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时间:2019-05-12 16:3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篇:《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三、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2.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指导书写。

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认识新笔画撇丿和捺。

2.识记字形。

八:独体字。笔顺:丿八。写时捺要略高于撇。

大:独体字。笔顺:大。写时人字撇捺之间角度要适中。

个:独体字。笔顺:个。写时竖画位置在正中,要写直。

天:独体字。笔顺:天。两横一定要写得平直,上横稍短,下横稍长。

3.指导书写。

4.练习。

第二篇:《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三、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2.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指导书写。

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认识新笔画撇“丿”和捺“”。

2.识记字形。

八:独体字。笔顺:丿八。写时捺要略高于撇。

大:独体字。笔顺:

大。写时人字撇捺之间角度要适中。

个:独体字。笔顺:

个。写时竖画位置在正中,要写直。

天:独体字。笔顺:

天。两横一定要写得平直,上横稍短,下横稍长。

3.指导书写。

4.练习。

板书设计:灯塔妈妈

第三篇:4 灯塔妈妈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2.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见过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种形式,通常5~13层,顶部是尖的。课件出示“灯塔”。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出示图片。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4.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3.同桌互读、指名读。以下为阅读方法提示。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四)品读感悟。

1.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2.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三、练习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2.说一说:妈妈多爱我,夸夸我妈妈。

课堂小结

四、总结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课后习题

五、作业 猜一猜。

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夜夜睁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板书

六、板书 灯塔妈妈

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第四篇:《灯塔妈妈》教案

《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五篇:《大海中的灯塔》教学设计

《大海中的灯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懂得友谊的珍贵。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与了解冰心的作品。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诗词。

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优美词句,增进对友谊的理解。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 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下载《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诗歌《灯塔妈妈》(推荐阅读)

    《灯塔妈妈》 王欣怡 天黑了, 浪睡了, 大海静悄悄, 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 到处瞧, 看看有没有 还没回来的船宝宝。......

    《学妈妈》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学妈妈》教学设计 教师:王丽芳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知道不同动物的不同本领。 2、会有表情的表演诗歌内容,产生尊敬、热爱妈妈的情感。 3、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海中的灯塔》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美词美句,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 3、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掌握交友的艺术,交益友,惜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

    《灯塔爷爷的朋友》教学设计

    《灯塔爷爷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懂得只要你把别人当朋友,你就有了许多朋友。 3、正确认......

    灯塔爷爷的朋友教学设计

    《灯塔爷爷的朋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学会书写 “朋”、“友”这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

    春妈妈教学设计

    《春妈妈》 抚宁镇中心幼儿园周荣丽教学目的:1.引导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散文的语言美。 2.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特征,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画笔、小星星 教......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宫尹小学王旋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

    《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教学目标: 1、 应知: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