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象一:
“包办代替”
虽然教师关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缺少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具体体现:
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出“主意”、想“点子”、抽象、概括、表达;代替学生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
*教师的困惑:
我都讲一百遍了,你怎么还不会?!
*学生的困惑:
老师,你一讲,就明白,可是自己作就不会?!
*“包办代替”导致:
学生缺乏学习责任感(讲得不好,所以学不会);
剥夺了能力发展的权利(听得懂,不会做);
失去了情感培养的机会。
现象二:
“以点带面”式的教学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于问题较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所以一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仅有个别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请个别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表述他们的解决方法。
*反思:
课堂上,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果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在没有被更多学生理解和思考之前就被个别学生解决了,那么,这个问题就没能对其他学生的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包办代替相比,提问,教师似乎向能力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教师行为表明:教师心目中没有明确的能力和情感目标
*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学生为本?
现象三: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仍旧处于形式化阶段
在一些课堂中,把多媒体当作小黑板使用或当电影机使用也存在着。甚至部分年青教师,黑板成了摆设,写个课题一放就没有其它功能了。
1.喧宾夺主,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
2.效率低下,仅仅替代黑板(电子小黑板)
3.过早和过快的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影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困惑:不使用信息技术就不是体现新理念的课吗?
*反思:
1.教材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学习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
对现代教育媒体,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有选择地使用,并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现象四:
课堂上缺少自主探究或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案例:
有的老师在讲根的分布这一节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探究某一含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分布在某一区间上求参数的范围问题,结果是多数学生感觉是“老鼠啃天,无从下口”,如此下来,正好中了老师的计,给老师流下了展示才华的绝佳机会,最后这位老师一股脑地给学生讲解了八种不同类型的根的分布问题,并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让学生记忆,这位老师对学生可谓“尽心尽职,体贴入微”,学生得到了可以套用的结论,如获至宝。师生皆大欢喜。
反思:
课堂上先呈现一个超过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且具有情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可以的,但接下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先探究一些与此相关的基础问题,然后站在更高的层面—譬如数学三种语言转换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责任在于启迪学生思维,树立能够指引我们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观念,进而熟练掌握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自主探究应注意的问题
现有知识经验--在现有知识经验范围内
任务解决的难度--在认知发展邻近区域内(认知能力)
教师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思想性,不是包办代替
现象五:
形式化的交流与合作
*案例:
有的教师经常先叫起一个学生,然后提问;有的教师只有在讲完一个题甚至是讲完一节课后才让学生总结交流;有的教师是在学生作完一个题后,交流对照答案;有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发现学生都不会,就让学生交流。
*反思:
1.交流方式:交流只发生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且学生是被动的缺少学生主动的和教师交流,其他学生是什么角色?即使有学生之间的交流。
2.交流内容:不单是解决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关键问题。
3.学生思维活动:是否得到了激发,不良的思维习惯是否得到了修正?
4.交流时机:有些问题是否需要合作?什么时候合作?
*交流与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难度适中
2.时间恰当
3.形式多样
4.小组交流人数合理(2-4人),保证参与机会
现象六:
选题多、滥、难,不能体现精、活、适。
教师凭感觉选题——从网上或复习资料上选题,教师没有先做,就拿来放给学生,题量大,针对性差,方向不准;难题多,综合性强,在学案中占比例(基础、综合、探索)不合适;题目灵活性差,特殊技巧要求高,不能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疲于应付,基础不扎实,做了许多无用功。
*反思:
选题必须根据学情来进行,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教师要先做题,然后从多个题中精选目标题,选题注意体现典型性、基础性、灵活性,注意控制难度,使题目真正起到落实基础、启迪思维、掌握方法的作用。备课组可以实行习题编选负责制,由备课组长或骨干教师对课堂使用的习题、课后练习题、作业题、单元过关考试题、各种检测题进行最后把关。对重点题型与错题必须有一个以上的变式练习。
现象七:
讲解策略性差。
不能坚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师生间思维的差异性,“讲”的时机与火候不恰当,泛泛而讲,看似全面,实际上思维不条理,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启发、点拨、诱导,更达不到讲后“记忆深刻、刻骨铭心”之效果,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变化,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讲解时间太长,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时间。
*反思:
坚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都要让学生先尝试做,做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时机。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的恰当时机进行启发、点拨、诱导,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优化解题方法,强化通性通法,适时引申变化,拓展提高,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现象八:
查漏补缺不及时,没有将落实进行到底。
不能进行系统梳理,教学随意性大,对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剖析问题根源,教学的补救措施不到位,不注重改错的检查与督促,不能定期对重点题型与错题进行重复训练。
*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梳理,及时查漏补缺。对教学不到位的地方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学生的错误,要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剖析问题根源,注重改错的检查与督促,定期对重点题型与错题进行重复训练,如二次过关、错题重考等。
现象九:
忽视学情,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往往讲他认为重点的知识、题型,而不考虑学生已经掌握没有,以教师理解代替学生,老师认为重点的,学生可能都会了,但老师还在重点讲解,学生的易错点,老师却忽视了,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
*反思:
教师课前应注意学情的了解,根据学情调整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
第二篇: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对于高三总复习,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培养这些能力呢?本文从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数学复习;问题;教师;学生
回想过去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于要搞好高三总复习,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的能力,立足课本,深挖教材,从基础抓起。数学复习课中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要注意:具备良好的基本功是解好题的基础;训练题目要有系统性;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的能力。时至今日,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应知道哪些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主体知识,什么是网络的交汇处,只有这样搞清楚、抓准确,才能使我们对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必要的深度。
高考复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执行者。高考的成功需要两者紧密配合。在高考复习中学生该怎样复习,我们又该如何引导?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比较大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呢?针对这一年的复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更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跟不走,缺乏主动
部分学生认为高考复习就是把高中数学课的内容再重新讲一遍,所以,同样只要上课听牢,作业做好就可以了。虽然复习课堂上听得很认真,作业做得也很认真,但从来没有去想听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然提高不大,碰到新情景的问题时无法解决。笔者认为,主动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证。外因可起重要作用,但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主动起来,对每一堂课都有一种需求的心态走进来,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不只是跟在后面,而是走到前面呢?笔者的对策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的习惯,或者把本堂课的要点梳理设计成练习,课前发给他们去回顾、思考。可以说,课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强化是学习的生命。
2.只看不写,好高骛远
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加强对分析的思考,这本身是件好事,但过了头,就成了坏事。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造成“会而不全”,甚至碰到很熟悉的题目,考试中没了思路。所以,笔者的对策是同学们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必须要有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书写表达能力。高考中,只有把你的思维通过解答完整反映到卷面上,阅卷教师才有给满分的可能。
3.只练不想,盲目训练
“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高考复习资料五花八门,有些同学在复习中埋头苦练,拼命做题,往往是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应边练边想,不要搞题海战术,而要强化自我总结。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偏巧、偏怪,偏难
在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高考复习资料的例题往往偏难的居多,而老师们喜欢再选一些巧题、好题,认为站得高看得远,其实不然,起点过高,遇难题耗时过多,集中于几个难点,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面。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没有基础,能力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文科的学生,人为地给高考复习设置了障碍。高考复习第一轮其实就是优化基础,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基本解题思路的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高考题大多是常规题,只不过是提出问题的情景改变一下而已,比如2008、2009年四川省的高考试题一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现有高考命题内容是源于教材、回归基础,如2008年四川理科(1)、(2)、(3)、(5)、(6),文科(1)、(2)、(3)、(4)、(5),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中考查能力。再如2009年四川理科(1)、(2)、(3)、(4)、(6)、(8)、(11)、(13)、(14)、(15)、(17)及文科(1)、(2)、(4)、(7)、(9)、(11)、(13)、(14)、(15)、(17)都是从教材改编而来。针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我们觉得在首轮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技巧,也不要急于推出较大难度的“综合题、创新题”。复习中要强化通性、通法,特别要注意小题大题化,小题综合化。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最容易想到和掌握的大众化方法。
2.偏快,偏多(囫囵吞枣)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复习一点就要掌握一点,不要盲目追求进度,不要为第二、三轮复习留有足够时间而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走过场、赶进度。否则后果就是把知识炒成夹生饭,结果是得不偿失。诚然,高考复习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课教学,但相信许多同学早先所学的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已经模糊并遗忘不少。所以要夯实基础需要学生课前对基础知识进行要点梳理,课后进行全面回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数学复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首轮复习中若过快、赶进度,学生既来不及巩固原有的基础知识点,更谈不上全面的提高。
还有一个问题是有的教师认为高考复习就是反复操练,搞题海战术。于是作业、练习还有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学生疲于应付,哪有时间去思考,去梳理知识体系?数学的学习环环相扣,前面的知识没有复习好,有盲点、有漏洞,并形成定势思维固定的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将来的发展,就更谈不上如何学好后续知识。
3.轻作业反馈,落实不到位
笔者认为首轮复习处理好作业中反馈的信息会有很大的效果,学生在作业中告诉了我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作业反馈,可以较快地了解学生在知识体系上的漏洞,以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教师们对每次练习、每份测试都要认真及时批改,认真分析,而不是做完以后简单地报一下答案。在讲评时就有了针对性,就可以做到点面结合,把握住一次练习一次提高的机会。
总之,笔者坚信在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是我们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结果。而在以后的高考复习中我们仍要把重点放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对基本思想方法熟练、准确的运用上,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三篇:目前高三复习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高三复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方面“惜时如金”。
我们听了太多的这种类型的课:教师在课前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各种配套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知识点的复习刚一结束,这些练习就如潮水一样涌来,通常是每个题目刚展示两三分钟,教师就匆忙叫“停”,有的学生能做则请其回答,无人能做则自己讲解。一节课下来,大容量、高密度的训练使师生都疲惫不堪,可结果呢?差生课后抄作业成风,就连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通过找家教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这种数学课培养出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下降,对数学的兴趣在丧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调查显示,发现在数学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的学生约占30%左右,“刚有点眉目就被老师叫停”的约占40%以上,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习惯——老师出题时你不用思考,因为老师一会儿就会讲,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学生由来不及思考发展成为根本不思考,而完全依赖老师讲解,继而发展到真正需要他独立思考时他已不会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何以得到提高?学生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呢?老师精心准备的那些习题尽管面广量大、考虑周到又价值何在呢?
对策:只和学生讲解游泳的要领和各种泳姿,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一旦落水,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让他们自己学会一种泳姿,即使是“狗刨式”,一旦他对游泳产生了兴趣,他就能主动地、见缝插针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加以练习。其实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兴趣正是在我们过分“关爱”中被抹杀的,应该适当给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才能获得真正成功。
问题二:在教师的讲解用时方面“大手大脚”。
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想确定教学起点是问题的根源,同时讲课大而全,恨不能包罗万象,处处当作重点,最终导致结果是没有重点,学生无所适从,一味追求的低起点、小步子,让学生始终处于在一种“小跳”甚至是“不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境地,这种低效的讲解耗费了太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对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却没有任何帮助,并且这种现象有逐步形成恶性循环之势:教师低效的讲解——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加大低效讲解的时间和力度——学生能力更加低下、依赖性进一步增强。
对策:真正了解和估计学生的发展水平,充分估计并努力尝试提高学生的“弹跳力”,才是真正控制教师的讲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必由之路吧!
问题三:在学生活动的用时方面“天马行空”。
目前,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时间也较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有些课时故意留下了许多“空闲”时间,给广大教师根据实际与学生基础开展创造性的教学留下了广阔的舞台。但这种为了留时间而“留”,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结果就成了在“熬”时间;而有些教师的观点和做法可能恰恰与上述做法相反,他们普遍感到时间不够用——对老教材不能割舍,他们的理解是“新教材=老教材+新增内容”,老教材的用时本已捉襟见肘,何况又加上了这么多的新增内容,所以学生在上这样的课时,真叫“冰火两重天”呀!
对策:要让学生多多参与教学活动,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把教师这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职责体现出来,如何在活动中提升理念,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效果尺度的研究已显得刻不容缓。
问题四: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教学出现了越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这就是教学中的越位,因为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解决的东西老师全部包办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太注重知识的深度,总是想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一步到位,也就是说对某阶段某些学生不必掌握的内容也被教师强加于了学生,这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越位包括教学内容的越位,教学时间的越位,教学方法的越位,教学语言的越位。在平日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难题、偏题、怪题的训练,浪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反而弄巧成拙,本末倒臵,得不偿失。策略:应该是敢于放手,只要学生能做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而只加以引导,课的始终都充分信任学生,起好“导”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去思,去想,去动手实践。在这样的不断参与中,兴奋、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感受知识的认知过程,体会得到新知识的喜悦,体会数学规律被总结出的魅力。
问题五: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教学也出现不到位
首先是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不彻底,没把知识的本质进行抠挖并给学生呈现,对重、难点一视同仁,蜻蜓点水。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囫囵吞枣。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观注不全面,只看重接受快的优生,而把大部分反应较慢或根本就跟不上的成绩较差的部分学生撂在一边,结果一节课就变成了对少部分学生的个别教育了。教师只注重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而对学生的动手实验过关能力忽略了,学生不能动手操作,灵活运用。
策略: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对知识要进行深挖研究,不要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想到了,你却没有想到的现象,另外,教师不但要备好知识内容,更要备好你所面对的学生,在课堂上、在课下都要关注所有的学生。
问题
六、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无序----繁、杂、乱
由于对数学课标的理解错误,因此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突出一个字,那就是“繁”;其次,由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教学内容的“杂”;再次,由于对教学内容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不能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美的教学整体,导致教学内容的杂“乱”无章。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而要解决问题只需抓住它的关键即可,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却很多人都做不到。而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是课堂教学效益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往往很乐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任意的拓展和延伸,而不考虑课标的要求,更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现象就其根本就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自信:面面俱到,面面不到,分不清主次,不讲则心虚,别人的总是好的。
对策:尽快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加强集备群体作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集备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即统一进度和分工上,对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几乎不涉及,建议集备要备教学目标、重点问题的处理方式、例题的选择、讲解的方式、问题的反思等,因此应加强集备措施的落实,同时加大监控的力度。集备活动要抓研究、抓细节、抓落实,如考点要具体到问题---让老师有个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防止只顾低头走路不看路的现象发生。
问题
七、学生学习方式的匮乏----听、看、闲
由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哪有时间思考、自主学习?又怎能不只有带着耳朵听?由于学习内容那么多、乱,学生又怎能知道自己该怎样学、怎样才能学会?又怎能不闲得慌?由于教师的期望那么高,学生又怎能达到?那只有“看”的份了。
对策:要想改变学习方式只有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设计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倡导动手实践,善于与学生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再创造”,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当然作为教师一定还要在教学的全过程渗透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也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手段之一。
二、基本复习方法建议 1.复习、梳理、建构知识系统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报告》明确指出:“试题注意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加强数学各分支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考查。……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有选择题中也有所体现。” 传统的数学总复习是将各章划分为若干课时,一个课时一个中心议题。这种做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第一,它将完整的知识结构切碎了、拆散了,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它受制于各个课时的长度,而各个议题的容量并不都是相等的,那么在复习中势必将短的拉长,将长的截短,难以做到重点突出;第三,它每课时都要追求“高潮”,可是这些高潮与高考的要求又不尽吻合,因而造成教学的浪费;第四,每个课时都要 配臵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而事实上有的议题并不需要设臵解答题;第五,它受每个课时的制约,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空间较狭窄。
以章为一个单元,先在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串讲梳理,从而建构既以本章为主线又广涉有关各章的知识网络系统,其次让学生进行客观性题目的练习,再讲练主观性题目。这样的做法可以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自由驰骋,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它不受每个课时的约束,从全章考虑进行统筹安排,更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而且做到经济实惠,可取得最大的复习效益。2.复习课的讲授更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有人认为数学复习课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而无法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只得采用“大容量、快节奏”的方式,似乎一切数学原则到了这时都无须遵循也无法遵循了,殊不知,为了高效率地完成总复习的繁重任务,更应该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题目其解法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2)趣浓情深,提高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依靠高考的重压及学生强烈的升学欲望来驱使学生去解数学题。在总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象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象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3)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升学考试,其结果是步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应该控制总题量,不依靠题海取胜。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①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我们的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②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③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4)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总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①照顾一般,突出重点;②贵在方法,重在思维;③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三、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 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4.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5.要把提高数学能力与培养数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是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的反映,而这又需要从运算准确、表达清楚、推理严密等基本功的强化着手,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从审题、解答到反思,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来实现。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研究、研讨上,而不是灌输,重在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悟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提高。
6.坚持“面向中等生,重视中低档题”的基本方针。
重视基础,立足双基,着眼于能力的提高。随着高校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分数线下降,“踩线生”的界定也随之变化,在一般学校中,中等程度的学生都应该划归此列,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整体优势,对总分高、而数学较差的学生应采取相应措施。7.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随能力。还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肖祥健:高三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0年我们团结协作,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不可回避。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平时教学、考和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差。这是当前高三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三点:⑴就高三的课堂教学而言,令人满意的课还不多,还存在不少的废课和弱课,课堂上学生无所得或得益很少。⑵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简单操作,低空扫描,随意性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缺乏基础知识的整合,缺乏挑战学生思维的问题。⑶有些教师,没有参考答案的问题,不敢拿到课堂上讲,或者虽然拿了出来,自己说不全,分析不清楚。有参考答案的问题,一问一答,使学生缺乏独立审题、组织答案的体验,不能积累答题的经验教训,掌握答题的规范和要求。(4)直播班教学对课件的依赖性过大,缺乏必要的整合、引导、分析和取舍。
2、学生存在严重的知识、能力缺陷。⑴基础知识模糊不清。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转化、运用普遍很差,难以再现知识。基础题失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⑵能力缺陷突出。学生缺乏踩点得分的意识,缺乏审题能力和有条理地组织答案的能力,缺乏识破陷阱、缜密思考的意识。突出地表现在学生答不好主观题,低分学生很多,有的甚至拿个位数的分数。⑶在平时训练方面,存在着“有量无质”、“少量低质”、甚至“无量无质”的情况。致使学生对月考试题很不适应,对那些创新题、变式题无从下手,没有应对措施。
3、学生管理不严。一些学生平时根本不深入思考,不写作业,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盯得不紧,放任自流。致使这些学生考试时,几乎等于交白卷。考试打瞌睡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二、高三教学管理的一点建议
高三复习备考,特别是高三最后100天的复习备考,对于学生能否沉着地面对考试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备考策略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备考策略得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那么,如何使我们后期的复习备考更有效果质量更高呢?
研究高考,明确科学备考的方向。建立在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的基础之上的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综合性、系统性应该更强,目的性、指导性应该更明确。要保证复习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加强研究,注重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1、对考标、历年高考真题、去年高考试题评价报告(高考资讯)要进行深入研究。教师教学始终围绕着“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难,教多难”做文章。高考到底考什么呢?考标和考试说明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历年高考真题都有生动的体现,专家的命题评价报告也有权威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因此,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考标、考试说明、新课改以来高考真题和高考命题评价报告,来明确高考要求,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①考标是复习考试的依据,是试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试卷形成的蓝本。从2005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考标不再包含试卷结构等内容,各省所编写的本省对全国考标的补充说明,进一步明确考试的内容与要求,以指导和规范高考。所以我们要对全国考标和本省考标补充说明一并研究。在研究中要注意的是:把去年的考标与今年的考标相对比,明确知识点的增减;把考标与近几年高考题相对比,看高考题是如何遵循考标的;对考标中的考点全面系统的复习,串成线,连成片,不留盲区。②高考命题始终突出能力,以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为标准,以有利于推动中学新课改,有利于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总方向。有经验的教师应该知道,高考命题的思想和方向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所以,研究高考真题是把握高考方向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把握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也就把握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如何去研究高考真题呢?我想应该注意几点:要研究每道题所对应的考点是什么,它的命题意图是什么,它要考查什么知识和能力;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现在正处于从“小视角少情境”到“大视角多情境”的过渡时期,高考命题的视角很多,比如时政的视角、图片的视角(新教科书图文并茂,大量图片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材料)、拟人的视角(以一定的历史地理背景为根据,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依托,去创设拟人的历史地理情境)、开放情境的视角(以往的命题多是封闭性的,由于教材对问题的结论是唯一的,因而答案也只能是唯一的,不允许学生发表与教材结论不同的观点。新的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特别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有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侧重文科,生活的视角(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的命题视角(要求学生根椐所学知识或所给材料,进行某一个“项目”的设计)文理都普遍涉及;要研究各套高考题如何处理主干知识,以及知识点的覆盖面;要研究各套高考题如何把握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要研究各套高考题如何处理基础题和创新题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解题的角度与方法,如分析推理的基本思路、确定答案的依据、作答的过程、排除非答案的理由等。③每年高考评卷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要集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学教师、教研员、评卷负责人、命题人及考试研究人员代表,召开高考评卷总结暨全国高考试题评价会,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根据各地定性分析材料和全国抽样统计数据,形成当年的全国高考试卷评价报告(各省也有)。ⅰ评价报告对试题的难度、各章节知识的考查、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总体上的得与失等情况都有详细的阐述,并针对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对中学教学提出若干改进建议。这些权威评价和建议,对以后的复习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ⅱ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推敲专家的评价报告,可以知道许多信息和高考命题的改进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ⅲ通过学习研究,每位教师应该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从而使复习备考的思路和方向更明确,避免盲目低效简单重复。
2、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高考命题的根本。考标与教材血肉不可分。命题人员在思考试题时,一般以考标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①在复习备考时教师不仅要用好考标,还要用足教材。从近几年的高考内容来看,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获取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些能力的考查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教材中。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教材为主要的复习依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注重灵活应用,适度地对知识予以加深和拓展。②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严格区分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关系。考试内容溶解在教材之中,教材内容不等于都是考试内容;考的必定是教过的,教过的不一定都是要考的。两者必须准确无误地分开。否则,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超越考标的要求。在具体操作时,对于考标规定的内容,教师可以按章节纲目顺序,逐个推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搞跳跃式教学。③要细用教材,夯实基础。无论每年的高考是否有新情况、新形势出现,作为一些基础内容,如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等总是考查的重点。历年来考查“双基”的试题都占70%左右,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设问方式出现,达到“常考常新”的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对这些基础内容作细致、透彻的分析理解,适度地加以拓展和深化。同时,任何知识都有它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复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④要活用教材,提升能力。高考考能力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考考查的能力有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评价能力、描述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考查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试题中,无不融合在基础知识的应用中。在复习时要加强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训练,训练之后要引导学生思考,要查找规律总结方法。
3、对易错问题的深入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盲区和误区.教学考练中的错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它具有正面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错题进行统计研究,既有助于走近学生的思维,找出发生差错的原因。对错误的批判能力,也是对教师的知识功底,教学能力的检验,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高。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错题的审视和研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但到了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该如何对易错问题再统计研究呢?指导学生收集错例,要求学生对出现的错误至少要按照“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错”和“应该怎样做”进行分类整理,要“小题大作”,不厌其烦,全面反思。各学科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对备考中发现的易错、易混、易忽视的问题分阶段编辑成册印发给每位学生。②针对出现的一些主要错例,要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思考:ⅰ这是考纲中的哪个考点,具体内容是什么?ⅱ为什么要这样解,这样解正确吗?ⅲ解题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和细节,对下次解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ⅳ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类似的题目还有哪些,有些什么变式?等等。③能够这样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就使解题思路更加开阔,解题过程更加合理,从而达到优化解题和正确解题的境界。既开发错例的教学价值和教学资源价值,又暴露矛盾引发思考,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4、深入研究训练题。对训练题进行帅选和精选,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高考资料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就可能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①各科目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搞好试题精选。我们提倡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事实上只有教师走进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教师通过大量做题,可以对各类信息试卷聚焦的问题进行整合;对属于今年高考范围,却各类信息试卷边缘化的问题要适当补充训练;对与历年高考试题相近的基础题进行针对性训练。②训练要求针对性强。训练要由点及面,构成系列。要将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一般题型训练与新颖题型训练相结合。训练之后要讲评,试卷讲评时不能只对一下答案,泛泛而谈,要引导思考,查找规律,总结特点和方法。坚决反对试卷一发,学生一做,随便一看,答案一对的训练方法。总之,问题不容忽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加艰辛,希望全体高三教师充满信心,自加压力,百倍努力,作更多工作,培养更多人才,让家长满意,为学校争光。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能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一样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做了相应调整。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进学生爱国热情和为国奉献的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将来的人生方向。
我们面对的这些新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还存在很多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责任,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人生成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开展研究并解决,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1.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的能力在品德课的课堂上很难得到培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因而需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氛围。其实,细心的教师都能看到初中品德教材中的插图还是很多的。教学插图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插图的功能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只是走马观花般地展示了事,实际上教师可以在插图上做文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插图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2.教材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我们所说的教材资源是指教材中的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同时包括教材以外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时政新闻热点及相关习题。我们要重视教材资源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对教材内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材使用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教材以外的资源同样重要,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之外的资源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当下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更是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平时的收集工作。我们既要重视教材以内的知识整合,又要重视教材以外的信息收集,更要把教材以内的知识和教材以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考虑优化教学资源。可是在教学中,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往往过于重视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关注,不联系实际生活;或者过于注重教材以外的事,而偏离教学内容的安排,导致教学效率下降。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统筹考虑教材内外的情况,做到优化教学,实现高效利用。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能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一样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其本身的德育功能不能被忽视,相较于初中阶段其他的科目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品质的重任。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不能没有德育教育,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偏重于知识教育,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背离了教学的真正目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面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作分析与探讨:
1.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没有认真分析,没有对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联系做对比,不能有效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利用,对教材中图文的作用和关系认识不清。
2.教师对教材外的内容漠不关心,只注重教材内的教学内容。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教师对社会问题和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实例进行收集整理,并作为教学的重要的素材加以使用。同时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培养爱国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联系社会时事动态。而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纸上谈兵,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不多加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社会实际及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3.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那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情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促进教学的实质性转变,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促进教学的实质性转变。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教学设计中提问过于简单
案例分析:有一位老师在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提问也不少,但都仅限于课文上原字原句,如:描写石拱桥用了哪些词?哪段描写赵州桥的方位,桥的特点是什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比,哪个更复杂?张嘉贞从什么角度进行评价的?回忆一下课文《桥之美》吴冠中在课文提到了什么桥?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些问题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没有引导、一点深入启发。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不用思考、不需要思维创新、更不需要讨论。教师的提问不深入,仅仅对《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两篇课文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内容提出问题,没有针对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没有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文章。一节乏味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较小。
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提问技能的掌握不够,教师设置的阅读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要细心的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阅读教学的弊端只能是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听,主被动分明,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多教师只会“教书”,却不读书。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兴趣不浓厚,紧紧围绕教材、教案、教师参考用书进行教学,完全拿来主义,不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没有广泛阅读,也没有更好的为自己充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有的语文教师也想博览群书,但是阅读的时间有限、而且很难坚持。
教学设计中缺失对课堂表现学生评价
案例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充分,甚至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如某位老师在讲《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老师提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讲讲这篇曹刿论战讲的是什么内容的故事呢?学生回答:主要讲的是弱小的鲁国通过曹刿的战略方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老师回应:好,大家基本看懂了。那我在问问大家,这篇文言文的线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再看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我们认为以故事来说,主要是先有鲁国出兵迎战开始,然后讲如何备战以及在战争中的表现和结果。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只是象征性的评价说:好,框架正确。另一个学生回答:老师,课文名叫《曹刿论战》,那么就应该以人物曹刿的行动为线索贯穿全文。简单的说就是曹刿见鲁王,得到相关资讯,然后参战获得胜利。老师回应:恩,不错。其他同学的想法呢?老师见没有同学回答,便说道:其实很简单,两名同学都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以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来分析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曹刿论战》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学生角度看,仅仅从课前预习中就能够读懂并提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已经非常难得,这位学生能回答出来,表明预习功课已经做得很好了,此时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予以表扬,可这位老师只是一味地走教学流程,全然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动力,因为不管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学习中努力与否,老师都漠不关心。评论系统的培养,也关乎到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对于那些错误的使用评价来总结
教师忽略了评价的效应,而且没有因材施教,不重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每个阶段无法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形成阅读重复或简单的填充阅读量。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师在教学中热情不高,不善于挖掘课堂魅力,没有以学生为本。有些教师有着严重的类似于“官本位”心理,在从教几年之后,逐渐丧失了对教学设计创新开发的斗志与兴趣。再者,某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够,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即会讲授又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促进学生高效热情地学习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学设计中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走向形式化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老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发生了儿次变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室里学生低头查找资料,教室寂静。老师再次强调,请大家大声朗读,谁来说一下一共变化了几次?还是没有人举手。此种情形下,这位来时并没有及时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而是将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接着又提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你接触过像主人公这样变化无常,趋炎附势的人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师老师无奈的总结全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要做诚实、善良的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在面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及时作出课堂调整,而是接着走上课流程,教学形式僵化,学生没有参与课堂互动,整个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什么,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原因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不重视,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越来越弱。到最后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漠不关心;有问题不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反思。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直接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赏析文章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不用说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了。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阅读知识,其教学方法单一,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李镇西的教育观,既来源于中外先贤的思想养料,又深深地植根于其语文教育的实践土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阅读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知识,而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和阅读态度。因此,其教育思想在阅读中的体现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讨论、质疑、辩论、自学等环节,使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和交流的场所,弱化教材和教师的知识霸权,凸显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李镇西看来,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是课堂上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他把师生之间课堂上的“共享”作为师生关系的新境界来追求。他非常推崇“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把这种教学过程比喻为师生共同品尝和享受美食的过程,“在愉快地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1这种共享式的师生 关系,已成为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且从其教学实践中撷取两例: 例一:李镇西在上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这简短的“开场白”中,李镇西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让学生感觉“不分你我”,是与他们平等交流,很自然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二:李镇西执教朱自清的《冬天》一课时与学生问答的一个片段: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握手吧!”我走上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地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以上可见,李镇西在课堂上使用的多是热情、鼓励的语言,简单、清晰、充满感情,极具亲和力,使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也使学生在一种颇具“安全感”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使身心放松,使思想的河流自由地流淌。这种课堂教学氛围,启发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是李镇西语文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