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2 16:4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过程与方法 :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画图理解数学信息,选择合理方法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方法。2.2 教学难点

方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小棒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3+3= 5+5= 8+8= 6+3= 10+5= 16+8= 3+3+3= 5+5+5= 8+8+8= 师:小朋友们真棒,有信心继续挑战吗?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几个几(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在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①有3个人在折小星星。②每人折了6个。

③问题是: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师:“每人折了6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是这3个小朋友每个人都是折6个小星星。师:这位同学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还能再来说一说。(教师可以多叫几个学生来说说,让学生把意思理解得更明确)

师:哪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句话换个说法来说一说,让大家听得更明白些?还可以怎么说?

生:佳佳折了6个星星,浩浩折了6个星星,小芳也折了6个星星 师:你能通过画一画 或者摆一摆把这句话的意思表示出来吗?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作品

师:看来这句话大家都理解了。那问题中“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中的“他们”指的又是谁呢?

生:指是的佳佳、浩浩、小芳这三个小朋友。

师:那你能不能把问题也换一种说法,让同学们听得更明白呢? 生:佳佳、浩浩、小芳这三个小朋友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3)探究解决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法。

师:同学位对题目的意思已经理解了,那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①可以1个1个地数

6个6个地数。(板书:数)②6+6+6 =18(个)(板书:计算)师:6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生:6表示每个小朋友折了6个星星。这个算式表示3个6相加得18.师:可是,题目说3个同学折星星,算式里怎么没有出现3,这是怎么回事呀? 学生生思考,指名回答。

生:这里的3指得是佳佳、浩浩和小芳3个人,每人折了6个星星,一共折了3个6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板书:列表)

可以列表格:1人是6个,2人是12个,3人就是18个。人数 1 2 3 星星 6 12 18 师:12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2是6和6加起来的,表示两个人折的星星数 18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又表示什么意思呢?(4)、观察、比较,优化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棒!想到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吧!

生:我喜欢列式解决,这种方法解决起来比较方便。(5)检查、口答,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解决好一个问题后,我们要检查下解答过程和答案,然后进行口答。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18个星星。

强调:同学们,可别小看了检查,检查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2、感知几和几(1)课件出示习题 两个小朋友在一起折小星星,小红折了3个小星星,小明折了6个小星星,他们一共折了几个小星星?

(2)理清题意

师:你从题目中读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①有2个人在折小星星。

②一人折了3个,还有一人折了6个。③问题是: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师:你能的把这个题目的信息也像上题一样,用摆或画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个问题的的“他们”还是指3个小朋友吗?这个“他们”指的是什么呢? 生:这里指的是两个小朋友。(3)尝试解决

师:那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①3+6=9 ②6+6=12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第一种是正确的,因为这里的两个小朋友折的数量是不一样,小红折的是3个小星

星,而小明折的是6个小星星,所以应该是3+6.如果6+6的话,两个小朋友折的就变成一样的了。

(4)检查

师:做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呢? 生:做完后还要检查和口答。口答:他们一共折了9颗小星星。

3、方法对比,深入认知

(1)课件出示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

师:这两题是我们刚刚解决的两个问题,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这两个题目中都有3个和6个这两个信息(2)对比深化认识

师: 这两题中的“3个”和“6个”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一题中的“3个”表示的是的佳佳、浩浩、小芳这三个小朋友。而第二题中的“3个”则表示的是小红折的3个小星星。

师:那为什么这两人题的解决方法会不一样呢?

生:第一题有三个小朋友在折,每人都是6个,这里有3个6,所以要6+6+6.而第二题里只两个小朋友在折,而且两人折的数量是不一样,一人是3个,另一人是6个,这里是3和6,所以要3+6.师:看来的不同的意思,我们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先搞清题目的意思再动手解决。

4、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师:做完这些题目,同学们来说说,以后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点什么? 生:先明确我知道了什么,而问题又是什么。生:要理解题目那些信息表示什么意思 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生:解决问题后还要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

5、巩固练习(1)列式计算

3和5相加,和是多少? 3个5相加,和是多少? 答案:3+5=8 5+5+5=15(2)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买了多少个?

答案:8+8+8=24(个)

(3)3个小朋友比赛折纸飞机,小明折了9个,小 红和小芳各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

答案:9+6+6=21(个)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

解决问题 数数

计算 6+6+6=18(个)3+6=9(个)列表 6+6=12(个)人数 1 2 3 星星 6 12 18

第二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7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 【重、难点】

1、正确解答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 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老师今天非常高兴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课,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听清楚,比比谁的反应快!

从前往后数:

请第一行的同学起立!报数。(你们的反应可真快!)请第二行的同学挥一挥右手!请第五行的同学挥一挥你的右手„„ 从左往右数:

请第一列的同学起立!报数!请第五列的同学眨一眨你的眼睛!„„

在数学上,横着数的就叫“行”,竖着数的就叫“列”。同学们刚才的反应可真快,希望待会儿上课的时候反应能更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行与列,并记住每行有几人,每列有几人,让学生知道行与几行相对应,列与几列相对应。)

二、谈话引入

1、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想快速的知道咱班来了多少人?谁能告诉我?(让学生多说)

你是怎么算的?(每行有12人,与它相对应的条件应该怎么说呢?有6行)刚才这个同学是一行一行(一列一列)的观察的,谁还有不同的观察方法?我们还能一„一„的观察(手势引导,学生来说)

小结:一行有()人,()行就是()个(),用乘法(人)一列有()人,()列就是()个(),也用乘法(人)

2、如果一个班大约()人,咱们三年级大约有多少人?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看起来,只要在一步计算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条件就能把它变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

2-你是怎么想的?

(1)要求一人一个够么?你准备怎样解决?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算式,写在答题纸上。

(2)汇报展示:说意义

2、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感想写在了作文本上,你注意过作文纸有这样的标记么?你认为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谁想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题目)

我们用的作文纸每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5个字,两页可以写多少个字? A、15×20 B、20×15×2 C、20×2×15 D、20×15(1)学生读题。(2)口头选择解释

3、在运动会期间,老师还给同学们拍了很多照片,将他们放进了相册里。(1)找信息:“每本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2)缺少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提一个问题,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巩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6和7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6和7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2.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并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3.会用6和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会正确的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教学难点: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风车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质疑问难

1.课件出示青蛙图,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2.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只”又表示什么?(学生汇报)3.请学生试着完整地表达图意。

4.教师:要求还剩几只,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2=5)

5.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6.7、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7.提问:你的解答正确吗,我们可以怎么检查呢?(学生回答,师小结。)8.解决问题完成后要口答。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和答句。9.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图里有什么?”→“想怎样解答?”→“检查解答正确吗?”

三、尝试解疑、交流分享

1.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鹅图,请同学和同桌说图意。2.指名学生汇报并列式解答。3.说说每一个数字的意思,并口答。

4.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的第1题石榴题和第4题的猜拳题。5.个别交流。

四、引导归纳、领悟方法

1.课件出示盆栽图,学生观看动态课件,并列式解答。2.学生思考并交流:两道题哪里不同,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3.课件出示企鹅图,学生观察后,并列式解答。

4.学生思考并交流:两道题哪里不同,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

五、课末检测、总结评价

1.看图、说图意。2.课堂小结。

第四篇: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2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1.29≈1.3 0.056 ≈0.1 保留两位小数:3.424 ≈3.42 4.6372 ≈4.6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 ≈7.486 7.2465 ≈7.247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2 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 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个层次)0.4=6.25(个)(1)2.5÷(2)瓶子数必须是整数。6.25≈6,需要6个瓶子。

(3)6个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一个瓶子,共需7个瓶子。总结:这就是“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考虑实际情况:包装礼盒数是整数。包装17个礼盒丝带不够,所以最多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总结: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直接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变成整数。

3.对比两个题目: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 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进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辆车。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去尾法,剩余的纸不够装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了15个茶杯。每个大约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够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进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装一个盒子。2.我么可以怎么对这些题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都是进一法)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第二类:(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总结: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二)综合提升练习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32×8=256(克)

答:大约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12(个)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课堂小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是小数,有时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

解决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

1.2.2.5÷0.4=6.25≈7(个)25÷1.5=16.666···≈16(个)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 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 舍去。进一。

第五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连乘、连除或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乘除法式题。

22×16=352 190×2=380 35×17=595 804÷2=402 245÷7=35 128÷8=16 2.应用题 ①隆福小区有15栋楼,每栋楼有5个单元,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个单元? 5×15=75(个)或15×5=75(个)答:隆福小区一共有75个单元。

②隆福小区每栋楼有5个单元,有业主60户,平均每个单元有多少户业主? 60÷5=12(户)

答:平均每个单元12户。

总结算题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例

3、出示插图及例题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观察题目,说说你从图中指导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已知条件:总共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引导学生计算,教师总结板书:

(1)每个箱子里有12个保温壶,一周卖出5箱,共卖出多少个保温壶?怎样计算?[12×5=60(个)] 60个保温壶,每个45元,总共多少钱? 45=2700(元)引导学生回答:60×

5×45=2700(元)] 怎么列综合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教师板书示范:12×(2)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5=60(个)45×60=2700(元)综合算式: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并板书[12×12×5×45=2700(元)] 比较两次结果是否相同。

强调: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验算的守法,两次结果相同,说明我们计算是正确地。

(3)回顾反思。

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可以先求出每箱的总价钱,然后乘箱数;或者是先求出总数量,然后乘每个保温壶的价钱,两种方法可以得出总钱数。

4、出示插图及例题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30(人)30÷3=10(人)讨论回答怎样计算教师板书?60÷

2÷3=10(人)讨论综合算式的写法,教师总结板书:60÷(2)还有其他算法吗?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现在共60人,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那么共分成了多少组呢?

2=6(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3×教师:总共有60分,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怎样计算? 6=10(人)学生回答,师板书:60÷

2)=10(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综合算式:60÷(3×总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例4。

(3)学生验算一下,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三、巩固练习

1.复习题添加条件改成两步计算问题

隆福小区有15栋楼,每栋楼有5个单元,每单元有业主12户,隆福小区有多少户业主?

方法一:

(1)每栋楼有多少户? 5×12=60(户)

(2)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业主? 60×15=900(户)

12×15=900(户)综合算式:5×方法二:

(1)15栋楼有多少个单元? 5×15=75(个)

(2)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业主? 12×75=900(户)

15)=900(户)综合算式:12×(5×答:隆福小区有900户业主。2.做一做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方法一:

(1)每间教室装多少块玻璃? 8×6=48(块)

(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 48×16=768(块)6×16=768(块)综合算式:8×方法二:

(1)16间教室共有多少扇窗子? 6×16=96(扇)

(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 8×96=768(块)

16)=768(块)综合算式:8×(6×答:一共要安装768块玻璃。

(2)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方法一:

(1)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盒? 960÷6=160(盒)(2)可以装多少箱? 160÷8=20(箱)6÷8=20(箱)综合算式:960÷方法二:

(1)一箱共有多少个杯子? 6×8=48(个)

(2)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960÷48=20(箱)

8)=20(箱)综合算式:960÷(6×答:960个杯子可以装20箱。

四、拓展提升

1.大王村今年中杨树168棵,种的杨树棵树是松树的4倍,杨树和松树一共多少棵? 168+168÷4=210(棵)答:杨树和松树一共210棵。

2.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芳3分钟跳了312下,小刚2分钟跳了220下,谁每分钟跳得多,多多少下?

312÷3=104(下)220÷2=110(下)110-104=6(下)

答:小刚每分钟跳得多,多6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连乘、连除或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大家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遇到的困难)师生总结:

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步骤: 阅读与理解

↓ 分析与解答

↓ 回顾与反思

我发现分步时运算准确,在整合综合算式时,有点困难。我觉得只要我们课后多加练习,再大的困难也会解决的。

板书

解决问题

下载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第77页)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的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范文模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估算。 2、能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比较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加减计算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和运用......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

    第7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班会——心 中 有 他 人 时间:2012年2月22 课时:7 一、活动目的: 1、为了推动校训"做有责任感的人"的活动深入开展,特举办本次主题班会。 2、通过本次活动,对学生进行"心中......

    第8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第二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

    6、《解决问题第63页》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的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题7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理解乘法和加法意义的异同; 2、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区别乘法和加法问......

    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