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

时间:2019-05-12 16:5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

第一篇:《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

《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精妙绝伦的世界古代建筑,使学生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了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结晶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审美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知识:了解世界上古代建筑的成就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认识到古老建筑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程度的集中体现,古老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岁月,而且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

教学重难点:重点介绍长城的功与过,难点是金字塔的建筑原理的探究。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世界古代建筑的图片、音像资料;了解中国、古建筑、河北、唐山的有关古建筑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及古希腊、古罗马有很多伟大的建筑,你了解吗? 课件:展示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图及相关资料介绍 古希腊雅典卫城 古罗马圆形剧场 罗马角斗场 伊拉克清真寺 印度佛塔

了解了这些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

二、小小介绍会

师:祖国大地上的古建筑比比皆是,它们展现着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见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大家现在小组介绍一下你见过或者了解那些具有特色的古建筑?

小组交流 选代表介绍 学生选取一个简要的写在教材的第11页横线上。第二课时 巧夺天工的创造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七大奇迹是指那些奇迹吗?

课件: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图片及文字材料,重点介绍埃及的金字塔资料,指名谈一谈对金字塔有了那些了解。

师:我国的什么建筑也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在世界享有盛名,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

关于长城你都了解些什么?生谈一谈对长城印象。课件出示:有关长城的资料片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生:讨论修筑万里长城的功与过。

二、秦始皇兵马俑

师: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哪项伟大的工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吗? 播放秦始皇兵马俑影像资料。

师: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你还知道那些文明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

三、总结本课收获

第二篇:《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3

《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精妙绝伦的世界古代建筑,使学生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了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洁净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审美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知识:了解世界上古代建筑的成就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认识到古老建筑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程度的集中体现,古老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岁月,而且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千多天共的艺术创造。

养成教育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欣赏力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上古代建筑的成就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教学难点:了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世界古代建筑的图片、音像资料。2.了解有关我国和家乡的有关古建筑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及古希腊、古罗马有很多伟大的建筑,你了解吗?

二、揭示题目并板书 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

三、学习新知

(一)展示经典图片,了解古代建筑的精妙绝伦 1.课件展示: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图及相关资料介绍 古希腊雅典卫城 古罗马圆形剧场 罗马角斗场 伊拉克清真寺 印度佛塔

2.你课前还搜集有相关的资料吗?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二)交流探讨,追寻建筑文明的足迹

师:看了这些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组合作,展示祖国文明的辉煌历史 小小介绍会

师:祖国大地上的古建筑比比皆是,它们展现着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见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大家现在小组介绍一下你见过或者了解哪些具有特色的古建筑?

1.同学们把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我国和我们家乡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整理。

2.各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简要地写在教材的第11页横线上。

四、全课总结

五、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阅读、观看、欣赏一些反映世界和祖国历史上古代建筑的资料、图片或影像,以激发学生热爱古代文明的情感。

第二课时 巧夺天工的创造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能说说世界和祖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妙绝伦的古代建筑吗? 2.谁还知道世界七大奇迹是指那些奇迹吗?

二、揭示题目并板书 巧夺天工的创造

三、学习新知

(一)出示资料,诱发探究欲望

1.课件出示: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图片及文字材料。重点介绍埃及的金字塔资料。2.指名谈一谈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3.结合资料,老师和学生共同了解金字塔的构造,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在建筑上的高超成就。

师:我国的什么建筑也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在世界享有盛名,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

(二)故事引入,了解长城的历史 1.关于长城你都了解些什么? 生谈一谈对长城的印象。2.课件出示:有关长城的资料片

3.教师或指名学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4.讨论交流,分析修筑万里长城的功与过。(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三)秦始皇陵兵马俑

师:在我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还在很多。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哪项伟大的工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吗?

1.课件播放 秦始皇陵兵马俑影像资料。2.你们还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多少,说给大家听好吗? 3.师: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你还知道那些文明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

四、创设活动情境,保证人人参与

师:同学们,保护人类文明遗产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从小就要有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在这节课结束之际,我们全班举行一个“大家来写倡议书”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学生写倡议书,结课。

第三篇:《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1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成就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热爱和保护热情,增强保护自然、保护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能力:通过学生的搜集调查、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使学生知道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重要发源地,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文明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这些人类的伟大创造。

教学重难点: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准备:“古代文明成果展示”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古代文明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大河哺育的文明 印第安文明

一、问题引入

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多媒体课件----大河哺育的文明

出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著名河流图片资料。思考: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

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最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中华文明。列举两河、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小组观察教材P3图片,讨论“从山洞到房屋,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生活的变化,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介绍中国的青铜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二、印第安文明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 课件出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讨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文字的形成与演变 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一、激趣导入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是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曾经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图形文字都远远不如汉字这样在今天依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课件演示: 图片展示从古到今世界古代不同的文字演变。介绍中国文字的变迁过程

学生谈感受(使学生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为我国人民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被日本、朝鲜等邻国借用,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投影:出示同学们的作业、手抄报、硬笔书法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二、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师: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祖国各地分布着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历史文明古迹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谁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读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你在参观或游览这些文明古迹时见到过一些不文明的做法?为了继承和传承这些文明,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第四篇:《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参考教案1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参考教案1 教学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重点

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

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案】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框”的学习

组织阅读第7页“导入框”图文,完成下列活动:(1)亚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诞生在哪里? 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2)学生介绍有关狮身人面像的知识。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哈佛拉在为自己修建金字塔时,征集劳动人民制作成的,是自己威严的象征。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据说国王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国王守护陵墓。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最为著名。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硕大无比,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颌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莫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2.承上启下.设疑导读

与狮身人面像密切相关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两河流域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各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安排学生阅读

/ 5

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堂导学案】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金字塔的国度

学生阅读第7页至第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第8页《古代埃及》地图以及英语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Egyptis ‘the gift of the Nile’”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2)根据第8页“动脑筋”:今天,有人对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怀疑。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本世纪以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不过,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对它们逐个加以化验。出乎意料的是,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烂智慧的见证。

(3)怎样评价金字塔?

A.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国王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建筑雄伟

/ 5

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企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B.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第9页《新月沃地》地图,根据下列问题在图中和课文里作出标记:“新月沃地”指什么地方?哪些古代居民在此生活过?

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摇篮。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地区。腓尼基人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些奴隶制城邦。他们以航海和经商著称,还在海外建立了一些殖民地。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两个王国。数百年后,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先后被外族灭亡。从此,希伯来人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

(2)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3)两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最早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是什么人建立的?请说出这里完成统一的时间、国家及其国王。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的南部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奴隶制小国,建立者是当地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生活在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使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 5

(4)指导学生观察第10页《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这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结合第10页地图《古代印度》,说出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阿拉伯,也称“阿拉伯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以及尼泊尔、孟加拉等国都属于古代印度的地理范畴。

(2)结合第11页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说出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它由北向南蜿蜒注入阿拉伯海。夏季,上游的喜马拉雅山积雪融化,河水泛滥,两岸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约公元前2500年。(4)后来古代印度的本地居民被什么人征服? 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 5

(5)配以课件演示动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 在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古代印度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他们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雅利安人就是这样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所谓四个等级由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的说法,纯粹是通过编造神话来加强统治者权威的。

B.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C.请一位学生朗读第11至12页“动脑筋”,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辩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见教案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三、课堂练习

见本书随堂巩固案对应练习。板书设计

四、课后作业

见本书课后提升案对应练习。

/ 5

第五篇: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

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造能力,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请看的图片,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他们是古代埃及早期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成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诞生于亚非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7页到第8页有关埃及的内容,了解埃及文明的特点。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从课本中能获得哪些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埃及文明的出现与尼罗河有关,尼罗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公元前35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埃及是金字塔的国度,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学生讨论]……

(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

[教师讲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东非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金字塔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的基萨和萨卡拉一带,位于开罗以南十多千米,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80座。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国王(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塔底占地约52900平方米。绕大金字塔一周,约有一千米。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8米。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说建筑胡夫的金字塔,就有10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的皮鞭之下劳动,整个工程历时30年。本课引言中选用的插图《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著名建筑。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其目的也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0米,长73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7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额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教师]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们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宗教方面的原因。金字塔是人

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在大河流域的文明,除了埃及文明以外,还有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教师讲解](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含义)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土地肥沃,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沃地东部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这里的河水定期泛滥,时常带来灾害,但水退后留下的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在大河流域,河水的泛滥都给当地留下了肥沃的土地,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师引导]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从中可以找出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

[教师讲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沃地东部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以今日的巴格达城为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它的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划分为两部分,以尼布尔(今努法尔)为界线,它的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居民,公元前5000年左右,他们结成氏族公社,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绵羊、猪、牛、驴等牲畜。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苏美尔人先后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城邦,著名的有拉格什、乌尔等。苏美尔城邦出现后不久,在它的北面从叙利亚草原迁来的一支游牧部落阿卡德人,也建立阿卡德等奴隶制城邦。在以后几百年时间里,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不断打仗,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直到汉谟拉比时,古巴比伦才统一两河流域。

19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

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

西亚的城邦往往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权而战,而各个城邦有各自不同的强大时期,因此也都先后统治过这一地区。巴比伦控制该地区是在其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

因为臣民们相互之间常常因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于是汉谟拉比就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这是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

汉谟拉比法典有282条法律条款,包括刑事法及有关占有奴隶、结婚和离婚、偿还债务和支付工资等方面的法律。一些法律听起来还很合理,如第233条规定:“倘若一个建筑者建造一幢房子……而工程不完善……这一工程应由该建筑者本人出资修缮。”

刑罚是严厉的。一条法律规定:“倘若一个人挖出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同样挖出其眼。”但是挖出奴隶的眼睛就不会处罚得这么重,只需支付一定的罚金即可。

汉谟拉比的雕像。在颁布法典的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巴比伦宗教,来代替多神崇拜。汉谟拉比法典雕刻在一块石碑或者说是石柱上。顶部是汉谟拉比与巴比伦的正义之神沙玛什的雕像。

[教师引导]现在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然后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两河流域的历史后,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师讲解](结合课本上古代印度的地图讲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兴起了许多城市,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本书中选用的插图就是该城遗址)。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顾名思义这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的文明是同源的。在1925年以前,人们只知道印度历史上的雅利安人和吠陀文明,以为它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可是,历史学家们也知道雅利安人是外来的,那么,在雅利安人之前,印度这块土地的主人又是谁呢?历史学家们

百思不得其解。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家。不久,考古也证实,这些散落各地的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大约最晚于公元前1750年后不久就结束了,这就把印度的文明史提前了0年。此后,考古学家又在印度河中下游和西部沿海发现了大小城镇遗址余处,其范围从西边的伊朗边境至东边今天印度的德里,从喜马拉雅山麓到南部的阿拉伯海,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千米。到目前为止,这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就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前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印度河主要支流拉维河东岸,后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长纳县境内的印度河畔。此外,还有一些小遗址,如卡利班根、洛塔尔、苏尔戈德,都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目的主要内容“种姓制度”。请大家先把课本上的看一看,在中间找出一些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之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不是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出来的。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个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教师讲解]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雅利安人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这就是一印度古代文献中所称的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有20多个小国,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又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他们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与军权。以上两个高级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第三、四等级构成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层等级愈演愈繁,出现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他们最受鄙视。首陀罗和贱民被压在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从理论上维护种姓制度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它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它把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作品和文学作品《吠陀》作为经典。它信奉多神,不设庙宇,不崇拜偶像,但规定了烦琐的祭神仪式,从私人生活到国王即位,都要祭神。它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引用《吠陀》中的神话传说,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还大肆宣扬轮回说,凡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者,来生可升为较高等级,否则,则降为较低等级。它假托梵天的儿子摩奴制定一部法典,即《摩奴法典》,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典规定婆罗门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而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首陀罗如果评论婆罗门的.品行,就要用沸油灌入他的嘴里和耳朵里。杀死婆罗门的人应处以最痛苦的死刑。高等级杀死首陀罗,可用牲畜抵偿或简单净一次身就行了。在佛教广泛传播期间,婆罗门教衰落。到了8世纪,经过改头换面的婆罗门教在印度重新得势,易名为印度教。

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2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要求:

(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强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公元前15世纪埃及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分析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对古代埃及国家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

(2)通过新月地带的古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

【导入新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学习第二课。

【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一、金字塔的国度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2500年前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可见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称“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2、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多座金字塔。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这一带我们统称为两河流域。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那么谁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国家?什么时间?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

2、古巴比伦王国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最著名的国王是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力最强大,经过战争,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此外汉谟拉比还用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奴隶主。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这部法典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它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非常正确!同学们请看图,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3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典;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教学难点: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5.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题

【导入新课】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时代的是哪些国家呢?

图片显示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及位置

这是世界文明的四个摇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了人类文明,人类社会随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讲授新课】

(一)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结合教材12也地图和教材内容,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四大古国是何时进入到文明时代的呢?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

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人类文化的发源,莫不是以大河流域为主要的舞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出示课题)

(二)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一、金字塔的国度

这些文明古国都和中国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起源于尼罗河流流域的古埃及。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到古埃及探访历史遗迹和风土民情,他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古代埃及人留下了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的事实。马克思也说过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个论断也反映了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古埃及这一目的关键词是什么?

一提起埃及,大家就会想到金字塔,因此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总结。?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法老们不仅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幻想死后成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现在,埃及境内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96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顶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长57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鼻部有损伤,据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

胡夫金字塔,又称齐阿普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60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该塔原高146.5米,由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现高138米。原四周底边各长230米,现长220米。锥形建筑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倾角为51度52分。塔的四周原铺设着一条长约1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东、西两侧尚有遗迹可寻。整个金字塔建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万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是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4.8万吨。修建金字塔,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解决了许多难题,创造了一大奇迹。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了解了古埃及之后,我们再回到西亚来看一下,出示古巴比伦地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新月沃地名称的来由。古巴比伦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

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从它的内容来分析)。

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月沃地”如今很不平静。介绍伊拉克局势。

下载《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教案(5篇材料)

    绪言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 2. 在总体上认识物理学,认识到物理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 3. 知道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

    1 井巷工程教案

    1 井巷建筑介质与材料 1.1 概述 井巷工程的任务:建筑地下空间,维护稳定。介质:岩石和土。 材料:木、竹、石、金属、混凝土等 1.1.1井巷工程的概念 1.井巷工程:为进行采矿等工作......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3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成就是劳......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2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 教学目标: 1.要积极保护人类文明遗产,增强保护自然、保护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2.在搜集调查、交流研讨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结......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庄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庄子▪天下》文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庄子▪知北游》......

    1当人类文明经历过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

    1.当人类文明经历过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知识正在向我们走来。 2.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

    第四单元 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 教案范文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六年级 备课人毕雷熊邦琳 第四单元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 第10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体会古代......

    思品教案《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

    《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绚丽多彩的世界 主题一: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大和哺育的文明印第安文明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