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

时间:2019-05-12 16:4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

第一篇: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翻译:君子的言行准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从内心表现到行为上的。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体现在行为上的,是无比的谦恭:出自口中的那些言语,是非常的典雅。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出:出仕,出任官职。

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原文: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翻译: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出任官职的时候,其效果就能体现在事业成就上;心里要想着爱护百姓,一举一动都要与治理之道密切相关。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第二篇: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19.20课.doc

19、查道挂钱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淳厚:淳朴厚道。犯:冒犯。较:比较。务宽恕:力求做到宽恕。按部:巡视所管辖的地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性淳厚,有犯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

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 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翻译:查首,字湛然,是歙州休宁人。查道天性淳朴厚道,别人冒犯了他,他从不计较,所到之处,总是宽厚待人。他曾经处出巡视自己的管辖的地方,路边枣子长得很好,随从摘了一些献给他,他算好了那些枣子的价钱,将钱挂在树后才离去。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20、专心一志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县:遥远、很长。服:从事。参:配合成三。涂:道路。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原文: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翻译:现在让普通人掌握施行仁义的方法,专心致志,认真志索,仔细考察,日久天长,坚持而不停息,就可以达到神明的境界,与天地相并列。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第三篇:四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懂得待人友善,做人讲诚信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出:出仕,出任官职。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17、敦品励行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懂得做人要砥砺德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北斗七星,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做人要砥砺德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

18、不负暗室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门生,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傅昭演绎立即、处事公正的行为,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9、查道挂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懂得小事中彰显大品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淳厚:淳朴厚道。犯:冒犯。较:比较。务宽恕:力求做到宽恕。按部:巡视所管辖的地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20、专心一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能够做到用心专一,永不放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21、高凤诵经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找到自己的兴趣,并能够做到专心致志。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称谓,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要学习高凤专心致志的精神。

22、二人学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管宁割席,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不光是学棋,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

23、心不两用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知道一心不能二用,心无杂念才能做好事情。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规矩,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一心不能二用,心无杂念才能做好事情。

24、王冕好学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能够做到勤奋好学,专心读书。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王冕的介绍,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要和王冕一样,勤奋好学,专心读书,必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25、黄鹤楼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语言特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

2、朗读崔颢《黄鹤楼》诗导入新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关于黄鹤楼的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则来学习一篇关于黄鹤楼的古文。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1、出示自学目标。

2、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成名原因。

3、预设评价。

4、学生自学。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翻译课文。

3、思考:文章中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你觉得文章在写作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学生讨论交流)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2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

3、感悟诗歌的魅力。

4、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1、呼乐学口号。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1、出示自学目标。

2、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预设评价

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检查读诗情况。

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3、指名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中国古乐器》。

2、背诵诗歌。

3、终极评价。

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

27、黄鹤楼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全文。

2、感受黄鹤楼的“美”。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在投影仪上展示黄鹤楼图片,引出今天所学内容。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吊脚楼,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两个楼的不同与相同点。

28、一楼萃三楚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诗句意思。3、感悟诗歌的魅力。4、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作者萨迎阿。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预设评价。

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检查读诗句情况。

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三楚:指楚地。二水:指长江和汉水。

3、指名交流对诗句的理解。黄鹤楼荟萃三楚精神,云鹤已逝,横笛依在。两江融汇百川支脉,古今不竭,大江仍流。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三楚》。2、背诵课文,结束此课。

第四篇:朝读经典教案

2016秋三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中华源

2、九州同

3、人文兴

4、立诚信

5、谨守时

6、恕之道

三、教学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朝读经典20分钟。

四、课程计划: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课及每天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2.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3.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五、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六、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稻草人》

4、《宝葫芦的秘密》

(二)选读书目

1、杨红樱系列

2、《周恩来》

3、《雷锋的故事》

4、《岳飞传》

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

6、《中国节日故事》

7、《中华美德故事》

1、始祖神话

一、作者简介

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抟tuán:把东西揉成球形。

全文大意是: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

三、赏析

《女娲造人》是一篇创世神话,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能抟土造人、洒泥成人,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同时,女娲的行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四、熟读成诵。

2、华夏之号

一、作者简介

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服章:泛指服饰、衣冠。谓:称呼。

全文大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

衣必精美,物必丰盛,人必礼学,国必利益,君臣必称吾国吾民,此才能是真正的华夏啊!

三、赏析

这是“华夏”一词的一种说法来源

华,服章之美为之华!汉族的民族服饰在世界上最为美丽,华美,几千年以来被万邦推崇~ 夏者,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圣贤传,而国家继吾国吾民之利益而世代传承,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四、熟读成诵。

3.华夏民族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

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诸:众,各个。错:交错。交通:交往。渐:慢慢地。

三、赏析

中华民族的形成非一族所成,从古至今,远古时期的部落交错者,互相来往,排除各自之间关于习俗,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而是趋向于走向同一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统一民族。我们后世人称呼为诸夏民族.四、熟读成诵。

4.泱泱中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

1、原文试读。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2、注释讲解。

3、文章意思。

中华,就是指中国。既然亲身接收了王道教化,自然就是中华儿女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和义,所以称之为中华。

4、文章内涵。三.知识拓展。四.指导背诵。

5.中国历史朝代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新授。

1、原文。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2.注释讲解。

3、文意。4.知识拓展

三、知道背诵。

6、九州起源

一、作者简介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万余。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

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夏禹治 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不顾劳累,身先士卒,传说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他采用疏导的策略,凿山导河,开挖沟梁,引导洪水流向大海,不仅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翻译: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才有了都邑的界限,夏禹平治了洪水,才奠定了山川的位置。

天地间的山川河脉虽然不曾更改,自古以来它们的称呼却各有不同。

三、熟读成诵。

7、九州山河

一、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他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他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他还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泰山: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衡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它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译文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高山。

译文二:中国的河流,有三大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入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海。

三、熟读成诵

8、古风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

三、赏析

这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据《资治通鉴·天宝九载》记载,唐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李白此诗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全诗史实与夸张、想象结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欲抑故扬,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现实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风》中的力作。

四、诵读成诵 示儿

一、作者简介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三、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四、诵读成诵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朝读经典征文

春在书房

春天在哪里?于谦的回答是:我庐别有春。

你会奇怪:“春天在大自然里,书房里哪有春天?”

当你踏入书房,展开书卷,潜心研读,就不难发现,书房里不仅有春,而且比大自然里更丰富!请看于谦的读书心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毎相亲。眼下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半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日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我与老前辈的感受相同。无论何时踏入书房,无论何时打开书卷,我都会发现春光永远明媚,它的“花朵”永不凋谢,它的“杨柳风”永远和畅,真是“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日新”啊!

在书房里,我读《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犹如一面旌旗,屹立不倒,迎着海风猎猎作响;他是一个传奇,镌刻在生命的丰碑上,熠熠生辉。他的话“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倒”永远在我心里如东风浩荡。

在书房里,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精神危机时刻最终战胜自我,我为他骄傲。“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他的话永远在我心里如春雷滚滚。

在书房里,我读《孟子》。我向孟夫子问道,我们一起讨论“民贵君轻”,我们一起研究“舍生取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他的话使我的心永远如春潮涌动。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春天何用?不如到大自然游山玩水逍遥快活。”此言差矣!游山玩水固然可以赏心悦目,但不读书就会只停留在名胜古迹的表面而不得其精华,待热闹过后,仅剩空虚。倒不如学习大师李敖,身在书房,精神凌空,神游世界,思接千载。李敖这样的大师心中必然时时如春!

书房里,好一派春光明媚!书房里,好一个春光永驻!

下载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4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1、养身莫善于习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

    一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第四单元 过能改 教学目标: 理解古人知错能改,凡事多自我反省,知晓到错误马上改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5课时 择善而从......

    《朝读经典》《好读书》教案

    从读书的故事中学读书 ——《朝读经典》二年级第二单元《好读书》教学设计 武昌区柴林小学李攀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喜欢诵读中国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

    朝读经典教案(5篇范例)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刘林 白马篇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精选五篇)

    1、反哺跪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7 焚膏继晷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

    小学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