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6: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复习》。

第一篇:高考复习

一、《劝学》荀子(必修3)

1.《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荀子在《劝学》中说“,”,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荀子在《劝学》中“,”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第二篇:高考复习

高考复习:文言固定句式教学案

文言固定句式教学案 教学目标:

掌握固定句式意义并学会翻译。教学重难点:

与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密切相关的固定句式。教学方法:

翻译、讲解、训练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译文: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译文: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译文: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例5 非字而画。(《促织》)译文: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同义结构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文:

例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1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译文: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2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文: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3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4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

1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5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

例16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8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译文: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9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例20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16.“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例21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译文:

例22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译文: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

例24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25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译文: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6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

例2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8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

例29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例30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31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32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译文:

24、“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3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

25、“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34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

26、“是以(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例35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

27、“有所„„、无所„„”,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例36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28、“有以„„、无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例37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

29、“„„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例38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例39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

课后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

1、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

2、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4、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

7、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

11、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

1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1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译文:

1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译文: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译文: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

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第三篇:2010高考复习山水诗

2010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1、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2)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2、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王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

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天人合一”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大自然以其无言的深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古代、现代的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5、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一、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

①概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②发展概况:

A.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词:范成大)③艺术特色:

A.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

一、清新,以王、孟为代表;

二、雄奇,以李、杜为代表。

孟浩然:质朴简淡。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王 维:丰韵生动。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李 白:雄奇豪放。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代表作品:《蜀道难》、《望天门山》

B.盛唐田园诗:风格自然清新,多用白描手法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情趣盎然,神韵天成。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清新淡远,简朴纯净代表作《过故人庄》 王维田园诗特色: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代表作《渭川田家》

④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

二、背诵并完成诗后题目。

1、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颔联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试简析。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随水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际上是说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2、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4、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5、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试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6、题 李 凝 幽 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

7、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感情;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8、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9、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0、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体现的思想情趣: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11、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

12、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 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 “人在武陵微醉”—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道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第四篇:高考成语复习

成语复习

一、定义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俗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常考的是惯用语和成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敲竹杠、穿小鞋、钻牛角尖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特征

1、形式固定:成语的字数固定,成语中也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古汉语的词语。如“大放厥词”中的“厥”意思为“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意思为“小路”,“唯利是图”保存了宾语前置的结构。这造成了成语意思理解的第一层困难。

2、成语具有引申义:多数成语具有字面义和引申义两层意思,而一部分成语只使用引申义,这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无所不为”,引申义是做尽了所有的坏事;如“安步当车”,其意义并不是仅指“用走步当坐车”,更多的是形容一个人的闲适自在。

3、情感色彩发生变化:因为成语在传播过程中历经了岁月更迭,因此一些感情色彩会随着文化、字词义的变化而改变,就会出现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大放厥辞”本用来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现在用来表示不负责任地说话。“臭味相投”本指意气相投,后因“臭”的词义范围缩小而改为贬义成语。

4、成语语境固定:成语的使用往往也是固定的,一般放在固定的语境中,针对固定的对象。如“举案齐眉”只能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好,“豆蔻年华”也只能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美轮美奂”只用来形容建筑物。这里还包括谦敬语的使用,如“蓬荜生辉”只能用来形容自己的家,“鼎力相助”只能用来形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5、成语的语法:作为短语,成语也具有一定的语法角色,在句中担任主谓宾定状补其中的一种成分,摆错位置就会造成语法错误。如“文韬武略”是名词性短语,用作主语宾语,可以说“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但不能说“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

三、错误类型

1、语义错误

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治理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几个造纸厂的关闭直接导致了市场上洛阳纸贵。

(分析:“洛阳纸贵”是指文章写的好,人们纷纷传抄,大量用纸,导致洛阳的纸张紧缺,因而纸贵,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

③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多是不刊之论、没有份量的稿子。

(分析:句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

这类词还有

屡试不爽:不爽:没差错

大方之家:大方,有学问,有见识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伤害 差强人意:满意 安步当车:从容安定

火中取栗:冒险替别人做事,自己没好处 三人成虎:谎话成真 五风十雨:风调雨顺 责无旁贷:贷,推卸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

一衣带水: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尾大不掉:掉,指挥,调度 久假不归:假:借

待价而沽:答应任职或做事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比喻迟暮不遇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教化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不速之客:速,邀请 危言危行:危,正直 细大不捐:捐,放弃

这类成语一部分为整体的语义误用,如五风十雨、火中取栗等;一部分为个别字词误用导致成语误用,如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危言危行等。

2、对象错误

①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分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的让牛拉,牛累的出汗;放进房子里都可以充满房子。对象固定,只针对书籍而言。因此在这里对象误用。)

②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③他的儿子快要高中毕业了,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小伙子精力充沛,做什么事情都有使不完的劲。

(分析: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因此对象使用不对。)此类成语还有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耳鬓厮磨

比翼双飞

破镜重圆

夫唱妇随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以上成语都是针对夫妻而言)

炙手可热(权势很大)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蔚为大观(汇成盛大的景象给人美不胜收的观感)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换方法)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栩栩如生(艺术品或人造物逼真)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

活灵活现(描写或叙述)

3、语境错误

①微雕是一种难度极大的雕刻技艺,这种雕虫小技需要雕刻者具有极大的耐心,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

(分析:雕虫小技是使用在自己身上的自谦之词,不能用于形容别人)

②在各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分析:“各种灾害面前”说明灾害已经发生,防患未然是指在没发生之前,于“面前”形成矛盾。)

③他既聪明又勤奋,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让他的成绩独占鳌头,其他同学都只能望其项背。

(分析: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这个成语多用在否定句中,前面需加“不能”、“难以”。)此类成语误用一些特殊的情况,如:

①必须用于否定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吹灰之力、缚鸡之力、一蹴而就、等闲视之”只能用在否定句中。②谦词用于自己,敬辞用于别人,如 雕虫小技:自谦自己的技艺很简单

东涂西抹: 随意提笔写字、绘画、作文。多用作谦辞。恭敬不如从命:表示顺从对方的意思 贻笑大方:表示自己让内行(对方)笑话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敝帚自珍:比喻珍惜自己破旧的东西。忝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敬谢不敏:谦词,表示推词做某事的客气话。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不情之请:谦词,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谦词,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高抬贵手:敬词,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不吝赐教:敬词,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洗耳恭听:敬词,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是说的客气话)。

4、感情色彩错误

①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分析:“满城风雨”意思是指“形容事情传遍各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是个贬义词。

贬词褒用)

②奶奶已经去世十年,但她生前对我的种种关爱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分析:耿耿于怀虽是指不能忘记,但含有贬义,将坏事记在心里。贬词褒用)此类成语还有

清规戒律、蠢蠢欲动、无所不为、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弹冠相庆、改头换面

5、语法错误

①在飞驰的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高铁出行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分析:乐道”中已经有了“道”,因此和“谈论”重复了。在语法上出现了问题。)②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分析: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③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我校

(“莘莘”中已经有了“众多”,和“广大”重复了。在语法上出现了问题。)④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责无旁贷”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之义,与“责任”重复。)此类成语还有

肝胆相照(只能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正】他们兄弟肝胆相照

【误】他们肝胆相照地帮助对方 妄自菲薄(不带宾语)

【正】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

【误】我们绝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能力。

四、容易致错的原因

1、望文生义

因多数成语常用的引申义与字面义相差较多,因此人们往往只从字面误判成语的意思。如

昆明四季如春,无冬无夏,真是一座适合旅游度假的城市。(其中“无冬无夏”是指一年之中不间断地做某事,而非没有冬天夏天。)

看问题不能太过片面,目无全牛的处理方式我们是不赞同的。(“目无全牛”指技艺高超,并不是片面地看待问题)。

这类问题的处理经验是当句中成语的字面义与语境完全吻合时,小心为妙。

2、形近义近

意思相近的成语往往会被混淆,所以对待这类成语要对比记忆,只区别各自特点就好。如“栩栩如生”专指雕塑或绘画等艺术品,“惟妙惟肖”专指描写或模仿,“绘声绘色”专指叙述或描写。

形式相近的成语之间差别就在个别字眼,抓住字眼区分成语。如“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之间仅在“孚”和“负”上的差别。但在意思上两者差别较大。这类成语有

     不负众望:不辜负别人的期望 不孚众望: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栩栩如生:绘画、雕塑生动逼真 绘声绘色:描述、叙述生动逼真 惟妙惟肖:模仿表演生动逼真

 

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蔚然成风:形成风气

耸人听闻:故意捏造出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骇人听闻:真实的事件使人听了很惊讶。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用。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不以为意 :指不把某事放在心上,不在意,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不以为然 :然,正确;不以为然即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

不名一钱:名,占有;没有一文钱,形容穷困到了极点。

不值一钱:不值一钱,即连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一点价值。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不容置喙:喙,鸟嘴;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不容置辩:不容许申辩、解释。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对人和事物冷淡不关心。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纷纷扬扬:飘洒的多而杂乱(雪、花、叶等)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

付之一炬:一把火烧光。

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对待它。另眼相看:指不用一般的眼光看待,比喻特殊对待,一般是较好的对待。刮目相看:指擦亮眼睛,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罪不容诛:易误解为有罪却不当杀。指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低偿。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言耸听:故意说些惊人的话,让人听了害怕。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五、识记和判断方法

积累成语时在词义后面注明该成语容易在哪几个方面犯错误。如

不刊之论: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语义:刊:修改:褒贬:褒义;语法:宾语)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褒贬:贬义;语法:谓语,定语)

第五篇:2014新版标点符号高考复习

新版标点符号过关检测

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B.《2014年元旦联欢晚会》受到永川中学全体师生、职工和家长的称赞和好评。

C.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 D.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表示不满,而冯小刚对此则保持沉默。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这样描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陈杰对刚刚走进办公室李娜说,“我明天早上六点上车。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吗?”李娜总是那么热情。

C.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D.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所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9•3抗战胜利纪念日”在1999年国务院修定颁布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制定,1951年修改)里面写得清清楚楚。

B.由教育部制定实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已全面启动,其中《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是迄今教育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主要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C.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给学生一句鼓励,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一个“闪光点”,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智的舞台——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D.不可否认,考察者、推荐者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它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修养与眼光,而且要求一切出于公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来从事这项工作。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

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C.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D.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强动力。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礼的公正性体现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便是义。孟子认为,义与仁不同,“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它是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成员对礼的遵循。

B.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究竟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C.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D.通过Google搜索,我们发现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词条成千上万,而且很多院校——位于加拿大中部的相对一般化的学术性大学到新成立的位于波斯湾的学院——都自称为“世界一流”。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B.北京市前副市长王宝森畏罪自杀,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被开除党籍,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被执行死刑:他们都有了应得的下场。

C.本市江北经济开发区拥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等资源。

D.是义无反顾地坚持激进的对抗做法,与美军“圣战”到底?还是无条件地和美军进行谈判?萨德尔的强硬立场似乎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怎么了,你?”她非常着急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呢,听了以后直想发笑。

B.陈望道认为:积极的修辞“是具体、体验的,价值的高下全凭意境的高下而定”,它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

C.如果诗歌是窗,那么散文则就是门。窗,当然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但是,门大家都可以从这里进进出出,写日记、读书信、作序跋„„等等,我们几乎每天不都是在和散文打交道吗? D.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别有用心的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误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到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水利发展的目标是:2003年至2005年,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北京水利现代化;2003年至2006年,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北京三环水系改造;2003年至2007年,用5年时间使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

B.“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启动修宪工作,并对宪法修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整个修宪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

C.他伸出右手说:“认识你很高兴。”我也很大方地伸出手:“我也同样。”接着他问我叫什么名字?从什么地方来?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在什么学校读书等等问题。

D.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最近,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课程改革的依据。

B.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C.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D.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从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准备讲两个问题:

一、逻辑学是什么;

二、怎样学好逻辑学。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姚明苦笑了一下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鲜花和掌声,而忽视这背后的汗水和辛苦呀!”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下海”或将要“下海”者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烂的彼岸,那该多好!D.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科学把距离缩短了,”墨尔基阿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

C.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成立蚕桑合作社,为蚕桑养殖户服务;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15.下列句子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麦收以后,别的地都播种完了,就剩下这块地。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呢,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1861年以后,慈禧曾经在此“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控制朝政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曾国藩、李鸿章等,并勾结 “洋枪队”,疯狂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D.这次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1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D.矿藏,水流,荒地,国有森林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义务关系的协议。”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1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为了我的生活和我的孩子,我必须打下去”。泰森在恢复训练后说,“同时我也知道,虽然有很多人讨厌我,但也有很多人希望看到我打拳”。

C.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们的生活。

D.2014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前的“*”去掉了,这表明标点符号将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卷面内容。

2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

D.年味谈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A.“生存”后“?”改为“,”,句末应用“。”;B.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句号C.是一陈述句,句末用“。”;D.《实话实说》是电视节目,用书名号)

2.C(A“太短”后用分号。B“陈杰对„„说”后用句号。D第一个“逗号”宜改为冒号。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3.B(句中书名号《》为引号“”)

4.C(选择问句中间的问可用“?”也可用“,”句末用问号;A.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B.省略号去掉;D.句号应于引号外)5.C(A项两个句号都用错;B项应删去顿号;D项最后一个顿号改为逗号。)6.D(A将引文作为作者说话的一部分,后引号应在句号里面;同时第二个也后面的“,”改为“;”。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在“()”后加“、”,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7.A(在“等等”前加“,”。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等”之类词语时,“等”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8.C.(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D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9.A(B “。”应在引号外;C省略号和“等” “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D“歧途”后应加句号)10.A(B引用的部分是做句子的成分的,因此,最后的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C三个问号都改为逗号。D 顿号使用不当使短语的层次混乱。)11.D(A项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B项去掉第二和第三个“逗号”;C项“句号”改到“后括号”的外面。)12.A(B分号改问号,句号改问号。C没有疑问语气,表示惊讶用感叹号。D哪一种办法好是个问句,是设问,后面是回答,故应用问号。)13.C(A项说后的“:”应该为“,”;B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D项括号的内容是对斑斑的解释,应紧接在“斑斑”后。)14.B(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C分号改为句号。D去掉省略号)

15.B(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16.A(A句中“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后用“,”)

17.A(B两个问号都应改用逗号;C书名号应改用引号;D前三处逗号应改用顿号)

18.C(A前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B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后面有“即”;D第一个“围城”应加 “〈〉”,问号应改为句号)

19.D(A项第一问号应为句号;B项引号外的句号,应放引号里边;C项的“纱巾”后应为句号。)20.A

下载高考复习[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复习[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历史复习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依托考纲夯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同学们可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两年高......

    高考复习攻略

    2014高考复习攻略高三数学学习计划 1.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但这绝不只是以前所学......

    高考政治复习

    高考政治复习: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12个考点 高中政治学习需要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学习政治学科,在掌握了每课重要知识点后才能为以后高考文综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考记叙文复习

    记叙文复习“八字诀”:综观 理脉 检索 整合 任教于河北昌黎一中,所教班级高考(论坛)语文成绩卓著。四次参加高考语文网上阅卷,均获“省级优秀阅卷员”称号。2004年至2006年连续......

    高考复习口号

    高考复习口号 高考复习口号 1 1、打倒一切阻挡在学习面前的纸老虎。2、脚踏实地搞复习,胸有成竹迎挑战。3、拼尽全力赢高考,苦尽干来齐欢笑。4、笑傲一方十年磨一剑,今朝试剑......

    高考复习经验

    补习经验 1. 心态要放正,这是再一次机会,不管你以前怎么样,出于什么原因来复习,都要有一颗 虔诚的心,不能自傲,更不能自卑 2. 在刚开始你可能很好,但要耐住,因为应届生回补上来,也要......

    2013高考政治复习

    2013高考政治复习:经济常识57个考点与分析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

    2018高考时政复习

    2018高考时事政治汇编(2017.5--2018.2) 一、国内重大时事 1、9月1日,全国人大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八部法律。 2、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