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6:3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第一篇:《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四会市石狗镇红坳小学 陈水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体更要爱自己的德行。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通过学习,课文每句每段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

1、看图,课件演示。从图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那我们人类呢?(母鸟捉虫子喂养小鸟,很不容易。父母抚养我们也不容易,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敬父母。)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出示、讲解原文,体会孝道。

1、释义:

开宗明义:开示全书的宗旨,说明孝的义理。

“开宗明义”,开:是开张,揭示的意思;宗:是根本,宗旨的意思;明:是明显,显示的意思;义:是义理的意思。即在《孝经》的一开始就揭示和讲清孝的宗旨和根本,以明确其义理。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出示原文,教师范读。

4、全班齐读。

5、解读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段,全班齐读。说说对这段的理解,后出示注译并解读。

6、解读第二、三段。

(1)课件演示第二段,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由学生说说第二段的意思,后教师补充说明,出示注译。

(2)课件演示第三段,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由学生说说第三段的意思,后老师补充说明,出示注译。

7、解读第四段。

(1)师生一起齐读第四段。(注意停顿、注意要读出感情。)(2)逐句释义:

课件逐句出示原文,学生朗读,再出示注译每句的意思并解读。

三、再读原文,再次感知。

1、课件出示原文,再次诵读。(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读时要轻松、流畅。)

2、课件出示译文并小结。

(1)全班朗读译文。

(2)小结:《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是什么?

《开宗明义章第一》主要阐述了孝道的内容及以孝治理社会的意义。指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孝道中来,孝的主要内涵开始于侍奉尊亲,中间是侍奉君主,即为国效劳,最终是以好的名声自立于天地人世之间。

3、小组、指名朗读原文。

四、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故事《亲尝汤药 》。

1、看故事。

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汉文帝在位期间,薄太后曾患重病长达三年之久,汉文帝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传遍天下。

2、看了故事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说说你以后要怎样关心父母,尊敬老师。

五、课后作业。

回家后,有时间的话,把《开宗明义章第一》的大概意思和你的长辈说一说。

第二篇:1《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封开县杏花镇中心小学

韦敏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更要爱自己的德行,不使自己的品格、节操受辱。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3、我们要学习曾子对老师那种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受教。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出示原文,体会孝道。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教师范读。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7.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将《开宗明义章第一》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出示译文并小结。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麽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就是为什么要讲这篇经文,它的要点是什么。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这句话“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后面还有一句“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才叫“开宗明义”。

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讨。

1、出示自学要求:

(1)、孔子闲居,谁在旁侍坐?

(2)、曾子是怎样的人?

(3)、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

(4)、孔子对曾子以什么内容展开了教学?

(5)、我们如何把孝心扩展?谁是孝亲爱民的典范?举几个例子。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请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同归纳。

5、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亲尝汤药 》。

1、听老师讲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四、许下承诺,付之行动。

师:听了故事以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学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你们如何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尊敬老师。(讨论后在班级中交流汇报。)

五、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六、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第三篇: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

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

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李健吾先生很看重这“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卞之琳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则称:“‘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对李健吾先生的解释和卞之琳先生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李健吾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李健吾先生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答〈鱼目集〉作者》)

第四篇:《断章》教学设计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第五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2.补充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空乏(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5.讨论第2段。(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六、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下载《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复习题1-9章

    09、10教技——教学系统化设计期末复习资料 填空:10分 10个 判断:10分 10个 名解:10分 5个 简答:50分 5个 论述说明题:20分 第一章 教学设计导论 1、名词解释题: #教学分析:通过需......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品味对比......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5篇

    《两章》 教学目标: 1.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2.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3.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

    陈换章习作教学设计

    方法迁移,促进写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介绍《小伙伴》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让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有许多坐在座位上咬着笔杆发愁,他们不知从哪下笔,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