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两首

时间:2019-05-12 16: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词两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词两首》。

第一篇:词两首

《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理解词义,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2、赏析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比较鉴赏,对比《望江南》《武陵春》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几种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学习诗词从哪些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就学习两首词《武陵春》和《望江南》

二、检查预习作业:

背诵和翻译两首词

三、学习《武陵春》

1、初读找愁

(1)指导朗读(注意读音、节奏、重音、情感)(2)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词义

(3)读完这首词,请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词的感情基调

(愁

忧愁 忧伤等)

(4)作者为什么这么愁?(指名读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表达愁的。

2、细读析愁 细读《武陵春》

(!)以”我认为‘______’这个字(或词)写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理解。

(2)以“我认为‘______’这个句子写得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解读。(注意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教师示例:我认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第一句交代鲜花凋零暮春季节的景色,寄托自己年老珠黄身世飘零的凄凉之感(融情于景)。第二句,通过太阳升得很高却懒得梳头的外在行为写出自己的内心哀愁(间接抒情)。

3、悟读议愁(小组合作探究)

(1)“闻说——也拟——只恐”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四、学习《望江南》

(1)朗读课文,描述画面。(发挥想象,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2)赏析词句,体会语言之美。(提示:那些词用得好?写出了什么?有无写景的句子?是纯粹写景吗?有无直接抒情的句子?抒发了什么感情?)

(3)深刻领悟,探索情感之美。(探索思妇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总结中心)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四、比较《武陵春》《望江南》的异同(可从词的风格、词的写作手法、抒发的感情、愁的对象、愁的表达形式等方面比较)

1.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2.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3.两首词情景文融,有独特的意境美。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人景情水乳交融。4.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望江南》反映了思妇喜悦、急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变化。《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辛弃疾

六、达标练习

七、布置作业

搜集两篇李清照其他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赏析。

第二篇:词两首

9词两首

《如梦令》(参考邳州 · 宋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醉游”的欢乐。

2.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3.通过“想象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想象词的意境,感受李词清新自然,细致委婉,情景交融的风格,感受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了解作者及词之特点。

1.“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2.出示“清平乐 村居”。

3.今天学习的是一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二、初读:在音韵、语调里捕捉词的情感。1.比较阅读。

同时呈现诗《夏日绝句》与词《如梦令》:轻轻地读,你发现词与诗在形式与内容上哪儿不一样?——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引导:宋词的小名就叫长短句(板书),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

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教师手势引导,学生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所有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引读,男生读《夏日绝句》;女生读《如梦令》,(节奏要特别有变化:平长仄短)。——气势不一样,表达的风格不一样。(如果说不出来:我感觉你们前后读得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引导:宋代的诗,往往用来表达志向,来说明道理,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比如陆游的(示儿)。而词,它只用来抒发情感。所以读词就不是字音的复原,而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感觉、感情、感动。

2.读出味道。

节奏: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韵脚:关注“暮、路、处、渡、鹭”,朗读要响亮、干净地收。

这种节奏、语气、韵脚的把握让声音有了旋律,有了诗意,有了音乐的美。

三、了解词意,进入意境。1.谈大意:

①先自己看看注释,小组交流一下,能不能自己搞清楚诗句的意思。②理解个别词意。

常记:常常记起。日暮:傍晚。沉醉:大醉。兴尽:游兴满足。争渡:抢着划船。

三、解词:在多层“沉醉”中歌唱少年的情怀。1.醉态:她醉成了什么样子呢?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从“沉醉”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词人只开怀畅饮,兴致很高,心情愉快。3.想象。

让我们想象一下:

日暮就是从太阳落山到天黑之前的这段时间。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共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你们看,因为观赏“溪亭日暮”沉醉了,所以才会误入——(生齐说)“藕花深处”;因为误入了“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生齐说)“一滩鸥鹭”。这些画面,有动有——(生齐说)静,有声有——(生齐说)色,有人有——(生齐说)鸟,这真是一幅流动的画面!

来,一起读整首词,让我们在这流动的画面中再次沉醉!(齐读)⑶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板书:沉醉。)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看着,也跟着陶醉了。齐读《如梦令》。(板书:美好的青春)

4.全词寥寥几笔,尽显词人心情愉快,具有生活情趣。

5.这首词,仅仅用了33个字就写出了如此丰富精美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人评价这首词——“以寻常语绘精美图”。你们看,词中语言看起来的确寻常,明白如话,但这些“寻常语”真的寻常吗?

四、了解作者,拓展阅读。

1.读诗也好,读词也好,一定要读人,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环境。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词独树一帜,登峰造极,被称为“词国女皇”。她早年生活在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过着悠闲幸福的生活。人到中年,宋朝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李清照流亡江南,丈夫也去世了。她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的悲痛,晚年生活孤苦凄凉。

2.早期时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之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我们品读一首词,其实就是在品读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不同时期的词能反映词人不同的心路历程。那么,李清照后期生活的转变使她的词风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继续去读她的词。最后,让我们跟随李清照再次回忆起她少女时期的那一段美好的生活。(可如有时间可拓展阅读其她的另一首《如梦令》)3.配乐齐读,播放蔡琴的歌曲《如梦令》。

五、课后作业:1.想象《如梦令》所描绘的景象,把它写下来。2.走进李清照,走进她一首首浅唱低吟的婉约词。板书: 如梦令

沉醉

心情 人

美好青春,快乐时光

教学反思: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塞、箬、笠、蓑”四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白鹭、箬笠、蓑衣”等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2.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词的意境。【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诗歌特色。

关于词中描绘的画面的视频及配乐朗读的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复习与垂钓有关的两首古诗《小儿垂钓》,《江雪》,今天我们来学习与垂钓有关的一首词。板书题目《渔歌子》。齐读课题。

2.了解词牌名:“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古人用词牌表示词的节拍、旋律。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读完这个题目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渔夫划着小船,在江上一边钓鱼一边唱着快乐的歌。)

3.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张志和的资料。

二、自由读词,初步感知

1.学生初读诗词,要求读准字音。2.认读生字词语:(课件出示全词,重点突出以下生字词)西塞山

白鹭

鳜鱼 箬笠 蓑衣

(① “鳜”容易读成jué ;②“箬”的读音容易出错。)3.学生再读诗词,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三、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释疑解难:再读诗词,学生借助注释和字典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说说你读懂了那个词语,或哪个句子?

(二)交流反馈,了解词意。

(三)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请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此时你的头脑中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

2.说一说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喜欢的画面。3.带着想象有感情朗读。

4.老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这是学习诗词的好方法。

(三)丰富画面色彩,有感情朗读。

1.师:张志和不仅是位词人,还是一位画家。如果我们把这首词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大家看看在这幅画中有什么色彩?(白、红、青、绿等)

2.师小结: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翠的西塞山,白色的鹭群,鲜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使人在读这首词时,仿佛是在看一幅优美的水乡春汛图。除此之外,有心的作者还给这幅画染上一层斜风细雨,使整个天地都浸在了一片烟雨中,显得宁静而美好。

3.再次朗读:让我们有感情读一读这首词,把它美丽的色彩表现出来。

(四)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1.想象画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张志和,跟随他去西塞山的水边感受一下诗里的意境吧。听老师配乐朗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翱翔,忽而低旋于水面,溅起层层涟漪;忽而停落于绿树枝丫,翘首远方;忽而飞向高空,尽展优美的姿态。岸边的桃花在万绿丛中显得那样娇嫩。这时正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渔翁戴上青色的箬笠,穿上绿色的蓑衣,荡舟于江上,静心垂钓。此时微风拂面,细雨如烟,眼前景象犹如仙境。

2.配乐吟诵诗词:此时,若你就是张志和,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吟诵这首词呢?

(五)换位体悟作者内心情感,有感情朗读。

1.老师被大家的朗读深深感染了,但是有个同学他却把最后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改成“斜风细雨必须归”。)

2.换位体悟:若你是张志和,你同意我的改动吗?为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理解到作者留恋山水,不愿归去这一情感。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陶醉田园美景)

3.延伸阅读,升华情感。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张志和,可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不这么认为,他怕隐居的弟弟忘记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学生回答预设:①生: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②生:哥哥啊,在这里,我天天在钓鱼,多舒服啊。③生:哥哥,这里生活那么舒服,那么悠闲自在,这正是我向往的生活啊!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留恋悠闲生活)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六)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他生活简朴,不修边幅。常去水滨河溪效法姜太公无饵垂鱼。如此逍遥隐居生活10年。著有《玄真子》集。

总结学法:通过哪些方法读懂了这首词?(查字典、看注释、朗读、想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反复诵读想想画面(课件出示)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三个生字“塞、鹭、笠”,学生观察并分析三个字的字形、结构。(“塞”与“寒”作比较;“鹭、笠”是形声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2.重点指导“鹭”的写法:“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写紧凑,上边的“路”写的要扁,下边的“鸟”的撇插到“路”的中间写,横笔画要靠左一些,不要与折相连。

.五、布置作业:课下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同学互相交流。

第三篇:词两首(推荐)

《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理解词义,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2、赏析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比较鉴赏,对比《望江南》《武陵春》的异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几种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学习诗词从哪些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就学习两首词《武陵春》和《望江南》

二、检查预习作业:背诵和翻译两首词

三、学习《武陵春》

1、初读找愁

(1)指导朗读(注意读音、节奏、重音、情感)

(2)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词义

(3)读完这首词,请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词的感情基调

(愁忧愁 忧伤等)

(4)作者为什么这么愁?(指名读资料,了解写作背景)1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表达愁的。

2、细读析愁

细读《武陵春》

(!)以”我认为‘______’这个字(或词)写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理解。

(2)以“我认为‘______’这个句子写得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解读。(注意用了什

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教师示例:我认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第一句交代

鲜花凋零暮春季节的景色,寄托自己年老珠黄身世飘零的凄凉之感

(融情于景)。第二句,通过太阳升得很高却懒得梳头的外在行为写

出自己的内心哀愁(间接抒情)。

3、悟读议愁(小组合作探究)

(1)“闻说——也拟——只恐”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过程?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四、学习《望江南》

(1)朗读课文,描述画面。(发挥想象,头脑中形成一幅

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2)赏析词句,体会语言之美。(提示:那些词用得好?写

出了什么?有无写景的句子?是纯粹写景吗?有无直接抒

情的句子?抒发了什么感情?)

(3)深刻领悟,探索情感之美。(探索思妇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总结中心)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

和怅惘的情怀)

四、比较《武陵春》《望江南》的异同(可从词的风格、词的写作手法、抒发的感情、愁的对象、愁的表达

形式等方面比较)

1.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2.写

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3.两首词情景文融,有独特的意境美。

夕阳有情,流水有意,是心灵的抚慰;风停花谢尘留香,是伤春,更是伤己。

人景情水乳交融。4.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

惨心境。两首词都写闺情,都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武陵春》除此之外,还包括家国之恨、故国之思.情感较为深广。两首词都细腻生动地再现了女

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宛转起伏,富于变化。《望江南》反映了思妇喜悦、急

切、兴奋、失望、伤心、哀怨的心理变化。《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

历片刻的轻松,终于忧愁难遣。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

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六、达标练习

七、布置作业

搜集两篇李清照其他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赏析。

第四篇:第三节 《词两首》

《词两首》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学习毛泽东的《词两首》。学习中要反复诵读,体会毛泽东的宏伟抱负及宽广胸襟,在精读赏析中,学习《词两首》的侧面烘托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凝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反复品味并注重积累。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写作背景

2、诗歌结构

《忆秦峨·娄山关》

上阙: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通过词中描写的画面我们不难想象行军的悲壮、迅急及庄严肃穆,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

下阙: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的情景,通过画面描写展现了红军豪迈气概及胜利的自豪。

《沁园春·雪》

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第二层(“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第三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雪后北国风光。

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第二层(“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具体评价五位帝王,通过借代的方法,指出他们的共同缺点是忽视文治。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作铺垫。

第三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3、研读诗歌

《忆秦峨·娄山关》

(1)分析上阕:上阕是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分析下阕:下阕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沁园春·雪》

(1)分析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分析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探讨诗歌主题

《忆秦峨·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5、写作特色

《忆秦峨·娄山关》:侧面烘托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沁园春·雪》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2)多层次写景及借代方法的运用。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结合背景把握《忆秦娥·娄山关》一文的深层意义。

(二)怎样认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同步测试

1、选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C)

A.声咽(yâ)

莽莽(mǎng mǎng)

声碎(suì)B.素裹(guǒ)

分外(fân)

妖娆(ráo)C.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折腰(zhã)D.荡漾(yàng)

浮藻(zǎo)

笙箫(shēng)

2、选出下列书写有错的一项(B)A.苍山

霜晨

马蹄

残阳 B.原弛蜡象

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 C.河畔

金柳

招摇

青荇 D.榆阴

沉淀

漫溯

斑斓

3、选出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D)A.雄关漫道/真如铁 B.江山/如此多娇 C.我/轻轻的/招手 D.在我的/心头荡漾

4、从表达方式看,下列诗句是描写的一项是(A)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而今迈步从头越。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词中“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照应,用视觉感受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形象,气象_________。

6、“望”字是文眼,请写出望的内涵。(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显示答案

答案:

5、雪飘

冰封

奇伟而雄浑

6、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7、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结构严谨。“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英雄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阅读下面这首词,答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8、本文是一首词,_____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 是题目,全词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你读出这个语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毛泽东同志在游泳时为什么会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8、水调歌头 游泳 过人的智慧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

9、此句表面上是写毛主席游泳时安然自若的神态,其实,是表现毛泽东同志藐视一切困难,敢于迎战各种艰难险阻的乐观生活态度。

10、当时长江水流很急,毛主席游泳时采用了仰泳的方式,眼前所见的是楚地宽广的天空,所以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END-

课外拓展

1、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更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秋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概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草芥,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END-

中考解析

(北京东城区中考题)

例: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准确理解词句是读懂文言诗文的关键。所以,把文言词句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理解、翻译是考查文言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文言词句主要考查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等;文言句式以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为主;

这道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古今异义词“妻子”“绝境”“无论”的含义。答案:

(1)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隔绝的地方。

(2)竟然不知道(世上)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朝代的存在了。

-END-

第五篇: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词作背景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峰回路转,愈转愈深。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

见《宋书•王玄谟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①。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

想到这里,稼轩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随着作者思绪的剧烈波动,词意不断深化,而转入了第二层。

稼轩是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的。正如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朴姑。”那沸腾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轫之始。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上词)了。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用意是什么呢?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永嘉二十七年,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当时流传有“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的童谣,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词中提到佛狸祠,似乎和元魏南侵有关,所以引起了理解上的种种歧异。其实这里的“神鸦社鼓”,也就是东坡《浣溪沙》词里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是一幅迎神赛会的生活场景。在古代,迎神赛会,是普遍流行的民间风俗,和农村生产劳动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农民祈晴祈雨,以及种种生活愿望的祈祷,都离不开神。利用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一方面酬神娱神,一方面大家欢聚一番。在农民看来,只要是神,就会管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就会给他们以福佑。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农民说来,是无关宏旨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更不会把一千多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前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因而,“神鸦社鼓”所揭示的客观意义,只不过是农村生活的一种环境气氛而已,没有必要再多加研究。然而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则是有其深刻寓意;它和上文的“烽火扬州”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从“可堪回首”这句话里生发出来的。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稼轩曾不止一次地以佛狸影射完颜亮。例如在《水调歌头》词中说:“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词中的佛狸,就是指完颜亮,正好作为此词的解释。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安宁祥和景象,全无战斗气氛。辛弃疾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南归四十多年,而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认为良机已经错过,事情已无法挽救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对于这次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

只要读过《史记•廉颇列传》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把“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和“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的辛弃疾联系起来,感到他借古人为自己写照,形象是多么饱满、鲜明,比拟是多么贴切、逼真!不仅如此,稼轩选用这一典故还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这可以从下列两方面来体会。

首先,廉颇在赵国,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他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持重而非畏缩,为秦国所惧服的老臣宿将。赵王之所以“思复得廉颇”,也是因为“数困于秦兵”,谋求抗击强秦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因而廉颇的用舍行藏,关系到赵秦抗争的局势、赵国国运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廉颇个人的升沉得失问题。其次,廉颇此次之所以终于没有被赵王起用,则是由于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从这一故事所揭示的历史意义,结合作者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特别是从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落职南归时所发出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乙丑奉祠舟次馀杭作》)的慨叹,再回过头来体会他作此词时的处境和心情,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忧愤之深广,也会惊叹于他用典的出神入化了。

岳珂在《桯史•稼轩论词》中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

此词的写作有着特定的创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倔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辛弃疾是很会用典的,他作此词时,已年届六旬。人上了年纪,自然喜欢讲古,再加之题为“怀古”,托古讽今,不用典故行吗?全词用典虽多,却都相当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碍思想,而且用简炼的语句,表现了丰富的内容,非一般“掉书袋”可比。首先,词人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对照。词中所选典故,均与京口北固亭相吻合,与帝王将相有关,且远涉前代南北分离史事。使用这些典故,可直而不露、隐而不晦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让人何等郁郁于怀;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急于“封狼居胥”,建盖世奇功,反遭惨败,来类比韩倔胄不修战备、轻战冒进的路线,使人多么提心吊胆;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令人久久扼腕长叹。其中,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生活中的宋宁宗、韩位胄,足见用典之精,又显作者胆量之大,不畏当权者。其次,将典故当为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若用典多且不好,如沙入眼中;用得多且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词中所用典故,都是经过了再创作,毫无面目刻板、呆滞生涩之感。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拓跋焘庆功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写自己年岁老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怨愤之情萦绕笔端。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使读者宜于理解、乐于接受。

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伟岸、挺拔,“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曾自诩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后来,孙权被曹操激赏为“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而今风流余韵安在?只剩下风雨之后,落红满地而已。一个“总”字,让人心头闷闷的。刘裕住处,已沧海桑田,易为寻常巷陌,堂前燕子可曾记得旧时主人?斜斜的如血残阳给杂草茂树抹上了一层红晕,让人想哭。遥想刘裕当年壮举,令人徒唤奈何!下片起首“草草”二字,道尽刘义隆、王玄谟辈利令智昏,误国误民。词人从北归南,历时四十三载矣,人生能再有一个四十三载吗?可自己的雄心壮志、抗金大业却一直难遂。此时,眺望江那边曾经战斗过的热土,老百姓依然在异族统治下苦苦挣扎,心中又苦恨相煎。拓跋焘庆功的场景,一想起来,就使人拊胸痛惜。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而自己此时却连遭贬斥,天子不闻不问,空怀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其幽怨、悲愤、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典妙而雅,情深而切,用典与抒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辛弃疾真不愧为个中高手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下载词两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词两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二首》教学设计2 作者: 加入日期:07-09-10 教学目标: 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理解“春愁”的含义,理解“伫倚危楼”、“对酒当歌”的抒情涵义。......

    9 词两首.doc

    《词两首》教学设计 玉溪第三小学六年级 胡云华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围绕“诗文精粹”, 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词两首......

    《词两首》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

    《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江 哲 一、背诵与识记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鬓。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教案 《望海潮》 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的常识,了解作者,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词的音律美。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整体把握词作的内容......

    《词两首》教案

    《毛泽东词两首》教案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4、学习本词中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