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科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连乘、连除2.大全
连乘、连除
教学目标:
1.从生产实践中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2.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发展学生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乘、连除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用多媒体或投影片展示包装车间包装奶粉情景)师:请学生讲解包装流水线的过程。(4听装一盒,2盒装一箱)
二、新知学习
(一)连乘
1.师: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小组讨论、汇报。板书: 3×2=6(盒)
6×4=24(听)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先算出一箱有几盒,再算出6盒有几听)
2.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板书:3×2×4 =6×4 =24(听)答:一共有24听。
师小结:通过例题知道,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板书: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3.做练一练 师:怎样计算?为什么? 4×2×9 5×6×2(连乘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独立练习,汇报:
4×2×9 5×6×2 =8×9 =30×2 =72 =60 追问:为什么先算4×2?5×6?
(二)连除
1.师: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小组讨论。
(先算32听可装几盒:32÷4=8(盒),再算8盒可装几箱:8÷2=4(箱))2.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学生汇报。板书:32÷4÷2 连除的算式又如何计算?讲清每一步算式的意义(按从左往右的次序除)32÷4÷2 =8÷2 =4(箱)
答:32听奶粉可以装4箱。
3.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 追加板书:连除
4.做练一练,独立完成核对。
81÷9÷9 64÷8÷4
三、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师:想一想怎样用连乘来表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4人一组共同研究,有困难可以看书。(1.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有2层积木块,每层都有3排,每排都有4块积木,这样就是2层“3×4”组成,算式是:2×3×4。2.不同的方法交流:填书。)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尽管可列6种不同的连乘算式,但结果都是24,连乘可以进行交换律。)
四、总结 连乘、连除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次序乘或除,连乘同样满足交换律。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连乘连除应用题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应用题
幼儿园买来2箱毛巾,每箱10条,每条3元钱,一共用多少元?
学校买来4包粉笔,每包5盒,每盒2元,共花多少元?
养鸡厂有100只母鸡,是公鸡的2倍,把这些公鸡装在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放多少只公鸡?
学校门口摆放着两行月季花,每行有6盆。如果重新摆放,摆3行,每行有几盆月季花?
5.有两箱矿泉水,每箱有8瓶,把这2箱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瓶?
有2堆小兔子在玩耍,每堆有4只,如果每只小兔子吃2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7.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子的3倍,每2只小猴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8.有18箱饮料,每个工人叔叔搬2箱,3个工人叔叔几次能搬完?
9.同学们在校门口摆4行月季花,每行9盆,摆了6盆蝴蝶花,月季花的盆数是蝴蝶花的几倍?
10.有24瓶水平均分给4组小朋友,每组有3人,平均每人分几瓶水?
11.买9元一支的钢笔要花63元,买6元一支的钢笔,需要多少钱?
1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6人一组,可以分6组,每9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13.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8支,分给6位教师,每位老师分几支钢笔?
14.同学们玩游戏,把36人平均分成6队,如果每对平均分成2组,一组有几人?
15.一些水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第三篇:连乘、连除(教案)
连乘、连除(1)
教学内容:P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在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数学化能力。从单乘单除迁移到连乘,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过度到两步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连乘、连除的每一步意义;锻炼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从单乘迁移到连乘,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过度到两步计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解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1)一盒巧克力有6块,5盒巧克力有几块?(2)一箱有4盒茶叶,8箱共有多少盒茶叶?(3)一盒茶叶有4听,32听茶叶要装多少盒?
二、新知学习
(用多媒体或投影片展示包装车间包装奶粉情景)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个地方:奶粉包装车间。
请学生讲解包装流水线的过程(4听装一盒,2盒装一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一)连乘
1、师: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小组讨论、汇报
师:你们是这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先算出一箱有几盒,再算出6盒有几听)生:先求出一箱有2盒,3箱有3×2=6(盒),再求出1盒有4听,6盒有6×4=24(听)板书: 3×2=6(盒)6×4=24(听)
2、师:通过分开的几个算式来完成所求,这叫分步计算。不过数学中,聪明的人会把分步计算转换为综合计算,也就是把两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谁来试试?(3×2×4)师:这道题是连乘的类型。(板书:连乘。)那应该怎么计算呢?(电脑演示)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看一下小巧是怎么做的? 板书:3×2×4 =6×4 =24(听)答:一共有24听。
师:连乘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小结:通过例题知道连乘的算式,它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一练P7 4×2×9
5×6×2
师:怎样计算?为什么?(连乘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生:学生独立练习,汇报
4×2×9
5×6×2 =8×9
=30×2 =72
=60
(二)连除
1、师: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小组讨论汇报。[先算32听可装几盒:32÷4=8(盒),再算8盒可装几箱:8÷2=4(箱)]
2、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谁来试一试?学生汇报。
(板书:32÷4÷2)师:这道题是连除的类型。(追加板书:连除)连除的算式又如何计算?并讲清每一步的算式意义。(按从左往右次序除)
板书:32÷4÷2 =8÷2 =4(箱)
答:32听奶粉可以装4箱。
3、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追加板书)
4、练一练P7 独立完成核对
81÷9÷9
64÷8÷4 【让学生从小组的学习中进行探究获取知识与能力,通过乘除运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练习与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72÷8÷3
8×3×2
100÷10÷10 72÷8+3
8-3×2
100+10-10 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一盒有2听茶叶,4盒茶叶装一箱。(口答)(1)买3盒茶叶一共有多少听?(2)买5箱茶叶一共有多少听?(3)买32听茶叶,可以装多少盒?(4)买16听茶叶,可以装多少箱?
3、下图是由珠子串起来的花朵。(先讨论,再独立完成)
(1)这幅图共用了几颗珠子?(2)100颗珠子可以串几朵花?
四、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列综合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布置作业
1、算一算
2×2×2
2×3×7
72÷8 ÷3
64÷8 ÷4 9 + 36÷4
4954
2、应用题
(1)1箱装2盒月饼,一盒装3块,24块月饼可以装几箱?
(2)水果店运来3车水果,每箱里装2只水果,每车装4箱。一共运来多少只水果?
第四篇:《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第1时
总序号:第 节
教学内容
本40-41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前口算:
41×20=
61×30=
1×80=
2×40=
0×20=
640÷8=
40÷7=
280÷7=
30÷7=
20÷6=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课前口算
41×20= 61×30= 11×80= 12×40= 50×20= 640÷8= 140÷7= 280÷7= 350÷7= 120÷6=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12&&&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