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点滴体会
地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点滴体会
漳州三中 沈丹燕
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条件比较成熟,每间教室都有配备多媒体,每个班级都有2位专职管理多媒体的学生,这为信息技术的普及提供硬件条件,同时也激发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热情,除了自己制作教学课件以外,还积极到网上搜索与积累优秀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上的运用更显优势。
在课标要求背景下各种课程资源怎么整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等问题,通过一学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些许感悟。下面就以笔者的一节公开课与对“问题研究”的做法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公开课开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两大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本节课内容难点多,课时紧。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是备课时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学情,确定突破口: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地理必修1教材P32“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因这个实验成了困扰笔者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又怕到那时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难以控制。但作为市级公开课,如果这个实验不做,在评课的时候,肯定有教师提出来质问。怎么办,做与不做一时难以定夺。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这个考虑,再根据校情与学情,决定采用模拟实验演示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烧开水”时的水流运动方向,制作成fash动画课件进行模拟实验演示。设计“烧开水”的模拟实验演示,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烧开水”时气流运动方向,就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这样,就解决了既可以不用做实验,又能符合课标要求。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边画边要求学生注意理解四种辐射的概念尤其是理解辐射的方向、造成的结果。又如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高中地理新课程在编写中与以往教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问题研究”,它是作为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体例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出现的,也是新课程的最大亮点,在各章的后面都有,教学时数各用1课时。在每章总教学时数为5——6课时中,占有固定的1个课时,这足见它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怎样探索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使“问题研究”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问题研究”就是根据此要求而配套出现的。“问题研究”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要是以畅想式问题、热点或焦点问题、国家建设问题等为主,这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新颖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前提条件。教师如果将“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作为一般的新课来处理的话,那就不能很好地体现“问题研究”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了。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即“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可以达到: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由于每个“问题研究”都要由小组合作完成的,小组成员是由学生自主组合的,做哪一个“问题研究”是由学生自已选择的,学习的时间是学生自我计划的,学习的策略是学生自已制定的,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去上网搜索或是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寻求答案,选择图片,设计制作课件,课件预演等一系列环节中,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目标是什么,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探究的体验与探究方法的习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查找资料或是制作课件时,指导学生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料,或是修改幻灯片的字体、图片的背景色调与内容的颜色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等,这样制作的课件较为醒目与美观。当学生得知自己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优秀,可以在全年段课堂上统一使用时,学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当该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对完成下一个“问题研究”的小组成员来说,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四、注重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互联网支持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能。由于“问题研究”选择的内容大都是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学生在制作“问题研究”的课件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或是上网搜索都能找到相关的资料,面对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如何快速获取有效的信息,这种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需要由训练和实践来获得的。笔者所在学校具备较好的利用多媒体的条件,因此,教师就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例如,学生在做“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这个“问题研究”时,上网下载了这样的两条信息:①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电子监控、电子警察)。②25米长,360个座位的公交车你听说过吗?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就会出现我国自主研发与生产的这类公交车。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自已的地理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这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的做法,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这与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得太多,太滥的话,学生就象在看电视,看过之后不会留下更多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整合,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另外,学生学习不只局限于课堂学习,适当布置课后探究问题,可延长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社会与大自然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的课外时间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保证。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第二篇: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体会
个人认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一个过程。过程则需要时间,如果一个学校里信息技术课的课时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谈论怎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如,我校信息技术课是每个班两周一节课(1-10班逢单周上课,11-20班逢双周上课),其中减去每个月月考,段考,还有学校各种活动冲掉的课时,一个班一个学期能上5节信息技术已经很不错了。记得上个学期,有一个班我只上了一节课,其他课时全部冲掉了。试问,在这样的短的时间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能提升到怎样的一个高度?所以,新课改后,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我们这门课,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每个班一个周安排一节课或两周一节课,这样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那是多么的困难!当然,按新课标规定信息技术课是一周两节课,在这样的情景下,谈谈怎样提升学生素养那就显得不是那么困难了,既少时间上得到了保证!以下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鄙人浅见,班门弄斧,见笑了!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其他科目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有效的将信
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英语老师上课时可以介绍常用的学习网站和在线翻译工具,让学生课余时或上信息技术课时上机体验;数学老师讲到不等式时,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些常用的算法,然后我们再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兴趣就有了,有了兴趣,提升信息素养就不在话下了。当然,除了以上两科,其他科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不能因为是我们是信息技术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包袱就让我们自己来扛!
2,所谓真理源于实践,提升信息素养就要实践,没有实践谈论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学生学习过
程中,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板报设计比赛,摄影,书画,网站制作等比赛等。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实际的问题引入课堂,应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在怎样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那信息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那么容易了。
3,学校的文化和社会的阅历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学校文化会熏陶一个学生的素养,当然是包括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伦理,世界观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学校积淀的人文和科学技术相融的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因此一个良好的校风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另一个客观因素。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交流交往中,信息技术是他们的必须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适当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群体活动中,在交流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三篇: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体会
个人认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一个过程。过程则需要时间,如果一个学校里信息技术课的课时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谈论怎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如,我校信息技术课是每个班两周一节课(1-10班逢单周上课,11-20班逢双周上课),其中减去每个月月考,段考,还有学校各种活动冲掉的课时,一个班一个学期能上5节信息技术已经很不错了。记得上个学期,有一个班我只上了一节课,其他课时全部冲掉了。试问,在这样的短的时间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能提升到怎样的一个高度?所以,新课改后,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我们这门课,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每个班一个周安排一节课或两周一节课,这样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那是多么的困难!当然,按新课标规定信息技术课是一周两节课,在这样的情景下,谈谈怎样提升学生素养那就显得不是那么困难了,既少时间上得到了保证!以下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鄙人浅见,班门弄斧,见笑了!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其他科目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有效的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英语老师上课时可以介绍常用的学习网站和在线翻译工具,让学生课余时或上信息技术课时上机体验;数学老师讲到不等式时,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些常用的算法,然后我们再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兴趣就有了,有了兴趣,提升信息素养就不在话下了。当然,除了以上两科,其他科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不能因为是我们是信息技术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包袱就让我们自己来扛!
2,所谓真理源于实践,提升信息素养就要实践,没有实践谈论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板报设计比赛,摄影,书画,网站制作等比赛等。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实际的问题引入课堂,应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在怎样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那信息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那么容易了。
3,学校的文化和社会的阅历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学校文化会熏陶一个学生的素养,当然是包括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伦理,世界观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学校积淀的人文和科学技术相融的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因此一个良好的校风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另一个客观因素。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交流交往中,信息技术是他们的必须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适当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群体活动中,在交流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四篇: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音乐新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教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音乐新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具有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充满了生机与新意的音乐课程。
多年以来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一味模仿,循规蹈矩,被动的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遏制,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
一、从“教”与“授”转型为“探”与“究”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者”的形象,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知识,“教师”、“教书”、“授课”这些词语,一方面显示了长久以来的课堂状态,一方面则又使这种思想得以根深蒂固的延续。其实这种“行为主义”的做法就是把学生当作了灌输的对象。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教师便始终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题,学生便自然形成了“从教师那学音乐”的思想意识。实际上,这
种课堂教学是没有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忽略学习者的音乐潜质和成长的能力。
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确立,音乐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断创新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研究现代教学理论,要研究现代教学方法,要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具备创造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活动中去听辨,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维,去理解,去表现,去学习,去创造。以“灌输”型转为“探究”体验型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因素,学生自主的探究探讨音乐,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妙运用旁类学科知识,感知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我们常说:教学有方,但无定方,贵在有效。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势,对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要明确、借鉴
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其他学科知识,或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由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建立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抓住“关键词”,是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让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才会和我们一起“动”,这也是师生交流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曾经有学生透露,越是听到悲伤的音乐,越是想偷着乐。这句内心的表白,表现出学生对音乐作品只是听听、唱唱而已,不知道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是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两阶段中最能深入审美主体心灵的审美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毫无疑问,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还是优秀的音乐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广泛涉猎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音乐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第五篇:信息技术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与体会
信息技术新课改下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吴志强
(福建省诏安 信息技术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巨变。现对自己近年来在新课程培训交流中的感受,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反思作出分析与探讨。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1、多引导、少灌输。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石,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引出新课,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需求,把外需转化为学生的内需。将过去的“导入新课”改成“创设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上的设计要注意事实的严谨性、趣味性、科学性,还可以把过去的“传授新课”改为“探讨新课”,把传统的“巩固与回顾”换成“实践与疑问”等。这些改变能让新课程理念与信息技术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获得更好的整合。如:我在讲授PowerPoint的插入剪贴画时,通过欣赏一些其他同学的优秀演示文稿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觉插入图片原来可以使演示文稿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创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提出如何插入自己心仪的图片?通过探讨,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下一步设置动画打下基础。
2、多探究、少强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于强调操作,只能使学生生搬硬套,毫无想
法。但如果注意知识技能创作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自我探究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如教授EXCEL的插入函数公式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通过菜单插入函数选项,而是让学生观察编辑栏上的函数公式与其他单元格的不同来掌握函数公式的使用。
3、自评互评,实施多主体评价。长期以来的我们课堂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格式: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再评判对还是错。教师扮演一个权威,而学生只会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不愿意多思考。这样的教学不但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且效率也不高。学生处于被动的被评价者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自评活动,例如,新课的学习时,我们可将所学的主要内容交给学生去归纳小结。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自我反思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多些激励、少点批评。学生需要鼓励。面对人生的成功或者失败,小孩都需要大人的鼓励和安慰,就如同教师的教学需要学校领导的鼓励和关心一样。如果教师能对表扬学生,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要直接说“对”或“错”,而应让有不同看法的其他学生也发表意见,再由学生对不同的看法做出评判而实现互评。在他评的过程中,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会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自评。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演示插入图片及艺术字——图文并排,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插入外部图片如何操作?(2)自选图形能否输入文字?(3)艺术字能否变换颜色及版式?(4)文本框中是否还可以嵌套多个文本框及图形?(5)在同一框中可否出现横排和竖排文字? 学生回答问题后,如果觉得不够完善,可以问其他同学:“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还有其它看法吗?”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更应该问问其他同学的看法。一个问题若有不同
方法答案,应让学生对不同的答案做出评价、比较。“你觉得哪一个方法好?”“你同意哪一种答案?”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欢快的教学氛围,这样才使学生能激起智慧的火花并有真正的思维碰撞。因为激励性的评价能使学生贴近教师的教学,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和不怕困难的斗志。
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
从课堂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上看,课堂教学行为是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课堂充满了无效或者低效教学行为,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以至于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仍出现这样的问题:
1、多余的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于短暂。
2、经常出现过多的演示操作。
3、过多的班级团体教学活动,造成学生多用嘴巴,少用双手;多用耳朵,少用脑袋;多
了些识记,少了些想象的空间。
4、小组探究低效。如有时小组成员思维刚刚展开,成员刚刚进入情境,教学活动就匆匆收场。有些小组探究因缺少探讨的主题,缺乏指导而组织不起来,或讨论无头绪,小组成员无所事事。
5、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这种不良的教学环境的影响,时而还存在着“教不懂,就练到懂;练不懂,就考到懂”的传统教学方法。
三、对信息技术教科书教学的建议
1、注重信息技术教科书中穿插的阅读材料。千万别小看这些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有的是介绍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有的是给学生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的是介绍信息技术前沿动态等等。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2、注意每章节最后的扼要回顾。教科书对每章的练习题都设置了活动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习题,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要错过挑战自我的机会。
3、注意正确认识“拓展题”。这类题目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这就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协作探究精神,使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重视任务学习。教科书中选择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供学生学习。教师切不可忽略教学的设计和引导,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在任务中学到和理会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也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情感经历。
5、重视学生与教科书的交流。教科书中很多章节,在重点知识处,提出一些问题或利用“任务”、“练习”、“观摩”和“拓展”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了解与反思,老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它,积极地与教科书进行“对话”,从中体验到无师自通的快乐。
以上内容是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在平时教学和校本教研中对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反思;在此与大家交流,敬请在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正。