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些什么?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填写算式。(3)反馈交流,共同订正。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9+1=10 1+9=10 10-1=9 10-9=1 8+2=10 2+8=10 10-2=8 10-8=2 7+3=10 3+7=10 10-3=7 10-7=3 6+4=10 4+6=10 10-4=6 10-6=4 5+5=10 10-5=5 第十三课时: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1,完成第68-6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