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反思法”

时间:2019-05-12 16:3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镜面反思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镜面反思法”》。

第一篇:“镜面反思法”

一所学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师资力量是关键。为提高师资素质,我们倡导教师进行有效反思,主动发展。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我们采用了“镜面反思法”这种校本教研模式。

一、“镜面反思法”的产生背景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增长的源泉,对教学中关键性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进教师的反思能力。但是,以往的教研活动课一般都是上午第一节或第二节上课,为了不影响教学,评课一般都选在放学之后再进行,不能趁热打铁。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听课老师对这堂教研课的印象已没有那么清晰深刻了,所以评起课来较简单而不全面。而且农村学校教师因课务繁忙常有授课与听课时间相冲突的矛盾,有时为了教学,只好忍痛割爱,放弃听课学习的机会,评课时也就不好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专注于自己的教学,浑然忘我,所以对自己课堂的表现不甚了解,特别是有些习惯性的动作和用语,是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而不能发现,评课老师觉得是小事,也不指出。俗话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同样,我们认为最好的老师也是自己,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那怎样让教者全面了解自己的课,从而进行反思和调整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从每天人们起床后一般都会照镜子,通过镜子看看自己的仪容是否整洁、美丽这一生活方式受到启发,想到了用摄像机对教研课进行全程拍摄,在评课时将录像回放,使未能听课的老师也能看到录像课而参与评课和学习,然后将录像刻制成光盘积累资源,这样授课老师平常看光盘就能像“照镜子”一样了解自己的课,从而进行反思和调整。我们称这种校本教研模式为“镜面反思法”。

二、“镜面反思法”的操作方法

“镜面反思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是:

⑴树镜子。“树镜子”指的是教师展示自己最成功的课。我们要求:每一个学期,每个教师都要推出自己的两堂以上的公开课。对教师树立的镜子,我们进行全程录像。“公开课――课堂录像――刻录光盘”三个程序的完成,标志着课堂教学镜子的树立。学校和教师自己共同树立的课堂教学镜子,为学校课堂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共用资源。

⑵照镜子。课堂教学光盘刻录出来以后,教师通过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光盘,写出“课堂教学实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教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得”与“失”的过程中,主要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彩片段反思”,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发扬光大;二是“弊端片段反思”,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努力改正。在反思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也变得很有针对性了。

⑶借镜子。学校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光盘集中存档,当某个教师需要继续学习某一个教师的某一堂教学设计时,或者当某一个教师需要进行理论总结时,可以到学校借别人的课堂教学光盘,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借镜子”。现在我们已经积累的教师授课光盘中,除授课老师自己借去观看以外,其他老师借出的也很多,其中有16个光盘已经各借出5次以上了。

⑷.美化镜子。无可否认,教师的每一堂课,不但有其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形成了共享资源的课堂教学光盘,我们进行了最后一道工序:美化镜子。美化镜子时,不可能对课堂教学光盘进行修改了,我们便采用了文字补充的形式:达成教学共识。我们要求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要形成大家公认的教学共识,并且通过资料记录下来。

三、“镜面反思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我们创设的“镜面反思法”教研模式,是在对传统的“听课――评课”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措施。

⑴“镜面反思法”以“个人的反思”为主体。而传统的“听课――评课”,少了“个人反思”这一环节,上课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同伴的“好”与“不好”的评价中,这对于教师的业务提高起到的作用有限。

⑵“镜面反思法”由于用音像特征记录教师课堂教学的完整的细节流程,这就给细节流程评价创造了便利条件。传统的“听课――评课”,少了细节流程的再现。由于上课资料转化成文字信息,是由听课教师的听课笔记实现的,这就造成了细节流程的丢失。而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如果没有对细节流程的评价,往往没有细致、深入的诠释。

⑶“镜面反思法”用音像记录教师不同历史时期的课堂教学表现,教师只要打开音像资料,进行前后对比,就能准确地把握进步。传统的“听课――评课”,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完整记录。教师上完一堂课,老师给予了评点,第二节课和后来的课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传统的“听课――评课”很难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形成进步的历史资料比较。

(二)通过“镜面反思法”的实践,教学研究工作有了四个突破:

⑴教研有了密度。“教”与“研”一直是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一对矛盾。教师教学任务重,这给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往安排教研活动,学校总要考虑是否与教师的教学产生矛盾,思来想去,只好压缩教研量。“镜面反思法”教研活动一推行,教师自行准备,上课时只要通知摄像的老师,两个人便能开始初步的研究活动了。一个学期,我们以“镜面反思法”为主题,开出了40多堂教学研究课,与过去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⑵教研有了广度。“个别人参与”“部分人参与”一直是学校教研难于解决的问题。我们推行“镜面反思发”,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树立自己的镜子”,每一个教师都参与“照镜子”,这就使教研成为了全体老师的活动。

⑶教研有了梯度。我们根据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分成长型、成熟型、效仿型和转舵型。教龄较短、课堂教学阅历不足的年青教师为成长型,对他们进行定期课堂教学过程的摄像,以便课后直观地面对面辅导,以促进其迅速成长。教学阅历较长,课堂教学有特色的中青年教师为成熟型,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不定期摄像,把他们的课作为示范课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年龄较大的老年教师为效仿型,因为他们年龄偏大,课堂模式较旧且基本固定,接受新理论较难,所以要求他们上模仿课,根据他们自己的要求对课堂进行摄像,在课后凭借镜面反馈而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模仿程度,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每年从中学分流下来的教师为转舵型,因他们长期在初中岗位从事教育教学,所以刚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有诸多的不适应,在一段时间内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摄像,一是便于自己与别人对照反思;二是便于与他人切磋交流,从而调整教法。由逐步适应到完全适应。

⑷教研有了深度。一是在“镜面反思法”中,我们吸纳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循环研讨”“专题研讨”等一些新的校本教研方法,使单一的教研活动变成了综合的教研活动。二是巧妙的开创了教师成长档案的建设工作,由纸质的教师成长档案变成音像成长档案,是教师成长档案建设的新的突破。三是促进了教师的自觉自我成长。“镜面反思法”会让教师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进一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胡娟老师教学《ao、ou、iu》后是这样反思的: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面做得比较好,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生生合作方面有分组合作、同桌合作,并注重了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小老师带读,自编顺口溜记忆。但有点偏重优生,更要注意全面性、实际性,如让学生找出本班同学姓名中还有哪些含有今天所学的韵母等。

这就是“镜面反思法”,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开展和研究下去,让它更完善,使之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

第二篇: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3课时的内容,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镜子里的人上下与前后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这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照镜子来体验镜面对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镜外的物体与镜内物体的像是对称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镜子外的人和镜子内的人像对称来得出结论。这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然而,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困难——“钟面的镜面对称”教师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使所有学生完全解决,教学反思《镜面对称教学反思》。因为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习认识钟表特别是几时几分认识和表达困难。这样有难度的内容加上钟表的镜面对称就加重了学生认识上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自己制作了一个钟表模型贴于黑板上,先让学生复习顺时针方向认识钟表,明白钟点面上的12个数据和12个大格,每个大格5个小格。然后让学生复习钟面的1——12这些数据对的是多少分。再让学生根据镜面对称左右位置对换的原因来以12和6的两个点画一条对称轴,以时针和分针离数字12或6几个大格或小格来确定镜内或镜外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从面确定镜内或镜外的时间。如果学困生还是不明白原因,就让他们先照镜子认识指定的钟面图形的镜内时间,再按照镜内顺时针方向说出镜内钟面时间。让他们感受镜内时间与镜外时间主要是时针和分针对称。这样即使不再照镜子只要会以对称轴为中心画出对称的时针和分针也就知道了指定的镜内或镜外钟表的时间了。这样的教学还只是对于脑子反应快的学生,对于脑子转不过弯的学困生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演示操作或实际辅导完成镜面对称认识钟表。

第三篇:“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教材中本课是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倒影和成像)来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环节设计,一是要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现象;二是体验镜面对称的性质(即人和像上下前后位置不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虽然学生有了“对称”的知识铺垫,但对于人和像也是对称的这一现象是较难感知体会的。因为这像毕竞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如何化解这一抽象知识?一定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其直观化。于是,我设计故事引入倒影和成像,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现象(学生不一定都能说对这类现象,有学生就说到阳光、灯光下的影子这些现象)。接着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观察,发现这一现象的特点,教师抓住学生的发现,把“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贴出人和像图、山和倒影图),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并通过演示验证“对称”,引出对称轴。这样,人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学生就能感知理解了。

如何突破“人和像上下前后位置不变,而左右相反”这一难点?

几次试讲,总觉得学生对于“照镜子时人和像左右相反”这一性质理解得不好。于是,我分层次让学生感知体验。先让学生经历猜测后,设计游戏验证,让学生在“镜子说话”的游戏中自主发现“人和像上下前后方向是不变”的这一特点,而“人和像在左右方向上是相反的”这一特点,仅凭学生观察镜中的像,是很难体会出来的。于是,在提出“人像左右方向一样吗”这一问题后,设计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把人和像活生生的搬至课堂(请学生照镜,请学生模仿像),让学生在“实物”面前,丰富感官,深刻感知体验。我发现,当学生看到人和像手上的左右标记后,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左右是相反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我还紧接着与全班玩起了镜子说话的游戏(老师当照镜的人,学生表演出“像”的样子)。

这样的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经历、参与、自主、探究,是令我感到满意的。还有,课前的时间设疑,能激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这也是这堂课不可少的点缀。也许是课前关于“对称”的知识铺垫过于匆忙,不够充分,学生在认识“人和像一样大小,完全重合,是对称的”这一知识后,在老师纠正其只是视觉上的影响后,仍几次说到“人大像小”的发现,这一问题是让我比较疑惑的。

再后来,我又有了新的疑问:看着学生在游戏中的那份热情,看着他们正确地做出像的样子,看着他们得心应手地解决课堂上的拓展题,学生上完课后我马上进行了小测。在小测中,对于“看镜中的钟面”,“看镜中的文字、数字”这些题目都做得不错,可是却在人和像的题目上“左右不反”了,还口口声声说“左右相反”!师生游戏中不是大家都做对了吗?游戏时我还一直强调:拍手时人和像都朝同一边了(不能说同一方向),正是因为朝同一边,他们才是左右相反的。没办法,小测后,我把学生带出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礼仪镜前照照,说说:我拍左边,像朝同一边拍出,拍的是右边。又一次照镜后,学生竟都醒悟了,正确率几乎百分百。也许,课堂上游戏中的反复强调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还是不够吧,或者是学生只会死板的用公式似的搬用“左右相反”来解题?也许学生只有在错误后,更能把理论(左右相反)结合实践(照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也许,虽然一年级时已提及左右相对性的概念,但学生还无法建立这样的表象?这一点真值得我再深究其原因。是呀,教中学,学中思,一堂即使是精心设计的课,总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四篇: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中有一节镜面对称(书本第69页)。教学中只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照镜子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初步了解镜像的性质就可以了。

教学时我利用学校现成的大镜子,课前我就把孩子们招呼到了大镜子前,让他们在镜子前做各种自己喜欢的动作,看看镜中的你和镜外的你有什么不同。课始我先请个别孩子在镜子前表演,其他的孩子观察表演孩子镜中镜外的不同,几个孩子表演下来,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发生对换。有了体验后的发现,孩子们再一次在镜子前展示自己优美的动作,加以验证找到的结论。

带着表演中的喜悦,带着真切的体验,孩子们回教室后很快投入了对图片的观察中,一张两张,你说我说,个个感悟非浅,尤其是看镜子里的时间,孩子们也判断地非常出色。欣喜之余,我出示了随堂练习中的一道练习:下面哪一张是小红拿着的?

思考片刻,就让孩子们用手指表示自己的选择,一看:1、2、3均有。不忙,听听孩子们的理由吧。生1:刚才我们照过镜子,镜子内外只有左右互换,没有上下互换,所以我选择1(选择同样答案的孩子一片附和)。生2:我们刚才照镜子时是发现镜子内外只有左右互换,没有上下互换,但刚才照的只有一个人(事物),现在有四个图了,我觉得1不对,应该是2。生3:我觉得1是对的,你看,镜子中朝左的1里朝右,镜子中朝右的1里朝左了(对!对---又是一片附后声),似乎选择1的同学是对的。

课后,回到办公室,心里始终有点疑问:究竟哪个是对的,假如弄错了,这不是要误人子弟吗?犹豫间,拿起纸笔,画了几张视力图片,跑到镜子前,一个一个仔细地对照起来。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果真练习中选择1是错的。原来孩子们在分析时,只考虑了一个物体的左右要发生互换,却忽略了一排物体照镜子时,每个物体的位置都要改变,假如原来物体的标号是1、2、3、4,镜子中的物体顺序就是4、3、2、1了。因此,对练习中的选择应该是2不是1。怎么办?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于是我动手写了几张含有两个、三个、四个及多个的视力表图,在每个视力图下面标上了顺序号,并事先在视力表实物图下画出了对应的镜中视力表。

一切准备就绪,来到教室,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想给同学们道个谦,不过在向大家道谦之前,老师还想带同学们去学校的大镜子前,希望能够在大镜子前让大家弄明白老师犯的是什么错误。孩子们带着好奇,很快地来到了镜子前,场面出奇得安静。望着孩子们真切的目光,我没说什么。而是让孩子们面对大镜子,先叫了两个孩子站在镜子前,让其他孩子观察他们镜中镜外的位置;接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视力图,放在镜子前,让孩子们观察;再接着是三个、四个------好多孩子忍不住了:“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让我们再到这里来了”。“我也知道今天早上的选择选错了”。“老师,你不用向我们道谦,我们知道原因了”。“我现在明白该选几了”。“早上xxx同学说的时候我没认真听,仔细一点就好了”。“早上我选2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可是讲不出理由,现在我知道了。”“错了也没关系,现在我们不是更清楚了吗”?------是的,错了没关系,可以再来。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承认错误,从头再来有时会更好。

第五篇:镜面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 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教具准备:小镜子,课件。教学过程

一、水面对称。

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谁能举例说明一下倒影的“倒”的意思。(上 下)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

2、继续欣赏水面对称图片。3.导入镜子面对称。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镜子照,做下面动作:(1)用右手摸鼻子,用右手压住右眼……

(2)换一只手。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做的相应动作。

2、猜测判断。

(1)左右相换:伸右臂、伸左臂,猜测镜子中会伸哪只手。让学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

课件演示后得出:右 左 左 右 继续演示抬右腿、抬左腿。(2)上下一样。(3)前后一样。

3、小结,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板书补充课题“镜子中的数学——镜面对称”)与水面对称作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游戏: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

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摸耳。生:我们右手摸摸耳。师:我右手拍拍脸。生:我们左手拍拍脸。师:我抬左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右脚踢踢腿。师:我抬右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左脚踢踢腿。师:

我的左手侧平举。生:我们右手侧平举、……

2、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3、照镜子中的数字。

写下1—9的数字,用小镜子照一照,看在镜子里是什么样的。以某一数字为例说明对称。看镜子中的数字判断是几。

四、回顾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镜面对称,你们学到什么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有什么体会 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 2.我们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帮助我们纠正坐姿、站姿、写字姿势等。

五、布置作业:

下载“镜面反思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镜面反思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镜面对称》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片段一]好奇心带来的问题上课铃响了,我故作神秘的走进教室。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生:(左顾右盼)师:(出示镜子)从这位朋友的心里找找你自己吧。接着,我把一张卡片有......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昙华林小学 刘虹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镜面对称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71页的内容,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教材非常简洁,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

    数学二年级《镜面对称》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范文

    《镜面对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欣......

    活动反思评价法

    .活动反思评价法 活动反思评价是基于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心理体验及表现而进行的评价,通过反思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种评价过程中,活动反......

    《让心自由》读后感--镜面人生

    《让心自由》读后感--镜面人生欢欢世间万物都是同一个生命的化身,万物本是一体的。我们本来都是纯粹的爱,纯粹的光,人的感觉不过是光感觉光而已!人人都是镜子,万物都是镜子,都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